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斑颈槽蛇脑一氧化氮合酶NADPH-d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安 陆宇燕 李丕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4-286,I0005,共4页
运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对虎斑颈槽蛇脑的一氧化氮合酶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阳性反应主要位于脑的大脑半球、视上核、室旁核、联合下器官、内侧纵束、室旁灰质、蓝斑以及网状结构等区域,比较讨论了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异同。分析一... 运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对虎斑颈槽蛇脑的一氧化氮合酶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阳性反应主要位于脑的大脑半球、视上核、室旁核、联合下器官、内侧纵束、室旁灰质、蓝斑以及网状结构等区域,比较讨论了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异同。分析一氧化氮作为神经信号分子除了参与各类动物共有的一些机能的调节以外,不同类群或种类中还参与某些特定生理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斑颈槽蛇 一氧化氮合酶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P-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用于植物组织NOS定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冰 佘小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2期129-130,共2页
利用NDP-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鉴定了玉米、绿豆、菜豆胚根中NOS的存在,结果发现胚根 中显著的阳性反应,探究了该方法在植物体NOS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ndp-黄递酶 一氧化氮合成酶 组织化学 β-nadph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中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生后发育 被引量:8
3
作者 倪衡建 凌树才 +3 位作者 万人欣 徐慧君 武义鸣 秦建兵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本文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OS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生后发育各阶段(1、7、14、21、28和90d)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d时下丘脑室旁核内已有密集的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但随生长发育,室旁核的截面积逐渐变大,其中... 本文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OS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生后发育各阶段(1、7、14、21、28和90d)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d时下丘脑室旁核内已有密集的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但随生长发育,室旁核的截面积逐渐变大,其中的NOS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该核的外侧大细胞部以及腹侧部,单位面积中的NOS神经元的密度逐渐降低。到21d,下丘脑室旁核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较1d时下降50%。28d以后至成年鼠(90d),此密度维持在一定水平.提示下丘脑室旁核中NOS神经元的生后发育主要在生后1d至21d之间,并提示胚胎时期该核中已有NOS神经元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后发育 正后脑室旁核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胃壁的分布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曦 冯晋斌 汪仕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大鼠胃壁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NADPH-黄递酶(NDP)组化法和整装铺片技术对NOS在大鼠胃壁的分布进行定量和定位研究。结果:NOS广泛分布于大鼠胃壁内,主要定位于肌间神经丛,在粘...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大鼠胃壁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NADPH-黄递酶(NDP)组化法和整装铺片技术对NOS在大鼠胃壁的分布进行定量和定位研究。结果:NOS广泛分布于大鼠胃壁内,主要定位于肌间神经丛,在粘膜下丛、胃粘膜表面、胃腺及血管壁等处亦有分布。胃肌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基本类似,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但在胃不同区域神经元的分布密度、胞体大小和染色强度存在较大差异。密度分别为胃窦部:62.1±37.7个/mm2;胃体部:43.4±31.7个/mm2;胃底部:31.6±27.8个/mm2;胃底部神经元胞体较大,染色较深;胃窦部神经元大小不等,染色深浅不一;胃体部的则介于二者之间,呈过渡态。一些神经纤维的膨体呈NOS阳性反应,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串珠”样结构,且多与血管和肌纤维伴行。结论:①一氧化氮(NO)可能参与对胃的运动、分泌和血液循环的调节。②NOS阳性神经元在胃各部肌间神经丛中的分布差异可能与胃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酶组织化学 大鼠 n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大鼠海马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4
5
作者 谢勉 顾耀铭 姚志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12,共5页
用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大鼠一过性全脑缺血。按不同时程,以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氨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再灌流期间海马不同亚区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海马本部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 用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大鼠一过性全脑缺血。按不同时程,以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氨酶组织化学方法对再灌流期间海马不同亚区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海马本部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流2~6h即有增高,到12~24h进一步增加至对照水平的3倍左右;3d时已有所减少,7d时在CA1区恢复至对照组的水平。齿状回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流2~6h已有明显的增高,约为对照水平的2倍.并在再灌流12h、24h和3d时保持在同一水平。此外,缺血后各亚区内染出的血管数量于再灌流2~6h即有明显增多,并在再灌流7d后仍明显高于对照组。本文结合文献对缺血性神经元坏死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一氧化氮合酶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及纤维在大鼠脊髓的分布及其来源 被引量:5
6
作者 丁玉强 楼新法 +1 位作者 王亚奇 秦秉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1-88,共8页
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脱氢酶反应观察了大鼠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和纤维的分布。胞体浓染且突起显示良好的类似Golgi染色的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亘脊髓全长的中央管周围灰质(X层),胸腰髓(T1-L3)的中间带外侧核... 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NADPH)脱氢酶反应观察了大鼠脊髓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和纤维的分布。胞体浓染且突起显示良好的类似Golgi染色的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亘脊髓全长的中央管周围灰质(X层),胸腰髓(T1-L3)的中间带外侧核、中介核及腰骶髓(L6、S1)的骶髓副交感核和后连合核,少量弥散于后角Ⅳ~Ⅵ层。后角Ⅲ层内可见较多的胞体浓染或淡染但突起短或未见阳性突起的小型神经元。前角内无阳性神经元,但有较多串珠状阳性终末支,并在运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上形成终扣。阳性纤维和终末在后角Ⅰ层和Ⅲ层密集,其它部位稀少。在胸腰段和腰骶段脊髓后角内、外侧缘有行向腹侧的内、外侧阳性纤维束,外侧束集中而粗大,阳性纤维束终止于中间带外侧核和后连合核。切断后根和半横断颈髓的实验表明,后角Ⅰ层的阳性纤维和终末主要来源于脊神经节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的中枢突,而Ⅲ层内的阳性纤维和终末则为Ⅲ层和后角深层阳性细胞的突起。结合文献和本文结果可以推断,一氧化氮在躯体和内脏感觉的传入过程及内脏传出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脊髓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分布 被引量:4
7
作者 吕合义 徐群渊 +2 位作者 赵澎 张进禄 徐建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4-16,共3页
应用NADPH脱氢酶反应(NADPHd反应)显示SD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细胞和末梢,用计算机图像灰度仪测其染色强度。结果:正常大鼠纹状体内存在的阳性神经元和末梢分布位置不同;高密度末梢分布... 应用NADPH脱氢酶反应(NADPHd反应)显示SD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细胞和末梢,用计算机图像灰度仪测其染色强度。结果:正常大鼠纹状体内存在的阳性神经元和末梢分布位置不同;高密度末梢分布于纹状体腹外侧缘,此区细胞数亦较多;低密度区分布于纹状体背内侧区,阳性细胞数亦较少。苍白球、丘脑和黑质未见NOS阳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nadph脱氢酶 黑质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露螽配子发生中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柯 奚耕思 +1 位作者 苏晓红 阴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利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H) 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 对瘦露螽 Phaneroptera gracilis Burmeister配子发生中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反应发生在瘦露螽精... 利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H) 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 对瘦露螽 Phaneroptera gracilis Burmeister配子发生中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反应发生在瘦露螽精子发生中的各级生精细胞的胞质中, 成熟精子呈阴性。各级未成熟卵母细胞胞质均呈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反应, 胞质着色为深蓝黑色, 核区不明显。随着卵黄颗粒的逐渐形成, 胞质中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产物逐渐减少, 直到卵黄颗粒完全形成。卵泡细胞在卵黄颗粒形成之前呈一氧化氮合酶阴性反应, 在卵黄颗粒完成后, 卵泡细胞的胞质中开始呈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反应, 直至卵壳的形成。提示一氧化氮参与了瘦露螽配子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露螽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nadph-黄递酶 配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正常幼猫视觉系统的分布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建华 张东杲 宫枢政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正常幼猫视觉系统的分布,探讨一氧化氮在视觉系统中的作用。方法 用NADPH黄递酶(NDP)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了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正常幼猫视觉系统视网膜、外侧膝状体、视皮层的分布。结果 正常幼猫视网膜和视皮...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正常幼猫视觉系统的分布,探讨一氧化氮在视觉系统中的作用。方法 用NADPH黄递酶(NDP)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了一氧化氮合成酶在正常幼猫视觉系统视网膜、外侧膝状体、视皮层的分布。结果 正常幼猫视网膜和视皮层17区均可见NOS阳性细胞和纤维;外侧膝状体(LGN)各层无NOS阳性细胞,但可见NOS阳性纤维。结论 一氧化氮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视觉信息的形成、整合和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视觉系统 幼猫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NOS神经元形态和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云芳 陈耀星 +2 位作者 王子旭 陈付菊 刘洪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3个年龄段(从小到大)分别为27.07、20.80、16.18个/mm2;神经元总数增加,分别为1.86×106、4.06×106、4.41×106个;在各个年龄小肠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均以空肠较低,神经元总数在各年龄均以空肠最多;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胞体面积、胞核面积发育前期增加,后期减小;核质比随年龄下降,15日龄与4月龄和12月龄之间差异显著(P<0.05);小肠不同肠段的NOS神经元胞体、胞核面积分布随年龄出现一定变化,相同年龄小肠各段神经元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 肠神经系统 一氧化氮合成酶 肌间神经丛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酶组化染色对复合皮神经再生的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笃银 陈璧 +1 位作者 徐明达 万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为探讨复合皮(CS)神经再生情况。方法: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NDP)观察37头猪12块经酶处理的冷冻异体乳猪真皮+自体表皮一次性重组CS和7块自体表皮(C)移植后不同时间点活检标本内一氧化氮合酶... 目的:为探讨复合皮(CS)神经再生情况。方法: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NDP)观察37头猪12块经酶处理的冷冻异体乳猪真皮+自体表皮一次性重组CS和7块自体表皮(C)移植后不同时间点活检标本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结果:CS移植术后8~12w神经纤维(Nf)开始再生;20~24w,Nf超正常密度再生,乳头内似有Merkel细胞和Meisner小体结构形成;32w以后,Nf结构和功能重塑,轴突增粗,密度降低,68w时已接近正常皮肤Nf密度和排布。C组:神经再生受阻于皮下大量致密的胶原纤维,再生的Nf纤细分布不规律,呈间断不连续状,至68w时,仍无乳头和感觉小体结构形成。结论:①NOS组化染色方法简单可靠,可清楚地反映皮肤Nf再生经过;②CS移植后,神经再生和感觉重建迅速,Nf排布接近正常皮肤,与异体乳猪真皮引导性组织再生作用密切相关;③NO参与了移植皮片内神经再生及其再生后的感觉形成、整合和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复合皮 神经再生 染色 D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耳蜗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布和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世恺 角南贵司子 +1 位作者 山根英雄 王正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5-127,I002,共4页
目的 本实验先用组织化学法 ,通过观察还原型辅酶Ⅱ -黄递酶 (NADPH -黄递酶 )的活性了解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在大鼠耳蜗内分布。再用亲合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 ,研究大鼠耳蜗内神经元型NOS(neuronalNOS ,nNOS)与... 目的 本实验先用组织化学法 ,通过观察还原型辅酶Ⅱ -黄递酶 (NADPH -黄递酶 )的活性了解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在大鼠耳蜗内分布。再用亲合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 ,研究大鼠耳蜗内神经元型NOS(neuronalNOS ,nNOS)与内皮型NOS(endothelialNOS ,eNOS)的表达。方法 组化组大鼠耳蜗切片用辅酶Ⅱ孵育液在 37℃条件下孵育 1小时。免疫组化组大鼠耳蜗切片经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3%山羊正常血清封闭非正常结合点后 ,用兔抗nNOS抗体、兔抗eNOS抗体 ,室温下孵育 6 0分钟 ,再用生物素标记的山羊抗兔第二抗体孵育、滴加ABC试剂 ,以DAB试剂显色。结果 大鼠耳蜗血管球内皮细胞有明显NADPH -黄递酶活性 ,血管纹及螺旋神经节细胞也有NADPH -黄递酶活性反应。大鼠耳蜗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nNOS、eNOS的表达呈阳性。血管纹细胞处有阳性nNOS、eNOS的表达。耳蜗血管球的内皮细胞无nNOS的表达 ,但eNOS的表达呈强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 耳蜗 免疫组织化学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显示仔猪小肠肌间神经元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晗 张原 +2 位作者 赵琪 王瑞玲 滕可导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8期33-35,共3页
本研究采用小肠铺片NADPH-d组化法、NADH-d组化法和抗NF免疫组化法分别对0日龄、5日龄、28日龄仔猪的肌间神经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ADPH-d组化法可以选择性的标记合成NO的神经元亚群,大部分阳性肌间神经元符合DogielI型神经元... 本研究采用小肠铺片NADPH-d组化法、NADH-d组化法和抗NF免疫组化法分别对0日龄、5日龄、28日龄仔猪的肌间神经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ADPH-d组化法可以选择性的标记合成NO的神经元亚群,大部分阳性肌间神经元符合DogielI型神经元的形态特征;NADH-d组化法可以非选择性的标记大部分神经元,且采用该法观察到的肌间神经元的密度明显高于NADPH-d组化法,但该法不能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丛的细微结构,不适合用于神经元类型的观察;抗NF免疫组化法可以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元的突起,28日龄仔猪体积较大的阳性神经元主要为DogielI型和DogielII型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小肠 肌间神经元 nadph-d组化法 NADH—d组化法 抗N F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蜗─氧化氮合酶的分布
14
作者 潘世恺 角南贵司子 +1 位作者 山根英雄 王正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9-21,T001,共4页
目的 用组织化学法,通过观察NADPH-黄递酶的活性了解一氧化氮合酶在豚鼠耳蜗内分布。方法 经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后,取出耳蜗,经3%依地酸脱钙后,作厚10μm冰冻切片,用辅酶Ⅱ孵育液在37℃条件下孵育1小时。结果... 目的 用组织化学法,通过观察NADPH-黄递酶的活性了解一氧化氮合酶在豚鼠耳蜗内分布。方法 经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后,取出耳蜗,经3%依地酸脱钙后,作厚10μm冰冻切片,用辅酶Ⅱ孵育液在37℃条件下孵育1小时。结果 发现在耳蜗内、外毛细胞底部与耳蜗神经末梢接头处及毛细血管球内皮细胞有明显NADPH-黄递酶活性,此外在内、外柱细胞、支持细胞、血管纹及螺旋神经节细胞也有NADPH-黄递酶活性反应。结论 NO在维持耳蜗正常神经传导及毛细血管张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 耳蜗 组织化学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觉中枢生后发育过程中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斌 沙泉 +1 位作者 周逸峰 寿天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9-214,共6页
本文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生后不同年龄段(0、7、14、21、28、35、60、120d)Wistar大鼠视皮层(17区)和上丘表层中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视皮层17区中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生后7d... 本文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生后不同年龄段(0、7、14、21、28、35、60、120d)Wistar大鼠视皮层(17区)和上丘表层中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视皮层17区中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生后7d时开始出现,但胞体小,树突分枝少而短,以双极细胞为主,占68.0%;14d时数量达到高峰;且14~21d中,该神经元胞体截面积明显增大,树突分枝复杂化,长度增加,多极细胞占64%;28d后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胞体面积,树突分枝长度明显减小,分枝简单化;35d后接近成年动物水平(120d).生后7d时,一氧化氛合酶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视区的白质和皮层的5、6层中,7d后该神经元及神经纤维在第2/3及4层中明显增多,这种分布状态在35d后趋于稳定。上丘表层中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在生后第2周逐渐出现,第3周迅速增加,第4周达最大值,以后下降并趋于稳定水平。结果提示: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视觉中枢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变化与视觉发育的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氮合酶 组织化学 视觉发育 视觉中枢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门冬氨酸盐及氯氨酮对反复缺氧小鼠海马中NOS表达的影响(英文)
16
作者 谢静晖 吕国蔚 +1 位作者 侯燕芝 李宝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4-238,共5页
兴奋性氨基酸、NM DA 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参与了缺氧性脑损伤的形成,急性重复缺氧则能通过缺氧预适应显著提高小鼠对缺氧的耐受性。本研究旨在观察外源离子型NM DA 受体激动剂天门冬氨酸和抑制剂氯氨酮对小鼠缺... 兴奋性氨基酸、NM DA 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参与了缺氧性脑损伤的形成,急性重复缺氧则能通过缺氧预适应显著提高小鼠对缺氧的耐受性。本研究旨在观察外源离子型NM DA 受体激动剂天门冬氨酸和抑制剂氯氨酮对小鼠缺氧预适应的形成以及形成过程中NOS在小鼠海马脑区表达的影响。取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天冬氨酸、氯氨酸和正常对照三组,分别腹腔注射天门冬氨酸(3 g/kg)、氯氨酮(100 m g/kg)和生理盐水(3 m l/kg);分别造成各组动物急性重复缺氧1 次和4 次同时测定各组缺氧耐受时间,并采用NADPHd 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动物脑内NOS的表达。结果表明:天冬氨酸和氯氨酮分别显著地缩短和延长了小鼠的标准耐受时间。缺氧1 次后,各组动物脑内NOS的表达增强,而4 次缺氧后,由于缺氧预适应的形成NOS的表达未继续增加而保持不变。三组动物在缺氧4 次后脑内NOS的表达依次为天门冬氨酸组> 正常对照组> 氯氨酮组。上述结果提示:NOS的抑制可能有益于缺氧耐受,并可能是预适应的机制之一。离子型NMDA 受体的激活和抑制分别不利于和有利于缺氧预适应的形成,这也可能是因为受体的激活和抑制分别促进和抑制了NOS在海马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型氨基酸 缺氧 NOS 天门冬氨酸 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