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备方法对B_2O_3/ZrO_2催化剂织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程时标 徐柏庆 吴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共8页
通过N2 吸附 脱附技术研究了载体预焙烧温度、催化剂活化焙烧温度和B2 O3 含量对B2 O3 /ZrO2 催化剂织构的影响 ,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的催化剂在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随着载体预焙烧温度升高 ,催化剂... 通过N2 吸附 脱附技术研究了载体预焙烧温度、催化剂活化焙烧温度和B2 O3 含量对B2 O3 /ZrO2 催化剂织构的影响 ,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的催化剂在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随着载体预焙烧温度升高 ,催化剂滞后回线逐渐由E型向A型转变 ,比表面积急剧下降 ,且小于相应的预焙烧温度下载体的比表面积 ;采用未晶化的Zr(OH) 4 直接作催化剂载体比采用已晶化的ZrO2 作载体制备的B2 O3 /Zr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将高出 1~ 4倍 ;若在负载B2 O3 之前 ,载体预先在大于 35 0℃温度下焙烧 ,载体的织构基本形成 ,催化剂活化焙烧温度对其织构影响将较小 ;B2 O3 含量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也有一定影响。载体的预焙烧温度、催化剂活化焙烧温度和B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吸附-脱附技术 制备方法 B2O3/ZrO2催化剂 织构 催化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间歇曝气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生活污水 被引量:6
2
作者 罗亚红 李冬 +3 位作者 曾辉平 蔡言安 许达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提高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使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2种模式A2/O工艺处理实验废水.模式1为投加填料的A2/O工艺,反应器在优化工况tHR=8.2 h、污泥回流比R=80%、硝化液回流比r=250%~300%、ρ(D... 为提高A2/O工艺处理低碳氮(磷)比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效率,使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采用2种模式A2/O工艺处理实验废水.模式1为投加填料的A2/O工艺,反应器在优化工况tHR=8.2 h、污泥回流比R=80%、硝化液回流比r=250%~300%、ρ(DO)=1.5~0.5 mg/L条件下运行,出水TP质量浓度仍超标.模式2为模式1的改良——末端间歇曝气填料A2/O工艺,好氧段后增设1个间歇曝气段,并改变污泥回流和排泥方式,系统在长污泥龄tSR=22.3 d、A2/O段优化工况、间歇曝气段tHR=4 h、曝气周期1 h(曝气1 min(ρ(DO)=0.3~0.5 mg/L)、沉淀59 min)的条件下,COD、NH4+-N、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7.8%,99.1%,95.5%和90.8%,出水亚硝化率在70%以上,污泥中反硝化除磷菌与聚磷菌比达95.65%.系统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途径的氮磷同步去除,出水满足国家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2/O工艺 低碳氮比污水 反硝化除磷 短程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Q_(23)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钙通道和CHO H_(10)细胞异源表达的钙通道α_1亚单位的作用
3
作者 李新华 阎升 +4 位作者 胡敏 程岚 姚伟星 夏国瑾 江明性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1,共5页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了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苄基异喹啉衍化物IQ23,即1-〔对甲氧苄基-2-(N-苄基,N-甲基)〕-6,7-二甲氧基异喹啉盐酸盐,对豚鼠心室肌分离细胞的Ca2+通道,以及CHOH10细胞表达...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了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苄基异喹啉衍化物IQ23,即1-〔对甲氧苄基-2-(N-苄基,N-甲基)〕-6,7-二甲氧基异喹啉盐酸盐,对豚鼠心室肌分离细胞的Ca2+通道,以及CHOH10细胞表达的Ca2+通道α1亚单位的作用.结果显示,当豚鼠心室肌细胞从保持电位(Vh)-50mV除极至测试电位(Vt)0mV时,IQ233,10μmol·L-1分别使Ca2+电流(ICa)由对照的(0.47±0.23)nA增至(0.57±0.23)和(0.79±0.31)nA(P<0.05).在CHOH10细胞Vt为20mV时,IQ2310μmol·L-1电压依赖性的增强Ba2+电流(IBa),IBa从(0.45±0.10)nA增至(0.67±0.20)nA(Vh=-80mV),或从(0.43±0.08)nA增至(0.60±0.14)nA(Vh=-40mV).IQ2310和30μmol·L-1还分别使电流-电压曲线的峰值和失活曲线的半失活电位向负膜电位方向移动.实验结果表明,IQ23通过作用于通道的α1亚单位,对心肌L型Ca2+通道产生电压依赖性激动作用,此作用为其正性肌力效应提供了部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肌细胞 二甲氧基 异喹啉 培养 钙通道 IQ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醇、辛醇废液回收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锦元 朱慧铭 +1 位作者 张建萍 胡旭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32-834,共3页
提出了改进的丁醇、辛醇废液回收技术,即用一个高效蒸馏塔代替原有的两个间歇塔,并在塔内使用高分离效率的丝网波纹填料。对于处理能力5 kt/a 的回收装置,其投资可减少100 万元,具有较好的工业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丁醇 辛醇 回收技术 投资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母线技术及其应用(三):静态安全校核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童星 康重庆 +4 位作者 陈启鑫 杨军峰 范瑞祥 郑蜀江 辛建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2-1598,共7页
母线负荷预测将为静态安全校核提供重要的节点负荷数据。然而,在工程实际中,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N-1/N-2校核场景出现了几何级数式的组合增长,也增加了每个校核场景计算的复杂度。虚拟母线是电网中存在一种紧密联系的连通局部网络... 母线负荷预测将为静态安全校核提供重要的节点负荷数据。然而,在工程实际中,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N-1/N-2校核场景出现了几何级数式的组合增长,也增加了每个校核场景计算的复杂度。虚拟母线是电网中存在一种紧密联系的连通局部网络,利用虚拟母线技术可以预先辨识起作用场景,在解决静态安全校核计算复杂度上具有显著的效果。为此,面向关键断面这一重要的电网安全特征,从电网中辨识出若干个虚拟母线,基于划分好的虚拟母线,筛选出相应的影响线路与波及线路,并构建紧急线路集;对此集合的线路实施静态安全校核。河北南网的算例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母线的静态安全校核算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静态安全校核的计算速度,适应工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母线技术 静态安全校核 紧急线路集 关键断面 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正极材料多硫化碳炔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维坤 王安邦 +1 位作者 曹高萍 杨裕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7-371,共5页
为克服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单质硫的导电性差、放电产物的部分溶解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在“主链导电、侧链储能”思路下,设计并探索了一种新型正极材料多硫化碳炔。通过元素分析、13CNMR谱、Raman光谱及热分析测试技术对含碳炔结构... 为克服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单质硫的导电性差、放电产物的部分溶解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在“主链导电、侧链储能”思路下,设计并探索了一种新型正极材料多硫化碳炔。通过元素分析、13CNMR谱、Raman光谱及热分析测试技术对含碳炔结构的碳材料与单质硫在不同温度下的共热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 300℃下所得产物中多数硫以多硫链的形式化合在sp2杂化的碳主链上,生成接近理想多硫化碳炔的结构。该材料的放电容量高,大电流性能好(400mA/g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773mA·h/g),循环性能较好(50次循环后,还具有350mA·h/g的容量),证明材料设计思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碳炔 硫化 锂电池 RAMAn光谱 制备 分析测试技术 sp^2杂化 放电比容量 电池性能 部分溶解 元素分析 ^13C nMR谱 放电容量 电流性能 电流密度 循环性能 设计思路 单质硫 导电性 产物 碳材料 近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和熔剂联合净化铝熔体 被引量:3
7
作者 段佑锋 胡丽娜 +1 位作者 边秀房 孙民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18-221,共4页
研究了SDJ 1型熔剂与氮气联合净化铝合金熔体的效果 ,并对熔剂净化机理以及FI法 (Fluxinjection)净化优势进行了探讨 ,揭示了除气过程中气体与熔剂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采用FI联合精炼工艺 ,在适当的温度 (72 0℃ )和熔剂加入量 (0 .1... 研究了SDJ 1型熔剂与氮气联合净化铝合金熔体的效果 ,并对熔剂净化机理以及FI法 (Fluxinjection)净化优势进行了探讨 ,揭示了除气过程中气体与熔剂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采用FI联合精炼工艺 ,在适当的温度 (72 0℃ )和熔剂加入量 (0 .15 %SDJ 1)条件下 ,联合精炼工艺的除气效果远远优于生产中常用的氮气吹气法和熔剂法 ,联合净化法的优势在于提高了吸附能力以及加入具有固氢作用的降渣剂。FI工艺原理为 :气体与熔剂在熔体中均匀分布、密切接触 ,气体使熔剂快速上浮 ,熔剂的存在提供多而窄的通道 ,使氢容易聚集在通道附近 ,即使氢含量较低时 ,氮气仍能发挥作用 ,通道的存在有利于分散和离解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剂SDJ-1 氮气 喷射熔剂工艺 联合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式电化学发光猝灭法快速测定莱克多巴胺 被引量:2
8
作者 席强 宋丽杰 +1 位作者 刘仲明 王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基于莱克多巴胺对Ru(bpy)2+3/N-丁基二乙醇胺电化学发光体系的强烈猝灭效应,结合喷射式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地用于检测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新方法。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体系的相对发光强度与莱克多巴胺的浓度在1.0×... 基于莱克多巴胺对Ru(bpy)2+3/N-丁基二乙醇胺电化学发光体系的强烈猝灭效应,结合喷射式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地用于检测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新方法。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体系的相对发光强度与莱克多巴胺的浓度在1.0×10^(-9)-1.0×10^(-5) 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为5.0×10^(-10) g/mL。对含1.0×10^(-8) g/mL莱克多巴胺的发光体系进行11次重复测定,所得相对标准偏差为1.23%。该方法可用于猪尿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Ru(bpy)2+3/n-丁基二乙醇胺 莱克多巴胺 喷射式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