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235从高碳石煤脱碳渣酸浸液中萃取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拴全 牛芳银 +3 位作者 郭梅 康敏 邢相栋 宁新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以某地高碳石煤脱碳渣经空白焙烧-酸浸后的浸出液为原料,采用萃取剂N235和反萃剂Na_(2)CO_(3)对钒萃取工艺和反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原液pH值2.3、有机相组成为15%N235+5%仲辛醇+80%磺化煤油、相比(O/A)1... 以某地高碳石煤脱碳渣经空白焙烧-酸浸后的浸出液为原料,采用萃取剂N235和反萃剂Na_(2)CO_(3)对钒萃取工艺和反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原液pH值2.3、有机相组成为15%N235+5%仲辛醇+80%磺化煤油、相比(O/A)1∶4、萃取时间4 min、氧化剂氯酸钠用量为萃原液V_(2)O_(5)质量的0.05倍、萃取级数五级,钒萃取率达99%;最佳反萃工艺参数为:反萃剂Na_(2)CO_(3)溶液浓度8%、反萃相比(O/A)4∶1、反萃时间10 min、反萃级数三级,钒反萃取率可达99.50%。在最佳萃取和反萃取工艺条件下,钒浓度由4.25 g/L富集到68.50 g/L,且pH值为8.5,无需中和处理。对富钒液进一步沉钒、煅烧得到的最终产品V_(2)O_(5)品位为98.95%,且杂质含量低,满足行业标准YB/T 5304—2017中98级V_(2)O_(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石煤 脱碳渣 n235 萃取 反萃 V_(2)O_(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35)选择性萃取烟气淋洗液中的铼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海东 王送荣 +3 位作者 甘敏 范晓慧 邓琼 郭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2-1309,共8页
利用N_(235)萃取剂,开展含铼钼精矿焙烧烟气淋洗液中铼和钼分离、提取的研究。结果表明:H^+浓度、酸根离子种类和有机相组成都会对钼和铼的萃取率及其分离系数产生较大影响。在硫酸浓度为2.5 moL/L、有机相组成为3%N_(235)+30%仲辛醇+67... 利用N_(235)萃取剂,开展含铼钼精矿焙烧烟气淋洗液中铼和钼分离、提取的研究。结果表明:H^+浓度、酸根离子种类和有机相组成都会对钼和铼的萃取率及其分离系数产生较大影响。在硫酸浓度为2.5 moL/L、有机相组成为3%N_(235)+30%仲辛醇+67%煤油(体积分数)条件下,铼的萃取率高、钼铼分离系数大。N_(235)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相比O/A为1:4、萃取平衡时间为2 min、萃取温度为常温。单级逆流萃取铼的萃取率为90.64%,钼的萃取率为10.20%。采用二次三级逆流萃取,铼的总萃取率高达99.41%,而钼的总萃取率仅为11.49%。在此基础上,以氨水为反萃剂,经过浓缩结晶可制得纯度大于99%的高铼酸铵,整个萃取反萃工艺流程铼的综合回收率达到96.04%,实现铼的高效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35 萃取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35萃取镍钼矿硫酸浸出液中钼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朱薇 肖连生 +1 位作者 肖超 龚柏藩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29,共5页
对N235萃取镍钼矿酸浸液中的钼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萃取和反萃步骤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三级逆流萃取率可达99.7%,而一级反萃率可达95.5%,反萃液钼浓度约为100 g/L,整个工艺的金属钼直收率可达98%以上。通过该工艺可实现镍钼矿酸浸... 对N235萃取镍钼矿酸浸液中的钼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萃取和反萃步骤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三级逆流萃取率可达99.7%,而一级反萃率可达95.5%,反萃液钼浓度约为100 g/L,整个工艺的金属钼直收率可达98%以上。通过该工艺可实现镍钼矿酸浸液中的镍钼分离,以及钼的富集和部分除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矿硫酸浸出液 n235 萃取 反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35)萃取净化氯化镍溶液的有机相组成及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松 王文祥 +3 位作者 李启厚 刘志宏 张多默 王瑞忠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6-58,共3页
镍精矿氯气浸出液经除铁后 ,用萃取剂N2 35 萃取净化 ,研究了有机相组成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的有机相组成为 2 5 %N2 35 — 12 %异构醇— 63 %磺化煤油 (体积分数 ) ;测定了有机相的钴饱和容量并进行了相应的串级试验。结果表... 镍精矿氯气浸出液经除铁后 ,用萃取剂N2 35 萃取净化 ,研究了有机相组成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的有机相组成为 2 5 %N2 35 — 12 %异构醇— 63 %磺化煤油 (体积分数 ) ;测定了有机相的钴饱和容量并进行了相应的串级试验。结果表明 :净化后溶液中 ρ(Ni) >2 0 0g L ,ρ(Ni) ρ(Co) >5 0 0 0 0 ,并且溶液中Cu、Fe、Mn、Zn等杂质含量也达到了生产 1号电镍的技术要求 ;产出的氯化钴溶液中 ρ(Co) >110g L ,ρ(Co) ρ(Ni) >5 0 0 0 ,实现了钴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35 氯化镍 萃取 有机相 萃取剂 湿法炼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35支撑液膜分离页岩提钒酸浸液及传质机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红 张一敏 黄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16-2223,共8页
为强化钒与杂质离子的分离,研究以N235为载体的支撑液膜体系从钒页岩酸浸液中直接萃取钒时载体浓度、稀释剂种类、反萃剂种类及浓度、浸出液pH对钒传质过程的影响,以及钒与浸出液中主要杂质离子铁、磷、铝的分离规律。结果表明:当萃取... 为强化钒与杂质离子的分离,研究以N235为载体的支撑液膜体系从钒页岩酸浸液中直接萃取钒时载体浓度、稀释剂种类、反萃剂种类及浓度、浸出液pH对钒传质过程的影响,以及钒与浸出液中主要杂质离子铁、磷、铝的分离规律。结果表明:当萃取剂的体积浓度10%、煤油为稀释剂、Na2CO3作反萃剂且浓度为0.6 mol/L、料液相pH=1.8、传质时间13 h时,钒的萃取率可达92%,同时硅的萃取率为6.1%,磷的萃取率为4.2%,铁、铝等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低于2%。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传质过程的相关扩散参数。最后为考察支撑液膜的稳定性进行了循环试验,经过9次循环,萃取率仍能达到70%,膜经再生后萃取率为90.1%,仅比新膜的萃取率低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页岩 支撑液膜 n235 分离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35从石煤提钒酸浸液中直接萃取钒 被引量:15
6
作者 曹威 张一敏 +1 位作者 包申旭 杨晓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7,共4页
研究了N235从石煤硫酸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钒的工艺参数,考察N235体积分数、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相比等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N235体积分数40%、有机相与水相相比1∶4、25℃萃取6min,钒两级总萃取率为97.82%;以0... 研究了N235从石煤硫酸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钒的工艺参数,考察N235体积分数、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相比等对钒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N235体积分数40%、有机相与水相相比1∶4、25℃萃取6min,钒两级总萃取率为97.82%;以0.8mol/L的碳酸钠溶液为反萃剂、有机相与水相相比3∶1、在25℃反萃6min,钒两级总反萃率大于99%,钒与其他主要杂质元素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浸液 萃取 n2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钪黑钨渣酸浸液中锆的N235+TBP预萃取 被引量:6
7
作者 丁冲 刘秀 +3 位作者 王晓辉 单志强 张新海 何超然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2-116,共5页
湖南某黑钨渣硫酸浸出液(硫酸的浓度为1.8 mol/L)的钪、锆元素含量分别为48.18、138.00 mg/L,为消除锆对萃取钪的影响,在萃取钪前以N235和TBP为复合萃取剂进行了除锆预萃取试验。结果表明:1在复合萃取剂N235、TBP与磺化煤油的体积比为15... 湖南某黑钨渣硫酸浸出液(硫酸的浓度为1.8 mol/L)的钪、锆元素含量分别为48.18、138.00 mg/L,为消除锆对萃取钪的影响,在萃取钪前以N235和TBP为复合萃取剂进行了除锆预萃取试验。结果表明:1在复合萃取剂N235、TBP与磺化煤油的体积比为15∶15∶70,有机相与水相相比为1.5∶1,萃取时间为5 min,萃取温度为25℃,萃取振荡频率为120 r/min情况下进行单级萃取,对应的锆、钪萃取率分别为92.03%和0.96%;在硫酸溶液浓度为5mol/L、反萃相比为3∶1、反萃时间为30 min、反萃温度为25℃、振荡频率为180 r/min情况下进行3级反萃,对应的锆、钪反萃率分别为99.23%和98.22%。因此,该工艺可高效地分离锆、钪。2再生有机相对萃原液中锆的萃取率可达91.97%,与新配制萃取剂效果接近,说明再生萃取剂可以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35 TBP 萃取 反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胺N_(235)萃取盐酸时酸度对产生第三相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谢琦莹 陈景 杨项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7-901,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三烷基胺N235-C12H26-HCl萃取体系,在无改性剂TBP(磷酸三丁酯)和含20%TBP两种情况下,初始HCl浓度对HCl萃取率、第三相体积和第三相电导率的影响。发现无TBP时,萃取入有机相的HCl按两阶段形式进入第三相。在nHCl(o)/nN235(o)≤... 本文研究了三烷基胺N235-C12H26-HCl萃取体系,在无改性剂TBP(磷酸三丁酯)和含20%TBP两种情况下,初始HCl浓度对HCl萃取率、第三相体积和第三相电导率的影响。发现无TBP时,萃取入有机相的HCl按两阶段形式进入第三相。在nHCl(o)/nN235(o)≤1时,形成的第三相萃合物为R3N·(H2O)m·HCl(m<3)。在nHCl(o)/nN235(o)>1时,萃合物组成接近R3N·(H2O)m·2HCl。第三相的体积及电导率变化均在nHCl(o)/nN235(o)=1附近出现拐点。有机相含20%TBP后,在cHCl(init)≤4.0mol·L-1范围不出现第三相,cHCl(init)≥5.0mol·L-1则再次出现第三相,此第三相的组成推测为R3N·(H2O)m·HCl及TBP·(H2O)m·HCl两种离子溶液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叔胺(n235) 盐酸 第三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钴结壳浸出液中钴镍的N235萃取分离 被引量:9
9
作者 范艳青 蒋训雄 +1 位作者 汪胜东 蒋开喜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72,共3页
对大洋富钴结壳硫酸活化浸出液经萃取分离铜、锌、锰后得到的镍钴富集溶液,用N235萃取分离镍钴。钴镍氯化物溶液用N235萃取分离的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室温,相比(O/A)=2~3:1。混合时间0.5min。经四级逆流萃取、洗涤与反萃。钴... 对大洋富钴结壳硫酸活化浸出液经萃取分离铜、锌、锰后得到的镍钴富集溶液,用N235萃取分离镍钴。钴镍氯化物溶液用N235萃取分离的最佳的萃取工艺条件为室温,相比(O/A)=2~3:1。混合时间0.5min。经四级逆流萃取、洗涤与反萃。钴萃取率达99.99%,反萃率达99.81%,反萃液钴镍比达10^6。萃取分离后得到的氯化钴和氯化镍溶液纯度高,既可满足电解沉积金属的要求,又适于生产高纯化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富钴结壳 萃取 n2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_(235)-TBP混合体系从硫酸盐溶液中协同萃取除铁 被引量:37
10
作者 刘铭 周雍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48-1654,共7页
研究了采用N235-TBP协同萃取体系从硫酸盐溶液中萃取除铁,考察了萃取体系、N235浓度和料液初始pH值对Fe(Ⅲ)萃取的影响以及相比(Vorg/Vaq)、H2SO4浓度和平衡pH值对Fe(Ⅲ)反萃的影响。结果表明:N235和TBP对硫酸盐溶液中的Fe(Ⅲ)具有协同... 研究了采用N235-TBP协同萃取体系从硫酸盐溶液中萃取除铁,考察了萃取体系、N235浓度和料液初始pH值对Fe(Ⅲ)萃取的影响以及相比(Vorg/Vaq)、H2SO4浓度和平衡pH值对Fe(Ⅲ)反萃的影响。结果表明:N235和TBP对硫酸盐溶液中的Fe(Ⅲ)具有协同萃取效应;加入TBP能有效地抑制载铁有机相的分层,提高Fe(Ⅲ)的反萃率;料液初始pH值及N235浓度对Fe(Ⅲ)的萃取率影响显著,萃铁曲线的最高点随着N235浓度的增大向低pH值方向移动;以含30%N235和10%TBP(体积分数)的有机相作萃取剂,在相比(Vorg/Vaq)为2∶1的条件下,含铁12.73 g/L的合成料液经过3级错流萃取,萃余液中含铁低于0.15 g/L,铁的总萃取率接近99%;以0.4 mol/L的H2SO4为反萃剂,控制反萃液平衡pH小于0.8,铁的单级反萃率大于96%;含铁7.05 g/L的有机相在相比为1∶1时,经过2级错流反萃,铁基本上被反萃完全,贫有机相不经处理可以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溶液 协同萃取 反萃 除铁 n235 T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体系中N235萃取铼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兴芝 房大维 +3 位作者 李春梅 王燕 李俊 臧树良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47,共4页
以萃取剂N235,稀释剂正庚烷,研究萃取铼的热力学。在N235+(NH4)ReO4+n-C7H16+H2SO4+H2O体系中,温度278.15—298.15 K和离子强度0.1—2.0 mol/kg范围内,以(NH4)2SO4为支持电解质,在H2SO4体系中测定了萃取平衡水相中ReO4-质量摩尔浓度和p... 以萃取剂N235,稀释剂正庚烷,研究萃取铼的热力学。在N235+(NH4)ReO4+n-C7H16+H2SO4+H2O体系中,温度278.15—298.15 K和离子强度0.1—2.0 mol/kg范围内,以(NH4)2SO4为支持电解质,在H2SO4体系中测定了萃取平衡水相中ReO4-质量摩尔浓度和pH值。计算了萃取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并得到经验公式,同时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其他热力学量,指出熵和焓都是该萃取过程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n235 H2SO4 热力学 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精矿石灰焙烧-N_(235)萃取工艺提取钼铼 被引量:35
12
作者 邹振球 周勤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1,84,共4页
介绍了德兴铜矿采用石灰焙烧钼精矿 酸浸 萃取 离子交换回收钼铼的优化工艺研究及生产实践。该工艺具有设备流程简单、处理成本较低、环境污染小。
关键词 辉钼矿 离子交换 酸浸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体系中杂质离子对N235萃取钒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曹威 张一敏 +1 位作者 包申旭 杨晓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4,共6页
含钒石煤经空白焙烧、硫酸浸出后的酸浸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Fe3+、Al 3+、Mg2+、PO3-4等杂质离子。试验研究了这些杂质离子对N235萃取钒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N235对V(Ⅴ)的萃取率显著高于对V(Ⅳ)的萃取率;升高溶液pH有利于V(Ⅴ)... 含钒石煤经空白焙烧、硫酸浸出后的酸浸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Fe3+、Al 3+、Mg2+、PO3-4等杂质离子。试验研究了这些杂质离子对N235萃取钒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N235对V(Ⅴ)的萃取率显著高于对V(Ⅳ)的萃取率;升高溶液pH有利于V(Ⅴ)的萃取,当pH为1时,V(Ⅴ)的单级萃取率可达97.21%;当pH=0.5时,杂质离子Fe2+对V(Ⅴ)的萃取效果影响明显,所以溶液应处于氧化环境,使V(Ⅴ)稳定存在;溶液中的磷与Fe3+质量浓度升高可强化N235对磷与Fe3+的萃取,而Al 3+质量浓度升高会降低Al 3+的萃取率,硅与Mg2+的存在对萃取钒影响较小。整体上,Fe3+、Al 3+、Mg2+、SiO2-3与V的共萃效果不明显,对钒萃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浸液 溶剂萃取 n235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235从高浓度盐酸溶液中萃取铼 被引量:6
14
作者 胥国龙 闻振乾 +4 位作者 原渊 姚益轩 张翀 刘双民 腾飞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研究了用N235从高浓度盐酸溶液中萃取铼及用NaOH溶液反萃取铼,考察了萃取剂组成、相比、两相接触时间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铼质量浓度38.4 mg/L、HCl浓度5.5 mol/L的溶液,用5%N235+1.5%仲辛醇+93.5%磺化煤油进行萃取,在V... 研究了用N235从高浓度盐酸溶液中萃取铼及用NaOH溶液反萃取铼,考察了萃取剂组成、相比、两相接触时间对萃取和反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铼质量浓度38.4 mg/L、HCl浓度5.5 mol/L的溶液,用5%N235+1.5%仲辛醇+93.5%磺化煤油进行萃取,在Vo/Va=1/10、两相接触时间1 min条件下经3级逆流萃取,铼萃取率达97%;对于负载铼质量浓度540 mg/L的有机相,用清水洗涤后,在Vo/Va=15/1、接触时间30 s条件下,用浓度为1.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萃取,铼的单级反萃取率为99.5%。铼的分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35 盐酸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35协同萃取碱性氰化浸金溶液中的金(I)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羽飞 李明玉 +1 位作者 林潮平 郑培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99,104,共5页
由N235与路易斯碱三辛基氧膦(TOPO)组成协同萃取体系,对碱性氰化浸金贵液中金(Ⅰ)协同萃取和反萃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有机相中N235含量、水相平衡pH、相比等因素对金(Ⅰ)萃取率的影响,考察了反萃液中氢氧化钠液浓度对负载金有机... 由N235与路易斯碱三辛基氧膦(TOPO)组成协同萃取体系,对碱性氰化浸金贵液中金(Ⅰ)协同萃取和反萃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有机相中N235含量、水相平衡pH、相比等因素对金(Ⅰ)萃取率的影响,考察了反萃液中氢氧化钠液浓度对负载金有机相的反萃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相为10%+10%协萃剂TOPO+80%煤油的协萃体系,对pH=9~10和初始金(I)质量浓度ρ0=10.87mg/L碱性氰化浸金贵液进行萃取时,经一级萃取后,萃取率可高达98%左右;同时,采用0.05~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可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反萃率达到91%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n235 协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体系中N235萃取钒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威 张一敏 +1 位作者 包申旭 杨晓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37,共4页
在硫酸体系中通过饱和容量法和斜率法研究了N235萃取钒的机理。结果表明,负载有机相中钒与N235的摩尔比约为2.5,萃合物组成为[R3NH]4[H2V10O28],萃取反应平衡常数为195.434L·mol-1·s-1,ΔH=-10.683kJ/mol,ΔG=-13.076kJ/mol,... 在硫酸体系中通过饱和容量法和斜率法研究了N235萃取钒的机理。结果表明,负载有机相中钒与N235的摩尔比约为2.5,萃合物组成为[R3NH]4[H2V10O28],萃取反应平衡常数为195.434L·mol-1·s-1,ΔH=-10.683kJ/mol,ΔG=-13.076kJ/mol,ΔS=8.023J/(mol·K),升高温度不利于钒的萃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机理 n2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35萃取色谱法分离锗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汤淑芳 赵春雷 蒋新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本文从湿法炼锌厂萃铟余液中分离提取锗。以自行合成的N235萃淋树脂为固定 相,酒石酸为络合剂,萃铟余液为流动相,NH4HF2为反洗液系统地研究了萃取色谱法分离提取锗 的最佳工艺条件。本工艺选择性好,流程短,操作简单,所... 本文从湿法炼锌厂萃铟余液中分离提取锗。以自行合成的N235萃淋树脂为固定 相,酒石酸为络合剂,萃铟余液为流动相,NH4HF2为反洗液系统地研究了萃取色谱法分离提取锗 的最佳工艺条件。本工艺选择性好,流程短,操作简单,所用试剂价廉易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35萃淋树脂 萃取色谱 分离 萃铟余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叔胺N235从硫酸铝溶液中萃取除铁 被引量:18
18
作者 吴成友 余红发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0-164,共5页
采用叔胺N235从硫酸铝溶液中萃取除铁,研究了水相pH、萃取剂体积分数和温度对铁萃取率的影响。为防止N235萃取铁时出现乳化现象,研究了脂肪羧酸、1-辛醇、TBP对分相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剂均可改善N235萃取铁时的乳化,但脂肪羧酸、1-... 采用叔胺N235从硫酸铝溶液中萃取除铁,研究了水相pH、萃取剂体积分数和温度对铁萃取率的影响。为防止N235萃取铁时出现乳化现象,研究了脂肪羧酸、1-辛醇、TBP对分相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剂均可改善N235萃取铁时的乳化,但脂肪羧酸、1-辛醇对N235萃取铁有抑制作用,TBP对N235萃取铁有协同作用;有机相组成为30%N235-10%TBP-55%煤油、水相pH为0.5~1.0、萃取温度为25℃,经3级逆流萃取后,水相中铁质量浓度由8.36g/L降低至0.019g/L,总萃取率达99.77%;萃余水相经浓缩结晶得到铁质量分数为0.003 7%的硫酸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 叔胺n235 溶剂萃取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助萃作用下N235萃取脱除铜电解液中锑铋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茜琳 李亮星 +2 位作者 廖春发 黄金堤 童长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84-2590,共7页
采用溶剂萃取法脱除铜电解液中的杂质,通过在铜电解液中加入助萃剂研究萃取剂N235对Sb和Bi的萃取性能。考察N235体积分数、助萃剂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相比)、萃取时间等因素对Sb和Bi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 采用溶剂萃取法脱除铜电解液中的杂质,通过在铜电解液中加入助萃剂研究萃取剂N235对Sb和Bi的萃取性能。考察N235体积分数、助萃剂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相比)、萃取时间等因素对Sb和Bi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相组成(体积分数)为20%N235+10%异辛醇+70%磺化煤油,助萃剂浓度为0.1 mol/L,相比为1:1时,铜电解液经单级萃取,Sb和Bi的萃取率(质量分数)分别为56.1%和96.6%。在有机相组成和助萃剂浓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比为2:1时,铜电解液经过7级逆流萃取,Sb的萃取率为86.0%,Bi的萃取率为97.1%。7级逆流萃取平衡有机相经氨水沉淀反萃—水洗—酸化处理后,Sb和Bi总反萃率可达98.4%和96.5%,有机相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 铜电解液 n235 SB 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N235萃淋树脂吸附分离金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岁明 张理平 董西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6,30,共4页
用原子吸收法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N235萃淋树脂吸附Au的过程。结果表明,树脂对金的吸附性能很好,每克干树脂Au的吸附量达860mg,饱和树脂与Au摩尔比为1.08,树脂吸附选择性好,共存金属除Bi外吸附率都很低,可用来从大量贱金属中吸附富集Au... 用原子吸收法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N235萃淋树脂吸附Au的过程。结果表明,树脂对金的吸附性能很好,每克干树脂Au的吸附量达860mg,饱和树脂与Au摩尔比为1.08,树脂吸附选择性好,共存金属除Bi外吸附率都很低,可用来从大量贱金属中吸附富集Au。吸附焓变化为17.56kJ/(mol.K),红外与拉曼光谱研究表明,树脂吸附Au的形态为AuCl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n235萃淋树脂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