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医疗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邹文卿 高雪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深刻变革传统医患关系。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医生工作压力、降低误诊率等方面的优势,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了积极的助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潜在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深刻变革传统医患关系。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医生工作压力、降低误诊率等方面的优势,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了积极的助力。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潜在挑战,如黑箱问题导致的信任危机、极端情况下人性化沟通的缺失,以及由责任归属不明确引发的医患风险。这些问题可能对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基于此,发展智能医疗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秉持对医生与患者关怀的理念,推动技术与人文关怀相融合,以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医疗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医学规培生WPV应对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2
作者 石家俊 李元亨 +3 位作者 王亚州 王净植 国嘉琪 焦明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9-563,共5页
长期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WPV)带来的是医患信任的缺失与患者满意度的下降。既往医院WPV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地区及时间暴发因素、事件后心理疏导等方向,但在对医务人员WPV应对能力提升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文中以医院WPV防范培训... 长期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WPV)带来的是医患信任的缺失与患者满意度的下降。既往医院WPV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地区及时间暴发因素、事件后心理疏导等方向,但在对医务人员WPV应对能力提升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文中以医院WPV防范培训为切入点,结合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构建未雨绸缪式的、针对医学规培生的合理、有效的医院WPV防范培训提出策略及建议,提出将培训中规培生的表现与其学业考核等相关联,并建议在培训中更加关注受培训者的心理健康以及将标准化病人模拟用于医院WPV防范培训中,以期为国内相关培训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工作场所暴力 行为经济学 医患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人际信任的路径建构研究
3
作者 许陈艺 黄晓珊 金妍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6,共5页
情境是构建医患信任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依托。杜威情境哲学视角下的医患信任问题可以从横向实务维度上划分为个人、互动和社会层面,从纵向理论维度上划分为疑难、问题和协调情境。通过对S医院医务社工和医护人员的深度访谈发现,医患在疑... 情境是构建医患信任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依托。杜威情境哲学视角下的医患信任问题可以从横向实务维度上划分为个人、互动和社会层面,从纵向理论维度上划分为疑难、问题和协调情境。通过对S医院医务社工和医护人员的深度访谈发现,医患在疑难情境中习得的不良个人经验阻碍了问题情境中互动经验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观察+行动”的方式创设人文性医疗情境、分享共情知识和传递互敬互爱理念,从而推动协调情境的生成和医患信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哲学 医患互动 人际信任 医务社会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医疗人工智能-患者”新型医患关系建构路径探析
4
作者 张如意 周运翱 彭迎春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医疗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传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技术突破,也改变了传统医患交互行为模式,形成“医生-医疗人工智能-患者”新型医患关系,这一关系面临一系列挑战:人工智能的介入可能形成新的“家长式作风”,影响共同决策模式;当其建议缺... 医疗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为传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技术突破,也改变了传统医患交互行为模式,形成“医生-医疗人工智能-患者”新型医患关系,这一关系面临一系列挑战:人工智能的介入可能形成新的“家长式作风”,影响共同决策模式;当其建议缺乏解释时,可能导致临床决策瘫痪,影响医患信任关系;人工智能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与医生的角色和责任可能存在混淆,影响富有情感负责任的医患关系构建。通过深入分析医疗人工智能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原因,提出应当建立人工智能与专业医生互补的协作机制,明确人工智能的辅助地位,强化医生的主导角色,完善监管机制并动态改善医患关系,以促进智慧医疗的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人工智能 医患关系 信任 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国家医患信任体系建设启示与思考
5
作者 郑安棋 梁力中 +1 位作者 张泽旭 曾志嵘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系统介绍医患信任的部分国家研究进展,为构建国内信任医疗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部分国家的医患信任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医患信任研究进程。结果:部分国家医患信任研究主要集中在医患信任模型、理论的构建,信... 目的:系统介绍医患信任的部分国家研究进展,为构建国内信任医疗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综述法,对部分国家的医患信任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医患信任研究进程。结果:部分国家医患信任研究主要集中在医患信任模型、理论的构建,信任量表的开发,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结论:借鉴部分国家医患信任研究经验,国内医患信任研究可考虑扩大医患信任的研究范围;推行有组织、多层次的措施;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疗的认识,提高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信任 医患信任量表 医患之间 信任医疗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认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及调节机制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晓芳 王颖 +1 位作者 刘刚琼 闫生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索疾病认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以及影响过程中学习意愿和医患信任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编郑州市老年高血压群体健康管理调查问卷对郑州市辖区内的1 2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M... 目的:探索疾病认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以及影响过程中学习意愿和医患信任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编郑州市老年高血压群体健康管理调查问卷对郑州市辖区内的1 2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采用Mplus程序对相关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疾病认知可以正向影响老年高血压群体的饮食依从性,而且学习意愿和医患信任在其间发挥中介作用[β医患信任(95%CI)=0.127(0.041~0.213),β学习意愿(95%CI)=0.112(0.036~0.190),P<0.05],中介效应值均为0.021。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可以调节疾病认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β(95%CI)=0.076(0.006~0.146),P=0.012]。结论:疾病认知可通过学习意愿和医患信任两个中介变量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且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认知 饮食依从性 自我效能感 医患信任 患方信任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重信息不对称及互动二元性的医患信任机制
7
作者 苏强 季荔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03-1812,共10页
从医患双方出发,考虑信任关系建立中医患互动的二元性,构建双重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医患信任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仿真模拟,分析各因素对医患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医患双方对彼此的期望高于实际能力并不... 从医患双方出发,考虑信任关系建立中医患互动的二元性,构建双重信息不对称下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同时存在的医患信任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仿真模拟,分析各因素对医患信任的影响。结果表明,医患双方对彼此的期望高于实际能力并不总是导致负面情绪,在期望高于实际但不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合理的高期望有助于双方信任策略演化;在确保患方信息受益的情况下,即使相对医方存在信息劣势,医患双方依旧倾向于信任策略;提高医方沟通能力、降低患者道德风险对信任策略选择更为关键。最后,结合1·20北京朝阳医院伤医案事件,讨论了医患沟通、期望及道德风险等因素对医患双方信任行为的演化结果,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信任 双重信息不对称 互动二元性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米嘉润 杜昕昱 +2 位作者 李明坤 依力夏提·艾力 刘远立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2,共6页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患者信任度、改善医患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依托第3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第三方评估项目,选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36家三级公立医院开展...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患者信任度、改善医患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依托第3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第三方评估项目,选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36家三级公立医院开展调查,共收回21092名住院患者的调查问卷。应用R4.3.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对其主治医生的信任度为98.37%。患者职业、家庭年收入、医院类型等非医疗因素是住院患者对医生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总体较高,但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应重视病区环境和膳食质量等非医疗因素的改进,以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信任,提升患者整体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公立医院 住院患者 患者信任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颈肩痛患者社区中医师信任度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吴亮锋 任建萍 +2 位作者 王锦晶 王文婷 梁晓雪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颈肩痛患者对社区中医师的信任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基线调查表、维克森林医师信任度量表中文版、自制满意度量表和长海痛尺表对杭州市3家社区中的244名慢性颈肩痛患者开展信任度调查。用t... 目的:了解杭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颈肩痛患者对社区中医师的信任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基线调查表、维克森林医师信任度量表中文版、自制满意度量表和长海痛尺表对杭州市3家社区中的244名慢性颈肩痛患者开展信任度调查。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差异,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信任度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中医师平均信任度得分为(39.59±3.23)分,仁爱维度、技术能力维度得分分别为(19.32±1.96)分、(20.27±1.6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是否有效、文化程度、自我健康状况评分、满意度评价、中医体质以及长海痛尺评分影响对医生的信任度。结论:杭州市基层卫生机构慢性颈肩痛患者对社区中医师总体信任度处于较高水平。社区中医师要加强医学人文关怀,积极引导患者参与到诊疗过程中,重视和提高慢性病患者随访时的技术水平和关怀程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进一步完善诊后随访流程,加大慢性病中医健康管理优势的宣传,树立分级诊疗意识,完善诊疗环境建设,形成医患信任关系的良好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医患信任 慢性颈肩痛 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 中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乡村医生信任患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艳梅 孙龙 王美琪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乡村医生信任患者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医生信任患者提供依据,进而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方法:选择山东省1077名乡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工作相关内容调查问卷,医师信任患者量表等内容对医... 目的:了解山东省乡村医生信任患者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医生信任患者提供依据,进而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方法:选择山东省1077名乡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工作相关内容调查问卷,医师信任患者量表等内容对医生信任患者及其两个维度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医生信任患者及其两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077名乡村医生信任患者平均得分为(40.89±10.62)分。侮辱/暴力、近期离职意向、吸烟以及其他支持均与医生信任患者相关。侮辱/暴力、近期离职意向、吸烟、家庭支持以及其他支持均与患者角色维度相关。侮辱/暴力、朋友支持以及其他支持与尊重人际关系维度相关。结论:受过侮辱/暴力、有离职意向以及吸烟的乡村医生,他们对患者的信任水平较低。通过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关注村医的离职意向,强化法律政策的保护,加强社会支持网络,改善和提高乡村医生对患者的信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信任患者 患者角色 尊重人际关系 乡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医疗致歉信的信任修复策略研究——以日本医院网络公开致歉信为例
11
作者 白雪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4-69,共6页
致歉信在医患信任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对日本医院网络公开的致歉信的分析,总结出四类致歉策略及与信任修复的关系:一是通过使用致歉动词或套语展示医方的正式态度;二是通过反省并承担责任提升医方的可信度;三是通过陈述事实并提... 致歉信在医患信任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对日本医院网络公开的致歉信的分析,总结出四类致歉策略及与信任修复的关系:一是通过使用致歉动词或套语展示医方的正式态度;二是通过反省并承担责任提升医方的可信度;三是通过陈述事实并提供详细解释确保信息的透明性;四是通过给予承诺和提出请求回应患者对未来医疗合作的期望。分析揭示了致歉信在透明沟通、多策略结合和情感表达中的关键作用,并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医疗致歉信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话语 信任修复 话语策略 医患关系 日本医疗致歉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医病信任问题再思考
12
作者 董晓艳 韩雨杰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8-51,66,共5页
随着医疗社会史书写视角的转变,明清医病关系史渐成学界新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根据史料中病家频繁换医现象,认为病家对医家缺少信任是中国古代医病关系的基本格局。在对史料“重新发现”的基础上,加入阶层等变量,拟对这一论断进行重新... 随着医疗社会史书写视角的转变,明清医病关系史渐成学界新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根据史料中病家频繁换医现象,认为病家对医家缺少信任是中国古代医病关系的基本格局。在对史料“重新发现”的基础上,加入阶层等变量,拟对这一论断进行重新审视:这一论断并不具有代表性,中下阶层的病家对医家是颇为信任的,甚至到了唯唯听命的地步;医病关系更深层次的心理机制在于由于医学理论和疗效的不确定性,病家利用所能触及的一切机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病关系 医患信任 明清时期 医学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患者信任的概念内涵、演化路径与驱动机制
13
作者 朱先 林艳伟 曾志嵘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0-743,共4页
目的:总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患者信任的特征内涵,探索构建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境中患者信任的演化路径模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推导法。结果:发掘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患者信任的“两阶段”动态性和“机构信任与人际信任”... 目的:总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患者信任的特征内涵,探索构建中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境中患者信任的演化路径模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推导法。结果:发掘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患者信任的“两阶段”动态性和“机构信任与人际信任”多维度特征,构建了患者信任的演化模型和对服务利用意向的驱动机制模型。结论:信任的概念内涵、演化路径和驱动机制研究,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对提高签约居民信任和服务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患者信任 动态演化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信任关系的特征、现状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78
14
作者 汪新建 王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我国医患间的"关系信任取向"明显,医生被赋予高角色期待,不同科室、不同等级医院及城乡医疗机构的医患信任水平差异显著。近年来我国医患信任水平持续下滑,具体表现为医患纠纷与暴力事件的发生频次上升、对医疗服务满意的患... 我国医患间的"关系信任取向"明显,医生被赋予高角色期待,不同科室、不同等级医院及城乡医疗机构的医患信任水平差异显著。近年来我国医患信任水平持续下滑,具体表现为医患纠纷与暴力事件的发生频次上升、对医疗服务满意的患者比例减少、医患彼此的评价及信任度降低等方面。已有研究集中于患者人口统计特征、心理契约、医务工作者的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对医患信任的影响,注意到医患信任具有影响医患双方态度与行为以及临床疗效的功能,然而医患信任危机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医患信任建立和维持的过程机制仍不明晰。同时,医患信任现状评估和测量指标构建还不够健全,医患信任关系的行为决策实验设计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信任 医患关系 医方信任 患方信任 信任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患方视角的医患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李一帆 王晓燕 +5 位作者 郭蕊 封国生 苗京楠 郝晋 莫陶欣 刘扬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了解城市医院患方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构建医患信任的建议。方法对北京市3家大型三甲医院进行为期15天的实地观察,并对72位患者进行定性访谈,分析患方对医方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对城市大医院信任评价得分为(4.20&#... 目的了解城市医院患方信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构建医患信任的建议。方法对北京市3家大型三甲医院进行为期15天的实地观察,并对72位患者进行定性访谈,分析患方对医方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对城市大医院信任评价得分为(4.20±0.65)分,影响医患信任的因素主要是医生技术和态度,医院规章制度、就诊流程等医院管理因素以及医保制度、医院补偿机制等政策因素。结论提高医患信任可通过加强医患沟通、优化就诊流程、完善医保制度、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信任 非参与式观察 访谈 评价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认知差异下医患信任关系的重构 被引量:26
16
作者 郝晋 王晓燕 +3 位作者 苗京楠 李一帆 莫陶欣 刘扬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改善对策的认知现状以及差异,提出基于双方视角的医患信任重构对策。方法在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与个人访谈的基础上,北京市6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共1 209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医患信任... 目的通过分析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改善对策的认知现状以及差异,提出基于双方视角的医患信任重构对策。方法在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与个人访谈的基础上,北京市6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和患者共1 209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医患信任改善对策的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结果医患双方在医患信任关系改善对策的3个维度有认知差异,分别是患方改善对策、医方改善对策和政府改善对策。结论提出基于双方视角的医患信任关系重构对策:加强法制建设净化行业环境,深化医改、减轻双方经济负担,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医患双方的"诚信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信任 认知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医患信任危机成因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潘远航 吴群红 +9 位作者 郝艳华 樊华 单凌寒 梁立波 康正 王澜 郝洁靓 梁梓 潘庆霞 何健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导致医患信任危机的多维影响因素与解决策略。方法运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现场调查及因子分析的方法,寻找对医患关系信任构成重要影响的潜在公因子,分析医患信任危机的成因。结果医疗服务因子、医疗纠纷调解与行业监管因子、... 目的探讨导致医患信任危机的多维影响因素与解决策略。方法运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现场调查及因子分析的方法,寻找对医患关系信任构成重要影响的潜在公因子,分析医患信任危机的成因。结果医疗服务因子、医疗纠纷调解与行业监管因子、社会制度因素及文化价值因子、医患沟通因子是驱动医患信任危机形成的主因。结论医患信任危机的形成受到医疗服务过程、外部社会制度及文化观念、行业监管及医患沟通和互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消解医患信任危机的坚冰,促进医患关系修复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信任 信任危机 成因研究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方对医方了解和信任程度影响因素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莉 王媛媛 黄悦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7-333,共7页
目的:探讨患方对医方了解和信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自评问卷对438名住院患者或家属进行典型调查。结果: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及结构效度和同质性信度符合要求。患方对医院和医生的了... 目的:探讨患方对医方了解和信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自评问卷对438名住院患者或家属进行典型调查。结果: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内容及结构效度和同质性信度符合要求。患方对医院和医生的了解度分别为56.6%和41.8%,患方对医院、医生的技术和医德的信任度分别为98.2%、92.7%和90.9%,了解度和信任度之间呈正相关(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了解和户籍影响其对医方信任,"对医院的信任"、"对医生的了解"、手术治疗和性别影响对医生的信任,患方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和对医生的了解影响医疗结果满意度。结论: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患方在对医方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做出的信任选择存在不同层面的矛盾心理。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和就医选择指导,帮助患方多渠道获得医方信息,提高正确的医疗决策及参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信任理论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社会心态建设的社会心理学视角 被引量:35
19
作者 吕小康 朱振达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医患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中多数成员或较大比例的社会成员所普遍共享的关于医患关系的基本认知、情绪情感、态度立场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为人际心态、群际心态和文化心态三大层面。医患社会心态形成机制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关于医患... 医患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中多数成员或较大比例的社会成员所普遍共享的关于医患关系的基本认知、情绪情感、态度立场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为人际心态、群际心态和文化心态三大层面。医患社会心态形成机制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关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情绪和信念如何从人际心态到群际心态到文化心态的转变过程,以及反过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文化心态如何具体地作用于群际心态和人际心态的影响过程。建设良性医患社会心态的具体策略从三大层面进行:人际层面需提升医患直接沟通时的技巧与策略,群际层次需改进医患群体的互动模式、建设医患共同体,文化层面需培育医学理念、重建医学话语、重塑媒介形象并改进医学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社会心态 社会信任 群际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医患信任的影响:基于CFPS2016的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汪新建 刘颖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的29647份有效个案,对中国居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和对医的信任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发现:网民的对医信任水平显著低于非网民的对医信任水平,且个体的互联网使用时间越长、越不信任医生;同时...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的29647份有效个案,对中国居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和对医的信任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发现:网民的对医信任水平显著低于非网民的对医信任水平,且个体的互联网使用时间越长、越不信任医生;同时,网民与非网民的常去医疗点、性别、收入情况也存在明显不同,这可能是影响其对医信任水平的重要因素。对网民的互联网使用行为类型与对医信任水平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互联网信息的重视程度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被试的对医信任水平,且更多使用互联网作为工作方式的工作型网民相较于其他类型网民具有更低的对医信任水平,其原因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民 医患关系 医患信任 对医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