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9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龙果组织培养外植体消毒技术优化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优选
1
作者 陈华蕊 何书强 +1 位作者 陈业渊 杨子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筛选火龙果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消毒方法及不定芽诱导方法,为火龙果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设置近成熟茎段、幼嫩茎段、种子3种外植体类型,2%次氯酸钠和0.1%升汞单独或组合灭菌处理,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测... 为筛选火龙果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消毒方法及不定芽诱导方法,为火龙果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设置近成熟茎段、幼嫩茎段、种子3种外植体类型,2%次氯酸钠和0.1%升汞单独或组合灭菌处理,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测定比较不同处理的消毒效果、发芽率、不定芽诱导率等。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中种子最容易消毒。0.1%升汞对3种外植体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2%次氯酸钠。最适宜的消毒方法分别为:种子0.1%升汞浸泡3 min,近成熟茎75%酒精浸泡30 s+无菌水冲洗5次+0.1%升汞浸泡5 min+无菌水冲洗5次+0.1%升汞浸泡7 min+无菌水冲洗5次,幼嫩茎段75%酒精浸泡30 s+无菌水冲洗5次+0.1%升汞浸泡5 min+无菌水冲洗5次+0.1%升汞浸泡3 min+无菌水冲洗5次,其存活率分别为94.44%,83.3%,75.0%。近成熟茎段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5.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1 mg/L萘乙酸(NAA),诱导率77.78%;幼嫩茎段不定芽诱导效果最好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2 mg/L NAA,诱导率83.33%;最适合种子幼茎增殖的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2 mg/L吲哚乙酸(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外植体 茎段 种子 消毒 不定芽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
2
作者 方国华 姬新洋 +4 位作者 吴勇拓 李超 郁捷皓 于赛玉 鄢军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23,共10页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换与水力耦合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分段迭代算法对上下水库水位及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精细化求解;在此基础上,模型结合滑动组合方法构建了洪水遭遇情景矩阵,模拟不同工况和洪水遭遇情景对上下水库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动态预留库容控制策略,以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后续发电需求。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稳定地模拟上下水库在复杂洪水情景下的动态响应过程,并有效揭示洪水遭遇时机、电站运行状态以及预留库容控制策略对水库水情变化的关键影响;模型所识别的最不利洪水遭遇情景符合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规律,可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洪水调节 水力联动 预留库容动态控制 分段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MTONet的迁移学习智能盐体分割方法
3
作者 李克文 范娅婷 +1 位作者 徐志峰 贾韶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41,共11页
盐体是具有良好气密性的地质构造,有利于油气储存,实现精细化盐体的解释极为必要。然而,不同于断层,盐体的特征较为复杂且形态差异大,常规方法易导致混淆和误判。此外,基于数据驱动的盐体识别模型在实际数据集上的泛化能力较差,因此目... 盐体是具有良好气密性的地质构造,有利于油气储存,实现精细化盐体的解释极为必要。然而,不同于断层,盐体的特征较为复杂且形态差异大,常规方法易导致混淆和误判。此外,基于数据驱动的盐体识别模型在实际数据集上的泛化能力较差,因此目前在地震勘探中进行盐体的解释及可视化仍存在挑战。文章将盐体解释视为地震图像的语义分割问题,提出了基于迁移学习的上下文融合与混合注意力的智能盐体分割(Multi-path structure Mixed Attention and Transfer Optimized Net,MMTONet)方法。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盐体上下文特征融合模块,进而建立了改进注意力卷积混合的跳跃连接机制,以更好地弥补由下采样造成的信息损失,从而提高模型对盐体边界与高振幅噪声的像素级辨别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迁移学习的适配器微调策略,提升了模型在实际数据上的泛化能力。在地震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MTONet在提高分割精度和减少计算量、参数量方面均优于主流的语义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盐体分割 地震图像 迁移学习 MMTONet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厚度翼缘板箱梁剪力滞分析的有限梁段法
4
作者 周世军 周操 +3 位作者 李贤伟 陈晨 史雨安 汪刚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为研究变厚度翼缘板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效应,提出一种适应不同荷载形式及边界条件下剪力滞分析的有限梁段法。首先通过翼板剪切变形规律定义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再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剪力滞基本微分方程。在变分原理基础上,提出每节点... 为研究变厚度翼缘板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效应,提出一种适应不同荷载形式及边界条件下剪力滞分析的有限梁段法。首先通过翼板剪切变形规律定义剪力滞翘曲位移函数,再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剪力滞基本微分方程。在变分原理基础上,提出每节点包含两个剪力滞自由度的梁段单元并对其进行Hermite位移插值,导出考虑剪力滞与梁弯曲刚度耦合影响的单元刚度矩阵。结合具体算例分析箱梁的纵横向剪力滞效应,结果表明:有限梁段法解与实体有限元解和能量变分法解吻合良好且具有较高的精度,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与通过面积相等将变厚度翼缘板简化成等厚度翼缘板的方法相比,考虑翼缘板厚度变化的方法能够提高计算精度,最大可提高19.3%(悬臂板根部位置)。最后应用有限梁段法对某大跨连续刚构箱梁桥在选定荷载工况下的剪力滞效应进行分析,为复杂桥梁结构中变厚度翼缘板箱梁剪力滞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箱梁 剪力滞效应 变厚度翼缘板 能量变分法 有限梁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曲面拟合的自适应阈值地面分割算法
5
作者 李兆强 吴巧俊 +1 位作者 熊福力 张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7-347,共11页
在无人驾驶矿用卡车自主运行生产的过程中,激光雷达点云处理中的地面分割是矿区目标检测的关键部分。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传统地面分割算法无法分割矿区崎岖路面的问题,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保证数据处理的速度。在点云的每一帧中,以... 在无人驾驶矿用卡车自主运行生产的过程中,激光雷达点云处理中的地面分割是矿区目标检测的关键部分。该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传统地面分割算法无法分割矿区崎岖路面的问题,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保证数据处理的速度。在点云的每一帧中,以激光雷达为中心将点云基于密度进行栅格划分,在每个栅格区域中选择最低点作为拟合种子点。根据选出的种子点,使用移动最小二乘法拟合曲面模型,在拟合过程中引入高斯型权函数、正余弦基函数、正交函数集的策略,缩短曲面拟合时间,还原曲面原始形态,并提出自适应阈值的分割方法,精确分割矿区崎岖路面。该算法既可以分割水平路面,又可以分割崎岖路面,大幅提高了矿区地面分割的鲁棒性。在鄂尔多斯某露天矿区实际复杂场景测试下,召回率为94.25%,每帧数据分割的平均耗时为26.2 ms。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效率满足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矿用卡车 点云处理 地面分割 移动最小二乘法 固态式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城乡公交调度
6
作者 姜晓红 李家伟 +2 位作者 华晶雯 仲韫豪 邢吉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3,共13页
为有效应对农村地区公交服务覆盖率低导致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增强乘客作为出行主体的选择权,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现有城乡公交固定线路资源,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调度方法。该方法将乡村运营区段划分为两个交替响应的小区段,... 为有效应对农村地区公交服务覆盖率低导致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增强乘客作为出行主体的选择权,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现有城乡公交固定线路资源,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调度方法。该方法将乡村运营区段划分为两个交替响应的小区段,通过向量积法确定需求响应站点;设计两阶段调度模型,采用即时处理订单的方式实现实时响应,将已被服务的需求响应站点设为“临时固定站点”加速模型求解;并构建涵盖从出行需求产生到选择出发时间、上车站点、服务车次,以及拒单后二次选择等全过程的自主选择机制。以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4路城乡公交为例,设计不同客流强度下的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区段交替响应在大客流场景下,每个需求响应站点的平均下车人数为3.76人;不同客流强度下,自主选择机制使15.79%~34.50%的乘客做出个性化选择,至高提升13.51%的票价收入;通过收取服务票价的方式均衡额外成本,平均每增加1%的行驶距离可提升1.53%的票价收入。结果表明:区段交替响应可有效集中出行时间相似且到达站点在同一个区段内的乘客,减少运营成本;考虑乘客自主选择可完整刻画乘客出行全过程行为,并提高系统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区段交替响应 两阶段调度 城乡公交 乘客选择 向量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7
作者 肖海珠 陈留剑 +1 位作者 别业山 高立强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试验墩数值模型,对预应力轴压比、预应力筋初张力、预应力筋位置和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破坏集中于墩台接缝处,主要表现为墩台接缝的张开闭合,墩身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其承载力和延性均大于现浇墩,耗能和残余变形均小于现浇墩,曲率变化集中于墩台接缝处。预应力钢束采用分散边缘布置时,当恒载轴压比为0.1,为了避免混凝土过早被压碎,预应力轴压比不应超过0.3;改变预应力筋初张力,承载力基本没有变化,但会改变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桥墩边缘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提高承载力,桥墩中心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减小残余位移;为了降低恒载P-Δ效应,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不应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有粘结预应力 滞回特性 预应力轴压比 参数分析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悬臂梁抗剪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方旭 刘世忠 +2 位作者 杨霞林 秦翱翱 刘欣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为了在变截面波形钢腹板悬臂梁的剪应力计算时考虑翼板、腹板以及组合箱梁截面转角差异,首先从翼板、腹板以及组合箱梁截面转角出发建立位移函数,采用能量变分法将翼板与腹板承剪进行剥离,利用弯矩等效分离顶、底板承剪;其次结合变截面... 为了在变截面波形钢腹板悬臂梁的剪应力计算时考虑翼板、腹板以及组合箱梁截面转角差异,首先从翼板、腹板以及组合箱梁截面转角出发建立位移函数,采用能量变分法将翼板与腹板承剪进行剥离,利用弯矩等效分离顶、底板承剪;其次结合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梁段分析单元刚度矩阵及节点荷载列阵建立了剪应力求解程序;最后分析了悬臂梁在不同荷载工况下顶、底板及腹板剪应力与承剪比.结果表明:相较于有限元计算结果,考虑转角差异后顶板、腹板和底板承剪比计算结果较已有变截面剪应力计算结果精度最大可提高3.48%、3.43%和6.91%;悬臂梁各组件承剪比取决于荷载形式,梁端集中荷载作用下,顶、底板各自承剪比达到最大,分别为自由端的12.82%和固定端的60.81%;均布荷载作用下,腹板承剪比达到最大,为自由端的7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应力 能量变分法 有限梁段法 承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单元的划分方法优化与适宜性评价指标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家宝 陈红旗 向中林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多尺度分割方法划分斜坡单元,存在分割尺度选择主观性强、试验耗时以及划分结果适宜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以福建武平十方镇为研究区,固定分割尺度,试验确定出多尺度分割方法中最佳同质性参数的组合,利用同质性局部方差变化率曲线厘定可... 多尺度分割方法划分斜坡单元,存在分割尺度选择主观性强、试验耗时以及划分结果适宜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以福建武平十方镇为研究区,固定分割尺度,试验确定出多尺度分割方法中最佳同质性参数的组合,利用同质性局部方差变化率曲线厘定可能的分割尺度,不同尺度结合同质性参数组合进行斜坡单元划分。从斜坡单元与历史滑坡几何联系、斜坡单元划分原理、斜坡单元现实应用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评价斜坡单元划分结果是否适宜的3项指标:形状指数、坡向全局莫兰指数和地形起伏度。研究结果表明,对多尺度分割优化方法的优化降低了分割尺度选择的主观性并显著减少了处理时间,适宜单元评价指标确定出的斜坡单元更加切合实际地形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斜坡单元 划分 多尺度分割法 适宜单元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量分配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裂缝竞争扩展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景华 朱海燕 +6 位作者 赵鹏 陈世杰 佘朝毅 郑马嘉 王大江 陆朝辉 唐煊赫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1,共7页
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孔二段储层岩性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在进行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时,裂缝之间存在竞争扩展现象,储层改造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文中建立了可靠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数值模型,对不同施工工艺下裂缝竞争扩展规律进行了系统... 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孔二段储层岩性复杂多变,非均质性强,在进行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时,裂缝之间存在竞争扩展现象,储层改造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文中建立了可靠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数值模型,对不同施工工艺下裂缝竞争扩展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施工参数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压裂液分配差异,对影响多裂缝竞争扩展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注液量的增大会抑制中间裂缝的发育,增大泵注排量和簇间距会促进裂缝均衡扩展;增大压裂液黏度会加剧裂缝之间的竞争扩展;减小段间距会加剧段间应力干扰,压裂段2和压裂段3的HF1压裂液进液受到抑制,中间裂缝受到的应力干扰减小。研究为水平井分段多簇裂缝扩展形态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 应力干扰 位移不连续法 竞争扩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的汛期分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家慧 李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8,共8页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调度是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而科学的汛期分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针对汛期分期中传统的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期指标不确定性及分期方案单一这两点不足,提出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该方法结合了分位数与区...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调度是有效地进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而科学的汛期分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针对汛期分期中传统的Fisher最优分割法分期指标不确定性及分期方案单一这两点不足,提出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该方法结合了分位数与区间数理论,利用分位数间距表示分期指标,改进传统Fisher分期方法的不足;以金沙江石鼓水文站1982~2018年逐日日均径流量数据为基础,使用改进方法对其进行汛期划分,并基于TOPSIS法将区间Fisher与传统Fisher及集对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模型的分期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上分位数下的分期结果分别为,0.999999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0日至9月22日、0.8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5日至9月27日、0.75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3日至10月4日、0.6上分位数主汛期为6月23日至10月5日,分期结果合理可信;同时TOPSIS法分析结果表明,区间Fisher分期方案与对比模型相比具有优越性。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提升了分期结果的可靠性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适用性,可为汛期分期研究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分期 区间数 区间Fisher最优分割法 TOPSIS法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计算机视觉进行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翠云 杜永峰 朱前坤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针对当前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和标准只考虑结构响应而忽略结构主要使用者(人)的感受,或仅以结构的振动响应代替行人的实际感受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以及传统采集方法不能同时实现结构和人的数据采集的现状,建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 针对当前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和标准只考虑结构响应而忽略结构主要使用者(人)的感受,或仅以结构的振动响应代替行人的实际感受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以及传统采集方法不能同时实现结构和人的数据采集的现状,建立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激励‐传播‐感知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方法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获取行人激励下人行桥和行人的运动视频,利用分段光流法和MMTracking算法获取二者的振动响应,通过提取和转换获取相应的行人加速度,进而以加速度均方根值对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进行评估。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在实验室人行桥模型上进行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能够同时实现行人和人行桥响应的非接触测量,并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全路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估方法比常规只将结构振动响应作为或代替行人实时响应来进行振动舒适度评估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舒适度评估 人行桥 计算机视觉 全路径 分段光流法 MM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和位置信息的细胞核分割方法
13
作者 贾伟 江海峰 赵雪芬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7,共7页
针对细胞核的模糊边缘和重叠细胞核导致分割准确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和位置信息的细胞核分割方法。该方法使用细胞核边缘增强网络获取和增强掩膜中的边界信息,并利用增强的边缘信息引导卷积神经网络的编码器提取边缘信息。在... 针对细胞核的模糊边缘和重叠细胞核导致分割准确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和位置信息的细胞核分割方法。该方法使用细胞核边缘增强网络获取和增强掩膜中的边界信息,并利用增强的边缘信息引导卷积神经网络的编码器提取边缘信息。在编码器中利用边缘细化模块获得更为准确的细胞核边缘。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通过双注意力机制获得位置信息,并在网络训练中,使用结合边缘信息的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利用边缘和位置信息,该方法有助于提高细胞核分割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位置 细胞核分割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耗优化的四旋翼无人机航迹规划:分段式高斯伪谱法
14
作者 欧阳权 徐罗旻 +3 位作者 杨继阳 薛雅丽 丛玉华 吕建威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在四旋翼无人机航迹规划中引入能耗优化策略以延长其飞行时间,能够显著提升其实用性和经济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式高斯伪谱法的能耗最优航迹规划算法。首先,构建了四旋翼无人机运动学-能耗综合模型,能定量描述无人机运动学及能... 在四旋翼无人机航迹规划中引入能耗优化策略以延长其飞行时间,能够显著提升其实用性和经济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式高斯伪谱法的能耗最优航迹规划算法。首先,构建了四旋翼无人机运动学-能耗综合模型,能定量描述无人机运动学及能耗间耦合关系;其次,基于此模型,将考虑能耗优化的航迹规划问题转化为带约束的连续时间优化问题;最后,设计了分段式高斯伪谱法求解出优化航迹,其中通过滑动选取优化子区间的方法,在航点数量较多的复杂飞行任务中有效缩短了计算时间,同时提升了轨迹的平滑性和航点跟踪准确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定航点飞行相比,所提算法能大幅降低飞行能耗,与常用优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保证能耗优化效果的同时,所需计算时间更短,航点跟踪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能耗优化 航迹规划 分段式高斯伪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碎蛋白酶解中水解度测定方法比较
15
作者 李云亮 洪佳伟 +1 位作者 段玉清 马海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为建立鸡肉碎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检测方法,本文以三种蛋白酶酶解鸡肉碎蛋白,运用pH-stat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福林酚法、茚三酮法测定酶解0~8 h过程中酶解液上清氨基酸含量,并与甲醛滴定法所得水解度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 为建立鸡肉碎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检测方法,本文以三种蛋白酶酶解鸡肉碎蛋白,运用pH-stat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福林酚法、茚三酮法测定酶解0~8 h过程中酶解液上清氨基酸含量,并与甲醛滴定法所得水解度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耗碱量计算水解度的pH-stat法不适用于监测鸡肉碎蛋白的酶解进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解过程拟合度高,R2分别为0.9436、0.9721,可代替甲醛滴定法实现对酶解过程的实时监测。在风味蛋白酶酶解过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仅在0~1 h内具有较大拟合度,R2为0.9091,在酶解1~8 h中则需使用拟合度更优的茚三酮法(R2为0.9406)。三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较好,组间平均回收率为99.827%~108.637%,变异系数为1.777%~2.705%。该研究可为工业应用肉类蛋白酶解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快速检测提供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拟合 水解度检测 甲醛滴定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福林酚法 茚三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框凹槽测量轮廓倾斜校正研究
16
作者 唐瑜洁 禹静 孔明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9,共8页
针对非接触式镜框凹槽轮廓扫描过程中倾斜测量导致的轮廓畸变问题,提出一种凹槽轮廓特征边提取计算倾斜角的两步倾斜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轮廓离散点的近似曲率,根据间断点处曲率曲线波形特点提取轮廓的分段点,确定凹槽斜边特... 针对非接触式镜框凹槽轮廓扫描过程中倾斜测量导致的轮廓畸变问题,提出一种凹槽轮廓特征边提取计算倾斜角的两步倾斜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轮廓离散点的近似曲率,根据间断点处曲率曲线波形特点提取轮廓的分段点,确定凹槽斜边特征边的取点区间,对区间范围内的轮廓点进行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求解倾斜角度完成第一次倾斜校正。然后,以第一次校正后凹槽轮廓的凹槽倒角边作为特征边进行第二次特征边提取与倾斜角度计算,旋转调整轮廓最终实现轮廓的第二次倾斜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校正方法对哑光材质的镜框凹槽有显著的校正效果,校正后凹槽轮廓形状参数误差均在±1°与±0.1 mm的允许误差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框凹槽 轮廓倾斜校正 轮廓分段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槽钢对隧道力学性能影响的计算方法
17
作者 江学辉 罗如平 +2 位作者 罗文俊 邓文武 胡瑞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3,共9页
为解决纵向槽钢模型试验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纵向槽钢作用下的盾构隧道力学性能计算方法。建立纵向槽钢作用下的应变-应力平衡方程并考虑盾构隧道管片间的接缝,从而推导出盾构隧道刚度和管片接缝张开量理论解。通过与隧... 为解决纵向槽钢模型试验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纵向槽钢作用下的盾构隧道力学性能计算方法。建立纵向槽钢作用下的应变-应力平衡方程并考虑盾构隧道管片间的接缝,从而推导出盾构隧道刚度和管片接缝张开量理论解。通过与隧道管片接缝张开量及等效抗弯刚度的经典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分析纵向槽钢数量、截面面积、弹性模量及隧道结构设计参数对隧道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纵向槽钢数量、截面面积、弹性模量与隧道等效抗弯刚度呈线性正比例,与管片接缝张开量呈线性反比例,且隧道结构本身的设计参数对隧道管片接缝张开量、等效刚度有显著的影响,应依据隧道结构本身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纵向槽钢加固方案。该计算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评估纵向槽钢对盾构隧道的影响,可用于隧道加固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槽钢 盾构隧道 隧道刚度 管片接缝张开量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管片严重错台冻结法修复技术
18
作者 晏超 杨平 张婷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2-401,共10页
针对某地铁盾构隧道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施工期间出现的涌砂涌水、管片严重错台,以及在原有小断面联络通道内修复作业困难等难题,提出并实施人工冻结修复施工关键技术。首先,将错台联络通道圆形结构优化为直墙拱顶结构;其次,在已完工联... 针对某地铁盾构隧道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施工期间出现的涌砂涌水、管片严重错台,以及在原有小断面联络通道内修复作业困难等难题,提出并实施人工冻结修复施工关键技术。首先,将错台联络通道圆形结构优化为直墙拱顶结构;其次,在已完工联络通道内回填土后设置封堵墙,采用放射状布孔单侧分次冻结的冻结方案;再次,改进钻孔技术,利用高精度测斜仪,结合跟踪补偿钻孔方位角钻孔纠偏技术进行高精度成孔,并采用加密植筋和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进行盾构管片与人工构筑物修复搭接;最后,对冻结施工全过程的温度及变形位移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放射状冻结帷幕外侧冻结壁发展速度约为常规联络通道的0.5倍;内侧发展速度与常规通道相近,且内侧发展速度约为外侧的2倍。2)地表沉降主要集中在冻结区周围,钻孔期间由于提前注浆控制涌砂冒水,导致地表隆起3.7 mm;撤出受困联络通道盾构后,引起地表沉降8 mm。3)在开挖施工和融沉注浆期间,由于联络通道顶部土体加固体的存在、冻结壁的持续发展以及开挖构筑物的影响,使得联络通道顶部变形显著,隆起达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 管片严重错台控制 修复工程 人工冻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主感知语义分割模型的可解释性研究
19
作者 郝仁剑 胡勇 +3 位作者 施沐伽 屈金硕 冯李航 王东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7,共13页
随着深空探测与智能自主系统技术的持续发展,语义分割模型在空间环境感知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火星地形识别、路径规划与风险评估等空间自主感知任务中展现出关键作用.然而,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模型多为“黑箱结构”,... 随着深空探测与智能自主系统技术的持续发展,语义分割模型在空间环境感知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火星地形识别、路径规划与风险评估等空间自主感知任务中展现出关键作用.然而,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模型多为“黑箱结构”,其内部决策过程难以解释,严重制约了其在关键任务场景中的可信度与可控性.针对当前空间自主感知场景下语义分割模型可解释性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典型的火星遥感图像数据,引入基于扰动的可解释性方法:基于随机输入采样的解释方法(RISE),并结合Deletion机制,对模型的像素级显著性区域进行了可视化与干预实验.通过对不同显著性掩码参数设置下的热力图变化以及删除区域对模型预测影响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模型在不同地形类别判别中的依赖特征,发现其存在过度依赖颜色、类别间显著性区域交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为语义分割模型在空间自主系统中的可靠部署与可解释增强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主感知 语义分割模型 星表地形 可解释性 RISE方法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有限段的柔性折叠结构展开动力学建模方法
20
作者 李轩 黄铁球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针对空间柔性折叠展开飞行器在展开时存在的大变形、多接触、折叠刚度时变等问题,开展了一类大柔度折叠结构展开过程相关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基于该类大柔度结构的折叠方式,简化并抽取典型折叠模型,采用有限段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大柔... 针对空间柔性折叠展开飞行器在展开时存在的大变形、多接触、折叠刚度时变等问题,开展了一类大柔度折叠结构展开过程相关的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基于该类大柔度结构的折叠方式,简化并抽取典型折叠模型,采用有限段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大柔度折叠结构展开的三维有限段离散模型;采用矢量力学方法,从牛顿-欧拉方程出发,推导出相邻单元间连接力的力学模型,并给出连接力的刚度矩阵;引入非线性等效接触弹簧阻尼和连续摩擦系数库伦摩擦力模型模拟相应段间接触与摩擦状态,保证求解的稳定性和效率;提出折痕处时变非线性弹性连接模型并给出弯折刚度的参数辨识方法。借助ADAMS软件对4种工况下典型折叠模型进行了展开动力学仿真分析,并设计了相应状态下的展开试验,比较二者结果可知,典型折叠模型在受拉展开过程中拉力变化吻合良好,验证了该类结构展开动力学建模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后续整体折叠结构展开的仿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柔度折叠结构 有限段法 牛顿-欧拉法 弯折刚度参数辨识 动力学分析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