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A法的传统型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以琅琊山景区为例 被引量:84
1
作者 王钦安 彭建 孙根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5,共6页
游客满意度评价对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很重要。结合文献分析与德尔菲法,构建了传统型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琅琊山景区为例采用IPA模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琅琊山景区7个要素测度层——资源特色、景区环境、景区产品、... 游客满意度评价对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很重要。结合文献分析与德尔菲法,构建了传统型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琅琊山景区为例采用IPA模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琅琊山景区7个要素测度层——资源特色、景区环境、景区产品、景区交通、景区服务、景区设施、景区价格及30项因子测度指标感知均值都为满意度<重要性,游后感知实绩(满意度)全低于游前期望(重要性);IPA矩阵分析30项因子分布为:优势区域6项、修补区域4项、机会区域15项、维持区域5项,游后满意度(实绩)与游前重要性(期望)感知评价"双高项"占20.0%,"双低项"占50.0%。总体上游客期望值较高而满意度不高,各评价因子的满意度评价差异较大,景区需提升产品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型景区 游客满意度 IPA法 琅琊山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分析的遗产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研究——以峨眉山景区为例 被引量:41
2
作者 邓明艳 覃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40,共6页
解说需求研究是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的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解说媒体和解说内容两个方面,对峨眉山景区游客的解说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解说媒体有偏好,需求度最高的媒体是讲解员,其次是标识牌和... 解说需求研究是景区旅游解说系统优化的基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解说媒体和解说内容两个方面,对峨眉山景区游客的解说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解说媒体有偏好,需求度最高的媒体是讲解员,其次是标识牌和解说牌;最感兴趣的解说内容是表现峨眉山突出特征的自然生态和佛教文化,其次是旅游活动项目,且游客特征与部分解说内容相关性显著。分析发现,景区游客对旅游解说内容有扩展需求,解说还具有扩散旅游客流的功能。根据游客的解说需求特点和对景区解说现状的实地调查,提出了完善解说媒体布局、加强景区重要特征解说、扩展解说内容和增强解说的针对性,以及提高解说员素质等景区解说系统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景区 旅游解说需求 旅游解说系统 统计分析法 景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偏好的差异性研究——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家琴 杨效忠 +1 位作者 冯立新 王荣荣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7期41-48,共8页
山岳型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是提升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景区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容易偏离旅游者的需求。文章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同时借助IPA模型帮... 山岳型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是提升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景区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容易偏离旅游者的需求。文章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同时借助IPA模型帮助旅游经营管理者制定了景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结果表明:(1)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的整体印象差异不显著;而对文化印象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印象较好,而旅游者对其印象较为一般;从文化资源要素上来看,供需双方对绝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显著差异,且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其偏好的程度总体强于旅游者。(2)采用IPA模型,通过对比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偏好差异,得出继续努力、过度表现、低优先改进、重点改进4个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偏好 供需双方 差异 天柱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麓山风景区藤本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夏江林 旷建军 +2 位作者 彭珍宝 陈洪存 夏淋淋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1期159-161,163,共4页
岳麓山风景区野生藤本植物共计45种,隶属于23科34属。其基本特点是: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3科3属5种;双子叶植物19科30属39种。在其科属组成中,单种科和单种属最多,大种科和大种属缺乏。区系成分分析表明,泛热带成分居首位(21.21... 岳麓山风景区野生藤本植物共计45种,隶属于23科34属。其基本特点是: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3科3属5种;双子叶植物19科30属39种。在其科属组成中,单种科和单种属最多,大种科和大种属缺乏。区系成分分析表明,泛热带成分居首位(21.21%),其次是北温带成分(15.15%)、东亚及北美间断成分(15.15%)和热带亚洲成分(12.12%),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性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具有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性质。生活型以高位芽藤本29种(64.4%)占优势,其后依次为地上芽藤本7种(15.6%)、地面芽藤本4种(8.9%)、一年生藤本3种(6.7%)和地下芽藤本2种(4.4%),这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活型谱相接近。藤本植物中以大中型的较多,大多攀附在群落的先锋树种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资源分布 特征特性 岳麓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价值认知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薛全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1期191-195,共5页
传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重视资源点的评价与保护,易忽视琅琊山独特的文化与自然相互演进的过程与关联。从文化景观角度出发,对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价值的认知与保护,是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在对琅琊山风景名... 传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重视资源点的评价与保护,易忽视琅琊山独特的文化与自然相互演进的过程与关联。从文化景观角度出发,对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价值的认知与保护,是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在对琅琊山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与评价基础上,分析琅琊山文化景观的物质表象和精神内涵,提炼文化景观价值和承载点,提出文化景观保护策略,并探讨该研究对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价值认知 物质表象 精神内涵 价值承载 总体规划编制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纪念品现状调查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荣 何君洁 《绿色科技》 2019年第5期199-200,202,共3页
指出了我国旅游业日益蓬勃发展,旅游纪念品是伴随着旅游经济的热潮而诞生的一种新型设计产品。立足于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针对景区现阶段展销的旅游纪念品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景区旅游纪念品现存在的种类单一、缺乏内涵、产品的... 指出了我国旅游业日益蓬勃发展,旅游纪念品是伴随着旅游经济的热潮而诞生的一种新型设计产品。立足于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名胜区,针对景区现阶段展销的旅游纪念品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景区旅游纪念品现存在的种类单一、缺乏内涵、产品的市场反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州市 琅琊山风景名胜区 旅游纪念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