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高压长悬臂输电塔横担结构竖向地震易损性分析
1
作者 李正良 聂元晨 +1 位作者 王涛 吴凤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800 kV特高压长悬臂输电塔横担结构属于高位水平长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作用比较敏感,亟须开展横担结构的竖向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鉴于此,提出一个考虑多重性能水准的特高压长悬臂输电塔横担结构竖向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首先,以某特高压... 800 kV特高压长悬臂输电塔横担结构属于高位水平长悬挑结构,对竖向地震作用比较敏感,亟须开展横担结构的竖向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鉴于此,提出一个考虑多重性能水准的特高压长悬臂输电塔横担结构竖向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首先,以某特高压长悬臂输电塔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构的竖向动力特性;其次,根据横担结构根部主材的应力比建立横担结构轻微、中度和严重破坏时的多重性能水准;最后,基于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对横担结构开展竖向地震易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长悬臂输电塔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受高阶振型影响显著,对结构竖向响应贡献显著的前三阶竖向模态依次为第16、26和29阶模态;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横担根部主材是横担结构的主要受力杆件;与考虑横担结构根部拉弯主材强度破坏相比,在给定竖向地震动强度下,考虑压弯主材失稳破坏的横担结构失效概率明显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长悬臂输电塔 横担结构 竖向地震动 多重性能水准 竖向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垂直传播可能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翰坤 曹统 +6 位作者 王作欢 张鹏超 蓝胜芝 吴桃芬 杨香林 李肖梁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 为探究猪瘟病毒(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在猪群中的垂直传播能力,采用二次免疫方案,以5.0×10^(3.5)TCID_(50)的RecC-M1经颈部肌肉注射接种12头后备母猪,另从试验猪场随机挑选20头按常规免疫程序以750 RID剂量给后备母猪接种猪瘟弱毒C株疫苗作为对照。接种后观察试验母猪临床症状并记录其产仔情况;首免后3、5、7、14 d采集母猪鼻拭子和肛拭子样品,并于母猪妊娠中期和分娩当日进行尾静脉采血,qPCR检测各组猪的病毒血症及排毒情况,ELISA检测猪血清中分别针对BVDV1和CSFV相应抗原的抗体水平;所有接种RecC-M1的母猪在生产当天留取2头新生仔猪(共24头)并在其吮吸初乳前安乐死后剖检,观察主要脏器大体病变情况,采集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膀胱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血液样品用于猪瘟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母猪免疫后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接种后2周内的拭子样品中未检测到病毒核酸,妊娠中期和分娩时血清中的RecC-M1 E2和BVDV1-E rns特异性抗体均维持在较高水平,RecC-M1接种母猪的胎均仔数、死胎数和弱仔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对RecC-M1接种母猪所产24头新生仔猪的剖检发现,扁桃体、淋巴结、脾脏、肾脏和膀胱均未见出血、肿大等病变;组织学结果显示,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肾脏的组织结构正常,均未见有出血性变化;仔猪血样和组织样品均无病毒核酸检出,亦未见抗体阳性。结果表明,CSFV弱毒标记疫苗候选株RecC-M1对母猪及仔猪都是安全的,不发生病毒的垂直传播,为该疫苗后选株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弱毒标记疫苗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阵分集束控影区探测信号发射策略
3
作者 蓝舒尧 李宇 +2 位作者 张春华 迟骋 陈春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54-2462,共9页
针对使用垂直发射阵指向性设计的方式进行影区探测时,传统束控方法波束主瓣随阵元数增加变窄,无法覆盖整个影区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分集束控的信号发射策略,该策略下发射信号波形被设计为多个长度相等的子脉冲,并通过相位控制令不同子... 针对使用垂直发射阵指向性设计的方式进行影区探测时,传统束控方法波束主瓣随阵元数增加变窄,无法覆盖整个影区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分集束控的信号发射策略,该策略下发射信号波形被设计为多个长度相等的子脉冲,并通过相位控制令不同子脉冲对准不同角度形成波束以照亮整个影区。文章给出了使发射增益最大化的参数选取方法,并提出通过多模板联合匹配滤波的方式,合理选择副本信号以达到将各子脉冲的能量叠加以达到进一步获取增益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传统束控方法,所提出的发射策略能够达到照亮整个影区并取得高发射增益的效果,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区目标检测 垂直发射阵 发射阵增益 子脉冲 束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嗜血支原体的检测及传播途径探究
4
作者 梁樊鑫 陈鑫 +5 位作者 郝斌 刘淑华 高瑞环 候梦哲 姚彬 李莲瑞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7-24,共8页
鸡嗜血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仅有单层膜包裹的原核生物,通常呈圆形,直径约0.3~0.6μm,但因缺乏细胞壁而形态多变;其内部无明显细胞器和典型的核结构,可感染人类及多种动物。本研究为了解鸡嗜血支原体的检测方法和其在鸡群之间的传播途... 鸡嗜血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仅有单层膜包裹的原核生物,通常呈圆形,直径约0.3~0.6μm,但因缺乏细胞壁而形态多变;其内部无明显细胞器和典型的核结构,可感染人类及多种动物。本研究为了解鸡嗜血支原体的检测方法和其在鸡群之间的传播途径,采用病理剖解、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发病鸡、鸡皮刺螨和发病鸡产的鸡蛋中鸡嗜血支原体进行鉴定,再进行动物试验:使用感染鸡嗜血支原体的鸡皮刺螨叮咬健康的雏鸡,对雏鸡中的鸡嗜血支原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发病鸡、鸡皮刺螨、发病鸡产的鸡蛋清和鸡皮刺螨叮咬的雏鸡中都可以检测到鸡嗜血支原体,证明鸡嗜血支原体可以通过鸡皮刺螨进行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给下一代。本试验能为鸡嗜血支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理论研究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嗜血支原体 传播途径 PCR 吸血节肢动物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式重力储能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 被引量:16
5
作者 邱清泉 罗晓悦 +5 位作者 林玉鑫 王青山 李妍 聂子攀 张京业 肖立业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4-945,共12页
基于固体重物的重力储能技术因其不依赖水资源、选址灵活、效率高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我国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可以很好地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对储能技术的需求。然而,由于固体重物的不可流动性和不连续性,... 基于固体重物的重力储能技术因其不依赖水资源、选址灵活、效率高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我国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可以很好地满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对储能技术的需求。然而,由于固体重物的不可流动性和不连续性,重物启停和切换过程会对机械传动和电网系统造成冲击,是固体重力储能区别于抽水蓄能的重要特征。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竖井和地面构筑物的垂直式重力储能技术的研发现状和示范工程,并进一步对垂直式重力储能系统垂直提升、水平转移和自动接驳机械传动技术,以及发电电动机和并网控制技术中存在的核心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垂直式重力储能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垂直式重力储能系统尽管技术方案较多,但在重载快速提升和转移、重物启停和切换过程控制、并网控制和能效提升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后续通过技术提升可进一步降低系统建造成本并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寿命,有望在近期获得一定的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储能 垂直提升 机械传动 发电电动机 并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消除HBV母婴传播的实施案例与经验介绍
6
作者 罗雅丽 王维 +6 位作者 潘禹辰 姜晶 郑寒龙 吴雪丽 陈慧 朱世奔 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5-2151,共7页
HBV母婴传播的减少是实现消除HBV的关键步骤。“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于2015年7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是集科学防治和应用性研究于一体的公益项目,目的是通过移动医疗工具“小贝壳”手机应用软件对乙型肝炎孕妇... HBV母婴传播的减少是实现消除HBV的关键步骤。“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于2015年7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是集科学防治和应用性研究于一体的公益项目,目的是通过移动医疗工具“小贝壳”手机应用软件对乙型肝炎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以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HBV母婴传播。目前,“小贝壳”项目已覆盖全国,为阻断HBV母婴传播提供了详细的实施策略、成功的实践经验及可靠的数据支持,对全球实现消除HBV母婴传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详细介绍了4个典型案例的“小贝壳”项目实施策略及其成效,为进一步理解和阻断母婴传播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小贝壳”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HBV母婴传播:热点与难点
7
作者 尹雪如 洪睿轩 +1 位作者 刘志华 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1-2144,共4页
慢性HBV感染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感染人群超过7000万,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政府及社会各界正在加速推进“2030年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众健康的威胁”的宏伟目标。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做好HBV... 慢性HBV感染是我国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感染人群超过7000万,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政府及社会各界正在加速推进“2030年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众健康的威胁”的宏伟目标。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做好HBV母婴阻断是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关键一环。目前在该领域存在一些热点与难点问题亟需解决,包括妊娠期采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妊娠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无免疫球蛋白策略的有效性和HBV经生殖细胞传播的风险等,解决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推进HBV母婴阻断工作,加快我国实现2030年目标的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母婴零传播——从争议到共识
8
作者 刘志华 侯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7-2140,共4页
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预防HBV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防控的关键环节,也是2030年全球消除乙型肝炎的五大核心战略支柱之一。新生儿联合免疫和妊娠期的抗病毒干预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实施新生儿联合免疫和妊娠期抗病毒干预... 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预防HBV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防控的关键环节,也是2030年全球消除乙型肝炎的五大核心战略支柱之一。新生儿联合免疫和妊娠期的抗病毒干预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实施新生儿联合免疫和妊娠期抗病毒干预的综合策略能够加速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的目标。我国学者提出“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的理念,并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旨在推动母婴阻断策略的实施,为我国消除病毒性肝炎打好基础。“小贝壳”项目为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提供了详细的实施策略、成功的实践经验及可靠的数据支持,凝聚了学术界对“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的共识,对我国以及全球实现消除HBV母婴传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小贝壳”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直中继的U型高压线路无线供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陶炳权 汪超 +2 位作者 曲皓玥 蔡昌松 张帆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4,共8页
为解决110 kV输电线路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的供电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垂直中继的U型高压线路无线供电系统。首先结合互感耦合理论与有限元仿真,提出U型无线供电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实现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长距离、大功率、高效率、宽... 为解决110 kV输电线路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的供电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垂直中继的U型高压线路无线供电系统。首先结合互感耦合理论与有限元仿真,提出U型无线供电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实现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长距离、大功率、高效率、宽频带的无线供电。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级仿真模型,对U型无线供电系统的距离特性、频率特性、负载特性及电磁分布特性进行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电磁兼容性。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在600 kHz的工作频率和1.2 m的传输距离下,系统输出功率达到73.58 W,能够满足杆塔侧在线监测设备的实际功率需求,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高压设备供电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在线监测设备 无线电能传输 U型线圈 垂直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母婴传播的分子病毒学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亚荣 王杰 李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8-2172,共5页
慢性HBV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威胁。在HBV中高流行地区,母婴传播仍然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来源。随着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应用,HBV母婴传播率显著降低,但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母亲所生婴儿发生HB... 慢性HBV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威胁。在HBV中高流行地区,母婴传播仍然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来源。随着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的应用,HBV母婴传播率显著降低,但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母亲所生婴儿发生HBV母婴传播的风险仍然较高。尽管HBV高病毒载量孕妇在妊娠晚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可进一步降低HBV母婴传播的风险,但仍无法完全阻断母婴传播。深入了解HBV母婴传播的分子病毒学机制可为阻断HBV母婴传播提供明确思路,对HBV母婴传播的预防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肠道、阴道菌群和新生儿胎粪、胎皮脂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锦倩 范翩翩 +4 位作者 郑涛 张琳 陈远志 申剑 欧阳凤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3,共14页
目的·分析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阴道菌群、新生儿胎粪及胎皮脂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构成,比较其异同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招募2018年8月—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分娩的11对母婴,采集母亲孕晚期粪便样本... 目的·分析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阴道菌群、新生儿胎粪及胎皮脂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构成,比较其异同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招募2018年8月—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分娩的11对母婴,采集母亲孕晚期粪便样本、阴道拭子及新生儿胎粪;招募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4名新生儿,采集额部、腋窝、腹股沟部位的胎皮脂及胎粪样本。所有孕妇均为阴道自然分娩。采用16S rRNA基因V3~V4区测序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11对母婴中母亲的肠道菌群、阴道菌群和新生儿的胎粪菌群,以及14名新生儿的胎皮脂菌群和胎粪菌群的多样性、菌群构成,分析异同及相关性。结果·母亲肠道菌群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Ace指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阴道菌群和新生儿胎粪菌群;新生儿3个部位胎皮脂菌群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胎粪菌群(均P<0.01)。母亲肠道菌群、阴道菌群和新生儿胎粪菌群β多样性存在差异(P<0.01);新生儿额部、腋窝和腹股沟3个部位胎皮脂菌群的β多样性相似,但与胎粪菌群存在差异(P<0.01)。在门水平上,母亲肠道菌群优势菌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52.76%)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1.67%),阴道菌群优势菌为厚壁菌门(74.36%)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1.25%),胎皮脂菌群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84.22%)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80%),新生儿胎粪菌群在2个批次样本中优势菌均为变形菌门(分别占81.11%和88.72%)。在属水平上,母亲肠道菌群的优势菌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35.42%)和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10.12%),阴道菌群的优势菌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69.10%)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11.30%),胎皮脂菌群的优势菌为乳杆菌属(79.81%)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3.23%),胎粪菌群的优势菌在2个批次样本中均为埃希菌属(Escherichia,分别占55.21%和31.18%)。结论·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高于阴道菌群和新生儿胎粪菌群,新生儿胎皮脂菌群α多样性高于胎粪菌群。厚壁菌门在母亲孕晚期肠道菌群、阴道菌群及新生儿胎皮脂菌群中均为优势菌,乳杆菌属在母亲阴道菌群及新生儿胎皮脂菌群中均为优势菌,胎粪菌群以变形菌门和埃希菌属较多。新生儿不同身体部位的胎皮脂菌群结构相似,但与胎粪菌群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菌群的垂直传递 肠道菌群 阴道菌群 胎粪菌群 胎皮脂菌群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传导机制构建及湛江实践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晓东 种威 叶芳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4,共9页
当前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间、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之间的传导机制尚不明晰,尝试分析规划传导机制存在的现状问题,吸收学习国内相关城市实践经验,结合湛江具体情况,构建纵向、横向、实施层面的多向立体传导机制,... 当前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间、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之间的传导机制尚不明晰,尝试分析规划传导机制存在的现状问题,吸收学习国内相关城市实践经验,结合湛江具体情况,构建纵向、横向、实施层面的多向立体传导机制,以期为其他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传导机制 纵向层面 横向层面 实施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20GHz四通道差分传输CQFN外壳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林杰 郝跃 +1 位作者 杨振涛 余希猛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3-778,共6页
基于高温共烧陶瓷(HTCC)技术,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四通道差分信号并行传输的高密度陶瓷四边无引线扁平(CQFN)外壳。差分传输的垂直结构采用侧面城堡结构和金属化过孔相结合的设计,该结构可以在保证差分信号传输质量的同时,兼顾外壳的板级... 基于高温共烧陶瓷(HTCC)技术,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四通道差分信号并行传输的高密度陶瓷四边无引线扁平(CQFN)外壳。差分传输的垂直结构采用侧面城堡结构和金属化过孔相结合的设计,该结构可以在保证差分信号传输质量的同时,兼顾外壳的板级安装可靠性,同时在该结构基础上对金属化过孔直径以及多通道并行结构进行仿真和优化。测试结果表明,在DC~20 GHz频段,该CQFN外壳的单通道差分传输结构的回波损耗≤-10.00 dB,插入损耗优于-1.50 dB,验证了该外壳可以有效地保证信号的完整性。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信号传输验证,结果表明四通道差分传输结构可支持20 GHz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四边无引线扁平(CQFN)外壳 差分传输结构 垂直互连 高密度 信号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倒装芯片的超宽带BGA封装差分传输结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振涛 余希猛 +4 位作者 张俊 段强 杨德明 白宇鹏 刘林杰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随着高速数字电路和射频微波电路对时钟频率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差分传输结构因其优良的噪声抑制和抗干扰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提出了一种基于倒装芯片的超宽带球栅阵列(BGA)封装差分传输结构。整体传输结构包括采用陶瓷材料制... 随着高速数字电路和射频微波电路对时钟频率和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差分传输结构因其优良的噪声抑制和抗干扰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提出了一种基于倒装芯片的超宽带球栅阵列(BGA)封装差分传输结构。整体传输结构包括采用陶瓷材料制作的倒装芯片用基板、BGA封装焊球和印制电路板(PCB)。主要分析了差分垂直传输结构的尺寸参数对阻抗和截止频率的影响,并利用阶梯过孔减小阻抗不连续性。整体结构的传输性能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的散射参数来表征。测试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DC~60 GHz频段,差分传输结构的回波损耗≤-15 dB,插入损耗优于-1 dB,为超宽带倒装芯片的封装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板 倒装芯片 球栅阵列(BGA)封装差分传输结构 垂直互连 高次模 信号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承载特征及竖向-水平联合荷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涛 任光明 +3 位作者 冯川 唐杨 王霆 王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147,共9页
为探究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以及水平、竖向荷载耦合作用(V-H联合荷载)的影响,揭示联合荷载相互作用规律,在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 3D对三种单一荷载情况进行数值反演,并对不同荷载比例下微型群桩基... 为探究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以及水平、竖向荷载耦合作用(V-H联合荷载)的影响,揭示联合荷载相互作用规律,在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 3D对三种单一荷载情况进行数值反演,并对不同荷载比例下微型群桩基础的V-H联合加载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抗压和抗水平试验中,承台效应明显,荷载-位移曲线为“缓变型”;抗拔试验中,曲线为“陡变型”。②联合荷载下,施加水平荷载会削弱桩基竖向承载能力,水平荷载比例较大时,桩身抵抗力矩和桩侧极限摩阻力增大,荷载-上拔位移曲线突变点消失;在竖向荷载的影响下,存在临界荷载比n,下压-水平联合荷载中n 1=3.9,上拔-水平联合荷载中n 2=0.76,荷载比>n时,桩基水平承载力被削弱,<n时,桩基水平承载力提高。③联合荷载下,水平承载力与荷载比的倒数呈四次函数关系,竖向承载力与荷载比的倒数呈二次函数关系;联合荷载下的屈服包络线与单向极限荷载垂线所围空间分为“破坏区”与“安全区”,有别于单向加载的桩基承载特征,且桩基存在一个最优解,使各方向承载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群桩基础 V-H联合荷载 桩基承载性能 原型试验 数值模拟 高原山区 输变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VDT垂直钻井工具无线电磁短传模块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亮 黄峰 +4 位作者 王峰 陶松龄 刘郅轩 郭超 刘义彬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5,64,共7页
垂直钻井工具组合大扭矩螺杆一体化提速技术,是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的主要手段。BH-VDT垂直钻井工具采用随钻测量、控制和实时上传一体化设计,如何绕过螺杆将近钻头采集信息高效传输至地面,成为了当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为此,将脉冲... 垂直钻井工具组合大扭矩螺杆一体化提速技术,是山前高陡构造防斜打快的主要手段。BH-VDT垂直钻井工具采用随钻测量、控制和实时上传一体化设计,如何绕过螺杆将近钻头采集信息高效传输至地面,成为了当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为此,将脉冲发生器从工具中分离出来,加入无线电磁短传模块,在螺杆的两端接入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钻井试验模型来分析影响无线电磁短传模块的因素。仿真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符合较好,无线电磁短传模块中的接收天线正极距离套管底部的距离大于20 m时,套管对接收信号强度的屏蔽影响趋于平缓,钻井液电阻率和地层电阻率对该模块的无线传输效果影响较大,接收天线两级的绝缘距离越长对传输效果越有利;而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在8~15 m范围内,对接收信号强度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无线电磁短传模块是解决BH-VDT垂直钻井工具绕过螺杆实现井下信息实时高效传输的有效手段,对其他工具为解决此类问题的设计、现象解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钻井 无线电磁短传 偶极子天线 电阻率 接收源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源传递调控仔猪肠道黏膜发育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郑吉昌 沈海波 +1 位作者 印遇龙 王婧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38-3449,共12页
肠道健康是仔猪快速生长的核心基础。肠道的形成始于胚胎期,在哺乳期肠道组织重量及形态快速发育,并在断奶后逐渐发育成熟。在胚胎及哺乳期,母源营养物质和微生物通过胎盘、阴道、母乳和粪便等途径传递给子代,在其肠道形成和发育过程中... 肠道健康是仔猪快速生长的核心基础。肠道的形成始于胚胎期,在哺乳期肠道组织重量及形态快速发育,并在断奶后逐渐发育成熟。在胚胎及哺乳期,母源营养物质和微生物通过胎盘、阴道、母乳和粪便等途径传递给子代,在其肠道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母源营养及微生物传递为切入点,围绕仔猪肠道黏膜形态和功能发育,阐明了母仔传递的主要途径,揭示了母源营养和微生物对子代肠道黏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调控机制,旨在为优化母源营养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对改善仔猪肠道健康、提高仔猪活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源营养 母源微生物 垂直传递 肠道发育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消除HBV母婴传播的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洪巧 王爱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2-2157,共6页
目前,全球89.8%的国家和地区有孕产妇乙型肝炎检测的政策。2022年,全球乙型肝炎疫苗出生接种率、第3剂接种率分别为45%、85%,约3%高病毒载量孕产妇接受了抗病毒治疗,5岁及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流行率约为0.7%。全球各国乙型肝炎母... 目前,全球89.8%的国家和地区有孕产妇乙型肝炎检测的政策。2022年,全球乙型肝炎疫苗出生接种率、第3剂接种率分别为45%、85%,约3%高病毒载量孕产妇接受了抗病毒治疗,5岁及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流行率约为0.7%。全球各国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取得阶段性进展,但进展差异较大,且面临诸多挑战。全球各地乙型肝炎流行情况、疫苗接种情况、抗病毒药物获取情况不同,此外,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感染孕产妇难以持续获得治疗干预等因素均对消除HBV母婴传播造成了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传染性疾病传播 垂直 疾病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垂直传染的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
19
作者 郝艳荣 赵春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1,共11页
基于动力系统的理论,讨论了一类具有垂直传染的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采用下一代矩阵法获得了基本再生数R0.当R0<1时,由Routh-Hurwitz判别法,得到了无病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在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 基于动力系统的理论,讨论了一类具有垂直传染的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采用下一代矩阵法获得了基本再生数R0.当R0<1时,由Routh-Hurwitz判别法,得到了无病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在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当R0> 1时,地方病平衡点存在且唯一,借助Routh判据,得出了系统在地方病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条件,并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在地方病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最后,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传染 基本再生数 平衡点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在怀孕母牛中垂直传播能力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艳永 田赵勇 +2 位作者 徐瑞 陈宁 文世富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本研究通过对怀孕母牛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后检测胎牛组织中是否存在疫苗病毒,以评价该疫苗的垂直传播能力。试验将16头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和抗体阴性,怀孕... 本研究通过对怀孕母牛免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后检测胎牛组织中是否存在疫苗病毒,以评价该疫苗的垂直传播能力。试验将16头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原和抗体阴性,怀孕60~90 d的母牛随机分成2组,第1组6母牛肌肉注射2.0 mL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另外2头牛不做任何接种作为哨兵牛同群饲养。第2组6母牛肌肉注射2.0 mL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另外2头牛不做任何接种作为哨兵牛同群饲养。母牛免疫后血清抗体转阳,BVDV抗体明显升高。免疫后第56 d剖取免疫牛的胎牛,采集胎牛脑、胸腺、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组织用病毒分离方法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结果显示,所有怀孕母牛在整个试验期内无任何临床症状,也无流产现象。试验结束时胎牛发育良好,且未在胎牛的脑、胸腺、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组织中分离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综上所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1型KE-9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2型NY-93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对怀孕母牛和胎牛都是安全的,无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