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白猪群体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1
作者 贾倩茹 田甜 +4 位作者 王磊 宋生熹 汪海霞 吴国林 吴国芳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66,共6页
氟烷基因(Halothanegene,HAL)和酸肉基因(Rendement Napolegene,RN)作为影响肉质的主效基因,其突变会使猪出现应激综合征,并导致猪酸肉的产生,是目前种猪选育中需筛选并剔除的重要目标基因。为减少应激现象产生,提高猪群质量,本试验采... 氟烷基因(Halothanegene,HAL)和酸肉基因(Rendement Napolegene,RN)作为影响肉质的主效基因,其突变会使猪出现应激综合征,并导致猪酸肉的产生,是目前种猪选育中需筛选并剔除的重要目标基因。为减少应激现象产生,提高猪群质量,本试验采集青海省福源农牧科技责任有限公司54头大白种猪样品,对HAL基因进行Sanger测序检测,对RN基因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发现并剔除携带HAL^(n)和RN^(-)基因的个体,以期构建一个无HAL^(n)和RN^(-)基因的抗应激群体。结果显示,在54头大白猪群体样本中,HAL基因共检测出两种基因型,HAL^(N)/HAL^(N)、HAL^(N)/HAL^(n)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6.30%和3.70%,HAL^(N)、HAL^(n)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8.15%和1.85%。在RN基因检测中共检测出两种基因型,其中1个样本为酸肉基因阳性(RN^(-)/RN^(-)),其余均为酸肉基因阴性(rn^(+)/rn^(+)),rn^(+)/rn^(+)、RN^(-)/RN^(-)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8.15%和1.85%,rn^(+)、RN^(-)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8.15%和1.85%。综上,后续可根据检出结果对相应生产种猪进行合理选育、淘汰净群,为该厂建立大白猪抗应激群体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优良种群选育、商品代繁育等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猪 应激 标记辅助选择(MAS) 氟烷(HAL)基因 酸肉(R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ISSR markers linked to flowering traits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Eucalyptus cladocalyx
2
作者 Rodrigo Contreras-Soto Paulina Ballesta +1 位作者 Eduardo Ruiz Freddy Mor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39-245,共7页
Early flowering and flower abundance 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desirable traits in eucalypt breeding programs. In particular, flowers of Eucalyptus cladocalyx provide a nectar sour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oney in ari... Early flowering and flower abundance have long been considered desirable traits in eucalypt breeding programs. In particular, flowers of Eucalyptus cladocalyx provide a nectar sour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oney in arid ecosystems. To identify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marker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early flowering and flower abundance in the southern Atacama Desert, we used a sample of 47 trees, representing five Australian prove- nances of E. cladocalyx. A unified mixed linear model (which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genetic structure and the kinship relationship among trees) revealed that three loci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early flowering, which accounted for 10-16 %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while two loci accounted for 11-13 % in flowering intensity. Locus ISO1-500 bp was associated with both flowering traits.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our previous findings indicating that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on early flowering should hav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mpact on flowering intensity. The application of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to identify trees that flower early and intensively may increase honey production, a resource that generates additional income for the local farmers of the southern Atacama Dese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alyptus cladocalyx ISSR Floweringtraits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四个抗白粉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3
作者 李玮 宋国琦 +6 位作者 张迎迎 李玉莲 张淑娟 张荣志 李吉虎 高洁 李根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提高Pm13的检测效率,了解Pm21、PmV、Pm12和Pm13共4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在山东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情况,本研究通过测序和引物设计成功转化了Pm13的KASP标记,并采用4个基因的KASP标记对2022—2023年山东省小麦高产区试组和强筋区试组的14... 为提高Pm13的检测效率,了解Pm21、PmV、Pm12和Pm13共4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在山东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情况,本研究通过测序和引物设计成功转化了Pm13的KASP标记,并采用4个基因的KASP标记对2022—2023年山东省小麦高产区试组和强筋区试组的140份参试品系和2份区试对照品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40份材料均不含上述4个基因,表明它们在山东小麦育种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可为利用KASP标记开展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促进其育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Pm13 KASP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穗干插花加工型小麦种质资源的筛选
4
作者 周国雁 何思柳 +5 位作者 伍少云 陈丹 武晓阳 刘圆圆 白晓东 蔡青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8,共10页
本研究以麦穗干插花(以下简称麦穗花)加工企业认可的云生1号、云麦53号品种为对照,采用芒长、穗长和茎秆强度3个加工企业认为影响麦穗花加工和销售的重要指标,对42份长芒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性状筛选与评价,并利用文献报道的与小麦茎秆强... 本研究以麦穗干插花(以下简称麦穗花)加工企业认可的云生1号、云麦53号品种为对照,采用芒长、穗长和茎秆强度3个加工企业认为影响麦穗花加工和销售的重要指标,对42份长芒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性状筛选与评价,并利用文献报道的与小麦茎秆强度相关的SSR分子标记对参试资源进行茎秆强度辅助选择,挑选出在农艺性状和分子遗传学上都适合加工麦穗花的优异种质资源,为云南干花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原材料。结果表明,通过两年的田间种植观测与数据分析,未发现3个性状都较两个对照优异的资源。其中,C6(小黑麦)两年的芒长都较两对照显著优异且穗长和茎秆强度差异不明显或也显著优异,是比两个对照更适合加工麦穗花的优异资源;其次是C3和C9,两年的穗长和茎秆强度都显著优于或与两个对照差异不显著,也是加工麦穗花的较理想资源;C4、C5、C7和C8的穗长较云麦53号显著优异,芒长和茎秆强度则差异不显著或也显著优异。对茎秆强度的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表明,C4、C6可能携带有与云麦53号相同的BARC59、BARC134和WMC48位点以及与云生1号相同的BARC59位点,C3、C5、C8也可能携带与云麦53号相同的BARC59、BARC134和WMC48位点以及与云生1号相同的BARC59、BARC358位点,C9可能携带有与云麦53号相同的BARC59、BARC134位点以及与云生1号相同的BARC59、WMC48位点。但是,用这些引物获得的分子标记结果与表型评价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都在50%及以下,可能这些分子标记都不适宜用作供试小麦材料茎秆强度的辅助筛选。今后还需进一步筛选适合评价麦穗花加工型小麦种质资源的指标及分子标记,为选育满足生产需求的优良小麦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干插花 小麦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雷建军 陈长明 +7 位作者 朱张生 郑婕 吴昊 肖艳辉 蒋园园 原远 陈国菊 曹必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18,共18页
辣椒起源于南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辣椒的营养价值高,在保健、美容、食品、医药、制暴等行业均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逐渐增加、目前位居我国蔬菜作物之首。辣椒栽培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给生产... 辣椒起源于南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辣椒的营养价值高,在保健、美容、食品、医药、制暴等行业均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栽培面积逐渐增加、目前位居我国蔬菜作物之首。辣椒栽培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化学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措施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为害,但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抗病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是将来取得突破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辣椒抗病分子育种机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尤其是抗病分子机理取得一系列成果。分子育种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首先必须找到分子标记,分子标记分为基因标记、构建分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获得的标记以及通过大量材料测序进行关联分析获得的标记;二是基因工程育种,前提是分离获得抗病基因,然后将抗病基因导入到经济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中,或者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基因沉默技术使负向调控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提高植株抗病性。该文从辣椒抗病性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辣椒抗病分子机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病辣椒种质(抗病毒病、抗青枯病和抗疫病)等方面进行综合介绍,并对辣椒抗病分子育种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分子标记 辅助选择 抗病分子机理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6
作者 房元瑾 孙子淇 +4 位作者 齐飞艳 刘华 黄冰艳 董文召 张新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736,共9页
花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高产优质抗病是花生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主要以传统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育种的精准性和效率。高密... 花生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高产优质抗病是花生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主要以传统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显著提高育种的精准性和效率。高密度的基因型数据是花生产量、品质、抗病性状QTL定位和开发分子标记的基础。2019年我国花生骨干亲本狮头企和伏花生以及美国匍匐型花生品种Tifrunner的基因组序列相继公布,极大推动了花生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近年来,花生籽仁油酸含量、脂肪含量等品质性状,根结线虫病、锈病、叶斑病、青枯病等抗病性状,以及荚果、籽仁大小等产量组成性状的分子标记相继被开发。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成功选育出了高油酸且高含油量、高油酸且抗病花生新品种或新种质。未来花生分子标记的开发利用需要重视优异野生种质资源的表型精准鉴定,建立高通量表型及基因型检测平台,以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策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病虫害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芦花羽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牛佳佳 徐丹 +1 位作者 刘洋 赵小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3-1892,共10页
羽色是鸡外貌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羽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培育具有显著羽色特征的品种,还有助于区分和识别地方品种。鸡的羽色丰富多样,芦花羽就是其中之一,包括性连锁芦花羽和常染色体芦花羽两种羽色性状。两种芦花羽图... 羽色是鸡外貌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了解羽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培育具有显著羽色特征的品种,还有助于区分和识别地方品种。鸡的羽色丰富多样,芦花羽就是其中之一,包括性连锁芦花羽和常染色体芦花羽两种羽色性状。两种芦花羽图案形成机制不同,性连锁芦花羽横斑条纹的非黑色部分的形成是因为缺乏可以产生黑色素的黑色素细胞,而常染色体芦花羽横斑条纹的非黑色部分的形成则是因为黑色素的生成受到抑制。两种芦花羽颜色深浅的形成机制相似,都是通过黑色素沉积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来影响色素沉着程度。本文系统综述了芦花羽图案和颜色深浅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旨在为肉蛋鸡选育过程中,羽色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花羽 遗传机制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重要性状功能基因KASP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8
作者 张君权 武婷婷 +5 位作者 姚翔宇 熊果 蒋炳军 陈庆山 孙石 韩天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1267,共17页
为实现大豆高通量基因分型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根据大豆中已报道的重要性状基因功能位点,开发了22个KASP标记,分别对应大豆结荚习性(Dt1基因)、多粒荚(Ln基因)、炸荚(Pdh1基因)、籽粒大小(GmSSS1、GmST05基因)、开花期(J,GmPRR3a,G... 为实现大豆高通量基因分型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根据大豆中已报道的重要性状基因功能位点,开发了22个KASP标记,分别对应大豆结荚习性(Dt1基因)、多粒荚(Ln基因)、炸荚(Pdh1基因)、籽粒大小(GmSSS1、GmST05基因)、开花期(J,GmPRR3a,GmPRR3b,GmFUL2a,GmLHY1a,GmLHY1b,GmSOC1a,E4基因)、蛋白和油分含量(GmSWEET39基因)、胡萝卜素含量(GmCCD4基因)、磷利用效率(GmPHF1基因)、氮利用效率(GmGLP20.4基因)、根瘤共生兼容性(Rj2基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GmCXK7-1基因)等性状和基因。对标记的分型鉴定表明,除e4-sore大片段标记不能区分杂合样本外,其余21个标记均能对杂合和两种纯合基因型进行准确分型。结合表型信息对多粒荚、叶形和结荚习性标记的表型选择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多粒荚Ln基因分子标记对表型的选择效率为84.0%,对叶形的选择效率为94.8%,结荚习性Dt1基因分子标记对表型的选择效率为87.4%,显示出较高的预测准确性。本实验开发的22个功能标记可对基因型进行准确分型,在大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功能标记 KASP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及应用
9
作者 史茜茜 逯晓楠 +3 位作者 李仁 李森 孙帅 崔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8,共12页
为实现番茄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本研究分别针对番茄抗病性(Ty-1、Ty-2、Ty-3a、Ty-5、Sm、Rx4、Tm-2、Pto、I-1、Frl、Mi-1、Bwr-12、Ph-3)、糖酸含量(STP、LIN5、ALMT9)、果实硬度(FIS1)、果形(OVATE)、花序分枝(J2、... 为实现番茄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本研究分别针对番茄抗病性(Ty-1、Ty-2、Ty-3a、Ty-5、Sm、Rx4、Tm-2、Pto、I-1、Frl、Mi-1、Bwr-12、Ph-3)、糖酸含量(STP、LIN5、ALMT9)、果实硬度(FIS1)、果形(OVATE)、花序分枝(J2、EJ2、STM3)及自封顶(SP)等性状和基因,开发了22个分子标记,对标记的分型鉴定表明,22个标记均能对番茄杂合和两种纯合基因型进行准确分型;对27份番茄商品种进行基因型鉴定,结果发现供试番茄品种中90%都含有5种及以上抗病基因,且有16份品种聚合7~9种抗病基因;6份番茄品种含高糖酸且多花序分枝基因。针对其中8个关键基因,开发了更高效的KASP标记并进行基因型检测,验证了分子标记的稳定性。综上,本试验开发的分子标记可对基因型进行准确分型,在番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抗病性 品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pol CMS恢复系621R硼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
10
作者 邱收 洪登峰 杨光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3,共7页
油菜是需硼量最大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中需要额外增施硼肥,否则易出现大幅度减产。为了提高油菜对硼元素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以携带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的硼高效利用材料2016-XFSB为供体亲本,以621R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与MAS相结合的... 油菜是需硼量最大的作物之一,在生产中需要额外增施硼肥,否则易出现大幅度减产。为了提高油菜对硼元素的利用效率,本研究以携带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的硼高效利用材料2016-XFSB为供体亲本,以621R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与MAS相结合的方法,将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导入621R中,选育出拥有621R遗传背景并携带有Bna.A03NIP5;1优良等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材料621R^(NIP5;1A3),并在此基础上与细胞核雄性不育系RG430A配制了杂交种。利用水培和不同土质土壤栽培试验对621R和621R^(NIP5;1A3)及其杂种进行相关农艺性状的鉴定。结果表明,621R^(NIP5;1A3)及其杂交种对硼的利用效率有明显提升。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621R^(NIP5;1A3)及其改良杂交种在生物量、株高、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上有显著优势。本研究结果对油菜硼高效育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硼高效利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回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性别特异性毛细管荧光分子标记开发
11
作者 方林川 张鸿 +2 位作者 陈志伟 王发明 戢小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5,共9页
猕猴桃是起源于我国的雌雄异株果树。通过开发与猕猴桃性别表型关联的功能标记,可在苗期准确判定杂交后代或种质资源的性别,极大提高猕猴桃早期选择的效率,从而为种质资源创新奠定基础。基于猕猴桃Y染色体性别决定非重组区中抑雌基因SyG... 猕猴桃是起源于我国的雌雄异株果树。通过开发与猕猴桃性别表型关联的功能标记,可在苗期准确判定杂交后代或种质资源的性别,极大提高猕猴桃早期选择的效率,从而为种质资源创新奠定基础。基于猕猴桃Y染色体性别决定非重组区中抑雌基因SyGl与促雄基因FrBy的外显子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不同群体材料对其进行有效性验证,从中筛选出高效引物对,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目的片段重测序与荧光毛细管电泳方法比较了不同分子标记的效果,通过引入内参ITS引物,建立了多重PCR体系及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利用389份样品对检测体系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筛选获得2个性别特异性标记(Ms1及Ms2),可用于猕猴桃性别鉴定。内参ITS引物的引入,降低了DNA质量造成的实验误差。开发出的多重(ITS、Ms1及Ms2)PCR体系及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对包括中华猕猴桃品种、美味猕猴桃品种、野生资源(对萼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华南猕猴桃、奶果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杂交后代材料在内的389份样品进行检测,有370份样品的性别被准确鉴定,总体鉴定准确性达到95.11%。该检测体系,可提高性别标记的检测效率,适用于猕猴桃性别性状的分子辅助与设计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性别鉴定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6A根肿病抗性的遗传改良
12
作者 王福才 徐义 +1 位作者 杨光圣 王朝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9-1007,共9页
为培育优良的抗根肿病油菜品种,以华双5R和华油杂62R(分别携带PbBa8.1和CRb抗病位点)为供体亲本,以优良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6A为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策略,将PbBa8.1和CRb导入616A中,选育出背景回复率分别为95.... 为培育优良的抗根肿病油菜品种,以华双5R和华油杂62R(分别携带PbBa8.1和CRb抗病位点)为供体亲本,以优良温敏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6A为轮回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策略,将PbBa8.1和CRb导入616A中,选育出背景回复率分别为95.45%、94.80%和92.58%的改良株系616A^(PbBa8.1)、616A^(CRb)和616A^(PbBa8.1+CRb),并在此基础上与圣光128的父本621R配制了具有根肿病抗性的改良杂交种圣光128CR^(PbBa8.1)、圣光128CR^(CRb)和圣光128CR^(PbBa8.1+CRb)。利用我国根肿菌4号优势生理小种,对改良株系及杂交种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616A^(P6-)^(Ba8.1+CRb)和616A^(CRb)改良株系及其改良杂交种圣光128C^(RPbBa8.1+CRb)和圣光128CR^(CRb)对4号生理小种具有免疫抗性;616A^(PbBa8.1)改良株系及其改良杂交种圣光128C R^(PbBa8.1)对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一定程度抗性,抗性低于携带CRb抗性基因的改良株系及杂交种。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616A改良株系及其杂交种的株高、分枝数、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3个改良不育系可以用于配制抗根肿病杂交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616A 根肿病抗性 PbBa8.1抗病位点 CRb抗病位点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在反刍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秀蔚 韩永胜 +6 位作者 王洪宝 丁得利 刘文 姚美玲 李青莹 王艳菲 朱元芳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7期74-77,共4页
动物分子育种技术是一种在动物育种中应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成果的技术手段,区别于传统育种方法通过对动物的遗传信息进行精确解读和编辑,从而快速高效的实现繁殖目标。反刍动物育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改良品种、提高养... 动物分子育种技术是一种在动物育种中应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成果的技术手段,区别于传统育种方法通过对动物的遗传信息进行精确解读和编辑,从而快速高效的实现繁殖目标。反刍动物育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改良品种、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对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在反刍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动物分子育种技术在反刍动物育种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育种 草食性 家畜 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W_(x)^(mp)基因改良晚粳品种宁84稻米品质
14
作者 黄宣 叶朝辉 严成其 《作物研究》 2024年第4期308-313,共6页
为改良晚粳水稻品种宁84的稻米品质,培育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粳稻新品系,利用携带软米基因W_(x)^(mp)的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供体亲本,以晚粳品种宁84为受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W_(x)^(mp)基因回交导入到宁84中,创制了宁84(W_(x)... 为改良晚粳水稻品种宁84的稻米品质,培育低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粳稻新品系,利用携带软米基因W_(x)^(mp)的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供体亲本,以晚粳品种宁84为受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W_(x)^(mp)基因回交导入到宁84中,创制了宁84(W_(x)^(mp))改良系。结果显示:宁84(W_(x)^(mp))改良系的农艺性状与宁84差异不显著,其背景回复率达到98.7%;与宁84相比,其直链淀粉含量由17%降低到10%左右,胶稠度由70 mm增加到最高80 mm;改良系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显著增高,透明度显著降低,碱消值保持不变,整精米率和精米率显著高于对照,食味品质明显提升。宁84(W_(x)^(mp))改良系的成功培育,为今后粳稻软米新品系的选育及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W_(x)^(mp)基因 稻米品质 宁8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技术在大豆种质资源创制中的应用综述
15
作者 王雨凤 张明 +3 位作者 李秀丽 李扬眉 王小雷 王传之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163-167,共5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技术利用分子标记与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通过检测分子标记,即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存在,达到选择目标性状的目的,具有快速、准确、不受环境条件干扰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大豆育种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MAS)技术利用分子标记与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通过检测分子标记,即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存在,达到选择目标性状的目的,具有快速、准确、不受环境条件干扰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大豆育种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MAS技术在大豆种质创制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大豆MAS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高强纤维主效QTL的遗传稳定性及它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果 被引量:24
16
作者 沈新莲 袁有禄 +2 位作者 郭旺珍 朱协飞 张天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3-16,共4页
从 1个棉属野生种异常棉 (G anomalum )基因渐渗的优质纤维种质系 72 35中筛选出 1个高强纤维的主效QTL ,利用 72 35做亲本杂交的四个不同世代组合的 2 4 3个单株为材料 ,用 2个RAPD标记FSR193 3 和FSR4 10 4 7和 1个SSR标记FSS113 0 ... 从 1个棉属野生种异常棉 (G anomalum )基因渐渗的优质纤维种质系 72 35中筛选出 1个高强纤维的主效QTL ,利用 72 35做亲本杂交的四个不同世代组合的 2 4 3个单株为材料 ,用 2个RAPD标记FSR193 3 和FSR4 10 4 7和 1个SSR标记FSS113 0 研究这一高强纤维主效QTL的遗传稳定性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效果。研究证明这 3个分子标记标记的QTL在不同遗传背景、不同分离世代遗传稳定 ,经多代自交或回交后 ,有 /无标记个体平均纤维强度的差数变化不大 ,QTL的效应稳定 ;用 2个RAPD标记筛选后 ,有 /无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分别为 2 5 .68cN/tex/ / 2 4 .0 3cN/tex和 2 6.14cN/tex/ / 2 3.66cN /tex ,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1个SSR标记筛选后 ,纯合有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为 2 5 .94cN/tex ,无标记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 2 4 .0 3cN/tex ,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 ;杂合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纤维强度为 2 4 .94cN/tex ,与另两类基因型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证明仅利用我们鉴定出的 1个主效QTL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棉花纤维强度也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强度 QTL 遗传稳定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对SMV抗性鉴定的SSR辅助选择 被引量:21
17
作者 滕卫丽 李文滨 +3 位作者 韩英鹏 邱丽娟 常汝镇 关荣霞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对7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并利用抗性相关的SSR标记验证抗病毒分子辅助选择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SMV1和SMV3,选出双抗种质17份;单抗种质9份;双感种质44份。利用与抗SMV3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和Satt362进行检测,抗病... 对7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并利用抗性相关的SSR标记验证抗病毒分子辅助选择育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种SMV1和SMV3,选出双抗种质17份;单抗种质9份;双感种质44份。利用与抗SMV3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和Satt362进行检测,抗病毒资源筛选的准确率分别达到82.4%和68.8%;利用与抗SMV1相关的SSR标记Satt114、Satt362、HSP176、Satt510、Satt334和Sct_033进行检测,HSP176标记达82.8%,Satt114、Satt510和Satt334标记均达70%以上,可以用作抗病毒分子辅助育种的选择标记。70份大豆种质资源经聚类可划分为两大类群,Ⅰ类群为感病群,Ⅱ类群为抗病群,分组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 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回交选育高油酸花生新种质 被引量:19
18
作者 赵术珍 侯蕾 +6 位作者 李长生 赵传志 任丽 李爱芹 邓丽 夏晗 王兴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6,共7页
为培育适应山东省以及黄淮海区域生产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以山东优异花生品种花育23号(HY23)和花育31号(HY31)为母本,以高油酸花生品种Sunoleic95R、DF12和开农176(KN176)为父本,配制了3个杂交组合HY23×DF12(SAAS-01)、HY31&... 为培育适应山东省以及黄淮海区域生产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以山东优异花生品种花育23号(HY23)和花育31号(HY31)为母本,以高油酸花生品种Sunoleic95R、DF12和开农176(KN176)为父本,配制了3个杂交组合HY23×DF12(SAAS-01)、HY31×KN176(SAAS-02)以及HY31×Sunoleic95R(SAAS-03),在3年时间内,进行了一次杂交、4次回交和1次自交,利用优化的CAPS和PCR产物测序法,以及新开发的花生FAD2基因KASP检测方法,对自交和回交后代进行检测。SAAS-01、SAAS-02和SAAS-03三个组合分别获得了FAD2A和FAD2B隐性纯合的高油酸基因型BC4F2种子1,18和26粒;另外还获得了一批基因型为Aabb、aa Bb、Aa Bb的BC_4F_2种子,这三种基因型的杂交后代可通过进一步自交获得纯合的高油酸材料。本研究获得了遗传背景为花育23号和花育31号的高油酸花生材料,为培育适合山东省种植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回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i9基因序列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籼稻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22
19
作者 文婷 梁毅 +6 位作者 江南 李智强 刘金灵 杨婷婷 戴良英 王国梁 刘雄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266,共5页
利用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分子标记Pi9–a,通过回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8份受体水稻材料(丰源B、Ⅱ32B、天龙香103、香丰187、明恢63、轮回422、R747、25H003)的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分子标记Pi9–a对8... 利用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基因序列设计的特异分子标记Pi9–a,通过回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8份受体水稻材料(丰源B、Ⅱ32B、天龙香103、香丰187、明恢63、轮回422、R747、25H003)的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分子标记Pi9–a对8份受体亲本与Pi9供体亲本75–1–127间进行的多态性检测中,除香丰187外,其余7个组合间均存在稳定明显的多态;对4个BC1F1群体进行随机取样的基因型和表型鉴定中,Pi9–a对抗稻瘟病表型选择的效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Pi9基因 标记辅助选择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备区间作图法定位大豆含油量QTL及标记辅助选择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姚丹 王丕武 +3 位作者 闫伟 张扬 曲静 张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以高油大豆吉农18和高蛋白大豆吉育47杂交后获得的F2及F2∶3衍生群体为材料,采用QTL Ici-Mapping v2.2完备区间作图法在F2及F3群体中共检测到7个高含油量QTL,分布于4个遗传连锁群,可解释3.60%~20.98%的遗传变异。Satt636在10份大豆材料... 以高油大豆吉农18和高蛋白大豆吉育47杂交后获得的F2及F2∶3衍生群体为材料,采用QTL Ici-Mapping v2.2完备区间作图法在F2及F3群体中共检测到7个高含油量QTL,分布于4个遗传连锁群,可解释3.60%~20.98%的遗传变异。Satt636在10份大豆材料中的标记辅助选择检测,发现其符合度最高为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油分含量 QTL定位 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