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9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eeze-thaw damage mechanism of elastic modulus of soil-rock mixtures at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被引量:15
1
作者 ZHOU Zhong LIU Zhuang-zhuang +2 位作者 YANG Hao GAO Wen-yuan ZHANG Cheng-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54-565,共12页
As a frequently-used roadbed filler,soil-rock mixture is often in the environment of freeze-thaw cycles and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In order to study the freeze-thaw damage mechanism of elastic modulus of soil-r... As a frequently-used roadbed filler,soil-rock mixture is often in the environment of freeze-thaw cycles and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In order to study the freeze-thaw damage mechanism of elastic modulus of soil-rock mixtures at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the concept of meso-interfacial freeze-thaw damage coefficient is put forward and the meso-interfacial damage phenomenon of soil-rock mixtures caused by the freeze-thaw cycle environment is concerned;a double-inclusion embedded model for elastic modulus of soil-rock mixtures in freezing-thawing cycle is proposed.A large triaxial test was perform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confining pressure and experimental factors on elastic modulus of soil-rock mixtures were obtained,and then the accuracy of the double-inclusion embedded model to predic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soil-rock mixtures in freezing-thawing cycle is verified.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as to soil-rock mixtures,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the elastic modulus increases approximately linearly.The most crucial factors to affect the elastic modulus are rock content and compaction degree at the same confining pressure;the elastic modulu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ock content and compactness;as the number of freeze-thaw cycles increases,the freeze-thaw damage coefficient of meso-structural interface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de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rock mixtures confining pressure freeze-thaw cycle elastic modulus damage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thickness and elastic modulus on stress condition of fatigue-resistant coating under rolling contact 被引量:5
2
作者 朴钟宇 徐滨士 +1 位作者 王海斗 濮春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5期899-905,共7页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surface subs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ubsurface stresses of the (FEM). The models of coating single-layer sprayed-coatings on monolithic configurations ...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surface subs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ubsurface stresses of the (FEM). The models of coating single-layer sprayed-coatings on monolithic configuration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and elastic modulus ratios of coating to substrate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effects of thickness and elastic modulus ratio on the stresses were address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shear stress obviousl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ating thickness, du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maximum shear stress moving away from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magnitude of von Mises stress also declines in the case of thicker coatings. However, the high elastic modulus ratio results in extremely high maximum shear stress and the severe discontinuity of the von Mises stress curves, which leads to the intensive stress concentration on the coating/substrate interface. So the coating configurations with the larger coating thickness and lower difference of elastic modulus between coating and substrate exhibit excellent resistant performance of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R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ayed-coating thickness elastic modulus maximum stress von Mises str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itu measurement of elastic modulus for ceramic top-coat at high temperature
3
作者 齐红宇 周立柱 +2 位作者 马海全 杨晓光 李旭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2期372-376,共5页
The ceramic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advanced gas turbine engines because of their ability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engin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reduce the cooling, thus hel... The ceramic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TBC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advanced gas turbine engines because of their ability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engine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reduce the cooling, thus help achieve future engine low emission, high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goals. Currently,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processes such as the plasma spraying (PS) and the electron beam-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EB-PVD) techniques. The PS coating was selected to test the elastic modulus. Using the nanoindentation and resonant frequency metho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ramic top-coat were measured in-situ.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 resonant frequency and composite beam, the testing system was set up including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BCs is important for stress-strain analysis and failure prediction. The TBCs systems are multi-layer material system.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op-coat by tensile method. The testing data is scatter by nanoindentation method because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eramic top-coa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top-coat between 20?1 150 ℃ is obtained. The elastic modulus is from 2 to 70 GPa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elastic modulus changes from 62.5 GPa to 18.6 GPa when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20 ℃ to 1 1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BARRIER coatings plasma SPRAYING RESONANT frequency elastic modu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Tissue Elasticity in Nine Tree Species
4
作者 Li JiyueForest Resources College,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2期25-32,共8页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ontrolled soil water potential in a greenhouse. The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tissue elasticity were studied in 1 - 3 year-old seedlings Pinus tabulaeformis, ...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ontrolled soil water potential in a greenhouse. The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on tissue elasticity were studied in 1 - 3 year-old seedlings Pinus tabulaeformi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Quercus variabilis, Acer truncatum , Robinia psendoacacia, Fraxinus americana , Amorpha fruticosa, Hip-pophea rahmnoides and Cotinus coggygria ,using the pressure-volume method. Tissue elasticity was characterized using graphs of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plotted as a function of turgor pressure and maximum values of the elastic modulus. Changes in tissue elasticity may be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allowing low water potentials to be reached and maintained without the development of detrimental water str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issue e-lasticity in needle-leaved tree species is higher than in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but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the tree species tend to increase following development of water stress. Increases in elastic modu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stress WATER potential TURGOR elastic modulus pressure-volu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毛竹抗弯力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涛 周文静 +2 位作者 吴义强 陈晨 许伟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目的】探究温度对毛竹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竹材在极端环境下的建筑结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赤水市3~6年生毛竹为研究对象,制作有竹节和无竹节2种类型试件各66个;设置11个目标温度(-60、-40、-20、0、20、6... 【目的】探究温度对毛竹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竹材在极端环境下的建筑结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赤水市3~6年生毛竹为研究对象,制作有竹节和无竹节2种类型试件各66个;设置11个目标温度(-60、-40、-20、0、20、60、100、130、175、185和200℃)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测试毛竹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析温度对毛竹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温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的关系,并提出毛竹抗弯强度温度影响系数与温度以及抗弯弹性模量温度影响系数与温度的二次函数方程;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分析低温和高温条件下毛竹细胞壁的变化情况,揭示毛竹抗弯力学性能变化的内在机制。【结果】温度对毛竹抗弯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毛竹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当温度升至200℃时,有竹节和无竹节试件的抗弯强度分别为常温下(20℃)抗弯强度的31%和31%,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常温下抗弯弹性模量的44%和41%;相较而言,当温度降至-60℃时,有竹节和无竹节试件的抗弯强度分别为常温下(20℃)抗弯强度的116%和115%,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常温下抗弯弹性模量的135%和128%;低温条件下毛竹表现出较高的强度和明显的脆性,高温条件下则表现出较低的强度和较大的塑性变形;竹节对抗弯强度的影响较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条件,有竹节和无竹节试件的抗弯强度差异均不明显;竹节对抗弯弹性模量具有显著不利影响,尤其在-40~130℃范围内表现明显;微观结构分析表明,低温条件下毛竹细胞壁保持完整且紧密,有助于力学性能提升,高温条件下由于水分蒸发和化学成分转化,毛竹细胞壁软化并逐渐变薄,其力学性能显著下降。【结论】在极端环境条件下,毛竹抗弯力学性能受温度变化的显著影响,低温有助于增强毛竹强度,但会导致更高的脆性;高温会削弱毛竹强度,并导致较大的塑性变形;竹节对毛竹抗弯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弹性模量具有一定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温度 竹节 抗弯强度 抗弯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率重组单元辊压树脂浸渍法制备重组木及其性能
6
作者 张亚梅 周云霞 +1 位作者 祝荣先 于文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176,共10页
【目的】重组木的传统施胶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干燥耗能高,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等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法,直接对高含水率的重组单元进行施胶。通过系统地探究该方法对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生... 【目的】重组木的传统施胶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干燥耗能高,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等技术瓶颈。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法,直接对高含水率的重组单元进行施胶。通过系统地探究该方法对重组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辊压树脂浸渍技术,直接对含水率为30%的杨木重组单元施加酚醛树脂,并通过调控压缩率和辊压次数优化施胶量控制工艺。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表征胶液分布和微观形貌,通过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解析树脂与木材界面之间的化学作用机制。此外,采用煮沸–干燥–煮沸循环测试法评估重组木的耐水性能,并通过三点弯曲测试法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辊压压力和辊压次数的增加可显著提升高含水率重组单元的施胶量。与传统吊笼式浸胶法制备的重组木相比,辊压树脂浸渍法制备的重组木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分别降低了41.12%和21.04%,弹性模量(MOE)增大了10.57%。辊压压力促使重组单元中的细胞裂隙扩展,胶液在负压作用下渗透至细胞腔及细胞壁内部,并与纤维素发生交联。化学分析进一步证实,酚醛树脂填充了细胞间隙并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从而抑制木材吸湿膨胀,提升密实度与结晶度。因此,该技术使得胶液在重组单元中的分布更加均匀,显著提高了重组木的耐水性能,抑制了木材细胞吸水后的回弹现象,减少了重组木表面的“跳丝”现象,提高了板材整体性能的均匀性。同时,渗透到细胞壁中的酚醛树脂增强了重组木的MOE。【结论】高含水率重组单元辊压树脂浸渍技术通过优化胶液分布与界面结合,显著提升了重组木的耐水性和MOE。同时,该技术省去了干燥工序,有效降低了能耗。这一技术突破为实现重组单元的疏解—浸渍—干燥连续化生产提供了可行路径,为重组木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重组单元 辊压树脂浸渍法 重组木 连续化生产 耐水性能 弹性模量(m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CrNiMo7-6合金钢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广涛 李赞 +1 位作者 王维川 裴慧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99,104,共5页
采用KLA G200纳米压痕仪对18CrNiMo7-6合金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压痕测试,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载荷-深度曲线。采用接触刚度-接触深度/Oliver-Pharr分析方法对载荷-深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和弹... 采用KLA G200纳米压痕仪对18CrNiMo7-6合金钢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高温压痕测试,获得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载荷-深度曲线。采用接触刚度-接触深度/Oliver-Pharr分析方法对载荷-深度曲线进行分析,得到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数值拟合给出了弹性模量和硬度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结果表明:18CrNiMo7-6合金钢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硬度下降的趋势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18CrNiMo7-6合金钢弹性模量同样呈现下降趋势,在250~300℃该合金钢的杨氏模量有较大的下降,在300~350℃弹性模量随温度下降趋势较为平缓;超过350℃以后,该合金钢的弹性模量又快速下降。该合金钢弹性模量随温度的演化规律呈现明显的分段式特性。对18CrNiMo7-6合金钢在不同温度下硬度和弹性模量等的研究有助于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CrNiMo7-6合金钢 高温压痕测试 硬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阮波 沈一凡 +3 位作者 张向京 路占海 张佳森 聂如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4-1621,共8页
以新疆和若(和田—若羌)铁路为背景,采用水泥、玄武岩纤维及工地现场的风积沙作为原材料,制作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试样,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和纤维掺量对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动力特性的影响。试样的水泥掺量为5%,纤维掺量为0.8%。采用锤击法... 以新疆和若(和田—若羌)铁路为背景,采用水泥、玄武岩纤维及工地现场的风积沙作为原材料,制作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试样,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和纤维掺量对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动力特性的影响。试样的水泥掺量为5%,纤维掺量为0.8%。采用锤击法制作直径为39.1 mm、高度为80 mm的圆柱体试样,标准养护28 d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与三轴循环加载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的冻结与融化温度分别为-20℃和20℃,采用三向冻结的冻结路径和无外界补给水的冻结方式。三轴循环加载试验采用正弦波加载,加载频率1 Hz,循环加载次数5000次。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骨干曲线符合修正Hardin-Drnevich模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纤维水泥改良风积沙试样的动弹性模量呈指数函数减小,而阻尼比呈指数函数增大,试样达到指定动应变时对应的动应力减小。与未掺纤维试样相比,冻融循环1、3、6、10、15次时,掺入纤维试样的动弹性模量提高了6.74%、5.52%、4.18%、8.91%、9.65%,阻尼比减少了13.9%、8.9%、19.7%、15.9%、22.8%,且掺入纤维试样动应变达到0.08%时对应的动应力增大了18.08%、9.90%、9.75%、22.57%、24.74%。研究成果可以为采用改良风积沙作为路基填料的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基床 动三轴试验 冻融循环试验 风积沙 玄武岩纤维 骨干曲线 动弹性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弹性模量理论与试验研究
9
作者 程海根 曾辉 +1 位作者 伍坤 黄小文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研究目的:弹性模量是分析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关键参数。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通常直接采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简化计算,但这种方法忽略了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探索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对预... 研究目的:弹性模量是分析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关键参数。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通常直接采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简化计算,但这种方法忽略了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探索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对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弹性模量的实际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刚度相等原则的梁体弹性模量解析公式。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模拟不同配筋条件下的梁体弹性模量,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论:(1)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弹性模量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随着配筋率的增加,梁体弹性模量明显提升,当配筋率为3%时,梁体弹性模量相比混凝土弹性模量提高了27.3%;当配筋率为5%时,提高了44.3%;(3)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优化中;考虑配筋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能够显著减少结构计算中的误差,提高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 弹性模量 数值模拟 ANSYS Workben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栽鹿茸菇菌棒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李超 阮培英 +3 位作者 郭洪恩 张玉浩 刘霞 何青海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161,共6页
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迅速,部分品种食用菌已经开始采用袋栽方式进行养殖,并且栽培品种和作物产量等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食用菌脱袋设备的需求增加。为给菌棒脱袋设备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以袋栽鹿茸菇菌棒为试验对象,对其物理力学特... 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迅速,部分品种食用菌已经开始采用袋栽方式进行养殖,并且栽培品种和作物产量等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食用菌脱袋设备的需求增加。为给菌棒脱袋设备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以袋栽鹿茸菇菌棒为试验对象,对其物理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利用排沙法测定鹿茸菇菌棒密度,利用斜面法测得菌棒—橡胶层、菌棒—不锈钢的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菌袋黏附强度和菌袋撕脱力,以及对鹿茸菇菌棒进行径向压缩试验,并得出在加载速度为10 mm/min时,菌棒弹性模量的平均值为0.949 MPa,泊松比的平均值为0.177。为鹿茸菇菌棒脱袋装备关键部件设计及作业参数的确定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菇菌棒 物理力学特性 弹性模量 泊松比 脱袋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作用下再生砖粉ECC力学性能及寿命预测
11
作者 楚留声 赵静静 +2 位作者 赫约西 元成方 程站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石英砂制备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了不同砖粉取代率对ECC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再生砖粉100%取代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对比其与基准配合比ECC、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介质(清水、NaCl溶...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石英砂制备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了不同砖粉取代率对ECC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再生砖粉100%取代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对比其与基准配合比ECC、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介质(清水、NaCl溶液、Na_(2)SO_(4)溶液以及NaCl与Na_(2)SO_(4)混合溶液)侵蚀下的抗冻耐久性,对不同侵蚀介质下基准配合比ECC和再生砖粉ECC的抗冻耐久性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再生砖粉取代率的增大,ECC的抗折与抗压强度逐渐减小,100%取代率下基体抗折强度为16.5 MPa,抗压强度为33.7 MPa;不同砖粉取代率下基体拉应变均可达2.5%以上,且弯曲韧性良好;300次冻融循环后,C30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最大,再生砖粉ECC次之,基准配合比ECC最小;基准配合比ECC和再生砖粉ECC均具有良好的抗盐冻能力;再生砖粉ECC在“三北”地区的抗冻耐久性良好,单一冻融环境下抗冻耐久性寿命均在90年以上,单一盐冻环境下均在6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 再生砖粉 盐冻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积粉砂土动力特性研究
12
作者 岳夏冰 肖天鹏 +1 位作者 陈炳旭 王志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为探究洪积粉砂土填料的动力特性,考虑动应力幅值、含水率、围压和频率的影响进行了洪积粉砂土填料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洪积粉砂土试样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动力变形规律,并建立了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动强度与循环次数的拟合曲线模型。结... 为探究洪积粉砂土填料的动力特性,考虑动应力幅值、含水率、围压和频率的影响进行了洪积粉砂土填料动三轴试验,研究了洪积粉砂土试样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动力变形规律,并建立了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动强度与循环次数的拟合曲线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洪积粉砂土的累积塑性应变逐渐增大,加载初期累积塑性应变积累较快,但1000次循环后保持相对稳定;动弹性模量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而发生衰减,围压和含水率对洪积粉砂土的动弹性模量影响较大,当围压越大且含水率接近最佳含水率时,动弹性模量越大;阻尼比随着应变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洪积粉砂土的动强度与围压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循环次数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积粉砂土 累积塑性应变 动三轴试验 动弹性模量 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效应下海砂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13
作者 王家全 和玉 +1 位作者 林志南 唐毅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针对温度对海砂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不足,在现有的GDS动三轴试验系统中增添JULABO温度模块,开展考虑温度效应的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探究了温度和动应力幅值对广西北部湾海砂累积塑性应变、动弹性模量及动孔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北... 针对温度对海砂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不足,在现有的GDS动三轴试验系统中增添JULABO温度模块,开展考虑温度效应的固结不排水动三轴试验,探究了温度和动应力幅值对广西北部湾海砂累积塑性应变、动弹性模量及动孔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北部湾海砂的累积塑性应变曲线整体呈现破坏型发展趋势,升温引起北部湾海砂的应变累积速率加快,在动应力幅值较大时,升温引起北部湾海砂的累积塑性应变明显增加,在循环加载后期发生液化;在升温条件下,温度对北部湾海砂孔压发展有显著影响,海砂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循环活动性,且液化程度加重;北部湾海砂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出现刚度软化现象,温度升高可以降低北部湾海砂的初始动弹性模量;幂函数能较好地描述北部湾海砂动弹性模量Ed与轴向累积应变ε_(d)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温度下动弹性模量与动应变的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预测北部湾海砂在不同温度下的动弹性模量。研究成果为考虑温度效应下海砂作为填料的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海砂 温度效应 动弹性模量 孔压模型 温控三轴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法的GH5188合金弹性模量阈值温度测量方法
14
作者 孙士勇 朱殿立 +1 位作者 李影 赵延广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99,共5页
利用动态法对GH5188合金在升温过程中的弹性模量E进行了测量,基于经验公式E=E_(0)(1-ηT),提出一种双阶段线性拟合求解阈值温度T_(0)的方法,以快速确定GH5188合金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呈现线性降低的适用温度范围;通过常温下的对比实... 利用动态法对GH5188合金在升温过程中的弹性模量E进行了测量,基于经验公式E=E_(0)(1-ηT),提出一种双阶段线性拟合求解阈值温度T_(0)的方法,以快速确定GH5188合金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呈现线性降低的适用温度范围;通过常温下的对比实验,验证了对称斜面式耐高温砖辅以耐高温棉的支撑方式替代悬丝法进行弹性模量测量的准确性,并讨论分析了高温下此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升降温结合的实验方法,在满足阈值温度测量精度下缩短实验时间近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法 弹性模量 GH5188合金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刘琳 邵鑫 +1 位作者 庞昆 郑蕻陈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8-1407,共10页
本研究针对碱激发矿渣-粉煤灰(AASF)浆体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复杂影响因素,采用试验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关键参数。通过随机森林回归(RFR)和梯度提升回归(GBR)模型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进... 本研究针对碱激发矿渣-粉煤灰(AASF)浆体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复杂影响因素,采用试验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关键参数。通过随机森林回归(RFR)和梯度提升回归(GBR)模型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机器学习预测的材料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与真实值差距可以控制在±15%以内,并提供了定量计算公式,显著提升了对材料力学性能优化的效率和效果。基于双目标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浆体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之间存在的搭配组合关系,并揭示了优化配比设计的有效路径。粉煤灰掺量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当掺量小于25%(质量分数)时,与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当掺量介于50%~75%(质量分数),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本研究为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材料的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低碳材料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材料 矿渣 粉煤灰 机器学习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双目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质量分数及粒径对钙质结核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16
作者 吴道祥 林飞 +1 位作者 吴杰 李汶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9-974,共6页
钙质结核土具有独特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其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开展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粒径和质量分数结核的钙质结核土试样的动三轴试验,研究结核的存在对钙质结核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动弹... 钙质结核土具有独特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其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开展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粒径和质量分数结核的钙质结核土试样的动三轴试验,研究结核的存在对钙质结核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动弹性模量先迅速降低,而后降低幅度随动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结核粒径或质量分数的增大,土体动弹性模量随之增大,土体抵抗动荷载作用变形的能力越强。采用颗粒流PFC2D对钙质结核土的动三轴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核明显阻滞了其周围细粒的变位,结核及其周围产生明显应力集中,形成土体“骨架”,从微观上解释了结核的存在对土体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和作用。该研究成果为钙质结核土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其他类似粗粒-细粒结构土体的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结核土 循环荷载 动弹性模量 滞回曲线 颗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干湿循环作用下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微观性能研究
17
作者 张普 齐冬有 +5 位作者 王小可 陈鹤元 何昌毓 张巍 谢亚斌 张冬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29-2436,共8页
随着近年来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水泥基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耐久性要求日益提高。铁铝酸盐水泥是我国研发的“第三代水泥”,具有抗海水侵蚀的优异性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海水干湿循环下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FACC)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随着近年来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水泥基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耐久性要求日益提高。铁铝酸盐水泥是我国研发的“第三代水泥”,具有抗海水侵蚀的优异性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海水干湿循环下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FACC)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OPCC)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变化,并特别关注水胶比对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分析FACC和OPCC的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压汞法对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水干湿循环过程中,FACC的质量损失率较低,相对动弹性模量在海水干湿循环初期有所增加,随后趋于稳定,而OPCC的相对弹性模量则在海水干湿循环后期出现明显下降。抗压强度方面,FACC在海水干湿循环后有所增加,而OPCC则有所降低。总体上,FACC展现出比OPCC更优异的耐久性和更强的抗海水侵蚀性能。微观分析显示,FACC具有更低的孔隙率和更精细的孔隙结构,这有助于提高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铝酸盐水泥 海水干湿循环 质量损失率 相对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 微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PBTE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雅丽 袁如超 +2 位作者 俞建勇 刘丽芳 李发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为制备弹性优良、手感柔软的复合纤维,采用聚酰胺6(PA6)和自制聚酰胺弹性体(PBTE)作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具有自卷曲性能的并列复合纤维。对PA6/PBTE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双组分熔体的流变性能,并阐明不同牵伸倍... 为制备弹性优良、手感柔软的复合纤维,采用聚酰胺6(PA6)和自制聚酰胺弹性体(PBTE)作为原料,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具有自卷曲性能的并列复合纤维。对PA6/PBTE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双组分熔体的流变性能,并阐明不同牵伸倍数对热性能、力学性能、回弹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A6/PBTE并列复合纤维的初始模量为9.9 cN/dtex,此数值低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T/PTT)纤维(40 cN/dtex),且增大牵伸倍数能提高并列复合纤维的卷曲性能、回弹性能和强度。当牵伸倍数为2.0时,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卷曲性能和回弹性能均达到最佳状态,断裂强度达2.4 cN/dtex,卷曲弹性率在90%以上。定伸长为10%时,并列纤维循环30次的弹性回复率在90%以上。PA6/PBTE并列复合纤维为弹性纤维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PBTE 弹性纤维 牵伸倍数 卷曲性能 初始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受压下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汉梁 梁炯丰 +2 位作者 何春锋 鲁圣鹏 杨文瑞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49,55,共4页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为了研究单轴受压下钢纤维的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影响,制作了48个100 mm×10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0.6%、0.9%、1.2%,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100%),分析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逐步增加;但是,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均会下降,峰值应变增加。同时基础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下应力-应变曲线关系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 抗压强度 峰值应变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作用下不同高度比煤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蔚默然 王开 +2 位作者 张小强 姜玉龙 蔡婷婷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1,共8页
为研究煤岩组合体在超临界CO_(2)作用下三轴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采用超临界CO_(2)浸泡系统,对4种不同高度比煤岩组合体试件进行浸泡和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岩组合体高度比的增大,三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破坏... 为研究煤岩组合体在超临界CO_(2)作用下三轴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采用超临界CO_(2)浸泡系统,对4种不同高度比煤岩组合体试件进行浸泡和三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煤岩组合体高度比的增大,三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破坏时应变变形逐渐增大。被超临界CO_(2)浸泡后,组合体三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煤岩高度比的增大,组合体三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劣化程度逐渐增大。组合体加载破坏后,岩体部分无明显裂隙,主要为煤体发生破坏,经超临界CO_(2)浸泡后,煤体破坏更为破碎。组合体总能量、弹性能、耗散能随煤岩高度比增大逐渐降低;超临界CO_(2)浸泡会使组合体总能量、弹性能、耗散能降低,但耗散能占比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煤岩组合体 高度比 三轴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能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