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SC的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玉梅 王华平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18-122,共5页
调制DSC(MIDSC)在常规的线性升温的基础上,叠加了正弦升温曲线,以缓慢的基础升温速率提高了分辨率,同时以快速的瞬时升温速率提高了灵敏度,将可逆和不可逆效应区分开来,在检测微弱转变、多相转交、测定初始结晶度、热容、热导率等方面... 调制DSC(MIDSC)在常规的线性升温的基础上,叠加了正弦升温曲线,以缓慢的基础升温速率提高了分辨率,同时以快速的瞬时升温速率提高了灵敏度,将可逆和不可逆效应区分开来,在检测微弱转变、多相转交、测定初始结晶度、热容、热导率等方面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dsc 应用 mdsc 热分析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式DSC测定聚乙烯的结晶度 被引量:24
2
作者 解云川 张乾 范晓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9-182,186,共5页
为探索和建立用DSC测量聚乙烯(PE)结晶度的标准方法,采用调制式DSC(MDSC)对不同PE的固有结晶度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研究了PE在熔融过程中可逆与不可逆热流所对应的可能的大分子结构及运动特征,根据实验确定的包括基线在内的测定方法精确... 为探索和建立用DSC测量聚乙烯(PE)结晶度的标准方法,采用调制式DSC(MDSC)对不同PE的固有结晶度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研究了PE在熔融过程中可逆与不可逆热流所对应的可能的大分子结构及运动特征,根据实验确定的包括基线在内的测定方法精确测定了不同PE的固有结晶度,并与广角X射线衍射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结晶度 PE 力学性能 升温速率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体系玻璃化温度的调制DSC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徐丽 郑娜 浦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2,43,共5页
采用调制DSC成功分析了聚苯乙烯(PS)乳液、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b-聚苯乙烯(SBAS)三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异戊二烯-b-聚苯乙烯(SIS)与沥青共混物3种多组分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果表明,调制DSC可分辨PS乳液中水蒸发吸热... 采用调制DSC成功分析了聚苯乙烯(PS)乳液、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b-聚苯乙烯(SBAS)三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异戊二烯-b-聚苯乙烯(SIS)与沥青共混物3种多组分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果表明,调制DSC可分辨PS乳液中水蒸发吸热和PS玻璃化转变的重叠效应,PS乳液体系湿态时的Tg较干态时约低13℃;常规DSC难以测定PS含量低于35%(质量百分数)时SBAS三嵌段共聚物中PS段的Tg,但调制DSC可将此临界值降至20%;对于SIS与沥青的共混体系,采用调制DSC可分析出SIS在3%~5%时PI段的Tg,根据FOX方程推算,沥青中15%~20%的轻组分被SIS溶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调制DSC可有效测量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Tg,这对研究复杂体系的热性能和分子链段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 热分析 聚苯乙烯乳液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C技术在LabVIEW 8.0 DSC模块中的运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何奇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4389-4390,F0003,共3页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作为一种工业标准,提供了硬件设备的统一“驱动”,极大的简化了软件与硬件之间的通讯编程。NI最新推出的LabVIEW8.0的DSC(dataloggingand supervisory control)模块进一步加强与简化了与OPCServer的通讯,...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作为一种工业标准,提供了硬件设备的统一“驱动”,极大的简化了软件与硬件之间的通讯编程。NI最新推出的LabVIEW8.0的DSC(dataloggingand supervisory control)模块进一步加强与简化了与OPCServer的通讯,而且其自身也可以作为一个OPC Server存在。介绍了如何通过LabVIEW 8.0 DSC模块与OPC Server进行通讯以及如何用它编写自己的OPC Ser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 LABVIEW 8.0数据记录与监控模块 分布式数据获取与监控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 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DSC技术在聚烯烃初始结晶度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丽 高宇新 +1 位作者 王文燕 韦德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1年第4期50-52,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调制DSC(MDSC)技术在聚烯烃初始结晶度测试中的应用,对聚烯烃产品进行常规的DSC测试,聚乙烯样品(PE-1)的积分限难以选定,通过MDSC测试,准确测量了聚烯烃产品的初始结晶度,分析了聚丙烯样品(PP-1)的冷结晶现...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调制DSC(MDSC)技术在聚烯烃初始结晶度测试中的应用,对聚烯烃产品进行常规的DSC测试,聚乙烯样品(PE-1)的积分限难以选定,通过MDSC测试,准确测量了聚烯烃产品的初始结晶度,分析了聚丙烯样品(PP-1)的冷结晶现象,展现了MDSC测试分析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dsc 聚烯烃 初始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空间分割注意力的织物材质识别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南科良 靳雁霞 +3 位作者 王松松 王婷 张晓竺 张壮威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7,共10页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检测织物材质精确度低、检测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空间分割注意力的织物材质识别算法。首先对多种材质的织物风吹视频进行分帧处理,得到织物图像。接着进行数据预处理,并采集织物图像的时序信息,利用欧氏距离计算... 针对传统神经网络检测织物材质精确度低、检测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空间分割注意力的织物材质识别算法。首先对多种材质的织物风吹视频进行分帧处理,得到织物图像。接着进行数据预处理,并采集织物图像的时序信息,利用欧氏距离计算织物图像中同一像素点在时间前后的位移量,将织物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将处理后的图像输入到注意力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采取深度可分离卷积(DSC)替代普通卷积,以减少网络参数与计算量,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然后在每个卷积层后引入空间分割注意力模块(SPAM)来增强重要特征,防止特征图信息丢失过多,提升网络精度。最后通过全局平均池化层和softmax层实现织物材质的识别。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织物材质识别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对织物材质进行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93.9%,单张图片检测时间为83.14 ms,在保证识别精度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材质识别 空间分割注意力模块 区域划分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玻璃化转变温度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雪芹 郝伟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44-546,5487,共4页
对比了DSC与MDSC试验技术的差别 ,列举了MDSC的优点 ,MDSC不但可以给出普通DSC的所有信息 ,而且可给出更多的普通DSC无法提供的信息。MDSC特别适合于对复杂转变、弱的转变的分析 ,可以寻找出隐藏在熔融及结晶过程中的玻璃化转变。MDSC... 对比了DSC与MDSC试验技术的差别 ,列举了MDSC的优点 ,MDSC不但可以给出普通DSC的所有信息 ,而且可给出更多的普通DSC无法提供的信息。MDSC特别适合于对复杂转变、弱的转变的分析 ,可以寻找出隐藏在熔融及结晶过程中的玻璃化转变。MDSC对于试验条件的选择比较苛刻 ,在选择好基本的试验参数的前提下 ,还需要设置调制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mdsc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SO对鸡蛋白溶菌酶溶液变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方盈盈 胡新根 +3 位作者 于丽 李文兵 朱玉青 余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5-1031,共7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温度调制差示扫描量热(MDSC)研究了鸡蛋白溶菌酶在纯水及二甲基亚砜(DMSO)/水混合溶剂中的热变性过程,探讨了酶的浓度、扫描速率和共溶剂的含量对热变性行为的影响规律.在纯水溶液中,溶菌酶的变性焓("Hm)...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温度调制差示扫描量热(MDSC)研究了鸡蛋白溶菌酶在纯水及二甲基亚砜(DMSO)/水混合溶剂中的热变性过程,探讨了酶的浓度、扫描速率和共溶剂的含量对热变性行为的影响规律.在纯水溶液中,溶菌酶的变性焓("Hm)随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在DMSO/水混合溶剂中,变性温度(Tm)随DMSO体积分数的增大向低温方向移动,变性峰变低变宽;当DMSO体积分数达到70%后,热变性曲线变成了一条光滑的直线.另外,在纯水溶液中溶菌酶的MDSC图除了出现DSC中可观察到的主吸热峰(I)外,在峰(I)的前面还出现一个小而对称的吸热峰(II),并且当体系中有DMSO存在时也未能观察到此峰.当溶菌酶浓度增大时,Tm(II)移向低温,"Hm(II)减小,Tm(I)与Tm(II)之间的距离变长.吸热峰(II)的出现被认为是由于水溶液中溶菌酶二聚体的可逆离解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 mdsc DMSO 鸡蛋白溶菌酶 热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尼龙6和聚乳酸升温热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曾春莲 张艺 +2 位作者 汪丽 赵剑豪 许家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3,共4页
用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MDSC)表征尼龙6和聚乳酸升温过程热行为 ,MDSC把总热流分解成可逆热流ΔHrev 和不可逆热流ΔHnon;实验结果表明纯尼龙及其共混体系升温熔融过程中包含了可逆放热峰 ;共混体系不同 ,可逆热流ΔHrev 不同 ,都比... 用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MDSC)表征尼龙6和聚乳酸升温过程热行为 ,MDSC把总热流分解成可逆热流ΔHrev 和不可逆热流ΔHnon;实验结果表明纯尼龙及其共混体系升温熔融过程中包含了可逆放热峰 ;共混体系不同 ,可逆热流ΔHrev 不同 ,都比纯尼龙小 ;纯尼龙可逆热流ΔHrev 随调制周期延长而增大 ;聚乳酸玻璃化转变区 ,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和老化温度的提高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表征 尼龙6 聚乳酸 升温热行为 玻璃化转变 熔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级及退火控制聚乙烯结晶态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解云川 张乾 范晓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4,共5页
采用连续退火热分级方法表征了聚乙烯大分子链的多分散性 ,同时研究了退火对PE结晶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一种新的热分析技术———调制式DSC(MDSC)
关键词 聚乙烯 研究 退火 热分级 结晶态 调制式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VEGF促小鼠造血干细胞动员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晓健 李翊 +4 位作者 游泳 李青 曾辰 仲照东 邹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性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正常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正常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GF短期组(5 d)和VEGF长期组(27 d);实验组腹腔注射VEGF 100 ng/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P... 本研究旨在探讨外源性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正常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将正常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GF短期组(5 d)和VEGF长期组(27 d);实验组腹腔注射VEGF 100 ng/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PBS;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和淋巴细胞的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和脾脏的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亚群、调节T细胞(Treg)和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的数量,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长期组脾脏形态学改变,测定脾指数。结果表明:注射VEGF后,小鼠外周血WBC数明显升高,第3天达峰值;短期组外周血和脾脏中干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长期组脾脏增大,脾指数升高(P<0.05),可见明显髓外造血;给药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没有明显改变,但长期组CD3+细胞比例和CD3+/B220+细胞比值下降;实验组外周血和脾脏CD4+CD25+Treg和Gr-1+CD11b+MDSC水平均增高(P<0.05),在长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外源性VEGF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同时上调多种抑制性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造血干细胞动员 免疫调节 髓源抑制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VIEW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化柱 乔毅 +1 位作者 栾美艳 袁爱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29,34,共3页
SHCAN2000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采用LabVIEW作为上位监控软件,利用其功能强大、编程简单、操作灵活、节省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的优点,实现工业过程控制中的监控功能。并具体介绍了监控功能的实现方法。最后,阐述了LabVIEW在SHCAN2000系统中... SHCAN2000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采用LabVIEW作为上位监控软件,利用其功能强大、编程简单、操作灵活、节省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的优点,实现工业过程控制中的监控功能。并具体介绍了监控功能的实现方法。最后,阐述了LabVIEW在SHCAN2000系统中的成功应用,论证了其作为监控软件适合于中小型控制系统。介绍了针对过程控制研发的DSC模块,运用"LabVIEW+DSC",更节省开发时间,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SHCAN2000 LABVIEW 监控软件 dsc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拉伸及高压处理对低密度聚乙烯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解云川 孔杰 +1 位作者 范晓东 乔文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23,共6页
采用调制式DSC分别对热、拉伸及高压处理后低密度聚乙烯的聚集态结构变化特点作了研究。结果显示 :调制式DSC的不可逆热流曲线可以反映聚乙烯相变过程中的热力学亚稳态晶体结构特征 ,而可逆热流曲线则可反映与热容相关的稳定的聚集态结... 采用调制式DSC分别对热、拉伸及高压处理后低密度聚乙烯的聚集态结构变化特点作了研究。结果显示 :调制式DSC的不可逆热流曲线可以反映聚乙烯相变过程中的热力学亚稳态晶体结构特征 ,而可逆热流曲线则可反映与热容相关的稳定的聚集态结构部分。因此 ,可定性表征聚乙烯晶态结构的相对完善程度。研究发现在低密度聚乙烯中可能存在一类不稳定的亚有序组分 ,其相转变温度约 3 5℃ ,位于晶体主熔融峰之前。结合动态力学性能温度谱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式dsc 不可逆热流 低密度聚乙烯 聚集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IC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智慧 李建岐 +1 位作者 黄毕尧 刘国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针对我国配电网工频通信信道特性,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控制器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包括子站装置和用户终端。对工频通信系统构成,以及信号调制和信号解调原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我国配电网信道特性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 针对我国配电网工频通信信道特性,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控制器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包括子站装置和用户终端。对工频通信系统构成,以及信号调制和信号解调原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我国配电网信道特性的工频通信系统装置。装置由主控单元、过零检测电路、信号调制/解调电路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主控单元的选择和各功能电路的硬件实现及工作原理。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并以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方式完成了装置软件设计,给出了主程序和子程序的流程图。测试表明,所研制的装置现场运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通信系统 通信装置 数字信号控制器 信号调制 信号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调制技术在材料热分析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秀玉 陈佳圭 +4 位作者 李俊文 徐淑馨 黄旭光 冯稷 翟光杰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1年第z1期94-97,共4页
将调制技术应用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即在原来以一定的速率等速升(降)温的基础上叠加一正弦温度变化,利用数字相敏检波方法对所检测到的原始热流进行处理,从而方便地求得高精度的热容值,并且将可逆热流与不可逆热流分离开来.文中对照... 将调制技术应用于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即在原来以一定的速率等速升(降)温的基础上叠加一正弦温度变化,利用数字相敏检波方法对所检测到的原始热流进行处理,从而方便地求得高精度的热容值,并且将可逆热流与不可逆热流分离开来.文中对照传统DSC中计算热容的公式给出了MDSC中的热容公式,并结合PdNiCuP的MDSC实验介绍了数据处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敏检波 可逆热流 不可逆热流 dsc m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层核壳结构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可控制备及耐腐蚀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细芳 肖玉玲 +1 位作者 刘如佳 张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共10页
首先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一端连有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反应的双键,另一端保留可交联的环氧基,再运用结构设计思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改性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内核)-“惰性”丙烯酸酯(中间层)-含羧基丙烯酸酯... 首先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一端连有与丙烯酸酯类单体反应的双键,另一端保留可交联的环氧基,再运用结构设计思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改性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合物(内核)-“惰性”丙烯酸酯(中间层)-含羧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外壳)结构的稳定型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对乳液进行了结构表征和耐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类单体成功发生了乳液聚合,制备的复合乳液既保留了环氧基又引入了羧基;含中间层的3层结构乳液的稳定性和涂膜耐腐蚀性优于相同配方的常规核壳乳液,设置的“惰性”中间层起到了预期作用;中间层质量分数对复合乳液涂膜耐腐蚀性有较大影响,当中间层质量分数为26%时,温度随机多频调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方法计算出的中间层厚度为14.51 nm,涂膜在3.5%NaCl溶液浸泡7 d后|Z|0.01Hz为1.66×10^(4)Ω·cm^(2),经其涂膜覆盖的马口铁在3.5%NaCl溶液浸泡30 d后,马口铁表面铁元素含量仍保持95.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结构设计 3层结构 中间层厚度 温度随机多频调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燃料干式贮存模块通风口半堵塞热工安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祝玲琳 唐琼辉 +1 位作者 张恒明 张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8-473,共6页
为确保乏燃料干式贮存安全,必须有效地散出乏燃料衰变热。本文对卧式混凝土模块(TC)和内置乏燃料贮罐(DSC)在4个通风口发生不同程度半堵塞情况下的热工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生部分通风口半堵塞情况下,乏燃料贮罐内各个部... 为确保乏燃料干式贮存安全,必须有效地散出乏燃料衰变热。本文对卧式混凝土模块(TC)和内置乏燃料贮罐(DSC)在4个通风口发生不同程度半堵塞情况下的热工安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发生部分通风口半堵塞情况下,乏燃料贮罐内各个部件的温度均在相关法规标准限值范围内,乏燃料贮罐内的热量可被有效导出;混凝土结构温度超出法规限值,需设置合理监控手段,及时发现并清除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混凝土模块 乏燃料贮罐 部分堵塞 热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