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克指数与修正休克指数在急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判断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春生 王艳飞 +4 位作者 孙海艳 赵春梅 梁浩 于健 李俊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65-4069,共5页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 目的:探讨SI与MS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56例,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分别计算休克指数(SI)、修正休克指数(MSI)值,据SI、MSI值将其分为4组,SI≥0.7组与S1〈0.7组,MSI≥1.4组与MSI〈1.4组,对各组间一般资料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进行比较。结果:258例患者被纳入MSI升高组(MSI≥1.4),319例患者被纳入SI升高组(SI≥0.7).一般资料比较除了心率、血压之外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7d全因病死率为8.4%,MACE发生率为18-2%,SI升高组与MSI升高组均预示较高的MACE发生率,而MSI升高组与SI升高组优势比(ORs)比较均高于SI组,分别为全因病死率13.3-5.0.MACE3.9-2.5.心源性体克61.3-10.5。致命性心律失常(LTA)5.4-2.7。结论:SI与MSI在急诊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期预后均是简单、有效的预测指标,而MSI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休克指数 修正休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休克指数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甘君英 许和平 +2 位作者 吴开芳 陈芸妹 叶小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9-692,698,共5页
背景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急诊患者就诊的常见急症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地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于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目的比较休克指数(SI)、年龄休克指数(Age-SI)和改良休克指数(MSI)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 背景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急诊患者就诊的常见急症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地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于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目的比较休克指数(SI)、年龄休克指数(Age-SI)和改良休克指数(MSI)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0年因急性消化道出血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急诊科分诊护士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计算SI、Age-SI和MSI。分析SI、Age-SI和MSI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入住ICU、接受输血治疗、接受内镜/结肠镜(E/C)干预和死亡〕的价值。结果共纳入302例患者,其中158例(52.32%)至少有1种不良结局,38例(12.58%)入住ICU,136例(45.03%)接受输血治疗,54例(17.88%)接受E/C干预,12例(3.97%)死亡。有不良结局的患者SI、Age-SI和MSI均高于无不良结局的患者(P<0.05)。SI、Age-SI和MSI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ge-SI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高于SI(P=0.013)和MSI(P=0.024);SI和MSI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5)。SI、Age-SI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入住ICU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Age-SI和MSI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E/C干预有统计学意义(P<0.05)。Age-SI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的临界值为45.12。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数量与SI(r_(s)=0.255,P=0.002)、Age-SI(r_(s)=0.360,P<0.001)和MSI(r_(s)=0.246,P=0.002)呈正相关。结论Age-SI预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价值优于SI和MSI,且Age-SI在分诊中易于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年龄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 改良休克指数 不良结局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休克指数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预测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发生心肺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东升 李惠萍 +1 位作者 张小红 张国文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6,73,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患者在急诊发生心肺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调查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4598名急性胸痛患者,计算急诊预检分诊时的休克指数(shock index, SI)、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 MSI... 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患者在急诊发生心肺衰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调查于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4598名急性胸痛患者,计算急诊预检分诊时的休克指数(shock index, SI)、修正休克指数(modified shock index, MSI)、体温调整休克指数(temperature-adjusted shock index, ASI(T))、年龄休克指数(age shock index, AgeSI)、舒张休克指数(diastolic shock index, DSI)、呼吸调整休克指数(respiratory-adjusted shock index, RASI)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MEWS)。根据是否发生心肺衰竭分组,以不同类型SI分别联合经皮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pO2)和MEWS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SI、MSI、ASI(T)、AgeSI、DSI、RASI和MEWS预测心肺衰竭的AUC为0.657、0.672、0.658、0.676、0.677、0.643、0.747;不同类型SI联合SpO2、MEWS后预测心肺衰竭的AUC为0.838、0.843、0.837、0.837、0.845、0.829。结论 基于DSI、SpO2、MEWS构建的预测模型利于筛查急性胸痛患者中的心肺衰竭高危人群,对急性胸痛分诊、分级护理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休克指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心肺衰竭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