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Models-3/CMAQ对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聂新旺 王益柏 +3 位作者 孙守勋 赵伟 张利军 程小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82-1188,共7页
2011年3月12日,受日本以东地震和海啸影响,福岛核电站发生核物质泄漏。本文采用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CMAQ),在理想假设条件下,对此次核泄漏事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期间,核泄漏物质主要影响福岛附近地区和西北太平... 2011年3月12日,受日本以东地震和海啸影响,福岛核电站发生核物质泄漏。本文采用空气质量模式系统(Models-3/CMAQ),在理想假设条件下,对此次核泄漏事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期间,核泄漏物质主要影响福岛附近地区和西北太平洋海区;核泄漏物质能扩散至较高的高度,源区核辐射量随高度呈指数减小;核泄漏物质主要通过东北路径和偏东路径影响我国,但核辐射影响极其轻微;Models-3/CMAQ具有对核泄漏事故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泄漏 数值模拟 models-3/cmaq 扩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AQ/ISAM空气质量模型的北京市夏季臭氧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树宪 李洋 +3 位作者 张众志 杜晓惠 徐双喜 孟凡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3-1192,共10页
为了解北京市夏季臭氧(O_(3))污染的特征与来源,采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MAQ)的综合源解析功能(ISAM)对北京市2019年6月不同区域的近地面O_(3)浓度及其来源贡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量化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京津冀以外省份以及全... 为了解北京市夏季臭氧(O_(3))污染的特征与来源,采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MAQ)的综合源解析功能(ISAM)对北京市2019年6月不同区域的近地面O_(3)浓度及其来源贡献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量化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京津冀以外省份以及全球背景共14类NO_(x)和VOCs排放源对北京市不同区域O_(3)污染的贡献.结果表明:①北京市不同地区O_(3)及其前体物来源存在显著差异,城区及近郊区NO_(x)和VOCs均主要来自于北京市本地排放,本地源排放对城区及近郊区的NO_(x)贡献(39.7%~46.4%)显著大于对远郊区的贡献(19.9%~38.8%),本地源排放对城区及近郊区的VOCs贡献(51.1%~75.8%)大于对远郊区的贡献(19.5%~39.6%).②远郊区NO_(x)和VOCs浓度更易受非本地排放的输送影响.③O_(3)主要来源于包括模拟区域外以及全球背景的边界传输贡献,边界传输对北京市不同受体区域的贡献均大于52.6%.④北京市本地源排放对城区及近郊区O_(3)的贡献(6.8%~18.3%)大于对远郊区的贡献(2.4%~7.6%),京津冀以外源区的排放对北京市远郊区的贡献(5.2%~6.4%)大于对城区及近郊区的贡献(2.7%~4.4%),说明本地排放对远郊区影响相对较小,远郊区O_(3)浓度易受北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的阻隔影响.因地理位置及地形原因,河北省不同源区对北京市不同区域O_(3)浓度的贡献存在一定差异.研究显示,控制北京市夏季O_(3)污染应综合考虑城区与郊区O_(3)来源的差异性,做好周边区域的联防联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臭氧(O_(3)) 源解析 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cma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交通扬尘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许艳玲 程水源 +2 位作者 陈东升 赵秀勇 郭秀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RPS与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的耦合模式,模拟2002年4个季节代表月份(1月、4月、8月和10月)北京市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耦合模式有很好的可靠性。设计了2种污染源情景方案,分析了北京市...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RPS与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的耦合模式,模拟2002年4个季节代表月份(1月、4月、8月和10月)北京市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耦合模式有很好的可靠性。设计了2种污染源情景方案,分析了北京市2002年4个季节代表月份交通扬尘对市区大气PM10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代表月中,交通扬尘对北京市PM10的逐时贡献率波动较大,最高可达33%,最低为3%;交通扬尘对北京市大气PM10影响显著,4个月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6.73%、12.92%、18.56%和18.17%,平均贡献浓度分别为27.61μg/m3、32.80μg/m3、25.20μg/m3和24.40μg/m3。此外,依据模拟结果,结合交通扬尘污染特征与治理现状,提出了北京市交通扬尘的初步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北京市 交通扬尘 ARPS models-3/cmaq PM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秋季典型气溶胶污染的过程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一鸣 洪莹莹 +4 位作者 张舒婷 王雪梅 范绍佳 冯业荣 樊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017-3025,共9页
为了解大气中各物理和化学过程对气溶胶浓度的贡献情况,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秋季典型气溶胶污染进行研究.模拟时间是2012年10月,期间珠三角主要受高压系统的控制,在17日冷锋过境前后高压天气形势发... 为了解大气中各物理和化学过程对气溶胶浓度的贡献情况,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秋季典型气溶胶污染进行研究.模拟时间是2012年10月,期间珠三角主要受高压系统的控制,在17日冷锋过境前后高压天气形势发生转变,风向从东北风转为偏东风.结果表明,珠三角秋季PM2.5浓度呈现西高东低的水平分布特征,随着高度的上升浓度高值中心也向西南方向偏移;受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影响,陆地上PM2.5输送高度呈现白天高夜晚低的变化特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源排放,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是影响近地面PM2.5浓度变化的主要过程;本地污染物排放是城市中心(广州站)PM2.5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在下风向位置(江门站)外来污染物的水平输送过程是PM2.5的最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models-3/cmaq模式 气溶胶污染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北京奥运交通限制效果的模式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岩 安兴琴 +3 位作者 左洪超 曹国良 林伟立 王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9-1626,共8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保署(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研究了北京城区奥运交通限行期间VOC、NOX和O3的浓度变化状况。结果表明:Models-3/CMAQ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VOC、NOX和O3浓度的变化趋势;交通限行造成的机动车排放源... 利用美国国家环保署(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研究了北京城区奥运交通限行期间VOC、NOX和O3的浓度变化状况。结果表明:Models-3/CMAQ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VOC、NOX和O3浓度的变化趋势;交通限行造成的机动车排放源削减使北京奥运期间大气VOC浓度平均减少约12%,NOX浓度平均减少约21%,而O3浓度则平均增加约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s-3/cmaq模式 北京奥运交通限行 VOC、NOX和O3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污染对北京大气PM_(10)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素英 陈东升 赵秀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7,共5页
文章基于Models3/CMAQ空气质量模式,利用北京及周边省市详细调查的污染源数据,采取双层网格嵌套技术建立起适用于我国华北区域的大气PM10数值模拟系统。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5种污染源情景方案,并对各种情景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定量计算... 文章基于Models3/CMAQ空气质量模式,利用北京及周边省市详细调查的污染源数据,采取双层网格嵌套技术建立起适用于我国华北区域的大气PM10数值模拟系统。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5种污染源情景方案,并对各种情景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定量计算周边各省市对北京大气PM10的具体影响情况,得到2002年采暖季(1月份)和非采暖季(7月份)周边省市对北京大气PM10逐时浓度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外来污染物输送对北京大气PM10浓度影响较大,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外来影响分别为23.4%和40.0%。在周边各省市中,河北、天津、山西等地污染源排放对北京市大气PM10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s3 cmaq MM5 PM10 区域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刻污染减排对北京市PM_(2.5)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翟世贤 安兴琴 +3 位作者 刘俊 吴其重 李楠 张小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9-1379,共11页
利用空气质量模式Model-3/CMAQ及京津冀地区高分辨率排放源清单,针对有代表性的污染时段(2012年2月7~16日),设置了5种不同时刻的减排方案(在污染峰值提前4d、提前3d、提前2d、提前1d及当天减排),对比在同样的减排比例下,不同时刻... 利用空气质量模式Model-3/CMAQ及京津冀地区高分辨率排放源清单,针对有代表性的污染时段(2012年2月7~16日),设置了5种不同时刻的减排方案(在污染峰值提前4d、提前3d、提前2d、提前1d及当天减排),对比在同样的减排比例下,不同时刻开始减排的效果差异.研究发现,提前采取减排控制措施比污染峰值当天开始减排对降低PM2.5浓度的影响更为明显,而且提前采取应急减排的时间越早,PM2.5浓度下降越明显.提前1d、2d、3d减排海淀站和城六区峰值浓度下降率分别为23%和22%、31%和30%、39%和38%,均明显高于当天减排的峰值浓度下降率10%和9%.但随着提前天数的增加,PM2.5峰值浓度进一步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减排效益较之前显著降低.提前4d减排海淀站和城六区峰值浓度下降率分别为40%和39%,提前4d减排和提前3d减排对降低污染峰值日PM2.5浓度的效果已没有太大差别.同时针对另一个污染时段(2012年1月11~20日)进行了相似的敏感性试验,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针对某些污染事件的应急减排,综合考虑减排成本和减排效果,根据气象条件的预报,在可能引起重污染事件的不利气象条件来临时提前2~3d采取减排措施效果最好,既能有效降低PM2.5浓度,也可以避免因盲目长时间减排造成的成本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刻减排 北京市 PM2 5 污染应急 models-3 cmaq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俊日 肖昕 +2 位作者 吴涛 李彦鹏 贾红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47-2054,共8页
基于源清单"Nudging"修正方法和XGBoost算法对徐州市2016年12月13个监测站点的PM_(2.5)、PM_(10)、O_3、SO_2、NO_2、CO等6种污染物浓度预报值进行修正,并分析了修正前后模式预报改善效果.在源清单"Nudging"修正部... 基于源清单"Nudging"修正方法和XGBoost算法对徐州市2016年12月13个监测站点的PM_(2.5)、PM_(10)、O_3、SO_2、NO_2、CO等6种污染物浓度预报值进行修正,并分析了修正前后模式预报改善效果.在源清单"Nudging"修正部分,本文结合IDW空间插值算法对SO_2、NO_2、CO等3种污染物浓度预报值进行修正,与修正前后模拟结果相比,采用同化源模拟的预报浓度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提高了0.06~0.27不等,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减少的幅度较为明显,平均相对偏差(MFB)和平均相对误差(MFE)均在理想水平范围内,NO_2修正效果最好,其次是SO_2和CO.基于XGBoost算法的统计修正部分,本文结合WRF气象预报要素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对6种污染物进行统计修正,经滚动修正之后,预报偏低或偏高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除了SO_2之外,相关系数均提高到0.6~0.7左右,各项误差统计指标改进幅度非常明显.总体而言,本文采用的两种修正方法对中小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改进效果非常明显,反映了此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s-3/cmaq “nudging”修正 统计修正 数值预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PM_(2.5)和臭氧复合污染期多路径减排效果评估 被引量:9
9
作者 卞锦婷 黄凌 +5 位作者 李红丽 李瑞 姜森 廖加强 王杨君 李莉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324,共11页
为探究大气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期间的污染物浓度削峰方案,以上海市2018年4月27—30日PM_(2.5)和O_(3)复合污染时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型),建立上海市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MDA8 O_(3))以及P... 为探究大气PM_(2.5)和臭氧(O_(3))复合污染期间的污染物浓度削峰方案,以上海市2018年4月27—30日PM_(2.5)和O_(3)复合污染时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型),建立上海市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MDA8 O_(3))以及PM_(2.5)浓度与人为源排放的NO_(x)和VOCs之间的响应关系,获得了EKMA(empirical kinetics modeling approach,经验动力学建模方法)曲线.在此基础上,探讨上海市MDA8 O_(3)和PM_(2.5)对前体物排放的敏感性,并进一步量化了本地减排、提前减排和区域减排等不同情景下PM_(2.5)和MDA8 O_(3)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1)上海市PM_(2.5)和O_(3)复合污染期间MDA8 O_(3)的峰值率(PR)为0.6~1.1,除浦东惠南站点外,整体处于VOCs控制区.(2)上海市人为源NO_(x)和VOCs减排对PM_(2.5)的削峰效果有限(NO_(x)减少80%时,PM_(2.5)浓度下降1.2μg/m^(3)).本地VOCs减排对MDA8 O_(3)的削峰较为明显(最大下降量为17.0μg/m^(3)).VOCs与NO_(x)的减排比例需控制在1.9∶1以上才能使MDA8 O_(3)浓度不发生反弹,同时可优先控制烯烃类的排放.(3)上海市MDA8 O_(3)浓度在提前减排和区域减排VOCs情景下均能进一步降低,降幅为0.6%~3.1%,且区域减排带来的受益范围更广;提前减排和区域减排对上海市PM_(2.5)浓度降低的边际效益均甚微.研究显示,复合污染期间VOCs的排放控制可同时削减PM_(2.5)和MDA8 O_(3)浓度峰值,提前采取污染防控措施以及区域联合控制对上海市O_(3)浓度削峰有一定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控制 臭氧(O_(3)) PM_(2.5) 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型) 减排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空气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玄 史会剑 +2 位作者 谢刚 刘光辉 孙凤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5年第5期15-20,共6页
利用2013年1—12月济南市大气监测数据,分析该市空气质量现状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济南市空气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空气污染严重时段为冬季采暖期,颗粒物污染严重区域... 利用2013年1—12月济南市大气监测数据,分析该市空气质量现状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济南市空气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空气污染严重时段为冬季采暖期,颗粒物污染严重区域为该市西部和西北部地区,SO2、NO2污染严重区为中心城区,并从点源、面源和移动源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在SO2、NOx和工业烟粉尘分别减排22.5%、18.2%和31.4%的条件下,运用Models-3/CMAQ模型模拟计算得出:2015年1月和7月,济南市空气中SO2、NO2、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与2010年同期相比将分别降低23.9%和29.7%、11.4%和15.9%、21.9%和32.6%、13.5%和26.9%,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models-3/CM AQ模型 控制对策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