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 Control of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Vehicle Semi-Active Suspension 被引量:1
1
作者 管继富 武云鹏 +1 位作者 顾亮 黄华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 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tra vel. A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suspension is des...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model travel tracking for the vehicle suspension sys tem is presented based on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 suspension tra vel. A fuzzy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suspension is designed, in which the sus pension travel output of the adaptive LQG control system is taken as the tracking objectiv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suspension travel and vertical acceleration can be track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simple fuzzy controller, and the tracking effect of fuzzy contro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ID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半主动悬挂系统 模糊控制 适应性控制 模型行程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FAC的液压双缸同步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沙郑辉 赵升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6,共8页
依据汽车用模具研配压力机的工作规范要求,设计了配套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通过比较当今常用的同步控制方案,确定了在主油路上采用双比例流量阀、并且在旁路采用伺服阀同时控制的双缸同步控制策略。通过计算确定了系统中关键环节的数学... 依据汽车用模具研配压力机的工作规范要求,设计了配套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通过比较当今常用的同步控制方案,确定了在主油路上采用双比例流量阀、并且在旁路采用伺服阀同时控制的双缸同步控制策略。通过计算确定了系统中关键环节的数学模型,从而获得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具体表达式。进一步,对双缸同步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与比较,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的思想,建立了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MRFAC)的双缸同步控制系统。利用仿真测试了其性能,分析系统的同步误差,验证其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MRFAC控制策略较传统的PID控制策略的同步控制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更加适合该压力机同步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同步 伺服控制 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段过程液压调速系统转速波动的HMCVT拖拉机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研究
3
作者 王波 王萌 +1 位作者 梅烨 张林宽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4期33-39,43,共8页
针对装备HMCVT拖拉机液压调速系统响应迟滞及负载扰动引起的转速波动现象,导致换段时液压调速系统未达到预定的排量比,引起模式切换过程平顺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的策略。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对液压调速系统进行控制... 针对装备HMCVT拖拉机液压调速系统响应迟滞及负载扰动引起的转速波动现象,导致换段时液压调速系统未达到预定的排量比,引起模式切换过程平顺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的策略。建立模糊PID控制器对液压调速系统进行控制,修正模式切换时排量比控制其输出转速;控制液压调速系统转速波动基础上,借助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进一步协调液压调速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之间的动态匹配,建立HMCVT拖拉机模式切换分层协调控制。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液压机械HM1模式向液压机械HM2模式切换时,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基于规则控制相比,最大冲击度分别降低了36.3%和63.7%,滑摩功分别减少20%和25%。该策略可使HMCVT模式切换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CVT 模型参考自适应 模糊PID 分层协调控制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动机模糊自适应PI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温瀚斌 崔彦良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
文章针对传统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转速不稳定、超调量大等问题做出两点改进。首先,引入自耦PI对传统MRAS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进行改进,该方法改善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调速性能、降低超调量、减小稳态误差;其次,针对直接转矩... 文章针对传统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转速不稳定、超调量大等问题做出两点改进。首先,引入自耦PI对传统MRAS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进行改进,该方法改善无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调速性能、降低超调量、减小稳态误差;其次,针对直接转矩控制具有转矩脉动大、调速性能差等缺点,提出变论域静态模糊自适应PI控制策略,减小转矩脉动并改善调速性能,大大提升了抗负载能力;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并进行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结果显示减小了转速超调量,缩短了转速上升中到达高速工况的响应时间,提升了抗负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变论域 自适应模糊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 自耦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确定性的倾转旋翼机过渡模态模糊控制设计
5
作者 阎坤 牛梦瑶 +1 位作者 陈超波 沈海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8-1056,共9页
针对存在未知不确定性的倾转旋翼机从直升机模态到固定翼模态的模型切换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依赖平均驻留时间方法的模糊自适应切换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倾转旋翼机的纵向运动系统模型。其次,针对倾转旋翼机过渡过程存在的未知... 针对存在未知不确定性的倾转旋翼机从直升机模态到固定翼模态的模型切换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依赖平均驻留时间方法的模糊自适应切换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倾转旋翼机的纵向运动系统模型。其次,针对倾转旋翼机过渡过程存在的未知不确定性,采用模糊逻辑系统对其不确定项进行逼近;针对存在不确定性的倾转旋翼机平稳切换问题,提出了模糊自适应鲁棒飞行控制策略,并从理论分析层面严格证明了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倾转旋翼机模态转换过程中的轨迹跟踪,提升了飞行器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模型依赖平均驻留时间 模糊逻辑系统 未知不确定性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直线电机位置伺服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陈幼平 张代林 +1 位作者 艾武 周祖德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综合分析直线电机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及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上,对其位置伺服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DSP的直线电机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该伺服系统提出了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和干扰观测器补偿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动... 在综合分析直线电机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及抗干扰能力的基础上,对其位置伺服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DSP的直线电机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该伺服系统提出了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和干扰观测器补偿技术来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且可以补偿因外力等对系统造成的干扰。重点分析了位置角对系统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对位置角进行校正以消除直线电机定位时出现的振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具有高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干扰观测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进 宁小波 +2 位作者 李耀明 杨广进 吴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7-91,86,共6页
以切纵流联合收获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建立了融合多个变量的自适应控制参考模型和模糊控制规则。研制了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控制装置,并进行了田间水稻收获试验。试验表明,与普... 以切纵流联合收获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建立了融合多个变量的自适应控制参考模型和模糊控制规则。研制了联合收获机前进速度控制装置,并进行了田间水稻收获试验。试验表明,与普通模糊控制相比,所设计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联合收获机的自适应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田间收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前进速度 模型参考 模糊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参数辨识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模糊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应凯 蒋林 +2 位作者 李洪波 杨洁 徐恒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303-306,共4页
针对基于转子磁链观测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VC)中转子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分析了磁链观测器对转子时间常数的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时间常数辨识和无速度传感器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模糊系统。其中转子时间... 针对基于转子磁链观测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VC)中转子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分析了磁链观测器对转子时间常数的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时间常数辨识和无速度传感器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模糊系统。其中转子时间常数和电机转速采用基于定子电流模型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系统(MRFAS)方法进行辨识。此策略在感应电机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基础上,用模糊控制器代替矢量控制系统中的PI型转速自适应律,结合在线辨识转子时间常数,以提高转速和磁链的观测精度,减小参数摄动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全速范围内各种工况下都能够稳定运行,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改善了系统的动、静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系统 转子时间常数辨识 模糊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模型参考自适应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 被引量:111
9
作者 张洪帅 王平 韩邦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89-1896,共8页
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速高、调速范围宽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模糊PI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观测器,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此方法将模糊PI调节器应用于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通过模糊控制... 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速高、调速范围宽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模糊PI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观测器,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此方法将模糊PI调节器应用于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通过模糊控制器调整PI调节器的比例积分系数,以使PI调节器能在电机很宽的速度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动稳态性能,提高了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的检测精度。最后,以带有风机负载的4 kW磁悬浮轴承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Matlab仿真和实验,实现了基于此方法的转子位置检测和速度估计,并分析了转子位置误差产生的来源以及补偿方式,证明所提方法适用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参考自适应 模糊PI 比例积分系数 转子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直流电机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方法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纪志成 李晓庆 沈艳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81,共7页
将模糊控制器植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构架中,主模糊控制器用于取代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的反馈控制器,模糊逆模型结合自适应调整算法取代复杂的常规自适应规则,形成了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B... 将模糊控制器植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构架中,主模糊控制器用于取代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的反馈控制器,模糊逆模型结合自适应调整算法取代复杂的常规自适应规则,形成了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无刷直流电机(BLDCM)调速系统,设计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速度控制器,仿真及基于dSPACE的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运行平稳,速度跟踪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模糊控制 无刷直流电机(BLDCM) D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春能 沈艳霞 纪志成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17-1820,共4页
采用模糊基函数形式,将永磁同步电机时变参数的辨识转化为对模糊基函数权系数的辨识问题,经过离线学习和在线自适应调节的模糊估计器具有对永磁同步电机时变参数的逼近能力。利用参数跟踪误差和控制预测误差信息,设计模型参考模糊自适... 采用模糊基函数形式,将永磁同步电机时变参数的辨识转化为对模糊基函数权系数的辨识问题,经过离线学习和在线自适应调节的模糊估计器具有对永磁同步电机时变参数的逼近能力。利用参数跟踪误差和控制预测误差信息,设计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速度控制器,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了控制器的收敛性,仿真及dSPACE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参数跟踪及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模糊自适应控制 dSAP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参考自适应内模控制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井岗 吴聚华 曾建潮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内模控制方法。采用内模控制器作调节器,模糊逻辑作自适应机构,综合了模糊控制,内模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的优点。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内模控制 模糊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仿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定子电阻辨识和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模糊系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程启明 王映斐 +1 位作者 薛阳 胡晓青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04-711,共8页
为解决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中低速运行时定子电阻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电阻辨识和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模糊系统。其中定子电阻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辨识;电... 为解决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中低速运行时定子电阻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电阻辨识和无速度传感器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模糊系统。其中定子电阻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辨识;电机转速采用基于转子磁链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法进行估计;同时采用三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调节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占空比的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策略,三输入变量为转矩误差、磁链幅值误差和磁通角。此策略即在传统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用模糊控制器代替传统DTC中的滞环比较器和空间电压矢量状态选择器来细分控制规则,最后控制逆变器的开关,以减小低速时转矩和磁链脉动,提高系统转矩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改善系统的动、静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模糊控制器 定子电阻辨识 无速度传感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 转矩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参考模型的船舶航向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孟浩 赵国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95-399,共5页
为使船舶能在不同状态和环境下按所希望的要求改变船舶的航向,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参考模型的船舶航向智能自适应控制算法,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参考模型和船舶航向运动的辨识模型.并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控... 为使船舶能在不同状态和环境下按所希望的要求改变船舶的航向,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参考模型的船舶航向智能自适应控制算法,利用神经网络建立了参考模型和船舶航向运动的辨识模型.并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对控制器的隶属度函数及推理规则进行修正,以提高其自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船舶转向控制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向控制 模糊神经网络 参考模型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励磁控制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俊华 邹兵 +1 位作者 王孝洪 王海兵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9-373,共5页
应用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变换器必须具有功率双向流动的能力,交直交循环变流器和交交矩阵变换器都可满足功率的双向流动要求.而矩阵变换器能同时提供正弦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输入电流可调节为超前、滞后或同相于输入电压,输出... 应用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变换器必须具有功率双向流动的能力,交直交循环变流器和交交矩阵变换器都可满足功率的双向流动要求.而矩阵变换器能同时提供正弦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输入电流可调节为超前、滞后或同相于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可实现幅值、频率和网侧功率因数的独立控制.利用矩阵变换器,通过控制无刷双馈电机控制绕组的电压幅值、频率,为风力发电系统提供励磁.压频比控制器采用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对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因数进行控制.采用DSP,CPLD构建了基于四步换流方案的矩阵变换器实验励磁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可行性和稳定性,为矩阵式变换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式变换器 DSP控制 CPLD控制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 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鲁棒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党开放 周瑞祥 林廷圻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8-209,71,共3页
针对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参数变化及外力扰动 ,引入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机构 ,构成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 ,即MRFAC ,仿真实验表明 ,与传统PID相比 ,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参数扰动及外力干扰 。
关键词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模糊逻辑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伺服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模糊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潘永平 王钦若 严兴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基于液压伺服系统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用模糊自适应机构代替常规的自适应机构,并用模糊因子自调整律实时调节模糊自适应机构的模糊规则。此方法提高了模糊自适应机构推理规则的调整精度,获... 基于液压伺服系统参数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该方法用模糊自适应机构代替常规的自适应机构,并用模糊因子自调整律实时调节模糊自适应机构的模糊规则。此方法提高了模糊自适应机构推理规则的调整精度,获得了更好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系统 模型参考白适应控制 模糊控制 模糊因子白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多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嵘嘉 纪志成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997-3000,3003,共5页
将模糊理论应用于参考模型的选择,提出一种将模糊选择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模糊多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此方法通过模糊规则选取合适的参考模型,能克服传统自适应算法中由于系统参数跳变而带来的控制困难,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 将模糊理论应用于参考模型的选择,提出一种将模糊选择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模糊多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此方法通过模糊规则选取合适的参考模型,能克服传统自适应算法中由于系统参数跳变而带来的控制困难,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在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模型中的仿真表明,此方法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在电机参考转速和负载转矩变化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选择 多参考模型自适应 无刷直流电机模型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的模型参考自适应IMC汽包水位控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晶 王旭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100,共5页
针对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具有非线性特性、存在虚假水位,且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超调量大、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内模控制(IMC)方法。将模糊控制方法和IMC方法相结合,采用相消法设计IMC... 针对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具有非线性特性、存在虚假水位,且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超调量大、响应速度慢、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内模控制(IMC)方法。将模糊控制方法和IMC方法相结合,采用相消法设计IMC器,根据参考模型输出与实际被控对象输出的偏差e及其变化率ec在线模糊调节PID参数。通过Simulink对基于模糊PID的模型参考自适应IMC的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并与IMC-PID的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模糊PID的模型参考自适应IMC方法自适应能力更强,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更好,能够更好地保证水位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汽包水位 模糊控制 模型参考 自适应 IMC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模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逆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福才 刘砚 +1 位作者 窦金梅 张艳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40-1947,共8页
针对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逆扰动消除控制方法。所提方法根据模糊辨识理论与模型参考自适应逆控制各自的特点,将两者相结合。首先,根据模糊系统理论,分别采用模糊对角线划分和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前提... 针对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T-S模糊模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逆扰动消除控制方法。所提方法根据模糊辨识理论与模型参考自适应逆控制各自的特点,将两者相结合。首先,根据模糊系统理论,分别采用模糊对角线划分和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前提和结论参数辨识,离线辨识得到对象模糊模型和逆对象模糊模型。将辨识出的对象逆设为原始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串联;为了分离出系统扰动信号,将辨识出的对象模型与被控对象并联,通过被控系统与对象模型输出做比较,再通过逆对象模型反馈到系统输入端,组成扰动消除环节。用最小均方差算法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在线调节逆对象模糊模型参数,使其输出误差最小。最后,使用所提方法对一混合非线性系统及输入/输出非线性系统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模型参考自适应逆控制 扰动消除 最小均方差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