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共轭驱动的Cu(Ⅱ)氧化仲胺合成氯桥联双核Cu(Ⅰ)配合物
1
作者 张永坡 李鑫峰 +4 位作者 宋亚菲 孙萌瑶 殷丛丛 高春艳 赵晋忠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现行的实验教材中缺乏双核桥联配合物合成的实验,关于仲胺合成和Cu(Ⅱ)氧化性的知识也较少。本实验从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中的基本反应出发,设计了两条路线合成目标仲胺配体,即基于亲核取代反应的路线一和亲核加成缩合-还原的路线二。运用... 现行的实验教材中缺乏双核桥联配合物合成的实验,关于仲胺合成和Cu(Ⅱ)氧化性的知识也较少。本实验从有机化学理论知识中的基本反应出发,设计了两条路线合成目标仲胺配体,即基于亲核取代反应的路线一和亲核加成缩合-还原的路线二。运用配位化学原理及有机化学中的共轭驱动效应,使弱氧化性的Cu(Ⅱ)将仲胺氧化成共轭的芳香亚胺(希夫碱)结构,同时利用希夫碱的配位作用和氯离子的桥联配位作用形成稳定的氯桥联双核Cu(Ⅰ)配合物。为适应普通高校的实验教学条件,本实验还设计了一套操作简单、现象直观的Cu(Ⅰ)配合物中铜离子价态的鉴定实验。本实验所涉实验原理既包含基础化学反应知识,又体现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反应条件温和、实验现象直观、重现性好、收率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的有机合成、配位合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桥联 仲胺 氧化还原反应 亚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配合物作为人工酶的新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羿 向清祥 +2 位作者 游劲松 余孝其 谢如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5-610,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双核配合物作为人工酶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人工酶 磷酸酯酶 催化水解 天然核酸酶 氨肽酶 脲酶 模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Salen锌配合物对含氮小分子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必学 阮文娟 +2 位作者 高峰 曹小辉 朱志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2-417,共6页
合成并表征了由一定长度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核 Salen Zn配合物 [简记为 C1 0 -(Salen Zn) 2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方法测定了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单齿客体咪唑 (Im)、吡啶 (Py)、双齿客体 DABCO(1 ,4-重氮双环 [2 .2 .2 ]辛烷 ... 合成并表征了由一定长度烷氧链桥连的新型双核 Salen Zn配合物 [简记为 C1 0 -(Salen Zn) 2 ],用紫外 -可见光谱滴定方法测定了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单齿客体咪唑 (Im)、吡啶 (Py)、双齿客体 DABCO(1 ,4-重氮双环 [2 .2 .2 ]辛烷 )及吡嗪 (Pyrazine)等 4种含氮客体间的轴向配位反应的配位数及缔合常数 .结果表明 ,双核主体与咪唑、吡啶和吡嗪的配位数均为 2 ,与 DABCO的配位数为 1 ;各主客体体系的缔合常数按K0 (Im) >K0 (DABCO) >K0 (Pyrazine) >K0 (Py)顺序递减 .各主客体缔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r H0m,Δr S0m和Δr G0m 结果表明 ,此类识别过程均为放热和熵减少的过程 .采用 1 H NMR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构象搜索方法对主体 C1 0 -(Salen Zn) 2 与双齿客体 DABCO间的分子识别行为及产物构型作了合理解释 .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进一步解释了主客体识别过程中光谱性质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Salen ZN配合物 客体 分子识别 构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桂云 焦奎 +2 位作者 李延团 任勇 张旭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Cu2(Hdmg)4]与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pH、温度、离子强度和配合物浓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碱基结合形成非电活...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丁二酮肟双核铜配合物[Cu2(Hdmg)4]与DN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pH、温度、离子强度和配合物浓度等因素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碱基结合形成非电活性物质,使溶液中游离配合物的浓度降低,配合物的峰电流减小.单链DNA(ssDNA)充分暴露的碱基使其与配合物的结合能力大于双链DNA(dsDNA).Cu2(Hdmg)4与ssDNA和dsDNA的结合比分别为2∶1和1∶1,结合常数分别为3.56×109和2.75×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配合物 丁二酮肟 DNA 循环伏安法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双核配合物的磁性及模拟甲烷单加氧酶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新斌 廖代正 +3 位作者 孙咏芬 胡新娟 杨艳 朱申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0,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biomimetic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ew Schiff base mononuclear complexes MH 2L{M = Mn(Ⅱ), Fe(Ⅲ)Cl, Cr(Ⅲ)Cl, Cu(Ⅱ), Co(Ⅱ), Ni(Ⅱ), Zn(Ⅱ); L=bis[ N,N′-ethylene-2,2′-(phenylmethylene)bis(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biomimetic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ew Schiff base mononuclear complexes MH 2L{M = Mn(Ⅱ), Fe(Ⅲ)Cl, Cr(Ⅲ)Cl, Cu(Ⅱ), Co(Ⅱ), Ni(Ⅱ), Zn(Ⅱ); L=bis[ N,N′-ethylene-2,2′-(phenylmethylene)bis(3,4-dimethylpyrrole-5-aldimino)]}and dinuclear complexes MnML[M=Mn(Ⅱ), Fe(Ⅲ)Cl, Cr(Ⅲ)Cl, Cu(Ⅱ), Co(Ⅱ), Ni(Ⅱ), Zn(Ⅱ)] for studying the monooxygenation of cyclohexane with PhIO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dinuclear complexe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agnetic properties(4—300 K) of the dinuclear complexes revealed that their antiferromagnetic spin exchange with J varied from -10.49 to -0.482 cm -1 except MnZnL, and antiferromagnetic spin exchange decreased in the order: Mn(Ⅱ)-Cu(Ⅱ)>Mn(Ⅱ)-Ni(Ⅱ)>Mn(Ⅱ)-Mn(Ⅱ)>Mn(Ⅱ)- Fe(Ⅲ)>Mn(Ⅱ)-Co(Ⅱ)>Mn(Ⅱ)-Cr(Ⅲ). The yield determination of monooxygenation of cyclohexane indicated that the catalytic reactivity of the dinuclear complex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mononuclear complex, so we supposed that there was some cooperative action between the two metals in these dinuclear complex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operation lay in the decreasing order: Mn-{Fe>}Mn-Cr>Mn-Cu>Mn-Mn>Mn-Co>Mn-Ni>Mn-Zn. It seems that this coopera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unpaired d electrons and the magnetic exchange between the two metals in these dinuclear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双核配合物 磁交换作用 拟酶催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Cu_2(OAc)_2/SiO_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活化──CO_2和EO合成EC的TPD和In sisu-IR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健 钟顺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用表面改性和金属嫁接相结合的双核移植法制备了SiO2 负载的双核配合物催化剂Cu2 (OAc) 2 /SiO2 ,用络合滴定、IR、固定相UV Vis光谱和磁分析方法表征了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组成、桥基配体的配位方式、金属离子的价态和配位环境 .根据实验... 用表面改性和金属嫁接相结合的双核移植法制备了SiO2 负载的双核配合物催化剂Cu2 (OAc) 2 /SiO2 ,用络合滴定、IR、固定相UV Vis光谱和磁分析方法表征了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组成、桥基配体的配位方式、金属离子的价态和配位环境 .根据实验结果 ,给出了催化剂的总体模型 ,并讨论了催化剂的形成机理 .运用TPD和insitu I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对CO2 和环氧乙烷 (EO)的化学吸附特性及催化合成碳酸乙烯酯 (EC)的反应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CO2 和EC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桥式化学吸附态 ,其脱附峰温度分别为 12 0℃和130℃ ;催化剂对CO2 和EO合成EC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负载型催化剂 化学吸附 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大环多胺Zn(Ⅱ)配合物及其与DNA作用的溴乙锭荧光探针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硕 周成合 +1 位作者 陈稼轩 向清祥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61-1465,共5页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新型双大环多胺配体及其双核Zn2+配合物,其结构用1HNMR、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以溴乙锭(EB)为探针,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双环多胺配体及其Zn(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 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新型双大环多胺配体及其双核Zn2+配合物,其结构用1HNMR、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以溴乙锭(EB)为探针,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双环多胺配体及其Zn(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当cComplex6/cDNA=0.51时,DNA/EB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至原来的47.3%,表明双大环配合物是以嵌入方式与小牛胸腺DNA结合。化合物对DNA/EB体系的荧光猝灭顺序为:双大环多胺双核Zn(Ⅱ)配合物>双大环多胺配体>四氮杂环多胺-Zn(Ⅱ)配合物>四氮杂环多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大环多胺 Zn(Ⅱ)配合物 合成 小牛胸腺DNA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大环双核铜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溶液中配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实 鲁统部 +3 位作者 冯小龙 李炎武 毛宗万 计亮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04-1006,共3页
The macrocyclic ligand(L) and its dinuclear copper(Ⅱ) and zinc(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 2L(Him) 2](ClO 4) 4·2H 2O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The macrocyclic ligand(L) and its dinuclear copper(Ⅱ) and zinc(Ⅱ)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u 2L(Him) 2](ClO 4) 4·2H 2O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a monoclinic system, the space group P2 1/c , a =0.951 2(2) nm, b =2.010 4(4) nm, c =1.202 5(2) nm, β =98.89(3)°, V =2.271 9(8) nm 3, Z=2, D c=1.599 Mg/m 3 , F (000) = 876 , R =0.059 1, wR =0.173 3, GOF(F)=1.009. The copper(Ⅱ) atom is five coordinated with four nitrogen atoms of the macrocyclic ligand and one nitrogen atom of imidazole. The stepwis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the 1∶1 and 2∶1 molar ratios of Cu to L and Zn to L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in KCl supporting electrolyte(0.100 mol/L) at 25 ℃.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zinc(Ⅱ) ion can form hydroxide bridged dinuclear complex [Zn 2(OH)L] 3+ , while the copper(Ⅱ) ion can only form dinuclear complex 3+ with macrocyclic lig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大环双核铜锌金属配合物 合成 结构 溶液 配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双核Salen配合物的谱学性质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国航 阮文娟 +2 位作者 张玉玲 韩华 朱志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0-325,共6页
合成了四个新型的手性双核(R,R)Salen配合物犤(Cu)2L·H2O(2),(Ni)2L(3),(Zn)2L·H2O(4),(MnCl)2L·2H2O(5)犦,(其中L是由(R,R)环己二胺、3,5-叔丁基水杨醛、5,5'-亚甲基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的手性二聚Salen配体(1)).用... 合成了四个新型的手性双核(R,R)Salen配合物犤(Cu)2L·H2O(2),(Ni)2L(3),(Zn)2L·H2O(4),(MnCl)2L·2H2O(5)犦,(其中L是由(R,R)环己二胺、3,5-叔丁基水杨醛、5,5'-亚甲基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的手性二聚Salen配体(1)).用元素分析、NMR、FT-IR、UV-Vis、CD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与单核的Salen配体和配合物比较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性质.发现双核配体和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与单核的配体和配合物基本一致,而吸收峰的强度有近似两倍的关系.另外,用激子偶合理论解释了此类手性化合物圆二色谱的Cotton效应和Cotton分裂.Cot-ton分裂的方向依赖于环己二胺的构象.(R,R)环己二胺决定了Salen化合物的手征性为负,Cotton分裂的正负两部分分别处于高能区和低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双核Salen配合物 谱学性质 催化性能 不对称催化剂 手性金属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手性双核Salen Mn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瑞娟 阮文娟 +2 位作者 朱必学 曹小辉 朱志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合成了新型手性双Salen配体1及双核锰配合物2,并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双核SalenMn(2)与咪唑、吡啶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结果表明:对咪唑类客体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Im)>K(2-MeIm)>K(N-MeIm);对吡啶类客体缔... 合成了新型手性双Salen配体1及双核锰配合物2,并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双核SalenMn(2)与咪唑、吡啶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结果表明:对咪唑类客体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Im)>K(2-MeIm)>K(N-MeIm);对吡啶类客体缔合常数顺序为K(4-MePy)>K(3-MePy)>K(Py).主体与所有客体的配位数均为2.测定了识别过程的热力学函数ΔrHm,ΔrSm,发现反应为放热、熵减过程.利用圆二色光谱研究了识别过程的Cotton效应.用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主客体的最低能量构象,结合量化计算结果对实验事实做了进一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双核Salen MN配合物 分子识别 圆二色光谱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3,5-二(N-烷基甲酰胺)类配体的双核铜配合物的磁性质和电子结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德刚 王国雄 唐雯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合成了以双吡唑桥联的双核铜配合物的3个同系物。利用吡唑-3,5-二(N-甲基甲酰胺)合硝酸铜双聚物的粉末ESR谱计算了g∥和g⊥。变温磁化率的实验数据拟合表明了它们均为有较强反铁磁性的化合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磁交换途径。
关键词 吡唑 反铁磁性 双核铜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铜(Ⅱ)配合物{[Cu(Phen)(Nap)2]2·(EtOH)2·(H2O)2}(Phen=1,10-菲咯啉,Nap=1-萘甲酸,EtOH=--乙醇)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小明 冯泳兰 +4 位作者 张复兴 庾江喜 蒋伍玖 欧亚平 邝代治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2-938,共7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合物{[Cu(Phen)(Nap)2]2·(EtOH)2·(H2O)2}(Phen=1,10-菲咯啉,Nap=1-萘甲酸,EtOH=乙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其...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配合物{[Cu(Phen)(Nap)2]2·(EtOH)2·(H2O)2}(Phen=1,10-菲咯啉,Nap=1-萘甲酸,EtOH=乙醇)。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其配合物为双核铜结构。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发射光谱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电化学和发光性能;采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为不可逆氧化还原过程,其荧光发射光谱为416nm,与小牛胸腺DNA(ct—DNA)以沟面结合方式相互作用,配合物结合常数Kbl=4.68×10^3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铜(Ⅱ)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DNA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异双核稀土席夫碱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云山 姜菲 张立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0-1084,共5页
采用模板法合成了2个异双核三价稀土席夫碱配合物:{[Ce1.5Sm0.5(clapi)]2}.2CH3CN(1)和{[La1.5Sm0.5(clapi)]2}.2CH3CN(2).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 采用模板法合成了2个异双核三价稀土席夫碱配合物:{[Ce1.5Sm0.5(clapi)]2}.2CH3CN(1)和{[La1.5Sm0.5(clapi)]2}.2CH3CN(2).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7056(2)nm,b=1.14700(3)nm,c=1.38734(3)nm,α=109.4240(10)°,β=98.0520(10)°,γ=105.8050(10)°,Z=1,Dc=1.650Mg/m3,F(000)=740,R1=0.0582,wR2=0.1184[I>2σ(I)].研究了配合物1和2在CH2Cl2中的室温荧光性质,2个配合物都显示了Sm3+较弱的红色荧光,研究结果证明荧光惰性稀土离子能够影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双核稀土席夫碱配合物 荧光性质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单加氧酶化学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寇兴明 曾宪诚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甲烷单加氧酶进行结构模拟和催化功能模拟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就结构模拟而言,已合成和表征了很多模型化合物,并与天然酶进行了比较,获得了一些能较好地再现天然酶活性中心结构特征和谱学特征的模型化合物。在催化...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甲烷单加氧酶进行结构模拟和催化功能模拟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就结构模拟而言,已合成和表征了很多模型化合物,并与天然酶进行了比较,获得了一些能较好地再现天然酶活性中心结构特征和谱学特征的模型化合物。在催化功能模拟方面,少数体系能将环己烷等烃类转化为醇类或酮类。而真正能把甲烷转化成甲醇的体系仅有一例报道,这方面的工作比较薄弱,尚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单加氧酶 化学模拟 双核铁配合物 选择性氧化 甲醇 酶模型 活性中心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手性Salen双核锌配合物的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华 袁伟锋 +3 位作者 阮文娟 赵小菁 胡国航 朱志昂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9-534,共6页
合成了新型手性Salen配体(H3L)及新型手性Salen双核锌配合物(主体).通过研究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及氨基酸酯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测定了这些配位反应的缔合常数.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Im)>K(2-MeIm)>K(2-Et-4... 合成了新型手性Salen配体(H3L)及新型手性Salen双核锌配合物(主体).通过研究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及氨基酸酯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测定了这些配位反应的缔合常数.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Im)>K(2-MeIm)>K(2-Et-4-MeIm).主体对氨基酸酯类客体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LeuOCH3)>K(ValOCH3)>K(AlaOCH3)>K(SerOCH3),配位数均为2.主体与D、L型氨基酸酯分子识别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缔合常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对映选择性下降.实验发现反应体系中存在焓熵补偿关系.CD光谱的研究结果也反映了主体对不同客体识别能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Salen双核锌配合物 分子识别技术 缔合常数 温度 圆二色光谱 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PNPA水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锡阳 黄生田 +2 位作者 冯发美 谢家庆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3-646,共4页
研究了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和不同表面活性剂胶束组成的金属胶束催化PNPA水解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金属胶束催化PNPA水解为双分子反应;不同配体结构的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不同;三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对催化PNPA水解的影响也不同。
关键词 草酰胺桥联 双核铜配合物 金属胶束 催化 PNPA 水解反应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根桥联双核配合物[Cd2(phen)2ox(NO3)2·(H2O)2]的合成、结构及态密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教强 严彪 马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0-1254,共5页
通过草酸钾(K2ox.H2O)、硝酸镉[Cd(NO3)2.4H2O]和1,10-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液中的反应合成了一种双核镉配合物[Cd2(phen)2ox(NO3)2(H2O)2],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7629(14)nm,b=1.00... 通过草酸钾(K2ox.H2O)、硝酸镉[Cd(NO3)2.4H2O]和1,10-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液中的反应合成了一种双核镉配合物[Cd2(phen)2ox(NO3)2(H2O)2],其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67629(14)nm,b=1.0051(2)nm,c=1.0527(2)nm,α=109.19(3)°,β=92.12(3)°,γ=93.48(3)°,V=0.6733(2)nm3,Z=1,D=2.055 g/cm3,F(000)=410,μ=1.660mm-1,R=0.0445,wR=0.0877.配合物为草酸根桥联的双核镉配合物,且草酸根C—C键中点为配合物的倒反中心,镉与ox2-,phen,NO3-和水配位.运用晶体场理论计算了其态密度,结果表明NO3-和phen对配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镉配合物 草酸根桥联 1 10-邻菲咯啉 晶体结构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O-5分子筛固载铜双核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丽娟 焦帅斌 +1 位作者 葛春花 田永华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55-59,共5页
合成了一种铜双核大环金属配合物。采用浸渍法将双核配合物固载在分子筛SAPO-5中制得负载催化材料,其中磷酸铝分子筛SAPO-5采用三甲氧基氨丙基硅烷将表面官能化。BET,IR,UV-Vis,XRD,ICP-AES和TG/DTA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被固载后,其结构... 合成了一种铜双核大环金属配合物。采用浸渍法将双核配合物固载在分子筛SAPO-5中制得负载催化材料,其中磷酸铝分子筛SAPO-5采用三甲氧基氨丙基硅烷将表面官能化。BET,IR,UV-Vis,XRD,ICP-AES和TG/DTA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被固载后,其结构仍保持完整。以环己烷氧化为探征反应,考察了负载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负载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当选用乙腈做溶剂时,环己烷的转化率高达55.1%。该负载催化剂在环己烷液相反应中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在10~12h,反应温度在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SAPO-5 催化氧化反应 固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勇 李延团 +2 位作者 张斌 姚金华 谢家庆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4-347,共4页
合成了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RCu2(H2O)2(ClO4)2)(A)和(R′Cu2(H2O)2(ClO4)2)(B)。研究了A、B与表面活性剂LSS和CTAB形成的金属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BNPP)水解机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pH=7的条件下,该类... 合成了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RCu2(H2O)2(ClO4)2)(A)和(R′Cu2(H2O)2(ClO4)2)(B)。研究了A、B与表面活性剂LSS和CTAB形成的金属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BNPP)水解机理,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pH=7的条件下,该类金属胶束对BNPP水解有催化作用,BNPP催化水解速率比其自水解速率提高1×106倍,这是由于双核铜配合物中两个铜离子的协同作用、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浓聚效应和pH效应所致。因此含双水的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金属胶束是一较好的磷酸二酯水解酶的模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 金属胶束 催化反应 BNPP 动力学 反应机理 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 磷酸二酯酶 模型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锰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87-490,共4页
合成了对称的六齿(N6型)双核配体N,N,N',N'-四(2甲基苯并咪唑)乙二胺(EDTB)及两种含锰()双核配合物:[Mn2EDTB(CH3COO)2](CH3COO)(ClO4)·2CH3CH2OH·4H2O(),[Mn2EDTB(CH3COO)2](CH3COO)(NO3)·4CH3CH2OH(),并对配体... 合成了对称的六齿(N6型)双核配体N,N,N',N'-四(2甲基苯并咪唑)乙二胺(EDTB)及两种含锰()双核配合物:[Mn2EDTB(CH3COO)2](CH3COO)(ClO4)·2CH3CH2OH·4H2O(),[Mn2EDTB(CH3COO)2](CH3COO)(NO3)·4CH3CH2OH(),并对配体EDTB,配合物(),()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摩尔电导、中远红外(IR)、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循环伏安(CV)研究.由此推测配合物(),()均具有两个乙酸基桥连的八面体配位结构,这两种配合物也可作为过氧化氢酶、核苷酸还原酶的模型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离子 双核配合物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