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6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见光诱导催化合成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
1
作者 康建军 王津 陈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0-236,共7页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 建立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用可见光催化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模板底物,以碘化钾作为光催化剂,25 W 460 nm的蓝色LED灯照射下,合成一系列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最高产率可达到83%。该合成路径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经济实用等特点,为3,4-二氢异喹啉-1(2H)-酮衍生物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2-烯丙基-N-甲氧基苯甲酰胺 3 4-二氢异喹啉-1(2h)-酮 异喹啉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2
作者 司维 谭茜宇 +3 位作者 徐玲芸 罗廷荣 李晓宁 顾金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39-1749,共11页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 【目的】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 SIV)血凝素(haemagglutinin, HA)头部结构域HA1蛋白,并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用于HA1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扩增A型SIV(A/swine/Guangdong/04/2005(H3N2))毒株的HA1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重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HA1蛋白表达条件(诱导温度、诱导时间、IPTG浓度)进行优化,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将获得的重组蛋白与QuickAntibody-Mouse3W佐剂混合后以肌内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制备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试验(IFA)对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反应性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3N2-HA1;H3N2亚型SIV HA1重组蛋白在1 mmol/L IPTG 26℃诱导10 h时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9.5 ku。成功制备5株H3N2亚型SIV HA1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均为1∶1 638 400。Western blotting和IFA鉴定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真核表达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与H1N1亚型SIV、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等其他亚型流感病毒的HA1蛋白均不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及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免疫原性良好的H3N2亚型SIV HA1蛋白,制备了反应性及特异性良好的鼠源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H3N2亚型SIV HA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SIV) h3N2亚型 hA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 、 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三重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
作者 黄青红 谢芝勋 +5 位作者 李孟 李丹 罗思思 张民秀 谢丽基 余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为快速鉴别检测H3、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H3、N2、N8亚型AIV的三重RT-LAMP(triplex reverse transcript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tRT-LAMP)方法。根据NCBI中H3、N2和N... 为快速鉴别检测H3、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检测H3、N2、N8亚型AIV的三重RT-LAMP(triplex reverse transcript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tRT-LAMP)方法。根据NCBI中H3、N2和N8亚型AIV的NA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3套LAMP引物,同时还设计了与FIP的F1c反向互补的荧光探针(FD),并通过退火的方式将FD结合到标记淬灭基团的FIP(FIP)上,形成FIP-FD复合探针后的荧光被淬灭,当FD与FIP分离后,可检测到荧光信号。通过优化反应温度、特异性、敏感性、干扰性和临床样品检测等成功建立了同时检测H3、N2、N8亚型AIV的tRT-LAMP方法。该方法只需要67℃恒温条件就能准确检测和鉴别AIV的3种不同目的基因,且检测其他相关的禽类病原时不产生非特异性扩增;每反应管检测H3、N2和N8亚型AIV最低限度分别为756、735、790 copies/μL,不同浓度模板之间互不干扰;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tRT-LAMP结果与RT-qPCR及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经济、灵敏和特异的优点,扩增结果还可直接肉眼观察,可应用于临床同时检测H3、N2和N8亚型禽流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荧光RT-LAMP h3N8亚型禽流感 h3N2亚型禽流感 复合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FPEF评分对非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孙晶 孟昌 +1 位作者 白莹 郑山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讨H2FPEF评分对非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non-HFrEF)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应急总医院治疗的non-HFrEF患者,根据H2FPEF评分分为低分组(0~1分)、中间组(... 目的 探讨H2FPEF评分对非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non-HFrEF)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应急总医院治疗的non-HFrEF患者,根据H2FPEF评分分为低分组(0~1分)、中间组(2~5分)和高分组(6~9分),随访2年,研究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再住院率、入住ICU等。结果 共200例患者入组,低分组51例,中间组102例,高分组47例。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入住ICU率、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等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心房颤动和H2FPEF评分(HR=2.251,95%CI 1.672~3.031,P<0.001)等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H2FPEF评分预测全因死亡和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能力较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P=0.001)和0.837(P=0.001),H2FPEF评分预测发生2年内全因死亡的最佳界值为4.5分,预测发生心力衰竭再住院事件的最佳界值为2.5分。结论 H2FPEF评分是预测non-HFrEF患者预后的良好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h2FPEF评分 预后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花生过敏原Ara h 2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耀 郭开通 +7 位作者 王成宾 宋乾召 李才云 葛梦鋆 蔡文锦 孙亚宁 邢云瑞 胡骁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66-272,共7页
Ara h 2是花生主要过敏原之一,为开发食物中Ara h 2过敏原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减少因误食导致花生过敏事件的发生,该研究采用鼠源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兔源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通过棋盘法优化抗体工作浓度,建立了一种检测花生... Ara h 2是花生主要过敏原之一,为开发食物中Ara h 2过敏原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减少因误食导致花生过敏事件的发生,该研究采用鼠源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兔源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通过棋盘法优化抗体工作浓度,建立了一种检测花生过敏原Ara h 2的间接双抗夹心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85 ng/mL,线性范围为3.12~200 ng/mL,添加回收率为78.30%~94.3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且特异性良好,与其他常见食物过敏原无交叉反应。该方法与相同抗体所建立的间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相比,在灵敏度上表现出一定优势。该研究开发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可对花生食品生产过程中和消费前的Ara h 2过敏原成分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花生过敏原 Ara h 2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负荷下切圆燃煤锅炉H_(2)S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邓磊 袁茂博 +3 位作者 杨家辉 韩磊 姜家豪 车得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87-2895,共9页
锅炉采用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主燃区H_(2)S体积分数。炉墙壁面过高的H_(2)S体积分数是加剧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保障新能源并网发电,大型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的需求增加,不同负荷下的水冷壁近壁面H_(2)S分布... 锅炉采用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主燃区H_(2)S体积分数。炉墙壁面过高的H_(2)S体积分数是加剧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保障新能源并网发电,大型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的需求增加,不同负荷下的水冷壁近壁面H_(2)S分布特性值得关注。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切圆燃煤锅炉运行参数对水冷壁近壁面H_(2)S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选取一台超临界600 MW切圆燃煤锅炉建立数值模型,设计L_(16)(4^(5))正交工况,覆盖100%BMCR、75%THA,50%THA以及35%BMCR四种负荷。建立了自定义SO_(x)生成模型以确定燃料硫的析出和转化路径,模型包含多表面反应子模型以描述焦炭与O_(2)/CO_(2)/H_(2)O等3种气体的异相反应,并确定焦炭气化反应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比例,进而对炉膛H_(2)S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近壁面高体积分数H_(2)S区域主要位于投运燃烧器层中最下层燃烧器以下以及最上层燃烧器以上至SOFA层之间,烟气切圆沿炉膛高度增加逐渐增大是造成后一区域H_(2)S体积分数较高的重要原因。35%BMCR负荷下水冷壁重点区域的H_(2)S平均体积分数为364μL/L,明显低于其他负荷。锅炉运行参数对重点区域H_(2)S体积分数影响程度的排序为:锅炉负荷>一次风率>主燃区空气过量系数>假想切圆直径>燃烧器竖直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圆燃煤锅炉 宽负荷 h2S分布 正交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AlN)/h-BN复合陶瓷性能研究及超重力凝固坩埚研制
7
作者 赵建江 陈云敏 韦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07-112,共6页
凝固是制备材料很基本的成型技术之一,但超重力凝固时,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克服合金熔体在坩埚孔隙处产生的表面张力,极易在超重力凝固过程中发生熔体渗漏或坩埚破碎,导致实验失败。本工作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ZrO_(2)/h-BN和AlN/h-BN复... 凝固是制备材料很基本的成型技术之一,但超重力凝固时,高转速产生的离心力克服合金熔体在坩埚孔隙处产生的表面张力,极易在超重力凝固过程中发生熔体渗漏或坩埚破碎,导致实验失败。本工作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ZrO_(2)/h-BN和AlN/h-BN复合陶瓷,测试其物理和力学性能,择优选材加工成坩埚。结果表明,AlN/h-BN的热导率优于ZrO_(2)/h-BN,其高温压缩强度明显高于ZrO_(2)/h-BN。基于超重力凝固时坩埚损伤的力学分析,选用低密度、高热导率、高压缩强度的AlN/h-BN制备坩埚,通过50炉超重力凝固实验,验证其性能满足超重力凝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_(2)/h-BN复合陶瓷 AlN/h-BN复合陶瓷 物理性能 压缩强度 坩埚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H”营养管理模式对肝硬化伴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影响
8
作者 俞海燕 刘春涛 +2 位作者 萧云蕾 徐蕾 傅晓晴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2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探讨“H2H”营养管理模式对肝硬化伴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予肝硬化相关护理常规,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H2H”营养管理模式对肝硬化伴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营养状况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予肝硬化相关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H2H”营养管理模式,随访12周,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周期内不同部位感染的发生率等临床结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B、PAB、WBC、CRP及周期内感染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2H”营养管理模式有益于改善肝硬化伴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h2h 营养管理 炎症指标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H2H营养管理模式在鼾症患儿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王娟 龚放华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2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究规范化H2H(Hospital To Home)营养管理模式在鼾症患儿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儿科住院手术的92例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管理模式,研究... 目的:探究规范化H2H(Hospital To Home)营养管理模式在鼾症患儿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儿科住院手术的92例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管理模式,研究组予以规范化H2H营养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营养状况好,护理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在鼾症患儿手术治疗后的加速康复护理中,运用规范化H2H营养管理模式,可使患儿获得个体化、针对性的营养护理指导,使得患儿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健康,同时可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h2h营养管理 鼾症患儿 加速康复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H_2/H_∞混合控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洪礼 张锋 +1 位作者 乔宇 张伯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8-580,共3页
为使汽车四轮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干扰抑制性能 ,针对外界干扰 ,对汽车四轮转向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 ,并将其转化为H2 /H∞ 控制问题 ,运用Matlab的LMI控制工具箱设计了H2 /H∞ 混合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设计的最优控制器... 为使汽车四轮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干扰抑制性能 ,针对外界干扰 ,对汽车四轮转向系统模型进行了分析 ,并将其转化为H2 /H∞ 控制问题 ,运用Matlab的LMI控制工具箱设计了H2 /H∞ 混合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设计的最优控制器具有良好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四轮转向系统 h2/h∞混合控制 鲁棒性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和H_∞主动悬架统一的理论框架与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虹 赵桂军 +1 位作者 孙鹏远 郭孔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以 2自由度 1/ 4车模型为例在鲁棒控制理论的统一框架下讨论H2 和H∞ 主动悬架的设计 ,并采用结构奇异值法和加权最坏RMS增益法对其鲁棒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主动悬架 h∞控制 频率加权 鲁棒性能 汽车 结构奇异值法 h2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H_2H_∞的集成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雪芹 耿云海 +1 位作者 张世杰 张迎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0-896,902,共8页
研究了一类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集成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针对执行机构和敏感器故障,考虑故障诊断结果的不确定性与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分别采用H2和H∞范数作为系统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性能指标,设计输出反馈混合H2/H∞控制律,运用线性... 研究了一类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集成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针对执行机构和敏感器故障,考虑故障诊断结果的不确定性与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分别采用H2和H∞范数作为系统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性能指标,设计输出反馈混合H2/H∞控制律,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求解集成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问题。最后,建立卫星闭环姿态控制系统对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混合h2/h∞ 线性矩阵不等式 卫星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机着舰侧回路混合H_∞/H_2模型参考LPV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齐丹 闻子侠 +1 位作者 张智 刘志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91,共9页
针对舰载机对中着舰过程中,滚转速率与侧滑角运动之间存在固有耦合的问题,特别是在低攻角的情况下,这种耦合导致滚转速率与侧滑角符号方向相反,并有较大侧滑,严重降低了飞机的飞行品质,分散了飞行员对中着舰操控过程的精力.推导出了一... 针对舰载机对中着舰过程中,滚转速率与侧滑角运动之间存在固有耦合的问题,特别是在低攻角的情况下,这种耦合导致滚转速率与侧滑角符号方向相反,并有较大侧滑,严重降低了飞机的飞行品质,分散了飞行员对中着舰操控过程的精力.推导出了一类具有参考模型H∞/H2LFT(linear fractional transformation)的控制方法来解决这类耦合的侧向控制问题,H2控制不仅可抑制噪声干扰,还可降低通道间的耦合,实现着舰过程的解耦控制,使飞机的操纵响应满足参考模型的期望飞行品质,减少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对于着舰过程中由攻角变化而产生模型的大范围变化情况,采用线性变参数方法可解决这类具有模型不确性的参数依赖时变系统的精确控制问题.此外文中采用多Lyapunov函数的切换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闭环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切换控制 模型参考控制 混合的h∞ h2控制 多参数依赖的Lyapunov函数 线性变参数系统(LPV) 横侧向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H_2/H_∞混合凸优化方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沙成满 王恩德 +1 位作者 杨冬梅 唐春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89-1192,共4页
在地震信号和建筑结构系统的范数分析基础上,使用了混合控制优化指标J作为优化目标,并给出其物理含义·针对H2控制方案和H∞控制方案的优缺点,通过LMI凸优化方法求解混合控制器,给出了在给定γ值的前提下极小化指标J的H2/H∞混合控... 在地震信号和建筑结构系统的范数分析基础上,使用了混合控制优化指标J作为优化目标,并给出其物理含义·针对H2控制方案和H∞控制方案的优缺点,通过LMI凸优化方法求解混合控制器,给出了在给定γ值的前提下极小化指标J的H2/H∞混合控制方案,并给出了仿真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凸优化 振动主动控制 h2/h∞混合控制 LMI 仿真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混合H_2/H_∞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清亮 郑建飞 +1 位作者 蔡宗平 孔祥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111,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平方和优化的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混合H2/H∞控制方法.为适应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的要求,采用修正的Rodrigues参数描述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将飞行器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线性参数可变(LPV)系统;为降低设计的保... 提出一种基于平方和优化的空间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混合H2/H∞控制方法.为适应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的要求,采用修正的Rodrigues参数描述卫星的姿态运动,并将飞行器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线性参数可变(LPV)系统;为降低设计的保守性,通过引入附加松弛变量,提出一种系统矩阵与Lya-punov矩阵分离的混合H2/H∞性能准则;基于该性能准则,运用Lyapunov方法和平方和优化技术,推导出飞行器大角度姿态机动混合H2/H∞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混合H2/H∞控制器设计问题转化为具有平方和约束的参数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控制 混合h2 h∞控制 大角度姿态机动 平方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驱动电动舵机的混合H_2/H_∞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骆光照 王鹏 +1 位作者 吴梅 安锦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9-65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有限转角力矩电机的导弹电动舵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针对直接驱动系统易受负载扰动及参数变化影响的特点 ,利用 H2 控制保证系统动态性能以及 H∞ 控制在对象存在模型及参数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和有界扰动时可以保证系... 介绍了一种基于有限转角力矩电机的导弹电动舵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针对直接驱动系统易受负载扰动及参数变化影响的特点 ,利用 H2 控制保证系统动态性能以及 H∞ 控制在对象存在模型及参数不确定性、未建模动态和有界扰动时可以保证系统全局稳定的特性 ,设计了舵机的混合H2 /H∞ 控制器。仿真结果及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舵机 有限转角力矩电机 直接驱动 h2/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极点配置的汽车主动悬架H_2/H_∞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涛 郑松林 +1 位作者 张振东 冯金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40,148,共6页
利用混合H2/H∞控制方法设计了某重载车辆悬架控制器。以此种方法设计出的控制器,通过H∞控制指标保证被控对象约束输出传递函数的无穷范数低于适当γ值的同时,最小化一个给定的H2性能指标函数,较好的解决了悬架系统性能和系统鲁棒性之... 利用混合H2/H∞控制方法设计了某重载车辆悬架控制器。以此种方法设计出的控制器,通过H∞控制指标保证被控对象约束输出传递函数的无穷范数低于适当γ值的同时,最小化一个给定的H2性能指标函数,较好的解决了悬架系统性能和系统鲁棒性之间的折衷优化控制问题,同时,通过将闭环极点配置在指定位置,保证了系统的动态性能,结果显示,通过将单一范数(H2或H∞)控制方法改进为混合范数H2/H∞控制方法,强化了每种范数各自的优势,系统综合性能品质得到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h2/h∞控制 主动悬架 频率加权函数 未建模动态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悬架的混合H_2/H_∞最优保性能控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志勇 文桂林 钟志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6-610,共5页
考虑车辆悬架模型的参数不确定性,运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多目标技术的混合H2/H∞最优保性能控制理论,提出了2自由度1/4车辆模型的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律。通过仿真一个具有悬架刚度和悬架阻尼不确定性的车辆悬架例子,检验了此控制... 考虑车辆悬架模型的参数不确定性,运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和多目标技术的混合H2/H∞最优保性能控制理论,提出了2自由度1/4车辆模型的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律。通过仿真一个具有悬架刚度和悬架阻尼不确定性的车辆悬架例子,检验了此控制律的鲁棒性,并且分析了干扰抑制度分别对H2和H∞性能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性能控制 不确定性 h2/h∞控制 主动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2/H_∞混合优化的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鲁棒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颖明 朱江生 +3 位作者 姚兴佳 马奎超 王晓东 郭庆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4-719,共6页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设计多目标鲁棒H2/H∞状态反馈变桨距控制器,并通过极点配置,保证闭环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变桨距控制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减缓传动链疲劳载荷,达到减小机组关键部件载荷的目的。使用FAST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设计多目标鲁棒H2/H∞状态反馈变桨距控制器,并通过极点配置,保证闭环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变桨距控制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减缓传动链疲劳载荷,达到减小机组关键部件载荷的目的。使用FAST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型控制策略可有效平稳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并降低机组疲劳载荷,实现了优化H2/H∞鲁棒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桨距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h∞鲁棒控制 h2控制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H_2/H_∞鲁棒控制在飞行器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治理 雷虎民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12,23,共3页
利用混合H2/H∞鲁棒控制技术设计了某型飞行器运动控制系统。用小扰动方法对飞行器非线性运动控制系统进行线性化,之后建立了混合H2/H∞鲁棒控制问题的系统模型,设计了H2/H∞鲁棒控制器,使飞行器运动系统有较大的鲁棒稳定性同时满足一... 利用混合H2/H∞鲁棒控制技术设计了某型飞行器运动控制系统。用小扰动方法对飞行器非线性运动控制系统进行线性化,之后建立了混合H2/H∞鲁棒控制问题的系统模型,设计了H2/H∞鲁棒控制器,使飞行器运动系统有较大的鲁棒稳定性同时满足一定的鲁棒性能要求。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满意的鲁棒稳定性和闭环噪声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h2/h∞鲁棒控制 LMI(线性矩阵不等式) 鲁棒稳定 鲁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