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向进路胶结充填法采场分层道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武拴军 李宏业 龙卫国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46,共10页
分层道作为下向进路回采过程中的关键通道,其结构参数合理性是保证采场作业安全和回采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实现采场安全高效回采,需统一各工区分层道的结构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综合使用简支梁模型、Winkler模型和收敛变形现场监... 分层道作为下向进路回采过程中的关键通道,其结构参数合理性是保证采场作业安全和回采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实现采场安全高效回采,需统一各工区分层道的结构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综合使用简支梁模型、Winkler模型和收敛变形现场监测试验方法,研究分层道宽度、充填体接顶高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分层道结构参数的最佳理论值,并结合现场试验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随着分层道顶板充填不接顶高度和宽度减小,顶板最大拉应力逐渐减小、综合安全系数逐渐增加,不接顶高度对分层道稳定性更为敏感;分层道顶板弯矩最大值出现在跨中,两帮矿岩可变形基础支承顶板处仍存在弯矩,随着帮内深度和不接顶高度增加逐渐降低;分层道监测面(宽度4.80~5.08 m)平均收敛速率最大值为0.072~0.174 mm/d,变形速率较小且逐渐趋于0.02 mm/d,分层道总体稳定;分层道宽度≤5 m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宽度为5.0~5.4 m时处于欠稳定状态,有必要采取有效支护措施维持其稳定性。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分层道宽度并提升充填接顶质量以保障回采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采矿法 简支梁模型 WINKLER 模型 收敛变形监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谦比希深部急倾斜破碎矿体采场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张兵 赵永 +3 位作者 梁权宇 赵乾百 杨天鸿 侯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3-1391,共9页
由于地下深部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如顶板冒落、岩爆和突水等地质灾害频发问题,对矿山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而采用下向进路充填法对于控制地压活动和岩层移动具有显著效果。鉴于此,以非洲谦比希铜矿为案例,首先采用结构面数字识别系统... 由于地下深部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如顶板冒落、岩爆和突水等地质灾害频发问题,对矿山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极高,而采用下向进路充填法对于控制地压活动和岩层移动具有显著效果。鉴于此,以非洲谦比希铜矿为案例,首先采用结构面数字识别系统,对矿体结构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深部矿体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对矿山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影响。结构面的高密度和小间距特征增加了岩体的破碎程度,增加了顶板崩落和采场不稳定性的风险。同时,对谦比希铜矿深部区域的力学行为和变形特性展开了数值模拟,通过优化承载层的结构和强度,可以有效控制采场的稳定性。模拟结果显示,承载层结构完好,能够承受上覆岩层的压力,采场稳定性较高。研究成果为深部矿山安全开采的提供了有效策略,特别是对于高风险的地质环境,提出了适应性强的开采方法和安全措施,这些策略对于提高深部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力学响应 采场稳定性 充填采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激发铁尾矿粉-脱硫灰矿山充填体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宇轩 于峰 +2 位作者 曹越 杨志欣 方圆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87,共8页
为了解决矿山充填体在高寒地区耐久性低的问题,试验以铁尾矿粉、脱硫灰和矿渣微粉作为胶凝材料,NaOH和CaSO_(4)为复合激发剂制备矿山充填体,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不同胶砂比、钢渣砂掺量、料浆质量浓度对试样抗冻性能... 为了解决矿山充填体在高寒地区耐久性低的问题,试验以铁尾矿粉、脱硫灰和矿渣微粉作为胶凝材料,NaOH和CaSO_(4)为复合激发剂制备矿山充填体,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不同胶砂比、钢渣砂掺量、料浆质量浓度对试样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次数冻融循环下充填体的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随着胶砂比掺量和料浆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而随着钢渣砂掺量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矿山充填体最优配合比为胶砂比1∶4,钢渣砂掺量为30%和质量浓度为80%。此外,基于混凝土疲劳积累损伤理论和强度衰减模型,引入胶砂比、钢渣砂掺量和料浆质量浓度的修正系数,建立冻融循环后充填体抗压强度预测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充填 胶凝材料 铁尾矿粉 脱硫灰 正交试验:抗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1-RF组合赋权云模型的下向分层开采充填体稳定性评价
4
作者 何玉珍 王文杰 陈仲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2,共8页
为解决下向分层开采充填体稳定性风险评估过程中指标模糊性问题,构建充填体稳定性评估模型。首先,选取充填体黏聚力、暴露面积、应力比等12项充填体稳定性影响因素作为风险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引入云模型理论计算各指标云... 为解决下向分层开采充填体稳定性风险评估过程中指标模糊性问题,构建充填体稳定性评估模型。首先,选取充填体黏聚力、暴露面积、应力比等12项充填体稳定性影响因素作为风险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引入云模型理论计算各指标云数字特征,利用序关系分析(G1)-随机森林(RF)博弈论组合赋权法获取综合权重,构建基于G1-RF博弈论组合赋权云模型的下向分层开采充填体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矿山充填体稳定性风险等级;最后,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矿山充填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风险评估过程中指标模糊性与弱关联性问题,更准确快速地评价充填体的稳定性,并且实现风险等级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关系分析法(G1) 随机森林(RF) 组合赋权 云模型 下向分层开采 充填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铁矿隐伏采空区充填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毕征峰 马健 +1 位作者 王龙昌 刘明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220,共7页
充填效果是采空区治理评价的重要指标。为研究物探方法在采空区充填治理效果评价方面的适用性,本文以淄博市某闭坑铁矿隐伏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微动测量进行时移数据观测,通过对采空区测量数据进行归一化、标... 充填效果是采空区治理评价的重要指标。为研究物探方法在采空区充填治理效果评价方面的适用性,本文以淄博市某闭坑铁矿隐伏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微动测量进行时移数据观测,通过对采空区测量数据进行归一化、标准化处理,分析了采空区充填前后的电性特征和弹性波速特征及差异,提出了适合采空区充填效果评价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解译结果能反映出充水采空区的范围及其充水通道,其中,充水采空区表现为封闭的低阻异常区,充水通道引起的低阻条带状异常与裂隙带富水有关;微动测量解译结果能清晰反映出充水采空区引起的低速异常范围,但充水通道反映不明显,两种物探方法在采空区位置探测中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受采空区充水影响,充填治理前后采空区均表现为低阻低速异常特征,但其弹性波速特征的差异较电性特征更为明显,异常分辨率也更清晰,微动测量方法在采空区充填治理效果评价方面的适用性优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采空区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微动测量 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渣—全尾砂混合骨料配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涛 李德贤 +4 位作者 张鹏强 赵国亮 何宇 牛猛 俞军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4,共8页
为实现固废循环利用,降低尾砂和镍渣的固废堆存,开展了镍渣—全尾砂混合骨料配比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XRF)方法分析了镍渣和全尾砂的粒级分布和化学成分,利用骨料堆积密实度理论确定了镍渣—尾砂的配比优化范围为4∶6... 为实现固废循环利用,降低尾砂和镍渣的固废堆存,开展了镍渣—全尾砂混合骨料配比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XRF)方法分析了镍渣和全尾砂的粒级分布和化学成分,利用骨料堆积密实度理论确定了镍渣—尾砂的配比优化范围为4∶6、5∶5和6∶4;考虑料浆的流动性、和易性及充填体强度,最终推荐镍渣—全尾砂的最优配合比为5∶5,料浆的质量浓度为77%~79%,水泥添加量为310 kg/m^(3);针对镍渣—全尾砂充填,镍渣利用量最高不超过50%,最大质量浓度为79%,对应的剪切应力为112.634 Pa,黏度为0.938 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渣 全尾砂 配比 固废资源化 充填骨料 金川铜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房柱式采空区煤柱稳定性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欣欣 齐学元 耿俊俊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老采空区受矿区早期采煤方法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很难得到有效治理,为其地表构筑物建设带来巨大挑战。以昌盛煤矿房柱式老采空区治理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钻孔勘探、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瞬变电磁勘查等方法,分析了房柱式采空区... 老采空区受矿区早期采煤方法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隐匿性,很难得到有效治理,为其地表构筑物建设带来巨大挑战。以昌盛煤矿房柱式老采空区治理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钻孔勘探、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瞬变电磁勘查等方法,分析了房柱式采空区覆岩裂隙特征;判别了房柱式采空区上地表的稳定性,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得出,在新的单位载荷作用下,采场中央遗留煤柱将发生活化失稳,引起采场所有煤柱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破坏,进而导致房柱式采空区地表发生失稳。基于对房柱式采空区稳定特征及浆液在房柱式采空区流动的特性提出了散点式注浆充填方案,给出了浆液配比及注浆工艺。现场瞬变电磁勘查结果表明,散点式注浆充填法能有效实现老采空区的充分均匀充填,注浆效果整体良好,同时该方法可为对类似老采空区地表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柱式采空区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注浆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FLUENT的云南某锡矿尾砂料浆管道输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廉柏栋 乔登攀 +6 位作者 杨天雨 王俊 陈剑 李绍腾 李勇明 高博 龙赣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21,共15页
以云南某锡矿井下充填管道为对象,经流变实验获得了该矿山全尾砂流变参数,并采用布金汉方程对尾砂料浆阻力损失进行了初步计算,最后运用ANSYS-FLUENT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较优方案为C1,即水泥量为3... 以云南某锡矿井下充填管道为对象,经流变实验获得了该矿山全尾砂流变参数,并采用布金汉方程对尾砂料浆阻力损失进行了初步计算,最后运用ANSYS-FLUENT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较优方案为C1,即水泥量为300 kg/m^(3),质量浓度为72%的尾砂料浆能够在管道内安全输送2600余米,充填流量可达110 m^(3)/h,满足了矿山井下充填制备站至各采场空区的充填需求,确保了充填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在管道内输送的尾砂料浆速度和压力存在边界层效应;管输阻力损失随尾砂料浆的屈服应力及黏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得出了阻力损失与屈服应力及黏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本文针对充填采矿法中矿山尾砂料浆合理、安全地管道输送,制定了简便高效的计算、模拟和分析方法,为充填采矿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 布金汉方程 ANSYS-FLUENT模拟 尾砂料浆管道输送 阻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锡高峰山矿段矿柱回采方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虞云林 侯克鹏 +3 位作者 杨八九 程涌 卢泰宏 张楠楠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457,共13页
为了更合理地回收云锡老厂分公司残矿资源,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峰山矿段残留矿柱回采进行模拟分析,提出6种不同的矿柱回收方案,针对分析结果确定了合适的矿柱回采工艺,并开展了工业试验。结合矿山实际情况,从多个维度分析剩余矿... 为了更合理地回收云锡老厂分公司残矿资源,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峰山矿段残留矿柱回采进行模拟分析,提出6种不同的矿柱回收方案,针对分析结果确定了合适的矿柱回采工艺,并开展了工业试验。结合矿山实际情况,从多个维度分析剩余矿柱是否具备回收条件和回收价值。结果表明:可采用进路规格为4 m×4 m的两步骤胶结充填采矿法进行矿柱回采,一步骤胶结充填强度大于3.52 MPa,二步骤充填强度大于1.08 MPa;矿段内有4条矿柱相对完整、保有资源量大且品位高,现阶段具备回采条件,其中南盘区4#盘区矿柱需在锡精矿市场金属价格大于24.48万元/t时进行回采,其余3条矿柱可在锡精矿市场金属价格大于10.05万元/t时进行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矿资源 数值模拟 矿柱置换 矿柱回采 回采条件 胶结充填采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废石-细尾砂充填性能优化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广波 吴再海 +1 位作者 盛宇航 王鹏涛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9,共10页
为获得满足矿山采矿强度要求的废石-细尾砂充填最佳配比,首先根据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实度和料浆浓度初探试验,初步获得配比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了以废石-细尾砂充填体的3、7、28 d抗压强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模型,揭示了骨料配比... 为获得满足矿山采矿强度要求的废石-细尾砂充填最佳配比,首先根据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实度和料浆浓度初探试验,初步获得配比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了以废石-细尾砂充填体的3、7、28 d抗压强度为响应值的回归模型,揭示了骨料配比、浓度和灰砂比三因素对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回归模型优选出充填最佳配比,进行半工业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充填体养护至3、7 d时,浓度和灰砂比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当充填体养护至28 d时,骨料配比与浓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当骨料配比1∶3、浓度82%、灰砂比1∶4时,废石-细尾砂充填性能完全满足矿山的充填需求,为废石-细尾砂混合骨料膏体充填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废石-细尾砂充填 料浆配比 充填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采煤技术的现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子伟 王颢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6-358,共3页
叙述了保水采煤技术的意义,分析了浅埋煤层开采岩层控制理论,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分别对矸石充填法、膏体充填法、高水及超高水充填法进行了研究,目前保水采煤的理论与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 保水采煤 矸石充填法 膏体充填法 高水及超高水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工作面甩刀把技术方案设计与选择研究
12
作者 王成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0,共7页
为了解决大采高工作面甩刀把技术难题,结合大采高工作面煤壁易片帮、设备大型化、矿压显现剧烈、撤架通道断面大等特点,提出了提前停采法、直接贯通法、充填贯通法三种甩刀把技术方案。根据长平矿4321大采高工作面甩刀把工程实际,运用... 为了解决大采高工作面甩刀把技术难题,结合大采高工作面煤壁易片帮、设备大型化、矿压显现剧烈、撤架通道断面大等特点,提出了提前停采法、直接贯通法、充填贯通法三种甩刀把技术方案。根据长平矿4321大采高工作面甩刀把工程实际,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三种技术方案的价值系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充填贯通法价值系数要高于其他两种技术,为该工作面甩刀把施工作业的最优技术方案。现场实践证明:充填贯通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资源回收率高、安全保障程度高等优点,能够实现大采高工作面安全、高效、快速甩刀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刀把式工作面 直接贯通法 充填贯通法 价值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开发及其水化机理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茂辉 杨志强 +1 位作者 高谦 王有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5-340,共6页
针对司家营铁矿全尾砂,利用石灰、脱硫石膏、矿渣等固体废弃物开展替代水泥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并通过电镜扫描(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新型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的水化机理,确定激发剂优化配比。研究表明,当料浆质量分数... 针对司家营铁矿全尾砂,利用石灰、脱硫石膏、矿渣等固体废弃物开展替代水泥的新型充填胶凝材料试验研究,并通过电镜扫描(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新型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的水化机理,确定激发剂优化配比。研究表明,当料浆质量分数为68%、胶砂比为1∶8、石灰质量分数为3.5%、脱硫石膏质量分数为16.0%时能够满足司家营铁矿南区嗣后充填法采矿对充填体强度的要求。结果显示,新型充填胶凝材料胶砂体与水泥胶砂体相比,结构更致密、产状更粗大,水化产物主要为AFt晶体和无定型C-S-H凝胶,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新型充填胶凝材料胶砂体的龄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充填采矿法 全尾砂 新型充填胶凝材料 正交试验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不同矿区废弃地土壤肥力与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51
14
作者 雷冬梅 段昌群 王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2-616,共5页
取样测定了云南兰坪铅锌矿、开远煤矿、个旧锡矿废弃地土壤的营养元素(N、P、K、有机质)和重金属元素(Pb、Zn、Cu、Ni)的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了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3个废弃地土壤肥力水平较... 取样测定了云南兰坪铅锌矿、开远煤矿、个旧锡矿废弃地土壤的营养元素(N、P、K、有机质)和重金属元素(Pb、Zn、Cu、Ni)的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了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3个废弃地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全N、有效P、速效K,有机质等土壤肥力指标等级大都为Ⅲ和Ⅱ级;全P、全K、碱解N的含量很低,分别为0.015%~0.019%、0.12%~0.46%和4.99~38.05mg·kg-1。3个废弃地土壤肥力大小顺序为煤矿废弃地>锡矿废弃地>铅锌矿废弃地。(2)3个废弃地土壤全Pb22.99 ̄8816.34mg·kg-1,全Zn57.05 ̄36995.2mg·kg-1,全Cu60.42 ̄3339.69mg·kg-1,全Ni124.94 ̄656.11mg·kg-1;而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很低,除铅锌矿废弃地有效Pb为166.56mg·kg-1外,其余都<50mg·kg-1。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铅锌矿废弃地污染指数Zn>Pb>Cu>Ni,锡矿废弃地污染指数Cu>Zn>Pb>Ni,且都达到重度污染程度,而煤矿废弃地仅Ni达到中度污染程度。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铅锌矿和锡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达到重度污染等级,而煤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为轻度污染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废弃地 煤矿废弃地 锡矿废弃地 土壤肥力 重金属污染 单项污染指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砂充填料浆流变性能模型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蔡嗣经 黄刚 +1 位作者 吴迪 张亚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2-886,共5页
以地下矿山尾砂充填料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R/S+流变仪和岩石力学试验机对充填料浆的流变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引入Papanastasiou黏塑性流体模型来表征尾砂充填料浆的黏度和切应力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黏塑... 以地下矿山尾砂充填料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R/S+流变仪和岩石力学试验机对充填料浆的流变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引入Papanastasiou黏塑性流体模型来表征尾砂充填料浆的黏度和切应力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黏塑性流体模型预测的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吻合,因此可用于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不同的压力增长指数下切应力-切变速率曲线;尾砂充填料浆的黏度和屈服应力随料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同一质量分数下,胶结尾砂的黏度和屈服应力比全尾砂大.通过对充填料浆流变性能的研究,为矿山充填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法 尾砂充填料浆 黏塑性流体 屈服应力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层微扰上向分层充填法在海底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2 位作者 赵国彦 王成 刘志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2,71,共4页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海底采矿的硬岩矿山,国内仅龙口在海下采煤。三山岛矿区矿体位于海床下数十米至数百米范围内,是完全意义上的海底开采,充填法是首选的采矿方法。通过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的充填尾砂胶结性能研究,确定...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海底采矿的硬岩矿山,国内仅龙口在海下采煤。三山岛矿区矿体位于海床下数十米至数百米范围内,是完全意义上的海底开采,充填法是首选的采矿方法。通过不同浓度不同灰砂比的充填尾砂胶结性能研究,确定充填浓度为70%左右时,胶结充填灰砂比为1∶8,胶结充填面灰砂比为1∶4,并采用岩层微扰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为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安全高效开采矿石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开采 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细粒级全尾砂海底充填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川镍矿尾砂膏体充填系统工艺技术改造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杨志强 王永前 +2 位作者 高谦 陈得信 姚维信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2期1-9,共9页
膏体充填技术是目前最先进和技术难度最大的充填采矿技术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金川矿山首次开展了尾砂膏体充填技术的引进、研究、系统建设和工业化应用研究.由于膏体充填技术在我国首次应用,因此在设计和工程应用中存在... 膏体充填技术是目前最先进和技术难度最大的充填采矿技术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金川矿山首次开展了尾砂膏体充填技术的引进、研究、系统建设和工业化应用研究.由于膏体充填技术在我国首次应用,因此在设计和工程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膏体充填系统投产6年来一直处于非常生产状态.虽然开展了不间断研究和技术改造,但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在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总结前期研究经验,从2005年4月开展了为期1年多的膏体充填技术攻关和系统改造,由此获得重大成果.改造后的膏体充填系统实现了正常生产,充填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从2006年充填9万m3到2011年达到20万m3,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解决了长期困扰尾砂膏体充填中的技术难题.文中首先简要概述我国目前膏体充填矿山应用现状,然后重点总结金川矿山尾砂膏体充填技术研究进展以及所取得的技术攻关成果.在此基础上,最后展望了金川矿山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镍矿 尾砂膏体充填 工艺技术改造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充填采矿低成本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研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国胜 杨晓炳 +2 位作者 郭斌 陈彦亭 涂光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共9页
全尾砂充填法采矿是创建绿色矿山和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充填采矿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安全效益,是充填采矿研究与技术发展永久追求的目标。首先,概述了低成本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固... 全尾砂充填法采矿是创建绿色矿山和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充填采矿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安全效益,是充填采矿研究与技术发展永久追求的目标。首先,概述了低成本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固废作为水泥掺合料的混合胶凝材料、高水充填胶凝材料以及近数十年来利用冶金工业固废开发的低成本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然后,概述了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与关键技术,在分析全固废胶凝材料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固废胶凝材料研发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低成本全固废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方向。结果表明:①在分析全固废胶凝材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全固废胶凝材料研发应由钢渣基向多固废低成本绿色充填胶凝材料方向发展,注重全固废胶凝材料复合水化机理研究以及胶凝材料配比优化决策方法研究;②重视与全尾砂充填矿山采矿方法与充填工艺密切结合,走技术、产品和商品化的全固废胶凝材料的新产品研发路线,以创建全固废充填材料和低成本充填采矿技术和工艺的示范矿山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低成本全固废新型充填胶凝材料在技术研发和工业化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开采 全尾砂 低成本胶凝材料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嗣后胶结充填体矿柱强度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磊 邱景平 +1 位作者 孙晓刚 邢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16-2322,共7页
利用滑楔体极限平衡理论,建立胶结充填体矿柱侧向滑移失稳模型,考虑采场结构参数、充填材料自身特性和充填体-矿岩(柱)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分别得出胶结充填体矿柱与矿壁和非胶结充填体矿柱接触时所需强度模型。以中关铁矿为工程分析实例... 利用滑楔体极限平衡理论,建立胶结充填体矿柱侧向滑移失稳模型,考虑采场结构参数、充填材料自身特性和充填体-矿岩(柱)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分别得出胶结充填体矿柱与矿壁和非胶结充填体矿柱接触时所需强度模型。以中关铁矿为工程分析实例,开展室内充填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胶结充填体矿柱后壁与矿壁和非胶结充填体矿柱接触时,胶结充填体矿柱所需强度随阶段高度的增加分别呈对数函数和线性函数增长;中关铁矿胶结充填体矿柱所需强度为0.78~0.82MPa,经典强度设计模型计算值偏小,需选取安全系数为1.5~3.0;推荐中关铁矿使用的充填配比为灰砂比1:10、料浆质量分数70%,抗压强度、泌水率、塌落度和流动度均能满足采矿作业需求,水泥用量与原推荐方案相比可降低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嗣后充填采矿法 胶结充填体矿柱 强度模型 全尾砂 充填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方法研究 被引量:132
20
作者 冯光明 孙春东 +1 位作者 王成真 周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63-1968,共6页
为解放建筑物下压煤,结合超高水材料的基本性能,研究出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该技术包括开放式、袋式、混合式和分段阻隔式4种充填方式,对各种充填方式的充填过程、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井下潮湿、低温、... 为解放建筑物下压煤,结合超高水材料的基本性能,研究出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该技术包括开放式、袋式、混合式和分段阻隔式4种充填方式,对各种充填方式的充填过程、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井下潮湿、低温、封闭的环境中,超高水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采空区充填材料;该材料及相应的充填开采方法是未来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水材料 充填开采方法 开放式 袋式 混合式 分段阻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