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PPO结合间接复位与微笑切口治疗锁骨骨折:功能恢复与美容效果对比研究
1
作者 屈立安 赵晓明 +3 位作者 李萌 姬文晨 刘凯 张银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516,共6页
目的对比“微笑切口”联合间接复位技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技术,系统评估该创新手术方法在患者功能恢复速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8月间6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ORIF组,30例)和观察组(... 目的对比“微笑切口”联合间接复位技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技术,系统评估该创新手术方法在患者功能恢复速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8月间6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ORIF组,30例)和观察组(MIPPO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则应用MIPPO结合间接复位技术和“微笑切口”。评估指标涵盖手术创伤、功能恢复及美容效果。结果MIPPO组在术中出血量[(32.9±7.6)mL vs.(90.2±14.0)mL,P<0.05]、切口长度[(3.0±0.5)cm vs.(8.5±1.2)cm,P<0.05]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ORIF组。功能恢复方面,MIPPO组骨痂形成时间[(10.1±1.7)周vs.(12.8±2.0)周,P<0.05]、初步及完全生活自理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缩短。Constant-Murley评分MIPPO组为91.5±5.1,显著高于ORIF组的82.4±6.0(P<0.05)。美容效果上,MIPPO组SBSES评分高达9.2±0.4,远高于ORIF组的3.0±0.7(P<0.05),其他美容指标如瘢痕显著度、色素沉着指数、瘢痕厚度等亦显著优于ORIF组。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微笑切口”联合间接复位技术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恢复,并在美容效果上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尤其适合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 间接复位技术 顺皮纹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手术MIPO和开放手术ORIF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机体应激程度及骨代谢活性评估 被引量:11
2
作者 庄家林 蒲超 +3 位作者 唐付林 王胜涛 王甸平 周小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20-1522,1526,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MIPO和开放手术ORIF治疗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骨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中段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MIPO组和ORIF组,分别接受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MIPO和开放手术ORIF治疗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机体应激程度及骨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肱骨中段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MIPO组和ORIF组,分别接受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前及手术后1天、3天时,采集血清并测定应激反应分子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含量。结果:手术后1天、3天时,两组血清中应激分子PGE2、CRP、NE、E以及骨吸收标志物TRACP-5B、β-CTX、RANK、RANKL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骨形成标志物BGP、BALP、PINP、OPG的含量显著低于手术前,且MIPO组患者血清中应激分子PGE2、CRP、NE、E以及骨吸收标志物TRACP-5B、β-CTX、RANK、RANKL的含量均低于ORIF组,骨形成标志物BGP、BALP、PINP、OPG的含量均高于ORIF组。结论:与ORIF比较,MIPO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能够减轻应激反应程度并改善骨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中段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应激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在骨盆前环损伤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东 吴舒婷 +3 位作者 郭卫中 王磊 李铖嵩 苏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3年7月我们采用3D打印联合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15例,术前3D打印建立实体... 目的探讨3D打印联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3年7月我们采用3D打印联合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15例,术前3D打印建立实体模型,体外模拟手术精准预弯钢板及设计螺钉数量、方向及长度,然后沿骨盆前环骨膜下通道置入术前体外模拟手术已预弯好的内固定物,内外侧切口分别置入术前已规划好的螺钉固定。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62.9±63.1)min,切口总长度(13.5±2.2)cm,术中透视次数(5.5±1.0)次,术中出血量(456.7±272.5)ml。骨折愈合时间(17.5±1.8)周。15例随访(15.2±3.9)月,Majeed功能评分由术前(18.3±2.3)分显著提高至术后6个月(86.3±6.0)分(t=-47.313,P=0.000);骨折复位Matta影像学标准:优14例,可1例,优良率93.3%(14/15)。结论3D打印联合MIPPO治疗骨盆前环损伤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前环损伤 3D打印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43
4
作者 罗刚 倪卫东 +1 位作者 高仕长 宋昭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629,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2...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临床及影像学两方面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10~22个月)。2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周;无螺钉松动或断裂,无内固定失效发生。2例(10%)患者发生成角畸形愈合(<7°);6例(30%)患者出现轻微跛行;4例(20%)患者患侧踝关节活动度较对侧减少20°以上;3例(15%)患者未能恢复受伤前工作;1例(5%)患者发生晚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微创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朋 杜传林 +2 位作者 杨广友 宋群山 刘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颐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前侧入路MIPPO技术内固定治疗的ls例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3~6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颐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前侧入路MIPPO技术内固定治疗的ls例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肱骨中上段骨折4例,中段骨折8例,中下段骨折3例;骨折按AO/ASIF分型A型5例,B型7例,C型3例。术后观察患者的桡神经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及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65.110min,平均80min。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2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5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UCLA评分优14例、良1例,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13例、良2例。结论前入路MIPPO结合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简单、安全,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肱骨骨折 前侧入路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创肱骨前置解剖锁定钢板固定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姜朝来 金韡 +3 位作者 秦晖 安智全 张长青 王以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56-261,共6页
目的验证自行研制的新型前置肱骨中下段解剖锁定钢板(以下简称新型钢板)的力学特性,为改进设计以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例防腐肱骨标本,进行肱骨中下段骨折钢板构件的生物力学测试,比较新型钢板(A组)与4.5 mm有限接触动力... 目的验证自行研制的新型前置肱骨中下段解剖锁定钢板(以下简称新型钢板)的力学特性,为改进设计以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例防腐肱骨标本,进行肱骨中下段骨折钢板构件的生物力学测试,比较新型钢板(A组)与4.5 mm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LC-DCP)(B组)在压缩、弯曲(正向、侧向)和扭转载荷下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新型钢板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在4种不同载荷下的刚度、强度和应力遮挡的结果均优于4.5 mm LC-DCP,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型钢板能够满足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需要,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微创钢板接骨术 内固定 载荷 力学性能 力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切开结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0
7
作者 侯国进 周方 +5 位作者 田耘 姬洪全 张志山 郭琰 吕扬 杨钟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有限切开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1/3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77例,MIPP...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有限切开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1/3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77例,MIPPO组25例,有限切开结合MIPPO组52例,随访1年以上。比较2组术中透视次数、术后正位踝穴角、无痛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MIPPO组较有限切开结合MIPPO组术中透视次数平均增加约2次[(10.5±2.4)次vs.(8.7±2.5)次,t=2.845,P=0.006]。随访时间(20.3±6.6)月。2组各1例局部蜂窝组织炎(P=0.547)。MIPPO组1例内固定断裂术后1个月行翻修手术(P=0.325)。2组正位踝穴角、无痛负重时间、骨折影像学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能直视确保复位质量,且不增加切口相关并发症,同时减少医患放射线暴露,是治疗胫骨远端1/3关节外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 有限切开 腓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冰川 杨钟玮 +4 位作者 周方 姬洪全 张志山 郭琰 田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近端4枚锁钉及远端2枚锁钉(简称"近四远二")的生物力学稳定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特点。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近端4枚锁钉及远端2枚锁钉(简称"近四远二")的生物力学稳定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特点。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入组患者分为微创组与非微创组,微创组采用"近四远二"的内固定方式,非微创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为了研究对于不同类型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我们同时进行了不同Neer分型患者的比较。术后复查肩关节X线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水平。结果: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117例,微创组45例,非微创组72例,平均年龄(61.5±16.2)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46例,三部分骨折63例,四部分骨折8例。微创组患者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2±17.1))岁,包括Neer二部分骨折18例,Neer三部分骨折23例,Neer四部分骨折4例;非微创组患者男27例,女45例,平均年龄(60.1±17.7)岁,包括Neer二部分骨折28例,Neer三部分骨折40例,Neer四部分骨折4例。两组数据在性别(P=0.975)、年龄(P=0.545)及骨折类型(P=0.756)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患者与非微创组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8±1.1)d和(4.3±1.3)d(P=0.023),手术时间分别为(67.8±14.9)min和(102.3±34.1)min(P<0.001),失血量分别为(21.3±6.5)m L和(181.5±55.6)m L(P<0.001),术后1周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1±0.9及6.5±0.8(P=0.032),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6.1±4.3及63.4±4.9(P=0.006),在这些方面微创组具有显著优势。对于Neer二部分及三部分骨折,微创组的术后1周VAS评分(5.9±0.8)及术后3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66.6±3.7)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微创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2.2%)、外展受限1例(2.2%);非微创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3例(4.2%)、外展受限2例(2.8%),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及肱骨头坏死的情况。结论:应用微创技术结合"近四远二"的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明显,骨折正常愈合且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重建带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被引量:5
9
作者 杨铁毅 刘树义 +5 位作者 刘粤 吴亮 宋炜中 张岩 王治 王铭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通用重建带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利用通用重建带经皮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包括X线检查和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并发症。结果51例患者随访时间... 目的探讨运用通用重建带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利用通用重建带经皮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包括X线检查和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并发症。结果5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30个月,平均18.3个月。经X线片证实,51例全部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8个月;其中有2例出现骨折近端螺钉松动。随访终点,患者未出现骨不连和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皮肤切口短小且愈合良好;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通用重建带微创固定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口美观、并发症少的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重建带 锁骨骨折 接骨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外侧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远端骨折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贤 尹东 +1 位作者 梁斌 丘德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评价前外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肱骨干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该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该技术治疗的肱骨干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前外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肱骨干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该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该技术治疗的肱骨干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度;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测量骨折愈合后肱骨是否遗留成角畸形。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9.2周,远端固定螺钉平均为4.5枚,肘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133°,MEPs评分平均为98.2分,7例患者存在内翻畸形,平均内翻角度为8.3°。结论:前外侧入路MIPO治疗肱骨干远端骨折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满意,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内翻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闭合复位 微创内固定 内翻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IPPO技术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巍 庄岩 +1 位作者 张堃 卢代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53-255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7月间对22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MIPPO技术用PHILOS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3例...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7月间对22例肱骨近端骨折采用MIPPO技术用PHILOS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7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3例。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本组病例优9例,良10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86.4%。结论采用MIPPO技术应用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能够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可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骨折 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 PHIL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网络Meta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皓 卢旻鹏 +3 位作者 栾富钧 魏志辉 马纪坤 张铭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1...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1月。2名评价者按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并根据"Cochrane协作网的偏倚风险评估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通过Rev Man 5.3软件完成,采用Win BUGS 1.4.3和Stata 13.0软件进行网络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RCTs,共744例患者。网络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的桡神经损伤率最低(SUCRA值:77.1%),其次为髓内钉(intramedullary nailing,IMN)(SUCRA值:44.2%),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plate osteosynthesis,ORPO)最高(SUCRA值:28.7%)。MIPO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最低(SUCRA值:71.9%),ORPO次之(SUCRA值:50.4%),IMN则最高(SUCRA值:27.7%)。IMN发生感染的几率最低(SUCRA值:74.0%),其次为MIPO(SUCRA值:63.3%),ORPO最高(SUCRA值:12.7%)。结论:目前证据表明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MIPO可能为最优选择,ORPO相比IMN则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髓内钉 网络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的经皮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肇 吴雪晖 +3 位作者 王序全 马树枝 许建中 李起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8-670,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治疗未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本科2004年8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19例未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其中闭合性骨折1... 目的观察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治疗未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本科2004年8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19例未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其中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4例(均为Ⅰ度开放性骨折),伴有腓骨骨折16例。均采用间接复位、微刨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23个月,平均12个月,愈合时间4—7.5个月,平均5.7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畸形,有3例因挫伤术后早期出现皮肤色泽改变,予以对症、观察后好转,其余患者术后仅出现短暂的软组织肿胀,未发现感染及皮肤坏死。结论MIPO微侵入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是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接骨术 三叶草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术联合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志山 周方 +1 位作者 姬洪全 田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3月采用MIPPO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钛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3月采用MIPPO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6例,AO分型:43A1型7例,43A3型5例,43B1型2例,43C3型2例。采用3种方法复位胫骨骨折后插入LCP,用锁定螺钉固定。结果16例随访5~20个月,平均11.5月。16例切口一期愈合,骨折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断钉、断板等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4~12周(平均7.6周)骨痂形成并开始部分负重,8~20周骨性愈合(平均16周),此时开始完全负重。3例出现胫骨远端内植物局部不适。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87.5%),良2例(12.5%)。结论MIPPO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术 锁定加压钛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10
15
作者 田耘 周方 +2 位作者 姬洪全 张志山 郭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肱骨前方入路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2月利用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治疗26例复杂肱骨干骨折(骨折类型采用AO分型标准:B型骨折15例,C型骨折11例),采用闭合牵引复位,肱骨前侧微创切口,钢板... 目的探讨肱骨前方入路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2月利用微创锁定接骨板技术治疗26例复杂肱骨干骨折(骨折类型采用AO分型标准:B型骨折15例,C型骨折11例),采用闭合牵引复位,肱骨前侧微创切口,钢板经皮下潜行插入,跨越骨折端,钢板置于肱骨干前表面,经皮进行锁钉螺钉固定。UCLA标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 26例骨折术后3~5个月,平均4个月愈合。2例出现桡神经损害症状,分别于术后2周、3.5月内神经功能恢复;1例因钢板过高产生肩关节撞击症状,骨折愈合后内固定取出,症状消失。26例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优良率92.3%(24/26)。结论微创肱骨前方置入锁定钛板技术是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微创接骨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龚辉 朱东波 +1 位作者 丁剑锋 盛小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 目的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院53例胫骨中下段新鲜闭合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经MIPPO治疗20例患者纳入MIPPO组,经ORIF治疗33例患者纳入ORI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末次随访Johner-Wruh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11~30个月,术后均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MIPPO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P〈0.01),切口长度小于ORIF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ORIF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末次随访的Johner-Wruh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MIPPO和ORIF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效果均较满意,但MIPPO操作更为简单,创伤较小,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解剖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4
17
作者 邵松 陈冉 +3 位作者 常维东 王鹏飞 谢威 吕建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7期651-652,655,共3页
目的探讨普通解剖钢板(normal anatomical plate,NAP)微创经皮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采用MIPPO技术,使用NAP内固定治疗18例... 目的探讨普通解剖钢板(normal anatomical plate,NAP)微创经皮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6月采用MIPPO技术,使用NAP内固定治疗18例胫骨远端骨折。均采用电透下间接复位技术和胫骨远端内侧钢板。结果手术切口长5.0~8.5cm,平均6.5cm;术中出血量60~300ml,平均145ml;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63min。2例开放性骨折术后发生小范围皮肤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无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切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18例术后随访4~10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4个月后骨折临床愈合,可弃拐负重行走。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1例,良7例。结论NAP结合MIPPO技术是治疗胫骨干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保护软组织,减少骨折端血供的破坏,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内固定 普通解剖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MIPPO技术治疗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葛新江 游建军 +1 位作者 刘晓峰 马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2-345,350,共5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 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 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关节镜辅助MIPPO,19例)和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4例),比较两组术后近期疗效、近远期并发症及远期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减少,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率、延迟愈合、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比率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术后Rasmussen功能及放射学评分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MIPPO技术治疗老年Schatzker 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及近、远期并发症有效降低,恢复显著加快,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经皮接骨板内固定 关节镜 MIPPO技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模型辅助微创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溢峰 李世浩 +1 位作者 吴焯鹏 钟姣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40-745,共6页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模型辅助微创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胫骨远端骨折48例资料,其中常规MIPO 27例(常规组),数字化模型辅助MIPO 21...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模型辅助微创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胫骨远端骨折48例资料,其中常规MIPO 27例(常规组),数字化模型辅助MIPO 21例(数字组)。数字组术前行胫骨全长CT薄层扫描,并将DICOM格式图像导入Mimics17.0软件,建立数字化模型。通过模拟手术骨折复位内固定,测量骨折块之间的相对位移及钢板、螺钉的尺寸、位置、数量,指导MIPO手术操作。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数字组都建立了个体化的胫骨骨折数字化模型,并可用于模拟手术、获取相关数据指导MIPO手术操作。手术时间数字组<常规组[(61.2±9.4)min vs.(67.5±10.4)min,t=2.174,P=0.035]。术中出血量数字组<常规组[(25.6±8.4)ml vs.(31.4±10.2)ml,t=2.141,P=0.038]。骨折愈合时间数字组<常规组[(15.1±2.4)周vs.(16.8±2.1)周,t=2.659,P=0.011]。根据Johner-Wruhs评价标准,术后3个月疗效数字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根据CT薄层扫描图像可建立精确的数字化模型,用于模拟手术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辅助MIPO手术可使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早期优良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微创钢板接骨术 数字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及其学习曲线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俊浩 包倪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8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行MIPPO手术治疗的30例胫腓骨骨...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行MIPPO手术治疗的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将入选患者分为前期组(10例)、中期组(10例)和后期组(10例)。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肿胀消退时间)、首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期组和后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前期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前期组(均P<0.05);中期组和后期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首次随访时,中期组和后期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前期组(均P<0.05),但中期组和后期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首次随访时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PPO在下肢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学习曲线完成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内固定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临床疗效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