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联合抗菌药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1
作者 黄慧 罗梦东 +5 位作者 娄飞 祁宇彤 裴亚玲 王晓琳 彭志锋 李利红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71-3478,共8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小檗碱及抗菌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对18株动物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稀... 【目的】探究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小檗碱及抗菌药(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对18株动物源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棋盘稀释法测定小檗碱与抗菌药联合作用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针对FICI≤0.50的药物联用组合,测定时间-杀菌曲线分析其抑菌动力学特点。【结果】18株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黏菌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56%、55.56%、50.00%、88.89%和27.78%;小檗碱与恩诺沙星联用的FICI为0.31~2.00,协同率为33.33%;小檗碱与环丙沙星联用的FICI为0.31~2.00,协同率为27.78%;小檗碱与多西环素联用的FICI为0.50~1.00,协同率为27.78%;小檗碱与氟苯尼考联用的FICI为0.63~0.75,协同率为0;小檗碱与黏菌素联用的FICI为0.31~1.00,协同率为66.67%。时间-杀菌曲线显示,1/2 MIC小檗碱与1/2 MIC黏菌素联合作用于菌株E-01和E-06、1/2 MIC小檗碱与1/2 MIC恩诺沙星联合作用于菌株E-06、1/2 MIC小檗碱与1/2 MIC多西环素联合作用于菌株E-03,24 h内菌液浓度比单药作用时降低≥2 lg CFU/mL,呈现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对多数大肠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协同或相加作用,试验结果为兽医临床小檗碱与抗菌药联用增强抗菌药的作用效果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抗菌药 最小抑菌浓度(mic) 分级抑制浓度指数(FI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味中药及其与抗菌药的复方制剂的MIC测定 被引量:17
2
作者 司红彬 梁松林 +2 位作者 许桂芹 王世坤 胡功政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2期31-34,共4页
用改进的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黄连、鱼腥草、大青叶和苦参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1:1)对标准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4味中药与抗菌药配伍(1000:1)对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对大肠杆菌... 用改进的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黄连、鱼腥草、大青叶和苦参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1:1)对标准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4味中药与抗菌药配伍(1000:1)对临床分离鸡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4味中药及其相互配伍对大肠杆菌标准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值介于3.91—62.50mg/mL之间,其中大青叶和鱼腥草以1:l配伍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91mg/mL;对临床分离株,单方药中黄连抑菌效果最好,MIC为31.25mg/mL,24种复方药中,黄连和盐酸多西环素或加替沙星以1000:1配伍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为3.91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方 大肠杆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宿主来源产气荚膜梭菌生物被膜形成前后药物敏感性分析
3
作者 吴莹 邵长军 刘文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了检测5株不同宿主来源产气荚膜梭菌形成生物被膜能力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首先用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测定5株不同来源的产气荚膜梭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筛选高敏药物测定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 为了检测5株不同宿主来源产气荚膜梭菌形成生物被膜能力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首先用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测定5株不同来源的产气荚膜梭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筛选高敏药物测定各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不同来源产气荚膜梭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高敏药物对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能力。药敏结果显示,5株不同宿主来源产气荚膜梭菌均对氨苄西林高度敏感,对其余6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氨苄西林对不同菌株的MIC值在0.031~2.000μg/mL之间;所有菌株均能生成生物被膜,但生物被膜生成能力有差异;不同菌株在各自4、2、1 MIC下生物被膜的生成受到不同程度抑制,而亚抑菌浓度的氨苄西林能刺激生物被膜的生成,氨苄西林对已经生成的生物被膜不能完全清除。结果表明,不同来源产气荚膜梭菌形成生物被膜前后对药物敏感性不同,可为产气荚膜梭菌的临床用药选择及使用剂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生物被膜 最小抑菌浓度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13种常绿灌木及其主要挥发物抑菌效应研究
4
作者 原江琴 王翼飞 +4 位作者 汪安印 李朝梅 刘召强 贺丹 张曼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为探究郑州市常绿灌木的抑菌能力,以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13种常见常绿灌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率,选择癸醛、苯甲醛、β-蒎烯、柠檬烯、3-蒈烯5种叶片中主要的挥发物单体,以抑菌圈... 为探究郑州市常绿灌木的抑菌能力,以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等13种常见常绿灌木为试验材料,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率,选择癸醛、苯甲醛、β-蒎烯、柠檬烯、3-蒈烯5种叶片中主要的挥发物单体,以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挥发物单体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13种常绿灌木间抑菌率差异显著(P<0.05),同一植物碎叶的抑菌率大于相同质量的整叶,南天竹和海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最好的均为南天竹;5种挥发物单体对供试菌株的抑制程度不同,苯甲醛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强,β-蒎烯最弱。在今后郑州市进行城市绿化时,可以选择南天竹等抑菌能力较强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市 常绿灌木 挥发物 抑菌率 抑菌圈直径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蒜瓣中细菌多样性分析及抑菌剂筛选
5
作者 包佳亮 杜贺超 +2 位作者 李思雨 姚宏亮 蒋加进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7期76-81,84,共7页
微生物的生长会限制大蒜蒜瓣的贮藏期。通过分离纯化,结合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和PCR序列比对,分析大蒜蒜瓣中细菌多样性;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比较常用生物抑菌剂和化学防腐剂对大蒜蒜瓣中常见细菌的抑菌能力。... 微生物的生长会限制大蒜蒜瓣的贮藏期。通过分离纯化,结合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和PCR序列比对,分析大蒜蒜瓣中细菌多样性;测定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比较常用生物抑菌剂和化学防腐剂对大蒜蒜瓣中常见细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从大蒜蒜瓣中分离得到的菌株主要有水生拉恩菌、土生拉乌尔菌、表皮葡萄球菌、肠膜明串珠菌、乳酸明串珠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成团泛菌、柠檬酸杆菌。生物抑菌剂肉桂醛和化学防腐剂双乙酸钠对4种指示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土生拉乌尔菌和水生拉恩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肉桂醛和双乙酸钠联用对大蒜蒜瓣中菌落总数的抑菌率达到98.4%,对大肠菌群的抑菌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蒜瓣 细菌多样性 生物抑菌剂 化学防腐剂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D3的衍生肽对犬皮肤源多药耐药菌的抑菌活性
6
作者 吴方溶 欧阳明瑜 +2 位作者 赵逸轩 王雨晴 胡长敏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7期20-25,共6页
[目的]筛选犬皮肤源多药耐药菌,同时基于犬防御素设计衍生肽并探究其抗菌作用。[方法]通过K-B药敏纸片法对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筛选,随后以犬β-防御素3(cBD3)的氨基酸序列为模板,采用氨基酸替换的方式对序列进行设计,选取优化肽cBD3-AB... [目的]筛选犬皮肤源多药耐药菌,同时基于犬防御素设计衍生肽并探究其抗菌作用。[方法]通过K-B药敏纸片法对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筛选,随后以犬β-防御素3(cBD3)的氨基酸序列为模板,采用氨基酸替换的方式对序列进行设计,选取优化肽cBD3-ABU进行化学合成,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cBD3-ABU对多药耐药菌的抑菌活性。[结果]筛选获得8株犬皮肤源多药耐药菌;通过固相合成法获得纯度达95.61%的cBD3-ABU;cBD3对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伪中间型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64、64、128μg/mL,高浓度cBD3-ABU对犬皮肤源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伪中间型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6.02%、81.85%、87.25%、98.91%。[结论]cBD3-ABU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治疗性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β防御素-3 多药耐药菌 最小抑菌浓度 抑菌活性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
7
作者 徐淑凤 张志远 +2 位作者 马艳芝 聂结华 廖洁丹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5期17-22,共6页
[目的]为了提高低水溶性抗真菌药物酮康唑(ketoconazole,KCZ)的水溶性及抑菌活性,减少临床应用限制。[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溶解度,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法对其结构进... [目的]为了提高低水溶性抗真菌药物酮康唑(ketoconazole,KCZ)的水溶性及抑菌活性,减少临床应用限制。[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溶解度,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最小抑菌浓度(MIC)方法对比检验酮康唑原药与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通过甲基-β-环糊精包合,酮康唑在包合物中的水溶性比单一酮康唑增加了约2 941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法证实了有新物相形成。酮康唑原药的抑菌圈为(22.00±1.63) mm,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抑菌圈则提升至(28.00±1.63) mm。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显示,酮康唑原药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0.029)μg/mL,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 5±0.015 0)μg/mL。[结论]酮康唑-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不仅没有破坏酮康唑原药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原有的抑菌能力,还提高了其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 包合物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药敏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朱壮春 史相国 +5 位作者 张淑杰 姜广健 邢朝斌 赵亚龙 李占军 吴鹏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0种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LN031012-8,TH030908-5)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黄芩、秦皮和红藤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 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30种中草药对牙鲆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LN031012-8,TH030908-5)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诃子、黄芩、秦皮和红藤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50 mg/ml;丁香、穿心莲、虎杖、夏枯草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为50-100 mg/ml;而菌陈、鱼腥草、金银花、大青叶等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100 mg/ml;五倍子、地榆、野菊花、马齿苋等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表现了株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迟钝爱德华氏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及其配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文青 龚一富 +3 位作者 金思 孙喆君 章丽 童丽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2.5mg/ml,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害的首选中草药。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儿茶、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4种药分别以4∶2∶4∶1和1∶2∶2∶4的比例配伍时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中草药 嗜水气单胞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沸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洪水 乔学亮 +3 位作者 王小健 陈建国 熊建裕 曹元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抗菌性能良好的载银沸石抗菌剂,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抗菌剂载银量(CAg)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NO,浓度对CAg的影响十分显著,随AgNO,浓度的增加CAg呈线性增加;反应温度对CAg也有较大影响,在50℃时... 本文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抗菌性能良好的载银沸石抗菌剂,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抗菌剂载银量(CAg)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NO,浓度对CAg的影响十分显著,随AgNO,浓度的增加CAg呈线性增加;反应温度对CAg也有较大影响,在50℃时CAg达到最大值;pH值和反应时间对CAg的影响不大,pH值从3增大到8,CAg仅增加0.21%,反应时间从1小时延长到8小时,CAg仅增加0.2%。制备工艺对抗菌性能的影响主要是由其对CAg的影响所引起的,增加体系的AgNO3浓度可明显提高抗菌剂的抗菌活性,pH值在3~8之间变化对抗菌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抗菌剂 载银沸石 最小抑菌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他霉素的抑菌谱及最小抑菌浓度 被引量:62
11
作者 李东 杜连祥 +3 位作者 路福平 亓珊 陈婕 李颖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3-144,共2页
主要介绍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的使用范围和最小抑菌浓度,为纳他霉素的应用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纳他霉素 最小抑菌浓度 抑菌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12
12
作者 夏利宁 赵红琼 +3 位作者 苏艳 郭庆勇 陈婷婷 高攀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99-2303,共5页
【目的】调查新疆某规模化养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养殖场粪样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该猪场共采集543份粪样,分离到454株大肠杆菌。分离的大肠杆菌... 【目的】调查新疆某规模化养猪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养殖场粪样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从该猪场共采集543份粪样,分离到454株大肠杆菌。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达60.0%以上;对头孢噻呋最敏感,耐药率也达10.8%;3耐以上的菌株占64.5%。【结论】该猪场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较为严重,须在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中避开使用不敏感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抗生素 耐药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壳聚糖的抑菌性能 被引量:37
13
作者 吴小勇 曾庆孝 +1 位作者 莫少芳 肖仔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共4页
通过壳聚糖的抑菌实验和几种壳聚糖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比较了相同脱乙酰度不同分子量 ,以及分子量相近脱乙酰度不同的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 ,实验中用到的壳聚糖都对金黄色葡... 通过壳聚糖的抑菌实验和几种壳聚糖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比较了相同脱乙酰度不同分子量 ,以及分子量相近脱乙酰度不同的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 ,实验中用到的壳聚糖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抑菌率接近 10 0 % ,最低抑菌浓度为 0 0 3% ) ;对于其他 3种细菌 ,脱乙酰度相同 (为 75 3%或 93 7% ) ,粘均分子量不同 (在 4 0~ 80万之间 )的壳聚糖 ,抑菌作用随分子量的升高而增强 ;而分子量相近脱乙酰度不同的壳聚糖对上述 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差别不大 ;在 pH 5 5左右至 pH 6 0左右壳聚糖能够发挥最强的抑菌作用 ;总体看来 ,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 ,其次是对假单胞菌和枯草杆菌 ,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相对弱一些 ;实验条件下的壳聚糖对上述 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普遍比苯甲酸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 壳聚糖 最低抑菌浓度 细菌 升高 大肠杆菌 种壳 抑菌性能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羊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17
14
作者 夏利宁 向发 +4 位作者 罗小鱼 赵红琼 郭庆勇 南海辰 底丽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调查新疆某规模化养羊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该羊场分离的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法检测其对9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采集的780份粪样中分离出大肠杆菌638株,分离的大肠杆... 【目的】调查新疆某规模化养羊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该羊场分离的大肠杆菌,采用微量肉汤法检测其对9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采集的780份粪样中分离出大肠杆菌638株,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安普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高,达20.0%以上;对氟苯尼考最敏感,耐药率仅为3.1%;2耐及2耐以下的菌株占79.9%。【结论】该羊场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十分严重,但需考虑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时应避开使用不敏感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抗生素 耐药 微量肉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冬梅 朱兴一 +2 位作者 王秋霜 毕阳 邱昭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130,共4页
利用琼脂打孔扩散法研究蕨麻水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pH值和热处理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60%乙醇提取物... 利用琼脂打孔扩散法研究蕨麻水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pH值和热处理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在pH值为7时60%乙醇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效果均达到最大;加热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与温度和时间均有关,在121℃加热30min时,抑菌活性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提取物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油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雄 乔昕 +1 位作者 林向东 董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15,19,共3页
就大蒜油对一些常见的污染食品的微生物进行了抑制与杀灭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大蒜油 抗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污染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抗菌作用的数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钱刚 敖弟书 +2 位作者 段鹏敏 蒋思思 李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应用倍比稀释法检测18份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水煎剂对7种细菌的抗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结果表明,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最差。比较... 应用倍比稀释法检测18份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水煎剂对7种细菌的抗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结果表明,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最差。比较不同细菌的MIC值发现,温和气单胞菌共检测出4个不同的MIC值,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和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为5个,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最多,表现出6个MIC梯度值。本研究结果提示千里光个体有效抗菌组分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千里光抗菌药理学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抗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mic)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耐药株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学如 贾文祥 +6 位作者 杨春 刘莉 曾蔚 杨远 马巨辉 张再蓉 程曦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5-159,171,共6页
用PCR方法 ,扩增 2 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耐药株、4株环丙沙星敏感菌株和PA0 1菌株的Ⅱ类拓扑异构酶 gyrA、gyrB、parC和 parE基因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 (QRDR)基因片断 ;并对铜绿假单胞菌II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药... 用PCR方法 ,扩增 2 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耐药株、4株环丙沙星敏感菌株和PA0 1菌株的Ⅱ类拓扑异构酶 gyrA、gyrB、parC和 parE基因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 (QRDR)基因片断 ;并对铜绿假单胞菌II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药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90 %以上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表现出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 (2 6株中有 2 4株 )。突变主要发生在 gyrA基因 (2 2株 )和 parC基因 (14株 )上 ,其中 gyrA基因的第 83位氨基酸密码子表现出高频突变 (2 2株中有 2 1株 ,ACC→ATC ,占 90 % ) ,parC基因第 80位氨基酸密码子也表现出较高的突变率 (14株中有 12株 ,TCG→TTG ,占 60 % ) ,4株耐药株的 gyrB和 3株耐药株的 parE基因发生单点突变 ,2株耐药株II类拓扑异构酶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用二倍稀释法 ,测定部分喹诺酮和 β 内酰胺类药物对耐药突变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表明铜绿假单胞菌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株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试验所用 2 4株突变株对诺氟沙星呈现 10 0 %的耐药 ;对左氧氟沙星 65 %的耐药 ;40 %的菌株对哌拉西林表现出耐药 ;3 0 %的菌株对头孢他啶耐药 ;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环丙沙星 Ⅱ类拓扑异构酶 基因突变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中草药煎液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抑、杀菌效果 被引量:24
19
作者 梁利国 邴旭文 +2 位作者 张晓君 阎斌伦 杨家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2株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对这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2株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对这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对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强;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对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为1.56~6.25 mg/mL之间,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 mg/mL之间,其中五倍子的抑菌和杀菌浓度最低,分别为1.56 mg/mL和3.12 mg/mL;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小。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8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对防治由温和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海洋致病弧菌对34种中草药敏感性的测定 被引量:41
20
作者 王玉娥 邢晨光 王国良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1-225,共5页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药乌梅、黄连、木瓜、五味子、五倍子、马齿苋、白头翁、地榆、公丁香、大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采用倍比...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药乌梅、黄连、木瓜、五味子、五倍子、马齿苋、白头翁、地榆、公丁香、大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10种敏感性较好的中草药对5种海洋致病弧菌的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五倍子抑菌和杀菌能力最强,五倍子对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均为1.56 mg/ml,对哈氏弧菌的MIC和MBC为3.125 mg/ml;其次是黄连,对溶藻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乌梅对5种弧菌有相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MIC和MBC均为12.5 mg/ml。最终确定五倍子和黄连可以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首选中草药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哈氏弧菌 副溶血弧菌 河流弧菌 麦氏弧菌 中草药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