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HI数据分析不同因素对规模化牛场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靖 郭怡莹 +7 位作者 李雅婷 李超 王逢博 刘薇 靳亚平 张海森 袁亚林 陈华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在规模化奶牛场养殖管理中的作用,对陕西关中地区A、B、C 3个奶牛场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的DHI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季节、胎次、泌乳天数以及体细胞数(SCC)等不同因素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 为进一步明确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在规模化奶牛场养殖管理中的作用,对陕西关中地区A、B、C 3个奶牛场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的DHI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季节、胎次、泌乳天数以及体细胞数(SCC)等不同因素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统计分析数据表明,冬季的乳脂率与乳蛋白率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第2~5胎次时奶牛有较高的日产奶量、高峰奶量和305 d奶量;泌乳天数在50~100 d时奶牛的日产奶量最大,泌乳天数大于100 d后,日产奶量逐渐下降;当SCC增加时,奶牛日产奶量、持续力以及305 d奶量逐渐降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数据表明,不同季节日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胎次奶牛日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SCC及尿素氮相关性显著;泌乳天数在50~100 d时,日产奶量与乳脂率、尿素氮呈显著正相关,与乳蛋白率、SCC呈显著负相关,在100~150 d时,日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与SCC、尿素氮呈显著正相关;不同SCC条件下,奶牛日产奶量与乳脂率、尿素氮含量均显著正相关,当SCC小于25万个/mL时,奶牛日产奶量与乳蛋白率呈显著正相关,当SCC大于25万个/mL时,奶牛日产奶量与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饲养管理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季节、胎次、泌乳天数及SCC等因素的影响,因时因地优化饲养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和牛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泌乳性能 日产奶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刘淑军 李冬初 +4 位作者 韩天富 黄晶 刘立生 王晓辉 张会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2-492,共11页
[目的]水稻生产对钾素的需求量大,研究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形态变化的影响,旨在保障我国南方水稻的高产和土壤钾素高效利用。[方法]不同轮作模式钾肥定位试验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内(始... [目的]水稻生产对钾素的需求量大,研究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钾素形态变化的影响,旨在保障我国南方水稻的高产和土壤钾素高效利用。[方法]不同轮作模式钾肥定位试验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内(始于2016年)。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和冬闲(CK)、氮磷钾肥和冬闲(F)、氮磷钾肥和冬种紫云英(CM)、氮磷钾肥配合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RCM)、氮磷减钾50%配合稻草还田和冬种紫云英(50%KRCM)。在试验第3年(2019年)于水稻收获后调查分析水稻产量和钾素含量,以及耕层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计算水稻钾素吸收量、钾素生理效率和钾素表观平衡,并进一步探讨水稻产量和钾素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CK处理相比,紫云英轮作显著提高水稻年产量,增幅以RCM、50%KRCM较高,分别为59.4%和59.7%。两者协同还田和紫云英单独还田均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相比化肥冬闲处理(F),增幅为53.1%~63.3%,在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减钾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和F处理相比,RCM、50%KRC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87.6%、41.1%和14.0%、12.1%,紫云英单独还田(CM)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对缓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与RCM处理相比,50%KRCM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了24.8%,缓效钾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和CK处理相比,RCM处理显著提高了稻谷含钾量,增幅为6.7%,4个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稻草和稻谷吸钾量,钾素表观平衡均表现为盈余,RCM和50%KRCM处理的钾素盈余量高于CM处理,但50%KRCM处理的钾素盈余量比RCM处理降低了119.7 kg/(hm^(2)·a)。钾素盈余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钾素盈余量每增加1 kg/(hm^(2)·a),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0.25 mg/kg。施肥降低了钾素生理效率,CM、RCM和F处理的钾素生理效率比CK降低了10.3%~15.5%。土壤速效钾含量、植株总吸钾量、钾素表观平衡和水稻产量之间均显著正相关,植株总吸钾量每增加1 kg/hm^(2),水稻产量提高30.5 kg/hm^(2),钾素表观平衡每增加1 kg/(hm^(2)·a),水稻产量提高9.5 kg/hm^(2)。[结论]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可增加水稻有效穗数进而提高稻谷产量,增加钾素盈余量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两者协同还田提升水稻产量和土壤供钾能力的作用优于紫云英单独还田。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条件下减少钾肥施用量,显著降低钾素盈余量,但没有降低土壤钾素的供应能力,因此,可适当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紫云英 水稻 施钾量 产量 钾素盈余量 土壤钾素供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对水稻的节肥增效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彩玲 何春梅 +1 位作者 王飞 黄春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目的】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是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绿色有效措施。在福建灰(黄)泥田多地开展田间试验,以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田间试验分别在福建沙县、顺昌县、浦城县进行,沙县供试水稻为头茬再生稻,顺昌和浦... 【目的】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是降低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绿色有效措施。在福建灰(黄)泥田多地开展田间试验,以验证该措施的有效性。【方法】田间试验分别在福建沙县、顺昌县、浦城县进行,沙县供试水稻为头茬再生稻,顺昌和浦城为单季稻。所有试验均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100%常规化肥(100%CF)、80%常规化肥(80%CF)、种植翻压紫云英+80%常规化肥(CMV+80%CF)、稻秸还田+种植翻压紫云英+80%常规化肥(RS+CMV+80%CF)。在水稻成熟期,调查产量和产量经济性状,分析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并计算水稻产量的变异系数和可持续指数。【结果】与100%CF处理相比,CMV+80%CF和RS+CMV+80%CF处理三地稻谷平均产量和稻秸平均产量增加不显著,但在沙县稻秸产量显著增加33.7%和26.1%。100%CF处理对产量的贡献率较80%CF处理增加了2.74个百分点;CMV+80%CF、RS+CMV+80%CF处理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较80%CF处理分别提高了7.73%、11.30%,三地RS+CMV+80%CF处理稻谷平均产量比CMV+80%CF处理提高3.9%。各处理间水稻产量变异系数表现为RS+CMV+80%CFCMV+80%CF>100%CF>80%CF,翻压紫云英、紫云英与稻秸联合还田均有利于水稻持续性高产稳产,且紫云英与稻秸联合还田的效果明显高于紫云英单独翻压。翻压紫云英、紫云英与稻秸联合还田均有利于水稻氮、磷、钾养分的累积,与100%CF处理相比,CMV+80%CF处理的平均氮、磷、钾养分回收率分别增加了19.1、20.1、29.5个百分点,RS+CMV+CMV+80%CF处理分别增加了19.3、8.8、30.6个百分点,RS+CMV+80%CF处理的氮、钾养分回收率高于CMV+80%CF处理。RS+CMV+80%CF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大,较100%CF处理分别增加了76.38%和8.99%。【结论】无论再生稻还是单季稻,在减施化肥用量20%的条件下,紫云英压青结合稻秸还田有利于水稻稳产和产量的可持续性,同时提高养分回收率,增强节肥增效作用,可作为灰黄泥田水稻绿色高效生产的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稻秸 联合还田 产量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生食型牛奶玉米品种(组合)在云南和四川的适应性评价
4
作者 林江 蒲汝民 +9 位作者 张铁怀 廖长见 胡剑锋 黄剑波 李红玉 陆卫 刘发伟 刘增杰 向雯琪 林海建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分析了8个生食型牛奶玉米品种(组合)在四川(正季)和云南(反季)种植条件下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表现,为当地筛选适应性品种提供参考。2021-2022年连续两年分别在四川和云南,对供试品种(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考察... 分析了8个生食型牛奶玉米品种(组合)在四川(正季)和云南(反季)种植条件下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表现,为当地筛选适应性品种提供参考。2021-2022年连续两年分别在四川和云南,对供试品种(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等性状在品种(组合)、年份和地点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云南反季生育期较四川正季要长,株高、穗位高要明显高于四川点;供试品种(组合)云南点平均产量均高于四川点,在两点间产量表现较为稳定的是新选组合3和雪甜232,除雪甜232外,其余品种的单穗产量均低于250 g。品种(组合)云南点和四川点的平均商品率表现较为稳定,新选组合1在四川和云南两季表现相对较好,商品率均超过80%。皮渣率在不同品种(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年份和地点间差异不显著,皮渣率较小的品种有雪甜7401和雪甜118;在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方面,大部分供试品种(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组合)在不同地方和年份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绝大部分品种(组合)在云南点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四川点,其中总糖含量较高且较为稳定的品种(组合)有新选组合3和白美甜等,还原糖含量较高的品种(组合)有新选组合3和雪甜232。综上,通过对供试品种(组合)主要农艺、经济和品质性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雪甜7401、雪甜232和新选组合3适合在四川和云南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玉米 产量 品质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牛关键奶流速指标筛选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陈少侃 罗汉鹏 +5 位作者 马烨桦 刘刚 王迪 郝科比 王雅春 郭刚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19,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挤奶流速指标的群体表型变化规律、指标间相关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筛选荷斯坦牛关键奶流速指标。【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162头泌乳牛1181628条奶流速数据,包含班次奶量及11项奶流速指标(平均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挤奶流速指标的群体表型变化规律、指标间相关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筛选荷斯坦牛关键奶流速指标。【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地区某规模化牧场2162头泌乳牛1181628条奶流速数据,包含班次奶量及11项奶流速指标(平均流速、挤奶时长、高峰流速、慢速出奶时间占比、脱杯流速、0―15 s流速、15―30 s流速、30―60 s流速、60―120 s流速、前2 min产量和前2 min产量占比),并对班次奶量与上述奶流速指标进行了正态性检验、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班次奶量与11项奶流速指标均呈正态分布;其中0―15 s流速、15―30 s流速、30―60 s流速、60―120 s流速、前2 min产量、高峰流速、平均流速和挤奶时长与班次奶量呈正向回归关系,且在各因素水平下变化规律一致;各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在—0.80~0.95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流速和前2 min产量可作为关键奶流速指标,随着班次奶量的增加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规律,且在不同年份、季节、胎次、泌乳阶段和挤奶班次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平均流速和前2 min产量可作为奶流速指标考核的关键指标,但在实际生产管理中,需根据牛群结构和环境变化来设定指标的参考值。随着精细化管理,对于平均流速和前2 min产量可以逐步设定更高参考阈值来获取更高的产奶量,进而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流速 班次奶量 荷斯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异地还田的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
6
作者 冯含笑 曹卫东 +6 位作者 徐昌旭 曹凯 张贤 徐静 斯林林 王佳宇 王建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31-2341,共11页
【目的】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作制度。研究长期单施紫云英异地还田和配施化肥下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旨在为优化施肥策略、促进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定位试验始于2011年,每年测定水稻产量,2023年水稻... 【目的】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作制度。研究长期单施紫云英异地还田和配施化肥下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旨在为优化施肥策略、促进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定位试验始于2011年,每年测定水稻产量,2023年水稻收获后结束试验。试验共设置了10个处理:以不施化肥和紫云英为对照(CK);单施紫云英鲜草30 t/hm^(2)(GM_(30))、60 t/hm^(2)(GM_(60))、90 t/hm^(2)(GM_(90))、120 t/hm^(2)(GM_(120));常规氮磷钾化肥375 kg/hm^(2)(CF);45 t/hm^(2)紫云英鲜草+常规化肥用量的20%、40%、60%、80%,依次记为GM45+20%CF、GM45+40%CF、GM45+60%CF、GM45+80%CF。紫云英鲜草采用异地还田方式施用。计算了肥料水稻增产力、肥料水稻增产率、紫云英化肥替代率、化肥和紫云英的经济价值、肥料水稻增产效益和肥料比较效益。【结果】各施肥处理间稻谷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其中GM45+60%CF和GM45+80%CF处理稻谷产量较高。化肥的水稻增产率均值为5.74 kg/kg,紫云英的水稻增产率均值为29.19 kg/t;紫云英的平均化肥替代率为5.76 kg/t,肥用紫云英生产水稻的经济价值为119.17元/t。以紫云英为唯一肥源生产水稻,紫云英异地还田存在正效益的最大用量在90 t/hm^(2)。紫云英与化肥配施生产水稻,紫云英异地还田量45 t/hm并配施常规化肥用量的40%~60%时比较效益最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紫云英鲜草异地还田60~120 t/hm^(2)时,水稻产量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此时紫云英肥用的增产效益较高;紫云英鲜草异地还田45 t/hm^(2)配施150 kg/hm^(2)化肥氮磷钾是较合理的水稻养分管理方式。紫云英与化肥配施生产水稻时,异地还田紫云英鲜草的肥用经济效益盈亏点用量为15.86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化肥 水稻产量 肥料水稻增产率 紫云英化肥替代率 肥料比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程度对奶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卢瑛 文崇利 +5 位作者 冯玲 李舒露 黄雅鑫 刘海富 庞焕 韦科龙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应激程度对奶水牛产奶量、主要乳成分含量以及体细胞数和尿素氮的影响。根据国家气象数据网(国家气象数据中心)记录的广西南宁市区的温度和湿度数据计算温湿指数(THI),同时结合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一般线...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应激程度对奶水牛产奶量、主要乳成分含量以及体细胞数和尿素氮的影响。根据国家气象数据网(国家气象数据中心)记录的广西南宁市区的温度和湿度数据计算温湿指数(THI),同时结合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利用一般线性模型探究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对奶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宁地区每年6、7、8月处于中度热应激时期;随着热应激程度的加深,水牛产奶量减少(P<0.05);轻度热应激状态下水牛奶中蛋白质和总固形物的含量显著高于无应激期和中度热应激期(P<0.05);中度热应激状态下水牛奶中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无应激期和轻度热应激期(P<0.05);无应激状态下水牛奶中乳糖含量显著高于轻度热应激期和中度热应激期(P<0.05);无热应激期间水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和尿素氮均大于轻度热应激期和中度热应激期间(P<0.05)。综上,不同程度的热应激状态对奶水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DHI 奶水牛 产奶量 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高产紫云英新品种宁籽3号的选育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岩 张泉锋 +1 位作者 马田田 肖家睿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20-223,共4页
宁籽3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晚熟高产紫云英新品种。该品种通过系谱法进行系统选育,以国内紫云英品种宁波大桥种为基础群体,从中筛选出熟期迟、茎秆粗壮的变异单株,经过多年多代自交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定向选育而成... 宁籽3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晚熟高产紫云英新品种。该品种通过系谱法进行系统选育,以国内紫云英品种宁波大桥种为基础群体,从中筛选出熟期迟、茎秆粗壮的变异单株,经过多年多代自交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定向选育而成。该品种2 a多点适应性试验平均鲜草产量56 877.9 kg·hm^(-2),比对照宁波大桥种增产21.5%;盛花期干物质粗蛋白含量19.5%,粗纤维含量25.50%,粗脂肪含量31.4 g·kg^(-1),氮含量3.12%,磷含量2.02 g·kg^(-1),钾含量42.7 g·kg^(-1)。2022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浙认肥2022001],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晚熟 高产 宁籽3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调控对紫云英-水稻轮作系统结瘤固氮特征及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军倩 董玉兵 +4 位作者 焦颖 王冰雪 王琛源 宋梦馨 熊正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氮肥管理对绿肥季共生固氮、固氮酶活性及后茬单季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综合影响。[方法]本试验以长期紫云英-水稻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水稻-冬闲-NO (RF-N0)、水稻-紫云英-NO (RM-N0)、水稻-紫云英-N1 (RM-...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氮肥管理对绿肥季共生固氮、固氮酶活性及后茬单季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综合影响。[方法]本试验以长期紫云英-水稻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水稻-冬闲-NO (RF-N0)、水稻-紫云英-NO (RM-N0)、水稻-紫云英-N1 (RM-N1)、水稻-紫云英-N2 (RM-N2),NO、N1、N2分别代表绿肥季施用NO、50、100 kg/hm^(2),水稻季则统一施入N200 kg/hm^(2)。进行两个轮作周期的田间试验,测定紫云英季植株氮吸收量、根瘤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及水稻季植株氮吸收、籽粒产量和品质。[结果]在绿肥季,RM-N0处理紫云英两年平均共生固氮量达N 78.3 kg/hm^(2),共生固氮率高达91.1%。与RM-N0处理相比,RM-N1和RMN2处理两年平均固氮量分别减少6.5%和50.8%,共生固氮率分别降低22.1%和72.1%。配施氮肥改善了根瘤固氮酶活性,但配施高量氮肥显著降低了紫云英根瘤重量。RM-N0处理紫云英氮吸收量为N 86.0 kg/hm^(2),与之相比,RM-N1和RM-N2处理紫云英两年平均氮吸收量分别提高25.5%和62.7%。与RF-N0处理相比,RM的3个处理水稻产量2021年提高了6.1%~10.8%,2022年提高了6.7%~10.9%。与RF-N0相比,RM-N1和RMN2处理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5%和21.5%,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则无显著变化。与RF相比,RM的3个处理均显著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土壤全氮含量。紫云英根际土壤RM-N0处理AOA基因拷贝数最大,RM-N2处理AOB基因拷贝数最大,RM-N1处理nifH基因拷贝数最大。[结论]种植并翻压紫云英可显著抑制杂草生长,增加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紫云英施用氮肥可提高其氮吸收量,改善固氮酶活性;低氮肥用量还可显著提高根瘤生物量,显著增加土壤中nifH基因拷贝数。因此,在水稻-紫云英轮作系统,紫云英季施用N 50 kg/hm^(2)可显著提升绿肥对水稻的增产提质效果,提高土壤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单季稻 共生固氮 固氮酶活性 水稻产量 水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英稻秆联合还田与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及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吕 吴玉红 +4 位作者 秦宇航 郝兴顺 李硕 淡亚彬 崔月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2-472,共11页
为研究紫云英-水稻轮作体系中紫云英稻秆联合还田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氨挥发的影响,连续两个轮作季(2019—2021年)在陕西汉中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冬闲稻秆不还田+常规施氮处理,即对照处理(CK);冬作紫云英稻秆还田+常... 为研究紫云英-水稻轮作体系中紫云英稻秆联合还田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氨挥发的影响,连续两个轮作季(2019—2021年)在陕西汉中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冬闲稻秆不还田+常规施氮处理,即对照处理(CK);冬作紫云英稻秆还田+常规施氮处理(GRN_(100));冬作紫云英稻秆还田+氮肥减量20%处理(GRN_(80));冬作紫云英稻秆还田+氮肥减量30%处理(GRN_(70))。采用通气式氨挥发收集装置监测水稻生育期间氨挥发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紫云英稻秆联合还田各处理可提高“黄华占”籽粒产量,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GRN_(80)、GRN_(70)、GRN_(100),其中GRN_(80)和GRN_(70)处理相较于CK处理的年均增幅分别为7.66%和6.37%。冠层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水稻施肥30 d以后,其中水稻抽穗期至成熟期挥发速率较大。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水稻施肥后16 d内,在施肥后第2天达到峰值,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0.53 kg·hm^(-2)·d^(-1)和0.58 kg·hm^(-2)·d^(-1)。与CK相比,GRN_(80)处理显著降低水稻全生育期冠层氨挥发累积量和单位产量氨挥发强度,二者分别下降58.73%和57.14%。紫云英稻秆联合还田较CK处理可显著降低水稻全生育期土壤氨挥发累积量和单位产量氨挥发强度,其值由高到低依次顺序为GRN_(100)、GRN_(70)、GRN_(80)。就水稻全生育期氨挥发累积量和单位产量氨挥发强度而言,紫云英稻秆联合还田较CK处理可显著降低2.88%~8.32%和5.26%~13.88%,其中GRN_(80)处理降幅最大。相关分析表明,田面水铵态氮浓度与各处理土壤氨挥发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GRN_(80)和GRN_(70)处理冠层氨挥发速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紫云英和稻秆联合还田与氮肥减量20%或30%配施,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是适宜汉中地区兼顾水稻高产和环境友好的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水稻轮作 秸秆还田 氮肥减量 水稻产量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甾醇热带假丝酵母发酵工艺优化及富含甾醇调制乳的制备
11
作者 杨婷婷 曾秋月 +3 位作者 余春雨 许鑫业 田洋 黄艾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143,共11页
该研究以脱脂奶粉及核桃油为主要原料,以高产甾醇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253、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及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发酵菌种制备甾醇冻干粉,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富含甾醇调制... 该研究以脱脂奶粉及核桃油为主要原料,以高产甾醇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253、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及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发酵菌种制备甾醇冻干粉,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富含甾醇调制乳。以甾醇产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菌株1253发酵工艺,对富含甾醇调制乳品质和营养进行综合性评价,并分析其关键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培养时间97 h,培养温度30℃,菌种接种量9.5%,核桃油添加量4%。在此优化条件下,甾醇产量为0.90 mg/g。富含甾醇调制乳感官评分为(86.44±2.06)分,甾醇含量为(22.7±0.6)mg/g。吡哆醛、胆甾醇、γ-氨基丁酸(GABA)、麦角甾苷和柠檬酸等关键差异代谢物通过富集维生素B6代谢、磷酸戊糖途径、乙氧基化物和二甲酸酯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和柠檬酸循环等途径形成特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甾醇热带假丝酵母 发酵工艺 富含甾醇调制乳 品质分析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南稻区紫云英不同喷药时期“一喷三防”效果研究
12
作者 聂良鹏 郭利伟 +3 位作者 丁丽 张琳 杜光辉 吕玉虎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53-55,61,共4页
为了探求豫南稻区紫云英留种田块植株生长中后期的最佳喷药时间,设置3个喷药时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进行紫云英“一喷三防”作业,研究不同喷药时期对紫云英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紫云英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云... 为了探求豫南稻区紫云英留种田块植株生长中后期的最佳喷药时间,设置3个喷药时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进行紫云英“一喷三防”作业,研究不同喷药时期对紫云英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紫云英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云英生长中后期进行“一喷三防”作业,均能显著降低紫云英的被害株率和叶片发病率,显著提高紫云英单位面积荚数、单荚籽粒数和千粒重,进而显著提高紫云英种子产量。其中,以初花期进行“一喷三防”作业的效果最好,适宜在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喷三防 紫云英 病虫害 防效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荷斯坦奶牛乳产量及乳成分变化的普适模型构建 被引量:17
13
作者 熊本海 杨亮 +3 位作者 杨琴 潘晓花 韩英东 庞之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39-1948,共10页
为探索中国荷斯坦奶牛不同胎次的泌乳特性,构建乳产量及乳成分的变化规律模型。以中国北方天津市第一奶牛良种场(2008-2010年度1~3胎)荷斯坦奶牛的DHI成套原始数据(其中:1胎奶牛DHI数据11 901套,2胎奶牛DHI数据13 474套,3胎奶牛DHI数据1... 为探索中国荷斯坦奶牛不同胎次的泌乳特性,构建乳产量及乳成分的变化规律模型。以中国北方天津市第一奶牛良种场(2008-2010年度1~3胎)荷斯坦奶牛的DHI成套原始数据(其中:1胎奶牛DHI数据11 901套,2胎奶牛DHI数据13 474套,3胎奶牛DHI数据13 215套)为基础,利用Wood模型构建乳产量(DMY)及乳成分率(乳脂率MFP、乳蛋白率MPP、乳糖率MLP及乳干物质率MSP)随泌乳天数(DIM)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不同胎次间DMY、MFP、MPP、MLP及MSP的差异性。结果表明,Wood模型极好地拟合了中国荷斯坦奶牛1~3胎次的泌乳曲线,构建的模型具有广泛适应性。通过模型模拟参数a、b及c揭示的泌乳特性参数,如高峰日tm、高峰日产量ym及泌乳持续力等,较好地反映我国泌乳奶牛在2、3胎次高峰后泌乳持续力下降过快,影响了泌乳周期的总产乳量。而乳成分的模型揭示了2胎奶牛的平均乳脂率(3.93%)最高,1胎(3.83%)次之,3胎(3.69%)最低;2胎奶牛的平均乳蛋白率(3.24%)最高,3胎(3.18%)次之,1胎(3.10%)最低;随着胎次的增加,平均乳糖率逐渐下降(1胎4.87%,2胎4.84%,3胎4.75%);2胎奶牛的平均乳干物质率(12.54%)最高,3胎(12.52%)次之,1胎(12.50%)最低,因此,虽然3胎牛的乳产量低于2胎的,但乳中干物质含量并没有因为产量下降而提高,不同胎次间乳产量(DMY)及乳成分率(MFP、MPP、MLP及MSP)均差异显著(P<0.05)。此外,Wood模型对DMY拟合最好,MPP及MSP次之,而对MFP及MLP拟合不佳。综合乳产量及乳成分在不同胎次的变化规律,模型奶牛场2胎牛的泌乳生产,无论是产乳量,还是生乳品质均是最佳的,头胎牛次之,而3胎次牛的泌乳生产不仅在数量上下降,而且其内在品质,如MFP、MPP及MLP在305d泌乳周期内的均值均显著下降。因此,加强3胎及3胎后奶牛的饲养管理与养分供给,维护其健康并继续发挥其泌乳潜力是我国奶牛场应当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胎次 乳产量 乳成分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14
作者 叶东东 张孔杰 +4 位作者 热西提.阿不都热合曼 黄锡霞 张再国 邓江玲 张桂芬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305d产奶量的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年度对305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305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305d产奶量的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年度对305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305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冬季产奶量最高,夏季产奶量最低;不同胎次对305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305d产奶量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产奶量也逐渐增加,5胎后开始下降;不同初产月龄对305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当初产年龄在24—26月龄间产奶量最高。[结论]年度、产犊季节、胎次和初产月龄均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305 d产奶量 年度 产犊季节 胎次 初产月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与其他哺乳动物乳常规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亚茹 郝力壮 +7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冯宇哲 崔占鸿 王迅 孙璐 张晓卫 牛建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9-383,388,共6页
通过牦牛乳与其他哺乳动物(反刍动物、马属动物、骆驼和人)乳进行产奶量、泌乳期和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灰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比较分析,得出奶牛的泌乳期最长,产奶量最高,乳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种间差异,... 通过牦牛乳与其他哺乳动物(反刍动物、马属动物、骆驼和人)乳进行产奶量、泌乳期和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灰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比较分析,得出奶牛的泌乳期最长,产奶量最高,乳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种间差异,但呈现出一定的种属特性。反刍动物乳中蛋白质、脂肪、干物质和灰分含量较高,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骆驼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介于反刍动物乳与马属动物乳之间;马属动物乳中的乳糖含量较高;人乳中除乳糖成分外其余常规营养成分普遍低于其他哺乳动物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产奶量 泌乳期 常规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荷斯坦奶牛体尺体重及外貌评分对产奶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浩 黄锡霞 +4 位作者 热西提.阿布都热依木 余雄 柏开艳 努尔比亚.吾布力 于梦然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47-2451,共5页
【目的】了解荷斯坦奶牛体尺、体重及外貌评分对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伊犁地区荷斯坦奶牛和褐牛的品种、外貌、体尺测定登记与整理,统计伊犁地区奶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及外貌评分并利用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 【目的】了解荷斯坦奶牛体尺、体重及外貌评分对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伊犁地区荷斯坦奶牛和褐牛的品种、外貌、体尺测定登记与整理,统计伊犁地区奶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及外貌评分并利用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产奶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荷斯坦奶牛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体重、外貌评分对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为今后该地区在奶牛群的遗传选育和生产实践中正确考虑奶牛体尺、体重、体型性状、外貌性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高产、稳产、健康的奶牛,合理规划育种方案和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体尺 体重 产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Wood模型拟合南方中国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毛永江 张美荣 +5 位作者 许兆君 刘姗 张亚琴 陈丹 王杏龙 杨章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04-1909,共6页
旨在了解南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变化趋势,并进行准确预测。利用Wood模型对南方5个大中型奶牛场(2008-2010年1~3胎)中国荷斯坦牛的33 194条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 旨在了解南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变化趋势,并进行准确预测。利用Wood模型对南方5个大中型奶牛场(2008-2010年1~3胎)中国荷斯坦牛的33 194条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SCS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测定日产奶量为标准泌乳曲线,乳脂率、乳蛋白率和SCS变化与标准泌乳曲线正好相反。Wood模型对乳蛋白率和产奶量变化曲线拟合度最高,各胎次拟合度均为0.99,误差均方也较低;其次为乳脂率,各胎次拟合度均为0.98,而对SCS的拟合度最低,均在0.7以下,同时误差均方也最大。各胎次产奶高峰日出现的时间与乳蛋白率和SCS最低值出现的时间相近,而最低乳脂率出现的时间较晚。一胎牛高峰产奶量相对较低(30.4kg.d-1),但泌乳后期泌乳持续力及维持低SCS能力较强;二胎和三胎牛高峰产奶量较大,分别为35.9和36.2kg.d-1,二胎奶牛在泌乳后期同时维持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能力较强。Wood模型适合于南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变化曲线的拟合分析,而不适合于SCS的拟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D模型 产奶量 乳成分 泌乳曲线 体细胞评分 南方中国荷斯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乳月份及部分乳成分与牛乳中体细胞数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高树新 王国富 +4 位作者 邵志文 刘明玉 马云 吴慧光 赵静雯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9,共3页
本研究利用陕西省西安市草滩牛场第五奶牛场62头泌乳牛2003年8个月的DHI记录资料,对泌乳月份及部分乳成分与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日产奶量与乳蛋白率、乳脂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体... 本研究利用陕西省西安市草滩牛场第五奶牛场62头泌乳牛2003年8个月的DHI记录资料,对泌乳月份及部分乳成分与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日产奶量与乳蛋白率、乳脂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体细胞数与乳蛋白率与乳脂率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乳蛋白率与乳脂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5、7和10月份样品平均体细胞数较高,分别为789×103 mL-1、696×103 mL-1、1031×103 mL-1,3月份样品平均体细胞数最低为390×103 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数 泌乳月份 日产奶量 乳蛋白率 乳脂肪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褐牛产奶量校正系数的制定 被引量:16
19
作者 付雪峰 王雅春 +5 位作者 郭俊青 郭志勤 程黎明 周光瑞 黄锡霞 徐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6-542,共7页
为了制定新疆褐牛产奶量校正系数,收集了新疆褐牛17 962条月测定记录。采用5个数学模型(Wood不完全伽玛函数模型、Nelder逆多项式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六次)、Ali-Schaeffer模型和Wil mink模型)通过SAS(8.1)软件的非线性过程(NLIN)对... 为了制定新疆褐牛产奶量校正系数,收集了新疆褐牛17 962条月测定记录。采用5个数学模型(Wood不完全伽玛函数模型、Nelder逆多项式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六次)、Ali-Schaeffer模型和Wil mink模型)通过SAS(8.1)软件的非线性过程(NLIN)对泌乳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5个模型的拟合度R2在0.834 0~0.921 4,确定逆多项式模型为新疆褐牛泌乳曲线最佳拟合模型,绘制了不同胎次的泌乳曲线,制定了一套不同胎次的泌乳天数产奶量校正系数。结果提示,新疆褐牛泌乳高峰日出现在20~50 d,第一胎泌乳高峰值最低,第三胎泌乳高峰日来得最早;随胎次的增加,母牛产奶量不断提高,在第五胎达到最高,以后逐渐下降,平均305 d产奶量为4 445.3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泌乳天数 产奶量 校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疆地区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叶东东 张孔杰 +6 位作者 毛波涛 叶尔.波拉提 韩军 张梅梅 杨雄德 李培芳 黄锡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43-1646,共4页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产犊间隔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场地对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对产犊间隔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间隔随...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产犊间隔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场地对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对产犊间隔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间隔随胎次增加有延长的趋势;不同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冬春季节产犊间隔明显高于夏秋季节;不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犊间隔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延长。【结论】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产犊间隔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产犊间隔 场地 胎次 产犊季节 产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