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重扫描速率法的α-Al_(2)O_(3)煅烧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邹婷 李中林 +4 位作者 王丁 吕凤程 张伟光 李义兵 蒋学先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以氢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究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过程中的相转变与微观组织变化,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对其煅烧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的优化条件为:煅烧温度1200℃、煅烧时间2 h、升温速... 以氢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究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过程中的相转变与微观组织变化,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对其煅烧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的优化条件为:煅烧温度1200℃、煅烧时间2 h、升温速率5℃/min。氢氧化铝煅烧过程出现3个吸热峰,对应3个失重阶段:第一阶段反应机理函数为G(α)=[(1-α)^(-1/3)-1]^2,反应平均活化能为91.16 kJ/mol,指前因子17.00×10^(9)~44.03×10^(9)min^(-1);第二阶段反应机理函数为G(α)=α~2,反应平均活化能为106.2 kJ/mol,指前因子7.70×10^(9)~18.60×10^(9)min^(-1);第三阶段反应机理函数为G(α)=α~(1/4),反应平均活化能为235.42 kJ/mol,指前因子39.94×10^(9)~50.79×10^(9)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氧化铝 煅烧 相变 α-Al_(2)O_(3) 热分析 动力学 多重扫描速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高温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铜铬黑颜料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伟文 郑晓丹 +2 位作者 李平 徐红彬 张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76-1880,1892,共6页
以Cr2O3与CuO为原料,采用高能球磨高温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铜铬黑颜料;利用XRD、SEM和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制备颜料的结构、形貌及粒度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前体混料方式、球磨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条件对铜铬黑颜料晶型、粒度的... 以Cr2O3与CuO为原料,采用高能球磨高温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铜铬黑颜料;利用XRD、SEM和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制备颜料的结构、形貌及粒度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前体混料方式、球磨时间、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条件对铜铬黑颜料晶型、粒度的影响;探讨了掺杂对铜铬黑颜料着色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高能球磨可有效地控制颗粒大小及均匀性,NiO与CoO的掺入可显著提高其着色力。高能球磨10 min,煅烧温度900℃,保温时间3 h下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着色力较好的铜铬黑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铬黑 固相法 粒径 着色力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固相复合加热技术合成LiNi_(0·5)Co_(0·5)O_2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书廷 岳红云 +3 位作者 尹艳红 杨金鑫 杨伟光 王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17-2021,共5页
用高分子分散及微波-固相复合加热技术合成了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N i0.5Co0.5O2.采用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煅烧条件对材料微观形貌、相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 用高分子分散及微波-固相复合加热技术合成了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 iN i0.5Co0.5O2.采用循环伏安、充放电循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测试技术,研究了煅烧条件对材料微观形貌、相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750℃煅烧4 h即可得到形状为类球形的纯相层状L iN i0.5Co0.5O2正极材料,该材料的最大放电容量达到154 mA.h/g,循环10周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48 mA.h/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层状正极材料 微波-固相烧结法 LiNi0.5Co0.5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YAG粉体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军明 邓莉萍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0-244,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性能良好的YAG(Y3A12(A1O4)3)纳米粉,对前驱体及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的粉体进行差热、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和透射电镜等分析。结果表明:YAG粉体大小均匀,近似球形,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其颗粒逐渐变大,当温...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性能良好的YAG(Y3A12(A1O4)3)纳米粉,对前驱体及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的粉体进行差热、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和透射电镜等分析。结果表明:YAG粉体大小均匀,近似球形,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其颗粒逐渐变大,当温度达到1000℃时粉体全部为纯YAG立方相。随着母盐溶液(Y(NO3)3+Al(NO3)3)浓度的降低颗粒逐渐减少,并且粉体中YAM(Y4A12O9),Y2O3等相转化为纯YAG立方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YAG立方相 煅烧温度 母盐溶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固相法合成钛酸锌微波介质陶瓷 被引量:1
5
作者 喻佑华 袁玲玲 +2 位作者 余丽芳 李海南 夏萌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457,共4页
以TiCl4和ZnCl2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条件合成TiO2-ZnO复合氧化物,然后用传统固相法合成偏钛酸锌(ZnTiO3)陶瓷粉体,并用XRD和SEM对其组织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合成粉体粒度小活性大,在650℃煅烧就能合成ZnTiO3相,通过800... 以TiCl4和ZnCl2为主要原料,采用水热条件合成TiO2-ZnO复合氧化物,然后用传统固相法合成偏钛酸锌(ZnTiO3)陶瓷粉体,并用XRD和SEM对其组织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合成粉体粒度小活性大,在650℃煅烧就能合成ZnTiO3相,通过800℃煅烧可以转变为纯六方ZnTiO3钛铁矿相,避免了Zn2Ti3O8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固相法 钛酸锌 煅烧 晶粒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石墨类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斌 张永强 +1 位作者 赫文秀 崔金龙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63-1866,共4页
以氧化石墨烯(GO)、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前驱体,分别采用水热法、微波法、煅烧法制备石墨烯(RGO)/g-C3N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等测试手段表征材料的表面微观结... 以氧化石墨烯(GO)、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前驱体,分别采用水热法、微波法、煅烧法制备石墨烯(RGO)/g-C3N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等测试手段表征材料的表面微观结构和还原程度,采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GCD)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测试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煅烧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结晶度较高,孔结构分布均匀,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较好,当电流密度为0.2 A/g时,电极材料的比电容为724.53 F/g,显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法 微波法 电极材料 石墨烯 石墨相氮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BaPbO_3导电陶瓷粉末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心宇 詹美燕 周明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15,共5页
对加热 过程中 铅的氧化 物及碳 酸钡发生 的变化进 行了研 究;采用固 相法,以 Ba C O3 和 Pb3 O4为原料制 备了 Ba Pb O3 陶 瓷粉末; 对焙烧粉 末进行了 X 射线衍射 检测及 扫描电镜 观察,分 析了不同 焙... 对加热 过程中 铅的氧化 物及碳 酸钡发生 的变化进 行了研 究;采用固 相法,以 Ba C O3 和 Pb3 O4为原料制 备了 Ba Pb O3 陶 瓷粉末; 对焙烧粉 末进行了 X 射线衍射 检测及 扫描电镜 观察,分 析了不同 焙烧温度、不 同升温 速度下粉 末的相 组成,从而 确定了 固相法制 取 Ba Pb O3 的 合成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PTC 焙烧温度 导电陶瓷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合成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物相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何冀川 杨小龙 +2 位作者 周天明 喻国强 刘树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2,共4页
以硝酸锂、硝酸镍、硝酸钴、硝酸铝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镍钴铝三元(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正... 以硝酸锂、硝酸镍、硝酸钴、硝酸铝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镍钴铝三元(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前驱体,经热处理后得到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正极材料的颗粒更为均匀,分散性良好,晶体杂相减少。当煅烧温度升高至700℃及以上时得到了α-NaFeO_2型层状结构的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LiNi_(0.8)Co_(0.15)Al_(0.05)O_2正极材料中的杂质相逐渐减少,纯度不断提高,层状结构性能不断改善,结晶度逐渐提高,锂离子嵌入与脱出通道畅通,材料的晶粒尺寸不断增大。当煅烧温度为800℃时,正极材料的层状结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LiNi0.8Co0.15Al0.05O2正极材料 煅烧温度 物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金红石混合晶型TiO_2降解气相苯 被引量:5
9
作者 沈晓玲 田立江 +2 位作者 李帅 刘秉坤 李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用溶胶-凝胶法并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合成不同晶相比的混合晶型纳米TiO_2,在紫外光光照下降解气相苯。考察了苯初始质量浓度、紫外灯光照强度和催化剂加入量对苯去除率的影响;探究了光催化降解气相苯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450℃煅烧制备... 用溶胶-凝胶法并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合成不同晶相比的混合晶型纳米TiO_2,在紫外光光照下降解气相苯。考察了苯初始质量浓度、紫外灯光照强度和催化剂加入量对苯去除率的影响;探究了光催化降解气相苯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450℃煅烧制备的催化剂降解苯效率最高,此催化剂金红石相质量分数为6.30%;在苯初始质量浓度为74.39 mg/m^3、催化剂加入量为7 g、光照强度为2.18 klux的最佳条件下反应84 min,苯去除率达99.73%;光催化降解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符合0.5级动力学特征;当催化剂加入量为3 g时,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催化剂降解苯的质量最多;苯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煅烧 TIO2 混合晶型 光催化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玉珍 吕宝华 姚陈忠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1,58,共5页
以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锌(ZnO)粉体为前驱体,通过固相法合成了不同ZnO摩尔分数(x)的TiO2-ZnO复合粉体材料。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性能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仪等仪器进行了表征,同时研... 以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锌(ZnO)粉体为前驱体,通过固相法合成了不同ZnO摩尔分数(x)的TiO2-ZnO复合粉体材料。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性能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仪等仪器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ZnO摩尔分数和煅烧温度对TiO2-ZnO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及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影响很大。当t=600℃,x=0.440时,TiO2-ZnO粉体由纤锌矿结构的ZnO、锐钛矿结构的TiO2和少量的Ti3Zn3O0.5共同组成,且界面颗粒接触紧密。ZnO和TiO2的复合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在紫外区的吸收,而且也增强了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另外,TiO2-ZnO复合材料(x=0.440)对有机染料甲基橙有非常好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照射120 min后甲基橙的降解率高达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ZnO 固相法 光催化 ZnO摩尔分数 煅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水泥熟料矿物相含量及形貌影响的Rietveld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欢 齐砚勇 +2 位作者 高宇蕾 邓磊 李诗颖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71-2876,共6页
为了探究煅烧温度对水泥熟料矿物相的影响,采用XRD分析法、Rietveld法以及岩相法,对不同煅烧温度下得到的熟料矿物相进行定性、定量以及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ietveld法可快速、准确测得熟料中各矿物相的相对含量;通过Rietveld... 为了探究煅烧温度对水泥熟料矿物相的影响,采用XRD分析法、Rietveld法以及岩相法,对不同煅烧温度下得到的熟料矿物相进行定性、定量以及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ietveld法可快速、准确测得熟料中各矿物相的相对含量;通过Rietveld法计算得到的矿物相含量可明显看出,煅烧温度对熟料中各矿物相的含量有直接影响,其中对C3 S和C2 S含量的影响最为明显;Rietveld法与鲍格算法得到的矿物相含量结果接近,但拟合得到的C3 A含量会偏低,这是由于熟料的急冷使得C3 A以玻璃相形式存在;煅烧温度升高,晶体成核和发育更加完善,熟料能呈现更好的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etveld法 岩相 煅烧温度 硅酸盐水泥熟料 矿物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种类与煅烧温度对合成CaZrO_(3)粉体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一帆 王榕林 +1 位作者 姬莹莹 卜景龙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447,共4页
为了探讨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CaZrO_(3)粉体的适宜工艺条件,以CaO、Ca(OH)_(2)和CaCO_(3)粉为钙源原料,以纳米级ZrO:(简称nm—ZrO_(2))、微米级ZrO_(2)(简称μm-ZrO_(3))和CaO部分稳定ZrO_(3)(简称Ca-PSZ)粉为锆源原料,按照/Z(CaO):n... 为了探讨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CaZrO_(3)粉体的适宜工艺条件,以CaO、Ca(OH)_(2)和CaCO_(3)粉为钙源原料,以纳米级ZrO:(简称nm—ZrO_(2))、微米级ZrO_(2)(简称μm-ZrO_(3))和CaO部分稳定ZrO_(3)(简称Ca-PSZ)粉为锆源原料,按照/Z(CaO):n(ZrO,)=1:1分别组合配料,经混合、压制成型后,采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在800、900、1000、1100和1300℃保温3h煅烧合成CaZrO_(3)粉体,探讨了原料种类及煅烧温度对CaZrO,合成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利于CaZrO_(3)合成的钙源优势顺序(从优到劣)为CaO、Ca(OH)_(2)、CaCO_(3),有利于CaZrO,合成的锆源优势顺序为nm.ZrO_(2)、μm.ZrO_(2)、Ca—PSZ;以nm-ZrO_(2)、μm-ZrO_(2)和ca-PSZ为锆源的试样中,其CaZr03含量迅速增加的温度区间分别主要发生在800~1000℃、900~1100℃和1000~1300℃=;以CaO和纳米级ZrO,为原料,在1000℃保温3h的条件下即可合成出纯度较高的CaZrO,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酸钙 合成率 钙源 锆源 煅烧温度 高温固相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固相法条件对自制LiFePO_4/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丽萍 黄同林 +2 位作者 李海港 田泽由 王建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29-2032,共4页
采用以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为铁源,磷酸(H3PO4)为磷源,以改进的均相沉淀法制备的超细(纳米)FePO4为前驱体,讨论了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的煅烧温度和C添加量对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 PO4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 采用以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为铁源,磷酸(H3PO4)为磷源,以改进的均相沉淀法制备的超细(纳米)FePO4为前驱体,讨论了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的煅烧温度和C添加量对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 PO4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800℃,C添加量为每摩尔FePO432 g葡萄糖,制得的LiFePO4/C的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碳热还原法 FEPO4 煅烧温度 C添加量 LIFEPO4/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6)Zr_(2)O_(7)陶瓷粉体的高温固相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及结构分析
14
作者 张曼 陈世杰 +3 位作者 胡森 丁瑜 王锋 杨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38,共6页
Li_(6)Zr_(2)O_(7)是一种含锂量高的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核反应堆用氚增殖材料以及捕集CO_(2)的固体吸附剂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以水合氢氧化锂和水合硝酸氧锆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锆酸锂材料。通过热重... Li_(6)Zr_(2)O_(7)是一种含锂量高的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核反应堆用氚增殖材料以及捕集CO_(2)的固体吸附剂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以水合氢氧化锂和水合硝酸氧锆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锆酸锂材料。通过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样品的合成过程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锂锆比、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产物物相和组织结构的影响。采用高温固相法,在锂锆摩尔比为3:1~6:1,煅烧温度为750℃和850℃,煅烧时间为24 h的条件下均成功制备出了单斜相的Li_(6)Zr_(2)O_(7)陶瓷粉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在锂锆比为3:1,煅烧温度为800℃,煅烧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制备出了纤维状Li_(6)Zr_(2)O_(7)和Li_(2)ZrO_(3)两相共存的陶瓷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酸锂 高温固相法 静电纺丝法 煅烧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