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统一不平衡/谐波电压-电流下垂的构网型变流器电能质量控制
1
作者 熊亮雳 游力 +3 位作者 韩刚 李奕萱 刘佳 刘进军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9,共14页
电力系统中不平衡与非线性负载会产生电压电流不平衡与谐波,从而影响一些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提升多台构网型GFM(grid-forming)变流器系统的电能质量,需在合理分配负载电流基波负序与谐波分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公共耦合点PCC(point o... 电力系统中不平衡与非线性负载会产生电压电流不平衡与谐波,从而影响一些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提升多台构网型GFM(grid-forming)变流器系统的电能质量,需在合理分配负载电流基波负序与谐波分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公共耦合点PCC(point of common coupling)的电压不平衡与谐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一不平衡/谐波电压-电流下垂的构网型变流器电能质量控制策略。通过建立PCC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基波负序及谐波分量的统一下垂关系,实现不平衡与谐波电流在各单元之间按容量分配,且同时抑制PCC电压的不平衡与谐波。该方案适用于多变流器在离网与并网2种模式,且不需对基波负序与各次谐波分别提取,相比于现有控制方法更加简单,更易于在嵌入式控制器中实现。详细讨论了该方法基于闭环极点分析的控制参数设计方案。通过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所提方法具有更优的动态性能与更少的计算需求。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电能质量 三相不平衡 谐波补偿 电流分配 下垂控制 微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评价裸鼠乳腺癌早期放疗疗效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苏晓雨 徐慧琴 +3 位作者 汪会 余文静 张丹 谯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早期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模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放疗组(B组),每组8只。每组裸鼠行micro PET/CT显像,测定每只... 目的探讨^(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早期放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建立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模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放疗组(B组),每组8只。每组裸鼠行micro PET/CT显像,测定每只裸鼠肿瘤SUVmax值。完成显像后,常规HE染色观察每组肿瘤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每组肿瘤细胞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放疗前,对照组与放疗组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75,P> 0. 05)。放疗组放疗后48 h裸鼠肿瘤组织SUVmax值较放疗前(t=9. 958,P <0. 05)、放疗后24 h(t=16. 506,P <0. 0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 860,P <0. 05)。放疗后24 h SUVmax值也低于放疗前24 h(t=5. 405,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显示放疗组肿瘤细胞坏死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放疗组放疗后HIF-1α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放疗前(t=14. 802,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SUVmax与HIF-1α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0. 865,P <0. 05)。结论^(18)F-氟赤硝基咪唑micro PET/CT可以监测肿瘤内部的乏氧状态,并且可以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的早期放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赤硝基咪唑 micro PET/CT 放疗疗效 乏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3Al-H14薄壁微小通道扁管波形冲压成形尺寸对截面变形的作用规律
3
作者 程传峰 金明 +4 位作者 王项如 朱英霞 程一峰 盘朝奉 王园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2,共8页
薄壁微小通道波形扁管是建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恒温系统的绝佳材料,成形尺寸是影响其冲压成形截面变形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实验验证的3003Al-H14微小通道薄壁扁管的波形冲压-回弹有限元模型。基于所建模型,研究了截面高度、管坯壁厚、... 薄壁微小通道波形扁管是建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恒温系统的绝佳材料,成形尺寸是影响其冲压成形截面变形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实验验证的3003Al-H14微小通道薄壁扁管的波形冲压-回弹有限元模型。基于所建模型,研究了截面高度、管坯壁厚、内外面相对弯曲半径缩放系数等成形尺寸,对截面变形率和平均截面变形率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①横截面上边缘孔的截面变形率通常较大,其余孔的截面变形率相对较小且大小一致;纵截面上孔的截面变形率呈现波峰波谷高、中间段低的分布特点。②扁管的截面变形率随着截面高度增大而增大,当截面高度超过4 mm时,扁管内的筋显著弯折,横截面塌陷严重。③扁管的平均截面变形率随着壁厚增大呈指数函数下降;当壁厚等于0.1 mm时,所有截面都畸变严重,而当壁厚超过0.3 mm时,最大截面畸变率下降至24.71%。④内外面相对弯曲半径的缩放系数越大,则内外面的实际弯曲程度越小,平均截面变形率也越小。研究成果对薄壁微小通道波形扁管的精确成形具有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通道管 冲压 薄壁件 成形尺寸 截面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极薄带微流道气胀成形材料流动行为及微观组织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鹏 朱学卫 +2 位作者 于保洋 武天枫 朱锦州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6-1422,共7页
针对304不锈钢极薄带开展了微流道气胀成形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成形过程中坯料应力、应变的分布及不同位置的厚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气胀成形试样典型位置微观组织的演变机制。实验与模拟的成形流道轮廓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针对304不锈钢极薄带开展了微流道气胀成形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成形过程中坯料应力、应变的分布及不同位置的厚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气胀成形试样典型位置微观组织的演变机制。实验与模拟的成形流道轮廓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25 MPa的成形压力和常温条件下,上圆角处的厚度由100μm减小至84.05μm,是成形易破裂区域;模拟流道深度为619.67μm,实验流道深度为556.34μm。成形后,试样晶粒减小且位错密度增大,小角度晶界占比由58.04%提升至62.61%,加工硬化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极薄带 气胀成形 微流道 材料流动行为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锂合金薄板微结构电流辅助辊压成形工艺研究
5
作者 汪鑫伟 李名扬 +4 位作者 洪秋童 刘琛 温道胜 张彦虎 石胜龙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8,共16页
通过2195铝锂合金薄板阵列微结构电流辅助辊压成形工艺研究,探索多参数交互对微结构电流辅助辊压成形缺陷的影响规律,阐明电流对辊压成形缺陷控制的作用机理。细化均匀的固溶时效组织对铝锂合金薄板微结构辊压填充高度的提升以及填充表... 通过2195铝锂合金薄板阵列微结构电流辅助辊压成形工艺研究,探索多参数交互对微结构电流辅助辊压成形缺陷的影响规律,阐明电流对辊压成形缺陷控制的作用机理。细化均匀的固溶时效组织对铝锂合金薄板微结构辊压填充高度的提升以及填充表面质量的改善作用显著。电流强度、压下量和微沟槽宽度越大,且沟槽形状越接近矩形时,辊压微结构填充高度越大,电流路径也会影响微结构填充高度。薄板辊压翘曲高度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且电流强度对矩形微结构薄板翘曲的改善效果最好,三角形最差,椭圆形居中。电流强度100 A,固溶时间120 min时,微沟槽辊压填充提升效果最佳,提升率约50%,同时辊压薄板翘曲高度、阵列微结构填充高度不一致性、填充表面橘皮特征等均在电流作用下得到有效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电流辅助 辊压成形 微结构 成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加工单晶硅微结构的表面质量及成形精度
6
作者 孙瑶 董俊逸 +1 位作者 唐本甲 李思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3,共8页
以电火花加工(EDM)P型单晶硅为实验对象,探究单晶硅加工表面的形貌特征及微观放电凹坑特性,揭示电火花加工单晶硅的材料去除机理,即应力蚀除作用大于熔化和气化蚀除作用.开展单晶硅微槽和微孔的加工工艺实验研究,探究电火花加工单晶硅... 以电火花加工(EDM)P型单晶硅为实验对象,探究单晶硅加工表面的形貌特征及微观放电凹坑特性,揭示电火花加工单晶硅的材料去除机理,即应力蚀除作用大于熔化和气化蚀除作用.开展单晶硅微槽和微孔的加工工艺实验研究,探究电火花加工单晶硅微结构的成形精度、尺寸偏差、截面轮廓起伏高度和表面质量,揭示主要加工参数对电火花加工单晶硅的材料去除率、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电火花加工 微槽 微孔 表面形貌 成形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累-卡-佩斯病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马玉捷 刘玥 +3 位作者 郭婧雯 李茗瑜 陈丰伟 汤小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31,I0001,共4页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上患累-卡-佩斯病犬的股骨头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对该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描述。收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患有累-卡-佩斯病并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的犬的股骨头以及正常犬的股骨头,对其进行大体观察,Micro-CT观察股骨...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上患累-卡-佩斯病犬的股骨头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对该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描述。收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患有累-卡-佩斯病并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的犬的股骨头以及正常犬的股骨头,对其进行大体观察,Micro-CT观察股骨头三维微观结构,取股骨头负重区组织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股骨头骨显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病变组较正常组股骨头结构破坏严重,组织结构疏松、易于凿切,髓腔脂肪细胞增大增多,骨小梁在塌陷、溶解的同时,伴有新小梁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斯病 micro—CT 组织形态学 扫描电镜观察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焦制铸造型焦的碳微晶结构X-衍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武建军 周国莉 +2 位作者 高志远 乔军 祖静如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93-1696,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铸造型焦的碳微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微晶结构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谱图上出现了002晶面和100晶面衍射峰,并且衍射峰在形状上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研究发现,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2θ衍射角逐渐增加,002晶面和100晶... 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铸造型焦的碳微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其微晶结构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谱图上出现了002晶面和100晶面衍射峰,并且衍射峰在形状上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研究发现,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2θ衍射角逐渐增加,002晶面和100晶面半峰宽逐渐减小,芳香片层间距d002相应减小,而芳核有效堆砌高度Lc和层面直径La则逐渐增加,型焦的结构趋于芳构化和有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型焦 碳微晶结构 X-衍射 芳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对Cu-Zr-Al块体金属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潘冶 纪秀林 +1 位作者 皮锦红 张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3-587,共5页
研究微量元素Ag、Ti、Ga、Ni和Sn对Cu55Zr38Al7铜基块体金属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摩尔分数)的Ag、Ti或Ga均可以提高Cu55Zr38Al7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用6%的Ag替代Cu,玻璃棒的临界直径可从2 mm增加到4 mm;因此... 研究微量元素Ag、Ti、Ga、Ni和Sn对Cu55Zr38Al7铜基块体金属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摩尔分数)的Ag、Ti或Ga均可以提高Cu55Zr38Al7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用6%的Ag替代Cu,玻璃棒的临界直径可从2 mm增加到4 mm;因此,替代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或者扩大合金系的原子尺寸范围对提高玻璃形成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然而,添加微量元素均不同程度地降低Cu-Zr-Al金属玻璃的硬度。断口表面形貌显示;微量相似元素替代影响基体在压缩过程中剪切带的繁殖;在微量元素替代的伪四元铜基块体金属玻璃中,2%Ti和2%Ag替代可分别获得最大压缩强度2 163 MPa和最大压缩应变8.7%。因此,通过添加微量元素可以调谐金属玻璃的玻璃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金属玻璃 玻璃形成能力 微合金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性的旁落与唤醒--基于空间正义的内城街道社区更新治理价值范式 被引量:58
10
作者 李昊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0,共6页
文章从内城街道社区演进与现实状况入手,揭示社区公共空间公共性旁落的问题表征,在探讨"公共性"内涵的中国式转型基础上,提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协同包容的更新治理价值范式及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呈现内城差异化的社会文... 文章从内城街道社区演进与现实状况入手,揭示社区公共空间公共性旁落的问题表征,在探讨"公共性"内涵的中国式转型基础上,提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协同包容的更新治理价值范式及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呈现内城差异化的社会文化本底,尝试建立社区居民共同意识,通过社区公共空间微干预策略的整体构建,实现内城街道社区的动态、持续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性 公平正义 内城街道社区 公共空间 价值范式 微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Sr、Sn对Mg-Zn-Ca-Mn合金力学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敬丰 刘青山 +3 位作者 马尧 蒋伟燕 郭胜锋 潘复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90,共8页
目的研究Sr、Sn元素对快速凝固制备的Mg ZnCaMn合金室温力学性能和生物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仪、万能力学实验机、静态浸泡、电化学测试等实验手段,分别研究添加Sr/Sn元素对MgZnCaMn合金... 目的研究Sr、Sn元素对快速凝固制备的Mg ZnCaMn合金室温力学性能和生物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分析仪、万能力学实验机、静态浸泡、电化学测试等实验手段,分别研究添加Sr/Sn元素对MgZnCaMn合金结构、微观组织变化、热学性能、室温强度、塑性变形及体外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添加Sr元素后,MgZnCaMn合金中的非晶相数量增加,尤其是Mg64.7Zn30Ca4Mn0.8Sr0.5合金浸泡析氢量显著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为1.61×10^(-4)A/cm^2,平均腐蚀速率为0.35 mm/a,抗压强度为621MPa,塑性压缩应变为0.8%。添加Sn元素后,MgZnCaMn合金中的非晶相近乎完全消失,合金组织中主要为雪花状的Mg2Sn相及MnZn13相,合金的析氢量无显著变化,其与Mg65.2Zn30Ca4Mn0.8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皆在10^(-4)数量级,其抗压强度为412 MPa,压缩塑性应变为1.6%。结论添加Sr元素可以提高MgZnCaMn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增加非晶相体积分数,同时提升了合金的强度和腐蚀性能。添加Sn元素则降低了MgZnCaMn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合金主要由延性相构成,其室温塑性得到明显改善,与初始合金相比,耐蚀性略有降低,但仍然优于常规的生物医用镁合金(如高纯镁、Mg-Zn-Ca等),具有较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合金化 力学性能 腐蚀性能 快速凝固 非晶形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73-χ)Nb_4Hf_3Y_χB_(20)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志纯 龙志林 +4 位作者 李峰 彭建 危洪清 唐平 邵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3-528,共6页
采用微合金化技术,用铜模铸造法制备Fe-Hf-Nb-B-Y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量热扫描仪、扫描电镜、振动样品磁场仪和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Fe-Hf-Nb-B-Y合金系的玻璃形成能力、软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部分替代F... 采用微合金化技术,用铜模铸造法制备Fe-Hf-Nb-B-Y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差示量热扫描仪、扫描电镜、振动样品磁场仪和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Fe-Hf-Nb-B-Y合金系的玻璃形成能力、软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Y部分替代Fe能明显改善Fe73-xNb4-Hf3YxB20合金系的玻璃形成能力;x=0,1,2和3时对应合金的最大玻璃形成直径分别为2,3,4和3.5mm;Fe-Hf-Nb-B-Y块体非晶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矫顽力、弹性模量、弹性应变和压缩断裂强度分别为1.10~1.25T、3~6A/m、184~206GPa、1.6%~2.0%和3227~3484MPa。结合实验数据,初步讨论微合金化对Fe-Hf-Nb-B-Y合金系的玻璃形成能力、软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b-Hf-Y-B合金 块体非晶合金 微合金化技术 玻璃形成能力 软磁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傅里叶红外在油气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以冀北-辽西坳陷中元古界下马岭组油气包裹体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作为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先进技术,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法(Micro FT-IR)在油气包裹体成分分析过程中,不仅可以判断油气的成熟程度,还可划分油气的成藏期次和油气类型。以冀北-辽西坳陷下马岭组石英砂岩中油气包裹体为例,利... 作为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先进技术,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法(Micro FT-IR)在油气包裹体成分分析过程中,不仅可以判断油气的成熟程度,还可划分油气的成藏期次和油气类型。以冀北-辽西坳陷下马岭组石英砂岩中油气包裹体为例,利用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油气包裹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至少存在两期次的油气充注,早期为具有较高CH2/CH3比值的中-重质油,晚期为具有较低CH2/CH3比值的轻质油或凝析油气,轻质油或凝析油气包裹体作为烃源岩生油高峰阶段的产物,是辽西-冀北地区的主要油气类型。实践表明,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是研究油气包裹体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 冀北-辽西坳陷 油气包裹体 成藏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阀微观成链特性及流量控制研究
14
作者 雷先华 陈星光 +2 位作者 贺沅玮 雷宇茜 庄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8-173,共6页
电流变阀通过电场强度实现阀的流量无级调节,能够很好地实现微型化和机电液一体化,广泛应用于流体控制系统中。针对电流变阀在流量控制中微观成链特性与宏观性能关联机制不明确的问题,研究电流变阀在静/动态场下电场强度、流道尺寸和流... 电流变阀通过电场强度实现阀的流量无级调节,能够很好地实现微型化和机电液一体化,广泛应用于流体控制系统中。针对电流变阀在流量控制中微观成链特性与宏观性能关联机制不明确的问题,研究电流变阀在静/动态场下电场强度、流道尺寸和流速对电流变阀中电流变效应的影响,通过可视化实验清楚描述介电微颗粒的动力学行为和链成型的演变过程,为电流变阀流量控制提供研究依据。结果显示:电场强度增大对链成型和电渗效应有益,但场强过大将产生电离和击穿现象;电流变阀流速直接影响链状结构的牢固程度,耦合场下不能忽略基液的黏性力对介电微粒的影响;静态场下电流变阀流道高度10 mm较5 mm所形成的链结构更完整/紧密,而动态耦合场下5 mm高度流道中链状结构强度好,更具有抵抗流动场的能力;在研究电流变阀流量控制时必须考虑动态耦合场的作用,以达到最优化参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阀 微观成链特性 流量控制 耦合场 流道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鞘气聚焦溶液气溶胶喷印装置设计及实验
15
作者 舒霞云 陈赛 +2 位作者 张晓城 王策 邱光富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8,共13页
目的探究气溶胶喷印最佳成形参数并进一步提升喷印精度。方法首先,通过对气溶胶喷印头内流道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喷印头结构参数鞘气层锥角对喷印聚焦效果的影响。其次,借助仿真和实验,探究载气流量、一次聚焦比、二次聚焦比3种工艺参数... 目的探究气溶胶喷印最佳成形参数并进一步提升喷印精度。方法首先,通过对气溶胶喷印头内流道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喷印头结构参数鞘气层锥角对喷印聚焦效果的影响。其次,借助仿真和实验,探究载气流量、一次聚焦比、二次聚焦比3种工艺参数对喷印聚焦效果、喷印线条形貌的影响。结果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一次聚焦鞘气倾角为70°、二次聚焦鞘气倾角为60°时,装置具有较好的聚焦效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工艺参数对喷印聚焦效果、喷印线条形貌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当载气流量为20 mL/min、一次聚焦比为5、二次聚焦比为10时,获得了喷印质量最佳的线条,线宽约为72.13μm,约为喷嘴直径的14.4%。结论喷印线条线宽与载气流量呈正相关,与一次聚焦比、二次聚焦比呈负相关;喷印线条线高与载气流量、一次聚焦比、二次聚焦比呈正相关,证明了其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喷印 双鞘气聚焦 线条形貌 微纳增材制造 成形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栖霞山铅锌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S-C-O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5
16
作者 弓昊天 齐有强 +2 位作者 高剑峰 吕串 闵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9-793,共15页
为揭示江苏栖霞山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对取自该矿床两个深钻孔的岩芯样品进行了电子探针及S、C、O稳定同位素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矿化早期的磁铁矿具有Ag-Pb-Zn热液矿床特征;不同成矿期的闪锌矿中的Fe含量有从成矿早期... 为揭示江苏栖霞山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过程,对取自该矿床两个深钻孔的岩芯样品进行了电子探针及S、C、O稳定同位素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矿化早期的磁铁矿具有Ag-Pb-Zn热液矿床特征;不同成矿期的闪锌矿中的Fe含量有从成矿早期到晚期逐渐降低的趋势,暗示成矿是一降温过程。同位素分析样品采用微钻取样,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铅锌硫化物的δ^34S值为-4.44‰~7.22‰,表明硫主要为岩浆来源;围岩中硫化物的δ^34S值较矿石的δ^34S值要小,结合地层中存在沉积型黄铁矿,推测部分硫来自地层。脉石矿物的C、O同位素数据表明,成矿期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晚期方解石脉的C、O同位素更接近岩浆范围,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热液与围岩的反应强度降低。栖霞山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热液,温度、围岩性质是制约矿质沉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山铅锌矿 成矿物质来源 微钻取样 S-C-O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晕-源对比暨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研究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龚维琪 姚俊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在松辽梨树、鄂尔多斯、川西、苏北天长、塔北雅克拉等地区,应用色谱-质谱(GC -MS)、紫外吸收光谱(UV)、全扫描荧光(TSF)等方法对浅表微迹烃(小于1 0 -6)进行了测定,证实地下油气源确实存在垂向微运移,并在其上方形成分散场(晕)的晕-源... 在松辽梨树、鄂尔多斯、川西、苏北天长、塔北雅克拉等地区,应用色谱-质谱(GC -MS)、紫外吸收光谱(UV)、全扫描荧光(TSF)等方法对浅表微迹烃(小于1 0 -6)进行了测定,证实地下油气源确实存在垂向微运移,并在其上方形成分散场(晕)的晕-源关系,即使是深逾5 0 0 0m具严密盖层的油气藏也不例外。针对目前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研究比较薄弱的状况,对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的研究,应从深部地球化学场的观测入手,结合精细的地震地质资料追溯烃类微渗漏的形迹脉络,印证不同的机理假设;同时,还应重视地下油气微渗漏的动态观测,加强组构地球化学场及其异常成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源对比 油气化探 基础原理 异常形成机理 深部地球化学场 组构异常 模拟实验 微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tering technology for micro heat pipe with sintered wick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西兵 汤勇 +2 位作者 李勇 周述璋 曾志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1期102-109,共8页
In order to study reasonable sintering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nd appropriate copper powder size range of micro heat pipe (MHP) with the sintered wick, the forming principle of copper powders in wicks and MHP's ... In order to study reasonable sintering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nd appropriate copper powder size range of micro heat pipe (MHP) with the sintered wick, the forming principle of copper powders in wicks and MHP's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were first analyzed, then copper powders with different cell sizes and dispersions were sintered in RXL-12-11 resistance furnace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hydrogen at different sintering temperatures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of sintering time, and finally the sintered wick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images and their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ick sintered with copper powders of larger cell size or smaller size range has better sintering properties and larger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and that the increase of either sintering temperatures or sintering time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wick's sintering properties and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and the former affects more obviously than the latter. Considering both its manufacturing cost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opper powders with the size range of 140-170 μm are sintered at 900-950℃ for 30-60 min in practical manufacturing. In addition, two approaches to improve wick's porosity are also proposed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larger the wick's porosity, the better the heat transfer capabilities of the M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heat pipe copper powders WICK forming princi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微型构件特种能场辅助微成形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单德彬 李虎山 +4 位作者 陈俞希 丁朝刚 徐振海 徐杰 郭斌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47,共25页
随着复杂微型构件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尺度范围不断扩大,材料种类日益增多,单纯依靠模具施加载荷的塑性微成形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成为制约微型构件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特种能场微成形技术利用超声场、电场和电磁场等能场与材... 随着复杂微型构件特征尺寸的不断减小,尺度范围不断扩大,材料种类日益增多,单纯依靠模具施加载荷的塑性微成形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成为制约微型构件实际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特种能场微成形技术利用超声场、电场和电磁场等能场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特殊物理效应进行微加工,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塑性流动,降低微成形载荷,从而显著提高微型构件成形质量。本文综述了超声场、电场和电磁场等特种能场作用下塑性微成形的研究进展。首先探讨了特种能场作用下材料力学性能响应机制及微成形尺度极限,其次介绍了特种能场作用下微成形过程中材料微观组织结构演化与缺陷形成机理,最后总结了特种能场辅助微成形的关键工艺参数及其对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强调了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实现高精度成形的重要性,为复杂微型构件的低成本、高效制造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成形 尺度效应 微观组织 特种能场 微型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R-206表达差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英 张渝俊 +1 位作者 綦欣竹 刘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49-353,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 RNA-206的表达水平改变,探索mi RNA-206在慢性疼痛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疼痛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符合慢性疼痛患者(n=30)与年龄、性别比例相一致的健康成... 目的:观察慢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i RNA-206的表达水平改变,探索mi RNA-206在慢性疼痛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疼痛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符合慢性疼痛患者(n=30)与年龄、性别比例相一致的健康成人(n=30)进行比较。慢性疼痛患者组于治疗前后分两次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自评抑郁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Short-form of Mc 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mi RNA-206表达水平。对照组仅检测血浆中mi RNA-206的表达水平。结果:(1)慢性疼痛患者组较对照组血浆mi RNA-206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2)慢性疼痛患者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mi RNA-206的相对表达量、VAS、SDS及SF-MPQ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mi RNA-206在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可能作为慢性疼痛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06 慢性疼痛 VAS SDS SF-MP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