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_(2)Si_(2)O_(7)增强SiC质耐火材料抗高温水蒸气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海涛 刘星宇 +5 位作者 陈定 顾华志 李少飞 黄奥 付绿平 伍书军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为解决高温水蒸气对垃圾焚烧炉用SiC质耐火材料产生的严重腐蚀,以SiC颗粒和细粉为主原料,硅溶胶为结合剂,Y_(2)O_(3)粉为添加剂,在150 MPa的压力下压制成140 mm×25 mm×25 mm的长条试样,经1 400℃保温3 h烧成制备Y_(2)Si_(2)O_... 为解决高温水蒸气对垃圾焚烧炉用SiC质耐火材料产生的严重腐蚀,以SiC颗粒和细粉为主原料,硅溶胶为结合剂,Y_(2)O_(3)粉为添加剂,在150 MPa的压力下压制成140 mm×25 mm×25 mm的长条试样,经1 400℃保温3 h烧成制备Y_(2)Si_(2)O_(7)增强SiC质耐火材料,再经1 000℃保温100 h水蒸气腐蚀。研究Y_(2)O_(3)粉的添加量(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1.5%、3.0%、4.5%)对烧后试样和水蒸气腐蚀后试样的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Y_(2)O_(3)会造成烧后SiC质耐火材料的显气孔率上升,常温抗折强度下降;但是随着Y_(2)O_(3)添加量的增加,经1 000℃保温100 h水蒸气腐蚀后试样的体积密度和常温抗折强度增加,水冷热震5次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增加,因为1 400℃高温烧成过程中Y_(2)O_(3)和SiO_(2)原位反应生成Y_(2)Si_(2)O_(7)增强相,其与SiC基体结合紧密,且Y_(2)Si_(2)O_(7)在高温水蒸气条件下稳定性好,与SiC基体热膨胀系数接近,能够提高SiC质耐火材料的抗高温水蒸气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质耐火材料 Y_(2)Si_(2)O_(7) 水蒸气腐蚀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与耐火材料界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元帅 王刚 +4 位作者 冯海霞 柳军 袁波 田朋丹 韩艺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6,共7页
研究耐火材料与熔融合金的界面特性,对合金冶炼时耐火材料的选材有指导性意义。本工作采用座滴法,研究了1600℃×1 h(Ar)条件下镍基高温合金与电熔白刚玉、烧结镁铝尖晶石和氧化镁稳定氧化锆三种耐火材料的高温界面润湿性和界面渗... 研究耐火材料与熔融合金的界面特性,对合金冶炼时耐火材料的选材有指导性意义。本工作采用座滴法,研究了1600℃×1 h(Ar)条件下镍基高温合金与电熔白刚玉、烧结镁铝尖晶石和氧化镁稳定氧化锆三种耐火材料的高温界面润湿性和界面渗透特性。结果表明:镍基高温合金与电熔白刚玉不润湿(接触角为92.1°),基片表面形貌完好,渗透深度约1.4 mm;与烧结镁铝尖晶石润湿(接触角为82.6°),基片渗透深度约0.38 mm,但其表面被侵蚀凹陷,且出现裂纹;与镁稳定氧化锆润湿性较好(接触角为52.9°),基片表面完好,几乎无渗透,但残留有大量被污染合金。结合上述三种材料的综合性能及实际使用性价比,以电熔白刚玉和烧结镁铝尖晶石为主要原料,加入镁稳定氧化锆来提高抗侵蚀渗透性能,有望制备得到性能好、寿命长的高温合金冶炼用耐火材料坩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耐火材料 高温润湿性 界面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带连铸侧封板用耐火材料的发展及其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涛 陈平安 +2 位作者 李享成 朱颖丽 陈浮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92,共6页
薄带连铸是一种近终连续铸钢技术,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能耗低、成材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其中,侧封板直接影响带材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是薄带连铸技术中关键材料。综述了薄带连铸技术工艺及侧封板用耐火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制备工艺... 薄带连铸是一种近终连续铸钢技术,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能耗低、成材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其中,侧封板直接影响带材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是薄带连铸技术中关键材料。综述了薄带连铸技术工艺及侧封板用耐火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制备工艺,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氮化硼(BN)基陶瓷复合材料在薄带连铸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带连铸 侧封板 制备工艺 氮化硼基陶瓷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酸钙引入形式对MgO-CaZrO_3质弥散型透气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游杰刚 谢志鹏 +1 位作者 曹一伟 张国栋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5,共5页
为了改善镁质弥散型透气材料的性能,以高纯镁砂颗粒(0.2~1mm)、预合成锆酸钙粉(≤0.074mm)、分析纯碳酸钙粉(≤0.044mm)、分析纯单斜氧化锆粉(≤0.005mm)为原料,设计了最终烧成后均含有87%(w)的高纯镁砂和13%(w)的锆酸钙,... 为了改善镁质弥散型透气材料的性能,以高纯镁砂颗粒(0.2~1mm)、预合成锆酸钙粉(≤0.074mm)、分析纯碳酸钙粉(≤0.044mm)、分析纯单斜氧化锆粉(≤0.005mm)为原料,设计了最终烧成后均含有87%(w)的高纯镁砂和13%(w)的锆酸钙,但锆酸钙引入形式不同(预合成锆酸钙、利用碳酸钙和氧化锆原位反应生成的锆酸钙、预合成锆酸钙+原位生成的锆酸钙)的3种MgO-CaZrO3质试样,经配方计算、配料、成型、110℃干燥和1650℃烧成后,检测这3种试样的显气孔率、体积密度、透气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和抗热震性,并分析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原位锆酸钙设计生成量的增加,试样的烧后线收缩率、显气孔率和透气度均增大,常温耐压强度、常温抗折强度、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锆酸钙的分布也更加均匀;2)综合考虑材料的透气度、常温强度、高温强度和抗热震性,复合引入原位锆酸钙和预合成锆酸钙的试样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酸钙 mgo-caZrO3质材料 弥散型透气材料 透气度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设计制备及毁伤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罗浩 高兴勇 +2 位作者 魏华男 韩明江 刘杨硕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1-304,共14页
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具备侵彻释能的耦合毁伤效应,相比传统含能结构材料,具备更优异的强度、硬度以及塑性,可以提升弹药高效毁伤能力。针对近几年最新的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研究现状,从合金设计、制备与表征、毁伤应用中的侵彻特性和释能... 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具备侵彻释能的耦合毁伤效应,相比传统含能结构材料,具备更优异的强度、硬度以及塑性,可以提升弹药高效毁伤能力。针对近几年最新的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研究现状,从合金设计、制备与表征、毁伤应用中的侵彻特性和释能特性四个方面概括了其研究现状。归纳了不同合金成分设计方式的特点和优劣;着重比较了不同本构方程描述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静动态力学行为时的适应性水平;分析了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作为含能结构材料其毁伤能力的影响因素,指出通过调节元素比、提高撞击速度和撞击破碎率可以实现高熵合金毁伤能力提升;给出了目前较完整的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试样毁伤性能统计数据并做分析比较,可为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最终结合现状对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未来重点工作方向做了展望,可为其在高效毁伤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r系难熔高熵合金 设计 制备 表征 毁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的开发及其在骨髓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火英 张之尧 +4 位作者 郑向君 韦鹏 胡迪 陈文明 于晓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4-1950,共7页
目的:开发多重细胞因子检测试剂,分析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细胞因子、血管生成、骨重塑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建立多重细胞因子定量检测试剂,并应用于55例RRMM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血清样本的测... 目的:开发多重细胞因子检测试剂,分析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细胞因子、血管生成、骨重塑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建立多重细胞因子定量检测试剂,并应用于55例RRMM患者和22例健康对照血清样本的测定,分析患者细胞因子、血管生成、骨重塑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成功开发了十重细胞因子免疫分析检测试剂,平均灵敏度为7.1 pg/ml,平均回收率为97.4%,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4.8%,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9.0%。此外,RRMM样本结果发现IL-2、IL-17、DKK1、RANKL、OPG水平与IgG单克隆蛋白水平呈正相关,TIMP1与IgG、IgA单克隆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开发出10种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细胞因子检测试剂,并发现IL-2、IL-17、DKK1、RANKL、OPG、TIMP1在RRMM中具有追踪疾病进程的潜在价值。建立的多重细胞因子试剂开发流程对今后拓展蛋白标志物多重检测试剂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 血管生成 骨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冶金工艺及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天任 王战民 +2 位作者 秦红彬 梁成凯 李旭治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9,共7页
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氢冶金相关工艺技术正不断进步。随着氢还原竖炉冶炼工艺的发展和推广,对于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氢冶金相关原理及工艺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 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氢冶金相关工艺技术正不断进步。随着氢还原竖炉冶炼工艺的发展和推广,对于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氢冶金相关原理及工艺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介绍了H2气氛下耐火材料的服役行为和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的研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冶金 氢基竖炉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氢基竖炉工况条件下铝硅质耐火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演变 被引量:2
8
作者 颉付博 李亚伟 +3 位作者 廖宁 史成龙 蔡国庆 秦建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3-1142,共10页
基于H_(2)/CO混合气强还原服役环境,本工作模拟常压氢基竖炉服役工况,研究典型的铝硅质耐火材料经还原处理后性能变化规律及失稳机制。结果表明,在V(H_(2))∶V(CO)=5∶2的条件下,热处理温度由450℃升高至950℃,混合气体对铝硅质耐火材... 基于H_(2)/CO混合气强还原服役环境,本工作模拟常压氢基竖炉服役工况,研究典型的铝硅质耐火材料经还原处理后性能变化规律及失稳机制。结果表明,在V(H_(2))∶V(CO)=5∶2的条件下,热处理温度由450℃升高至950℃,混合气体对铝硅质耐火材料的还原能力逐渐增强。现有条件下,铝硅质耐火材料失稳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于Fe_(2)O_(3)含量以及磷酸盐结合剂:1)当铝硅质耐火材料中Fe_(2)O_(3)含量较高时,在H_(2)/CO气氛下,Fe_(2)O_(3)极易被还原为单质铁。同时,这种情况会导致铝硅质耐火材料发生一定程度的体积变化和显著的力学性能下降。2)磷酸盐结合铝硅质耐火材料也面临磷酸盐挥发,导致显气孔率提高,结构稳定性降低。然而,研究还发现磷酸盐结合刚玉-莫来石砖中Fe_(2)O_(3)含量较低且伴生一定含量的TiO_(2)时,材料具有较好的抗H_(2)/CO气还原能力。通过比较铝硅质耐火材料在CO气氛和H_(2)/CO气氛下力学性能,发现V(H_(2))∶V(CO)=5∶2气氛下在850℃热处理3 h比CO气氛下500℃热处理100 h具有更强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基竖炉 H_(2)/CO气氛 铝硅质耐火材料 Fe_(2)O_(3) 磷酸盐 CO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参数对氧化铝基耐火材料常温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彭西高 孙加林 +2 位作者 李福燊 吴学真 郭腾飞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8-183,共6页
参照GB/T18301《耐火材料常温耐磨性试验方法》,分别以标准碳化硅砂(36#)、电熔白刚玉砂(36#)和石油支撑剂用陶粒为磨损介质,采用不同压力(300kPa、448kPa和600kPa)的压缩空气和不同量(1kg、2kg)的磨损介质对普通高铝砖(LZ-65和LZ-75)... 参照GB/T18301《耐火材料常温耐磨性试验方法》,分别以标准碳化硅砂(36#)、电熔白刚玉砂(36#)和石油支撑剂用陶粒为磨损介质,采用不同压力(300kPa、448kPa和600kPa)的压缩空气和不同量(1kg、2kg)的磨损介质对普通高铝砖(LZ-65和LZ-75)、高炉用高铝砖、磷酸盐结合高铝砖、高纯刚玉砖、刚玉莫来石砖、铬刚玉砖、赛隆结合刚玉砖、微孔刚玉砖和塑性相复合刚玉砖等10种氧化铝基耐火材料进行了磨损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冲击气体压力的增大,10种材料的磨损量都增加,但由于这些材料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其磨损量增加的幅度存在明显差异。(2)由于磨损介质的颗粒形状和体积密度不同,在相同的冲击气体压力下,磨损介质的流动速度不同,对材料的磨损量也不同,其中,采用碳化硅时磨损量最大,采用白刚玉时次之,采用陶粒时最小。(3)当磨损介质碳化硅砂用量增加1倍时,材料的磨损量增加,但不同材料的磨损量增加幅度不同,其中微孔刚玉砖和磷酸盐结合高铝砖分别增加了1.84倍和1.26倍,而高纯刚玉砖和高炉用高铝砖增加的不足0.4倍。(4)耐火材料的常温耐磨性能取决于其强度和结构的致密性,强度和致密度较高的材料耐磨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耐磨性能 冲击参数 氧化铝基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柱石基材料中添加SiC细粉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桂华 李柳生 蒋明学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1-363,共3页
在以高纯红柱石和活性Al2O3细粉为主要原料的试样中,分别加入0、3%、6%、9%和12%的SiC细粉(粒度<0.088 mm),试样经1600℃3 h烧成后,用XRD、SEM等方法分析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并检测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抗折强度、烧成线膨... 在以高纯红柱石和活性Al2O3细粉为主要原料的试样中,分别加入0、3%、6%、9%和12%的SiC细粉(粒度<0.088 mm),试样经1600℃3 h烧成后,用XRD、SEM等方法分析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并检测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抗折强度、烧成线膨胀率、抗热震性及蠕变率等,研究了添加SiC细粉对高纯度红柱石基材料的矿物组成、显微结构、烧结状况以及抗热震性与抗蠕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SiC细粉的加入能提高材料中的莫来石含量,促进基质中莫来石晶体的生长,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并促进材料的烧结,改善其抗热震性和抗蠕变性;SiC细粉在高纯红柱石基材料中的加入量以6%~9%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基材料 碳化硅 显微结构 SIC 红柱石 细粉 材料 添加 莫来石晶体 分析试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选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磁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秦晓萌 肖永忠 +3 位作者 孙体昌 蒋曼 徐承炎 王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6,共4页
某难选铁矿石属"江口式"微细粒嵌布混合型铁矿石。对该矿石进行了煤基直接还原—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30%的烟煤为还原剂,15%的NM为助熔剂,将矿石在1250℃的温度下直接还原焙烧80min,焙烧矿经两段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可... 某难选铁矿石属"江口式"微细粒嵌布混合型铁矿石。对该矿石进行了煤基直接还原—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30%的烟煤为还原剂,15%的NM为助熔剂,将矿石在1250℃的温度下直接还原焙烧80min,焙烧矿经两段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91.93%,铁回收率为83.87%的直接还原铁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铁矿石 煤基直接还原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对镁基含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遇龙 罗旭东 +3 位作者 张国栋 谢志鹏 金会刚 刘非凡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7-232,242,共7页
以电熔镁砂细粉、用后镁碳砖细粉、α-Al2O3微粉和石墨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以BN微粉为添加剂,经混炼、成型、热处理后制成镁基含碳耐火材料,重点研究了添加剂BN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2.0%和2.5%)及煅... 以电熔镁砂细粉、用后镁碳砖细粉、α-Al2O3微粉和石墨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以BN微粉为添加剂,经混炼、成型、热处理后制成镁基含碳耐火材料,重点研究了添加剂BN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2.0%和2.5%)及煅烧温度(分别为1250℃、1375℃和1500℃)对烧后试样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常温耐压强度、烧后线变化率、抗氧化性、显微结构和矿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BN以及提高煅烧温度有利于提高烧后镁基含碳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BN在高温条件下优先与环境中氧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二硼,并与基质中电熔镁砂及用后镁碳砖中的氧化镁反应生成低熔点相硼酸镁,硼酸镁液相的生成是镁基含碳材料烧结性以及抗氧化性增强的主要原因。烧后试样主晶相为方镁石,次晶相为镁铝尖晶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 镁基含碳耐火材料 抗氧化性 硼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熔渣与镁碳质耐火材料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原 潘元 +4 位作者 刘清才 陈登福 白晨光 刘彻宇 徐楚韶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9-121,共3页
镁碳质耐火材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碳复合耐火材料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具有良好的性能 ,特别是抗渣性能。采用浸渍法研究含钛熔渣 (TiO2 2 %~ 30 % )与镁碳质耐火材料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SEM、X -RAY衍射和能谱等技术... 镁碳质耐火材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碳复合耐火材料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具有良好的性能 ,特别是抗渣性能。采用浸渍法研究含钛熔渣 (TiO2 2 %~ 30 % )与镁碳质耐火材料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SEM、X -RAY衍射和能谱等技术手段 ,分析了侵蚀前后耐火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物相组成的变化 ,提出了含钛熔渣中镁碳质耐火材料的侵蚀机理。熔渣中氧化物的脱碳和熔渣对耐火材料的渗透是耐火材料蚀损的最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机理 含钛熔渣 镁碳质耐火材料 浸渍法 侵蚀机理 微观组织 物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复合Al_2O_3基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新红 叶方保 +1 位作者 石凯 贾全利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介绍了金属复合Al2O3基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金属加入物对Al2O3基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加入金属可提高材料的常温和高温强度、断裂韧性、抗热震性和抗侵蚀性等,从而提高了材料的使用寿命。材料性能优化的原因是加入的金属反应... 介绍了金属复合Al2O3基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金属加入物对Al2O3基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加入金属可提高材料的常温和高温强度、断裂韧性、抗热震性和抗侵蚀性等,从而提高了材料的使用寿命。材料性能优化的原因是加入的金属反应生成了碳化物、氮化物和SiAlON(或AlON),以及少量金属熔融后的助烧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 刚玉耐火材料 塑性 增韧 助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熔渣下铝镁质材料渣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顾华志 汪姣 +2 位作者 汪厚植 刘光明 李继铮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0-254,共5页
选取冶炼取向硅钢和铝镇静钢的精炼终渣及钢包用铝镁质材料,采用静态坩埚法于1 600℃×3 h下进行熔渣侵蚀试验,对渣蚀后试样作显微结构分析,并测定熔渣的化学成分、熔化温度及黏度。结果显示,随着熔渣中wAl2O3的升高和碱度的增大,... 选取冶炼取向硅钢和铝镇静钢的精炼终渣及钢包用铝镁质材料,采用静态坩埚法于1 600℃×3 h下进行熔渣侵蚀试验,对渣蚀后试样作显微结构分析,并测定熔渣的化学成分、熔化温度及黏度。结果显示,随着熔渣中wAl2O3的升高和碱度的增大,熔渣的熔点升高,黏度增大。黏度较大的熔渣与耐火材料接触后扩散较慢,对耐火材料的熔损和渗透减弱。当熔渣与耐火材料反应形成较多的高熔点CA2,CA6和MA尖晶石相且连续交错分布时,耐火材料表面粗糙度增大,浸润加剧。钢包循环使用,熔渣与耐火材料进行新一轮的渗透与溶解,最终侵蚀得到抑制,呈现粘渣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渣 铝镁质材料 黏度 显微结构 抗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红柱石基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廖桂华 徐国辉 +1 位作者 李柳生 蒋明学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5-258,共4页
以高纯度南非红柱石(有4~1mm、<1mm和<0.088mm三种粒级,且4~1mm的颗粒料为1500℃3h煅烧过的熟料)和活性氧化铝细粉(粒度<0.044mm)为原料,经配料、混练、成型、干燥后,将一部分试样分别在1300℃、1400℃、1500℃和1600℃下保... 以高纯度南非红柱石(有4~1mm、<1mm和<0.088mm三种粒级,且4~1mm的颗粒料为1500℃3h煅烧过的熟料)和活性氧化铝细粉(粒度<0.044mm)为原料,经配料、混练、成型、干燥后,将一部分试样分别在1300℃、1400℃、1500℃和1600℃下保温3h煅烧;另一部分试样在1600℃下分别保温1h、3h、6h和9h煅烧,待试样随炉冷却至常温后,检测其体积密度、显气孔率、耐压强度和烧成线变化率等,并采用XRD、SEM等手段分析各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以研究烧成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高纯度红柱石的莫来石化程度及对红柱石基材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烧成温度对促进高纯红柱石的莫来石化十分有效,延长保温时间对于促进制品的烧结作用很大;高纯红柱石基材料需在1600℃下保温3h烧成,才能使红柱石完全莫来石化;欲使材料烧结良好且玻璃相含量低,物相较纯,则保温时间要达到6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成温度 保温时间 红柱石基材料 烧结性能 莫来石化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红柱石 材料 氧化铝细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包镁质干式振动料蚀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钱跃进 高里存 +1 位作者 蒋明学 邹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4-799,共6页
采用相图分析了中间包溶渣对干式振动料的侵蚀机理,并用扫描电镜、能谱及X-ray衍射对中间包干式振动料残衬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间包使用初期,熔渣对中间包工作衬侵蚀的途径为渗透;在渗透的同时,熔渣对干式料产生化学侵蚀... 采用相图分析了中间包溶渣对干式振动料的侵蚀机理,并用扫描电镜、能谱及X-ray衍射对中间包干式振动料残衬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间包使用初期,熔渣对中间包工作衬侵蚀的途径为渗透;在渗透的同时,熔渣对干式料产生化学侵蚀及干式料对熔渣产生化学过滤作用、方镁石溶于熔渣改变了熔渣的性质,提高了熔渣的熔点和粘度,在干式振动料/熔渣界面形成致密的结构,阻碍熔渣的进一步渗透;此后,熔渣对干式料侵蚀的主要途径是对界面致密层的溶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耐火材料 中间包 干式振动料 蚀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轻质镁质中间包涂料的研制与使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守信 姚金甫 严永亮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研究了涂料密度、纤维种类、结合剂及增塑剂等因素对涂料导热性能和施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向涂料里添加耐火纤维 ,适当减少磷酸盐结合剂加入量及降低涂料的体积密度 ,能显著降低涂料的热导率 ;2 )选用合适的复合增塑剂和结合剂 ... 研究了涂料密度、纤维种类、结合剂及增塑剂等因素对涂料导热性能和施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向涂料里添加耐火纤维 ,适当减少磷酸盐结合剂加入量及降低涂料的体积密度 ,能显著降低涂料的热导率 ;2 )选用合适的复合增塑剂和结合剂 ,能显著改善涂料的施工性能 ,做到既可以手工涂抹也可以机器喷涂 ,既可以低温施工 ,也可以高温施工 ;3)研制的超轻质涂料的热导率≤ 0 .3W·(m·K) - 1,体积密度≤ 1.14g·cm- 3 ,使用寿命达到 10h以上 ,对中间包保温和稳定连铸起到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制 使用 中间包涂料 镁质耐火材料 轻质材料 热导率 施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质耐火材料与钢中镁铝尖晶石夹杂形成的热力学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耀武 李楠 潘德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7,共4页
洁净钢用耐火材料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耐火材料是钢中氧化物夹杂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考察耐火材料对钢中氧含量的影响,将纯铁置于镁质浇注料坩埚中在还原气氛下于1600℃温度保温3h。对试验后的钢样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结果发现钢中... 洁净钢用耐火材料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耐火材料是钢中氧化物夹杂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考察耐火材料对钢中氧含量的影响,将纯铁置于镁质浇注料坩埚中在还原气氛下于1600℃温度保温3h。对试验后的钢样进行了SEM和EDS分析,结果发现钢中有MgO·Al2O3夹杂形成。本文从热力学的角度对试验过程中熔钢里形成的尖晶石氧化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即使钢中的Al含量较低,MgO·Al2O3尖晶石依然可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耐火材料 热力学 尖晶石夹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质浇注料中纯铝酸钙水泥加入量对钢液总氧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楠 魏耀武 吴晓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9-251,共3页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镁质浇注料中纯铝酸钙水泥加入量对钢液总氧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纯铝酸钙水泥加入量在 6 % (质量分数 ,下同 )以下时 ,随着纯铝酸钙水泥加入量的增加 ,钢样中的总氧含量随之增加 ;当纯铝酸钙水泥加入量超过6 %时 。
关键词 镁质浇注料 加入量 钢液 镁质耐火材料 铝酸钙水泥 炼钢 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