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化固溶对Al-Mg-Si-Sn合金时效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柳旭 刘春辉 +2 位作者 马培培 湛利华 尹焯炀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7,共13页
使用维氏显微硬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固溶温度对Al-Mg-Si-Sn合金的时效硬化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固溶处理(ST)温度从560℃提高到590℃(强化固溶温度)显著延缓了Al-Mg-Si-Sn合金的自然时效(NA),合金固溶淬火后... 使用维氏显微硬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固溶温度对Al-Mg-Si-Sn合金的时效硬化行为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固溶处理(ST)温度从560℃提高到590℃(强化固溶温度)显著延缓了Al-Mg-Si-Sn合金的自然时效(NA),合金固溶淬火后,自然时效硬度峰值时间从3 d延缓到13 d,然而,强化固溶没有明显改变人工时效(AA)样品的峰时效态析出相的尺寸和峰值硬度;空位占比大于1的Sn-空位复合体更加稳定,说明强化固溶通过同时提高空位浓度和Sn的溶解度,增强Sn元素对空位的束缚,从而延缓自然时效团簇的形成;人工时效强化相主要为在含Sn团簇上异质形核形成的β"/β'复合相;由于强化固溶只能略微增加Sn的溶解度,因此,对峰值时效析出的影响很小;Sn元素的不同作用机制导致强化固溶对自然时效和人工时效产生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固溶处理 sn元素 自然时效 时效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Eu对Al-Mg-Si-Fe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海燕 潘美诗 +3 位作者 邓权威 龙协 黄小汉 王超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开发具有高强和高导电、导热特性的铝合金,是实现铝合金材料在电气电子、散热工业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些需求,系统研究Al-Mg-Si-Fe合金中加入微量Eu对真空压铸制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5%~0.25%(质量分数,下同)Eu的合... 开发具有高强和高导电、导热特性的铝合金,是实现铝合金材料在电气电子、散热工业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些需求,系统研究Al-Mg-Si-Fe合金中加入微量Eu对真空压铸制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5%~0.25%(质量分数,下同)Eu的合金变质效果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其中加入量为0.15%合金时晶粒明显被细化,脆性(FeSiAl)共晶相和长板状共晶Si的析出被抑制,同时减少Mg在铝基体中固溶度,降低合金的晶格畸变,导致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和导热性能同时获得改善。Al-Mg-Si-Fe-0.15Eu合金的导热系数为68.50 mm^(2)/s,导电率为51.4%ICAS,抗拉强度为148 MPa,伸长率达到16.20%。与原始Al-Mg-Si-Fe铸态合金相比,导热系数增加12.50 mm^(2)/s,导电率提高了1.4%ICAS,抗拉强度提高了20 MPa,伸长率增加了5.4%,合金拉伸断口形貌从准解理断裂变为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Fe铝合金 稀土变质 力学性能 导电性能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铸造浇注温度对Al-Si-Cu-Mg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孙喜梅 王治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进行了Al-Si-Cu-Mg合金不同浇注温度的挤压铸造试验,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密度测试、拉伸试验等研究了不同浇注温度对挤压铸造合金组织、密度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Al-Si-Cu-Mg合金中的二次枝晶臂间距先减小后增... 进行了Al-Si-Cu-Mg合金不同浇注温度的挤压铸造试验,采用显微组织观察、密度测试、拉伸试验等研究了不同浇注温度对挤压铸造合金组织、密度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Al-Si-Cu-Mg合金中的二次枝晶臂间距先减小后增加,710℃浇注的合金的二次枝晶臂间距最小,为16.9μm。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挤压铸造合金的密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710℃浇注的Al-Si-Cu-Mg合金的密度最高,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CU-mg合金 挤压铸造 浇注温度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热处理对Mg-x Zn-0.3La-0.3Si镁合金组织的影响
4
作者 黄晓锋 贺光亮 +3 位作者 陈宣宇 张鑫涛 陶伟 何丹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等温热处理法对Mg-9Zn-0.3La-0.3Si合金进行不同时间与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保温温度与保温时间对Mg-9Zn-0.3La-0.3Si合金非枝晶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分析非枝晶颗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等温热处理可以将Mg-9Zn-0.3La-0.3Si合金铸... 采用等温热处理法对Mg-9Zn-0.3La-0.3Si合金进行不同时间与不同温度的热处理,研究了保温温度与保温时间对Mg-9Zn-0.3La-0.3Si合金非枝晶组织演变的影响,并分析非枝晶颗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等温热处理可以将Mg-9Zn-0.3La-0.3Si合金铸态枝晶组织转变为球状的非枝晶颗粒组织.合金在585℃保温30 min时获得的非枝晶组织最为理想,其固相率、形状因子和颗粒平均尺寸分别为74%、1.32及63.59μm.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或保温温度的增加,非枝晶颗粒平均尺寸和形状因子先减小后增大,非枝晶组织的固相率持续降低.非枝晶组织演变主要分为初始粗化、枝晶熔断和晶粒球化、颗粒合并及熟化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n-La-si镁合金 半固态 等温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刘勇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高比强度的Al-Si-Mg合金,并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晶体学特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基体相和共晶Si颗粒,由于Fe、Mg等元...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高比强度的Al-Si-Mg合金,并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晶体学特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基体相和共晶Si颗粒,由于Fe、Mg等元素的固溶强化效应,α-Al固溶体的衍射峰向低角度偏移;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晶粒尺寸约18.35μm,合金内部位错密度1.91×10^(15)/m^(2),表面硬度(117.8±4.7)HV,抗拉强度(436±13)MPa,延伸率(7.98±0.27)%,远高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应性能;SLM技术制备合金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的协同作用,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3D打印 增材制造 AL-si-mg合金 硬度 抗拉强度 强化机制 固溶强化 细晶强化 位错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7Si0.5Mg合金喷丸处理微观组织形貌及腐蚀行为研究
6
作者 秦传广 姜博 +5 位作者 刘乃志 王晔 胡茂良 许红雨 吉泽升 尚金翅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148,共7页
本工作探究了不同喷丸速度下的Al7Si0.5Mg铝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规律,将喷丸处理后的合金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和浸没腐蚀,采用XRD、SEM、超深显微镜、EBSD等手段对腐蚀后合金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变形层及腐蚀产... 本工作探究了不同喷丸速度下的Al7Si0.5Mg铝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规律,将喷丸处理后的合金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和浸没腐蚀,采用XRD、SEM、超深显微镜、EBSD等手段对腐蚀后合金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变形层及腐蚀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喷丸处理后,合金表面出现明显塑性变形层和亚微米级晶粒。喷丸速度为50 m/s时,变形层厚度最大,为20μm。未处理样品的i_(corr)为64.628μA/cm^(2),电容弧半径最小;喷丸速度为50 m/s时i_(corr)为16.094μA/cm^(2),电容弧半径最大。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浸泡480 h后,喷丸速度为50 m/s时腐蚀坑较浅,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抗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0.5mg铝合金 喷丸处理 晶粒细化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比对Al-Mg-Ga-In-Sn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郭恒鹏 马宁 +5 位作者 赵展 苏婧帆 常柯 张亚杰 周廉 朱建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28,134,共6页
采用不同挤压比对Al-Mg-Ga-In-Sn可溶铝合金铸坯进行挤压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室温拉伸试验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了挤压比对该合金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的增大,合金晶粒尺寸由114μ... 采用不同挤压比对Al-Mg-Ga-In-Sn可溶铝合金铸坯进行挤压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室温拉伸试验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研究了挤压比对该合金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的增大,合金晶粒尺寸由114μm减小到57μm,第二相尺寸逐渐减小,第二相形状由树枝状变为粒状,且分布逐渐均匀;材料抗拉强度和腐蚀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当挤压比为7.1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279 MPa,腐蚀速率达到最快1.74 mm/h。这为该材料在致密油气开采用井下新型工具的开发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比 Al-mg-Ga-In-sn合金 力学性能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及时效温度对Al-Mg-Si-Cu合金晶间腐蚀的影响
8
作者 杜兴旺 王芝秀 +2 位作者 李海 王烨 黄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6-1510,共15页
采用硬度及晶间腐蚀测试、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180、200、220、240℃, 0~600 h)时效对Al-1.1Mg-1.2Si-xCu(x=0, 0.35, 0.7, 1.1,质量分数,%)四种合金晶间腐蚀(IGC)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含量为0的合金在不同时效温度下... 采用硬度及晶间腐蚀测试、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180、200、220、240℃, 0~600 h)时效对Al-1.1Mg-1.2Si-xCu(x=0, 0.35, 0.7, 1.1,质量分数,%)四种合金晶间腐蚀(IGC)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含量为0的合金在不同时效温度下始终发生均匀腐蚀(UC),而Cu含量为0.35%、0.7%的合金发生IGC→UC的转变;相比之下,Cu含量为1.1%的合金在180、200、220℃时效时只发生IGC,但在240℃时效时,腐蚀类型发生IGC→UC→IGC→UC的转变。Cu含量为0的合金始终无IGC敏感性,源于晶界β相不能作为稳定阳极与PFZ形成腐蚀微电池。Cu含量为0.35%、0.7%的合金发生IGC→UC的转变,与短路扩散控制的粗化过程主导晶界Q相产生连续→断续的分布特征有关。Cu含量为1.1%的合金在较低温度时效时只发生IGC,源于析出相数量多且Q相粗化过程缓慢;该合金在较高温度时效时发生IGC→UC→IGC→UC的转变,与晶界Q相粗化和长大过程同步发生、先后主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CU合金 CU含量 时效 晶间腐蚀 均匀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含量及热处理对Al-Si-Cu-Mg合金组织及热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徐升亮 廖凯 +1 位作者 杨湘杰 郭洪民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5-242,共8页
随着通信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设备的集成度持续提升,对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也随之增加。本工作研究了稀土元素Sc的含量以及热处理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热学性能的影响,旨在确定最佳的Sc添加量和热处理工艺,以制备... 随着通信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设备的集成度持续提升,对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也随之增加。本工作研究了稀土元素Sc的含量以及热处理对Al-Si-Cu-Mg合金组织和热学性能的影响,旨在确定最佳的Sc添加量和热处理工艺,以制备出具有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导热性能的铝硅合金。研究结果表明,适量Sc的添加能够有效细化Al-20Si-2Cu-0.3Mg合金中的初生硅相和共晶硅相,从而降低Al-20Si-2Cu-0.3Mg-xSc合金的热膨胀系数。通过热处理,共晶硅的形貌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使得合金在保持低热膨胀系数的同时还能具备较高的导热系数和电导率。在30~300℃下,经过热处理的Al-20Si-2Cu-0.3Mg-0.2Sc合金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17.58×10^(-6) K^(-1),导热系数达到131.05 W/(m·K),电导率为22.07%IACS。本研究揭示了Sc含量和热处理对Al-Si-Cu-Mg合金组织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微观组织对热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可为未来低膨胀、高导热铝硅合金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元素 AL-si-CU-mg合金 热膨胀性能 导热性能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P变形对高强塑Mg-Sn-Zn-Zr合金组织与腐蚀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郭菲菲 张全发 +1 位作者 周田水 刘德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72,共7页
镁合金作为可生物降解金属材料在治疗骨科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无限潜力,但其降解速率过快和力学性能不足等缺点限制了镁产品的实际应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可显著提升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为研究ECAP对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通... 镁合金作为可生物降解金属材料在治疗骨科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无限潜力,但其降解速率过快和力学性能不足等缺点限制了镁产品的实际应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可显著提升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为研究ECAP对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OM、SEM、浸泡失重法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方法表征不同ECAP变形道次(1~4)下高强塑Mg-Sn-Zn-Zr(TZK)合金在Hank's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挤压道次的增加,TZK合金的腐蚀速率先降低后增大,腐蚀产物由细针尖状变为致密的球状。经3道次变形后TZK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最小(2.13μm),且具有最小的析氢速率、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其耐蚀性能最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n-Zn-Zr合金 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 显微组织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时效对铸造Al-Si-Mg-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朱聪聪 何家威 +2 位作者 耿汝伟 董瑞煌 高文理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4,共9页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室温拉伸测试研究了双级时效工艺对铸造Al-Si-Mg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的双级时效制度是低温预时效和高温终时效.结果表明:合金在低温预时效阶段会形成更多析出形核点,经高温终时效后,合...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室温拉伸测试研究了双级时效工艺对铸造Al-Si-Mg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的双级时效制度是低温预时效和高温终时效.结果表明:合金在低温预时效阶段会形成更多析出形核点,经高温终时效后,合金中析出更多的θ′′相并有β′′相析出.当预时效制度为155℃/8 h时,随着终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内θ′′相的尺寸逐渐增大,β′′相形貌变化并不明显,合金的抗拉强度随着终时效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合金的延伸率随着终时效温度的升高呈显著下降的趋势,165℃为合金较好的终时效温度;当双级时效制度为155℃/x h+165℃/2 h时,随着预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中θ′′相和β′′相的数量逐渐增多;当双级时效制度为155℃/8 h+165℃/x h时,随着终时效时间的增加,θ′′相的尺寸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在终时效时间为8 h之前,合金中β′′相的数量和尺寸并没有明显变化,继续延长终时效时间β′′相也开始长大.通过优化双级时效工艺,可实现θ′′相与β′′相的双析出相强化,经过155℃/8 h+165℃/2 h双级时效后的抗拉强度最高可达380 MPa,经过155℃/8 h+165℃/8 h双级时效后的断后延伸率提高至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Al-si-mg-Cu合金 双级时效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Si比对Al-Mg-Si合金力学与导热导电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艺 董其鹏 长海博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62,69,共8页
Al-Mg-Si系合金因其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散热及电力传输等领域,但受限于力学性能与导电导热性能之间矛盾关系,往往难以实现同步提升。立足于高力学性能合金成分设计,研究了不同Mg/Si比对合金力学性能与导电/导热性... Al-Mg-Si系合金因其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散热及电力传输等领域,但受限于力学性能与导电导热性能之间矛盾关系,往往难以实现同步提升。立足于高力学性能合金成分设计,研究了不同Mg/Si比对合金力学性能与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DSC曲线分析与JMatPro模拟计算,对试验所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Mg含量一定时,硬度和强度随Mg/Si比的增加而降低,电导/热导率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合金性能的变化与主要强化相β''的析出行为有关,在时效过程中,低Mg/Si比合金的β''析出速率远大于高Mg/Si比合金,其中Mg/Si比为1.02时,Mg、Si原子比接近β''形核时的Mg/Si比,析出更为充分,从而在相同时效条件下具备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mg/si 强度 热导率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超超 何昊 +4 位作者 周建文 赵文芬 李宇飞 康明 冯志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1,共9页
目的探究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富铁相组织形貌的演变规律,得到最适宜的Mn元素添加量,消除Fe元素对Al7Si0.3Mg0.4Fe合金的负面影响,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方法在Al7Si0.3Mg0.4Fe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Mn,通过金相显微镜(OM)、... 目的探究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富铁相组织形貌的演变规律,得到最适宜的Mn元素添加量,消除Fe元素对Al7Si0.3Mg0.4Fe合金的负面影响,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方法在Al7Si0.3Mg0.4Fe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Mn,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表征方法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合JMatPro相图模拟计算,探讨了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Mn含量较低时,富铁相以针状β-Al_(5)FeSi相为主,随着Mn含量的增加,β-Al_(5)FeSi相向汉字状α-Al_(15)(FeMn)_(3)Si_(2)相转变,当Mn的质量分数为0.32%时,β-Al_(5)FeSi相基本消除,继续增加Mn元素含量,α-Al_(15)(FeMn)_(3)Si_(2)相形貌由汉字状变为粗大的块状。结论Al7Si0.3Mg0.4Fe合金的力学性能随Mn元素的添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添加0.32%(质量分数)的Mn时,Al7Si0.3Mg0.4Fe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达到262 MPa、345 MPa、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0.3mg0.4Fe合金 MN元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富铁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对Mg-3Sn-1.5Al-1Zn-1.2S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建新 高爱华 张洪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659-2662,共4页
在熔炼过程中以单质形式加入Sb,研究了0~1.8%(质量分数,下同)范围内不同含量的Sb对Mg-3Sn-1-5Al-1Zn-1.2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能与Mg基体优先生成Mg3Sb2相,加入1.0%的Sb对Mg2Si相的汉字状结构变质... 在熔炼过程中以单质形式加入Sb,研究了0~1.8%(质量分数,下同)范围内不同含量的Sb对Mg-3Sn-1-5Al-1Zn-1.2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能与Mg基体优先生成Mg3Sb2相,加入1.0%的Sb对Mg2Si相的汉字状结构变质作用显著,Mg2Si中的Si能与S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富Sn的Mg2(Si,Sn)。随着Sb的增加,铸态合金和挤压态合金的延伸率逐渐减小,而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塑性和强度的最佳配合点约为1.0%,Sb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改善Mg-3Sn-1-5Al-1Zn-1.2Si合金的耐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Sb添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mg2(si 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trace Zr and V on 3 D morphology of Fe-rich phas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recycled Al-Mg-Si alloy
15
作者 SONG Dong-fu ZHAO Yu-liang +4 位作者 CAI Yue-hua YANG Dong-yang XIE Zheng-chao WANG Xiang-jie ZHANG Wei-w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6期2022-2037,共16页
Trace amounts of Zr and V can increase the re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Al-Mg-Si wrought aluminum alloys,which is expected to regulate the recrystallization grain.In this paper,trace amounts of V and Zr were added... Trace amounts of Zr and V can increase the re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Al-Mg-Si wrought aluminum alloys,which is expected to regulate the recrystallization grain.In this paper,trace amounts of V and Zr were added to recycled Al-Mg-Si alloys,and their e ffect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st alloy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tomography(SRX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Zr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grain sizes due to the“Zr poisoning”;V addition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ain size.The morphology of Fe-rich phase gradually changes from the large Chinese-script shape to the fine short rod and curved long strip shape,and the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is improved with the combined addition of V and Zr.The three-dimensional(3 D)morphology of Fe-rich phase includes granular,short rod-like,simple branch and multi-branch structures.The individual addition of V and Zr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orphology of Fe-rich phase;but the combined addition of V and Zr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number and volume fraction of Fe-rich phase with small size(diameter£15μm),the number of branches in the largest Fe-rich phase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resulting in the improvement of elongation.This work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cycled Al-Mg-Si alloys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 alloy Fe-rich phases Zr and V synchrotron X-ray tom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Mg-Sn-Si-Sr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邱克强 郝帅 +1 位作者 尤俊华 任英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48-2153,共6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分别研究Mg-5Sn-xSi-0.5Sr(x=1,2)和Mg-5Sn-ySi-2Sr(y=1,2)合金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采用力学性能试验机测定合金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Mg-Sn-Si-Sr系合金组织由α-Mg、MgSnSr、Mg2S...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分别研究Mg-5Sn-xSi-0.5Sr(x=1,2)和Mg-5Sn-ySi-2Sr(y=1,2)合金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采用力学性能试验机测定合金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Mg-Sn-Si-Sr系合金组织由α-Mg、MgSnSr、Mg2Sn、Mg2Si相所组成。Mg2Si相含量随Si元素的增加而增加,加入Sr元素会促进MgSnSr相的形成,抑制相界上Mg2Sn相的析出。Sn和Sr均能够细化Mg2Si相。当Sr含量由0.5%提高到2%(质量分数)后Mg2Si和Mg2Sn相均能得到显著细化,从而显著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n-si-Sr合金 显微组织 si影响 Sr影响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微合金化无铅易切削Al-Mg-Si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志民 黄志其 肖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6-59,共4页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透射电镜分析和金相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态Sn微合金化的无铅易切削Al-Mg-Si合金棒材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时效工艺为170℃/8 h,在此条件下,合金棒材...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透射电镜分析和金相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态Sn微合金化的无铅易切削Al-Mg-Si合金棒材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时效工艺为170℃/8 h,在此条件下,合金棒材的抗拉强度为351 MPa,屈服强度为336 MPa,延伸率为13.5%;合金的物相组成为铝基固溶体、主要强化相Mg2Si和CuAl2以及低熔点组织组成物Mg2Sn+Sn;低熔点组织组成物Mg2Sn+sn以及时效析出相Mg2Si和CuAl2使合金具有良好切削性能和较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 sn微合金化 AL-mg-si合金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掺杂量对Mg-Si-Sn-Bi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贵宏 孟雪 +3 位作者 杨明川 胡方 乔瑞庆 陈立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90-2794,共5页
利用粉末冷压成型及真空烧结制备了不同Bi掺杂量的Mg-Si-Sn-Bi材料,并对制备材料组成和热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材料由Mg2Sn、Mg2Si和Mg2(Si,Sn)固溶体相组成。随测试温度的增加,制备材料的电阻率都急剧减小,这是典型的半导... 利用粉末冷压成型及真空烧结制备了不同Bi掺杂量的Mg-Si-Sn-Bi材料,并对制备材料组成和热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材料由Mg2Sn、Mg2Si和Mg2(Si,Sn)固溶体相组成。随测试温度的增加,制备材料的电阻率都急剧减小,这是典型的半导体特征。在研究范围内,掺杂Bi元素含量增加,制备材料的电阻率开始逐渐减小,但Bi掺杂量增加到一定值后,材料的电阻率又增加,而且掺杂后的材料电阻率都低于未掺杂的。制备材料的Seebeck系数是负值,表明这些材料都为n型半导体。对于掺杂Bi的材料,随着测试温度由室温增加到730 K,测得的Seebeck系数绝对值开始时轻微增加,约在240~270 K达到最大值,再随着温度增加,Seebeck系数绝对值又显著单调减小。对于掺杂Bi元素的材料,随Bi掺杂量的增加,Seebeck系数的绝对值先减少后增加,这是掺杂造成载流子浓度增加和散射过程加大相互竞争的结果。掺杂Bi的Mg-Si-Sn材料的功率因子都高于未掺杂的材料,且Bi掺杂量增加,制备材料的功率因子显著增加。对于1.29at%Bi和1.63at%Bi掺杂量的材料,功率因子分别在500 K和530 K存在一个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i-sn材料 Bi掺杂 SEEBECK系数 电阻率 真空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对Al-Si-Mg-Mn合金凝固过程、时效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安柱 周鹏飞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0,165,共6页
通过模拟计算、组织观察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Zr含量对铸造Al-Si-Mg-Mn合金凝固过程、时效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含量增加,合金凝固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晶粒由初期树枝晶逐步演变为等轴晶;175℃时效7 h条件下,Zr... 通过模拟计算、组织观察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Zr含量对铸造Al-Si-Mg-Mn合金凝固过程、时效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r含量增加,合金凝固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晶粒由初期树枝晶逐步演变为等轴晶;175℃时效7 h条件下,Zr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硬度。Zr的加入促使析出相在更低时效温度析出,这可能是Zr细化了晶粒从而提高了扩散效率。峰值时效时合金主要析出相为β″相和Q′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轻量化 析出强化 晶粒细化 ZR Al-si-mg-Mn 时效 析出相 组织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xSn-1.5Al-1Zn-1Si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爱华 张建新 郐吉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73-75,86,共4页
以Mg-xSn-1.5Al-1Zn-1Si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Sn含量、拉伸温度及断口形貌对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含量对高温强度和塑性均有较大影响,随着Sn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高温强度和塑性均出现先升高后减小的趋势,Sn为5%时合金的强韧... 以Mg-xSn-1.5Al-1Zn-1Si合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Sn含量、拉伸温度及断口形貌对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含量对高温强度和塑性均有较大影响,随着Sn含量的增加,合金的高温强度和塑性均出现先升高后减小的趋势,Sn为5%时合金的强韧性达到较佳配合。合金的强度指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200℃及以下条件下降低幅度不大,塑性指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00℃及以上条件下变化显著。对于不同Sn含量的合金,高温拉伸断口形貌相似,都属于典型的韧性断裂,形貌特征与力学性能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n-Al-Zn-si合金 高温拉伸 强度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