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6篇文章
< 1 2 2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
1
作者 尤丽 迟昕萍 +3 位作者 周雅琳 赵春善 梅春丽 林博文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1-618,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估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TyG指数与脑卒中...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估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TyG指数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4年11月7日。由两位研究员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应用Stata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前瞻性队列研究,449210例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8506例脑卒中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呈正相关(HR=1.60,95%CI:1.45~1.76,P<0.05)。剂量-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呈线性正相关,TyG指数每升高1个单位,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20.2%。本研究所纳入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Egger's检验P值为0.962,Begg's检验P值为0.967)。结论:TyG指数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较高的TyG指数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meta分析 剂量-反应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氏束-浦肯野传导系统起搏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2
作者 郝佳悦 吴艳民 +3 位作者 李慧萍 张盼 张兰芳 王占启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2-918,共7页
目的:探索希氏束-浦肯野传导系统起搏[HPCSP,包括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 目的:探索希氏束-浦肯野传导系统起搏[HPCSP,包括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于HPCSP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到2024年7月31日。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NOS)量表对纳入的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方法评估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 5.4、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共1071例患者。HPCSP联合房室结消融成功率为93.1%。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性方面,与基线相比,随访时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数差(MD)=-3.11,95%CI:-4.16~-2.06,P<0.00001)]及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MD=-1.36,95%CI:-1.48~-1.24,P<0.00001)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9.86,95%CI:7.02~12.69,P<0.00001)明显提高,房室结消融后,起搏QRS波时限(QRSd)较基线延长(MD=7.83,95%CI:2.79~12.87,P=0.002);在安全性方面,HPCSP术中及随访时的起搏阈值保持稳定(MD=0.07,95%CI:-0.01~0.15,P=0.11),阻抗较围术期明显下降(MD=-78.84,95%CI:-120.21~-37.47,P=0.0002),并发症发生率为7.9%,心衰再住院率为4.5%,死亡率为5.8%。与双心室起搏相比,HPCSP明显缩短起搏QRSd(MD=-39.08,95%CI:-62.35~-15.80,P=0.001),改善随访LVEF(MD=4.38,95%CI:0.37~8.40,P=0.030),二者LVEDD变化(MD=-9.11,95%CI:-19.93~1.72,P=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LBBAP起搏阈值低于HBP(MD=0.61,95%CI:0.23~1.00,P=0.002);LBBAP与HBP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7,95%CI:0.83~2.60,P=0.190)。结论:HPCSP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房颤合并心衰有效、安全。HPCSP较双心室起搏可更好的促进心电同步并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LBBAP起搏参数优于H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浦肯野传导系统起搏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 房室结消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对区域小气候-植被-土壤特征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成翔 李兴福 +1 位作者 苏德荣 刘禹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41-2651,共11页
为评估光伏电站对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基于2000—2025年间全球50篇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量化了不同气候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干旱程度及地理区域下,光伏电站对15项小气候、植被和土壤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显著降低气温... 为评估光伏电站对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基于2000—2025年间全球50篇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量化了不同气候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干旱程度及地理区域下,光伏电站对15项小气候、植被和土壤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显著降低气温(-5.2%)和光合有效辐射(-63.3%),增加空气湿度(7.1%)。植被多样性降低6.38%,而物种丰富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7.52%,35.7%和28.4%。土壤含水量、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49.0%,66.07%和113.09%,土壤温度显著降低17.3%,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pH差异不显著。不同生态背景对光伏电站的响应存在差异,干旱及半干旱地区、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对生态指标变化更为敏感。随机森林模型显示,生态系统类型是影响光伏电站生态效应的主导因子。研究揭示了全球尺度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为光伏选址优化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meta分析 小气候 植被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analysis的中国马铃薯地膜覆盖产量效应分析 被引量:50
4
作者 赵爱琴 魏秀菊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7,共7页
为了定量综合分析中国近30 a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该研究综合已发表的田间试验研究数据,应用Meta-analysis方法定量分析使用地膜后马铃薯产量的增产率或减产率,并探讨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检索,共获得84篇有关... 为了定量综合分析中国近30 a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该研究综合已发表的田间试验研究数据,应用Meta-analysis方法定量分析使用地膜后马铃薯产量的增产率或减产率,并探讨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检索,共获得84篇有关地膜覆盖马铃薯生产试验文献。经严格筛选,共从42篇文献中获得52组数据,分布于中国14个省(市、区),涵盖西北、西南和东南3个主要区域。主体数据经Meta分析表明:地膜覆盖在西北地区增产效应最显著,相对增产率为35.6%;其次是东南和西南地区,相对增产率分别为20%和12%;从全国时间序列看,1990年以后地膜相对增产率较高,但2010年后地膜增产效果有降低趋势;白色地膜与黑色地膜、垄作和平作对地膜增产效应影响不显著;在年均降水量<500 mm和年均温<10℃的区域地膜增产效应最明显,地膜相对增产率分别为40.5%和37.6%。进一步分析表明,2010年后地膜覆盖效果在年均降水量<500 mm且年均温<10℃的地区和年均降水量>500 mm且年均温>10℃的地区均呈现降低趋势,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地膜增产产生负面影响,或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地膜开始表现出对产量的负面效应。该研究可为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降雨 温度 马铃薯生产 meta分析 增产效应 负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analysis的循证检索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思琴 吴晓萍 明红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2-163,169,共3页
目的:调查Meta-analysis的作者们报道检索策略效果证据的范畴。材料:对近10年EBSCO数据库MEDLINE全文子集标引“Meta-analysis”为出版物类型的论文,进行随机抽样调查(n=100)。方法:将这些论文分为三类。结论:最后分析的93篇论文样本中,... 目的:调查Meta-analysis的作者们报道检索策略效果证据的范畴。材料:对近10年EBSCO数据库MEDLINE全文子集标引“Meta-analysis”为出版物类型的论文,进行随机抽样调查(n=100)。方法:将这些论文分为三类。结论:最后分析的93篇论文样本中,A类占8.6%(8篇),B类占61.3%(57篇),C类占30.1%(28篇)。讨论:A类论文报道了先前有效的、公开发表了的或者基于专家意见的检索策略。专家评审标准一定要力争得到进一步发展,那就要求Meta-analysis的作者,对他们检索策略的效果证据要加以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analysis 循证检索 MED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夫妻心理体验与调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楠 顾炜 +3 位作者 智诗涵 张丽红 王萌 经晓宇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38,共5页
目的系统整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夫妻的心理体验与调适,为夫妻二元健康管理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Scopus、Oiv... 目的系统整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夫妻的心理体验与调适,为夫妻二元健康管理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Scopus、Oiv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IVF-ET治疗夫妻心理体验与调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按照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Meta整合。结果纳入15篇文献,提炼出31个结果,归纳为9个类别,形成4个整合结果:获得的积极感受和社会支持、面临的身心压力和社会挑战、夫妻采取多种方式应对治疗压力、夫妻关系经过调适发生变化。结论加强以夫妻二元为中心的IVF-ET治疗全周期健康管理,重视夫妻治疗不同阶段的心理体验,提升夫妻积极应对与调适,完善社会文化和医疗支持体系,进而改善治疗结局和夫妻婚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夫妻 心理体验 调适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ed tomography versus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complex congenial heart diseases in china:a meta-analysis
7
作者 畅智慧 LIN Kun +3 位作者 DU Xiao-li YIN Xiao-li LU Zhao 刘兆玉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168-1173,共6页
Objective:To perform a meta-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omputed tomography(CT) an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 in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 in China.Methods:MEDLINE,Cochran... Objective:To perform a meta-analysis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computed tomography(CT) an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 in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CHD) in China.Methods:MEDLINE,Cochrane library and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 database from January 1966 to October 2010,were searched for initial studies in China.All the studies,published in English or Chinese,used TTE,CT,or both as diagnostic tests for CHD and reported the rate of true-positive,true-negative,false-positive and false-negative diagnoses of CHD from TTE and CT findings with the surgical results as the 'gold-standard'(15 studies,XX patients) were collected.The statistic software package,'Meta-Disc 1.4',was used to conduct data analysis.A covariate analysi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patient or study-related factors on sensitivity.Results:Pooled sensitivity for diagnosis of CHD were 95% [95% confidence interval(CI):94%~96%] for CT studies and 87%(95% CI:85%~88%) for TTE studies.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oled sensitivity of CT and that of TT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TTE had higher sensitivity [0.96(95% CI:0.94~0.97)] for cardiac malformation but lower sensitivity [0.78(95% CI:0.76~0.81)] for extracardiac malformation than CT.Conclusion:CT can provide added diagnostic information compared with TTE in patients with CHD in China,especially for patients suspected of extracardiac mal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HOCARDIOGRAPH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Heart Defects Congenital meta-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与医学中的整合分析(Meta-analysis) 被引量:9
8
作者 柳江 彭少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627-2634,共8页
整合分析是针对一系列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方法。自从 1976年 Glass在心理学研究中提出以来 ,该方法已经在许多学科特别是医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2 0世纪 90年代 ,整合分析被引入生态学研究 ,引起了生态学家和统计学家... 整合分析是针对一系列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方法。自从 1976年 Glass在心理学研究中提出以来 ,该方法已经在许多学科特别是医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2 0世纪 90年代 ,整合分析被引入生态学研究 ,引起了生态学家和统计学家的广泛关注。在我国 ,该方法也于 1998年被引入生态学。由于生态学研究自身的特点 ,整合分析在应用时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如不同研究类型的数据抽提与转换、效应值的构建、研究间相关性的估计、出版偏见的评估与修正等 ,为此以整合分析应用最活跃的医学领域进行对比和借鉴 ,分析该方法在两个研究领域应用的范围和特点 ,讨论影响其在生态学中应用的各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分析 医学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analysis研究中国北方苜蓿土壤水分和养分效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才璐 罗珠珠 +3 位作者 王林林 牛伊宁 李玲玲 蔡立群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74,共11页
以中国北方为研究区域,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田间试验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系统探究种植年限对苜蓿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与1~2龄苜蓿相比,随种植年限延长,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 以中国北方为研究区域,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田间试验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系统探究种植年限对苜蓿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与1~2龄苜蓿相比,随种植年限延长,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变化率在-38.0%~-24.0%和-46.5%~-20.2%之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变化率分别在7.2%~32.0%和-7.7%~15.7%之间。降水量对苜蓿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影响强烈,与干旱区、半干旱区相比,半湿润区种植苜蓿的增碳固氮作用最佳,9~11龄苜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率高达43.1%(P<0.05),6~8龄苜蓿全氮含量增长率可达12.5%(P<0.05),同时也强烈消耗土壤水分和速效磷。与黄绵土、黑麻土和灰钙土相比,黑垆土种植苜蓿15年以上仍可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长率分别为19.9%和14.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种植年限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整合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analysis的土壤氮素对采伐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倩倩 王海燕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97,共8页
[目的]研究采伐影响下土壤氮素的变化规律,探究森林合理的采伐强度,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方法]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以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衡量效应尺度的统计学指标,对搜集到的1983—2017年初有关采伐对土壤氮素影响的3... [目的]研究采伐影响下土壤氮素的变化规律,探究森林合理的采伐强度,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方法]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以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衡量效应尺度的统计学指标,对搜集到的1983—2017年初有关采伐对土壤氮素影响的31篇文献数据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采伐可有效降低土壤全氮含量[SMD=-0.55(95%CI,-1.04-0.07)<0],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SMD=0.99(95%CI,0.51 1.47)>0;SMD=2.34(95%CI,0.49 4.19)>0],而对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影响不明显[SMD=-0.30(95%CI,-1.060.47)]。土壤氮素变化因采伐强度不同而异,皆伐对其影响较大。[结论]森林采伐时,在相同林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采伐强度,减少高强度择伐,积极推广低强度择伐,避免皆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强度 全氮 有效氮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护理对肺癌患者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的临床效果:A meta-analysis 被引量:17
11
作者 高苗 冯娜 +3 位作者 左秀萍 张美霞 张朋勃 徐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618-623,共6页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知网)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以及Scopus),并阅读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护理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万方,维普以及中国知网)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以及Scopus),并阅读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统计分析,比值比(odds ratio,OR)和平均差(mean difference,MD)作为比较组的合并效应值。改变效应模型或排除权重比大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观察漏斗图对称性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共纳入14篇中文研究。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肺癌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OR=0.16(0.10,0.23)],提高护理满意度[OR=6.42(3.32,12.41)]和缩短平均住院时间[MD=-7.41(-8.16,-6.65)],结果均没有异质性存在。而且不管肺癌患者是行切除术还是化疗,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的效果均十分显著。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能对肺癌患者大有裨益,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肺癌 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meta-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 codon 72 polymorphism contributes to breast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39 case-control studies(摘要) 被引量:4
12
作者 Zhang, ZZ Wang, ML +4 位作者 Wu, DM Wang, MM Tong, N Tian, YY Zhang, ZD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93-993,共1页
关键词 基因 肿瘤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a-analysis of serum copper and heart failure
13
作者 An-qi ZHANG Li-la ZHU Xi-yue ZHA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8-1028,共1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u levels and heart failure(HF)using a meta-analysis approach.METHODS We searched articles in the Pub Med,EMbase,CNKI,Wanfang,VIP and CBM Datab...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u levels and heart failure(HF)using a meta-analysis approach.METHODS We searched articles in the Pub Med,EMbase,CNKI,Wanfang,VIP and CBM Database published as of August 2016.The case contro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copper levels and HF were collected and read and extracted by two independent researchers.A Me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Stata 12.0 software.RESULTS A total of twenty-one eligible articles,including 893 HF and 654 control subjects,were enrolled.The Meta analysis showed that serum copper levels in HF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SMD=0.881,95%CI:(0.487,1.264),Z=4.5,P<0.001].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results were reliable.Begg′s tests did not find the existence of publication bias.CONCLUSION This meta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high Cu serum level and 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failure serum cu meta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与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湘君 周玮 +1 位作者 王丽 魏晓晨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斑块状银屑病是其常见的类型。目前认为辅助性T细胞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轴是其发病的关键免疫学机制[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抑制剂,主要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和培塞利珠单抗;另一类是IL抑制剂,主要包括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B1 T29C polymorphism and breast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based on 10,417 cases and 11,455 controls
15
作者 Gu, DY Zhuang, LH +4 位作者 Huang, HY Cao, P Wang, DL Tang, JH Chen, JF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55-1555,共1页
关键词 肺癌 治疗 疗效 TGF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校近期发表IF≥4.0的SCI论文摘要(英文)——CCND1 G870A polymorphism contributes to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a meta-analysis
16
作者 Dong Jing Ma Hongxia +6 位作者 Jin Guangfu Hu Zhibin Shen Hongbing Lu Cheng Peng Yuzhu Guo Xirong Wang Xinru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7-1317,共1页
关键词 多态性 乳腺癌 易感性 细胞周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勇 蔡增 +2 位作者 徐凤萍 刘丹 常红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3-430,共8页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中关于音乐治疗对ASD儿童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期限从建库至...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中关于音乐治疗对ASD儿童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期限从建库至2024年4月。对照组采用非音乐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包括药物治疗、教育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结构化治疗等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音乐治疗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4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涉及828例患者,来自法国、中国、挪威、伊朗、美国和澳大利亚,干预类型主要涉及音乐治疗、亲子合作式音乐治疗、奥尔夫音乐治疗、组内音乐治疗、即兴音乐治疗、基于Orff-Schulwerk的音乐治疗、音乐干预和以家庭为中心的音乐治疗。Meta分析显示,观察组的总体治疗结果(SMD=-0.30,95%CI-0.55~-0.04,P=0.02)、语言功能(MD=-2.09,95%CI-2.89~-1.30,P<0.001)和躯体行为改善(SMD=-0.27,95%CI-0.53~-0.01,P=0.040)更优。结论音乐治疗能够提升ASD儿童的总体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和躯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音乐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间伐强度对栎类天然林生长与更新的影响——对我国栎类天然林经营的启示
18
作者 刘建锋 肖以华 +1 位作者 程向芬 肖文发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3期31-38,共8页
【目的】基于文献综述,研究间伐强度对栎类天然林生长与更新的影响,促进其科学经营和林分质量改善。【方法】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数据,获得有效文献37篇和数据149条,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间伐强度对栎类林分胸径年均生长量(mm·a^... 【目的】基于文献综述,研究间伐强度对栎类天然林生长与更新的影响,促进其科学经营和林分质量改善。【方法】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数据,获得有效文献37篇和数据149条,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间伐强度对栎类林分胸径年均生长量(mm·a^(−1))、林分蓄积年均生长量(m^(3)·hm^(−2)·a^(−1))和幼苗密度(株·100 m^(−2))的影响。【结果】中度(20%~39%)和强度间伐(≥40%)均能显著提高林分胸径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特别是对幼龄林(≤20 a)和中龄林(21~40 a)效果显著,但对近熟林(41~60 a)和成熟林(>60 a)效果不显著;中度和强度间伐均能显著提高林分的幼苗密度,尤其对成熟林的效果最大;同时,在阳坡和下坡位或中坡位林分的间伐正效应值高于其它坡向和坡位。间伐激发幼龄林与中龄林生长和成熟林更新的效应持续时间约为10 a。【结论】中度以上间伐(≥20%)显著提高了栎类中幼龄林分的胸径和蓄积生长量以及成熟林幼苗密度,为持续促进上述林分生长与更新,其间伐间隔期应为10 a左右。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栎类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天然次生林 生长 更新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健 王亚静 +2 位作者 侯冉 黄娅婕 段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83-1394,共12页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物和探索延长或逆转继发性耐药的优化治疗方案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目的依据国内外文献数据系统评价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发布的有关EGFR-TKI联合化疗对比单药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3级不良反应等数据收集和分析。基于基线临床特征进行亚组分析,使用RevMan 5.4.1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10项研究,共2029例患者,其中EGFR-TKI联合化疗组1049例患者,单纯EGFR-TKI组9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54,95%CI=0.49~0.60,P<0.00001)和OS(HR=0.69,95%CI=0.59~0.79,P<0.00001)。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提高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ORR(OR=1.95,95%CI=1.57~2.42,P<0.00001)和DCR(OR=1.76,95%CI=1.13~2.74,P=0.01)。在伴随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42,95%CI=0.34~0.52,P<0.00001)和OS(HR=0.69,95%CI=0.51~0.94,P=0.02)。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62,95%CI=0.53~0.72,P<0.00001)。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EGFR-TKI治疗(OR=4.25,95%CI=2.74~6.61,P<0.00001)。结论EGFR-TKI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PFS及OS,尤其是基线脑转移患者;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是≥3级血液学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整体是安全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联合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科接骨片治疗骨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及其“病-症-方”关联功效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雪婷 陈凛 +4 位作者 张苏雅 奚灏瀛 张宁 林娜 张彦琼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19-1929,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伤科接骨片干预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从“病-症-方”关联角度,探索该中成药品种的作用机制及其各功效组的配伍特点。方法首先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 目的系统评价伤科接骨片干预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从“病-症-方”关联角度,探索该中成药品种的作用机制及其各功效组的配伍特点。方法首先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自建库至2024年1月伤科接骨片干预骨折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风险评价工具对文献研究内容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Stata 16.0版软件进行分析。利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 v2.0)获得骨折临床症状表型相关基因集,再利用GEO数据库获得临床骨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集。同时,从TCMIP v2.0收集伤科接骨片所含化学成分及其候选靶标谱。构建“骨折相关基因-伤科接骨片候选靶标”互作网络,通过计算网络拓扑特征值,筛选核心网络靶标,并通过功能富集分析,解析该中成药品种各功效组的作用机制。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4篇文献,样本量共计1293例,提示伤科接骨片对骨折的总有效率(RR=1.24,95%CI:1.18~1.31,P<0.001);“病-症-方”关联网络分析结果显示,伤科接骨片候选靶标所参与的通路主要分布于骨损伤的愈合、神经、血液系统调节和“免疫-炎症”调节等功能模块,且方药中不同功效组的作用特点各有侧重。结论伤科接骨片具有良好的促进骨折愈合疗效,并可通过调节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矫正“免疫-炎症”失衡、维持骨和能量代谢稳态而发挥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清热解毒的综合功效。相关研究结果为明确伤科接骨片的优势疗效环节和临床定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接骨片 骨折 meta分析 网络药理学 临床疗效 “病--方”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