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属性关联的DPC-ELECTRE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
1
作者 徐天琦 江文奇 +2 位作者 朱力 杨珊珊 王嘉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9,共8页
多属性决策环境下决策属性之间难以保持绝对独立,属性关联可能会对决策结果产生影响,辨识其影响过程和影响结果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为此,首先分析属性关联模糊测度模型,采用菱形成对比较(diamond pairwise comparison,DPC)法确定新... 多属性决策环境下决策属性之间难以保持绝对独立,属性关联可能会对决策结果产生影响,辨识其影响过程和影响结果可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为此,首先分析属性关联模糊测度模型,采用菱形成对比较(diamond pairwise comparison,DPC)法确定新的属性关联系数。其次,基于ELECTRE(elimination et choice translating reality)方法,分析属性关联对非一致性指数影响的几种典型情形。再次,全面分析3对属性两两关联情形下非一致性指数的变化条件,并给出DPC-ELECTRE多属性决策步骤。最后,通过算例证明该方法过程及其应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属性关联 菱形成对比较方法 ELECTRE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M-DPC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波形集设计算法
2
作者 董乔龙 刘思琪 +1 位作者 张伟见 张劲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54-2164,共11页
针对间歇采样转发干扰产生的假目标和目标高速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导致雷达脉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多普勒容限的线性调频离散相位编码(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discrete phase coding,LFM-DPC)复合调制相干波形集设计... 针对间歇采样转发干扰产生的假目标和目标高速运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导致雷达脉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多普勒容限的线性调频离散相位编码(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discrete phase coding,LFM-DPC)复合调制相干波形集设计方法。在一定多普勒频移范围内,以最小化未转发信号自模糊函数旁瓣能量以及未转发信号与转发信号互模糊函数能量建立优化模型,并设计一种基于KKT(Karush-Kuhn-Tucker)最优性条件的迭代算法对模型求解。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遗传算法和单一调制的LFM和DPC信号,基于KKT最优性条件的交替迭代优化算法优化的LFM-DPC波形集有更好的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 线性调频离散相位编码波形集 多普勒容限 KKT条件 模糊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算法的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去噪方法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鲁宾 李杰 +2 位作者 孟文君 董志鹏 唐秋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2-638,共7页
美国冰、云和陆地高程二号卫星(The Ice,Cloud,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2,ICESat-2)是ICESat卫星的继任者,旨在监测地球的冰盖、冰川、海洋和陆地高程的变化等,其携带的地形激光高度计系统(ATLAS)发射532 nm波长的激光,具备一定... 美国冰、云和陆地高程二号卫星(The Ice,Cloud,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2,ICESat-2)是ICESat卫星的继任者,旨在监测地球的冰盖、冰川、海洋和陆地高程的变化等,其携带的地形激光高度计系统(ATLAS)发射532 nm波长的激光,具备一定的水体穿透能力。作为光子计数式激光雷达,ICESat-2的数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接收到大量噪声光子,导致光子数据密度分布不均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Density Peak Clustering,DPC)算法的光子去噪方法,通过数据集的欧式距离计算局部密度作为点云数据的属性,采用基尼指数自适应选择最优截断距离,分别对日间和夜间数据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了两类数据的局部密度阈值参数。本文选取三处实验区域进行信号光子去噪分析,使用本文方法的去噪精度F值优于官方置信度标签去噪和传统密度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可以应用于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去噪处理。最后,对去噪后的华光礁区域信号光子进行折射校正,与收集的DEM数据进行对比可见,结合本文去噪方法可以使用ICESat-2数据进行浅水域的水深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2卫星 光子去噪 水深测深 dpc算法 基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MND和多元状态估计的磨煤机故障预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天杨 茅大钧 韩万里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8-937,共10页
火电机组磨煤机存在运行条件恶劣、故障频发等问题,对磨煤机进行故障预警,可以有效防止一些常见故障的发生,从而保证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相互邻近度的密度峰值聚类和多元状态估计的磨煤机故障预警方法。首先,采用核... 火电机组磨煤机存在运行条件恶劣、故障频发等问题,对磨煤机进行故障预警,可以有效防止一些常见故障的发生,从而保证火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相互邻近度的密度峰值聚类和多元状态估计的磨煤机故障预警方法。首先,采用核主元分析选取磨煤机的主要状态参数,同时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去噪,进一步优化数据质量;然后,采用基于相互邻近度的密度峰值聚类(density peaks clustering based on mutual neighborhood degrees,DPC-MND)方法构建动态记忆矩阵,利用多元状态估计技术(multivariate state estimation techniques,MSET)对磨煤机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历史数据进行建模,并确定磨煤机的运行状态。最后,以安徽某电厂ZGM113G型中速磨煤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磨煤机故障的有效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速磨煤机 核主元分析 dpc-MND 多元状态估计技术 故障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和DPC用量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的影响 被引量:63
5
作者 马宗斌 房卫平 +2 位作者 谢德意 李伶俐 朱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缩节胺(DPC)用量对中早熟棉花品种豫杂35和早熟品种银山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或DPC用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呈正...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缩节胺(DPC)用量对中早熟棉花品种豫杂35和早熟品种银山1号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或DPC用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呈正相关关系,但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的下降明显快于SPAD值,表现为吐絮期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盛铃期,而吐絮期的SPAD值与盛铃期差异不显著。因此,在DPC化控条件下,仍可使用SPAD值进行棉花叶色诊断,但应注意生育后期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不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肥 dpc 叶绿素含量 SPAD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延缓剂DPC对棉铃内源激素水平和棉铃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何钟佩 闵祥佳 +1 位作者 李丕明 奚惠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52-258,共7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 DPC 促进陆地棉品种棉铃发育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1.棉铃发育初期 DPC 提高了幼铃中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含量。2.棉铃体积增大期 DPC 处理的棉铃具有较高的转化酶活性和较低的蔗糖水平,促进了同化产...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 DPC 促进陆地棉品种棉铃发育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1.棉铃发育初期 DPC 提高了幼铃中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含量。2.棉铃体积增大期 DPC 处理的棉铃具有较高的转化酶活性和较低的蔗糖水平,促进了同化产物的积累。3.DPC 处理提高了棉铃发育后期的乙烯释放量,促进了棉铃的成熟开裂,最终提高了铃重并对纤维的品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 激素 转化酶 棉花 d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与DTA-6复配对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功能的调控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晓莉 谭伟明 +3 位作者 李召虎 王保民 何钟佩 段留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8-222,共5页
以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为供试品种,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研究了DPC与DTA-6复配对抗虫棉根系功能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独应用DPC相比,DPC与DTA-6复配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合成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的能力... 以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为供试品种,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研究了DPC与DTA-6复配对抗虫棉根系功能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独应用DPC相比,DPC与DTA-6复配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合成氨基酸和细胞分裂素的能力、增强根系吸收和运输NO3-的能力。DPC及其与DTA-6的复配剂均降低了根系对Pi和K的吸收及运输,这可能与抗虫棉的Pi,K体内利用效率提高有关。经韧皮部运向根系的蔗糖增加是DPC与DTA-6复配后改善转基因抗虫棉根系功能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c DTA-6 复配 抗虫棉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与DTA-6复配对转基因抗虫棉苗期生长发育的调控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晓莉 谭伟明 +3 位作者 李召虎 王保民 何钟佩 段留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共5页
无论浸种还是叶面喷施,与单独使用DPC相比,DPC与DTA6复配在促进转基因抗虫棉幼苗根长和侧根原基增加的同时,显著减弱了DPC对地上部生长的延缓作用,中棉所30下胚轴长度较对照仅缩短3%左右,中棉所30、新棉99B和sGK321的苗期叶面积均相当... 无论浸种还是叶面喷施,与单独使用DPC相比,DPC与DTA6复配在促进转基因抗虫棉幼苗根长和侧根原基增加的同时,显著减弱了DPC对地上部生长的延缓作用,中棉所30下胚轴长度较对照仅缩短3%左右,中棉所30、新棉99B和sGK321的苗期叶面积均相当于对照的93%~94%,这可能与复配调节剂处理后转基因抗虫棉幼苗各部位的IAA浓度较DPC单独处理明显提高有关。DPC与DTA6复配还可显著增加转基因抗虫棉苗期功能叶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垛叠程度,提高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c DTA-6 复配 抗虫棉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对杂交棉生长发育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新霞 苏丽丽 +2 位作者 魏鑫 刘翠 张巨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7-1242,共6页
【目的】研究缩节胺喷施次数对杂交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缩节胺喷施次数,为其在杂交棉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棉品种鲁棉研30号为材料,在田间设置缩节胺(DPC)6种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研究DPC化学调控对杂交棉叶面... 【目的】研究缩节胺喷施次数对杂交棉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缩节胺喷施次数,为其在杂交棉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杂交棉品种鲁棉研30号为材料,在田间设置缩节胺(DPC)6种不同喷施次数处理,研究DPC化学调控对杂交棉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棉铃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DPC喷施三次的处理效果最佳,棉花全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在盛铃期,最高值为4.8;棉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得到了有效合理的协调,并促进了生殖器官干物质的累积。改善棉花成铃结构,使棉铃空间分布均匀,并具有提高单株成铃数的效果,较对照增加0.41~1.74个成铃数;棉株单株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皮棉产量达到3 583.3 kg/hm2。【结论】在肥水适量的基础上,适期运用DPC对棉花进行系统的化学调控,其中化控三次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 dpc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 时空分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浸种对花生幼苗根系和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铭伦 王福青 +2 位作者 韩广清 陶世蓉 郑芝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在田间条件下 ,研究了 DPC浸种对花生 (Arachis hypogaea L.)幼苗根系和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DPC可提高花生幼苗根系中 IAA和 Z+ZR的含量 ,促进根系的生长 ,提高根系活力 ;DPC可促进花生苗期叶片叶绿素的合成 ,提高叶绿素含... 在田间条件下 ,研究了 DPC浸种对花生 (Arachis hypogaea L.)幼苗根系和叶片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DPC可提高花生幼苗根系中 IAA和 Z+ZR的含量 ,促进根系的生长 ,提高根系活力 ;DPC可促进花生苗期叶片叶绿素的合成 ,提高叶绿素含量 ,提高苗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在实践中 ,用 1 5 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dpc 浸种 根系活力 叶片功能 幼苗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与DTA-6复配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希峰 周勇 +3 位作者 田晓莉 段留生 何钟佩 李召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8-206,共9页
2004—2005年在河北吴桥试验站研究了缩节胺单独使用(DPC)与DTA-6复配使用(DPC+)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PC与DPC+均可提高成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但DPC+增产效果更明显;两处理对转... 2004—2005年在河北吴桥试验站研究了缩节胺单独使用(DPC)与DTA-6复配使用(DPC+)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PC与DPC+均可提高成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但DPC+增产效果更明显;两处理对转基因抗虫棉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c DTA-6 复配 抗虫棉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C指纹子空间匹配的室内WiFi定位方法 被引量:19
12
作者 乐燕芬 许远航 施伟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6-114,共9页
针对无线接收信号强度(RSS)受传播环境突发噪声影响从而引起指纹定位较大误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指纹子空间匹配结合密度峰值聚类(DPC)的定位算法,有效避免大误差点。首先通过在线阶段目标RSS信号的接入点(AP)覆盖向量,确定有效的参... 针对无线接收信号强度(RSS)受传播环境突发噪声影响从而引起指纹定位较大误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指纹子空间匹配结合密度峰值聚类(DPC)的定位算法,有效避免大误差点。首先通过在线阶段目标RSS信号的接入点(AP)覆盖向量,确定有效的参考位置点,并划分多个指纹子空间,利用改进的WKNN算法估计目标在每个子空间内的位置;最后利用DPC算法选取决策值最大的S个估计位置确定目标。所提算法简单,不需要离线阶段的学习过程训练定位模型,尤其适合存在大量AP的大范围室内定位区域。实际环境中的定位实验表明,基于DPC的指纹子空间匹配算法比WKNN算法的定位精度提升了25%左右,且在参考点分布密度为1.8 m×1.8 m的实验条件下基本消除了4 m以上的大定位误差,有效提高了定位方法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WiFi指纹 指纹子空间匹配 d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生荣 刘党培 +2 位作者 李葆来 易永华 贾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8,共5页
对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的适期、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等肥力 7 5万株 /hm2 密度条件下 ,初花期用DPC 30 g/hm2 化控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株型控制、开花成铃和霜前皮棉效果良好 ,增产显著。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 对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的适期、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等肥力 7 5万株 /hm2 密度条件下 ,初花期用DPC 30 g/hm2 化控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株型控制、开花成铃和霜前皮棉效果良好 ,增产显著。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转化进程 ,并对以后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花铃期化控作用较小。因此 ,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应采取蕾期不控 ,初花期适量控 ,花铃期酌情控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dpc化控效应 栽培密度 初花期 株型控制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对棉花生长发育及棉田主要昆虫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文华 吴忠义 +3 位作者 李武权 王胜 袁增干 江桂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41-45,共5页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用DPC处理相比,施用DPC处理的棉花株高和蕾铃脱落率均有所下降,其成铃数和产量分别提高10.00% ~10.04% 和7.46% ~8.13% ;棉田盲蝽象、棉铃虫和玉米螟的累计虫量分别下降18...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施用DPC处理相比,施用DPC处理的棉花株高和蕾铃脱落率均有所下降,其成铃数和产量分别提高10.00% ~10.04% 和7.46% ~8.13% ;棉田盲蝽象、棉铃虫和玉米螟的累计虫量分别下降18.90% 、38.89% 和40% ~50% ,盲蝽象和棉铃虫对蕾铃的为害率分别下降15.01% 和39.74% ~66.55% ;棉田天敌累计数量上升13.49% 。大田普查结果与上述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dpc 生长发育 昆虫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浸种提高棉苗耐盐性的作用和机理 被引量:14
15
作者 郑青松 刘友良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8-282,共5页
适当浓度范围 DPC浸种均可提高棉花幼苗耐盐性 ,其中以 1 50 mg· L- 1浓度浸种效果最好。盐胁迫下 1 50 mg·L- 1DPC浸种的幼苗与水浸种相比 ,降低了幼苗对盐分的吸收 ,增强棉苗体内盐分区域化分配 ,促进根系对 K+的吸收和向... 适当浓度范围 DPC浸种均可提高棉花幼苗耐盐性 ,其中以 1 50 mg· L- 1浓度浸种效果最好。盐胁迫下 1 50 mg·L- 1DPC浸种的幼苗与水浸种相比 ,降低了幼苗对盐分的吸收 ,增强棉苗体内盐分区域化分配 ,促进根系对 K+的吸收和向叶片的选择性运输 ,维持体内的离子平衡 ,降低叶片细胞电解质的外渗 ,改善叶片水分状况和活性氧代谢 ,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dpc 浸种 耐盐性 离子平衡 棉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邻密度分布优化样本分配的改进DPC聚类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纪霞 张涛 +2 位作者 朱建磊 刘诗诚 李学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5,共8页
DPC算法是一种能够自动确定类簇数和类簇中心的新型密度聚类算法,但在样本分配策略上存在聚类质量不稳定的缺陷.其改进算法KNN-DPC虽然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但效率不高而影响实用.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近邻密度分布优化的DPC算法... DPC算法是一种能够自动确定类簇数和类簇中心的新型密度聚类算法,但在样本分配策略上存在聚类质量不稳定的缺陷.其改进算法KNN-DPC虽然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但效率不高而影响实用.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近邻密度分布优化的DPC算法.该算法在DPC算法搜索和发现样本的初始类簇中心的基础上,基于样本的密度分布采用两种样本类簇分配策略,依次将各样本分配到相应的类簇.理论分析和在经典人工数据集以及UCI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聚类算法能快速确定任意形状数据的类簇中心和有效地进行样本类簇分配;与DPC算法和KNN-DPC算法相比,文中算法在聚类效果与时间性能上有更好的平衡,聚类稳定性高,可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的自适应聚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c算法 近邻 密度分布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DPC(缩节胺)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17
作者 周运刚 王俊刚 +1 位作者 马天文 何泽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研究DPC(缩节胺)浓度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在石河子大学生防研究室进行,以新陆早44号为材料,用6个不同浓度DPC(缩节胺)(0、255、0、100、200和400mg/L)处理棉花,测定棉叶中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可溶性... 【目的】研究DPC(缩节胺)浓度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在石河子大学生防研究室进行,以新陆早44号为材料,用6个不同浓度DPC(缩节胺)(0、255、0、100、200和400mg/L)处理棉花,测定棉叶中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以及CAT活性的变化。【结果】(1)DPC处理前期叶片中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都高于对照,随着浓度的增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大。而DPC处理后期叶片中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都低于对照;(2)叶中MDA含量一直低于对照,随着浓度的增大,MDA含量逐渐减小;(3)并不能使棉花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发生变化;(4)DPC处理前期,SOD活性高于对照,而后期低于对照;DPC处理前期,POD活性和CAT活性低于对照,而后期高于对照。【结论】适当浓度的DPC(缩节胺)处理能增加棉花细胞耐渗透压能力,增强棉花抗胁迫能力,提高棉花叶片的抗旱能力,并提高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节胺 棉花 叶片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333和DPC对罗汉果一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凤珏 许鸿源 +3 位作者 刘超 梁琼月 张添勇 何章飞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526-1528,共3页
为探讨PP333(多效唑)和DPC(缩节胺)对罗汉果化学调控的作用机制,以青皮果品系的罗汉果组培苗为材料,按常规使用浓度50 mg.L-1 PP333和1500 mg.L-1 DPC作叶面喷施。结果表明:PP333和DPC均能显著提高罗汉果叶片SOD、POD、CAT的活性及Pro.... 为探讨PP333(多效唑)和DPC(缩节胺)对罗汉果化学调控的作用机制,以青皮果品系的罗汉果组培苗为材料,按常规使用浓度50 mg.L-1 PP333和1500 mg.L-1 DPC作叶面喷施。结果表明:PP333和DPC均能显著提高罗汉果叶片SOD、POD、CAT的活性及Pro.的含量,有利于植株抵御自由基的伤害,保证阶段发育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PP333(多效唑) dpc(缩节胺)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脯氨酸(P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化控对转基因抗虫棉器官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生荣 刘党培 +3 位作者 冀炜 李葆来 易永华 贾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2-86,共5页
对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的适期、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7.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初花期用DPC30g/hm2化控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株型控制、叶面积分布、开花成铃和棉铃素质效果良好。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转化进... 对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的适期、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7.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初花期用DPC30g/hm2化控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株型控制、叶面积分布、开花成铃和棉铃素质效果良好。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转化进程,并对以后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花铃期化控作用较小。因此,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应采取蕾期不控,初花期适量控,花铃期酌情控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c化控 转基因抗虫棉 器官发育 产量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C处理对棉株侧根组织中激素变化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志强 何钟佩 翟学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5-99,共5页
DPC系统化控改善了侧根组织中内源激素的水平 ,其中CTKs中的活性组分iP +iPA的含量水平提高 ,而DHZ +DHZR和Z +ZR的含量水平下降 (苗期除外 ) ;GAs中GA3含量下降而GA46月 17日前高于对照。IAA含量在 6月 17日前比对照高 ,ABA则只在苗期... DPC系统化控改善了侧根组织中内源激素的水平 ,其中CTKs中的活性组分iP +iPA的含量水平提高 ,而DHZ +DHZR和Z +ZR的含量水平下降 (苗期除外 ) ;GAs中GA3含量下降而GA46月 17日前高于对照。IAA含量在 6月 17日前比对照高 ,ABA则只在苗期 (5月 18日 )和初花期(6月 30日至 7月 8日 )高于对照。IAA/CKs ,IAA/Z +ZR和IAA/ABA在根系一生中较对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根系 dpc系统化控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