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高分辨率层序构型与砂体预测 被引量:19
1
作者 郑荣才 周祺 +1 位作者 王华 李凤杰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9,共11页
以钻井测井、岩芯描述和样品分析为基础,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为技术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进行了精细的沉积相和层序分析,将山2段确定为海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并将其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4个短期和9个超短期基准面... 以钻井测井、岩芯描述和样品分析为基础,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为技术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进行了精细的沉积相和层序分析,将山2段确定为海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并将其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4个短期和9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和2大类5种基准面旋回结构类型。分析了不同级别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叠加式样与砂体展布和演化规律,建立了以中期基准面升、降半旋回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的山2段地层格架和对单砂层进行了等时追踪对比,确定中期上升期是三角洲河道砂体连续叠置形成巨厚砂体的最有利时期,洪泛期为细粒沉积物沉积期,也是隔层和局域性盖层主要发育期,下降期受侵蚀影响河道砂体不发育。以高分辨率层序分析为基础,建立等时地层格架为约束条件,结合单砂体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砂岩等厚图、砂/泥比等值线图和沉积微相图,对长北气田山2段砂体分布开展序贯指示三维模拟和预测,为长北气田山2段气藏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山西组二段 三角洲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序贯指示 三维模拟 砂体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二、三段物源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彭国亮 吴朝东 +1 位作者 张顺 陈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5-562,共8页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岩石矿物成分、砂体平面展布、重矿物组合以及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指数(ZTR指数)、泥岩颜色区域分布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判断。综合分析表明:松辽盆地北部嫩江组二、三段沉积时期物源...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从岩石矿物成分、砂体平面展布、重矿物组合以及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指数(ZTR指数)、泥岩颜色区域分布等方面对物源方向进行了判断。综合分析表明:松辽盆地北部嫩江组二、三段沉积时期物源随时间变化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嫩江组二段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东方;嫩江组三段沉积时期物源除东部来的物源外,东北部物源对盆地北部物源体系也参与贡献,物源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嫩二段晚期盆地北部地层隆起。松辽盆地北部在嫩江组二、三段时期主要存在着3个方向的物源:东北、东部以及西部物源。嫩江组二、三段沉积时期,东部物源为主要物源,在嫩江组三段沉积的中后期,东北向物源出现并与东部物源共同起主导作用。西部物源在嫩江组三段沉积的中晚期出现,影响范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上白垩统 嫩江组二 三段 物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坳陷期湖盆底形演化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光 禚喜准 +2 位作者 黄铭志 王宏伟 郭冬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9年第4期40-46,共7页
根据地震、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将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青山口组三段—嫩江组一段划分为青三层序、姚家层序和嫩一层序。在层序地层等时格架的基础上,应用回剥法经去压实和古水深校正,对西部斜坡区湖盆底形特征进行了恢复。研究结... 根据地震、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将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青山口组三段—嫩江组一段划分为青三层序、姚家层序和嫩一层序。在层序地层等时格架的基础上,应用回剥法经去压实和古水深校正,对西部斜坡区湖盆底形特征进行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斜坡区坳陷期湖盆坡折带的发育程度受控于盆地的差异沉降以及沉积物供给速率,随着大地热流值的逐渐降低,湖盆坡折越来越不明显;而坡折带的发育程度对盆地的充填序列和沉积格局有着重要影响。其中,青三层序坡折带发育明显,湖盆表现为深水坳陷沉积;姚家层序坡折发育不明显,表现为宽浅氧化湖盆;嫩一层序湖盆底形平缓,受湖侵影响,表现为广阔深水湖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西部斜坡区 湖盆底形 坡折带 青山口组三段-嫩江组一段 大地热流 充填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垣南部—古龙地区嫩江组二、三段等时地层格架及其与砂岩展布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靳雪燕 梁江平 +2 位作者 黄清华 解彬 郭会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4,共5页
大庆长垣南部—古龙地区T06反射层(嫩三段底界)严重穿时,导致对该区沉积和构造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对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通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井震结合,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并分析了其对砂岩的控制作用.认为:该区嫩江组... 大庆长垣南部—古龙地区T06反射层(嫩三段底界)严重穿时,导致对该区沉积和构造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对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通过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井震结合,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并分析了其对砂岩的控制作用.认为:该区嫩江组二、三段属于高位体系域,嫩江组二段底界为最大湖泛面,嫩江组三段顶底均为湖泛面;从嫩江组二段上部开始,向上到嫩江组三段共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对应5个砂层组,即H23、H13、H32、H22、H12,表现出5组由东向西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进积层序特征.该区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为三角洲前缘相,砂岩主要分布在嫩江组二段上部和嫩江组三段(即H23-H12),且从下往上呈现逐层由东向西叠覆分布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南部—古龙地区 嫩江组二、三段 等时地层格架 砂岩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乐山地区灯影组二-三段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朝盛 钟怡江 +4 位作者 文华国 柳妮 郑浩夫 和源 丁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8,共8页
乐山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发育了一套白云岩沉积岩层。在野外实测剖面、显微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先锋剖面岩石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分为四个岩性段:灯二段下... 乐山地区位于上扬子地台西南缘,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发育了一套白云岩沉积岩层。在野外实测剖面、显微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先锋剖面岩石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该区灯影组二-三段分为四个岩性段:灯二段下部以藻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灯二段上部以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为主,偶见藻白云岩;灯三段下部为藻白云岩,偶见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灯三段上部以泥微晶-粉细晶白云岩为主,部分层位发育藻白云岩。根据室内微相分析的结果,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和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可识别出云坪和藻云坪两种沉积微相。两种沉积微相在时空上的有序组合,构成了研究区灯影组二-三段碳酸盐岩局限台地内的潮坪亚相。根据沉积相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变化,建立了该区的沉积相模式,相对海平面的海退-海侵-海退-海侵沉积旋回很好的控制了沉积相模式的演化,为该区的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地区 先锋剖面 灯影组二-三段 岩石学特征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过渡相不同页岩岩相的岩石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峻杰 吴建军 +3 位作者 熊健 李兵 刘向君 梁利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90,共8页
针对海陆过渡相不同页岩岩相岩石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认识不足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_(2)^(3)亚段井下岩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页岩岩相的力学特性差异较大,在单轴压缩实验下,硅质页岩... 针对海陆过渡相不同页岩岩相岩石力学特性及能量演化特征认识不足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二叠系山西组山_(2)^(3)亚段井下岩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页岩岩相的力学特性差异较大,在单轴压缩实验下,硅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抗压强度平均值分别为58.5、17.9 MPa;在单轴压缩条件下不同页岩岩相均有较强的脆性且为劈裂破坏,随围压增大,塑性增强且转变为剪切破坏,硅质页岩相破坏最严重;不同页岩岩相在峰值强度点处的能量参数有较大差异且受围压的影响程度不同,单轴压缩条件下硅质页岩相、黏土质页岩相、混合质页岩相的平均总能量分别为0.071、0.016、0.044 J/cm^(3)。研究成果对海陆过渡相页岩储层井壁稳定和压裂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陆过渡相 山西组山_(2)^(3)亚段 页岩 岩石力学特性 能量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