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油酸葵花籽油酶促酯交换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吴凡 杨博 郭嘉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79,107,共5页
旨在为开发健康油脂提供参考,利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椰子油合成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MLCT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原料油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产品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结果表... 旨在为开发健康油脂提供参考,利用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椰子油合成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MLCT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原料油与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产品脂肪酸组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的MLCT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1℃、反应时间6.2 h、酶用量9.3%、底物配比6∶4(椰子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物质的量比),在此条件下产品中MLCT含量为75.98%;产品中主要脂肪酸为油酸(42.711%)和月桂酸(26.226%)。综上,制备的产品中富含MLCT,有较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甘油三酯 高油酸葵花籽油 椰子油 酯交换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促酯交换制备ω-3型中长链甘油酯
2
作者 王一路 孙晓静 +3 位作者 费晓伟 张丽霞 高冠勇 孙强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4,共7页
为高效制备ω-3型中长链甘油酯,以α-亚麻酸和椰油为原料进行酶促酯交换。以产物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指标,筛选出3种固定化脂肪酶进行混料试验,确定酶最佳质量比;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ω-3型中长链甘油酯制备工艺,并对复合酶的... 为高效制备ω-3型中长链甘油酯,以α-亚麻酸和椰油为原料进行酶促酯交换。以产物中α-亚麻酸的含量为指标,筛选出3种固定化脂肪酶进行混料试验,确定酶最佳质量比;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ω-3型中长链甘油酯制备工艺,并对复合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ipozyme RM C、Lipozyme TL TM和Novozyme 435酯交换效果较好,最佳质量比为0.30∶0.25∶0.45;最优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比5.5∶1、加酶量5.3%(以底物总质量计)、温度50.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α-亚麻酸含量为44.87%±1.41%,制得的复合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 Α-亚麻酸 椰油 中长链甘油酯 固定化脂肪酶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链甘油三酯调控大鼠脂代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3
作者 亚宛鑫 李欣萍 +6 位作者 张婧婕 方胜凯 丁一鸣 蒋雅萍 郁永辉 李洪岩 王静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0,共11页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MCT)是天然存在于棕榈油、母乳中的膳食脂肪,作为新型功能配料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生产,但MCT发挥脂代谢调控作用的靶点尚不清晰。借助大鼠模型验证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究了MCT调控脂... 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MCT)是天然存在于棕榈油、母乳中的膳食脂肪,作为新型功能配料可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生产,但MCT发挥脂代谢调控作用的靶点尚不清晰。借助大鼠模型验证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究了MCT调控脂代谢的潜在作用和靶点。动物模型研究证实:MCT营养干预大鼠未出现肝肾毒性,表明MCT具有良好的食用安全性;MCT营养干预降低了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抑制了睾周脂肪堆积等。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MCT代谢产物辛酸、癸酸的潜在作用靶点与脂代谢相关基因存在27个交集靶点,且潜在参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脂代谢相关通路及脂肪酸结合与转运调控。免疫印迹分析结果也表明,MCT可剂量依赖地下调小肠中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表达。研究结果表明,MCT营养干预可下调FABP4等蛋白表达继而影响脂肪酸吸收转运,并降低血脂水平、缓解脂肪堆积等,进而调节机体脂代谢。研究旨在明确MCT调控脂代谢的作用及其潜在靶点,为MCT应用于脂代谢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三酯 作用靶点 网络药理学 脂代谢 脂肪酸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链甘油三酯食用油对单纯性肥胖人群体脂的影响
4
作者 何定留 凡亚云 +3 位作者 韦丽琴 吴小云 陈志敏 高红兰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87,共4页
旨在为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食用油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将106名单纯性肥胖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MLCT食用油和长链甘油三酯(LCT)食用油(葵花籽油)替换家中日常食用油,每人每日30 g,连续食用60 d,观察两组人群给药前后各肥胖相... 旨在为中长链甘油三酯(MLCT)食用油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将106名单纯性肥胖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MLCT食用油和长链甘油三酯(LCT)食用油(葵花籽油)替换家中日常食用油,每人每日30 g,连续食用60 d,观察两组人群给药前后各肥胖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组人群在基线时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体脂、皮下脂肪厚度、基础代谢、内脏脂肪面积、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60 d后,MLCT组人群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体脂、皮下脂肪厚度、内脏脂肪面积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0.05);LCT组人群的体脂、部分部位皮下脂肪厚度、舒张压及LDL-C较给药前显著降低(p<0.05);与LCT组比较,MLCT组人群的腰围、臀围、体脂、部分部位皮下脂肪厚度、LDL-C给药前后的差值具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MLCT食用油可以显著降低单纯性肥胖人群的体脂、腰围、臀围、皮下脂肪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甘油三酯 长链甘油三酯 单纯性肥胖 体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工艺研究
5
作者 王灿 赵慧敏 +3 位作者 张江旭 李晓龙 程倩 王翔宇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1,共5页
采用脂肪酶催化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和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LCT)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研究酶制剂种类、反应时间、MCT占比、反应温度、加酶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并对比间歇式和连续式2种工艺的优缺点。... 采用脂肪酶催化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和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LCT)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研究酶制剂种类、反应时间、MCT占比、反应温度、加酶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并对比间歇式和连续式2种工艺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TL IM催化效率高,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70 min、MCT占比14%(以混合油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温度45℃、加酶添加量8%,合成的MLCT含量可达46.09%,MCT含量为2.04%,LCT含量为51.86%。连续工艺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制备的产品指标优于间歇工艺,适合用于大批量生产。2种工艺制备的样品中MLCT含量与市售样品接近,其甘油三酯组成满足相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酶催化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犬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营养干预策略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伟伟 陈倩倩 +4 位作者 苗程怡 常笑寒 赵丽丽 王龙姣 熊炜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4-178,共5页
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CDS)是一种常见于老年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表现包括空间定向障碍、焦虑、社交互动改变及日夜节律紊乱等。基于CDS复杂的病理机制,营养干预已成为一种多靶点、低风险的管理策略。其核心作用机制包括提供替代能... 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CDS)是一种常见于老年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表现包括空间定向障碍、焦虑、社交互动改变及日夜节律紊乱等。基于CDS复杂的病理机制,营养干预已成为一种多靶点、低风险的管理策略。其核心作用机制包括提供替代能源、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减轻氧化应激和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文章综述了老年犬CDS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营养干预策略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提升老年犬生活质量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犬 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 营养干预 中链甘油三酯 必需脂肪酸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肌及提高行动力功效配方的研究
7
作者 曹兵兵 刘正冬 +5 位作者 葛欢 周佳丽 叶兴旺 祁明媛 刘仁燕 徐懿乔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5,共8页
以维生素D(Vitamin D,V_(D))、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Calcium 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HMBCa)和中长链脂肪酸油(Medium-and 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s,MLCT)3种原料按1:350000:200000比例组成组合配方,研究其增肌及提高... 以维生素D(Vitamin D,V_(D))、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Calcium beta-hydroxy-beta-methylbutyrate,HMBCa)和中长链脂肪酸油(Medium-and 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s,MLCT)3种原料按1:350000:200000比例组成组合配方,研究其增肌及提高行动力功效。通过地塞米松诱导在斑马鱼幼鱼中建立肌少症模型,测定其肌肉组织形态、髓鞘的荧光强度及肌肉萎缩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评价配方对斑马鱼的增肌作用及机制。通过无水亚硫酸钠诱导斑马鱼疲劳模型,测定其活动量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乳酸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评价配方对斑马鱼运动行为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配方能够提高肌少症模型斑马鱼肌纤维质量并改善肌肉组织结构。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配方能够促进髓鞘再生,下调肌肉萎缩相关基因(mstnb、myod1、trim63a和fbxo32)的表达。此外,配方能够提高疲劳模型斑马鱼的活动量。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配方在斑马鱼体内具有增加ATP生成、减少乳酸堆积和促进ROS清除作用。综上,配方具有增肌功效和提高行动力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维生素D(V_(D)) 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HMBCa) 中长链脂肪酸油(MLCT) 斑马鱼肌少症模型 斑马鱼疲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术后饮食种类与方案对其住院舒适度和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雪 左玲玲 +5 位作者 赵梓邑 涂梨 王启莲 甲呷木乃 李洪娟 车国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420,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术后合理、规范的饮食方案与流程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以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MCT)为主的饮食方案与流程,探讨其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优势。方法收集2023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 背景与目的肺癌术后合理、规范的饮食方案与流程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以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MCT)为主的饮食方案与流程,探讨其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优势。方法收集2023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行肺癌手术的患者共156例,其中MCT组76例和常规饮食(routine diet,RD)组8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膳食满意度与住院舒适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MCT组为24.00(9.75,36.97)h,显著短于RD组的28.50(24.00,48.00)h(P<0.001);MCT组头晕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8.42%和6.58%,显著低于RD组的51.25%和31.25%(P<0.001,P<0.001);MCT组住院舒适度评分为(16.74±1.70)分,显著高于RD组的(14.83±2.34)分(P=0.016);MCT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9,701.82±8105.47)¥,显著低于RD组的(44,511.79±9593.19)¥(P=0.007)。结论肺癌患者术后以MCT为主的饮食方案与流程优化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住院舒适度并加速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中链甘油三酯饮食 膳食满意度 住院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α-亚麻酸的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的酶法合成与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福妮 刘琛 +5 位作者 王卫飞 钟赛意 王思远 穆利霞 廖森泰 邹宇晓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旨在为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产品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精炼桑蚕蛹油(SPO)与三辛酸甘油酯(TRI)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富含α-亚麻酸(ALA)的MLCT(ALA-MLCT),考察了反应时间对ALA-MLC... 旨在为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产品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精炼桑蚕蛹油(SPO)与三辛酸甘油酯(TRI)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富含α-亚麻酸(ALA)的MLCT(ALA-MLCT),考察了反应时间对ALA-MLCT合成的影响,并对合成的ALA-MLCT的甘油三酯组成、质量指标、氧化稳定性、乳液性能和体外消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ipozyme TL IM催化效率高,反应10 h TRI的转化率达到98%以上,反应12 h合成的产物ALA-MLCT中含有ALA的MLCT含量可以达到40.41%,且主要为LnCaCa (10.95%)、PLnCa (7.69%)和OLnCa (6.21%),其质量指标符合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标准征求意见稿2022中的一级食用油标准;与SPO和酯交换反应底物物理混合物(SPO与TRI质量比1∶4,SPO+TRI)相比,产物ALA-MLCT氧化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乳液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具有更好的物理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与SPO+TRI相比,ALA-MLCT更快达到消化平衡,但最终二者消化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综上,合成的ALA-MLCT结构脂有助于提高ALA的生物可及性,有望作为功能性食用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酸结构脂 Α-亚麻酸 酶法合成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料设计优化酶法制备中长链甘三酯复合酶配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璐 张丽霞 +3 位作者 孙强 孙晓静 魏松丽 黄纪念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7,共5页
以癸酸插入率为指标,采用混料设计对酶法合成中长链甘三酯(MLCT)的3种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和NS40086)配比进行优化,并对MLCT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及复合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酶对MLCT产物癸酸... 以癸酸插入率为指标,采用混料设计对酶法合成中长链甘三酯(MLCT)的3种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和NS40086)配比进行优化,并对MLCT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及复合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酶对MLCT产物癸酸插入率的影响依次为NS40086>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和NS40086的最佳质量比为0.323∶0.122∶0.555,在此条件下MLCT产物的癸酸插入率为46.87%±0.24%,Sn-2位油酸含量为73.13%,Sn-1,3位癸酸含量为62.60%,制得的复合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中长链甘三酯(MLCT) 复合酶 插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注射减轻学龄期手术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半数有效剂量研究
11
作者 姚奕屹 朱义 +1 位作者 陈政 杜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5-969,共5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减轻学龄期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 选取2023年5月至2023年7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学龄期患儿26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6~1...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减轻学龄期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 选取2023年5月至2023年7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学龄期患儿26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6~13岁,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麻醉过程由2名麻醉医师完成, 第一名麻醉医师负责给药, 为每例患儿注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前预先注射艾司氯胺酮, 同时由另一名不知药物剂量的麻醉医师记录相关不良反应;根据Ambesh评分评估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后患儿注射疼痛程度。根据改良序贯法对艾司氯胺酮剂量进行调整, 艾司氯胺酮初始剂量为0.2 mg/kg, 若Ambesh评分≤1分, 纳入有效组, 则下一例患儿艾司氯胺酮剂量减少0.02 mg/kg;若Ambesh评分>1分, 纳入无效组, 则下一例患儿艾司氯胺酮剂量增加0.02 mg/kg。当出现7个交叉点(有效转为无效)时终止研究。采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艾司氯胺酮减轻学龄期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ED50、95%有效剂量(95% effective dose, ED95)、99%有效剂量(99% effective dose, ED99)及各自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结果共26例患儿完成试验, 其中有效组14例, 无效组12例。艾司氯胺酮减轻学龄期患儿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ED50为0.14 mg/kg, 95%CI(0.07~0.18 mg/kg);ED95为0.22 mg/kg, 95%CI(0.18~0.90 mg/kg);ED99为0.25 mg/kg, 95%CI(0.20~1.20 mg/kg)。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预先注射艾司氯胺酮减轻学龄期儿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痛的ED50为0.14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 注射痛 半数有效剂量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链甘油三酯中甘油二酯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12
作者 王国财 唐顺之 +3 位作者 袁诚 李继荣 牟肖男 许文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84,105,共5页
旨在阐明中链甘油三酯产品中的主要副产物甘油二酯类杂质的化学成分,以中链甘油三酯为原料,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其中的甘油二酯,并通过核磁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对甘油二酯的结构进行鉴定。结... 旨在阐明中链甘油三酯产品中的主要副产物甘油二酯类杂质的化学成分,以中链甘油三酯为原料,通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其中的甘油二酯,并通过核磁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气相色谱对甘油二酯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中链甘油三酯中分离出6种甘油二酯(DG-1~DG-6),结构依次被鉴定为1,3-二辛酸甘油二酯、1,2-二辛酸甘油二酯、1,3-辛酸癸酸甘油二酯、1,2-辛酸癸酸甘油二酯、1,3-二癸酸甘油二酯、1,2-二癸酸甘油二酯。了解中链甘油三酯中甘油二酯的结构有助于中链甘油三酯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三酯 甘油二酯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链甘油三酯在畜禽生产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蒋德建 宗文丽 《饲料博览》 CAS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中链甘油三酯(MCT)具有易吸收、供能速度快,同时还具有维持肠道健康、抑菌杀菌、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机体营养代谢和改善肉品质等的特性功能。MCT来源广泛,既能人工合成,又能从天然动植物油中获得,安全环保、无污... 中链甘油三酯(MCT)具有易吸收、供能速度快,同时还具有维持肠道健康、抑菌杀菌、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调节机体营养代谢和改善肉品质等的特性功能。MCT来源广泛,既能人工合成,又能从天然动植物油中获得,安全环保、无污染、无残留,已经在医药、食品、化工、养殖和饲料领域广泛应用。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动物免疫力降低、“超级细菌”的出现和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危害后,替抗的研究一直是热点。生产实践中,MCT以其特有的优势,在猪、肉鸡、鸭、奶牛和兔子等动物上的应用又逐渐被重视起来,特别是对于幼龄动物提高生长性能、成活率,降低腹泻以及改善畜禽肉质等方面。文章就M-CT的理化性质、营养、生理功能以及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和效果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三酯 畜禽生产 理化特性 生理作用 营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术后短期中链甘油三酯饮食临床效果的前瞻性随机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杜娜 饶志勇 +5 位作者 车国卫 黄雪梅 戢艳丽 王明铭 杨梅 刘伦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21-826,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MCT)饮食有助于外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将短期MCT食谱应用于肺癌患者术后早期饮食,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应用MCT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胸外科单个医疗... 背景与目的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MCT)饮食有助于外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本研究将短期MCT食谱应用于肺癌患者术后早期饮食,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应用MCT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胸外科单个医疗组肺癌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患者117例,随机分为MCT组(62例)和常规饮食组(routine diet group,RDG)(55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白蛋白、肛门排气时间、胸腔闭式引流量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日、住院费用。结果 MCT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7.87±14.38)h]短于RDG组[(45.18±8.62)h](P<0.001);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在MCT组[(75.40±48.41)h]少于RDG组[(110.64±94.19)h](P=0.025);术后胸腔引流量在MCT[395m L]组少于RDG组[590m L](P=0.027)。术后住院日在MCT组[(5.26±2.96)d)]短于RDG组[(6.73±3.99)d](P=0.030)。血浆白蛋白术后MCT组[(37.26±2.70)g/L]高于RDG组[(35.92±3.12)g/L](P=0.023)。结论肺癌患者术后短期应用MCT饮食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快速恢复,且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中链甘油三酯 胃肠功能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初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文飞 张红菊 +4 位作者 管武太 谌俊 罗旭芳 陈芳 邓跃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56-3263,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初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头纯种大白妊娠母猪(3-5胎),根据母猪预产期相近,胎次、体况、历史繁殖成绩均衡分布的原则分为3...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初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头纯种大白妊娠母猪(3-5胎),根据母猪预产期相近,胎次、体况、历史繁殖成绩均衡分布的原则分为3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3.17%豆油),油剂组以0.6%纯油剂MCT替换基础饲粮中0.6%的豆油(含2.57%豆油),粉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微胶囊粉剂MCT。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至仔猪断奶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油剂组和粉剂组母猪产程分别提高了17.58%(P〈0.05)和9.21%(P〉0.05),母猪泌乳期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5.92%和10.07%(P〉0.05),母猪断奶后7日发情率分别提高了6.52%和4.25%(P〉0.05);饲粮中添加MCT对母猪其他繁殖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MCT对母猪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油剂组和粉剂组母猪初乳乳脂含量分别提高了18.09%和19.09%(P〉0.05),饲粮中添加MCT对母猪初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10)。由此可见,在母猪妊娠后期及泌乳期饲粮中添加MCT未能改善母猪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初乳成分,但添加油剂型MCT可显著缩短母猪产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脂 母猪 繁殖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初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奉光举 涂汉坤 +4 位作者 田亮 吕倩茹 马伦 廖绍宗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超4h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血脂代谢对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5~80岁,BMI 19.5...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超4h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血脂代谢对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5~80岁,BMI 19.5~29.4kg/m^2,ASAⅠ或Ⅱ级,按丙泊酚脂肪乳剂型不同随机分为两组:长链脂肪乳丙泊酚组(L组)和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组(M组),每组20例。丙泊酚血浆浓度2~3μg/ml诱导与维护,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辅助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镇痛,维持BIS值50~60,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2~15mmHg,术毕前5min停止输注静脉麻醉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意识消失浓度、术中丙泊酚总用量和平均用药量,记录术前1d和术后1d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ALT、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指标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血脂指标;记录术前(T_0)、气腹后30min时(T_1)、气腹后60min时(T_2)、气腹后240min时(T_3)和术毕30min时(T_4)血浆ET、CGRP浓度。结果两组意识消失浓度、术中丙泊酚总用量和平均用药量、不同时点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_0时比较,T_2时L组,T_1—T_3时M组ET_明显降低(P<0.01或P<0.05);T_1、T_2和T_4时L组,T_3时M组CGRP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M组比较,T_1、T_2和T_4时L组ET,T_2和T_4时L组CGRP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在4h腹腔镜高龄直肠癌根治术中,长链与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输注对肝功能及血脂代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溶性长链脂肪乳使血浆CGRP浓度增加,水溶性的中长链脂肪乳抑制血浆ET浓度,可能减轻二氧化碳气腹后对血管内皮系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肪乳 中长链脂肪乳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钠催化酯交换制备中/长链结构甘三酯 被引量:7
17
作者 彭亮 宋志华 +3 位作者 腾传震 范时根 王一茜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共5页
以中碳链甘三酯和大豆油为原料,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甲醇钠添加量3个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0 min,甲醇钠添加量(以油质量计)0.3%时酯... 以中碳链甘三酯和大豆油为原料,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甲醇钠添加量3个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0 min,甲醇钠添加量(以油质量计)0.3%时酯交换反应达到最佳状态,产物中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的含量为75.29%。通过正交极差分析得出,甲醇钠添加量是影响酯交换反应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链甘三酯 中/长链结构甘三酯 甲醇钠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型中链甘油三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肠道吸收能力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昊 李悦 +3 位作者 杨丽 王建军 王恬 赵鑫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7-1084,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型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triglycerides,MCT)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肠道吸收能力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90头22日龄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型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triglycerides,MCT)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肠道吸收能力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90头22日龄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含2.9%豆油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以1.4%液体MCT、1.4%固体MCT替代同一水平的豆油,试验期28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14d,固体MCT使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了13.15%(P〈0.05),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4天断奶仔猪血液中D一木糖的含量(P〈0.05);2种剂型MCT均显著提高了试验第14天断奶仔猪血液中总蛋白的含量(P〈0.05);固体MCT显著降低了试验第14天断奶仔猪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P〈0.05)。试验15—28d及试验全期(1~28d)的各项指标,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MCT替代部分豆油可促进断奶后2周内仔猪肠道吸收能力的恢复,改善蛋白质代谢,进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三酯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消化功能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籽仁油醇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汉芬 韦一良 +1 位作者 胡健华 裘爱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56,共4页
以樟树籽仁油为原料,研究在合成中碳链甘油三酯过程中醇解的工艺条件,主要对樟树籽仁油醇解工艺参数,如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作了探讨,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用正交法确定了醇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樟树籽仁油生... 以樟树籽仁油为原料,研究在合成中碳链甘油三酯过程中醇解的工艺条件,主要对樟树籽仁油醇解工艺参数,如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的用量等作了探讨,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用正交法确定了醇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樟树籽仁油生产中碳链甘油三酯提供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醇解 工艺 中碳链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榨椰子油品质特征及健康功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建国 李瑞 +3 位作者 宋晨也 宋菲 王挥 夏秋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4-89,118,共7页
初榨椰子油(VCO)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功能性油脂。随着VCO市场的增长,对VCO功效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然而近年来对椰子油的功效有一定的争议。为了正确认识椰子油,促进VCO在大健康领域的推广应用,介绍了VCO的加工工艺、感官特征、质量指标... 初榨椰子油(VCO)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功能性油脂。随着VCO市场的增长,对VCO功效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然而近年来对椰子油的功效有一定的争议。为了正确认识椰子油,促进VCO在大健康领域的推广应用,介绍了VCO的加工工艺、感官特征、质量指标、脂肪酸组成及微量活性成分,并对VCO的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健康功效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肥胖、肿瘤等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VCO是一种具有一定健康功效的功能性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榨椰子油 品质特性 中链甘油三酯 健康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