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直补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振 谭智心 钟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24-36,共13页
通过农户模型进行分析,理论推导的结论表明:在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粮食补贴依然有效;运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面板Tobit模型以及面板数据分位数估计的方法证实了理论推导的结论。研究进一步表明,与粮食种... 通过农户模型进行分析,理论推导的结论表明:在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粮食补贴依然有效;运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面板Tobit模型以及面板数据分位数估计的方法证实了理论推导的结论。研究进一步表明,与粮食种植面积相挂钩的补贴方式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要明显大于脱钩的补贴方式;此外,种粮成本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抑制作用要远大于粮食直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直补 种粮积极性 种粮成本 种粮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应将“农民增收”同“粮食安全”一样也上升为国家战略?——“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战略目标的视角 被引量:9
2
作者 魏晓卓 金丽馥 吴君民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3-181,共9页
基于"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战略目标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对"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再思考和"农民增收"也应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理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虽然&qu... 基于"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战略目标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回归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对"粮食安全"国家战略的再思考和"农民增收"也应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理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虽然"粮食安全"作为"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国家战略,但存在"粮食增产"等同于"粮食安全"等思维误区。通过设置"粮食安全等级预警表",可以提升并强化对"粮食安全战略"的认识,确立粮食短缺与过剩均可能引发粮食安全危机,即使适度减产也无需过度恐慌,若仍大幅增产倒应更加警惕等理念。另一方面,"农民增收"尚未成为"粮食财政直接补贴"的战略目标,更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损害了补贴的绩效。而将"农民增收"上升为国家战略,既能够丰富"粮食财政直接补贴"战略目标的内容,又有利于收入分配倾斜农民,促进与"粮食安全战略"共赢,提高补贴的绩效,实现WTO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财政直接补贴 国家战略 粮食安全战略 农民增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粮食补贴改革研究——以江苏省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曹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4,共5页
对江苏省11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显示,粮食补贴改革达到了增加粮食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2004年水稻生产的恢复性增长是粮价上涨、农业税费减免和直接补贴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按照农田计税面积补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 对江苏省11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显示,粮食补贴改革达到了增加粮食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2004年水稻生产的恢复性增长是粮价上涨、农业税费减免和直接补贴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按照农田计税面积补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很可能会减少粮食生产。如果按照粮食交售量补贴,可以起到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和稳定粮食生产的作用,但不利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多元化粮食流通渠道的形成。因此,粮食主产区应该按照粮食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合理确定补贴标准。粮食直接补贴要和新型保护价配合使用,建立起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补贴 农民收入 粮食安全:保护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粮食补贴政策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331-8333,共3页
通过对美、欧、日的分析,从补贴目标、补贴力度、补贴方式和补贴趋势4个方面与我国进行比较,从中寻找有益经验,从而为21世纪初我国粮食补贴政策改革和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粮食补贴政策 直接收入补贴 价格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我国粮食主产区综合利益补偿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昕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53,共5页
当前我国实施的"普惠性"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不仅越来越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粮食主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有补偿机制的根本缺陷在于忽略了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土地发展权。在经济转型背景下... 当前我国实施的"普惠性"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不仅越来越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粮食主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有补偿机制的根本缺陷在于忽略了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土地发展权。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们应兼顾粮食安全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协同作用,筑牢粮食主产区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粮食补贴"双挂钩"制度,加大适度规模粮食生产补贴力度,以土地发展权为政策工具对粮食主产区实施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的"综合利益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收入问题 土地发展权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谋贵 《西部论坛》 2011年第4期19-26,共8页
我国以粮食直补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补贴额度较小、粮食最低收购价偏低、补贴标准不统一、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而且没有考虑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 我国以粮食直补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补贴额度较小、粮食最低收购价偏低、补贴标准不统一、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而且没有考虑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不足及其政府的积极性,同时,粮食补贴普惠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应加大粮食补贴力度、改变补贴方式、统一补贴发放标准、降低行政成本,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利益补偿机制 粮食直补 粮食最低收购价 粮食主产区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财政转移支付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挂钩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世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5期13814-13816,共3页
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粮食产量高的生产者得到国家更多的补贴,因而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粮食主产区政府主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确保国家有限的农业补贴资金更好地发挥功效,应从转换农业补贴理念、整... 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粮食产量高的生产者得到国家更多的补贴,因而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粮食主产区政府主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确保国家有限的农业补贴资金更好地发挥功效,应从转换农业补贴理念、整合农业补贴内容、完善补贴发放程序、拓展补贴资金监管渠道等方面着手,对给付主体、受偿对象、补贴标准、范围、形式和实施方式以及监管等进行全面改革,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的法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与粮食生产挂钩机制 农业补贴 粮食安全 农民增收 农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挂钩方式下粮食直补绩效分析
8
作者 刘忠侠 张帆 +1 位作者 王军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865-12866,12877,共3页
基于2004年安徽省来安县19个村庄200个农户调查的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和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3年安徽省全省范围内推广的不挂钩粮食直补政策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安徽省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了粮食供给基本前提下,安徽省实... 基于2004年安徽省来安县19个村庄200个农户调查的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和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3年安徽省全省范围内推广的不挂钩粮食直补政策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安徽省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了粮食供给基本前提下,安徽省实施的不挂钩方式下的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民收入做出了一定贡献,比挂钩方式下的粮食直补更加适合当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挂钩 粮食直补 粮食产量 农民收入 意识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纳米线阵列制备取得突破
9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6-996,共1页
关键词 纳米线阵列 合成高分子 半导体纳米材料 制备 有机材料 模板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