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performance compensation scheme for frequency-dependent IQ imbalances in OFDM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被引量:4
1
作者 Yan Liang Feng Shu +1 位作者 Yijin Zhang Junhui Z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204-208,共5页
An efficient compensation scheme combining a timedomain Gaussian elimination(GE) channel estimator and a frequency-domain GE equalizer is propose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systems with ... An efficient compensation scheme combining a timedomain Gaussian elimination(GE) channel estimator and a frequency-domain GE equalizer is propose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systems with frequencydependent 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IQ) imbalances at bot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least square and least mean square compensation schemes,the proposed compensation scheme achieves the same bit error rate as the ideal IQ branches by using only two training OFDM symbols instead of about 20 OFDM symb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IQ) imbalance time domain frequency domain least square least mean square Gaussian elimination(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自相关及最小能量比的MB-OFDM-UWB系统定时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戈立军 赵迎新 +1 位作者 吴虹 金宇昂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52-2457,共6页
该文针对IEEE 802.15.3a提案及ECMA-368标准采用的多频带OFDM超宽带系统,通过算法改进和仿真给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定时同步的完整方案。用基于前导序列第1频带信息的最大自相关法进行帧检测及粗定时,用基于全部3个频带信息的最小能量比... 该文针对IEEE 802.15.3a提案及ECMA-368标准采用的多频带OFDM超宽带系统,通过算法改进和仿真给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定时同步的完整方案。用基于前导序列第1频带信息的最大自相关法进行帧检测及粗定时,用基于全部3个频带信息的最小能量比值法进行细定时。对定时位置两次进行修正,保证了算法的性能。仿真表明该定时同步方案可以把残余定时偏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从而可以被频域信道估计及均衡吸收,同时该方案具有较低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 超宽带 同步 定时偏差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QAM/OFDM系统中基于LMMSE的时域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薛伦生 陈航 邱上飞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6期11-14,共4页
针对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OQAM/OFDM)系统在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频域信道估计方法存在的误码平层问题,提出了使用时域信道估计方法对OQAM/OFDM系统进行信道估计。建立了OQAM/OFDM系统时域信道估计模型,通过迭代的方法估... 针对偏移正交幅度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OQAM/OFDM)系统在高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频域信道估计方法存在的误码平层问题,提出了使用时域信道估计方法对OQAM/OFDM系统进行信道估计。建立了OQAM/OFDM系统时域信道估计模型,通过迭代的方法估计信道的协方差矩阵,得到不需要先验信道协方差矩阵信息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能够有效克服误码平层,且信道估计性能比传统的加权最小二乘(WLS)估计方法有5dB的性能提升,与已知先验信道协方差矩阵信息的LMMSE信道估计方法有相近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频移正交幅度调制 时域信道估计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leaved-OFDMA中基于子空间的上行链路载波频偏估计方法
4
作者 范达 曹志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9-633,共5页
在OFDMA系统中,通过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子载波可以实现并行数据传输.采用Interleaved子载波分配方法可以提高频率分集和系统容量,但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导致本用户的载波间干扰(ICI)以及... 在OFDMA系统中,通过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子载波可以实现并行数据传输.采用Interleaved子载波分配方法可以提高频率分集和系统容量,但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载波频率偏移会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从而导致本用户的载波间干扰(ICI)以及用户间干扰(MUI).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的两阶段频偏搜索方法,该方法只采用一个OFDMA符号块就可以实现Interleaved-OFDMA上行链路多个用户频偏的联合估计,并且不需要知道接入的用户个数及用户所占用的子信道,因此适用于随机分配子信道的情况.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精确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多址 载波频率偏移 子空间 标准均方根误差 世界互操作性微波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个^(174)Yb^(+)离子结晶体高分辨空间热分布的稳定性优化
5
作者 牛海坡 郑鹏程 +3 位作者 黄祺寅 黄泽锐 张松骞 刘培亮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2,共6页
囚禁离子体系在量子信息和光频标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低温高稳定的囚禁离子可以实现稳定的量子态操控与较小的多普勒效应引入,但离子加热效应将阻碍实现稳定的囚禁离子.基于高放大倍率的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单个^(174)Yb^(+)离子结晶体的... 囚禁离子体系在量子信息和光频标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低温高稳定的囚禁离子可以实现稳定的量子态操控与较小的多普勒效应引入,但离子加热效应将阻碍实现稳定的囚禁离子.基于高放大倍率的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单个^(174)Yb^(+)离子结晶体的微米级分辨率成像,利用离子空间热分布与温度的关系,引入自适应高斯滤波技术,精确提取均方根线宽,从而测定单离子温度.实验中将单个^(174)Yb^(+)离子温度(能量)从1400 mK逐步优化到260 mK,随着离子温度的降低,各种离子加热效应凸显,为进一步优化离子稳定性提供依据.本研究的囚禁离子温度评估及减小过程,不仅提供了一种优化囚禁离子稳定性的通用方法,同时为探寻其他离子加热效应开拓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分子物理学 囚禁离子 离子稳定性 空间热分布 均方根线宽 囚禁频率 加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约束的分频逐级融合反演方法预测薄煤层——以惠北地区恩平组煤系烃源岩为例
6
作者 崔维 叶云飞 +3 位作者 牛聪 王志红 郭刚 李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61,共10页
珠江口盆地惠北地区恩平组沉积水体较浅,主要为浅水三角洲—湖沼—滨浅湖相沉积环境,其中三角洲平原河漫沼泽和湖沼是发育煤系烃源岩的主要沉积相带。周缘钻井证实,恩平组发育大量煤层,单层煤的最大厚度为4.5 m,最小厚度为0.5 m,远小于... 珠江口盆地惠北地区恩平组沉积水体较浅,主要为浅水三角洲—湖沼—滨浅湖相沉积环境,其中三角洲平原河漫沼泽和湖沼是发育煤系烃源岩的主要沉积相带。周缘钻井证实,恩平组发育大量煤层,单层煤的最大厚度为4.5 m,最小厚度为0.5 m,远小于常规地震反演能够识别的最小厚度。因此,如何预测薄煤层的发育规模是该区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关键。为此,在充分分析煤系烃源岩地质、沉积背景的基础上,探索“三步法”以实现对煤系烃源岩中薄煤层的预测。首先,通过正演模拟分析证实不同沉积环境中薄煤层均为强振幅地震反射特征,砂、泥岩则为弱振幅特征,提取均方根振幅属性作为煤层区别于砂、泥岩发育范围的敏感属性;然后,通过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拓宽地震数据的频带,得到宽频地震数据,为地震反演提供高精度数据基础;最后,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采用低—中—高频优势频带逐级融合反演方法对不同厚度的煤层逐级刻画,最终完成煤系烃源岩中薄煤层发育范围的预测。惠北地区L区块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煤层的发育范围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地震正演模拟 均方根振幅属性 高分辨率处理 分频逐级融合反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 GHz不同室内场景的WBAN信道特性研究
7
作者 魏苏皖 杨丽花 +3 位作者 薛寒 马嘉文 杨钦 吕文俊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为了探索高频段室内无线体域网通信的可行性,对11 GHz室内无线体域网的传播特性进行了测量与研究。基于大量的测量数据,给出了11 GHz频段室内无线体域网的路径损耗、阴影效应与均方根时延扩展的统计特性。针对体对体通信时人体相对角度... 为了探索高频段室内无线体域网通信的可行性,对11 GHz室内无线体域网的传播特性进行了测量与研究。基于大量的测量数据,给出了11 GHz频段室内无线体域网的路径损耗、阴影效应与均方根时延扩展的统计特性。针对体对体通信时人体相对角度变化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具有相对角度影响的路径损耗模型,该模型利用了与身体角度相关的路径损耗指数、浮动截距以及身体角度因子修正相对角度变化引入的路径损耗。为了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了在小型空教室和大型会议室两种不同场景下相对角度变化对信道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收发端距离固定的情况下,路径损耗指数、浮动截距和由相对角度引起的路径损耗(Path Loss caused by Relative Angle,PLRA)均与相对角度具有三角函数关系;在收发端相对角度固定时,PLRA与收发端距离无关,仅与相对角度有关。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11 GHz频段在未来室内无线体域网的使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段 体域网 室内场景 路径损耗 均方根时延 相对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地震数据的北部湾南康盆地南缘地层结构探测研究
8
作者 陈松 徐俊杰 +4 位作者 孙尧 刘圣博 刘磊 陈长敬 王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4-1003,共10页
近地表二维地震数据在地层结构探测中应用广泛,但从二维地震数据体提取相关地震属性并应用于沉积环境解释的案例较少。通过采用多种叠前噪音去除、振幅补偿、反褶积、高精度速度分析与叠加等处理技术,获得供地层结构划分与属性提取的高... 近地表二维地震数据在地层结构探测中应用广泛,但从二维地震数据体提取相关地震属性并应用于沉积环境解释的案例较少。通过采用多种叠前噪音去除、振幅补偿、反褶积、高精度速度分析与叠加等处理技术,获得供地层结构划分与属性提取的高信噪比叠加地震剖面。提取盆地基底等T0值,并优选均方根振幅、瞬时频率、主频率、带宽等地震属性,计算了基底埋深等T0空间分布图、相关地震属性分布图。结果表明,盆地基底西北部埋深小于东南部,呈现北西—南东向倾斜入海的趋势;盆地埋深浅的基底目标沉积环境,对应均方根振幅高、带宽值高,埋深大的基底目标沉积环境,对应均方根振幅低、带宽值低,瞬时频率与主频率也呈现低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基底 地层结构 均方根振幅 瞬时频率 主频率 带宽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卷积网络的精轧出口厚度预测
9
作者 杨萍萍 马亮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以精轧过程为研究对象,引入时域卷积网络算法,构建了基于时域卷积网络的精轧出口厚度预测模型。利用时域卷积网络模型提取精轧过程时序数据的特征信息,通过优化模型结构和参数,提升精轧出口厚度预测性能。实际钢种数据集仿真实验结果表... 以精轧过程为研究对象,引入时域卷积网络算法,构建了基于时域卷积网络的精轧出口厚度预测模型。利用时域卷积网络模型提取精轧过程时序数据的特征信息,通过优化模型结构和参数,提升精轧出口厚度预测性能。实际钢种数据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时域卷积网络算法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及决定系数等评价指标方面存在较大优势,可为现场工程师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 热轧 厚度预测 时域卷积网络 精轧过程 时序数据 特征提取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有效值检测的高频电容式土壤水分传感器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加念 洪添胜 +2 位作者 冯瑞珏 岳学军 罗瑜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6-221,共6页
土壤水分的测量是精细农业中实施节水灌溉的基础。基于真有效值检测技术,利用土壤的介电特性,设计了一个高频电容式土壤水分传感器,主要由电源滤波电路、100MHz有源晶振、XC74UL14AA、探针电极和AD8361组成。其中,探针电极由印刷电路板... 土壤水分的测量是精细农业中实施节水灌溉的基础。基于真有效值检测技术,利用土壤的介电特性,设计了一个高频电容式土壤水分传感器,主要由电源滤波电路、100MHz有源晶振、XC74UL14AA、探针电极和AD8361组成。其中,探针电极由印刷电路板制成并与主印刷电路板一体化成型。传感器以直流电压输出,分别在空气和去离子水中测得其输出范围为工作电压的20%~70%。通过2-异丙氧基乙醇、二氧六环和去离子水3种溶液配制了一系列不同等效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待测溶液,在不同工作电压下,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以及在5~40℃范围内以24.8℃基准进行了温度变异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对工作电压有明显的依赖性,在特定含水率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随工作电压的升高而增加;特定工作电压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土壤体积含水率呈线性负相关,其决定系数R2>0.987;温差越大则传感器的测量偏差也越大,最大偏差为4.44%。并配制土样对传感器进行了验证,最大误差为4.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传感器 真有效值 高频 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振动条件下的正常人体下肢肌肉表面肌电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园园 潘化平 +4 位作者 许光旭 张文通 朱奕 曹蓉 杜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3-1096,1145,共5页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局部振动刺激,探讨局部振动刺激对于正常人体下肢主要肌肉群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sEMG)分析的方法探寻局部振动刺激最佳的振动频率与位置。方法:正常男大学生10名,年龄(23.0±1.7)岁,身高(173.5±4.5...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局部振动刺激,探讨局部振动刺激对于正常人体下肢主要肌肉群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sEMG)分析的方法探寻局部振动刺激最佳的振动频率与位置。方法:正常男大学生10名,年龄(23.0±1.7)岁,身高(173.5±4.5)cm,体重(70.4±8.2)kg。分别于屈膝30°半蹲位接受频率为10—50Hz的振动刺激,并采集振动前,振动中的表面肌电。选取左腿股直肌(REC)、半腱肌(SEM)、左腿胫骨前肌(TA)与腓肠肌内侧头(MG)作为试验检测肌肉,分别以左胫骨前肌远端和跟腱为振动刺激点。分析不同条件的振动刺激激活下肢肌群的表面肌电特征。结果:各种振动条件刺激均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P<0.05)。胫骨前肌的肌电值在两种刺激位置下且在不同频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30Hz、40Hz、50Hz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腓肠肌的肌电值在胫前肌刺激位置下各频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跟腱刺激点下各种频率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30Hz、40Hz、50Hz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种振动条件刺激对大腿肌肉肌电值影响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不同条件的小腿局部振动刺激均引起小腿肌肉放电量增加,未对大腿肌肉产生显著影响。频率30—50Hz为正常人体小腿肌肉最佳的振动刺激频率。振动刺激作用在肌腱位置能有效引起肌肉兴奋,跟腱较胫前肌肌腱位置更易激活小腿肌肉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刺激 表面肌电 均方根振幅 频率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的噪声分析与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东 刘诗斌 +1 位作者 殷世民 梁晋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6-1464,共9页
鉴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APS)的响应信号较弱,传统的抽取频域基波分量的方法易受信号漂移和随机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分量均方根和卡尔曼滤波的两步信号处理方法。基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件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其等效电路模型,推导... 鉴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LAPS)的响应信号较弱,传统的抽取频域基波分量的方法易受信号漂移和随机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分量均方根和卡尔曼滤波的两步信号处理方法。基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件的理论模型构建了其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得到输出信号的表达式,分析了漂移与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其抑制方法。通过实验检测了不同pH值的溶液,并采集了系统输出的光电流信号。求取信号傅里叶变换后频域中的基波分量、二次谐波分量、三次谐波分量的谱线幅值的均方根,然后对归一化电流-偏压(I-V)特性曲线进行卡尔曼滤波。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纯抽取基波分量的方法,基于频域分量均方根和卡尔曼滤波的两步信号处理方法使检测结果的均方差(MSE)降低了97%,显著减少了信号漂移和随机噪声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寻址电位传感器 信号漂移 随机噪声 频域分量均方根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中老年人咽期吞咽功能的表面肌电图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珧 田丽 +4 位作者 饶江 刘莉 朱慧敏 章洁 邵伟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2-935,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中老年人咽期吞咽相关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肌电活动振幅水平的特点。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78例正常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中年组(38~60岁,n=38)和老年组(61~82岁,n=40)。应用表面肌电技术与分析系统,记录受试者不... 目的观察正常中老年人咽期吞咽相关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肌电活动振幅水平的特点。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月,78例正常健康受试者按年龄分为中年组(38~60岁,n=38)和老年组(61~82岁,n=40)。应用表面肌电技术与分析系统,记录受试者不同吞咽模式下咽期吞咽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振幅均方根值(RMS)。结果不同吞咽模式下两组不同吞咽肌群RMS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105.120,P〈0.001)。在同组中,舌骨下肌群和颏下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RMS均无显著性差异(t〈1.135,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相比,无论哪组肌群,放松状态及干吞咽状态RMS均无显著性差异(t〈1.412,P〉0.05);而含水吞咽及连续饮水吞咽状态,老年组RMS较中年组低(t〉2.700,P〈0.05)。结论表面肌电技术可对正常中老年人不同吞咽模式不同吞咽肌群肌电活动振幅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初步揭示吞咽相关肌群肌肉活动强度的特征,为临床筛查和评估吞咽障碍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 表面肌电图 均方根值 时域指标 中年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频域均衡算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黄战华 王云立 +1 位作者 李桂芳 张珊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少模光纤模式复用存在模式耦合和差分模式时延,必须通过自适应均衡算法补偿。为了降低长距离少模光纤通信系统中自适应均衡算法的复杂度,采用基于变步长-频域块最小均方算法的多输入多输出均衡器对2×2模分复用系统解复用。利用频... 少模光纤模式复用存在模式耦合和差分模式时延,必须通过自适应均衡算法补偿。为了降低长距离少模光纤通信系统中自适应均衡算法的复杂度,采用基于变步长-频域块最小均方算法的多输入多输出均衡器对2×2模分复用系统解复用。利用频域块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修正均衡器权系数,并通过变步长函数调整步长因子,兼顾算法收敛速度和收敛性能。算法可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降低计算复杂度。在112Gbit/s的1000km少模光纤高速通信仿真系统中,保证相同收敛速度情况下,提高信号Q2因子3.7d B,并在可编程现场门阵列上验证了100km少模光纤通信系统时的算法性能。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模分复用系统的信号解复用,达到快速收敛、低稳态失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变步长-频域块最小均方算法 频域均衡 少模光纤 模式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咽期吞咽功能的表面肌电特点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珧 刘莉 +3 位作者 饶江 黄绍春 章洁 邵伟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4-927,共4页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sEMG)技术观察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咽期吞咽相关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肌电活动的特点。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连续性收集临床诊断为LI且无吞咽障碍主诉老年患者(LI组)32例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sEMG)技术观察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咽期吞咽相关肌群在不同吞咽模式下肌电活动的特点。方法 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连续性收集临床诊断为LI且无吞咽障碍主诉老年患者(LI组)32例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老年人(正常组)30例。应用表面肌电技术与分析系统,记录受试者不同吞咽模式下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肌电活动振幅的均方根(RMS)。结果两组组内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RMS在不同模式下均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110.67,P<0.001)。放松模式和干吞咽模式下,两组间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RMS均无显著性差异(t<1.484,P>0.05)。20 ml含水吞咽模式下,LI组颏下肌群RMS明显低于正常组(t=3.334,P<0.01),舌骨下肌群RMS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t=1.871,P>0.05)。100 ml连续饮水模式下,LI组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RMS均明显低于正常组(t>3.118,P<0.01)。结论无症状LI患者吞咽功能较正常同龄人减退;sEMG技术可用于对其吞咽功能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吞咽功能 表面肌电 时域指标 均方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值检测的航空变频交流发电机调压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善水 张旭明 +1 位作者 张卓然 周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721,共5页
针对航空变频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开展研究,分析对比了多种电压反馈检测方法及其特点,设计了基于AD 536A芯片的电压有效值检测电路,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这种电路的缺点是电路输出响应速度越快则输出电压纹波越大。为解决这一问题,... 针对航空变频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开展研究,分析对比了多种电压反馈检测方法及其特点,设计了基于AD 536A芯片的电压有效值检测电路,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这种电路的缺点是电路输出响应速度越快则输出电压纹波越大。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减法电路构成的滤波电路,既能进行有效滤波,又不会引起电路的延时。为解决滤波电路输出电压毛刺问题,采用了以二极管电路构成的去毛刺电路。利用Matlab软件工具对检测电路的输入/输出进行拟合,得出了有效值检测电路的传递函数,为整个发电系统的闭环仿真模型的构建打下了基础。闭环实验表明,采用了有效值检测电路,在变频、发电机电压畸变情况下的发电系统输出稳态和动态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交流发电机 电压调节器 变频 电压畸变 有效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相位差变化率的机载无源定位跟踪改进算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望西 黄长强 +3 位作者 王勇 韩统 唐传林 蚩军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解决基于空频域信息的机载无源定位中高精度角速度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论文利用相位差变化率对角速度的放大作用,通过2维相位干涉仪布局建立了一种新的无源定位观测模型,实现了对空中运动目标的定位。针对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 为解决基于空频域信息的机载无源定位中高精度角速度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论文利用相位差变化率对角速度的放大作用,通过2维相位干涉仪布局建立了一种新的无源定位观测模型,实现了对空中运动目标的定位。针对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滤波中误差协方差矩阵负定导致滤波不稳定的问题,引入平方根UKF滤波算法并进行改进,采用简化球形分布的SSUT(Simplex Spherical distribution Unscented Transform)变换进行Sigma点采样,通过减少采样点个数减小了滤波的计算量。仿真表明:在较低的参数测量精度条件下,新观测模型位置和速度跟踪误差降低,采用改进的平方根UKF算法能够在保证稳定跟踪的同时,提高算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无源定位 空频域信息 相位差变化率 简化球形分布平方根U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间振动对拖拉机驾驶员腰部疲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晓峰 孔德刚 +1 位作者 刘立意 刘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3-196,共4页
在振动试验台上模拟拖拉机驾驶环境,在振动加速度为1.2m/s2、频率为4Hz的情况下,测试了被试者腰部竖脊肌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并对其均方根值(RMS)和平均功率频率(MPF)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振动过程中,被试者腰部均感... 在振动试验台上模拟拖拉机驾驶环境,在振动加速度为1.2m/s2、频率为4Hz的情况下,测试了被试者腰部竖脊肌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并对其均方根值(RMS)和平均功率频率(MPF)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振动过程中,被试者腰部均感觉到了明显的疲劳;随着驾驶时间的延长,竖脊肌和多裂肌肌电信号的RMS呈上升趋势,而MPF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在振动过程中,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被试者腰部竖脊肌和多裂肌产生了疲劳,是使被试者产生腰部疲劳的主要原因。结合主观疲劳感觉评分结果,被试者在受振50-60min后开始有疲劳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振动 表面肌电信号 疲劳 均方根值 平均功率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分辨率对最小二乘配置解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海洪 罗志才 +2 位作者 罗佳 邹贤才 黄东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8,共4页
数据分辨率是影响地球重力场建模和大地水准面精度的重要因素。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频域形式探讨了最小二乘配置与数据分辨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依赖数据分辨率的最优线性估计及其误差的一般公式。算例表明,该公式与传统配置公式的结... 数据分辨率是影响地球重力场建模和大地水准面精度的重要因素。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频域形式探讨了最小二乘配置与数据分辨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依赖数据分辨率的最优线性估计及其误差的一般公式。算例表明,该公式与传统配置公式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配置 数据分辨率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频域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相位差变化率的机载无源定位跟踪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望西 黄长强 +2 位作者 王勇 杨艺龙 李佑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4-166,170,共4页
为解决机载无源定位中高精度角速度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利用相位差变化率对角速度的放大作用,通过二维相位干涉仪布局建立一种新的无源定位观测模型,实现了对空中目标的定位。针对UKF滤波中误差协方差矩阵负定导致滤波不稳定的问题,引... 为解决机载无源定位中高精度角速度参数难以获取的问题,利用相位差变化率对角速度的放大作用,通过二维相位干涉仪布局建立一种新的无源定位观测模型,实现了对空中目标的定位。针对UKF滤波中误差协方差矩阵负定导致滤波不稳定的问题,引入平方根UKF进行跟踪滤波。仿真表明:在较低的参数测量精度条件下,新观测模型位置和速度跟踪误差降低,采用平方根UKF能够获得稳定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频域信息 相位差变化率 机载无源定位 平方根U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