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磷肥施用量与磷素养分平衡的数学模型构建
1
作者 曹钻 胡艳 刘雪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了优化棉花磷肥施用量,保证磷素养分平衡,选择Logistic模型分析棉花不同生长期的磷素积累量,之后使用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分析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法,构建了一种线性加平台数学模型,模拟磷肥施用量和棉... 为了优化棉花磷肥施用量,保证磷素养分平衡,选择Logistic模型分析棉花不同生长期的磷素积累量,之后使用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分析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法,构建了一种线性加平台数学模型,模拟磷肥施用量和棉花产量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平衡法确定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当磷肥施用量逐渐增加,棉花的产量也随之提高,当磷肥(P_(2)O_(5))施用量在83.99 kg/hm^(2)时,子棉产量达最高,为6 410.784 kg/hm^(2)。通过优化施肥策略,确定棉花磷素输入量为21.98 mg/kg,对应磷肥(P_(2)O_(5))施用量为82.64 kg/hm^(2),该施肥量既能保证棉花产量,也能确保磷素养分获得和支出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磷肥 施用量 磷素养分平衡 数学模型 肥料效应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地区高产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氮磷营养特性
2
作者 张春燕 张新疆 +5 位作者 王娟 李沛玟 马伟栋 陈国永 李再欣 危常州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2-651,共10页
为探究北疆地区高产(>9000 kg·hm^(-2))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和氮磷营养特征,以新春44为供试品种,设置5个施磷(P 2O 5)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P0)、30 kg·hm^(-2)(P1)、90 kg·hm^(-2)(P2)、150 kg·... 为探究北疆地区高产(>9000 kg·hm^(-2))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特征和氮磷营养特征,以新春44为供试品种,设置5个施磷(P 2O 5)量处理,分别为0 kg·hm^(-2)(P0)、30 kg·hm^(-2)(P1)、90 kg·hm^(-2)(P2)、150 kg·hm^(-2)(P3)、210 kg·hm^(-2)(P4),建立北疆地区春小麦不同产量水平,分析不同产量下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利用和氮磷营养特征。结果表明,适宜的磷肥施用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氮磷营养特征及产量均有促进作用。当施磷量从0 kg·hm^(-2)增加至210 kg·hm^(-2)时,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施磷150和210 kg·hm^(-2)时均达到高产水平,产量分别为9401.59和9080.63 kg·hm^(-2)。5个施磷量处理中,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及氮磷素积累、转运和分配均以施磷150 kg·hm^(-2)最佳。在施磷150和210 kg·hm^(-2)的高产水平下,春小麦均有较高水平的氮素和磷素生产效率,分别平均为29.98和94.80 kg·kg^(-1)。因此,在北疆滴灌春小麦种植模式下,适宜的磷肥施用量可以提高春小麦的产量,使高产春小麦具有较高水平的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以及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磷量(P_(2)O_(5))150 kg·hm^(-2)是兼顾春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的最佳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磷肥施用量 生理特征 氮磷营养特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深施对谷子根系分布、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樊永强 韩燕丽 +2 位作者 王彦辉 张晓申 代书桃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19,共6页
为探明磷肥运筹获得谷子高产高效的合理途径,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低、中、高3个磷肥水平(P2O550、100、150 kg/hm^(2))和深、浅2个施磷肥深度(15、5 cm),研究磷肥深施对谷子根系分布、水肥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肥... 为探明磷肥运筹获得谷子高产高效的合理途径,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低、中、高3个磷肥水平(P2O550、100、150 kg/hm^(2))和深、浅2个施磷肥深度(15、5 cm),研究磷肥深施对谷子根系分布、水肥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肥水平下,磷肥深施(15 cm)均可降低谷子抽穗期0~10 cm土层内的根长和根干质量,而显著提高10~20、20~40 cm土层中的根长和根干质量;磷肥深施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10~20、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促进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磷肥深施也降低成熟期10~20、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氮含量,促进植株对深层土壤氮素的利用;磷肥深施不同程度地提高单穗重、单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和收获指数,最终籽粒产量提高6.20%~8.35%。肥料偏生产力分析显示,磷肥深施有效提高氮、磷和钾肥的偏生产力,尤其是低磷条件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深层土壤的含水量、有效氮含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中,与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有效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磷肥深施15 cm促进了深层土壤中谷子根系的生长、提高了谷子对深层土壤中水肥资源的利用,进而提高谷子产量,具有高产高效、节肥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磷肥深施 根系 肥料偏生产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年定位试验的新疆滴灌棉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及磷肥适宜用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忠婷 胡杰 +3 位作者 陈钰秦 彭懿 冯固 盛建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3-2071,共9页
【目的】针对新疆棉田磷肥投入过量、利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不同施磷量对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棉花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以确定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以及合理施磷量,实现绿洲棉田磷素收支平衡和磷肥高效利用。【方法】于2018... 【目的】针对新疆棉田磷肥投入过量、利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开展不同施磷量对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棉花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以确定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以及合理施磷量,实现绿洲棉田磷素收支平衡和磷肥高效利用。【方法】于2018—2022年在新疆棉花主产区沙湾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P0(0 kg/hm^(2))、P50(50 kg/hm^(2))、P75(75 kg/hm^(2))、P100(100 kg/hm^(2))、P150(150 kg/hm^(2))、P300(300 kg/hm^(2))6个施磷(P_(2)O_(5))水平。每年棉花收获后,秸秆全部还田,采样测定土壤水溶性磷、有效磷、全磷含量及棉花磷素吸收量,调查棉花产量。【结果】与P0处理相比,施磷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25.62%~64.69%,年均增加0.89~2.55 mg/kg;水溶性磷含量增加幅度为68.60%~112.98%,年均增加0.67~1.10 mg/kg;全磷含量增加幅度为2.82%~9.37%,年均增加0.01~0.03 g/kg。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土壤中磷素每累积100 kg/hm^(2),有效磷、水溶性磷含量分别提高1.93、0.76 mg/kg。棉花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维持平衡,通过线性加平台拟合,棉花最高产量施磷量为P_(2)O_(5)124 kg/hm^(2),棉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9.23 mg/kg。P50~P150处理直到第5年才显著提高土壤全磷含量,而P300处理在第1年施用后土壤有效磷就接近此农学阈值。【结论】长期施磷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建议对于新垦棉田,前期施用高量的磷肥(300 kg/hm^(2)),土壤有效磷快速达到农学阈值后,施磷量控制在100~124 kg/hm^(2),可在满足棉花高产对磷营养的需求基础上减少棉田磷素的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磷肥用量 有效磷 水溶性磷 棉花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方式对高产春玉米磷素吸收与磷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8
5
作者 范秀艳 杨恒山 +3 位作者 高聚林 张瑞富 王志刚 张玉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2-320,共9页
以高产春玉米"金山27"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在3个施磷水平(P2O5100、150和200 kg/hm2)下,不同施磷方式(分层施磷和传统施磷)对其磷素吸收、转运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水平下,分层施磷较传统施磷方式玉米植株磷含量和... 以高产春玉米"金山27"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在3个施磷水平(P2O5100、150和200 kg/hm2)下,不同施磷方式(分层施磷和传统施磷)对其磷素吸收、转运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水平下,分层施磷较传统施磷方式玉米植株磷含量和磷积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完熟期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磷方式间,茎鞘、叶片、穗部营养体各生育时期磷含量和磷积累量差异多数不显著,但完熟期子粒磷含量和磷积累量分层施磷均显著高于传统施磷方式。同一施磷水平下,叶片、茎鞘和穗部营养体中磷素的转运量均表现为分层施磷高于传统施磷,但差异多数未达到显著水平。转运率及对子粒贡献率的差异规律性不明显。磷肥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偏生产力和利用率均以分层施磷高于传统施磷方式,且差异多数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分层施磷方式能促进春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可提高磷肥的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施磷方式 磷素积累与转运 磷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磷微生物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74
6
作者 池景良 郝敏 +1 位作者 王志学 李杨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以难溶性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磷肥在施入土壤后,极易被土壤固定,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从而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解磷菌通过酸解、酶解、降低土壤环境pH及其他方式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供作... 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以难溶性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土壤中,磷肥在施入土壤后,极易被土壤固定,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从而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解磷菌通过酸解、酶解、降低土壤环境pH及其他方式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酸盐,供作物吸收利用。解磷菌种类繁多,其存在方式和数量受土壤环境、植物种类、人为扰动等因素影响。详细论述了磷在土壤中的存在方式,解磷菌种类、土壤中存在方式、解磷机理及目前的应用研究进展,为解磷菌的研究方向及使用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磷素 解磷机理 应用进展 磷肥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长期施用磷肥对冬小麦产量、吸氮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2
7
作者 张少民 郝明德 柳燕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9-163,共5页
为了明确长期施用磷肥对冬小麦产量、吸氮特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21年的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肥料试验,测定了冬小麦每株有效小穗数、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和干物质量以及植株和土壤中的氮、磷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45... 为了明确长期施用磷肥对冬小麦产量、吸氮特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21年的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肥料试验,测定了冬小麦每株有效小穗数、穗粒数、成穗数、千粒重和干物质量以及植株和土壤中的氮、磷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肥(45~135 kg/hm2)能提高冬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并能显著提高每株有效小穗数、成穗数和冬小麦抽穗期后干物质累积量,继而显著提高产量,其中当磷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869.0kg/hm2,但磷肥施用量过大(达到180 kg/hm2)时,成穗数和抽穗期后干物质累积量显著降低,导致产量显著下降;冬小麦的氮素累积动态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增施磷肥能增加冬小麦吸氮量,但到成熟时,冬小麦地上部分出现氮素损失,损失量达13.4%~44.2%;长期施用磷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并显著提高土壤磷素含量,其中全磷含量增加10.7%~64.5%,速效磷含量增加234.6%~667.3%。长期合理施用磷肥,能提高冬小麦产量、吸氮量以及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冬小麦 磷肥施用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磷扩散规律及其能量特征的研究Ⅱ.施磷量及水肥温相互作用对磷扩散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徐明岗 孙本华 张一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5-64,共10页
非饱和土壤在施磷量0—400mg/kg下的磷自扩散系数(Da)随施磷量近线性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以缓冲性能小的轻质土壤最高。不同土壤磷扩散受土壤水分、施磷量和温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不同,为表征这种差异利用其多元非线性拟合方... 非饱和土壤在施磷量0—400mg/kg下的磷自扩散系数(Da)随施磷量近线性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以缓冲性能小的轻质土壤最高。不同土壤磷扩散受土壤水分、施磷量和温度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不同,为表征这种差异利用其多元非线性拟合方程的偏微分,本文提出了磷扩散率的水分系数、肥料系数和温度系数等概念。在相同条件下,这些系数均呈现为黄绵土>黑垆土>土>黄褐土,说明水肥温对磷扩散的影响程度与质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统 施磷量 水肥温相互作用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供磷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永和 曹翠玉 +2 位作者 史瑞和 蒋仁成 厉志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6-42,共7页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料(马粪)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供磷水平.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以 Ca-P 为主,其中 Ca_2-P 是土壤有效磷库的主体;Ca_8-P 对土壤有效磷库起重要调节作用,AI-P 在供磷上也有一定意义.有机-无机肥配...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料(马粪)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供磷水平.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以 Ca-P 为主,其中 Ca_2-P 是土壤有效磷库的主体;Ca_8-P 对土壤有效磷库起重要调节作用,AI-P 在供磷上也有一定意义.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土壤速效磷,尤其是 Ca_2-P 和 Ca_(?)-P 的含量,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体磷(Biomass-P)和磷酸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有机肥 无机肥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调控措施对酸性富硒土壤硒有效性及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马迅 诸旭东 +2 位作者 宗良纲 方勇 胡秋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4-290,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钙镁磷肥与氨基酸叶面肥混施共5种不同调控处理对酸性富硒土壤有效硒、水稻各部位硒含量以及其籽粒有机硒含量的调控效果。试验共分为6个处理:(1)CK,常规钙镁磷肥用量,0.2 g/kg;(2)P_1,单施低量钙镁磷肥,0.4 g/kg;(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钙镁磷肥与氨基酸叶面肥混施共5种不同调控处理对酸性富硒土壤有效硒、水稻各部位硒含量以及其籽粒有机硒含量的调控效果。试验共分为6个处理:(1)CK,常规钙镁磷肥用量,0.2 g/kg;(2)P_1,单施低量钙镁磷肥,0.4 g/kg;(3)P_2,单施高量钙镁磷肥,0.6 g/kg;(4)B,单施氨基酸叶面肥,1 500 ml/hm^2;(5)P_1+B,单施低量钙镁磷肥并配施氨基酸叶面肥,0.4 g/kg+1 500 ml/hm^2;(6)P_2+B,单施高量钙镁磷肥并配施氨基酸叶面肥,0.6 g/kg+1 500 ml/hm^2。结果表明:在无外源硒素添加的前提下,不同调控措施均能有效提高酸性富硒土壤中硒的有效性。高用量的2个处理(P_2,P_2+B)对提高土壤硒有效性的效果最佳,分别使土壤有效硒的含量提高了43.54μg/kg和42.16μg/kg,使水稻籽粒有机硒含量分别相应提高了39.27μg/kg和28.65μg/kg,5种处理的增幅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_<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磷肥 氨基酸叶面肥 混施 酸性富硒土壤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运筹和试验品种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丽萍 解保胜 +3 位作者 顾春梅 陈宾宾 杜金岭 那永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1,共6页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磷肥运筹和试验品种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累积与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肥运筹和试验品种在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量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利用Logistic方程能够准确地拟合不同磷肥运筹下干物质积累...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磷肥运筹和试验品种对寒地粳稻干物质累积与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肥运筹和试验品种在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量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利用Logistic方程能够准确地拟合不同磷肥运筹下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试验品种对干物质增长速率峰值的影响高于磷肥运筹,磷肥运筹对干物质累积快增期影响占主导作用。相关分析表明,分蘖成穗率、高效叶面积指数、谷草比均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抽穗后干物质累积量、茎秆物质转化率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干物质累积量、干物质累积速率曲线和干物质累积曲线的分析表明,品种最佳的磷肥运筹与基因型密切相关,垦稻26、垦系169、垦稻24对应的最佳磷肥运筹方式分别为A1(磷酸二铵120 kg/hm^2100%基施)、A1和A2(磷酸二铵120 kg/hm^260%基施,40%调节肥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运筹 干物质 寒地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用量及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米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鲁剑巍 李小坤 +2 位作者 陈防 鲁君明 梁友光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69-74,共6页
在江汉平原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磷肥用量及氮、磷、钾肥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米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肥基础上,施磷明显促进小米草株高提高,施磷(P2O5)45,90和135kg/hm2与不施磷相比产量分别增加23.2%,38.3%和36.3%,分别获得... 在江汉平原田间条件下研究了磷肥用量及氮、磷、钾肥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米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肥基础上,施磷明显促进小米草株高提高,施磷(P2O5)45,90和135kg/hm2与不施磷相比产量分别增加23.2%,38.3%和36.3%,分别获得纯利润411.7,624.6和427.9元/hm2,说明施磷明显促进小米草生长,并使产量和经济收益提高,在3个施磷水平中以施磷90kg/hm2效果最好。不同氮钾肥配合对磷肥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以不施氮、钾肥,仅施氮肥,仅施钾肥和氮、钾肥配合施用为基础,施磷分别提高小米草鲜草产量2401,5500,2051和7900kg/hm2,磷与氮钾肥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最显著。小米草施氮增产效果极显著,其中在磷钾肥基础上施氮的增产效果达1.79倍。在氮、磷肥基础上增施钾肥,增产显著,但若不配合施用氮、磷肥,钾肥施用没有增产效果。在试验条件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产量具有明显正交互作用,其中氮与磷(在施钾基础上)、氮与磷钾、磷与氮钾的交互值达5000kg/hm2以上,说明氮、磷、钾只有配合施用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养分的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用量 养分配合 小米草 产量 株高 经济效益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与海南柱花草生产 被引量:4
13
作者 漆智平 何华玄 洪彩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41,共4页
对热带地区柱花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磷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以探索柱花草的营养诊断适宜值和海南地区缺磷土壤的磷肥用量。试验表明,施用磷肥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随磷肥用量的增加,柱花草含磷量和粗蛋白含量提高;柱花... 对热带地区柱花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磷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以探索柱花草的营养诊断适宜值和海南地区缺磷土壤的磷肥用量。试验表明,施用磷肥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随磷肥用量的增加,柱花草含磷量和粗蛋白含量提高;柱花草营养诊断的适宜磷含量为0.14%~0.34%,磷含量与采样时间无明显差异;根据磷肥试验建立的回归模型Y=5324.85+745.05X-50.55X2,海南缺磷土壤推茬施磷(P2O5)量为:52.5~97.5kg/hm2(过磷酸钙329~609kg/hm2),最大施磷(P2O5)量应低于11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营养诊断 磷肥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肥品种及用量在辣椒上的施用效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藜 孙锐锋 +1 位作者 肖厚军 周瑞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943-2944,2963,共3页
为了探明不同磷肥品种及用量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磷肥处理对辣椒生长、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磷肥使辣椒生长受到严重制约,产量只有正常施用磷肥的7.5%~11.6%;磷肥对辣椒的果重、果径、分枝及产量都... 为了探明不同磷肥品种及用量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磷肥处理对辣椒生长、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磷肥使辣椒生长受到严重制约,产量只有正常施用磷肥的7.5%~11.6%;磷肥对辣椒的果重、果径、分枝及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的磷肥品种,增产效果也有一定差异,同等高施磷量中,过磷酸钙效果最好,钙镁磷肥次之,低含量磷酸氢钙(白肥)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辣椒 施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研制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魏辉 郭俊 +3 位作者 周强 王子芳 吴祖咏 张建成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8-24,共7页
研制了一种融微生物肥有机肥和无机肥于一体的新型复合肥料。测定结果,含微生物活菌总量为2.5亿个/g,其中固氮、解磷、解钾功能做生物活菌量达1.0亿个/g,有机干物质34.3-37.3%,含氮(N)7.8-8.9%,全磷(P2O5)5.2-5.... 研制了一种融微生物肥有机肥和无机肥于一体的新型复合肥料。测定结果,含微生物活菌总量为2.5亿个/g,其中固氮、解磷、解钾功能做生物活菌量达1.0亿个/g,有机干物质34.3-37.3%,含氮(N)7.8-8.9%,全磷(P2O5)5.2-5.5%,全钾(K2O)4.8—5.0%。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肥无毒无害,对环境不构成危害。生产过程中采取了有机物料发酵和功能微生物大量繁殖一次同步完成,添加除臭微生物、机械自动翻拌等工艺。田间试验表明,与等养分或等价格投入的化肥相比,增产9-18%,对多种经济作物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有一定的改土培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无机肥 复合肥 研制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磷水平对间套作物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6
作者 张恩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8,共6页
选择小麦 /大豆和小麦 /玉米 2种模式 ,用盆栽法和根系栽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间套作物根系酸性磷酸酶 ( APase)活性的影响。试验得出 :间套种植提高了根系 Apase的分泌量 ,套作大豆比单作大豆平均提高 35.9% ,而小麦和玉米在间套种... 选择小麦 /大豆和小麦 /玉米 2种模式 ,用盆栽法和根系栽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对间套作物根系酸性磷酸酶 ( APase)活性的影响。试验得出 :间套种植提高了根系 Apase的分泌量 ,套作大豆比单作大豆平均提高 35.9% ,而小麦和玉米在间套种植时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说明间套种植有利于土壤有机磷向有效化方向转化。大豆不论单作还是间套作其根系APase都远高于相应小麦 ,而小麦又高于玉米 ,说明大豆利用土壤磷的潜在能力大于小麦 ,而小麦又高于玉米。可见 ,禾谷类的小麦与大豆间套后不但能改善小麦的氮素营养状况还使磷素营养也得以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作 酸性磷酸酶 根系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养分相对较高与最大量下的最小因子效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褚清河 潘根兴 史海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679-685,共7页
最小因子律至今仍是施肥的基本理论,但它是不同地块施同样数量有机肥产量不同得出的推论。为了探索土壤养分相对较高与最大量下,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最小因子效应与配施效果,2003年以来,在小麦、玉米和谷子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最小因子律至今仍是施肥的基本理论,但它是不同地块施同样数量有机肥产量不同得出的推论。为了探索土壤养分相对较高与最大量下,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最小因子效应与配施效果,2003年以来,在小麦、玉米和谷子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的单施效应并不完全取决于土壤养分含量高低,很大程度上还与氮、磷、钾营养元素的施肥性质有关。氮、磷肥料在任何土壤养分条件下施用均具有显著增产效果,但在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钾与氮或磷配合施用会降低氮或磷的增产效果,而氮、磷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显著高于氮、磷单施,最小因子律在相对较高的土壤养分条件下是不成立的。最小因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它隐含了土壤养分类型和施肥比例的概念,对施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因子 最低量与最大量 单施与配施 肥料施用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穴追磷肥深度及组合对南疆枣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井然 梁智 +1 位作者 张计峰 邹耀湘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1-686,共6页
【目的】探讨南疆枣园滴灌条件下穴施磷肥深度对枣树生长的影响,为高效利用磷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红枣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穴追磷肥深度及组合的处理:L15R15、L25R25、L35R35、L15R25、L15R35,研究其对枣树生长发育、枣果产... 【目的】探讨南疆枣园滴灌条件下穴施磷肥深度对枣树生长的影响,为高效利用磷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红枣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穴追磷肥深度及组合的处理:L15R15、L25R25、L35R35、L15R25、L15R35,研究其对枣树生长发育、枣果产量与品质以及枣树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L25R25单果最重、结果数最多、单株产量最大。L15R25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各处理叶片SPAD值无显著差异。养分含量虽有显著差异,但其差异没有明显规律可循。【结论】滴灌条件下枣树追施磷肥穴深度左右两侧均为25 cm是最有利于枣树生长的深度组合,单株产量为6.334 kg,比其余处理高出26.8%-99.6%,单果重为8.471 g,比其余处理高出7.7%-15.8%,增加收入320-1 900元/667 m^2,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穴施 磷肥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施用量对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艳侠 皇甫自起 +3 位作者 余复海 陈大伟 田伟 王海更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6-138,168,共4页
以头薹兼用型大蒜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土壤肥力(高、中、低)大蒜田、不同磷肥用量处理,以不施磷肥为对照(CK),研究了磷肥对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大蒜产量。高产田施肥量为... 以头薹兼用型大蒜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土壤肥力(高、中、低)大蒜田、不同磷肥用量处理,以不施磷肥为对照(CK),研究了磷肥对不同肥力土壤大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大蒜产量。高产田施肥量为氮(N)375.0 kg/hm2、磷(P2O5)180.0kg/hm2、钾(K2O)300.0 kg/hm2,大蒜最佳经济产量为23 173.3 kg/hm2;中产田施肥量为氮(N)315.0 kg/hm2、磷(P2O5)138.0 kg/hm2、钾(K2O)240.0 kg/hm2,大蒜最佳经济产量为18 323.1 kg/hm2;低产田施肥量为氮(N)255.0 kg/hm2、磷(P2O5)111.0 kg/hm2、钾(K2O)180.0kg/hm2,大蒜最佳经济产量为13 060.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磷肥施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潮土区花生氮磷肥施用技术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有田 于融 +2 位作者 介晓磊 曲晨晓 李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55-259,共5页
对砂质潮土区花生施用氨肥的时期及氮肥与磷肥适宜用量和配比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氯、磷肥料效应的函数模型,分析了氮、磷肥的产量效应及其互作效应,分别求得了最高产量、经济最佳产量以及不同产量水平最低成本的氮、磷肥适宜用量和比例。
关键词 砂质潮土区 花生 氮肥 磷肥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