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TFS分阶段权重调控的MRC检测算法
1
作者 党柯 孙锦华 吴小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2,共12页
正交时频空调制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信号调制方式,旨在解决高移动性多径传输场景下,由多普勒频移引起的通信质量下降问题。为了克服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符号块间干扰,采用补零填充正交时频空调制结构,重点分析了在时延-时间域重... 正交时频空调制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信号调制方式,旨在解决高移动性多径传输场景下,由多普勒频移引起的通信质量下降问题。为了克服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符号块间干扰,采用补零填充正交时频空调制结构,重点分析了在时延-时间域重调制加权输出的最大比合并检测算法中权重系数与迭代次数、信噪比以及调制阶数对系统收敛性与误码率性能的影响。针对高阶调制方式下因固定最佳权重系数导致迭代次数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阶段权重系数调控的最大比合并检测算法,通过在不同迭代阶段合理设置权重系数,使每个迭代阶段的权重选择更加符合当前系统状态的需求,从而逐步优化现有最大比合并检测的过程,提升整体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最大比合并检测算法显著加快了收敛速度,并在保持相同迭代次数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此外,改进算法在多种信道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可以有效对抗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快时变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最大比合并 低复杂度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波束成型的正交时频空迭代双重最大比值合并检测算法
2
作者 裴二荣 吉祥慧 +1 位作者 孙远欣 黎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89-2097,共9页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方案有望通过将复杂的时频(TF)域信道转换为稀疏的时延-多普勒(DD)域信道,实现高机动环境下的可靠通信。基于此,绝大多数研究都以DD域信道的稀疏性为前提展开讨论。然而,在市区车联网、无人机蜂群和多用户MIMO等复...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方案有望通过将复杂的时频(TF)域信道转换为稀疏的时延-多普勒(DD)域信道,实现高机动环境下的可靠通信。基于此,绝大多数研究都以DD域信道的稀疏性为前提展开讨论。然而,在市区车联网、无人机蜂群和多用户MIMO等复杂通信场景下,DD域信道可能无法保证具有一定的稀疏度。这将对接收端检测的复杂度和准确性构成极大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波束成型的OTFS迭代双重最大比值合并(Dual MRC)检测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在接收端每个用户使用多天线阵列和波束成型初步分离信道多径中的不同接收角度的信号,从而提高对应信道矩阵的稀疏度并提供分集增益;进一步,利用OTFS信号在时延-时间(DT)域中具有简化运算的性质,对每个波束成型分支中的多径分量以及所有波束成型分支信号依次进行相干合并,通过不断迭代得到最优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误码率方面显著优于一些典型的检测方案;与现有性能较好的波束成型MP-MRC算法相比,在误码率性能提升的同时,达到最优值所需的迭代次数和迭代耗时均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信号检测 波束成型 最大比值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信道衰落条件下的极化敏感天线接收性能分析
3
作者 唐文岐 瞿文中 +5 位作者 李天昀 游凌 辛吉荣 杨松桥 杜政东 赵菲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0,共8页
极化敏感天线在短波雷达、通信等应用中,改善了信道衰落,提升了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极化敏感天线可以包含不同数目、类型的振子,天线的设计测试需要极化分集分析评估天线在短波信道衰落下,即时变到达角、极化状态以及... 极化敏感天线在短波雷达、通信等应用中,改善了信道衰落,提升了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极化敏感天线可以包含不同数目、类型的振子,天线的设计测试需要极化分集分析评估天线在短波信道衰落下,即时变到达角、极化状态以及可能出现多径条件下的接收能力。然而,地波很难产生短波频段的时变衰落,电离层反射波中的多径现象又使得多个振子直接极化分集难以取到合适的权值。通信或雷达信号需尽可能地消除多径的影响,但需要复杂的信道均衡或脉冲压缩。本文基于多径正弦波的极化域最大比合并(maximal-ratio-combining,MRC),提出一种简单可靠的利用电离层反射波评估极化敏感天线接收性能的方法。天线振子接收的多径正弦波在短时内是相干的,可视作合成为单个正弦波,使得极化敏感天线的多个振子MRC后可以直接输出SNR。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收发地面距离700 km的实验进一步分析比较了典型的2维、3维极化敏感天线。仿真中随着来波仰角增加,2维天线相比1个直线振子显著提升了SNR,并且接近3维天线,实验中来波仰角时变未知,统计结果与仿真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天线 短波信道衰落 接收性能分析 最大比合并(mrc) 正弦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完美信道估计的闭环MIMO-MRC跨层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丽丽 岳殿武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为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MIMO-MRC(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aximalratio combining)跨层设计方案。该方案是联合物理层的自适应调制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AM)和数据链路层的自动重传技术(automatic repeat... 为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MIMO-MRC(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aximalratio combining)跨层设计方案。该方案是联合物理层的自适应调制技术(adaptive modulation,AM)和数据链路层的自动重传技术(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交互协作,发射端利用估计信道信息反馈,自适应调节调制模式,选择最优发射权矢量和自动重传发射数据。分析了估计误差对MIMO-MRC跨层系统的影响,给出了MIMO-MRC系统在信道估计存在误差时的频谱效率和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对比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跨层系统和Alamouti’s跨层系统,MIMO-MRC跨层系统的性能有明显提高,可获得约3 dB的分集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设计 自适应调制 自动重传 最大比合并 不完美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Nakagami衰落信道下SC/MRC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涛 王保云 田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488,共4页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的发射端天线选择是从多根天线中选择其中信道状况最好的一根用于发射信号,可减少所需要的射频链的个数,从而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及实现成本.该文研究发射端进行天线选择、接收端采...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的发射端天线选择是从多根天线中选择其中信道状况最好的一根用于发射信号,可减少所需要的射频链的个数,从而降低系统的复杂度及实现成本.该文研究发射端进行天线选择、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接收的系统在相关Nakagami衰落信道下的性能,推导出输出信噪比的分布密度函数,进而给出了精确的误比特率(BER)公式,该表达式仅包含非常简单的函数,易于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发射端天线选择 最大比合并接收 相关Nakagami衰落信道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幅值与相位差分联合调制方案研究
6
作者 张璐麟 郑兴 +3 位作者 彭宇辉 项楠天 施昌涵 苏江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14-817,共4页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是5G通信的关键技术,为无线通信提供了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的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的性能。但是,该技术也使MIMO的信号检测变得十分复杂。为了降低MIMO信号检测复杂度,提出幅值-相位差分联合调制(A-DPM)方...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是5G通信的关键技术,为无线通信提供了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的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的性能。但是,该技术也使MIMO的信号检测变得十分复杂。为了降低MIMO信号检测复杂度,提出幅值-相位差分联合调制(A-DPM)方案。A-DPM利用相位差和幅值携带信息,系统通过MIMO预编码和最大比合并(MRC)使接收端可以获得最大的信号功率,而相位差分消除了多径信道和奇异值分解(SVD)预编码对符号造成的相位旋转,同时使载波的残余频率偏移造成的时变的相位旋转变为非时变相位旋转。因此,A-DPM接收端不需要进行复杂的MIMO信道估计,简化了接收端信号检测过程。在多径瑞利信道以及存在残余频率偏移和采样周期偏移的环境下,仿真验证证实了多天线A-DPM方案具有空间分集效果,且误码率性能优于空时分组码(STBC)系统,解调复杂度低于STBC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系统 信号检测 最大比合并 预编码 残余频率偏移 空间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SEC/MRC混合合并技术的研究
7
作者 郭冬梅 张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41-1246,共6页
针对分集合并通信系统在复杂度与性能之间一直存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切换检测合并(SEC)与最大比合并(MRC)相结合的新的混合合并方式,并对各分支为独立同分布(i.i.d.)的瑞利衰落情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中断概率(OP)、平均输出信噪比... 针对分集合并通信系统在复杂度与性能之间一直存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切换检测合并(SEC)与最大比合并(MRC)相结合的新的混合合并方式,并对各分支为独立同分布(i.i.d.)的瑞利衰落情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中断概率(OP)、平均输出信噪比(SNR)的闭合表达式,以及误码率(BER)的有限区间积分形式表达式。最后将这种SEC/MRC合并方式与MRC及广义选择合并(GS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EC/MRC合并方式在减少信道接收机数量、降低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很好的性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合并 切换检测合并(SEC) 最大比合并(mrc) 中断概率(OP) 平均输出信噪比(SNR) 误码率(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C-MRC 混合合并接收系统在 n-Rayleigh 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8
作者 徐凌伟 张浩 +2 位作者 吕婷婷 施威 Gulliver T A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在n-Rayleigh信道下,研究了结合切换驻留合并(SSC)与最大比合并(MRC)的混合合并接收系统的平均符号误码率(ASEP)性能。基于矩生成函数(MGF)方法,推导了SSC-MRC混合合并接收系统在n-Rayleigh衰落信道上采用相干检测的M进制相移键控(PSK)... 在n-Rayleigh信道下,研究了结合切换驻留合并(SSC)与最大比合并(MRC)的混合合并接收系统的平均符号误码率(ASEP)性能。基于矩生成函数(MGF)方法,推导了SSC-MRC混合合并接收系统在n-Rayleigh衰落信道上采用相干检测的M进制相移键控(PSK)、正交幅度调制(QAM)、脉冲幅度调制(PAM)等几种数字调制方式的ASEP的精确表达式,然后对不同系统条件下的ASEP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分集支路数的增大,衰弱因子的减小,系统的ASEP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切换驻留合并 最大比合并 n-Rayleigh 信道 平均符号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CSI下MIMO MRC系统多用户分集性能分析
9
作者 唐冬 黄高飞 吕明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5-1927,共3页
针对在无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发射端采用波束成形、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的MI-MO MRC系统,考虑收发端仅能获得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非理想信道信息(CSI)且系统受到共信道干扰这一条件,分析系统的多用户分集性能。导出封闭形... 针对在无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发射端采用波束成形、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的MI-MO MRC系统,考虑收发端仅能获得存在信道估计误差的非理想信道信息(CSI)且系统受到共信道干扰这一条件,分析系统的多用户分集性能。导出封闭形式的信号干扰噪声比的概率分布函数表达式和以平均容量的形式给出的系统多用户分集性能表达式。数值仿真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信道估计误差和共信道干扰均会降低系统的多用户分集性能,而信道估计的精度是影响系统多用户分集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估计误差 共信道干扰 多输入—多输出 最大比合并 多用户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时频空系统的低复杂度最大比合并接收机算法
10
作者 王震铎 季天治 孙溶辰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2-1401,共10页
正交时频空(OTFS)因其在高速移动场景下优异的误码率性能而受到广泛研究。针对OTFS接收机运算复杂度较高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比合并(MRC)的低复杂度接收机算法。首先,其核心思想在时延多普勒域利用最大比合并算法进行迭代,对接收... 正交时频空(OTFS)因其在高速移动场景下优异的误码率性能而受到广泛研究。针对OTFS接收机运算复杂度较高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大比合并(MRC)的低复杂度接收机算法。首先,其核心思想在时延多普勒域利用最大比合并算法进行迭代,对接收的多径分量进行提取和相干组合,以提高组合信号的信噪比。其次,通过引入交织器和解交织器,信道矩阵转化为稀疏的上三角海森伯矩阵,有利于后续进行矩阵分解。再次,针对符号决策过程中矩阵求逆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LDLH分解算法。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一种复杂度进一步降低的下三角矩阵求逆算法,以降低下三角矩阵求逆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一方面该算法误码率与最大比合并算法相同,另一方面性能显著优于高阶调制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LMMSE)线性均衡器与高斯-赛德尔(GS)迭代均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比合并 低复杂度 交织器 正交时频空 时延多普勒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窃听者场景下TASP/MRC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占湾 李光球 钱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0-165,170,共7页
为评估信道预测发射天线选择(TASP)/接收最大比合并(MRC)联合收发分集无线通信系统在瑞利块衰落信道条件和多窃听者场景下的物理层安全性能,针对基于最小均方误差信道预测器的TASP/MRC无线通信系统,推导其非零安全容量概率、安全中断概... 为评估信道预测发射天线选择(TASP)/接收最大比合并(MRC)联合收发分集无线通信系统在瑞利块衰落信道条件和多窃听者场景下的物理层安全性能,针对基于最小均方误差信道预测器的TASP/MRC无线通信系统,推导其非零安全容量概率、安全中断概率以及渐近安全中断概率的精确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窃听者数目、归一化延时、收发天线数等参数对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的影响。数值计算与仿真结果表明,在TASP/MRC系统中,减小归一化延时及窃听者数量或增加合法接收端天线数能够提高物理层安全性能,在高信噪比情况下,物理层安全分集增益等于合法接收端天线数,而与窃听者数目及其收发天线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多窃听者场景 信道预测 发射天线选择 最大比合并 非零安全容量概率 渐近安全中断概率 瑞利块衰落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AM的协作通信系统物理层认证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刚涛 刘瑞雪 +2 位作者 闫利 王俊杰 马雪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针对两用户协作通信系统的身份认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幅度调制(QAM)的协作物理层认证机制。在该机制中,两个单天线用户分别使用同相与正交分量传输自己及伙伴的消息和标签,从而实现两用户消息和标签的唯一分解。基站采用最大比合... 针对两用户协作通信系统的身份认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幅度调制(QAM)的协作物理层认证机制。在该机制中,两个单天线用户分别使用同相与正交分量传输自己及伙伴的消息和标签,从而实现两用户消息和标签的唯一分解。基站采用最大比合并检测用户消息和标签,并通过标签对比完成物理层身份认证。在等功率分配且用户上行信道对称的典型场景下,给出了消息和标签的误码率闭合表达式。结果表明:在信噪比(SNR)为6~15 dB时,所提机制的认证概率与非协作物理层认证相比提高了12%~20%,非法攻击认证概率仅保持在10^(-3)量级,所提认证机制具有更好的身份认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认证 协作通信 标签叠加 最大比合并 Q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通信中一种中继节点选择方案的设计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玉丽 郭丽 +1 位作者 朱志良 于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针对协作通信系统中源到中继及中继到目的两阶段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CSI)影响系统整体误码率(BER)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衡量两阶段信道系数的中继选择方案。首先,根据每个候选中继的CSI,比较源到中继及中继到目的的两阶段信道系数,选出... 针对协作通信系统中源到中继及中继到目的两阶段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CSI)影响系统整体误码率(BER)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衡量两阶段信道系数的中继选择方案。首先,根据每个候选中继的CSI,比较源到中继及中继到目的的两阶段信道系数,选出两者中较差的信道状态;然后,按照较差的信道状态对候选中继排序,得到近似较优的中继节点集合;最后,从中选择两阶段信道系数之和最大者作为被选中继参与协作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当候选中继节点数为100及5,BER下降到10-4及10-5时,所提的中继选择方案与基于最优较差信道的中继选择方案、基于最近邻关系的中继选择方案相比,所需信噪比(SNR)分别降低了0.4 d B和0.2 d B。所提方案能够增加无线中继网络的信息传输范围,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中继选择 放大转发 最大比合并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利衰落信道中最大比合并系统性能及多路信号合并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晓明 陈铸 +1 位作者 欧静兰 黄灿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2,共3页
分集是数字通信中最有效的抗多径裹落技术,在无线通信中采用分集技术可以改善系统的差错性能。本文详细分析了空间分集中性能最佳的最大比合并方式(MRC)的差错性能,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误码曲线。最后本文还给出了一种可行的最大分... 分集是数字通信中最有效的抗多径裹落技术,在无线通信中采用分集技术可以改善系统的差错性能。本文详细分析了空间分集中性能最佳的最大比合并方式(MRC)的差错性能,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误码曲线。最后本文还给出了一种可行的最大分集合并的具体算法和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比合并 瑞利衰落信道 算法研究 多路信号 系统性能 抗多径衰落技术 差错性能 计算机仿真 数字通信 分集技术 无线通信 仿真结果 分集合并 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BC块传输系统中的一种新型分集合并算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杰令 刘祖军 +2 位作者 田红心 杨宏 易克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10-2014,共5页
该文在二发一收的空时分组码(STBC)单载波块传输系统中,提出一种空时和多径分集合并接收算法。通过基于STBC的单载波频域均衡(STBC-SC-FDE)算法得到对发送信号的估计,以此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分离接收信号中的各多径分量,对各多径分量... 该文在二发一收的空时分组码(STBC)单载波块传输系统中,提出一种空时和多径分集合并接收算法。通过基于STBC的单载波频域均衡(STBC-SC-FDE)算法得到对发送信号的估计,以此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分离接收信号中的各多径分量,对各多径分量分别采用STBC合并,最后再将各多径分量的合并输出结果按照最大比(MRC)的方式进行合并,从而实现空时二维RAKE接收。该算法在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情况下,可以同时获得发射分集和多径分集,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空时分组码 单载波频域均衡 发射分集 最大比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分集合并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国祥 庄铭杰 林比宏 《电讯技术》 2005年第6期58-62,共5页
在移动通信中,分集技术是一种最有效的抗衰落技术。本文对3种常见的线性合并分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给出它们的基带表示和合并器输出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由此给出它们的合并增益。针对系统采用MPSK调制的情况,对瑞利衰落信道的3... 在移动通信中,分集技术是一种最有效的抗衰落技术。本文对3种常见的线性合并分集技术进行简要分析,给出它们的基带表示和合并器输出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由此给出它们的合并增益。针对系统采用MPSK调制的情况,对瑞利衰落信道的3种合并分集系统的比特误码率(BER)性能进行理论研究,分别给出选择性合并(SC)和最大比率合并(MRC)系统的理论比特误码率表达式;对于等增益合并(EGC)分集,给出了一种近似的EGC系统的输出信噪比的pdf,由此导出EGC的一种近似的BER表达式,由蒙特卡罗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此近似的BER数值结果是准确的。数值结果显示:MRC性能最好,EGC性能稍差,而SC性能较差。文中给出的分析方法对于实际分集系统的理论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分集技术 选择合并 最大比率合并 等增益合并 概率密度函数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系统空时特征波束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勇 廖桂生 王喜媛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7-301,共5页
针对结合了发射与接收分集技术和空时编码技术的MIMO无线通信系统误比特率性能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平方的概率密度函数(pdf),来推导相干接收条件下,基于M-PAM和M-QAM调制的MIMO系统最大比合并精确误比特率显式表达... 针对结合了发射与接收分集技术和空时编码技术的MIMO无线通信系统误比特率性能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信道矩阵的最大奇异值平方的概率密度函数(pdf),来推导相干接收条件下,基于M-PAM和M-QAM调制的MIMO系统最大比合并精确误比特率显式表达式的方法。以该误比特率表达式为依据,分析了天线数目为可配置资源条件下,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不同配置方案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机的蒙特卡洛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误比特率 瑞利衰落 最大比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kagami衰落环境下合并接收的平均错误概率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保云 郑宝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本文对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及选择性合并等合并技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给出了各种调制方法在Nakagami信道下的错误概率的精确表达式或近似表达式。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对这类问题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工具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 本文对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及选择性合并等合并技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给出了各种调制方法在Nakagami信道下的错误概率的精确表达式或近似表达式。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对这类问题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工具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文最后还讨论了这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KAGAMI衰落 错误概率 NAKAGAMI信道 平均 接收 环境 选择性合并 等增益合并 近似表达式 精确表达式 合并技术 调制方法 计算方法 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比合并空间分集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婕 郭业才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843-2845,2850,共4页
信道的多径传播和衰落特性常在接收端引起码间干扰,严重影响了通信质量。为了减少码间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在分析空间分集技术和判决反馈盲均衡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比合并空间分集的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MRC-DFE),该算法利用... 信道的多径传播和衰落特性常在接收端引起码间干扰,严重影响了通信质量。为了减少码间干扰,提高通信质量,在分析空间分集技术和判决反馈盲均衡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比合并空间分集的判决反馈盲均衡算法(MRC-DFE),该算法利用了空间分集来减少衰落的影响,利用判决反馈盲均衡器来克服码间干扰,具有收敛速度快、均方误差小的特点。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集 盲均衡 最大比合并 判决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瑞利衰落信道下双天线接收系统分集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兆训 胡捍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0-166,共7页
基于双瑞利衰落模型,对采用最大比合并(MRC)和选择式合并(SC)的双天线接收系统的分集特性和平均误符号率性能展开研究.分析了不同合并方式的接收信噪比的统计特性,采用基于矩生成函数的方法,导出了平均误符号率通用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 基于双瑞利衰落模型,对采用最大比合并(MRC)和选择式合并(SC)的双天线接收系统的分集特性和平均误符号率性能展开研究.分析了不同合并方式的接收信噪比的统计特性,采用基于矩生成函数的方法,导出了平均误符号率通用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双天线接收技术可以对抗双瑞利衰落的影响,减小接收系统的平均误符号率;双瑞利衰落时分集接收系统难以获得满分集增益,可获得的有效分集增益de随信噪比的提高而缓慢上升,且随调制阶数的增大而变小;在信噪比为80 dB时,BPSK调制对应的de近似为2.5 dB(MRC)和2.41 dB(SC),而64QAM调制时的de减至1.25 dB(MRC)和1.13 dB(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瑞利衰落 双天线接收 最大比合并 选择式合并 平均误符号率 分集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