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IP-MIC-SBS变量筛选的火电厂烟气流量软测量研究
1
作者 邹祥波 熊凯 +6 位作者 陈公达 刘泽明 陈创庭 卢志民 卢伟业 陈小玄 姚顺春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共11页
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法作为一种高效、可溯源的方法,在我国碳计量领域中逐渐应用。然而,由于烟囱管道的大直径、复杂烟气流场,以及流量计检修维护、粉尘堵塞导致的监测数据中断与异常,烟气流量的准确监测成为一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融... 碳排放连续在线监测法作为一种高效、可溯源的方法,在我国碳计量领域中逐渐应用。然而,由于烟囱管道的大直径、复杂烟气流场,以及流量计检修维护、粉尘堵塞导致的监测数据中断与异常,烟气流量的准确监测成为一大挑战。为此,提出一种融合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最大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及后向搜索(sequential backward selection,SBS)算法的联合筛选方法,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烟气流量软测量模型。基于某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通过VIP值评估辅助变量显著性,并结合MIC和SBS算法,进行变量冗余消除与优化选择,从而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SVM的表现优于长短时间记忆网络模型,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相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当辅助变量数量为12时,模型性能最佳,测试集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较低,验证了变量筛选方法的有效性;在稳态和非稳态工况下,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0.7%,并有一定的滤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流量 软测量技术 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 最大信息系数 后向搜索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与IAOA-DBN的充油电缆终端故障诊断方法
2
作者 连鸿松 杨静雨 李长云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9-5268,共10页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可靠运行是电缆线路稳定运行的前提,但传统充油电缆终端故障诊断模型存在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为准确判断充油电缆终端故障,提出一种最大互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结合改进阿基米德算法(i... 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可靠运行是电缆线路稳定运行的前提,但传统充油电缆终端故障诊断模型存在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为准确判断充油电缆终端故障,提出一种最大互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结合改进阿基米德算法(improved Archimedes optimization algorithm,IAOA)优化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充油电缆终端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MIC理论对电缆终端用硅油中溶解气体浓度的特征量进行降维处理并提取特征量;其次,将优选的特征量作为DBN网络模型的输入,并针对DBN网络超参数选取困难的缺点,提出采用IAOA优化DBN网络模型的超参数;再者,针对AOA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搜索能力差等不足,引入多种改进策略优化AOA的方法提高AOA的寻优能力。最后,通过搭建充油电缆终端故障模拟实验平台,收集充油电缆终端故障样本数据并创建类别样本标签,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实例表明,所提出的诊断方法可以较好地完成故障诊断,测试集的准确率为98.33%。与传统故障诊断模型相比,该方法稳定性好、识别精度高,可为保障高压充油电缆终端的可靠运行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油电缆终端 故障诊断 最大互信息系数 改进阿基米德优化算法 深度置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ception和注意力机制的双分支日前电价预测
3
作者 毕贵红 孔凡文 +3 位作者 黄泽 陈冬静 骆钊 杨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144,共17页
在电力市场化的背景下,开放电力市场受需求端负荷、新能源出力和市场间耦合关系等复杂因素影响,其电价波动变得愈发强烈且难以预测。为合理选择影响电价波动的综合因素,降低原始电价序列非稳定性、强波动性对电价预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电力市场化的背景下,开放电力市场受需求端负荷、新能源出力和市场间耦合关系等复杂因素影响,其电价波动变得愈发强烈且难以预测。为合理选择影响电价波动的综合因素,降低原始电价序列非稳定性、强波动性对电价预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式分解与Inception、注意力机制组合的双分支日前电价预测方法。首先,将最大信息系数筛选和与日前电价相关性较高的影响因素进行组合,作为模型相关变量特征矩阵输入;然后,通过变分模态分解和群分解将原始电价序列分解为多个更能反映电价波动规律的子序列,将不同分解方法得到的子序列按高频到低频进行排序,再组合构造多尺度电价分量矩阵作为模型电价分支输入,以提高模态分量的规律性和信息的丰富性;最后,将改进的Inception模块与并行多维注意力(PMDA)、自注意力机制分别进行组合,搭建双分支输入的日前电价预测模型,以提取不同分支输入数据的重要特征并进行融合,输出次日电价预测结果。以北欧电力市场历史数据为例进行验证,并与传统注意力机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PMDA机制能够更有效地提取电价序列重要特征,以提高日前电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价预测 注意力 最大信息系数 Inception网格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心率变异性特征选择的情感识别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瑞娟 邓光华 +2 位作者 刁小飞 孙智慧 王慧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7-65,共9页
心率变异性分析能够在情感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建立心电与情感类别之间的精准模型,提出了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的特征选择方法。使用Aubt数据库和设计情感诱发实验进行研究,首先提取了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分析能够在情感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建立心电与情感类别之间的精准模型,提出了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的特征选择方法。使用Aubt数据库和设计情感诱发实验进行研究,首先提取了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非线性及时频域40个特征参数,然后基于MIC方法结合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K近邻算法进行情感建模。结果显示,基于MIC特征选择方法,使用Aubt数据库针对唤醒度、效价、4类情感的分类准确度分别为90%、89%、84%,并进一步选用皮尔森相关系数、ANOVA特征选择方法与MIC进行对比;诱发实验数据中的多种一对一情感识别率均高于75%。结果表明基于MIC特征选择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分类准确度,对基于心电信号进行情感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情感识别 最大信息系数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LSTM的盾构施工地表变形动态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增良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准确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对于保障盾构施工的顺利掘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盾构施工地表变形MIC-LSTM动态预测模型。首先,确定影响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并采用最大信息系数法(MIC,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准确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对于保障盾构施工的顺利掘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盾构施工地表变形MIC-LSTM动态预测模型。首先,确定影响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并采用最大信息系数法(MIC,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和地表变形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而对各个影响因素赋权;其次,将赋权后的各个影响因素和盾构中心处过去最近10个监测时刻的地表变形数据作为输入变量、未来3个监测时刻的变形数据作为输出变量来构建长短期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神经网络动态预测模型;最后,为验证所构建的MIC-LSTM动态预测模型的实用性,依托昆明地铁5号线盾构施工项目,将预测结果与LSTM、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以及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盾构施工地表变形动态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盾构 地表变形 动态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及TCN-TPA-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
6
作者 王博宇 文中 +3 位作者 周翔 赵迪 闫文文 覃治银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900,共10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负荷“双高双峰”特性愈发明显,可靠准确的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运行规划至关重要。为更精准地预测电力负荷,提出基于MICVNCMD-TCN-TPA-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负荷“双高双峰”特性愈发明显,可靠准确的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运行规划至关重要。为更精准地预测电力负荷,提出基于MICVNCMD-TCN-TPA-LSTM的短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 MIC)理论对负荷与气象信息进行非线性耦合分析,选取关键信息。引入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variational nonlinear chirp mode decomposition, VNCMD)处理非线性非平稳负荷数据,将其分解为相应分量。在此基础上,构建TCN-TPALSTM组合预测模型,根据各分量预测评价指标选取对应的预测模型,重组得到总体预测结果。基于某地实际电力负荷数据集的对比实验表明,所提预测方法相较于其他模型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其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均优于对比基准,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技术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 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 时间卷积网络 时序模式注意力机制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ture selection for determining input parameters in antenna modeling
7
作者 LIU Zhixian SHAO Wei +2 位作者 CHENG Xi OU Haiyan DING Xi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In this paper,a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put parameters in antenna modeling is proposed.In antenna modeling,the input feature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is geometric parameters.The selection cr... In this paper,a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put parameters in antenna modeling is proposed.In antenna modeling,the input feature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is geometric parameters.The selection criteria contain correlation and sensitivity between the geometric parameter and the electromagnetic(EM)response.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an exploratory data mining tool,is introduced to evaluate both linear and nonlinear correlations.The EM response range is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The wide response range corresponding to varying values of a parameter implies the parameter is highly sensitive and the narrow response range suggests the parameter is insensitive.Only the parameter which is highly correlative and sensitive is selected as the input of ANN,and the sampling space of the model is highly reduced.The modeling of a wideband 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is studied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The number of input parameters decreases from8 to 4.The testing errors of|S_(11)|and axis ratio are reduced by8.74%and 8.95%,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ANN with no feature sel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nna model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feature selection 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互信息系数结合弹性网络特征提取的原酒质量评价方法
8
作者 李晓平 刘科材 +4 位作者 庞婷婷 张贵宇 庹先国 彭英杰 曾祥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72-181,I0010,I0011,共12页
原酒中物质复杂多样,主要以感官评价为导向,缺少以微量组分为依据的数字化评价方法。因此,该研究以浓香型白酒的原酒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测定原酒风味成分含量,使用平均斯皮尔曼(average Spearman,AS)筛选出异常样本,为后续分析提供可... 原酒中物质复杂多样,主要以感官评价为导向,缺少以微量组分为依据的数字化评价方法。因此,该研究以浓香型白酒的原酒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测定原酒风味成分含量,使用平均斯皮尔曼(average Spearman,AS)筛选出异常样本,为后续分析提供可靠输入。通过贝叶斯-弹性网络(Bayesian elastic net,B-EN)筛选出对等级贡献较大的特征物质,再结合最大互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进一步联系物质与原酒质量间的各种相关关系,最后将原酒中大量复杂的成分信息集中于2种算法提取出的36种特征物质。利用边界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Borderline SMOTE)补充不平衡数据,将36种特征物质作为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模型的输入,最终分类准确率能达到95.38%,相比未经处理的数据提高了12.05%。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原酒的数据特征,可为分析原酒微量成分与质量的相关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酒等级 特征提取 异常剔除 弹性网络 最大互信息 平均斯皮尔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分解和软阈值时间卷积的交通流预测
9
作者 项新建 袁天顺 +1 位作者 何亚强 汪成立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3-1361,共9页
交通流数据的高度非线性、强时间依赖性、特征冗余和噪声会降低模型的预测精度,为此提出融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软阈值时间卷积网络(STTCN)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算法. CEEMDAN算法将历史交通流数据分解为高频和低频... 交通流数据的高度非线性、强时间依赖性、特征冗余和噪声会降低模型的预测精度,为此提出融合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软阈值时间卷积网络(STTCN)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算法. CEEMDAN算法将历史交通流数据分解为高频和低频成分.设计时间戳编码处理时间信息,使用最大信息系数(MIC)分析时间和天气特征与分解成分的相关性.将最相关特征与对应高、低频成分输入STTCN.引入软阈值机制增强高噪声数据的处理能力,软阈值参数由黏菌优化算法(SMA)调整,将预测得到的高、低频成分重构为交通流预测结果.在浙江省某高速公路数据集上,相较于基线模型,所提算法的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绝对偏差下降了54.97%、30.07%和34.39%.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捕捉交通流的复杂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预测 软阈值时间卷积网络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时间戳编码 最大信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和改进Bagging-GPR的刀具磨损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奇憬 黎宇嘉 +4 位作者 陈勇辉 吴镇均 廖小平 马俊燕 鲁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1-1480,共10页
为实现刀具磨损的准确预测,对加工过程的换刀和参数优化提供指导,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和改进的Bagging集成高斯过程回归(Bagging-GPR)的刀具磨损预测方法,建立切削力信号与刀具磨损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采集加工的切削力信号... 为实现刀具磨损的准确预测,对加工过程的换刀和参数优化提供指导,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和改进的Bagging集成高斯过程回归(Bagging-GPR)的刀具磨损预测方法,建立切削力信号与刀具磨损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采集加工的切削力信号,运用时域、小波包分解和经验模态分解提取切削力信号特征,并利用MIC分析特征与刀具磨损的相关度来实现特征选择,避免预测模型的“维数灾难”。为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考虑高斯子模型内部核函数的差异性及准确性,利用Bagging对高斯核函数进行随机组合,作为各子模型的核函数,构建改进的Bagging-GPR模型实现刀具磨损值预测,并基于铣削实验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预测 特征选择 最大信息系数 集成学习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CFS-LSTM的SCR出口NO_(x)浓度动态预测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康洛 黄俊 +4 位作者 李峥辉 阮斌 罗圣 卢志民 姚顺春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50,共9页
针对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出口氮氧化物(NO_(x))预测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采用MIC估计各变量的延迟时间,对数据进行时延重构;然后采用重构后数... 针对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出口氮氧化物(NO_(x))预测模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和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采用MIC估计各变量的延迟时间,对数据进行时延重构;然后采用重构后数据的MIC值作为评价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间相关性大小的指标,并结合基于关联性的特征选择算法(CFS)进行输入变量筛选;最后基于时延重构和变量筛选后的数据,采用LSTM神经网络建立了SCR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被用于广东某320 MW燃煤机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经时延重构和变量筛选后所建立的LSTM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优于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达2.58%,均方根误差达2.02,可满足现场运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NO_(x)浓度预测 时延分析 变量选择 最大信息系数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MIC-LSTM的碟形湖溶解氧含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迟殿委 黄琪 +1 位作者 刘丽贞 方朝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60,共7页
溶解氧浓度是湖泊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关键指标,因浅水碟形湖的水文独特性,使得溶解氧(DO)愈加具有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特征。为准确预测碟形湖中的DO浓度,基于鄱阳湖典型碟形湖监测数据集,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最大信息系数(MIC)和长短时... 溶解氧浓度是湖泊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关键指标,因浅水碟形湖的水文独特性,使得溶解氧(DO)愈加具有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特征。为准确预测碟形湖中的DO浓度,基于鄱阳湖典型碟形湖监测数据集,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最大信息系数(MIC)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碟形湖DO含量的模型。结果表明:与支持向量回归(SVR)、LSTM模型相比,基于PCA-MIC-LSTM的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高,其确定系数高达0.99以上,均方根误差为0.039 mg/L,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0.301%;其中,PCA降噪处理比MIC特征提取更能影响LSTM模型预测的效果,可以显著降低误差率。研究的PCA-MIC-LSTM模型可为同类型湖泊水体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预测 PCA mic LSTM 碟形湖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特征抽取算法:YJ-MICPCA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昆明 罗幼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0-226,共7页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假设数据服从高斯分布的条件以及只能处理特征之间线性关系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Yeo-Johnson变换和最大信息系数(MIC)的PCA特征抽取算法,命名为YJ-MICPCA。通过YeoJohnson变换改善原始数据分布,使其近似服从高斯分布...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假设数据服从高斯分布的条件以及只能处理特征之间线性关系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Yeo-Johnson变换和最大信息系数(MIC)的PCA特征抽取算法,命名为YJ-MICPCA。通过YeoJohnson变换改善原始数据分布,使其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并将PCA中计算协方差矩阵转化为计算MIC矩阵的平方,使其也能处理特征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以UCI机器学习数据库中的11个数据集为实验对象,采用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模型、k近邻算法这3种分类器,比较了YJ-MICPCA与PCA及其他常用非线性降维方法LLE、Isomap、MSD、KPCA的降维效果和分类精度,结果表明YJ-MICPCA总体上优于其他几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最大信息系数 Yeo-Johnson变换 特征抽取 降维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CI-MIC与振幅压缩灰色模型的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27
14
作者 薛阳 张宁 +2 位作者 吴海东 俞志程 李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563,共8页
短期负荷预测是保障用户侧微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现有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气象、地理等影响因素的负荷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预测准确率。但在具有明显城市特征的用户侧微电网负荷预测中存在局限性,其预测结果呈现显著偏差,... 短期负荷预测是保障用户侧微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基础。现有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气象、地理等影响因素的负荷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预测准确率。但在具有明显城市特征的用户侧微电网负荷预测中存在局限性,其预测结果呈现显著偏差,使得基于该结果的潮流计算偏离实际情况,危及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热气候指数–最大信息系数(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UTCI-MIC)与振幅压缩灰色模型的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该模型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将用电负荷分解为波动负荷和趋势负荷曲线;其次,建立了考虑相似日的MIC矩阵与涵盖多时刻气象、地理区位、城市特征因素的UTCI热环境评估方法,用于波动负荷预测;最后,将基于振幅压缩灰色模型获得的趋势预测结果与波动预测结果重构,得到用电负荷预测结果。案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预测城市特征明显的用户侧负荷变动情况,其预测准确率可达96.91%以上,为城市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和电力市场交易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用户侧微电网 通用热气候指数 最大信息系数 经验模态分解 振幅压缩 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BP神经网络溶解氧预测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梦云 《渔业研究》 2023年第4期317-330,共14页
溶解氧(DO)是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水环境健康的重要环境因子,对DO精准预测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根据福建闽江水口库区水质在线浮标SK11、SK18站位2022年1月到6月的水质数据和气象数据,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MIC-BP... 溶解氧(DO)是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水环境健康的重要环境因子,对DO精准预测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根据福建闽江水口库区水质在线浮标SK11、SK18站位2022年1月到6月的水质数据和气象数据,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MIC-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机器学习,给出预测结果,同时对两种DO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经过最大信息系数(MIC)的识别和筛选,13项输入因子中与DO相关性较大的因子有pH、水温、叶绿素a、电导率、浊度、氨氮浓度和亚硝酸盐氮浓度等7项;混合MIC-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效果明显优于独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候选因子经过MIC的识别和筛选后可以明显增加模型的性能,表现为:在SK11站位,MIC-BP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相对于独立BP神经网络模型,MAE降低约29.29%,RMSE降低约60.09%,NSE增加27.63%;在SK18站位,MIC-BP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相对于独立BP神经网络模型,MAE降低约17.16%,RMSE降低约16.23%,NSE增加12.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mic) 机器学习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天气特征与多变量相关性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1
16
作者 于越 葛磊蛟 +2 位作者 金朝阳 王玥 丁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41,共11页
针对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受到众多复杂天气特征等随机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以及传统预测模型难以有效分析不同特征序列之间的相关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天气特征与多变量相关性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多变量快速最大信息系数(m... 针对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受到众多复杂天气特征等随机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以及传统预测模型难以有效分析不同特征序列之间的相关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天气特征与多变量相关性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提出多变量快速最大信息系数(multi-variable rapid 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VRapidMIC)提取相关性高的天气特征序列。其次,引入探索性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对高相关性特征序列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将维度分段(dimension-segment-wise,DSW)机制和两阶段注意力(two-stage attention,TSA)机制与Informer模型结合,提高预测模型对不同特征序列相关性的分析能力。通过DTU 7K 47节点实际配电网的历史负荷数据开展仿真测试,验证所提方法的预测精度、鲁棒性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短期负荷预测 天气特征 最大信息系数 informer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解算法与元学习结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璜 张安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60,共10页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IES)负荷间关联敏感性高、季节泛化性差导致的负荷预测精度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算法与元学习结合的多元负荷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动态最大信息系数量化不同时段多元负荷间相关性,根据动态相关性结果构造... 针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IES)负荷间关联敏感性高、季节泛化性差导致的负荷预测精度受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算法与元学习结合的多元负荷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动态最大信息系数量化不同时段多元负荷间相关性,根据动态相关性结果构造特征输入变量。然后,通过窗口滑动将负荷序列分成多个子序列单元,并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将其划分为多个任务,避免整体分解带来的前瞻性偏差问题。最后,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预测子序列,并通过模型无关的元学习算法减少梯度迭代,重构子序列后融合全连通层输出预测结果。基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坦佩校区IES数据集,验证了所提混合模型具有更高的IES多元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元学习 最大信息系数 双向长短期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特征灰度图与多任务学习的综合能源负荷短期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建辉 张菁 +2 位作者 张昊立 陈龙 高典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9,共14页
准确预测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中的电、冷、热多元负荷是提高各类能源综合效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特征灰度图与多任务学习的综合能源负荷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将初始特征集通过最大... 准确预测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中的电、冷、热多元负荷是提高各类能源综合效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时序特征灰度图与多任务学习的综合能源负荷短期预测方法。首先将初始特征集通过最大互信息系数(Maximum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改进的快速相关滤波算法(Fast correlation-based filter,FCBF)对IES时序特征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冗余性分析;然后将特征选择结果利用因数重构法与MIC-gamma图像增强的方法重构为时序特征灰度图,能够直观有效地反映实际数据的特征相关性;其次采用基于多任务学习框架的(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eep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CBAM-CNN-DBiGRU)网络进行训练,嵌入的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与(Deep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DBiGRU)结构能有效加强共享层的关键信息提取和时序信息处理能力;最后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IES数据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测试。选取典型工作日和典型休息日并对比多种深度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典型工作日的加权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与加权均方根误差分别最大降低了0.8813%与229.2593 kW,在典型休息日则分别最大降低了0.9942%与360.8007 kW,能够有效提升IES多元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负荷预测 最大互信息系数 快速相关滤波算法 特征冗余性 mic-gamma图像增强 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 深度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参数选择的飞行数据异常检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杰 罗冲 +1 位作者 张恒 苗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8-1745,共8页
随着无人机(UAV)技术的成熟,其在军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UAV飞行数据能直接反映其飞行健康状态。针对UAV飞行数据开展异常检测研究是提升UAV整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参数选... 随着无人机(UAV)技术的成熟,其在军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UAV飞行数据能直接反映其飞行健康状态。针对UAV飞行数据开展异常检测研究是提升UAV整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参数选择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异常检测方法。利用最大信息系数(MIC)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挖掘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关性飞行参数集合;利用与待检测飞行参数相关的飞行参数数据训练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根据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残差判定异常。利用真实UAV飞行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假阳率、假阴率、准确率指标均值分别为0%、0.19%、99.6%,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飞行数据 最大信息系数 Pearson相关系数法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致密气藏产能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宝胜 白玉湖 +3 位作者 徐兵祥 马晓强 王苏冉 杜旭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7,共8页
致密气藏产能预测是准确认识气藏、合理编制开发方案的重要基础。由于致密气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及压裂施工导致渗流规律复杂,其产能预测一直是项重大的挑战。利用集成学习思想,提出了将支持向量回归和AdaBoost回归通过堆叠模式耦... 致密气藏产能预测是准确认识气藏、合理编制开发方案的重要基础。由于致密气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及压裂施工导致渗流规律复杂,其产能预测一直是项重大的挑战。利用集成学习思想,提出了将支持向量回归和AdaBoost回归通过堆叠模式耦合来进行产能预测的新方法,并以鄂尔多斯盆地M致密气区块为例进行了应用。通过最大互信息系数法筛选出M气藏产能主要影响因素为气层厚度、渗透率、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实际砂量、液氮量;将主要影响因素数据及相应无阻流量构成学习样本,利用孤立森林算法进行异常值检测,并通过K近邻填补缺失值;利用本文产能预测新方法,并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进行了参数优化。随机选取20%数据进行盲测,并以决定系数为评价标准。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决定系数R2值为0.936,预测精度相较单一算法有了明显提升。该方法有效结合了不同算法的优点,为致密气产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产能影响因素 最大互信息系数 产能预测 集成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