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ping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suitability of 16 tree species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northeastern China using Maxent modelling 被引量:4
1
作者 Dan Liu Xiangdong Lei +7 位作者 Wenqiang Gao Hong Guo Yangsheng Xie Liyong Fu Yuancai Lei Yutang Li Zhuoli Zhang Shouzheng T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739-1750,共12页
Knowledge on the potential suitability of tree species to the site is very important for forest management planning.Natural forest distribution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afforestation and forest restoration.In thi... Knowledge on the potential suitability of tree species to the site is very important for forest management planning.Natural forest distribution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afforestation and forest restoration.In this study,we developed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DM)for 16 major tree species with 2,825 permanent sample plots with natural origin from Chinese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collected in Jilin Province using the Maxent model.Three type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bioclimate,soil and topography with a total of 33 variables were tested as the input.The values of area under the curve(AUC,one of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xent model)in the training and test datasets were between 0.784 and 0.968,indicating tha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were quite reliable.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were ranked in terms of their importance to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Generally,the climatic factors had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which included mean diurnal range,annual mean temperature,temperature annual range,and iosthermality.But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varied with tree species.Distribution suitability maps under current(1950-2000)and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CCSM4-RCP 2.6 and RCP 6.0 during 2050)were produced for 16 major tree species in Jilin Province using the model developed.The predicted current and future ranges of habitat suitability of the 16 tree species are likely to be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affected by future climate.Seven tree species were found to benefit from future climate including B etula costata,Fraxinus mandshurica,Juglans mandshurica,Phellodendron amurense,Populus ussuriensis,Quercus mongolica and Ulmus pumila;five tree species will experience decline in their suitable habitat including B.platyphylla,Tilia mongolica,Picea asperata,Pinus sylvestris,Pinus koraiensis;and four(Salix koreensis,Abies fabri,Pinus densiflora and Larix olgensis)showed the inconsistency under RCP 2.6 and RCP 6.0 scenarios.The maps of the habitat suitability can be used as a basis for afforestation and forest restoration in northeastern China.The SDMs could be a potential tool for forest management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Natural forest Climate change Site suitability mapping maxent model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对泰顺县多花黄精适生区的预测及评估
2
作者 姜武 张立华 +1 位作者 刘雷雷 章书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6-223,共8页
多花黄精野外资源匮乏,市场需求量大,研究泰顺多花黄精的生态适生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并筛选出29份多花黄精野外自然分布点位和8个环境变量,构建MaxEnt模型,模型拟合度高。结果表明,海拔、9月太阳辐射、年均温度变化范围、最冷... 多花黄精野外资源匮乏,市场需求量大,研究泰顺多花黄精的生态适生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并筛选出29份多花黄精野外自然分布点位和8个环境变量,构建MaxEnt模型,模型拟合度高。结果表明,海拔、9月太阳辐射、年均温度变化范围、最冷季度降水量、pH值、8月平均温度是影响多花黄精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对多花黄精4个适生区在泰顺县19个乡镇的分布面积进行重分类,发现泰顺县内多花黄精的高适生面积为63.01 km^(2),其中罗阳镇、龟湖镇、司前镇、泗溪镇和竹里镇排行前列。该模型结果可靠,建议在多花黄精高适生区做好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规范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生态适生性 maxent模型 刀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3
作者 张文瑶 陈雪荣 +2 位作者 谢洪芳 田艳丽 胡白石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0,122,共10页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瓜类作物上重要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我国是全球西甜瓜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我国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明确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适生性,根据其在全球的最新分布数据,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结合ArcGIS软件预测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平均AUC(area under curve,AUC)值均大于0.9,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在历史气候条件下,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适生区分布广泛,主要包括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以及部分华北、东北地区,占我国面积的47.36%。影响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潜在分布区域的主要气候因子包括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月平均昼夜温差、最干月份降水量和最干季平均温度。未来气候情景无论是低环境强迫还是高环境强迫,适生区面积均呈现增长的趋势,预示着随着气候的变化,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建议应加强检疫监测和防控,严防其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朱顶红花叶病毒的潜在地理分布
4
作者 刘静远 杨宇超 +7 位作者 于子祥 田沂民 何坤林 汪莹 秦誉嘉 滕凯 余慧 于翠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探究朱顶红花叶病毒(Hippeastrum mosaic virus,HiMV)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HiMV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与ArcGIS 10.2空间分析软件预测HiMV在历史和未来的2个不同气候场景条件下(低强迫场景SSP126、高强迫场景SSP585)... 为探究朱顶红花叶病毒(Hippeastrum mosaic virus,HiMV)在全球的潜在地理分布,基于HiMV在全球的分布数据,运用MaxEnt模型与ArcGIS 10.2空间分析软件预测HiMV在历史和未来的2个不同气候场景条件下(低强迫场景SSP126、高强迫场景SSP585)的潜在地理分布。MaxEnt模型的测试者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0,预测结果可靠性高。对HiMV分布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是:最干季均温(bio 9)、最湿月降水量(bio 13)、最干月降水量(bio 14)、最湿季均温(bio 8)和月平均昼夜温差(bio 2)。在历史气候条件下,HiMV在欧洲、中美洲及南美洲中南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及非洲中部广泛适生;在我国除新疆、青海、甘肃西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西藏及四川西部以外的地区适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HiMV分布在欧洲呈现向东扩的趋势,在我国的适生区可向北延伸至吉林、黑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顶红花叶病毒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蜜柑大实蝇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
5
作者 杜丽燕 晏文杰 +3 位作者 彭金凤 李亚迎 刘怀 李广云 《植物医学》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为探究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 tsuneonis)对我国柑橘产业造成的潜在威胁,通过其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和未来气候情景下蜜柑大实蝇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发现,最暖季度降水量、温度变化方差对Max... 为探究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 tsuneonis)对我国柑橘产业造成的潜在威胁,通过其在全球的地理分布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对当前气候条件下和未来气候情景下蜜柑大实蝇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发现,最暖季度降水量、温度变化方差对MaxEnt模型的累积贡献率最大,分别为64.5%和19.6%。在当前气候条件下,蜜柑大实蝇在我国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其中重庆、贵州、江苏和广西,四川、福建的东部,湖南的西部,广东的北部,江西的中部地区等为高度适生区。在未来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SSP126和SSP585下,适生区面积均增加,SSP126情景下分布中心由湖北向陕西迁移,SSP585情景下分布中心由湖北向甘肃迁移,总体有向北方和西北方扩增的趋势。本研究明确了蜜柑大实蝇未来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为其监测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柑大实蝇 maxent模型 适生区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下顶羽菊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婷 胡诗遥 +5 位作者 杜伟 陆占军 杨明进 陈炜 张伟 徐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8,共8页
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L.)Hidalgo又称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繁殖力、抗逆性强且难以防除的杂草,可对农作物及牧草等造成危害。本研究基于顶羽菊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当前条件下影响物种分布... 顶羽菊Rhaponticum repens(L.)Hidalgo又称匍匐矢车菊,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一种繁殖力、抗逆性强且难以防除的杂草,可对农作物及牧草等造成危害。本研究基于顶羽菊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数据,以及当前条件下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顶羽菊在我国农田和草地区域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影响顶羽菊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最干月份降水量、年平均温度、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湿月份降水量、降水量季节性变异系数、最热月最高温度以及最干季度降水量。预测结果表明,顶羽菊在我国36°N-48°N,75°E-108°E范围高度适生,包括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交界处及周边地区;新疆东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南部、内蒙古中部、陕西和山西大部分地区、云南、西藏、四川、辽宁、黑龙江少许地区为中适生区。此外,顶羽菊对我国农田潜在危害面积达4.536万km^(2),占我国农田总面积的25.34%,对我国草地潜在危害面积达8.875万km^(2),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29.05%。综上所述,建议将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区列为顶羽菊高风险重点监测区,尽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羽菊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农田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MaxEnt模型的我国淫羊藿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旭东 席少阳 +3 位作者 杨莉萍 姬捷 马晓辉 晋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目的 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下淫羊藿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为淫羊藿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经筛选后的267个淫羊藿物种分布数据及8个环境因子,利用R语言kuenm包优化最大熵(MaxEnt)模型参数,分析影响淫羊藿分布的主要环... 目的 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下淫羊藿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为淫羊藿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产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经筛选后的267个淫羊藿物种分布数据及8个环境因子,利用R语言kuenm包优化最大熵(MaxEnt)模型参数,分析影响淫羊藿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预测其潜在分布范围。结果 优化后模型运行结果遗漏率=0.044 8、Akaike信息量准则=6 409.884 5、曲线下面积=0.986,说明模型准确度较高。基于环境因子贡献率与刀切法表明,当前影响淫羊藿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主要有7月份平均降水量、2月份平均最高气温、9月份平均降水量、最冷季度降水量、降水量变异系数、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及最暖季度降水量。模拟结果显示,当前气候条件下我国淫羊藿总适生区面积约221.14×10^(4)km^(2),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及中南部地区。其中高适生区面积约23.13×10^(4)km^(2),中适生区面积约73.78×10^(4)km^(2),低适生区面积约124.22×10^(4)km^(2)。结论 本研究可为淫羊藿资源人工栽培规划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maxent模型 环境因子 模型优化 适生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不同气候情景下假俭草中国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京亚 刘恬 +1 位作者 臧国长 郑轶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2,共12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生态位模型分析评价假俭草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及制约其当代分布的主要因子,为草坪建植管理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62个假俭草的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因子,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 【目的】本研究通过生态位模型分析评价假俭草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及制约其当代分布的主要因子,为草坪建植管理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62个假俭草的地理分布记录和19个生物气候因子,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对该物种当代和未来的适生分布区和面积进行预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影响假俭草适生区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次要因子是平均日较差(bio2)、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和年降水量(bio12);在当代气候条件下,假俭草总适生区面积约为183.55×10^(4) km^(2),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地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假俭草的总适生区面积相较于当代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低、高适生区相较于当代总体而言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空间格局变化得出,假俭草适生区保留率为90.14%~94.21%,另外,假俭草质心均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推测该地区可能是假俭草的多样性分布中心。【结论】本研究得出降水是影响假俭草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今后引种栽培以及草坪建植管理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maxent模型 适生区 生物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美丽异木棉适生区与主导环境因子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君玥 朱报著 +2 位作者 张卫华 徐放 李永泉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为园林观赏植物,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通过探究其适生区分布可为科学引种栽培和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因此研究基于854个美丽异木棉的自然分布点数据和26个环境因子数据,选择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软... 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为园林观赏植物,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通过探究其适生区分布可为科学引种栽培和资源有效利用提供依据,因此研究基于854个美丽异木棉的自然分布点数据和26个环境因子数据,选择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美丽异木棉在中国的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并探讨影响其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AUC训练集和测试集平均值均为0.9以上,表明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美丽异木棉适生区范围主要集中于我国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南部和云南省南部、四川盆地南部、台湾沿海等地区,总面积为60.2 km^(2)。由模型结果可知,影响美丽异木棉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最冷月最低温和年平均降水量,最冷月平均气温5℃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00~2500 mm的地区最适合美丽异木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异木棉 适生区 环境变量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nake species in northwestern Tunisia using maximum entropy(Maxent)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被引量:9
10
作者 Mohsen Kalboussi Hammadi Achour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33-245,共13页
We used GIS and maximum entropy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six snake species belong to three families in Kroumiria(Northwestern Tunisia): Natricidae(Natrix maura and Natrix astreptophora), Colubrida... We used GIS and maximum entropy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six snake species belong to three families in Kroumiria(Northwestern Tunisia): Natricidae(Natrix maura and Natrix astreptophora), Colubridae(Hemorrhois hippocrepis, Coronella girondica and Macroprotodon mauritanicus), and Lamprophiidae(Malpolon insignitus). The suitable habitat for each species was modelled using the maximum entropy algorithm, combining presence field data(collected during 16 years:2000–2015) with a set of seven environmental variables(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 elevation, slope gradient,aspect, distance to watercourses,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s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as evaluated by jackknife tests and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our models was assessed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The main explicative variables of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were distance from streams and elevation, with contributions ranging from 60 to 77 and from 10 to 25%,respectively. Our study provided the first 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s for snakes in Kroumiria and this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by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and land managers concerned with preserving snakes in Kroumi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ling maxent Snakes Kroumiria Tuni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金槐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彦珺 苏鑫宇 +4 位作者 朱成豪 张淑睿 马思宇 傅平国 孙志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预测金槐在全国范围内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为金槐资源开发及扩大种植等提供参考。方法收集85条金槐样点分布信息,结合72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分析影响金槐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及潜在... 目的预测金槐在全国范围内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为金槐资源开发及扩大种植等提供参考。方法收集85条金槐样点分布信息,结合72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分析影响金槐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及潜在适宜区分布情况。结果影响金槐的5个主导环境因子分别是最干月降水量、5月份光照辐射、11月份降水量、9月份平均气温和10月份光照辐射。金槐的全国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于湖南省中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相邻地带。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金槐种植栽培区域选择及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槐 最大熵模型 环境因子 适宜性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青藏高原青稞适生区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分析
12
作者 赵佳丽 兰措卓玛 +3 位作者 王伟 王寒冬 王稳 沈纪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6-1638,共13页
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研究长时间序列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适生区的影响可以为高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和优化青稞种植空间格局提供参考。本文以163个青藏高原青稞样点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软件和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 青藏高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研究长时间序列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适生区的影响可以为高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和优化青稞种植空间格局提供参考。本文以163个青藏高原青稞样点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软件和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 MaxEnt)对其进行模拟预测,得到影响青藏高原青稞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和气候变化下古气候时期(末次间冰期、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中期)、当代(1970—2000年)、未来(2021—2100年) SSP126和SSP585两种情景下青稞在青藏高原的分布范围以及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影响青稞分布的最关键环境因子是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海拔,当气候处于不稳定和极端干冷化情况下,海拔是控制青稞适生区面积的关键因子。2)从末次间冰期到全新世中期再到当代,青稞适生区面积增大,逐渐扩张到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谷地、东南缘的川西地区和藏南谷地的一江两河流域,未来青稞适生区向高原中部和北部扩张,东南部面积缩减。3)在SSP126情景气候变化条件下,青稞适生区质心点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移动,并且未来青稞适生区海拔上限增加207 m。结合其他研究可得出,末次冰期到全新世,青稞种植区发生扩张受制于气候暖湿化和人类在高原定居并进行农牧业传播的双重影响;当代到未来,青稞潜在适生区发生扩张可能是由于气候变暖使得种植青稞的海拔上限提高,青稞潜在适生区缩减可能是由于一些气候突变事件导致气温变化幅度超过了青稞发育的最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青稞适生区 环境因子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山西省蒙古黄芪适宜性区划研究
13
作者 徐子豪 侯蕾 +9 位作者 武延慧 雷子莹 张俊 王妙 张小波 史婷婷 张朔生 杜晨晖 裴香萍 贺润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目的 掌握影响蒙古黄芪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在山西省适宜区分布进行预测,为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收录的蒙古黄芪样点经纬度信息,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及检... 目的 掌握影响蒙古黄芪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在山西省适宜区分布进行预测,为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收录的蒙古黄芪样点经纬度信息,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及检索文献记录补充,将筛选后的347个蒙古黄芪样点分布数据和环境因子添加到最大熵(MaxEnt)模型中运行,筛选出影响蒙古黄芪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及贡献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山西省蒙古黄芪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结果 建立的MaxEnt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9,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共筛选出19个环境因子,其中气候因子是影响蒙古黄芪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其次是生物因子与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的影响最小。山西省蒙古黄芪潜在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省内北部山区,呈现从北到南适宜等级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山西省蒙古黄芪最适宜区面积为15 424 km^(2),适宜区面积为19 856 km^(2),次适宜区面积为59 436 km^(2),不适宜区面积为61 894 km^(2)。结论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山西省蒙古黄芪适宜区分布状况,对山西省蒙古黄芪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布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环境因子 适宜性区划 maxent模型 ArcGI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和ArcGIS加拿大一枝黄花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常悦 李玉静 +3 位作者 李周旭 韩红英 石金梅 李良涛 《农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区及其分布影响因素,以利于有效防控,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对加拿大一枝黄花2041—2060、2061—2080气候模式下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当前适生区预测AUC值为0.933,模...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适生区及其分布影响因素,以利于有效防控,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对加拿大一枝黄花2041—2060、2061—2080气候模式下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当前适生区预测AUC值为0.933,模型预测结果理想;适生区分布主要受气温和降水影响;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中地区,以上海市全域、江苏省中南部、安徽省中部、江西省北部、湖南省东部、湖北省东部以及浙江省部分地区和沿海海岸线为主。随着时间推移,2041—2060年相比较于当前,高、中适生区的面积增加106.04万km^(2),低适生区增加110.62万km^(2);2061—2080年,高、中适生区的面积与当前相比增加110.99万km^(2),低适生区增加111.55万km^(2)。总体来说,未来气候变化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适生区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建议相关部门基于其潜在适生区的变化趋势制定响应的分级管理策略,以防止进一步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的毛竹全球潜在适生区预测与分析
15
作者 陈禹锦 于芬 +2 位作者 国春策 杨光耀 张文根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5期47-58,共12页
为探究全球陆地范围内毛竹的潜在分布及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区动态变化情况并寻找对其分布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变量,基于Arcmap软件和MaxEnt生态位模型,利用环境变量图层和毛竹分布数据研究了全球毛竹潜在适生区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为探究全球陆地范围内毛竹的潜在分布及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适生区动态变化情况并寻找对其分布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变量,基于Arcmap软件和MaxEnt生态位模型,利用环境变量图层和毛竹分布数据研究了全球毛竹潜在适生区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限制毛竹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暖季度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和最暖季度降水量,温度和降水变量是主导毛竹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2)当前时段毛竹的潜在适生区总面积为728.4万km^(2),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和北美洲东南部,远大于现有栽种及引种范围;(3)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毛竹总适生区面积有所增加,不同等级适生区面积变化幅度较大,低适生区面积稳步增加,而高适生区面积有所缩减,而且毛竹潜在适生区域整体呈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迁移的变化趋势。该研究可为“一带一路”乃至全球毛竹种植、培育、引种区域的选择及毛竹入侵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亚科 毛竹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松褐天牛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
16
作者 刘磊 赵立娟 +4 位作者 刘佳奇 张辉盛 张志伟 黄瑞芬 高瑞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48,共10页
【目的】预测松褐天牛在我国最新的潜在适生区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松褐天牛的传播风险分析及其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松褐天牛650个分布点数据和20个环境变量,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和ArcGIS 10.7软件,预测当前和未来... 【目的】预测松褐天牛在我国最新的潜在适生区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松褐天牛的传播风险分析及其精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松褐天牛650个分布点数据和20个环境变量,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和ArcGIS 10.7软件,预测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松褐天牛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结果】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当特征组合选取线型、二次型、铰链型、乘积型,调控倍频设置为1.5时,模型为最优模型,准确度最高;Jackknife检验表明,温差月均值、年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海拔是影响松褐天牛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在当前气候情景下,松褐天牛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松褐天牛的适生区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新增适生区主要集中于陕西省、河南省、甘肃省、山东省和辽宁省。【结论】优化后的MaxEnt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松褐天牛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松褐天牛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气候变化会引起松褐天牛适生区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优化的maxent模型 适生区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山西远志适生区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霞 张月荣 +2 位作者 赵俊禧 石盼盼 詹海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7,共7页
目的 预测远志在山西的潜在适生区分布,为远志现有资源的发掘利用及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102个远志样点(其中远志1 060个、卵叶远志42个)分布信息,结合55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 目的 预测远志在山西的潜在适生区分布,为远志现有资源的发掘利用及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102个远志样点(其中远志1 060个、卵叶远志42个)分布信息,结合55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分析影响远志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 影响远志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植被类型、降水量、温度等。远志在山西省潜在适生区分布主要集中于临汾、吕梁、太原、长治、晋中、运城东南部、忻州西北部、朔州西南部等地。结论 本研究预测的远志和卵叶远志生态适宜性区划可为山西远志种植地区的选择和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远志 最大熵模型 环境因子 适生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大果青杄潜在适生区及其分布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立新 张春回 +4 位作者 宫盱彤 马小珍 曹永红 王勃 杨建雷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6,共8页
大果青作为我国特有的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利用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基于R语言Kuenm包),预测当前大果青的潜在适生区,解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大果青分布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大果青种质资源保护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 大果青作为我国特有的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利用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基于R语言Kuenm包),预测当前大果青的潜在适生区,解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大果青分布的影响,旨在为我国大果青种质资源保护及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经Kuenm包优化,当FC=LQ,RM=0.5时,AUC值为0.937,优化后的MaxEnt模型预测精度最高。(2)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年均降水量(bio12)、海拔(alt)、等温性(bio3)、最暖季降水量(bio18)是影响大果青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贡献率分别为23.2%、21.9%、17.6%、9.2%、6.7%。(3)大果青当前的高适生区主要在秦巴山区一带集中分布;在未来4种排放路径下,潜在适生区分布与当前相比更加破碎零散,适生区极具压缩,物种生存压力和种间竞争力加大,呈现出趋向灭亡的趋势。(4)建议对大果青天然种群采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立体保护模式,高适生区就地保护和人工栽培同时开展;中适生区可适当迁入大果青,使其有利于大果青种群的繁衍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青杄 气候变化 潜在适生区 maxent模型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亚洲黑熊适宜生境研究
19
作者 张留栓 刘芳 +5 位作者 姬云瑞 陈静 李迪强 余辉亮 马国飞 杨敬元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5期14-24,共11页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预测评估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在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的生境适宜性分布,结合亚洲黑熊野外调研工作结果和亚洲黑熊的实际分布情况,分析亚洲黑熊栖息地适宜性。【方法】基于201...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预测评估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在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神农架国家公园)的生境适宜性分布,结合亚洲黑熊野外调研工作结果和亚洲黑熊的实际分布情况,分析亚洲黑熊栖息地适宜性。【方法】基于2018—2021年神农架国家公园红外相机监测数据中107个亚洲黑熊的分布位点、19个生物气候变量和其它环境变量,对神农架国家公园建立MaxEnt模型,预测亚洲黑熊生境适宜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环境因子的百分比贡献率、Jackknife检验预测结果,探讨神农架国家公园亚洲黑熊适宜生境的分布。通过该模型AUC均值验证估测精度,对比预测结果、居民分布区域、亚洲黑熊损害肇事信息位点及实际分布位点,对人熊重叠高风险区域进行验证。【结果】研究表明,温度季节性变化、降水季节性变化、居民点密度是影响神农架国家公园亚洲黑熊生境质量的重要因子。神农架国家公园的亚洲黑熊最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西部区域的C1大九湖管护中心中部、C2坪堑管护中心中部;中部区域的C6温水管护中心、C7神农顶管护中心、C8板桥管护中心中部、C9下谷坪管护中心中部、C10官门山管护中心、C13木鱼管护中心、C14麂子沟管护中心、C15云盘管护中心南部和C17老君山管护中心西部交界处区域;东部区域的C17老君山管护中心中部区域。【结论】神农架国家公园的亚洲黑熊在坪堑、板桥、下谷坪、木鱼、云盘等管护中心的适宜生境分布区与人类生活区域重叠度高,是当地居民遭受亚洲黑熊损害较多的区域,也是需要对亚洲黑熊分布现状加以保护的重要生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黑熊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 神农架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滇藏玉兰适生区分布预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颖伦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8-102,共5页
滇藏玉兰(Yulania campbellii)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研究植物进化和地质科学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是我国乃至世界公认的观赏性珍稀树种。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ENM Tools和ArcGIS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滇藏玉兰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并确定其主... 滇藏玉兰(Yulania campbellii)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研究植物进化和地质科学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是我国乃至世界公认的观赏性珍稀树种。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ENM Tools和ArcGIS相结合的方法,预测滇藏玉兰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并确定其主导生态因子和阈值范围。结果表明:预测的滇藏玉兰高适生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省西北部和西藏自治区南部,中、低适生区的范围除围绕高适生区稍有延伸外,在贵州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北省、福建省和重庆市等区域亦有少量分布,高适生区、中适生区和低适生区面积分别约为6.25万km2、6.84万km2和73.45万km2;最冷季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动系数、最干月降水量、海拔4个生态因子在适生区分布预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滇藏玉兰的保护规划制定、选种培育、遗传改良及引种驯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藏玉兰 maxent模型 物种分布模型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