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rkov切换模型的中国CPI指数波动特征分析
1
作者 文林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6-30,共5页
文章引入Markov切换模型探讨中国CPI指数波动的持续性、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等特征。通过ADF方法和JB统计量检验CPI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非对称性,通过CUSUM方法检验时间序列的机制转移特征,采取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Markov切换模型的相... 文章引入Markov切换模型探讨中国CPI指数波动的持续性、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等特征。通过ADF方法和JB统计量检验CPI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非对称性,通过CUSUM方法检验时间序列的机制转移特征,采取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Markov切换模型的相关参数。结果表明,CPI时间序列的低波动性持续的时间最长,并且三种波动状态之间的切换主要集中于低波动状态和高波动状态之间;CPI时间序列的波动主要稳定于低波动率,并且存在明显的"聚集波动"和"分段波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指数 markov切换模型 波动特征 自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脱媒背景下社会融资规模的工具选择 被引量:11
2
作者 牛润盛 《金融监管研究》 2013年第9期46-61,共16页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量。社会融资多元化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多样化,而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效率则与传导路径长短以及工具本身有关。实证结果表明,从关联性和可调控性看,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量。社会融资多元化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多样化,而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效率则与传导路径长短以及工具本身有关。实证结果表明,从关联性和可调控性看,社会融资规模更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对社会融资的规模调控都比较有效,并存在时滞和调控力度非线性、非均匀等问题。数量型工具对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市的调控更有效,价格型工具则对债券市场、未承兑票据、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更有效。价格型工具时滞短,数量型工具时滞长累积作用更大;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力度在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较大时的作用力度也较大。因此,须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实施金融调控;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加强金融监测和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 金融统计 社会融资结构 利率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跨境证券投资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海珍 李苏骁 史芳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31,共15页
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的推进,跨境证券投资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通过构建考虑了资本市场收益率以及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ISLM-BP模型对跨境证券投资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相互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探究,... 随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的推进,跨境证券投资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通过构建考虑了资本市场收益率以及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ISLM-BP模型对跨境证券投资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相互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探究,并基于中国2005年7月—2016年8月的月度数据,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跨境证券投资与人民币汇率、股票市场收益率、短期利率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四者的关联性存在明显的区制特征,区制1主要包括次贷危机时期(2007—2008年)、欧债危机时期(2010—2012年)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2015—2016年),经济呈现"股票市场收益率较低、跨境证券投资较少、短期利率较高、金融市场波动性大"的状态;区制2主要包括次贷危机前夕(2005—2006年)、次贷危机后的量化宽松时期(2009—2010年)以及欧债危机后的调整期(2013—2014年),经济呈现"股票市场收益率较高、跨境证券投资较多、短期利率较低、金融市场波动性小"的状态。第二,当处于资本市场化进程较快、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的区制阶段(区制1)时,跨境证券投资与国内金融市场的联动关系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具有借鉴价值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跨境证券投资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