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期的断根和促根处理对红花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大苗移栽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关文灵 匡大伦 +1 位作者 杨文良 刘志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711,共5页
通过不同时期对红花木莲大苗的断根处理,以促进其须根生成,在第2年的5月份时对断根的红花木莲进行移栽,并对移栽后的植株成活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6~8月份是红花木莲断根最佳时期,而最迟断根不应晚于9月份,断根后的次年5月份... 通过不同时期对红花木莲大苗的断根处理,以促进其须根生成,在第2年的5月份时对断根的红花木莲进行移栽,并对移栽后的植株成活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6~8月份是红花木莲断根最佳时期,而最迟断根不应晚于9月份,断根后的次年5月份可出圃栽植,移栽后成活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木莲 断根 移栽 成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和催芽对大果木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2
作者 邓演文 秦欣如 +3 位作者 肖菲 王兰 吴梦佳 邓小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3期105-110,共6页
为研究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生理响应与贮藏适应性,以采自云南省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新鲜大果木莲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的长、宽、厚和千粒重,研究不同温度、光照时长和GA3浓度条件... 为研究大果木莲Manglietia grandis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生理响应与贮藏适应性,以采自云南省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新鲜大果木莲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的长、宽、厚和千粒重,研究不同温度、光照时长和GA3浓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并评价常温和低温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大果木莲种子长度9.77 mm、宽度8.71 mm、厚度4.42 mm,千粒重143.61 g;种子萌发进程为54 d,平均发芽率为62.33%,光照时长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经1 000 mg·L^(-1)的GA3浸泡处理种子发芽结束所需时间最短,发芽率达71.11%;20℃贮藏60 d发芽率为60.00%,4℃贮藏60 d发芽率为22.67%。综合各指标,大果木莲种子萌发最佳催芽处理为温度25℃、 GA3浓度1 000 mg·L^(-1)浸泡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种子 萌发特性 贮藏 催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的适生分布、影响因子与保护空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邹武 王渌 +3 位作者 赖童 朱祥福 陈伏生 曾菊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89-1900,共12页
生境保护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途径,南方山地阔叶林维系着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热点,而由于保护覆盖不足,保护效果亟待提高。以典型山地阔叶林树种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为例,通过大尺度采集发生点,预测适生分布,获知影响其适生分布... 生境保护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途径,南方山地阔叶林维系着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热点,而由于保护覆盖不足,保护效果亟待提高。以典型山地阔叶林树种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为例,通过大尺度采集发生点,预测适生分布,获知影响其适生分布的关键因子。同时,以九连山种群进行案例研究,调查地方尺度下木莲植株的发生,了解其在山地地形、植被类型的选择特征。用MaxEnt构建最佳模型预测适生区,结果显示木莲适生区主体位于中国南部、西南部山地(如戴云山、南岭、罗霄山、武夷山等),向北延至大别山南坡,向西达横断山脉。木莲适生分布主要受最干月降水量(bio14,贡献率34.6%)、海拔高度(19.2%)、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bio4,15.6%)、最暖季降水量(bio18,12.0%)、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7.0%)影响,其60%适生概率范围或生态位bio14为30—55mm、海拔为400—1500m、bio18为500—800mm等。在适生区基础上,叠加考虑阔叶林分布,并选择其偏好海拔高度(>700m)提取获得木莲优先保护区,经与现有自然保护区叠加分析后,进行空缺识别,结果显示优先区保护覆盖为4.1%—6.0%,而高适生区保护覆盖也<10%(占比8.03%),覆盖比重较低。而沿<400m、400—700m、>700m海拔梯度显示>700m区域保护比重(8.7%)明显高于400—700m(4.4%)与<400(2.3%)组,说明前期保护区设计基本遵从优先区保护原则,能有效保护木莲高适生区。同样的,九连山保护区案例显示,当地木莲51.4%高适宜生境受到核心区的严格保护。研究结果表明,仍需在黄山-天目山区、苗岭东段、高黎贡山北段与南段、中越边界山区与广东西南山区6个空缺提高保护覆盖,通过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优化当前保护网络,提高山地阔叶林的整体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莲 分布 适生区 优先保护 保护空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基因组草图
4
作者 甘新军 宾粤 +6 位作者 陈焕锦 朱韦光 熊露桥 余恩萍 王峥峰 徐凤霞 曹洪麟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9-1090,共12页
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的木本植物,零星分布于我国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了解濒危物种基因组信息及其遗传多样性有助于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濒危物种,... 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木莲属(Manglietia)的木本植物,零星分布于我国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了解濒危物种基因组信息及其遗传多样性有助于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濒危物种,实现濒危物种的解濒和复壮。为此,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厚叶木莲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利用测序数据开展厚叶木莲基因组草图的组装;之后,基于组装的基因组预测其中的重复序列和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和基因家族分析。结果表明,组装的厚叶木莲基因组大小为2092298891 bp,包含676个组装序列,N50(将组装的序列按照长度由大到小进行累加,当累加到某个序列时,累加的值为基因组50%的长度时,此序列的长度即为N50)为7961115 bp;利用BUSCO(Benchmarking Universal Single Copy Orthologs),针对“eudicots”和“embryophyta”这两个BUSCO单拷贝基因库,对基因组组装的完整性进行评估,组装的厚叶木莲基因组完整性分别为96.6%和98.8%。厚叶木莲基因组有76.5%的序列为重复序列,共有37900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了41675个蛋白质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厚叶木莲与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聚在一起,两者分化时间大致为10500000年前。厚叶木莲中与木质部/韧皮部、肌动蛋白丝、热、光合作用以及多种次生代谢相关的基因家族显著扩张,其中次生代谢相关基因在厚叶木莲基因组上呈串联和近端重复,这些基因的扩张和重复形成方式可能与厚叶木莲适应高海拔环境有关。本研究是国内外木兰科木莲属首个基因组报道,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厚叶木莲及木兰科其他物种的种质资源提供了遗传信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叶木莲 木兰科 木莲属 濒危植物 基因组组装 基因预测 基因家族 基因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水莲属(Manglietia BI.)八种植物的木材解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宝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81-85,共5页
对中国云南省木莲属的大果木莲、红花木莲、亮叶木莲、大叶木莲、粗枝木莲、密脉木莲、锈毛木莲、薄叶水莲等8种植物的木材进行了解剖特征的研究,其中粗枝木莲又密脉木莲的导管分子端壁具有单穿孔,密脉木莲导管分子内壁有螺纹加厚,并在... 对中国云南省木莲属的大果木莲、红花木莲、亮叶木莲、大叶木莲、粗枝木莲、密脉木莲、锈毛木莲、薄叶水莲等8种植物的木材进行了解剖特征的研究,其中粗枝木莲又密脉木莲的导管分子端壁具有单穿孔,密脉木莲导管分子内壁有螺纹加厚,并在大果木莲和亮叶木莲发现傍管的薄壁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木莲属 木材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位乳源木莲幼树的年生长动态和生长节律 被引量:2
6
作者 欧建德 康永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2,18,共6页
分析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幼树的年生长动态与生长节律的坡位效应,揭示坡位作用年生长量的生长节律路径。以不同坡位乳源木莲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株观测,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动态的方法,分析年生... 分析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幼树的年生长动态与生长节律的坡位效应,揭示坡位作用年生长量的生长节律路径。以不同坡位乳源木莲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株观测,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动态的方法,分析年生长动态与生长节律的坡位效应;利用通径分析的方法明确年生长量与节律因子之间关系,揭示坡位影响生长的生长节律实现路径。结果表明:乳源木莲幼树树高、胸径、材积的年生长,随着坡位下移而持续显著增大,生长的坡位效应随时间推移而愈加显现。坡位显著影响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线性生长始期、终期、持续时间及其速率、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量等生长节律因子,且均表现出随着坡位下移而持续增大的变化趋势。线性生长速率对树高、胸径、材积的年生长量有显著直接作用;线性生长持续时间对胸径的年生长量有显著直接作用,但对树高、材积的年生长量无显著直接作用;线性生长始期对树高、胸径、材积的年生长量均无显著直接作用。生长节律因子在乳源木莲幼树年生长量的相对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持续时间、线性生长始期,其中线性生长速率是主导因子。坡位显著影响乳源木莲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动态,坡位对生长影响是个动态过程。采用Logistic方程能够很好地拟合乳源木莲幼树生长过程。坡位显著改变了乳源木莲幼树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节律。坡位影响树高、材积的年生长量,主要通过改变线性生长速率来实现。坡位影响胸径的年生长量主要是通过改变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持续时间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木莲 坡位 生长节律 关系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叶木莲的种实性状及幼苗生长变异
7
作者 何栋 吴伟煌 +3 位作者 董明亮 蓝扬辉 唐光大 杨锦昌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4,共10页
为探究濒危植物厚叶木莲不同天然植株间种实和子代幼苗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促进厚叶木莲物种保护及种质资源保存,首先对云髻山自然保护区5个厚叶木莲单株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其次对不同单株间种实和幼苗生长的差异进行分析,再次对各... 为探究濒危植物厚叶木莲不同天然植株间种实和子代幼苗表型性状变异规律,促进厚叶木莲物种保护及种质资源保存,首先对云髻山自然保护区5个厚叶木莲单株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测量,其次对不同单株间种实和幼苗生长的差异进行分析,再次对各表型性状开展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单株厚叶木莲15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39.70%,其中每果种子数量的变异系数(95.24%)最大,种子长度变异系数(12.53%)最小。种实表型性状和幼苗生长性状存在显著差异,YJS03种实饱满、发芽早且发芽率高,幼苗生长情况表现更优;YJS05种子数量少,发芽慢且发芽率低;YJS04的表型多样性(33.31%)最高,YJS08的(15.48%)最低。果实表型性状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种子和幼苗无显著相关;种子千粒重、种子长度、种子厚度、种子发芽率四者总体上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苗高和地径与发芽率两两呈显著正相关(P<0.05);厚叶木莲种实和幼苗的15个表型性状可提炼为4个主成分。厚叶木莲在个体上存在较为丰富的表型变异,果实性状变异大于种子和幼苗生长性状;种子越大萌发速度越快,萌发率也越高,可通过种子大小预测其发芽率;YJS03的种实和幼苗质量好,应优先开展其单株的人工扩繁促进厚叶木莲保育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叶木莲 濒危植物 表型性状 变异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行间混交比例的杉木、乳源木莲生长状况分析
8
作者 黎宋强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55-57,共3页
明确杉木、乳源木莲行间混交林的适宜混交比例,拓宽提升杉木人工林林分质量的途径。本研究调查分析了福建三明沙县区生态国有林场15年生杉木、乳源木莲纯林和不同比例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各混交处理林分的... 明确杉木、乳源木莲行间混交林的适宜混交比例,拓宽提升杉木人工林林分质量的途径。本研究调查分析了福建三明沙县区生态国有林场15年生杉木、乳源木莲纯林和不同比例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各混交处理林分的杉木、乳源木莲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状况,以3∶1行间混交林的杉木、乳源木莲生长状况为最好,其林分树种种间生存较为和谐,可形成稳定的复合林分结构,有利于杉木、乳源木莲生长,增强林分的抗逆能力,进而实现林分经营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乳源木莲 混交林 林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厚叶木莲的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晓丽 邢福武 +1 位作者 陈树钢 曾庆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6-364,共9页
为探讨广东省南昆山濒危植物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群落内的物种种类组成、区系、垂直结构和种群年龄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236种,隶属于73科136属,以... 为探讨广东省南昆山濒危植物厚叶木莲(Manglietia pachyphylla)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群落内的物种种类组成、区系、垂直结构和种群年龄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236种,隶属于73科136属,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优势科为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壳斗科(Fag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茜草科(Rubiaceae)等。群落中以苗仔竹(Schizostachyum dumetorum)为优势种,重要值为81.09%;群落的生活型谱以中、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占79.23%。群落属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层间植物丰富。对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表明,厚叶木莲种群已处于衰退模式,有即将在群落中消失的可能,属于濒危物种,应加以保护。因此,对厚叶木莲及其群落在就地保护的基础上,同时要进行迁地保护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 厚叶木莲 濒危植物 群落学特征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周光益 曾庆波 +3 位作者 林明献 陈步峰 李意德 吴仲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53-457,共5页
本文测定并分析了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估算模型,论述了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指出:海南木莲各器官及整株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模型W=a(D2H)b比较理想;全林分的总生物量为144... 本文测定并分析了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及其估算模型,论述了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指出:海南木莲各器官及整株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模型W=a(D2H)b比较理想;全林分的总生物量为144.066t/hm2,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89.935t/hm2。乔木层生物量占78.81%,林下植物层占21.19%;在乔木层中,树干、树叶、树枝、树皮和树根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4.127%、2.354%、7.762%、9.370%和26.388%;乔木层中,各器官的养分含量,除Ca外,都是叶比其它器官(枝、皮、干、根)的养分含量高许多,N、P、K、Ca、Mg5个常量养分元素在海南木莲人工林生物体中的总贮量分别为557.754,24.330,599.908,275.557,64.103kg/hm2,各养分贮量在各器官中分布,除P外,从小到大为树叶、树枝、树皮、树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木莲 人工林 生物量 养分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木莲天然林群落种间联结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曹永慧 陈存及 +3 位作者 赖培淼 刘金福 陈世品 董建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应用方差比率(VR)、卡方(χ2)检验、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CC和r等指标对乳源木莲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各种对的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3个乔木层种群在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正联结,且乳源木莲、拉氏栲、栲树等优势种与其它... 应用方差比率(VR)、卡方(χ2)检验、联结系数(AC)、点相关系数PCC和r等指标对乳源木莲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各种对的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3个乔木层种群在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正联结,且乳源木莲、拉氏栲、栲树等优势种与其它树种形成种对正联结的比例均比负联结的大,表明其它大部分树种易与这些优势种群混生,形成相对稳定群落.灌木层23个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也表现出正联结,并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木莲 天然林群落 种间联结 群落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濒危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位对灰木莲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卢立华 何日明 +1 位作者 农瑞红 赵志刚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9-794,共6页
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 Blume)属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阔叶大乔木,树干通直,高大挺拔,材质优良,木材为散孔材,干材密度为0.611 g.cm-3,纹理细致,易加工,切面光滑美丽。
关键词 灰木莲 坡位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缅木莲与大果木莲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20
13
作者 付玉嫔 陈少瑜 +2 位作者 吴涛 郝佳波 司马用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7,共5页
为了探讨大果木莲的濒危机制,以非濒危同属近缘种中缅木莲为对照,对二者的生境、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木莲聚合果大小约为中缅木莲的2倍,蓇葖果数量约为其1/2,理论种子生产力(胚珠数)为其61%,实际种子生... 为了探讨大果木莲的濒危机制,以非濒危同属近缘种中缅木莲为对照,对二者的生境、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木莲聚合果大小约为中缅木莲的2倍,蓇葖果数量约为其1/2,理论种子生产力(胚珠数)为其61%,实际种子生产力(结实量)为其58.8%,萌发时间较中缅木莲长10~15 d,二者萌发率都在60%以上,但大果木莲的萌发率变异高达39.6%。大果木莲生境多为石灰岩山地,岩石裸露较多,环境潮湿,萌发更新环境较中缅木莲恶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果木莲 中缅木莲 濒危 种子形态特征 萌发率 种子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种木莲属植物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肖黎 李晓玲 +2 位作者 王玉兵 王希群 陈发菊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9-494,共6页
利用ISSR标记分析技术探讨了22种木莲属植物的遗传亲缘关系。选用10对ISSR引物组合对木莲属22个种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个种共扩增出59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94.45%;根据Nei-Li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8处,UPGMA聚类结果将22... 利用ISSR标记分析技术探讨了22种木莲属植物的遗传亲缘关系。选用10对ISSR引物组合对木莲属22个种的基因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个种共扩增出59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占94.45%;根据Nei-Li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68处,UPGMA聚类结果将22个种划分为6个类群,在0.70处进一步可分为12个亚类群;22种木莲属植物的Nei-Li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605(乳源木莲与球果木莲之间)~0.956(中缅木莲与滇南木莲之间),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98。说明木莲属植物种间差异性大。其中中缅木莲、滇南木莲之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956,两者亲缘关系最近。该结果同时支持将巴东木莲、乳源木莲、滇桂木莲分别作为独立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莲属植物 ISSR分析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厚叶木莲的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 被引量:20
15
作者 曾庆文 周仁章 +5 位作者 刘银至 韦强 曹洪麟 蔡锡安 吴七根 李泽贤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根据从化三角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样方调查结果,分析了中国特有植物厚叶木莲(ManglietiapachyphyllaChang)的天然分布特点,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群落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策略.厚叶木莲仅零散分布于广东从化三角山、龙... 根据从化三角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样方调查结果,分析了中国特有植物厚叶木莲(ManglietiapachyphyllaChang)的天然分布特点,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群落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策略.厚叶木莲仅零散分布于广东从化三角山、龙门南昆山和新丰小沙罗等地海拔650-1000m的常绿阔叶林中,分布区非常狭窄.在1200m^2的样地里有维管植物132种,隶属于57科89属。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5.45,均匀度为84.39%,类似于其他类群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较低于海南的热带雨林类群.本群落植物区系的分布类型是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两大类为主,热带-亚热带区系植物成分在本群落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其区系特点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该群落命名为赤楠、假轮叶虎皮楠、厚叶木莲群落,可分为乔木层(2亚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等层次.本群落以中、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缺乏大高位芽、地面芽和一年生植物,叶型以中型叶为主.种群分布格局分析表明,大部分优势种呈集群分布,其中厚叶木莲呈集群分布。种群的立木结构分析表明,厚叶木莲种群已处于衰退模式,有即将在群落中消失的可能,属于濒危物种,应加以保护,对厚叶木莲及其群落的保护应立足于就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叶木莲 分布区 群落学特征 物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峰岭绿楠树生长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光益 林明献 陈步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24,共3页
对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绿楠人工林进行了样地调查,并进行了样木横剖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绿楠是比较速生的树种,地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年生长都呈多峰态曲线;(... 对海南尖峰岭地区30年生的热带乡土树种———绿楠人工林进行了样地调查,并进行了样木横剖树干解析,研究其生长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绿楠是比较速生的树种,地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年生长都呈多峰态曲线;(2)胸径年生长高峰值出现在第11年,而树高年生长量高峰期晚于地径和胸径生长高峰值出现的年份;(3)在生长初期(8a前),材积生长极缓慢,年生长量<00009m3,其后开始较快增长,到第17年出现最大值000868m3;(4)从平均生长量看,地径变化比较平缓;胸径在14a前呈稳态上升趋势,14a后呈平稳发展状态并略有下降;树高在19a前基本呈稳态上升趋势,19a后保持在050m/a左右,并呈缓慢地下降趋势;材积一直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不同坡位的水肥等条件不同,因而影响了绿楠树的生长,离水沟最近的下坡地的树高和胸径比上坡分别大375%和291%;(6)绿楠树地径、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变化趋势基本上与降雨蒸发比(R/E)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水分状况是影响绿楠生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峰岭 绿楠 生长规律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木莲天然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生 陈存及 +3 位作者 曹永慧 陈世品 刘金福 董建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74-378,共5页
对乳源木莲天然林中主要乔木树种种群进行生态位测定 ,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结果表明 :乳源木莲天然林中拉氏栲和乳源木莲生态位宽度较大 ,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群落中各种群间关系较为复杂 ,对资源共享的趋... 对乳源木莲天然林中主要乔木树种种群进行生态位测定 ,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结果表明 :乳源木莲天然林中拉氏栲和乳源木莲生态位宽度较大 ,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群落中各种群间关系较为复杂 ,对资源共享的趋势较明显。天然林群落中各物种利用资源相似程度较大 ,乳源木莲易与生态位宽的树种形成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木莲 种群 生态位 天然林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源木莲苗生长和形态的地理种源分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因刚 周志春 +2 位作者 金国庆 范辉华 王月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利用来自乳源木莲主要分布区的12个种源在福建建瓯和浙江淳安两个试验点开展苗期遗传测定,系统研究苗木生长、苗高生长参数、叶片形态、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等性状的种源遗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乳源木莲苗的生长、叶片形态、干物质积... 利用来自乳源木莲主要分布区的12个种源在福建建瓯和浙江淳安两个试验点开展苗期遗传测定,系统研究苗木生长、苗高生长参数、叶片形态、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等性状的种源遗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乳源木莲苗的生长、叶片形态、干物质积累量、主根长和根幅等性状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由于乳源木莲侧根相对不发达,一级侧根数和最长侧根长的种源差异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但其绝对值间却相差2.8倍。乳源木莲苗生长和形态等主要性状的种源变异受产地经度和纬度的双重控制,与北部和东部种源相比,来自于南部和内陆的种源其苗高径生长量和苗高生长参数较大,分枝数较多,叶片数多且较宽长。根据苗期种源测定结果,初选出江西全南、龙南和福建连城、沙县、将乐等优良种源,其苗高生长量比对照增加了8.99%-5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木莲 种源 苗木 生长 形态 地理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莲属(木兰科)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凤霞 胡晓颖 徐信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317,共5页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木莲属(Manglietia)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相似。长赤道轴大于45μm,属于大的花粉。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外壁均为小穴状雕纹,但毛桃木莲(Manglietiamoto)和厚叶木莲(M.pachyphylla)略为粗糙。透射电镜下观察,5种植物花粉...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木莲属(Manglietia)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相似。长赤道轴大于45μm,属于大的花粉。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外壁均为小穴状雕纹,但毛桃木莲(Manglietiamoto)和厚叶木莲(M.pachyphylla)略为粗糙。透射电镜下观察,5种植物花粉外壁均可分为覆盖层、柱状层和基层。覆盖层不连续,有小穿孔。在远极面萌发沟区域,外壁逐渐减薄,最后覆盖层和柱状层消失,仅残留基层。柱状层内空间较密实,内部空隙小,多由颗粒构成,处于小柱发育的初级阶段。孢粉学资料证明木莲属是木兰科最原始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莲属 花粉形态 木兰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木莲有性繁殖和生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鲁元学 武全安 +2 位作者 龚洵 张启泰 张彦萍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红花木莲是木莲属中较原始的种类,是我国珍贵的用材及观赏树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由于它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人为的破坏,成年植株逐渐减少,已陷人濒危的境地。本文探索了其种子生理及萌发特性,掌握了有性繁殖中的关键技术措施... 红花木莲是木莲属中较原始的种类,是我国珍贵的用材及观赏树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由于它自然更新能力差,加上人为的破坏,成年植株逐渐减少,已陷人濒危的境地。本文探索了其种子生理及萌发特性,掌握了有性繁殖中的关键技术措施,并通过引种栽培观测其生态生物学特性,认为在昆明引种栽培区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提出了在扩大迁地保护的同时,将其一部分苗木返回自然生境中,进行种群重建,以扩大其种群,对保护和持续利用这一珍贵树种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木莲 有性繁殖 生态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