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催化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制备聚酯
1
作者 宋昭峥 李思漩 +4 位作者 李晓双 李鹏 胡君航 戴鑫 蒋庆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为解铁系配合物中心金属电子环境和空间结构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胺基桥联垂臂结构和苯酚取代基,合成一系列以胺基双酚为骨架的FeⅢ配合物,同时考察以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为催化剂,双(三苯基膦)氯化胺等物质为助催化剂组成二元... 为解铁系配合物中心金属电子环境和空间结构对催化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改变胺基桥联垂臂结构和苯酚取代基,合成一系列以胺基双酚为骨架的FeⅢ配合物,同时考察以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为催化剂,双(三苯基膦)氯化胺等物质为助催化剂组成二元催化体系催化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反应,分析其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胺基桥联垂臂结构为丁基时,胺基双酚FeⅢ配合物展现出较好的催化邻苯二甲酸酐和环氧环己烷聚合性能,在110℃无溶剂下,转化频率可达到750 h-1,聚酯单元物质的量分数为98%,且对于不同种类环状酸酐和环氧化物聚合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速率和单体浓度呈一级动力学反应,E a为110.21 kJ/mol;二元催化体系为分子间链引发,由于羧酸阴离子存在,抑制了配合物分子内的链引发环节,聚合产物中n(poly)较高,PA活化插入速度较快,CHO开环速度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酸酐 环氧化物 聚合 胺基双酚 铁系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XG配合物选择性絮凝微细粒赤铁矿与石英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韩英棋 杨志超 +4 位作者 滕青 张郭阳 方淑华 张素红 刘生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基于金属离子配位理论,将FeCl_(3)·6H_(2)O与黄原胶(XG)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Fe(Ⅲ)-XG配合物,用于改善微细粒赤铁矿难沉降、回收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沉降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Ⅲ)-XG对微细粒赤铁矿和石英的选择性絮凝行为,结合动... 基于金属离子配位理论,将FeCl_(3)·6H_(2)O与黄原胶(XG)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Fe(Ⅲ)-XG配合物,用于改善微细粒赤铁矿难沉降、回收效果差的问题。采用沉降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Fe(Ⅲ)-XG对微细粒赤铁矿和石英的选择性絮凝行为,结合动电位、红外光谱和显微镜分析,揭示Fe(Ⅲ)-XG对赤铁矿的絮凝作用机理。矿物絮凝沉降试验结果表明:以黄原胶和Fe(Ⅲ)为絮凝剂,无法实现赤铁矿与石英的选择性絮凝,而黄原胶与FeCl_(3)·6H_(2)O质量比为1︰9时生成的Fe(Ⅲ)-XG配位絮凝剂,对赤铁矿和石英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絮凝作用,pH值为6时两者沉降率差异最大,分别为91.50%和39.96%。显微镜观察结果证实,Fe(Ⅲ)-XG作用下,赤铁矿颗粒形成块状絮体,且絮体密实程度更大,而石英颗粒间未发生团聚作用,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Zeta电位、溶液化学计算、吸附量实验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黄原胶主要通过羧酸基团的羰基C=O与Fe^(3+)发生配位作用形成Fe(Ⅲ)-XG配合物,Fe(Ⅲ)-XG在石英和赤铁矿表面吸附方式不同,因而在两种矿物表面吸附量不同。Fe(Ⅲ)-XG中的羟基氧和赤铁矿表面的铁元素发生化学键合特异性吸附在赤铁矿表面,而在石英表面只有微弱的氢键吸附。通过FeCl_(3)·6H_(2)O与黄原胶配位组装可显著提升微细粒赤铁矿选择性絮凝分离效果,为赤铁矿选择性絮凝分选提供新的策略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XG配合物 赤铁矿 石英 絮凝剂 选择性絮凝 微细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多糖-Cr(Ⅲ)络合物的形成及其脱铬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宏瑞 杜佳怡 +2 位作者 党靖雯 郝永永 朱超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选取海藻酸钠(SA)、牛血清白蛋白(BSA)模拟制革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多糖和蛋白,探讨了多糖、蛋白与Cr(Ⅲ)形成的不同络合物的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发现,SA和BSA与Cr(Ⅲ)结合后,所形成的络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单独的配体,且主要通过配... 选取海藻酸钠(SA)、牛血清白蛋白(BSA)模拟制革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多糖和蛋白,探讨了多糖、蛋白与Cr(Ⅲ)形成的不同络合物的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发现,SA和BSA与Cr(Ⅲ)结合后,所形成的络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单独的配体,且主要通过配体分子内配位形成Cr(Ⅲ)络合物,络合物的零电荷点向pH中性偏移,增加了中和沉淀、絮凝沉淀的效果,但总铬去除率最高为85.62%。通过超声预处理与重捕剂协同絮凝剂的作用,络合物铬去除率可提高至98%以上,且不受pH的影响。此研究结果为非中性条件下铬的深度去除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Cr()络合物 絮凝沉淀 超声预处理 海藻酸钠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化学实验设计:氧桥三核铁(Ⅲ)配合物的便捷制备与表征
4
作者 楚进锋 王艺澄 +5 位作者 齐继 刘余霖 李言 靳兰 何蕾 宋宇飞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7期299-306,共8页
目前本科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在配合物制备实验方面主要涵盖了单核配合物,而对配合物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多核配合物却很少涉及。基于此,我们依据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关于三核铁(Ⅲ)配合物的综合化学实验,以期通过该实验加深学生对配合物... 目前本科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在配合物制备实验方面主要涵盖了单核配合物,而对配合物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多核配合物却很少涉及。基于此,我们依据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关于三核铁(Ⅲ)配合物的综合化学实验,以期通过该实验加深学生对配合物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设计以廉价易得的九水合硝酸铁与三水合乙酸钠为原料,通过水浴加热反应、冷却结晶等步骤制备了一种氧桥三核铁(Ⅲ)配合物[Fe_(3)O(CH_(3)COO)_(6)(H_(2)O)_(3)]NO_(3)·4H_(2)O,通过配位滴定法测定了其铁元素含量,并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粉末X射线衍射和电子顺磁共振等表征测试。该实验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易于操作,环保无污染。实验内容蕴含思政元素,目标配合物结构新颖,富有对称美,实验教学时亦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领略化学之美。本设计科教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本科生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氧桥三核铁()配合物 对称结构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r(Ⅲ)有机金属模块的三角双锥分子笼配位组装
5
作者 田晴晴 吴金国 +2 位作者 史卓林 李学召 何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9-564,共6页
采用亚组分自组装方法,构建了基于Ir(Ⅲ)有机金属模块的异核多金属Zn_(3)Ir_(2)构型配位超分子笼.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Zn_(3)Ir_(2)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Ir-Ir距离约为1.17nm,Zn-Zn距离约为0.78nm.Zn_(3)Ir_(2)... 采用亚组分自组装方法,构建了基于Ir(Ⅲ)有机金属模块的异核多金属Zn_(3)Ir_(2)构型配位超分子笼.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Zn_(3)Ir_(2)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Ir-Ir距离约为1.17nm,Zn-Zn距离约为0.78nm.Zn_(3)Ir_(2)分子笼结构中有一个较大且略微扭曲的矩形窗口,尺寸为0.79nm×0.75nm.所获得的Zn_(3)Ir_(2)分子笼具有优异的磷光发射能力和限域空腔微环境,在分子识别、光催化和药物递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配合物 超分子组装 异核分子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N,N′-亚乙基双(1-苯基-3-亚氨基-1-丁酮)锰(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7
6
作者 冯云龙 刘世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87-891,共5页
合成了两个 N,N′-亚乙基双 ( 1 -苯基 -3 -亚氨基 -1 -丁酮 ) (简写为 H2 bzacen)的锰配合物 Mn( bzacen)·( NO2 ) ( Et OH) ( 1 )和 Mn( bzacen) ( NO2 ) ( Me OH) ( 2 )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 1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 Pb... 合成了两个 N,N′-亚乙基双 ( 1 -苯基 -3 -亚氨基 -1 -丁酮 ) (简写为 H2 bzacen)的锰配合物 Mn( bzacen)·( NO2 ) ( Et OH) ( 1 )和 Mn( bzacen) ( NO2 ) ( Me OH) ( 2 )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 1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 Pbca,晶胞参数 a=2 .81 73 ( 6) nm,b=2 .1 94 6( 4) nm,c=0 .7683 ( 6) nm,V=4 .750 ( 5) nm3 ,Z=8,μ=5.71 cm-1,R=0 .0 540 .配合物 2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 Pbca,晶胞参数 a=2 .764 1 ( 6) nm,b=2 .1 83 2 ( 4) nm,c=0 .770 5( 2 ) nm,V=4 .650 ( 3 ) nm3 ,Z=8,μ=5.81 cm-1,R=0 .0 564 .在这两个配合物中 ,Mn( )原子均具有畸变的 N2 O4 八面体配位构型 ,整个晶体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的无限链状结构 .红外光谱表明 ,配体在形成配合物后 ,νC=N,νC=O和νC=C谱带移向低频 ,NO-2 以一个 O原子与 Mn( )配位 .电子光谱表明存在 d-d* ,π-π*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佛碱 锰()配合物 合成 N N′-亚乙基双(1-苯基-3-亚氨基-1-丁酮) 晶体结构 红外光谱 电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配位K[In^Ⅲ(Hdtpa)]·3.5H2O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君 马睿 +2 位作者 高敬群 刘建国 宋溪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468-1470,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title complex K[In Ⅲ(Hdtpa)]·3.5H 2O(dtpa=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structure analysis. The crystal b... In this paper, the title complex K[In Ⅲ(Hdtpa)]·3.5H 2O(dtpa=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 ray structure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 P 2 1/ c (No.14) space group with a =0.978 1(2) nm, b =0.733 8(1) nm , c =2.962 9(6) nm, β =91.81(3)°, V =0.212 6(1) nm 3, Z =4, M =606.31, D x=1.895 g·cm -3 , μ =1.382 1 mm -1 , F (000)=1 228, R =0.035 and R w=0.041 for 2 802 unique reflections. The complex anion [In Ⅲ(Hdtpa)] - has a pseudo monocapped trigonal prismatic seven coordination structure in which the seven coordinate atoms, three N and four O atoms, are all from a ligand dtpa. In addi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omplex anion [In Ⅲ(Hdtpa)] - can furnish a free carboxyl group(—CH 2COOH) being used for molecular embellishment to form the target diagnosis and treat drug of anticancer.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三胺五乙酸 配合物 结构 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Ⅲ)氨基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表征和循环伏安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惠霞 王则民 +1 位作者 杨海峰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6-411,共6页
合成了铈( Ⅲ)_色氨酸_咪唑和铈( Ⅲ)_苯丙氨酸_咪唑三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测试、热重_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成键特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铈( Ⅲ) 离子、铈(Ⅲ) 与氨... 合成了铈( Ⅲ)_色氨酸_咪唑和铈( Ⅲ)_苯丙氨酸_咪唑三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测试、热重_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成键特征,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铈( Ⅲ) 离子、铈(Ⅲ) 与氨基酸及咪唑混合溶液、铈( Ⅲ) 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 0-10 ~1-10 V(vs.SCE) 电位扫描范围内,两种铈(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咪唑 三元 配合物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铁(Ⅲ)配合物的电化学特征及其与DNA结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宏飞 杨频 +1 位作者 李青山 邬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71-675,共5页
采用示波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3公铁离子Fe(Ⅲ)与阿霉素(ADM)配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在生理pH条件下,Fe(Ⅲ)与ADM形成2:1的稳定配合物,Fe(Ⅲ)的配位使ADM在更负的电势下才能还原,这与其心脏毒性减轻密切相关.采用线性扫... 采用示波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3公铁离子Fe(Ⅲ)与阿霉素(ADM)配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在生理pH条件下,Fe(Ⅲ)与ADM形成2:1的稳定配合物,Fe(Ⅲ)的配位使ADM在更负的电势下才能还原,这与其心脏毒性减轻密切相关.采用线性扫描、吸收光谱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ADM-Fe(Ⅲ)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作用,ADM-Fe(Ⅲ)配合物仍保留了ADM插入结合的特征,并形成一种稳定的DNA-Fe(Ⅲ)-ADM的三元结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铁配合物 心脏毒性 DNA 结合反应 A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的降血糖机理探讨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秀丽 刘安军 +2 位作者 李琨 高伟佳 刘景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5-126,48,共3页
观察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的降血糖作用,探讨它降血糖的可能机理。通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小鼠糖尿病模型,观察血糖、肝糖原、葡萄糖激酶等指标。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可以显著地降低血糖,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及葡萄糖激酶的活... 观察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的降血糖作用,探讨它降血糖的可能机理。通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小鼠糖尿病模型,观察血糖、肝糖原、葡萄糖激酶等指标。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可以显著地降低血糖,增加肝糖原的合成及葡萄糖激酶的活性。胶原蛋白多肽-铬(Ⅲ)螯合物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和糖尿病小鼠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多肽-铬()螯合物 糖尿病 肝糖原 葡萄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多核配合物的形成及其荧光增强效应 被引量:26
11
作者 刘德文 闫爱华 吴爱萍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4-199,共6页
利用荧光增强效应合成了铕(Ⅲ)异多核固体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质. 结果表明增强离子Gd3+ 、La3+ 和Y3+ 离子的加入能显著的提高配... 利用荧光增强效应合成了铕(Ⅲ)异多核固体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发光性质. 结果表明增强离子Gd3+ 、La3+ 和Y3+ 离子的加入能显著的提高配合物中Eu3+ 中心的发光强度, 这种荧光效应能减少较为昂贵的铕在配合物中的用量, 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多核配合物 敏化效应 稀土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烟酸、双水杨基缩乙二胺合铬(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保学 尚树川 +4 位作者 邹立状 王大庆 张晓凯 朱丽 任建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92-494,共3页
取代烟酸、双水杨基缩乙二胺合铬(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周保学,尚树川,邹立状,王大庆,张晓凯,朱丽,任建成(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济南,250014)关键词葡萄糖耐量因子,铬(Ⅲ)配合物,合成1974年Mertz[... 取代烟酸、双水杨基缩乙二胺合铬(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周保学,尚树川,邹立状,王大庆,张晓凯,朱丽,任建成(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济南,250014)关键词葡萄糖耐量因子,铬(Ⅲ)配合物,合成1974年Mertz[1]等人提出体内活性的葡萄糖耐量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络合物 烟酸 双水杨基 缩乙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Ⅲ)-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引发橙黄Ⅱ的脱色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峰 朱凡 +1 位作者 邓南圣 向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6-550,共5页
利用苯作为捕获剂确证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了羟基自由基 ,对染料橙黄Ⅱ在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引发下的光化学脱色规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12 5W高压汞灯 (λ≥ 36 5nm)照射下 ,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 利用苯作为捕获剂确证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了羟基自由基 ,对染料橙黄Ⅱ在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引发下的光化学脱色规律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12 5W高压汞灯 (λ≥ 36 5nm)照射下 ,铁 (Ⅲ ) 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氧化橙黄Ⅱ分子发色团使其脱色 ;8mg/L橙黄II溶液光照 1h后可脱色 6 0 %~ 70 % ;在 8~ 5 0mg/L初始质量浓度范围内 ,橙黄Ⅱ的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降低而升高 ,脱色过程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体系 pH值在 4 0~ 6 0之间脱色效果较好 ,而在Fe(Ⅲ )绝对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铁 (Ⅲ )与柠檬酸盐摩尔比小于 1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柠檬酸盐配合物 橙黄Ⅱ 光降解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埋銪(Ⅲ)络合物的聚氨酯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郝广杰 梁志武 +2 位作者 申小义 郭天瑛 张邦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5-278,共4页
以金有( )络合物Eu(TTA)3(TPPO)2(简称EuFC)为目标物,利用界面反应实现聚氨酯材料包囊EuFC,制得在特定波长下发光亮度高和光单色性好的红色荧光聚氨酯微球。结果表明,EuFC和聚氨酯链段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而显著提高了其耐溶剂性和抵抗... 以金有( )络合物Eu(TTA)3(TPPO)2(简称EuFC)为目标物,利用界面反应实现聚氨酯材料包囊EuFC,制得在特定波长下发光亮度高和光单色性好的红色荧光聚氨酯微球。结果表明,EuFC和聚氨酯链段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而显著提高了其耐溶剂性和抵抗荧光强度衰减的性能。所得产品可以用作涂料、油墨以及纸张的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微球 銪()络合物 荧光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Ⅲ)-羧基配位状态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伟 程潇甫 +1 位作者 王伟杰 张文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2-248,共7页
本文采用模型实验结合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单核单齿配位、单核螯合配位、多核单齿配位以及多核双点配位Cr(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结果显示,单核单齿配位体系的氧化还原稳定性低于单核螯合配位体系。模型实验与理论预测活性得... 本文采用模型实验结合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单核单齿配位、单核螯合配位、多核单齿配位以及多核双点配位Cr(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结果显示,单核单齿配位体系的氧化还原稳定性低于单核螯合配位体系。模型实验与理论预测活性得出的结论一致。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多核Cr(Ⅲ)离子与羧基形成单齿配位结合和双点单齿配位结合后理论参数的差异。前线轨道能差表明这些配合物中Cr(Ⅲ)的氧化还原稳定性顺序为:单核螯合配位>单核单齿配位>四核双点单齿配位>三核单齿配位>二核单齿配位。研究结果将有益于控制皮革中Cr(Ⅵ)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稳定性 配合物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探针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石展望 赵书林 李舒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在pH2.3~2.5的B-R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发生结合反应,引起配合物溶液褪色及吸光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其最大吸光度降低值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以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为光谱探针,分光光... 在pH2.3~2.5的B-R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发生结合反应,引起配合物溶液褪色及吸光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其最大吸光度降低值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基于此,建立了以钇(Ⅲ)-偶氮胂Ⅲ配合物为光谱探针,分光光度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人血清白蛋白的含量在0~20mg/L范围内与配合物吸光度的降低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52为2.60×10^6L·mol^-1·cm^-1;生物体内的常见物质基本上不干扰测定。本法可直接应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偶氮胂 配合物 蛋白质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色氨酸-咪唑三元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惠霞 王则民 +2 位作者 吴霞琴 杨海峰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08-412,共5页
本文合成了铕(Ⅲ)-色氨酸-咪唑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成键特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铕(Ⅲ)稀土离子、铕(Ⅲ)与色氨酸及咪唑混合溶液、铕(Ⅲ)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 本文合成了铕(Ⅲ)-色氨酸-咪唑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成键特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铕(Ⅲ)稀土离子、铕(Ⅲ)与色氨酸及咪唑混合溶液、铕(Ⅲ)二元及三元配合物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0.4~—1.0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配体为非电活性物质,铕(Ⅲ)及其与配体的混合溶液以及配合物均显示了准可逆的电子迁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咪唑 配合物 电化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依诺沙星与铁(Ⅲ)及其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光东 宋功武 蔡朝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1-24,共4页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依诺沙星 (ENX)及其铁络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Fe(Ⅲ )、DNA均能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ENX分子的荧光。并且用荧光法测定了ENX -Fe(Ⅲ )和ENX -DNA二元络合物的组成和形成常数。ENX -DNA的光谱图在有Fe(Ⅲ )存在...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依诺沙星 (ENX)及其铁络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Fe(Ⅲ )、DNA均能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ENX分子的荧光。并且用荧光法测定了ENX -Fe(Ⅲ )和ENX -DNA二元络合物的组成和形成常数。ENX -DNA的光谱图在有Fe(Ⅲ )存在时 ,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表明能够形成ENX -Fe(Ⅲ ) -DNA三元络合物。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三元络合物的荧光强度与天然DNA的浓度成线性关系。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进一步探讨了依诺沙星、Fe(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依诺沙星 Fe() DNA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加替沙星与Fe(Ⅲ)和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彭毛 陈娟 宋功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atifloxacin,GTF)、Fe(Ⅲ)与DNA三元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e(Ⅲ)和DNA均能猝灭GTF分子的荧光。测定了GTF-Fe(Ⅲ)和GTF-DNA形成二元络合物反应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考察了温度、溶液酸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及离子干扰情况,发现DNA以静态猝灭的方式猝灭GTF-Fe(Ⅲ)体系荧光。通过离子强度和热变性DNA实验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加替沙星、Fe(Ⅲ)和DNA之间存在沟槽结合和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度法 加替沙星 Fe() DNA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载流子传输功能基团咔唑和噁二唑的有机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怀军 汤昊 +2 位作者 张志国 袁继兵 张克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1-875,共5页
合成了一种含有载流子传输功能基团咔唑和噁二唑的有机铕(Ⅲ)配合物.在研究了光致发光等性能的同时,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 nm)/2.5%铕(Ⅲ)配合物:CBP(30 nm)/BCP(10 nm)/Alq3(30 nm)/LiF(1 nm)/Al(100 nm)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在612 n... 合成了一种含有载流子传输功能基团咔唑和噁二唑的有机铕(Ⅲ)配合物.在研究了光致发光等性能的同时,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 nm)/2.5%铕(Ⅲ)配合物:CBP(30 nm)/BCP(10 nm)/Alq3(30 nm)/LiF(1 nm)/Al(100 nm)的电致发光器件,器件在612 nm处有半峰宽为4 nm的高纯度的明亮红光发射,起亮电压约为6 V,在17.3 V时达到最大亮度1778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铕(111)配合物 咔唑 噁二唑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