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教育生态下人机协同教学范式转型
1
作者 袁磊 徐济远 刘沃奇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随着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度融入教育。教育生态正从传统数字教育形态跃迁为人机共生、交往理性的数智教育生态,成为“师—机—生”三元互动和物理、文化、数字三元交融的复合场域。本研究聚焦... 随着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的快速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深度融入教育。教育生态正从传统数字教育形态跃迁为人机共生、交往理性的数智教育生态,成为“师—机—生”三元互动和物理、文化、数字三元交融的复合场域。本研究聚焦数智教育生态四个核心维度的范式变革:教学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设计者,学生逐渐成为主动探索者,智能体作为教育“准主体”深度参与教学;知识观从静态走向动态,教学组织从单一走向混合;学习方式实现认知过程外显化,强调批判性使用与创造性应用知识;教学评价由结果导向转向多维整合,由静态测量转向动态适应。基于教学案例,本研究借助DeepSeek双模型架构设计了五阶段教学流程,开发了四类功能性教育智能体,并提出差异化智能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数智教育生态下人机协同教学提供实践范式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教育 人机协同教学 教育生态 教育智能体 Deep Se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顿与乔姆斯基在语言知识来源问题上的分歧
2
作者 丁晓梅 冯志伟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3,F0003,共10页
本文简述了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大语言模型的机理和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性,指出了辛顿和乔姆斯基在语言知识来源问题上的分歧,说明了所罗门诺夫归纳法是大语言模型的理论基础,建议把数字智能与人类智能结合起来,构建人机协作共同... 本文简述了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大语言模型的机理和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性,指出了辛顿和乔姆斯基在语言知识来源问题上的分歧,说明了所罗门诺夫归纳法是大语言模型的理论基础,建议把数字智能与人类智能结合起来,构建人机协作共同体。本文认为,语言学又将面临一场“人工智能革命”,这是继“乔姆斯基革命”之后的又一次语言学革命,这场人工智能革命将比“乔姆斯基革命”更加深刻,它将重塑语言学的面貌,把语言学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数字智能 人类智能 语言机能 所罗门诺夫归纳法 人机协作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视野下浙派民居风格生成路径探索
3
作者 陆激 沈东山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284-287,共4页
随着AIGC工具逐步介入建筑设计,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发生改变,人机协同成为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文章基于Stable Diffusion工具,展开建筑风格混合实验,通过对其结果中建筑风格的“发散”与“收敛”程度,进行控制并加以分析,观察人机协同设... 随着AIGC工具逐步介入建筑设计,设计师的工作方式发生改变,人机协同成为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文章基于Stable Diffusion工具,展开建筑风格混合实验,通过对其结果中建筑风格的“发散”与“收敛”程度,进行控制并加以分析,观察人机协同设计成果的可控性,提出基于“发散—收敛”机制的人机协同工作路径,并通过在浙派民居设计中的应用加以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人机协同 浙江民居 建筑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AI赋能的人机双师协同教学研究——基于清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案例分析
4
作者 李秀 陆军 牛佳丽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技术的出现,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文章从AI数字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平台建设、课程设计与实践四个方面,对GenAI赋能的人机双师协同教学展开了...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技术的出现,给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文章从AI数字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平台建设、课程设计与实践四个方面,对GenAI赋能的人机双师协同教学展开了探索:首先,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AI数字能力;接着,文章以人机双师互补、人机双师协同为理论框架,构建了GenAI赋能的人机双师协同教学模式;之后,文章从课程社区、互动社区、群学社区三个维度,介绍了人机双师协同的GenAI平台建设情况;最后,文章以清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人机双师协同的教学效果。研究发现,GenAI赋能的人机双师协同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AI数字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机协同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较高,课程的推荐度良好。文章对GenAI赋能的人机双师协同教学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为高校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径,有助于推动Gen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AI赋能 人机双师协同 AI数字能力 教学平台建设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触觉反馈的人-多机器人班组人员感知增强
5
作者 孙燈峰 曾洪 +1 位作者 张竞天 宋爱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7-276,共10页
为解决士兵在非开阔环境下缄默作战时,因视觉通道负荷过重、听觉通道受限导致对班组状态、任务目标位置等态势感知能力下降的问题,研发了一款前臂穿戴式多模态触觉反馈装置,提出了利用多模态触觉反馈技术提升班组人员态势感知能力的方法... 为解决士兵在非开阔环境下缄默作战时,因视觉通道负荷过重、听觉通道受限导致对班组状态、任务目标位置等态势感知能力下降的问题,研发了一款前臂穿戴式多模态触觉反馈装置,提出了利用多模态触觉反馈技术提升班组人员态势感知能力的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多模态触觉反馈的人-多机器人班组协同运动系统。在人-多机器人班组协同运动时,该系统利用装置挤压触觉、振动触觉模态向班组人员反馈班组速度一致性信息以及任务目标导航信息。在虚拟城市环境进行的班组长距离导航实验中,对比了视觉+触觉反馈、仅视觉反馈2种实验条件下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相较于仅视觉反馈条件,在视觉+触觉反馈条件下,任务完成总时间降低了7.93%,班组速度不一致时响应时间减少了61.89%,被试者主观感知有效性提升了35.59%。在人-多机器人班组协同运动时,利用多模态触觉反馈技术可以有效增强班组人员对班组状态、任务目标位置的态势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触觉反馈 感知增强 人-多机器人班组 人机协同 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学习的离散时间人机协作系统预定性能柔顺控制
6
作者 刘霞 王露 陈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1,共10页
为了使人机协作系统中机器人能够准确地顺应人类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学习的离散时间预定性能柔顺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外环采用在线顺序极限学习机算法估计人类行为,并将估计结果结合参考阻抗模型来重建参考轨迹。在内环建立了离散时... 为了使人机协作系统中机器人能够准确地顺应人类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学习的离散时间预定性能柔顺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外环采用在线顺序极限学习机算法估计人类行为,并将估计结果结合参考阻抗模型来重建参考轨迹。在内环建立了离散时间预定性能控制器用于跟踪重建后的参考轨迹,并利用时间延迟估计来获得机器人复杂的未知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性能,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的离散时间控制方法可更好地满足数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在减少计算和内存负担的基础上,使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跟踪误差能够满足预设性能要求。此外,该方法无需机器人精确的数学模型,同时还能减轻人类操作机器人的力量负担,保证人机协作的柔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控制 离散时间人机协作系统 人类行为估计 在线顺序极限学习机 预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过程写作的概念内涵、演进历程与当代启示
7
作者 李熹 董蓓菲 《写作》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后过程写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建立在辩证分析“过程写作运动”的基础上,以社会文化情境中写作实践活动的复杂属性和写作学习的动态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后现代哲学、语用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为方法论建构的写作教育思潮... 后过程写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建立在辩证分析“过程写作运动”的基础上,以社会文化情境中写作实践活动的复杂属性和写作学习的动态机制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后现代哲学、语用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融合为方法论建构的写作教育思潮。后过程写作先后经历批判性分析过程写作理论、明确提出方法论的社会学转向、系统性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颠覆性理论革新与实践转型四个阶段。后过程写作为数智时代我国写作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提供启示:加强写作认知过程与社会文化情境的互联互通、实现写作话语创新与教育实践转化的有机统一、促进写作实践主体与数字媒介技术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过程写作 教育思潮 写作话语 人机协同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8
作者 段俊霞 左建琴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ChatGPT是综合运用多项技术、多种算法以及多种模型的应用产品,具有资源整合、深度学习和人机交互的特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ChatGPT促使教育主体更多样化、教育客体更主动化、教育内容更丰富化、教育方式更个性化、教育... ChatGPT是综合运用多项技术、多种算法以及多种模型的应用产品,具有资源整合、深度学习和人机交互的特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ChatGPT促使教育主体更多样化、教育客体更主动化、教育内容更丰富化、教育方式更个性化、教育环境更免受时空限制。同时,ChatGPT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育深度、政治高度、情感温度带来了挑战。对此,为确保ChatGPT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增强ChatGPT使用者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让其学会提问和批判;加强“类ChatGPT”应用产品研发,完善反馈纠错系统;加强信息资源库建设,多发出中国声音;推动人机协同教育,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类ChatGPT” 人机协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MTPE到HACT:大语言模型驱动的翻译流程创新研究
9
作者 刘世界 张滟 《外语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大语言模型(LLMs)在翻译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推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TPE)流程的技术性变革。文章通过系统考察译前编辑、MTPE、自动译后编辑及“人工智能+译后编辑”的理论内涵与技术发展轨迹,结合当前LLMs在翻译领域中的实践应用,提出并... 大语言模型(LLMs)在翻译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推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TPE)流程的技术性变革。文章通过系统考察译前编辑、MTPE、自动译后编辑及“人工智能+译后编辑”的理论内涵与技术发展轨迹,结合当前LLMs在翻译领域中的实践应用,提出并明确界定了人智协同翻译(HACT)的概念内涵与核心特征。研究深入探讨了LLMs在HACT流程中的应用场景与实现策略,分析了HACT对译者角色定位、翻译项目管理、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等维度的影响,并从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行业协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推动HACT在语言服务行业中应用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智能技术赋能场景下的翻译流程创新与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LLMs) 翻译流程 翻译实践 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TPE) 人智协同翻译(HA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LM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智能体构建与应用研究
10
作者 肖洪云 徐佳钰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当前,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智能体构建和应用的研究,使混合式教学设计智能化成为可能。以LLM为核心,提出了“混合式教学设计”智能体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角色设定、行为配... 当前,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新常态。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智能体构建和应用的研究,使混合式教学设计智能化成为可能。以LLM为核心,提出了“混合式教学设计”智能体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角色设定、行为配置、优化完善三个模块。在项目式学习场景中,通过“师-生-机”三位一体的多维度协同,实现了智能体在确定项目驱动问题、设计项目方案、完成项目作品及完成项目作品评价等环节中的应用,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尽管“混合式教学设计”智能体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色,但由于对其研究和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使其更精准地赋能教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M 混合式教学设计 智能体 项目式学习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人机协同中介效应
11
作者 李季 杨蓉慧 +2 位作者 王静 李灏南 孔维布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5年第1期15-29,共15页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2010—2023年我国科技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人机协同指标,实证分析与检验新质生产力如何通过赋能人机协同实现企业高...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2010—2023年我国科技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人机协同指标,实证分析与检验新质生产力如何通过赋能人机协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能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新质生产力能通过赋能人机协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新质生产力通过提升自动化水平和资源分配精准度、知识的多元化与实时共享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的提高;通过增强企业声誉与企业价值提高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通过资源整合与信息整合促进企业内部的协同合作与创新。研究结论为企业加强人机协同的实践应用与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人机协同 文本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封箱机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架构
12
作者 王立春 胡伟 +6 位作者 夏勇 张宝 孙吉华 梁延刚 孙科 王奉秒 陈煜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4期131-134,共4页
进行装封箱机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架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装封箱机进行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通过及时洞察机组运行状态,快速识别和处理故障隐患,以免因故障停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相对于单机管理来说,机群管理的功能更加强大,可... 进行装封箱机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架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装封箱机进行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通过及时洞察机组运行状态,快速识别和处理故障隐患,以免因故障停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相对于单机管理来说,机群管理的功能更加强大,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生产任务,且通过协同调度管理能够增强各个机组设备的配合度,使设备机组的整体性能得到稳步提升。鉴于此,可以基于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技术构建装封箱机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架构,以期形成一个智能化管控平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封箱机 数字化 全生命周期管控 平台构建 协同调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辅助教师作文评价的效果研究——以九年级语文作文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军其 刘萌 +2 位作者 王嘉桐 雷爽 吴飞燕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10期53-64,共12页
当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凭借其卓越的自然语言处理和内容创新能力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创新升级作文评价工具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但AIGC辅助教师进行作文评价的效果仍有待进... 当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凭借其卓越的自然语言处理和内容创新能力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创新升级作文评价工具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但AIGC辅助教师进行作文评价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探究。为此,文章首先收集了104篇九年级学生的作文,并由AIGC工具和五位教师分别针对作文的内容、语言和结构维度进行评价。然后,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两种评价来源信息的评价数量、类型、层次以及准确度进行差异对比,并使用主题分析法分析了针对教师的访谈内容。研究结果表明,AIGC可以在作文评价中与教师达成评价策略互补,有效提高评价效率,但仍需提高评价深度和精准度。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果得出相关启示,揭示了AIGC辅助教师进行作文评价的效果,以期为推动AIGC与作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作文 作文评价 教师评价 AIGC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追踪机的多特征融合习题推荐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诸葛斌 汪盈 +4 位作者 肖梦凡 颜蕾 王冰雁 董黎刚 蒋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7,共13页
个性化习题推荐是智慧教育个性化服务领域的重要课题,然而传统的习题推荐算法对于学生特征的研究不够彻底,对于学生知识掌握与答题行为之间的关联信息挖掘未能充分,导致推荐精准度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知识追踪机(KTM)和基于用户... 个性化习题推荐是智慧教育个性化服务领域的重要课题,然而传统的习题推荐算法对于学生特征的研究不够彻底,对于学生知识掌握与答题行为之间的关联信息挖掘未能充分,导致推荐精准度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知识追踪机(KTM)和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提出一种基于KTM多特征融合的习题推荐模型SKT-MFER。该模型首先构造了一个融入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的知识追踪模型KTM-LC,精准挖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接着设置两次筛选,先利用知识点掌握矩阵初步筛选出相似的学生,再根据认知状态相似度和习题难度相似度组合而成的综合相似度进行二次筛选,双重过滤以保障习题推荐的准确度。通过广泛的实验证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一些现有的基线模型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习题推荐 知识追踪 协同过滤 因子分解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作下的共享心智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艺龄 陈彦君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1期64-72,共9页
人机协调共生是当下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智能技术内部“黑箱”效应带来的透明度低、可控性低等问题使人机协作时常产生冲突和矛盾。在此背景下,共享心智模型成为引导人机协作团队成员相互理解、协调的关键概念。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 人机协调共生是当下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智能技术内部“黑箱”效应带来的透明度低、可控性低等问题使人机协作时常产生冲突和矛盾。在此背景下,共享心智模型成为引导人机协作团队成员相互理解、协调的关键概念。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共享心智模型的发展历程与经典的测量与评估方法。随后,文章以共享心智模型为基础引入“扩展思维”这一概念,设计了人机协作下的共享心智模型;同时,结合共享心智模型的经典计算与测量方法,文章提出了人机协作下共享心智模型的计算框架与测量思路。最后,文章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发现人机协作下的共享心智模型能有效促进团队合作和任务绩效,由此验证了人机协作下共享心智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文章提出的人机协作下的共享心智模型可为教育领域人机协作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支持,并为辅助人机协同学习与教师教育决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心智模型 人机协作 团队合作 任务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产品智能设计的演进路径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柴春雷 张熙元 +4 位作者 丁诗莹 印杨 顾瑾钰 陈映嫔 邱懿武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生成式A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正逐渐成为实现产品智能设计的关键手段,但当前对生成式AI驱动产品智能设计的演进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尚未有完整、系统的讨论。本文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2...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生成式A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正逐渐成为实现产品智能设计的关键手段,但当前对生成式AI驱动产品智能设计的演进路径和未来发展趋势尚未有完整、系统的讨论。本文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2014年至2023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通过时空演进图谱,本文解析了生成式AI从其萌芽期至爆发期的演进路径,并总结了研究热点;另一方面,本文从设计过程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需求分析、灵感探索、概念生成和设计评估四个阶段中生成式AI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本文从设计师在产品智能设计中的新角色和关键创新设计思维,以及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产品智能设计的趋势两个维度探讨了生成式AI驱动产品智能设计的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产品智能设计 演进路径 设计过程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下的煤机装备供应链协同管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悦 刘佳音 +1 位作者 宫成 何龙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188,共8页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工业技术的发展,煤机装备制造产业的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针对传统模式下的煤机装备制造供应链各参与方所存在的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与业务流转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主从多链结构的煤机装备供应链...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工业技术的发展,煤机装备制造产业的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针对传统模式下的煤机装备制造供应链各参与方所存在的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与业务流转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主从多链结构的煤机装备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将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与再制造商、煤炭开采企业以及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相连接起来。设计了适用于煤机装备供应链的平台技术架构,搭建了模拟煤机装备供应链场景下的主从多链网络结构并测试了吞吐量与存储性能,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煤机装备制造领域的实用优势,为煤机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煤机装备制造 主从多链 供应链协同管理 装备再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融合的手眼协同超视野目标测量与3D重建
18
作者 张波涛 李正强 +2 位作者 华超豪 谢佳龙 吕强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115,共14页
针对动态深度相机单帧视野受限问题,及多帧拼接中的噪声扰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融合的大型3D目标的位姿测量与重建方法。该方法搭建了深度相机的性能梯度分层模型,采用基于点云法向量的多视角扫描位姿预测,并以高度约束的RANSAC(... 针对动态深度相机单帧视野受限问题,及多帧拼接中的噪声扰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融合的大型3D目标的位姿测量与重建方法。该方法搭建了深度相机的性能梯度分层模型,采用基于点云法向量的多视角扫描位姿预测,并以高度约束的RANSAC(HC-RANSAC)拟合目标三维模型。以机械臂末端搭载的深度相机进行多角度扫描测量,并将多视角扫描采样所获数据在局部基准坐标系下进行目标模型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深度相机或基于云台视觉的三维重建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大的重建视野和良好的重建精度,可在近距离范围中对大目标进行重建,解决了视野与精度难以兼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手眼协同 多视角融合 位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人/无人系统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方法:综述与展望
19
作者 辛斌 虞睿 张佳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综述了有人/无人系统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方法。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从有人/无人系统的人机关系和任务规划流程2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引出任务理解、任务分解、任务分配、行动序列生成和方案评估等5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分别对相关... 综述了有人/无人系统协同作战任务规划方法。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从有人/无人系统的人机关系和任务规划流程2个方面对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引出任务理解、任务分解、任务分配、行动序列生成和方案评估等5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分别对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综述。最后综合对有人/无人系统协同作战任务规划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该领域的未来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人/无人系统 任务规划 协同作战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机器共鸣:人机协同设计的发展与挑战
20
作者 王一帆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5期11-16,共6页
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已经不再仅仅是执行任务的工具,逐渐涉足人类创造性的领域,其中包括极富创意的艺术设计。本文首先梳理了机器参与艺术设计的模仿、助理、创造三个阶段。之后分析了人工智能参与艺术设计的现状,通过监督学习和无监督... 在人工智能时代,机器已经不再仅仅是执行任务的工具,逐渐涉足人类创造性的领域,其中包括极富创意的艺术设计。本文首先梳理了机器参与艺术设计的模仿、助理、创造三个阶段。之后分析了人工智能参与艺术设计的现状,通过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产生丰富的视觉内容,同时也分析了人工智能设计的不可控性、缺少创新以及偏见与平均化的局限。最后提出了人机协同设计的发展趋势,包括建立智能设计标准、建立高质量训练样本、增加多种人机交流方式,以及平衡人机之间的权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设计 人机协同设计 智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