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晋西黄土区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小气候及其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许华森
毕华兴
+5 位作者
高路博
廖文超
陈俊刚
云雷
鲍彪
杨宗儒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2期9-15,共7页
为了评价果农间作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指导果农间作系统的物种选择和行间配置等农艺措施的生产实践,以晋西黄土区山西省吉县3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1)、5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2)、7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3)和大...
为了评价果农间作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指导果农间作系统的物种选择和行间配置等农艺措施的生产实践,以晋西黄土区山西省吉县3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1)、5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2)、7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3)和大豆单作系统(CK)为对比试验材料,通过布设根障,在分析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小气候各因子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不同树龄间作系统的小气候综合效应,并评价小气候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大豆单作系统相比,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光合有效辐射强度降低了30.3% ~ 59.0%,气温下降了5.9%~17.9%,表层土壤温度下降了14.6%~42.7%,空气相对湿度增加了7.0% ~ 17.9%;2)随着树龄的增加,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对大豆单作系统的小气候关联系数逐渐降低,其中,小气候各因子中,空气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与大豆单作系统的关联度最小;3)各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大豆根茎叶生物量和产量均低于大豆单作系统.树龄越大,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光拦截作用和降温增湿作用越明显,小气候综合效应也越强,但各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小气候均会对间作大豆生产力水平产生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
小气候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小气候综合效应
大豆生产力
晋西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晋西苹果与大豆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廖文超
毕华兴
+2 位作者
高路博
许华森
常译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选取研究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4,6和8年生苹果(Malus pumila)+大豆(Glycine max)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间作系统土壤养分(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全氮)含量进行了定位、定量监测。结...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选取研究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4,6和8年生苹果(Malus pumila)+大豆(Glycine max)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间作系统土壤养分(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全氮)含量进行了定位、定量监测。结果表明:(1)在垂直方向上,不同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全氮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再减少;(2)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树行距离的增加,4年生间作系统与6年生间作系统土壤养分总体上呈现"W"型分布,而在8年生间作系统中呈现"M"型分布(全氮除外),极值分别出现在距树行1.5,2.5,3.5m处,且极大值点养分含量与极小值点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3)随着树龄增长,果树与农作物的养分竞争关系逐渐发生变化,且在8年生间作系统中养分竞争最激烈。基于间作系统土壤养分特征,建议在田间施肥管理时,应以施氮肥为主,且随着树龄的增长应该适时增大复合界面的距离或停止复合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树龄
苹果+大豆间作
土壤养分
分布特征
晋西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西黄土区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小气候及其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许华森
毕华兴
高路博
廖文超
陈俊刚
云雷
鲍彪
杨宗儒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吉县林业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2期9-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水肥耦合调控试验研究"(3130053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种间关系及其调控技术研究"(2011BAD38B0202)
文摘
为了评价果农间作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指导果农间作系统的物种选择和行间配置等农艺措施的生产实践,以晋西黄土区山西省吉县3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1)、5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2)、7年生苹果+大豆间作系统(T3)和大豆单作系统(CK)为对比试验材料,通过布设根障,在分析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小气候各因子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不同树龄间作系统的小气候综合效应,并评价小气候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大豆单作系统相比,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光合有效辐射强度降低了30.3% ~ 59.0%,气温下降了5.9%~17.9%,表层土壤温度下降了14.6%~42.7%,空气相对湿度增加了7.0% ~ 17.9%;2)随着树龄的增加,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对大豆单作系统的小气候关联系数逐渐降低,其中,小气候各因子中,空气相对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与大豆单作系统的关联度最小;3)各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大豆根茎叶生物量和产量均低于大豆单作系统.树龄越大,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光拦截作用和降温增湿作用越明显,小气候综合效应也越强,但各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的小气候均会对间作大豆生产力水平产生负面效应.
关键词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
小气候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小气候综合效应
大豆生产力
晋西黄土区
Keywords
malus
pumila
and
glycine
max
intercropping
system
microclimate factors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microclimate
productivity of
glycine
max
the Loess Plateau of West Shanxi Province
分类号
S162.5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晋西苹果与大豆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廖文超
毕华兴
高路博
许华森
常译方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效可持续农林复合系统构建及调控技术研究"(2011BAD38B02)
文摘
为了研究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选取研究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4,6和8年生苹果(Malus pumila)+大豆(Glycine max)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间作系统土壤养分(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全氮)含量进行了定位、定量监测。结果表明:(1)在垂直方向上,不同树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全氮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再减少;(2)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树行距离的增加,4年生间作系统与6年生间作系统土壤养分总体上呈现"W"型分布,而在8年生间作系统中呈现"M"型分布(全氮除外),极值分别出现在距树行1.5,2.5,3.5m处,且极大值点养分含量与极小值点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3)随着树龄增长,果树与农作物的养分竞争关系逐渐发生变化,且在8年生间作系统中养分竞争最激烈。基于间作系统土壤养分特征,建议在田间施肥管理时,应以施氮肥为主,且随着树龄的增长应该适时增大复合界面的距离或停止复合经营。
关键词
不同树龄
苹果+大豆间作
土壤养分
分布特征
晋西黄土区
Keywords
ladder age
malus pumila 4- glycine max intercropping
soil nutri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ristics
the loess region of West Shanxi Province
分类号
S158.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晋西黄土区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小气候及其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许华森
毕华兴
高路博
廖文超
陈俊刚
云雷
鲍彪
杨宗儒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晋西苹果与大豆间作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廖文超
毕华兴
高路博
许华森
常译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