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改性纳米氧化镁对短氟碳链泡沫性能影响
1
作者 欧红香 闵政 +3 位作者 薛洪来 曹海珍 毕海普 王钧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77-5184,共8页
为了解决短氟碳链泡沫稳定性差的缺点,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镁纳米颗粒(MNPs)疏水改性得到不同水接触角的G-MNPs,研究疏水改性MNPs对短氟碳链泡沫性能和灭火性能的影响。采用硬脂酸对MNPs分别改性60min、90min、120min和150min,测试了G-MNP... 为了解决短氟碳链泡沫稳定性差的缺点,采用硬脂酸对氧化镁纳米颗粒(MNPs)疏水改性得到不同水接触角的G-MNPs,研究疏水改性MNPs对短氟碳链泡沫性能和灭火性能的影响。采用硬脂酸对MNPs分别改性60min、90min、120min和150min,测试了G-MNPs表面形态、粒径分布、疏水性、热稳定性以及溶液分散度,研究了疏水改性对泡沫稳定性、发泡能力、泡沫粗化、灭火性能和抗烧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疏水改性时间为120min时,改性MNPs水接触角最大,达到138.4°;G-MNPs表面形貌粗糙度增加,颗粒粒径增大,高温下热稳定性良好;疏水改性对泡沫溶液表面张力和黏度几乎没有影响;疏水角为90.0°时,G-MNPs泡沫溶液发泡性能、稳定性能、灭火性能、抗烧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 疏水改性 纳米氧化镁 短氟碳链泡沫 灭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52
2
作者 邹涛 郭灿雄 +1 位作者 段雪 张密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07-71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无N2气保护下制备了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75 9emu g的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用NaOH溶液沉淀Fe3+和Fe2+混合溶液的过程中,考察了n(Fe2+)∶n(Fe3+)、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总铁浓度和NaOH溶液浓度等条件对Fe3O4纳米粒子的粒... 采用共沉淀法在无N2气保护下制备了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75 9emu g的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用NaOH溶液沉淀Fe3+和Fe2+混合溶液的过程中,考察了n(Fe2+)∶n(Fe3+)、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总铁浓度和NaOH溶液浓度等条件对Fe3O4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及磁性的影响。当n(Fe2+)∶n(Fe3+)=5 5∶1 0,晶化时间为2h,晶化温度为50℃时,Fe3O4纳米粒子磁性最佳。所制得的Fe3O4粒子为结晶完整、具有较高纯度和粒径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形纳米颗粒;其相变温度随着Fe3O4纳米粒子粒径的减小而降低。Fe3O4纳米粒子的等电点约为pH=7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性 FE3O4 纳米粒子 制备 性能表征 粒度控制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令允 李凤生 +2 位作者 姜炜 王英会 周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6-559,567,共5页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 本文采用液相沉积法制备出了满足免疫磁珠用磁核的粒径和磁性要求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考察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粒子的粒径和磁性能的影响,并借助不同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粒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1,Fe3O4/TEOS物质的量的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C,搅拌速度为800rpm;在此实验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在20nm左右,呈球形且分散较均匀,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粒子 Fe3O4/SiO2复合粒子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含羧基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吉丽 韩兆让 +3 位作者 王莉 刘春丽 余娜 张群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 e3O4纳米微粒,并对F e3O4微球表面进行改性,以磁性F e3O4为核,通过苯乙烯和丙烯酸的乳液共聚,制备了粒径均匀、以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为壳、表面含有一定羧基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复合微球。测定了此微球的形态、结...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 e3O4纳米微粒,并对F e3O4微球表面进行改性,以磁性F e3O4为核,通过苯乙烯和丙烯酸的乳液共聚,制备了粒径均匀、以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为壳、表面含有一定羧基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复合微球。测定了此微球的形态、结构和粒径,探讨了聚合单体、乳化剂等因素对微球合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乳液聚合 核壳粒子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对Pb^(2+)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尹甲兴 王雪兆 +2 位作者 齐连怀 郝营 陈志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511-2515,共5页
采用改进的高温分解法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其表面包覆SiO2,以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对复合粒子进行表面氨基化修饰,制备出氨基化磁性复合纳米粒子Fe3O4@SiO2—NH2。利用红外光谱(FT-IR)、透... 采用改进的高温分解法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其表面包覆SiO2,以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对复合粒子进行表面氨基化修饰,制备出氨基化磁性复合纳米粒子Fe3O4@SiO2—NH2。利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作为吸附剂在不同条件下对Pb2+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均匀大约在50nm,粒子表面拥有丰富的氨基功能基团;复合粒子饱和磁化强度为69.50A.m2/kg,具有超顺磁性。吸附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氨基化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对Pb2+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含铅废水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PB2+ 吸附剂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Fe_3O_4/PMMA复合纳米微粒 被引量:18
6
作者 安丽娟 李兆强 +1 位作者 王燕萍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72-1375,共4页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微粒.作为聚合反应引发剂的3-氯丙酸,首先与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微粒表面的部分油酸置换,然后在Fe3O4纳米微粒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用TEM,F...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微粒.作为聚合反应引发剂的3-氯丙酸,首先与油酸修饰的Fe3O4纳米微粒表面的部分油酸置换,然后在Fe3O4纳米微粒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用TEM,FTIR,XRD和DSC表征.磁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磁性高分子纳米微粒仍具有超顺磁性,但由于聚合物的存在,其饱和磁化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纳米微粒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PMMA 磁性复合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包覆Fe_3O_4纳米粒子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余宗宝 吴雪莲 +2 位作者 任丽宏 徐志雄 李国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71,共3页
液相共沉积法制备正庚烷基磁性液体,为了研究油酸对纳米粒子的包覆作用,采用红外光谱分别测试Fe3O4纳米粒子、油酸及正庚烷基铁氧体磁性液体。比较其结果得出,油酸通过端羧基与Fe3O4纳米粒子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对其表面包覆,包覆过程... 液相共沉积法制备正庚烷基磁性液体,为了研究油酸对纳米粒子的包覆作用,采用红外光谱分别测试Fe3O4纳米粒子、油酸及正庚烷基铁氧体磁性液体。比较其结果得出,油酸通过端羧基与Fe3O4纳米粒子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对其表面包覆,包覆过程没有破坏油酸的非极性链,确保包覆后的油酸具有与非极性载液相容性,此为磁性液体表面活性剂的本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包覆 磁性液体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四氧化三铁化学法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付佳 许启明 李宁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7,共3页
纳米磁性材料作为一种新兴功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物理、化学等方面表现出与常规磁性材料不同的特殊用途。纳米四氧化三铁就是其中一种多功能磁性材料,在磁记录材料、磁流体、催化、医药、颜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纳米磁性材料作为一种新兴功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物理、化学等方面表现出与常规磁性材料不同的特殊用途。纳米四氧化三铁就是其中一种多功能磁性材料,在磁记录材料、磁流体、催化、医药、颜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的液相化学制备方法:共沉淀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等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上述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介绍了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在磁性液体、磁记录材料、催化、生物医药、微波吸收材料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发展趋势,并提出其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化学合成 纳米颗粒 磁性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磁性液体的制备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思林 滕荣厚 于英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9-370,共2页
探讨了 Fe(CO)5热分解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制备金属磁性液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CO)5热分解温度为180~225℃、Fe(CO)5蒸发温度为 30~50℃、稀释比为 30: 1~50:1的条件下,采用亚胺或复合... 探讨了 Fe(CO)5热分解条件和表面活性剂对制备金属磁性液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CO)5热分解温度为180~225℃、Fe(CO)5蒸发温度为 30~50℃、稀释比为 30: 1~50:1的条件下,采用亚胺或复合型表面活性可以制备性能较好的金属磁性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纳米颗粒 金属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积法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令允 姜炜 +2 位作者 李凤生 王英会 周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Fe3O4与TEOS物质的数量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800r/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粒径在20nm左右,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呈球形且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FE3O4 液相沉积 Fe3O4/SiO2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气体水合物蓄冷工质的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光 祁影霞 +2 位作者 姬利明 张华 汤成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3,43,共5页
总结了目前制冷剂水合物蓄冷工质的试验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制冷剂气体水合物蓄冷工质的替代选择问题以及试验研究方面的新动向。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制冷剂水合物 蓄冷 纳米 磁场 超声波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包覆碳纳米管软磁性纳米复合微粒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蒋峰景 浦鸿汀 +1 位作者 杨正龙 殷俊林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用水解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外包覆Fe3O4,制备了CNTs/Fe3O4纳米复合磁性微粒,借助透射电镜、振动探针式磁强计和外加磁场黏度计对其微观形貌、静态磁性能、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O4在碳纳米管(直径约20nm)... 用水解沉淀法在碳纳米管(CNTs)外包覆Fe3O4,制备了CNTs/Fe3O4纳米复合磁性微粒,借助透射电镜、振动探针式磁强计和外加磁场黏度计对其微观形貌、静态磁性能、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3O4在碳纳米管(直径约20nm)表面形成了紧密的包覆层,微粒呈一维纳米管状结构,平均管径约60nm,平均表观密度为1.8g/cm3,为传统磁流变液中所用铁粉等软磁性颗粒密度的四分之一。复合微粒的磁滞回线与Fe3O4纳米颗粒较为相似,具有较好的软磁性,其饱和磁感应强度(Bs)为0.21T,矫顽力(Hc)为7.67kA/m,用该软磁性复合微粒配制的磁流变液具有良好的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性微粒 碳纳米管 FE3O4 沉降稳定性 磁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对聚苯乙烯催化加氢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宏勇 强明辉 +2 位作者 李军章 李云庆 王家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3-76,80,共5页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利用硅酸钠水解、缩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SiO2/Fe3O4复合纳米粒子。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将所得的磁性纳米SiO2/Fe3O4用有机...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利用硅酸钠水解、缩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SiO2/Fe3O4复合纳米粒子。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将所得的磁性纳米SiO2/Fe3O4用有机硅改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进行表面修饰,利用原位还原RuCl3的方法将金属Ru负载到磁性载体上,制备了磁性纳米催化剂Ru/PVP/SiO2/Fe3O4。探讨了所得催化剂对聚苯乙烯氢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压力、温度、时间以及溶剂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加,催化活性提高;当反应温度为393K、氢气压力为8 MPa、反应时间为5 h时,聚苯乙烯氢化度可以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氢化 聚苯乙烯 磁性粒子 氢化聚苯乙烯 纳米钌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聚苯乙烯均匀分散体系的制备及结构 被引量:14
14
作者 章永化 陈守明 +4 位作者 陈建华 熊红兵 张启卫 沈辉 龚克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17-1720,共4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纳米颗粒,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苯乙烯为载液,制备了稳定的纳米Fe_3O_4可聚合磁流体,将可聚合磁流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制成纳米Fe_3O_4/聚苯乙烯均匀分散体系,用WAXRD研究了Fe_3O_4纳米粒子的结晶情况;用FTIR...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Fe_3O_4纳米颗粒,以油酸为表面活性剂,苯乙烯为载液,制备了稳定的纳米Fe_3O_4可聚合磁流体,将可聚合磁流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制成纳米Fe_3O_4/聚苯乙烯均匀分散体系,用WAXRD研究了Fe_3O_4纳米粒子的结晶情况;用FTIR研究了油酸表面改性前后Fe_3O_4粒子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用TEM研究了Fe_3O_4颗粒的粒径大小及其在苯乙烯单体和聚苯乙烯中的分散情况;用DSC和TGA研究了纳米Fe_3O_4/聚苯乙烯均匀分散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Fe_3O_4为立方晶型,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油酸分子在Fe_3O_4表面是化学吸附,经表面处理的Fe_3O_4超细颗粒在苯乙烯和聚苯乙烯基体中分散较均匀。界面粘结较好,含1.8%Fe_3O_4纳米颗粒的聚苯乙烯的最大热失重温度比聚苯乙烯提高了13 K,Fe_3O_4/聚苯乙烯复合体系的饱和磁化强度σ_s为17.43 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聚苯乙烯 均匀分散体系 制备 结构 可聚合磁流体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颗粒及其磁流体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符晓兰 卞学海 +1 位作者 赵亚萍 蔡再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1-345,361,共6页
以氨水为沉淀剂,利用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超顺磁性纳米Fe3O4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n(Fe3... 以氨水为沉淀剂,利用改进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超顺磁性纳米Fe3O4颗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当n(Fe3+)/n(Fe2+)=1.75,温度为60℃,pH值为9时,超声波预处理制备的Fe3O4颗粒平均粒径在23 nm左右,饱和磁化强度(Ms)达到61.63 emu/g,具有超顺磁性.同时利用油酸钠和聚乙二醇4000(PEG 4000)的协同作用制得了稳定分散的纳米Fe3O4磁流体,当二者加入量与纳米Fe3O4颗粒质量比均为2.00∶3.48时,制备的纳米Fe3O4磁流体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 纳米四氧化三铁磁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纳米磁性球电化学检测特定序列DNA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爱丽 彭图治 程琼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纳米磁性羧基球 ,利用化学偶联法将末端修饰氨基的寡聚核苷酸固定在纳米磁性球表面 ,制成新型核酸探针 ,该探针可特异性结合目标单链寡聚核苷酸 .在磁场作用下 ,将纳米磁珠与本体溶液分离并富集在电极表面 ,以中性红...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纳米磁性羧基球 ,利用化学偶联法将末端修饰氨基的寡聚核苷酸固定在纳米磁性球表面 ,制成新型核酸探针 ,该探针可特异性结合目标单链寡聚核苷酸 .在磁场作用下 ,将纳米磁珠与本体溶液分离并富集在电极表面 ,以中性红为嵌合指示剂 ,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杂交结果 .经过条件优化 ,本法测定 DNA的浓度线性范围为 1 .0× 1 0 - 6 ~ 5 .0× 1 0 - 9mol/L,检出限为 8.6× 1 0 - 1 0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球 特定序列DNA 富集 中性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H纳米助剂回收制备烧结钕铁硼永磁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超 刘卫强 +2 位作者 岳明 张东涛 张久兴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7059-17061,17065,共4页
采用NdH纳米掺杂的方法对废旧烧结钕铁硼磁体进行了回收制备。研究了不同NdH纳米粉掺杂量对再制造烧结钕铁硼磁性能的影响。随着NdH纳米粉末掺杂量的增多,烧结磁体矫顽力从926.54 kA/m增加到1 299.87 kA/m;剩磁首先相对稳定在1.296 T,... 采用NdH纳米掺杂的方法对废旧烧结钕铁硼磁体进行了回收制备。研究了不同NdH纳米粉掺杂量对再制造烧结钕铁硼磁性能的影响。随着NdH纳米粉末掺杂量的增多,烧结磁体矫顽力从926.54 kA/m增加到1 299.87 kA/m;剩磁首先相对稳定在1.296 T,在掺杂量>2.0%(质量分数)后,剩磁逐渐下降。与原始磁体相比,2.0%(质量分数)NdH纳米粉掺杂磁体性能最佳,矫顽力回复97.5%,剩磁回复95.9%,磁能积回复89.7%。通过计算,掺杂3.0%(质量分数)NdH纳米粉后,再制造烧结磁体中富钕相体积分数从3.03%增加到5.70%,然而其晶粒尺寸从8.18μm增长至11.68μm。结合微观分析与磁性能,2.0%(质量分数)NdH纳米粉掺杂磁体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再制造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 NdH纳米颗粒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合成纳米Fe_3O_4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宇翔 张莉苹 +1 位作者 邵建国 陈娅如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5-1209,共5页
采用溶剂热还原方法,以FeCl3.6H2O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双表面活性剂,在180℃条件下合成了粒径从72 nm到447 nm的纳米Fe3O4粒子,研究了NaAc.3H2O在体系中的作用,探讨了反应时间,铁源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 采用溶剂热还原方法,以FeCl3.6H2O和乙二醇为原料,采用双表面活性剂,在180℃条件下合成了粒径从72 nm到447 nm的纳米Fe3O4粒子,研究了NaAc.3H2O在体系中的作用,探讨了反应时间,铁源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反应条件对产物的影响.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NaAc.3H2O在反应中起着引导产物生成和分散剂的作用,Fe3O4粒径受反应时间,铁源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合成的Fe3O4粒子显示出高的磁性能,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Fe3O4 溶剂热合成 磁性能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聚合物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志军 彭凯 +1 位作者 路文忠 周思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198-200,205,共4页
近年来,对于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作为磁性功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鉴于此,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Fe3O4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分析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简单介绍了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 近年来,对于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研究作为磁性功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鉴于此,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Fe3O4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分析讨论了各种制备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简单介绍了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在此领域内的应用,并对微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4纳米粒子 磁性高分子微球 制备 活性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Au和Fe_3O_4@Ag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庄严 周群 周全法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13,共5页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铁盐和亚铁盐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磁性纳米Fe3O4,再用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磁性粒子,连接金、银纳米粒子制备了核壳结构的功能性微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将铁盐和亚铁盐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磁性纳米Fe3O4,再用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磁性粒子,连接金、银纳米粒子制备了核壳结构的功能性微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仪(UV-Vis)对粒子的结构与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磁性Fe3O4纳米粒子属立方晶型,Fe3O4@Au和Fe3O4@Ag粒子包裹完全,形状趋近于球形,兼有磁性和金、银纳米粒子的特性,对硝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磁性纳米粒子 核-壳 共沉淀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