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7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ar-infrared all-fiber mode monitor based on the mini-two-path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1
作者 ZHU Xiao-Jun LIU Yu +5 位作者 WU Yue ZHUANG Hao-Ran SUN Dan SHI Yue-Chun CAO Juan YANG Yong-Jie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A novel near-infrared all-fiber mode monitor based on a mini-two-path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TP-MZI)is proposed.The MTP-MZI mode monitor is created by fusing a section of(no-core fiber,NCF)and a(single-mode fibe... A novel near-infrared all-fiber mode monitor based on a mini-two-path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MTP-MZI)is proposed.The MTP-MZI mode monitor is created by fusing a section of(no-core fiber,NCF)and a(single-mode fiber,SMF)together with an optical fiber fusion splicer,establishing two distinct centimeter-level optical transmission paths.Since the high-order modes in NCF transmit near-infrared light more sensitively to curvature-induced energy leakage than the fundamental mode in SMF,the near-infrared high-order mode light leaks out of NCF when the curvature changes,causing the MTP-MZI transmission spectrum to change.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vature,transmission spectrum,and spatial frequency spectrum,the modes involved in the interference can be studied,thereby revealing the mod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ar-infra⁃red light in optical fibers.In th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higher-order modes were excited by inserting a novel hollow-core fiber(HCF)into the MTP-MZI.When the curvature of the MTP-MZI changes,the near-infrared light high-order mode introduced into the device leaks out,causing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to return to its origi⁃nal state before bending and before the HCF was splic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TP-MZI mode monitor can monitor the fiber modes introduced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providing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oundations for near-infrared all-fiber mode monitoring in opt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infrared mode monitor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two-path structure all-fiber-form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Mach-Zehnder的电缆舞动监测系统设计
2
作者 衣文索 寇汉鹏 +3 位作者 聂大禹 冯振华 陈学峰 王普莫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8-1253,共6页
针对传统电缆舞动检测器在面对电磁干扰和持续供电时灵敏度低、信噪比差、安装复杂和需额外供电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端Mach-Zehnder(M-Z)电缆扰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双端光纤M-Z光路结构,可实现长距离、大尺度、多维度的在线监测和... 针对传统电缆舞动检测器在面对电磁干扰和持续供电时灵敏度低、信噪比差、安装复杂和需额外供电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端Mach-Zehnder(M-Z)电缆扰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双端光纤M-Z光路结构,可实现长距离、大尺度、多维度的在线监测和结构安全预警,从而实时定位舞动位置.该系统的检波器力学单元采用硅胶弹性体和黄铜质量块推挽式结构,经ANSYS软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后,得出其固有频率为106.77 Hz,与实验所测数据的相对误差仅为1.65%.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在0~140 Hz内的相对灵敏度为41.25~66.78 dB (rad/Pa),对舞动信号具有较高灵敏度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Z干涉仪 光纤传感 推挽式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3
作者 WANG Jin-jiang JIANG Lun +3 位作者 TONG Shou-feng PEI Hui-yi CUI Yong GUO Ming-hang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9-1511,共23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DASH)interferometer in harsh temperatures,an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Firstly,the correlation bet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DASH)interferometer in harsh temperatures,an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Firstl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ference phase and temperature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phase algorithm of the interferometer.Secondly,the optical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 model and thermal deformation data acquisition model are designed.The deformation data of the interference module and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given by temperature load simulation analysis,and the phase error caused by thermal deformation is obtained by fitting.Finally,based on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rmal deformation of each component,a reasonable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erence module occupies the main cause,the temperature must be controlled within(20±0.05)℃,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rts,and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 part is 3.8 m/s.The thermal drift between the magnification of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thermal drif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detector should occupy the secondary cause,which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20±2)℃,and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 part is 3.05 m/s.In summary,the wind measurement error caused by interference module,imaging optical system,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detector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6.85 m/s.The analysis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ASH interferomete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interference modul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opto-mechanical 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phase error temperatur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及其在光纤自发布里渊散射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何玉钧 李永倩 +2 位作者 杨志 尹成群 芳野俊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65-869,共5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全光纤 Mach- Zehnder干涉仪的分光原理 ,并将所研制的全光纤单通Mach- Zehnder干涉仪和双通 Mach- Zehnder干涉仪应用于自发布里渊散射光谱的测量 。
关键词 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布里渊散射 瑞利散射 自由程 分光原理 光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型的基于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BOTDR系统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玉钧 尹成群 +1 位作者 李永倩 杨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1-724,共4页
报道了新型的分布式传感测量布里渊光时域反射 (BOTDR)系统 布里渊散射频移和强度均依赖于温度和应变 ,因此 ,BOTDR利用光纤中的自发布里渊散射作为测量信号可以实现分布式温度和应变测量 在BOTDR中 ,光源采用窄谱半导体激光器 ,并由... 报道了新型的分布式传感测量布里渊光时域反射 (BOTDR)系统 布里渊散射频移和强度均依赖于温度和应变 ,因此 ,BOTDR利用光纤中的自发布里渊散射作为测量信号可以实现分布式温度和应变测量 在BOTDR中 ,光源采用窄谱半导体激光器 ,并由声光调制器调制成脉冲光 ,经掺铒光纤放大器放大后 ,注入测试光纤以产生自发布里渊散射 利用双通Mach Zehnder干涉仪分离光纤背向散射中的自发布里渊散射与瑞利散射信号 ,实现了自发布里渊散射的直接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全光纤M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时域反射计 布里渊散射 mach-zehnder干涉仪 分布式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的光纤入侵行为识别系统 被引量:12
6
作者 陶沛琳 延凤平 +3 位作者 刘鹏 彭万敬 李琦 冯亭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3-190,共8页
为实现高精度识别功能,基于Mach-Zehnder光纤传感器建立光纤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引入多元回归统计原理,建立常用信号特征参量与设定因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逐步引入校验方法,验证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校验,实现特征的优化选取。利用... 为实现高精度识别功能,基于Mach-Zehnder光纤传感器建立光纤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引入多元回归统计原理,建立常用信号特征参量与设定因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逐步引入校验方法,验证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校验,实现特征的优化选取。利用选取的有效特征,构造基于感知准则的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实验证明基于多元统计原理的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具有良好的识别准确率,且识别准确率达到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识别系统 mach-zehnder干涉仪 多元回归 感知准则 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偏振衰落及相位噪声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东 张晓晖 +1 位作者 黄俊斌 钱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研究了非平衡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因两束干涉光偏振态变化引起的偏振衰落和相位噪声问题。运用波导耦合理论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通过详细的推导,得到非平衡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输出光强、可见度以及相位噪声的表达式,分析了干... 研究了非平衡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因两束干涉光偏振态变化引起的偏振衰落和相位噪声问题。运用波导耦合理论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通过详细的推导,得到非平衡光纤Mach Zehnder干涉仪输出光强、可见度以及相位噪声的表达式,分析了干涉仪可见度、相位噪声与干涉仪输入光偏振态之间的关系,提出抑制偏振衰落和相移噪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光纤传感器 偏振光 邦加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条纹成像技术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鉴频系统研究及仿真 被引量:6
8
作者 汪丽 谭林秋 +3 位作者 李仕春 狄慧鸽 王玉峰 华灯鑫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2,共5页
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大气风场探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Fabry-Perot(F-P)干涉仪、Fizeau干涉仪,Mach-Zehnder(M-Z)干涉仪作为鉴频器具有透过率高、探测谱的范围宽、能进行视场展宽而获得大光通量、所成直条纹可以与CCD匹配等优点,同... 多普勒激光雷达在大气风场探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Fabry-Perot(F-P)干涉仪、Fizeau干涉仪,Mach-Zehnder(M-Z)干涉仪作为鉴频器具有透过率高、探测谱的范围宽、能进行视场展宽而获得大光通量、所成直条纹可以与CCD匹配等优点,同时也可以实现大的风速探测范围,弥补现有直接探测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探测范围较小,探测灵敏度的非线性问题。分析了基于M-Z干涉仪条纹成像技术的激光雷达大气风场探测原理,对干涉仪鉴频系统进行了参数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通过设定实验参数,获得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反演,得到风速值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风场探测 mach-zehnder干涉仪 条纹成像技术 风速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传感系统中的偏振衰落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曾周末 张溪默 +2 位作者 封皓 靳世久 安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8-476,共9页
针对偏振衰落现象导致信号关联的二义性使分布式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传感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偏振衰落的方法来保持系统检测信号的稳定性。利用系统的偏振模型分析了偏振衰落的来源,指出传感光纤偏振特性的... 针对偏振衰落现象导致信号关联的二义性使分布式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传感系统难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偏振衰落的方法来保持系统检测信号的稳定性。利用系统的偏振模型分析了偏振衰落的来源,指出传感光纤偏振特性的不一致使系统检测信号对输入偏振态敏感是造成信号相关性恶化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控制输入偏振态、搜索偏振态工作点的抗偏振衰落思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输入偏振态的两个参量对信号相关系数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偏振控制对算法的要求,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验证。现场实验表明,该算法可快速搜索偏振态工作点,持续稳定系统检测信号的相关性;结果证实了提出的偏振衰落控制方法可行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学 mach-zehnder干涉仪 干涉传感 偏振衰落 偏振控制 相关系数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芯失配的光纤Mach-Zehnder折射率传感器 被引量:5
10
作者 傅海威 闫旭 +2 位作者 邵敏 李辉栋 赵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85-2291,共7页
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原理,利用光纤错位熔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单模光纤-错位熔接点-单模光纤结构的液体折射率传感器.传感器中的多模光纤和错位连接部分充当光耦合器;多模光纤在后面的单模光纤的纤芯和包层中... 基于Mach-Zehnder干涉仪原理,利用光纤错位熔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单模光纤-错位熔接点-单模光纤结构的液体折射率传感器.传感器中的多模光纤和错位连接部分充当光耦合器;多模光纤在后面的单模光纤的纤芯和包层中激发出纤芯模和包层模,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模式折射率,经中间单模光纤传输到错位熔接点处时,不同模式光之间将产生光程差,经错位熔接点耦合成为导出光纤的纤芯模从而产生干涉.对该传感器输出的干涉光谱中干涉谷功率随外界溶液折射率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溶液折射率变化为1.358 9~1.392 2时,干涉谱中1 530 nm附近的干涉谷光功率与溶液折射率呈单调递增关系,可用于折射率的测量;折射率变化为1.372 0~1.392 2时,传感器响应曲线具有很好的线性度,线性拟合系数为0.998,对应的灵敏度为252.06 dB/RIU.该传感器制作简单、结构紧凑、成本低、灵敏度高,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液体折射率的实时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折射率传感器 光纤失配 错位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微弯结构Mach-Zehnder干涉仪型传感器及其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1
作者 邸岳淼 肖悦娱 何赛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2,共4页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Mach Zehnder干涉仪型传感器 ,采用微弯结构波导代替了传统的MZ干涉结构的两臂 利用三维波束传播法 (3D BPM)对传感器的敏感区域 ,微弯结构的形状进行了研究 ,同时研究了微弯结构的振幅和周期对灵敏度的影响 ,并采用...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Mach Zehnder干涉仪型传感器 ,采用微弯结构波导代替了传统的MZ干涉结构的两臂 利用三维波束传播法 (3D BPM)对传感器的敏感区域 ,微弯结构的形状进行了研究 ,同时研究了微弯结构的振幅和周期对灵敏度的影响 ,并采用梯度算法对这两个最重要的参数进行综合优化 模拟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弯结构 mach-zehnder传感器 集成光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东 王志怀 +3 位作者 曾文锋 黄卫东 张玺 钱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4-886,共3页
研究了一般条件下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传输特性。运用波导耦合理论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通过推导,得到干涉仪输出光强、可见度以及相位噪声的表达式,分析了干涉仪三路输出光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见... 研究了一般条件下基于3×3耦合器的非平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传输特性。运用波导耦合理论和光纤偏振光传输理论,通过推导,得到干涉仪输出光强、可见度以及相位噪声的表达式,分析了干涉仪三路输出光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见度、相位噪声与干涉仪输入光偏振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3×3耦合器 光纤传感器 偏振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干涉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尚玉峰 吴重庆 +2 位作者 刘海涛 刘彦辉 唐丽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3-65,共3页
研究了光纤Mach_Zehnder干涉仪的干涉场的特性 ,并对影响干涉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干涉场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中双通道Mach-Zehnder横向剪切干涉仪的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付强 相里斌 +1 位作者 吕群波 景娟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3-557,共5页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技术是一种时空联合调制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技术,其核心元件通常采用Sagnac横向剪切干涉仪。这种结构会使进入干涉仪的光线有一半沿原路返回,降低了能量利用率。文章提出一种改进型Mach-Zehnder横向剪切干涉仪... 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技术是一种时空联合调制的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技术,其核心元件通常采用Sagnac横向剪切干涉仪。这种结构会使进入干涉仪的光线有一半沿原路返回,降低了能量利用率。文章提出一种改进型Mach-Zehnder横向剪切干涉仪结构,克服了能量利用率低的缺点,在实现横向剪切的同时,还具有双通道输出的优点。本文通过光线追迹的方法,得到剪切量的一般表达式,并分析了各种误差源对剪切量误差的贡献。为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可为该类型的成像光谱仪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干涉成像光谱技术 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仪 mach-zehnder干涉仪 横向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中的模拟退火偏振控制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溪默 曾周末 +2 位作者 封皓 靳世久 安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4-330,共7页
基于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的分布式光纤油气管道安全检测及预警系统运行时,由于光纤等效双折射和输入偏振态扰动的影响,常出现相位偏移而导致用于报警定位的两路检测信号相关性下降而产生定位误差。本文提出基于双臂检测信号相关系... 基于双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的分布式光纤油气管道安全检测及预警系统运行时,由于光纤等效双折射和输入偏振态扰动的影响,常出现相位偏移而导致用于报警定位的两路检测信号相关性下降而产生定位误差。本文提出基于双臂检测信号相关系数的模拟退火算法对输入偏振态进行实时控制,在系统信号相关性恶化时,通过反馈控制改变输入偏振态以恢复信号的良好相关性。现场实验表明,基于双臂检测信号相关系数的模拟退火偏振控制算法,可快速寻找到偏振态最优点,使检测信号维持良好的相关性;相较采用偏振控制之前,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zehnder干涉仪 光纤双折射 相关系数 模拟退火算法 偏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光子晶体Mach-Zehnder干涉仪的可调谐滤波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卫东 于娜 +2 位作者 陈颖 申远 王文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23-4027,共5页
基于液晶的电控双折射特性和光子晶体自准直特性,在二维光子晶体引入复合缺陷提出一种可调谐Mach-Zehnder干涉(MZI)滤波器结构,应用液晶系统的自由能理论,推导了外加电压与液晶有效折射率的关系,并结合MZI相位调制原理和光子晶体等效折... 基于液晶的电控双折射特性和光子晶体自准直特性,在二维光子晶体引入复合缺陷提出一种可调谐Mach-Zehnder干涉(MZI)滤波器结构,应用液晶系统的自由能理论,推导了外加电压与液晶有效折射率的关系,并结合MZI相位调制原理和光子晶体等效折射率理论,得到液晶的电控双折射特性与MZI滤波器的输出光谱间的数学关系,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滤波器的输出进行仿真模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结构进行一级级联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外加电压的大小可以改变输出端的透射波长,达到可调谐滤波的效果,并且一级级联后的滤波效果比级联前有很大的改善,滤波的半波带宽从20 nm减小为7 nm,可调谐范围从15 nm增大为40 nm,因此可以通过进一步级联的方式使滤波器结构更加的优化,以便运用到光波分复用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 液晶 光子晶体 mach-zehnder 级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ch-Zehnder干涉仪提升啁啾脉冲信噪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冰 叶荣 +2 位作者 张彬 孙年春 隋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88-2792,共5页
基于内置电光晶体的Mach-Zehnder干涉仪,利用Mach-Zehnder干涉仪双光束干涉原理和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能有效提高啁啾脉冲信噪比的扫描滤波方法。定量分析了其扫描滤波谱特性,探讨了预脉冲噪声延时对信噪比提升效果的影响... 基于内置电光晶体的Mach-Zehnder干涉仪,利用Mach-Zehnder干涉仪双光束干涉原理和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能有效提高啁啾脉冲信噪比的扫描滤波方法。定量分析了其扫描滤波谱特性,探讨了预脉冲噪声延时对信噪比提升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电光晶体的电压控制参数对信噪比提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脉冲噪声的延时和控制电压的变化会对滤波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利用该扫描滤波方法可将啁啾脉冲激光信噪比提升约2个量级,且信号光透过率高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啁啾脉冲 信噪比 mach-zehnder干涉仪 电光晶体 控制电压 扫描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Zehnder干涉型长周界预警系统入侵目标定位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立辉 张峰 刘向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0,共3页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尤其是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以其特有的优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长周界大范围设施的实时监测问题,阐述了双Mach-Zehnder环监测系统的原理。根据入侵干扰信号的特点,改进了原有的定位方法,提出了一种二次相关的方法...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尤其是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以其特有的优点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长周界大范围设施的实时监测问题,阐述了双Mach-Zehnder环监测系统的原理。根据入侵干扰信号的特点,改进了原有的定位方法,提出了一种二次相关的方法以解决在入侵点定位过程中运算量与实时性的问题,并用实验数据加以说明此方法确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系统 mach-zehnder干涉仪 入侵目标 定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格旋转光子晶体Mach-Zehnder干涉结构传感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卫东 于娜 +1 位作者 陈颖 王文跃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于光子晶体的自准直效应,利用在同一背景折射率下不同介质柱的等效折射率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晶格旋转的二维光子晶体Mach-Zehnder干涉仪折射率传感器.分别应用线缺陷和空气平板波导构成其分束镜和全反镜,并在其中一个干涉臂上设置... 基于光子晶体的自准直效应,利用在同一背景折射率下不同介质柱的等效折射率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基于晶格旋转的二维光子晶体Mach-Zehnder干涉仪折射率传感器.分别应用线缺陷和空气平板波导构成其分束镜和全反镜,并在其中一个干涉臂上设置传感区域.通过改变填充到传感区域溶液的浓度,改变介质柱的折射率,进而影响透射谱的中心波长,从而建立起溶液浓度和透射波长之间的数学关系;并进行了酒精溶液浓度测量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1.33~1.37折射率变化范围内灵敏度为250 nm/R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光子晶体 mach-zehnder 溶液浓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Zehnder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奥诚喜 金克新 +2 位作者 李潭 段蒙蒙 陈长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对Mach Zehnder干涉仪的干涉原理和温度对光纤的相位调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温度对相位调制的全光纤Mach Zehnder结构型温度传感器,采用CCD与计算机集成系统对干涉条纹进行测量与处理,给出了温度测量数据,实验表明整个温度测量系统... 对Mach Zehnder干涉仪的干涉原理和温度对光纤的相位调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温度对相位调制的全光纤Mach Zehnder结构型温度传感器,采用CCD与计算机集成系统对干涉条纹进行测量与处理,给出了温度测量数据,实验表明整个温度测量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mach-zehnder干涉仪 温度 相位调制 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