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1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镉胁迫下龙葵MTs的检测与响应:纳米材料与微生物的影响
1
作者 朱丽 刘明洋 +2 位作者 徐晓鸣 王志峰 曹秀凤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3-390,共8页
本论文以单纯周芽孢杆菌和卷枝毛霉为供试微生物,以纳米氧化铁为外源添加材料,采用龙葵(Solanum nigrum L.)盆栽实验,以龙葵中金属硫蛋白(MTs)、生物量和土壤-龙葵中镉(Cd)含量的响应差异为指标,研究了土壤Cd胁迫下纳米氧化铁与微生物... 本论文以单纯周芽孢杆菌和卷枝毛霉为供试微生物,以纳米氧化铁为外源添加材料,采用龙葵(Solanum nigrum L.)盆栽实验,以龙葵中金属硫蛋白(MTs)、生物量和土壤-龙葵中镉(Cd)含量的响应差异为指标,研究了土壤Cd胁迫下纳米氧化铁与微生物对龙葵响应机制及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谱分析方法可快速检测龙葵叶片中MTs含量,其最大吸收峰为317 nm,线性关系良好。MTs测定结果表明,单纯周芽孢杆菌、卷枝毛霉及其联合处理均能有效促进龙葵生成MTs,从而结合更多Cd离子,减轻Cd对植物的毒害,表现为植物生物量的提高和重金属去除率的提升,这与微生物对植物的促生作用相吻合;其中卷枝毛霉对植物的解毒作用尤为突出,相比对照组,龙葵叶片中MTs的含量增加了86.95%,生物量增加了44.59%,叶片中Cd含量增加了47.26%。不同的是,单独纳米氧化铁的添加未显著影响龙葵中MTs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 龙葵 植物解毒 土壤修复 纳米氧化铁 金属硫蛋白(m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1/p16、MTS2/p15基因与脑胶质瘤
2
作者 牛朝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89-390,共2页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居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已揭示出肿瘤的发生是遗传物质改变而致的多步骤、多基因事件的结果,癌基因激活以及抑癌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分子...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致死率居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已揭示出肿瘤的发生是遗传物质改变而致的多步骤、多基因事件的结果,癌基因激活以及抑癌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它引起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功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mts1/P16基因 mts2/P1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MTS和XTT比色法的建立 被引量:33
3
作者 宋锦平 钟萍 +2 位作者 汪涛 温秀兰 张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建立用新型四唑氮盐MTS和XTT做比色分析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方法。方法分别用MTS、XTT结合PM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密度和增殖进行比色测定,选择最佳实验条件,并将这两种方法与3H-TdR掺入法和MTT法比较。结果用MTS和XTT比色分析法... 目的建立用新型四唑氮盐MTS和XTT做比色分析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的方法。方法分别用MTS、XTT结合PM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密度和增殖进行比色测定,选择最佳实验条件,并将这两种方法与3H-TdR掺入法和MTT法比较。结果用MTS和XTT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在0.5~4×109/L的范围内,所获光吸收(A)值与细胞密度呈良好的相关性。最佳细胞密度为2×109/L,最佳反应时间为6h,最佳PMS的终浓度为1×10-4mol/L。两种比色法与3H-TdR掺入法的结果相一致,且两种新方法较MTT法灵敏。结论MTS和XTT比色分析法可代替3H-TdR掺入法和MTT法,用于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s XIT 淋巴细胞增殖 测定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控制系统的二次开发及其在混合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贞 王照然 +3 位作者 杨婧 杨格 吴斌 欧进萍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9,共8页
混合试验将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大大降低了对加载系统的要求,可以完成大比例尺甚至足尺试验,且方便观察试件的地震响应过程,因此广受关注。为了推进混合试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斌教授课题组正在开发一款混合试验平... 混合试验将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大大降低了对加载系统的要求,可以完成大比例尺甚至足尺试验,且方便观察试件的地震响应过程,因此广受关注。为了推进混合试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吴斌教授课题组正在开发一款混合试验平台,即HyTest。本文针对常用的MTS电液伺服系统,采用MTS提供的VB软件接口开发了HyTest试验平台与MTS控制系统的通信模块,具备发送命令、保存数据、坐标变换、网络通信等功能。完成了一例单层单跨6自由度平面钢框架结构混合试验,验证了该通信模块的有效性。重点介绍所使用的开发方法及其在混合试验中的应用,既方便同行使用HyTest,又可作为MTS系统二次开发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试验 拟动力试验 mts 二次开发 HyT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K-8和MTS法检测人羊膜上皮细胞增殖的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艳秋 张可华 +10 位作者 王运良 舒峻 来薛 吴立群 曹善霞 李鸿 徐扬 高艳 崔晓惠 左和鸣 蔡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CCK-8、MTS两种不同的四唑盐试剂在羊膜上皮细胞增殖检测中的最适实验条件,并比较两者细胞毒性。方法取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羊膜上皮细胞,用完全培养基(DMEM/F12+10%胎牛血清)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加入96孔板中培养24 h,... 目的探讨CCK-8、MTS两种不同的四唑盐试剂在羊膜上皮细胞增殖检测中的最适实验条件,并比较两者细胞毒性。方法取体外培养对数生长期羊膜上皮细胞,用完全培养基(DMEM/F12+10%胎牛血清)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加入96孔板中培养24 h,分别加入CCK-8、MTS后于450 nm、492 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OD)。在同一细胞浓度下,根据同一波长不同时间检测的OD确定CCK-8的最佳孵育时间。取体外培养的对数生长期羊膜上皮细胞分别用DMSO、CCK-8、MTS处理1 h、2 h、3 h和4 h后,继续培养24 h,在450 nm处以CCK-8检测细胞增殖,并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活细胞数。结果 CCK-8法的最佳波长为450 nm,MTS法的最佳波长为492 nm。CCK-8法灵敏度稍低于MTS法。1~4 h内,CCK-8试剂与待检测细胞最佳孵育时间为4 h。CCK-8法对细胞增殖影响及细胞毒性均小于MTS法。结论 CCK-8法是一种更为方便、细胞毒性作用较小的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s CCK-8 羊膜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H_2体系CVD SiC的气相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卢翠英 成来飞 +1 位作者 赵春年 张立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5-850,共6页
采用CG/MS定性定量分析了MTS/H_2体系CVD SiC的气相组成,考察了沉积温度、总压和流量对气相组成的影响,从反应速率和分子浓度大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MTS在H_2中的分解步骤.主要结论如下:(1)检测到CH_4、C_2H_6、C_2H_4、C_3H_6、C_2H_2、... 采用CG/MS定性定量分析了MTS/H_2体系CVD SiC的气相组成,考察了沉积温度、总压和流量对气相组成的影响,从反应速率和分子浓度大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MTS在H_2中的分解步骤.主要结论如下:(1)检测到CH_4、C_2H_6、C_2H_4、C_3H_6、C_2H_2、MTS、SiCl_4和CH_3SiHCl_2物质,其中CH_4和SiCl_4的含量较高.(2)体系温度、总压和总流量对气相组成有显著影响,其影响规律与热力分析结果一致.(3)MTS主要以Si-C键断裂引发分解反应,经历与原反应气反应、中间物质和副产物生成等主要阶段,CH_3→C_2H_6→C_2H_4→C_2H_2是生成烷烃化合物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气相分析 CVD SIC mts/H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phi开发MTS/COM+应用系统的架构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振红 杨国录 +1 位作者 陈燕萍 王复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1-103,共3页
剖析了Delphi开发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的架构 ,从MTS COM +组件执行环境的事务控制、提高应用系统的执行性能出发 ,给出了引入MTS COM +协调对象的分布式应用架构 ,并以不同的方式建立MTS COM +执行环境中的数据对象。建造的范例系统 ,... 剖析了Delphi开发的分布式多层应用系统的架构 ,从MTS COM +组件执行环境的事务控制、提高应用系统的执行性能出发 ,给出了引入MTS COM +协调对象的分布式应用架构 ,并以不同的方式建立MTS COM +执行环境中的数据对象。建造的范例系统 ,将Delphi 6的MTS COM +数据模块向导、对象向导 ,ADO组件 ,以及MIDAS技术有机地集成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多层应用 mts/CMO+ ADO MID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中MTS1/p16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勇 路名芝 李启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4-136,I021,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中MTS1/p16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 目的:研究肺癌中MTS1/p16和p53基因产物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结果:62例肺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8.1%和59.7%。腺癌p16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小细胞癌(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16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PI分级为Ⅱ级的p16蛋白表达显著高于Ⅳ级(P<0.05)。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中p53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53蛋白的表达高于阴性组(P<0.01);不同PI分级中p53蛋白的表达,Ⅳ级明显高于Ⅰ级(P<0.05)和Ⅱ级(P<0.05),Ⅲ级明显高于Ⅰ级(P<0.05)和Ⅱ级(P<0.01)。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结论: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的细胞分化有关,p53蛋白过表达对肺癌细胞的转移起重要作用。抑癌基因p53对MTS1/p16基因无明显调控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53基因 mts1/p16基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和MSMQ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朱晓冬 耿国华 周明全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介绍了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 ,基于 WEB的数据库访问时维护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的方法。在 Windows NT环境下 ,利用 MTS来实现基于 WEB的事务处理 ;分析了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特点和基于异步通信模式的 MSMQ技术 ,利用该技术在不可靠的... 介绍了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 ,基于 WEB的数据库访问时维护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的方法。在 Windows NT环境下 ,利用 MTS来实现基于 WEB的事务处理 ;分析了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的特点和基于异步通信模式的 MSMQ技术 ,利用该技术在不可靠的网络环境下建立可靠的网络通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环境 消息队伍 mts ASP 组件对象模型 事务服务 数据维护 Web 数据库访问 MSM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S的三层结构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福明 顾文涓 +1 位作者 李莉 蒋旻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2-94,共3页
针对MTS(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 在保险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MT S的体系结构以及特点,重点体现MTS强大的分布事物支持、安全管理、资源管理及多线程 并发控制的特性。
关键词 mts 三层结构 保险信息系统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S计算命令控制的试验系统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大鹏 张洪涛 +1 位作者 田石柱 欧进萍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基于MTS 793.10软件提供的外部命令控制模块,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命令实现计算信号控制的试验方法。介绍了计算命令控制、计算编辑器及虚拟控制通道的原理;应用计算命令控制方法建立了试验系统,通过将信号采集、程序计算和命令控制同时完... 基于MTS 793.10软件提供的外部命令控制模块,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命令实现计算信号控制的试验方法。介绍了计算命令控制、计算编辑器及虚拟控制通道的原理;应用计算命令控制方法建立了试验系统,通过将信号采集、程序计算和命令控制同时完成,加快了试验进程;以结构拟动力试验为例,详细说明了基于计算命令控制试验系统的建立方法及试验流程。已进行的实时子结构试验、主动控制试验表明,试验系统解决了数据采集和程序计算之间不同步的问题,可以应用于不同要求的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命令 外部命令 计算信号 计算编辑器 mts 结构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815系统变形测试技术的若干改进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斌 朱杰兵 邬爱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4-98,共5页
MTS815.04试验系统拥有优良的加载系统、控制系统、测量系统等,是当今岩石力学测试研究领域的主要设备之一。基于该系统配置的轴向和侧向变形引伸计测试原理,对应用中出现的一些测试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基于原有链式侧向变形... MTS815.04试验系统拥有优良的加载系统、控制系统、测量系统等,是当今岩石力学测试研究领域的主要设备之一。基于该系统配置的轴向和侧向变形引伸计测试原理,对应用中出现的一些测试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基于原有链式侧向变形引伸计测试技术改进了原有的侧向应变计算方法;对轴向变形测试中岩样峰后曲线部分非常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最后,建立了一套专门针对变形传感器的多功能标定器具和标定方法。这些测试技术的改进为开展室内非常规岩石力学试验研究提供了试验条件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s815 测量系统 侧向变形 测试技术 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MTS1/p16基因缺失及表达异常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玉梅 毛慧生 +3 位作者 刘红 傅西林 吕阿娟 杨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60-662,共3页
采用PCR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51例乳腺肿瘤MTS1/p16基因的缺失及表达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MTS1/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阴性表达率为32.6%(15/46),而其中60%(9/15)因纯合性缺失而无转... 采用PCR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51例乳腺肿瘤MTS1/p16基因的缺失及表达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MTS1/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阴性表达率为32.6%(15/46),而其中60%(9/15)因纯合性缺失而无转录和表达产物,占总检测病例的19.5%(9/46)。MTS1/p16基因缺失的病例多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织浸润程度高和分化程度低,提示MTS1/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另外,在p16蛋白阴性表达的病例中除了基因的纯合性缺失造成的蛋白失表达外,还有40%(6/15)的病例有MTS1/p16基因的扩增但没有表达产物,则可能是DNA的异常甲基化,基因位移,点突变等其它基因变异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ts1/P16 基因缺失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油田污水配液的MTS和TS系列驱油用聚合物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贵江 欧阳坚 +1 位作者 朱卓岩 孙广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以大庆北四联采油污水为例,指出造成污水配制的驱油聚合物溶液粘度低下的主要因素为污水中金属离子特别是高价金属离子Fe3+、Ca2+、Mg2+和各种还原性化学、生物物质。介绍了所研制的可用油田污水配液的两个系列驱油聚合物:丙烯酰胺与支... 以大庆北四联采油污水为例,指出造成污水配制的驱油聚合物溶液粘度低下的主要因素为污水中金属离子特别是高价金属离子Fe3+、Ca2+、Mg2+和各种还原性化学、生物物质。介绍了所研制的可用油田污水配液的两个系列驱油聚合物:丙烯酰胺与支型含—SO3H基单体的二元共聚物MTS,分子量1.8×107左右;丙烯酰胺、支型含—SO3H基单体及少量疏水性单体的三元共聚物TS,分子量8.0×106左右。两个系列聚合物的组成可作适当调节以满足不同油田的需要。粘度曲线表明:用大庆采油二厂污水配制的1000mg/LMTS 45和TS 45溶液的粘度达到或超过大庆油田的要求(>50mPa·s,45℃,7.34s-1);用胜利孤东采油厂污水配制的1500mg/LMTS 85和TS 85溶液的粘度高于胜利油田的要求(>12mPa·s,85℃,36.7s-1);M=2.8×107的HPAM的相应溶液的粘度均达不到油田要求。用大庆采油九厂污水配制的1000mg/LMTS 45、TS 45和HPAM(M=2.8×107)溶液粘度(45℃,7.34s-1)分别为76.0、56.6和42.3mPa·s,高速剪切1min后粘度保留率分别为83.4%、58.0%和52.7%,在45℃隔氧密闭老化90d后保留的粘度分别为>70、45.7和25.7mPa·s。图3表3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配液 TS系列 驱油用聚合物 mts系列 丙烯酰胺共聚物 聚合物水溶液 油田采出水 溶液粘度 耐温性 抗盐性 聚合物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B/S模式中的分布式计算与MTS解决方案 被引量:19
15
作者 丁鹏 刘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2000年第12期60-62,共3页
首先比较和总结了资源在网络中分布的几种常用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在多层结构下,利用ActiveX技术分布计算的几种方法,最后,给出了以MTS作为中间层平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B/S模式 分布式计算 mts C/S模式 计算机网络 客户机 服务器 浏览器 事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Rb、MTS_1的表达与膀胱癌的预后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光 陈志文 +1 位作者 张淑敏 马腾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 Rb、MTS1 的表达与膀胱癌的预后。方法 :用 S- P免疫组化法同步检测 6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抑癌基因 Rb、MTS1的表达 ,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Rb、p16表达阳性组生存率明显优于阴性组。结论 :PRb与 p16均具有膀...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 Rb、MTS1 的表达与膀胱癌的预后。方法 :用 S- P免疫组化法同步检测 6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抑癌基因 Rb、MTS1的表达 ,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PRb、p16表达阳性组生存率明显优于阴性组。结论 :PRb与 p16均具有膀胱癌的预后价值 ,而同步检测两者的预后价值优于单一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预后 RB基因 mts1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白血病细胞增殖力的MTS/pms比色分析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秀生 方铁兰 +1 位作者 蔡瑞波 郭桂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38-440,共3页
为了探讨建立一种更为快速、安全、灵敏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力的检测方法 ,本研究应用HL 60和K562细胞可转化MTS/pms形成水溶性待测产物 ,其光密度值在 492nm波长下半自动测定的特点 ,研究了MTS/pms比色分析法取代MTT和INT用于白血病细胞... 为了探讨建立一种更为快速、安全、灵敏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力的检测方法 ,本研究应用HL 60和K562细胞可转化MTS/pms形成水溶性待测产物 ,其光密度值在 492nm波长下半自动测定的特点 ,研究了MTS/pms比色分析法取代MTT和INT用于白血病细胞增殖力的检测。结果表明 ,只有活的白血病细胞才能转化MTS/pms形成待测产物 ,且白血病细胞数与所测光密度值 (OD)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r =0 .963) ;与MTT和INT法相比较 ,MTS/pms比色分析法中所形成的最终待测产物为水溶性 ,省略了上清液去除和加入有机溶剂的步骤。结论 :MTS/pms比色分析法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力的检测更具有快速、安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HL—60细胞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mts/pms比色分析法 检测方法 光密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原理及其设计模型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郑称德 韩之俊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0年第3期43-47,共5页
MTS是质量工程学上解决多元空间问题的综合计测法 ,本文对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并对 MTS的本质和不足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多元空间 质量工程学 mts原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S法细胞毒试验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永钜 符立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 探讨MTS法细胞毒试验的细胞数 OD关系以及药物剂量 -抑制率关系 ,为更好地应用MTS法提供提示。方法 采用HL 6 0和Raji细胞株。细胞数 OD关系试验 :96孔板接种不同浓度的细胞 ,加入MTS培养 1~ 5h后于 4 90nm波长测定OD ,用SPSS ... 目的 探讨MTS法细胞毒试验的细胞数 OD关系以及药物剂量 -抑制率关系 ,为更好地应用MTS法提供提示。方法 采用HL 6 0和Raji细胞株。细胞数 OD关系试验 :96孔板接种不同浓度的细胞 ,加入MTS培养 1~ 5h后于 4 90nm波长测定OD ,用SPSS 11 0软件对数据作曲线估计。细胞毒试验 :96孔板每孔接种细胞 ,加不同剂量的药物培养 72h ,加入MTS培养 3h后于 4 90nm波长测定OD ,用SPSS11 0软件对数据作曲线估计。结果  2种细胞 5个时间点的细胞数 OD关系以三次项曲线拟合度最好 ,r2 为 0 997~1 0 0 0 ,均大于线性模型的r2 0 938~ 0 993。 3种药物对 2种细胞的剂量 -抑制率以三次项曲线拟合度最好 ,r2 为0 998~ 1 0 0 0 ,优于对数剂量 -概率单位线性模型的r20 94 8~ 0 987。结论 三次项曲线对MTS法细胞毒试验的细胞数 OD关系有很高拟合度且优于线性曲线模型。通过药物剂量 -抑制率的三次项曲线拟合方程可望得到比常用的概率单位回归法更准确的IC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s 细胞毒性试验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MTS与MTT用于大鼠热应激模型中肠上皮细胞活力检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梅晨 何莎莎 +7 位作者 许磊 李德银 吕安 张志聪 张彤 宫平 刘凤华 蒋林树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MTT法与MTS法线性关系比较与热应激模型筛选。【方法】以IEC-6及SF9细胞为研究对象,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设置4个接种浓度,将两种细胞制成对应浓度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24h,分别加入两种试剂后在490nm处读取OD值。根据OD值确定两... 【目的】MTT法与MTS法线性关系比较与热应激模型筛选。【方法】以IEC-6及SF9细胞为研究对象,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设置4个接种浓度,将两种细胞制成对应浓度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24h,分别加入两种试剂后在490nm处读取OD值。根据OD值确定两种细胞最佳接种浓度。并根据OD值比较两种检测细胞活力方法哪种更加适合于动物贴壁细胞IEC-6细胞活力测定。取最适浓度的IEC-6细胞加入MTS后孵育1.5、2.5、3.5h三个不同时间点检测OD值,根据OD值确定最佳孵育时间。将IEC-6细胞在最佳接种浓度下接种于96孔板24h,分别在43、41、39℃下采用不同热应激时间4、8、12、24h,测定OD值,根据OD值确定IEC-6细胞热应激模型。【结果】MTS法在动物贴壁细胞IEC-6及植物半贴壁细胞SF9中检测的准确度度高,灵敏度好,是比MTT法更优的检测贴壁细胞增殖活性的方法。IEC-6细胞最佳接种浓度为4.1×104/mL至5.5×104/mL,SF9细胞最佳接种浓度为3.28×105/mL至4.4×105/mL。MTS最佳孵育时间为3.5h,并确定大鼠空肠上皮细胞热应激模型为43℃,6h。【结论】检测贴壁不牢的细胞活力时MTS法优于MTT法,并成功建立IEC-6细胞热应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活力 热应激模型 MTT mts IEC-6 SF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