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Guizhi Fuling capsule and its extracts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
1
作者 Zi-ru YU Li LI +3 位作者 Jin-hua WANG Zhen-zhong WANG Wei XIAO Guan-hua D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3-1014,共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uizhi Fuling Capsule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and its fractions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 by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ssay.METHODS The crude fractio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uizhi Fuling Capsule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and its fractions o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 by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assay.METHODS The crude frac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extraction and elution of the API of Guizhi Fuling Capsule,and 929 standard fractions were obtained by the optimal separation conditions.Sulforhodamine B(SRB)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e Guizhi Fuling capsule API and929 kinds of fraction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 MCF-7 and MDA-MB-231.RESULTS The Guizhi Fuling capsule API had a strong ability to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MCF-7 cells at high concentr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inhibit MDA-MB-231 cells' proliferate at low concentration following 72 h treatment;some samples of 929 fractions(5μg·mL^(-1))was found to have a breast cancer cell growth inhibition rate above 50%,without toxicity on HUVECs proliferation.CONCLUSION The API of Guizhi Fuling capsule had significant cytotoxicity effects on these two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with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Guizhi Fuling capsule breast cancer mcf-7 cell MDA-MB-231 cell sulforhodamine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蓟炭中香叶木素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姚亮亮 王晓珊 +3 位作者 何军伟 岳丹洁 蒋福全 郑里翔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7-773,共7页
研究大蓟炭中香叶木素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从大蓟炭中分离鉴定了三个黄酮类化合物,经NMR和MS鉴定他们的结构分别为香叶木素(1)、刺槐素(2)和柳川鱼黄素(3)。采用MTS方法检测不同浓... 研究大蓟炭中香叶木素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从大蓟炭中分离鉴定了三个黄酮类化合物,经NMR和MS鉴定他们的结构分别为香叶木素(1)、刺槐素(2)和柳川鱼黄素(3)。采用MTS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香叶木素对MCF-7的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香叶木素处理对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香叶木素处理对细胞PARP、P-JNK等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MTS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香叶木素能显著抑制MCF-7的增殖并且诱导细胞凋亡;香叶木素可上调P-JNK促进细胞凋亡。结果表明香叶木素在体外实验能通过激活JNK细胞凋亡通路抑制MCF-7的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蓟炭 香叶木素 人乳腺癌mcf-7细胞 细胞凋亡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彭净 叶彬 +1 位作者 武卫华 葛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8-771,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弓形虫培养上清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及其诱导其凋亡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浓度为5×104和5×105)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速殖子浓度...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弓形虫培养上清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及其诱导其凋亡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浓度为5×104和5×105)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速殖子浓度分别为2×107/mL、4×107/mL、6×107/mL、8×107/mL)与培养液共同作用12h、24h、48h、72h,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吸光度(A490值)并计算抑制率;Annexin-v-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AO/EB染料染色作用后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情况并拍照;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DNA条带。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上清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均明显增大,各实验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以及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CF-7细胞凋亡率随着上清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明显增大,48h达到凋亡最高值(19.79%),48h后凋亡率开始下降,死亡率增加;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培养48h的MCF-7细胞,出现细胞核固缩及凋亡小体,对照组未出现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见DNA梯形条带。结论弓形虫速殖子对体外培养MCF-7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人乳腺癌细胞mcf- 7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丽婷 刘萍 +3 位作者 李加肖 李响敏 李海星 刘晓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3-444,共2页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组具18个碳原子,含有共轭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近年来大量动物试验表明,CLA具有抗癌[1]、抗动脉粥样硬化[2]、降低脂肪沉积[3]等重要生理功能.虽然目...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组具18个碳原子,含有共轭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的同分异构体.近年来大量动物试验表明,CLA具有抗癌[1]、抗动脉粥样硬化[2]、降低脂肪沉积[3]等重要生理功能.虽然目前国内外关于CLA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异构体 mcf-7 人乳腺癌 细胞增殖 抑制 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Twist基因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干细胞样细胞富集和迁移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明莉 杨佳佳 +5 位作者 唐石伏 杨丽 张海龙 杜燕娥 文思阳 柳满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083-2086,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高表达Twist基因对MCF-7干细胞特性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BABE-puro-myc-Twist,HEK293T细胞包装逆转录病毒,并感染MCF-7细胞,通过筛选获得成功转入Twist的MCF-7/Twist细胞和MCF-7/Vector对照细胞...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高表达Twist基因对MCF-7干细胞特性细胞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BABE-puro-myc-Twist,HEK293T细胞包装逆转录病毒,并感染MCF-7细胞,通过筛选获得成功转入Twist的MCF-7/Twist细胞和MCF-7/Vector对照细胞,再通过长程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富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乳腺细胞小球(Mammosphere),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myc-Twist及Twist诱导后富集的Mammosphere相关CSC蛋白标记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成功构建逆转录病毒质粒pBABE-puro-myc-Twist;Twist基因在靶细胞内稳定表达;长程无血清悬浮培养富集出具有干细胞特性的Mammosphere;MCF-7/Twist细胞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富集能力增强(P<0.05);myc-Twist、Twist及SOX2、OCT4蛋白在MCF-7/Twist Mammosphere细胞中表达上调;MCF-7/Twist Mammosphere细胞迁移能力增加(P<0.05)。结论 Twist促进MCF-7肿瘤干细胞样细胞富集能力增强,并促进其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 乳腺细胞小球 人乳腺癌细胞mcf-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9-5p通过HMGB1调控乳腺癌MCF-7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路璐 王云凤 +6 位作者 吕以东 汪杰 魏园玉 常爱民 任静静 马丹 石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讨miR-129-5p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9-5p mimics、HMGB1小干扰RNA(si-HMGB1)分别转染入MCF-7... 目的:探讨miR-129-5p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B1基因(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9-5p mimics、HMGB1小干扰RNA(si-HMGB1)分别转染入MCF-7细胞,用PTX刺激培养细胞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miR-129-5p和HMGB1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MCF-7细胞HMGB1蛋白的表达,CCK-8增殖实验检测转染后PTX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对PTX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29-5p mimics后,MCF-7细胞中miR-129-5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细胞(P<0.01);过表达miR-129-5p后可明显增强PTX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均P<0.05),并显著抑制HMGB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转染si-HMGB1后,显著降低MCF-7细胞HMGB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干扰HMGB1表达进一步促进PTX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均P<0.05)。结论:miR-129-5p通过下调HMGB1的表达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对PTX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cf-7细胞 miR-129-5p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紫杉醇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gamma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田甜 王小毅 +2 位作者 李佳 李凡 任国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gamma(REGγ)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REGγ,通过脂质体转染将REGγ基因导入MCF-7,以G418(800mg/L)连续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REGγ基因的细胞株,以转染空...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gamma(REGγ)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REGγ,通过脂质体转染将REGγ基因导入MCF-7,以G418(800mg/L)连续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REGγ基因的细胞株,以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分别利用MT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CNA的表达分析REGγ基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以Caspase-3分光光度法及Annexin V-FITC的流式细胞仪(FCM)来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以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获得稳定转染且高表达REGγ的细胞株。经Western Blot检测转染REGγ基因的细胞(实验组),其REGγ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P<0.05);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和实验组细胞的倍增时间分别为34.6、35.1、26.7h,提示实验组细胞倍增时间缩短;MTT法绘制生长曲线提示实验组细胞生长明显加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CNA结果显示,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和实验组细胞的染色灰度值分别为89.61±14.32、87.95±16.38、133.47±8.14,表明实验组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强(P<0.01);Caspase-3分光光度法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的OD值普遍低于对照组(P<0.05);Annexin V-FITC的FCM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EM观察实验组细胞表现为核仁肥大,线粒体、高尔基体丰富或扩张,未见凋亡小体形成。结论:REGγ基因具有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gamma基因 乳腺癌 mcf-7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对耐ADM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体内外耐药逆转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黄俊辉 张轶 +2 位作者 黄玉婷 张曦蓓 肖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6-583,共8页
目的:采用动物体内外结合方法探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对耐阿霉素(adriamycin,ADM)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耐药逆转作用。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5μmol/LMIF对MCF-7/ADM体外耐药逆转作用。MCF-7/ADM接种裸鼠皮下构建裸鼠移植... 目的:采用动物体内外结合方法探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对耐阿霉素(adriamycin,ADM)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耐药逆转作用。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5μmol/LMIF对MCF-7/ADM体外耐药逆转作用。MCF-7/ADM接种裸鼠皮下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空白对照组(NS组)为0.2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0.5mL食用油灌胃;ADM组为5mg/kgADM腹腔注射+0.5mL食用油灌胃;MIF组为30mg/kgMIF灌胃+0.2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DM+MIF组为5mg/kgADM腹腔注射+30mg/kgMIF灌胃。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情况。结果:(1)5μmol/LMIF对MCF-7/ADM细胞的抑制率小于5%,与未用MIF组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M对MCF-7/ADM细胞的半抑制率为17.21mg/L,而对非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的半抑制率为0.42mg/L,ADM对MCF-7/ADM细胞的半抑制率明显高于MCF-7的半抑制率(P<0.05)。(3)5μmol/LMIF与ADM联合处理MCF-7/ADM细胞后,MCF-7/ADM半抑制率为1.96mg/L,明显低于单用ADM组的半抑制率(P<0.05)。逆转ADM耐药倍数为8.78。(4)ADM+MIF组瘤体积[(232.5149±309.2377)mm3]均低于NS组的瘤体积[(962.2309±261.1313)mm3](均P<0.05),也低于MIF组的瘤体积[(778.2846±42.6919)mm3],还低于ADM组的瘤体积[(508.9648±16.2609)mm3](均P<0.05)。MIF+ADM组的瘤质量抑制率为78.0%。结论:MIF对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体内外均有逆转耐药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阿霉素 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 逆转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HuR的表达增加人乳腺癌耐药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楚慧丽 王俊 +5 位作者 朱忠鹏 郭燕 王宝成 毕经旺 李锴男 梁秀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研究RNA干扰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基因的表达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uR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pGenesil-siHuR),稳定转染至MCF-7/Adr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RNA干扰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基因的表达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uR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pGenesil-siHuR),稳定转染至MCF-7/Adr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MDR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CF-7/Adr细胞中由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MTT法检测pGenesil-siHuR转染后MCF-7/Adr细胞在多柔比星作用后的存活率和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Adr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未转染的MCF-7/Adr细胞比较,pGenesil-siHuR质粒转染MCF-7/Adr细胞中MDR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0.184±0.029)vs(1.203±0.026),P<0.01],P-g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Genesil-siHuR质粒转染MCF-7/Adr细胞后,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IC50从未转染的(148.2±2.3)nmol/L降至(42.9±0.4)nmol/L;经多柔比星处理后,pGenesil-siHuR质粒转染组MCF-7/Adr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34.6±1.1)%vs(1.1±0.2)%,P<0.01]。结论:RNA干扰HuR的表达能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增加耐药乳腺癌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原R基因 乳腺癌 MCF 7 Adr细胞 多药耐药 多柔比星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p27^(Kip1)基因转染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莉莉 管晓翔 +3 位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耿怀成 张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10-1013,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外源性p27Kip1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证实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存在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结论: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株mcf-7 P27KIP1基因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岩 王杨 闫秀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1-904,共4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及二者分别联合阿那曲唑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探讨并比较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10.0mmol.L-1)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μmol.L-1)分别作用...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及二者分别联合阿那曲唑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探讨并比较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10.0mmol.L-1)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μmol.L-1)分别作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同时间(24、48和72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以阿霉素作为阳性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阿那曲唑(0.5和1.0mmol.L-)及其分别联合不同浓度阿司匹林(2.5、5.0和10.0mmol.L-1)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μmol.L-1)作用于MCF-7细胞48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不含药物组为阴性对照组。结果:①阿司匹林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0.01)。②塞来昔布各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③10mmol.L-1阿司匹林和120μmol.L-1塞来昔布单独作用72h抑制率分别达68.88%和87.00%;阳性对照组阿霉素2.0μmol.L-1作用72h抑制率达86.30%。④0.5μmol.L-1阿那曲唑与阿司匹林联合各剂量组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0.5μmol.L-1阿那曲唑单药组(P<0.05),0.5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10.0mmol.L-1阿司匹林对MCF-7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5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2.5、5.0mmol.L-1阿司匹林(P<0.05)。0.5μmol.L-1阿那曲唑分别与60、120μmol.L-1塞来昔布联合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5μmol.L-1阿那曲唑单药组及0.5μmol.L-1阿那曲唑与30μmol.L-1塞来昔布联合组的抑制率(P<0.05),0.5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120μmol.L-1塞来昔布对MCF-7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5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60μmol.L-1塞来昔布(P<0.05)。1.0μmol.L-1阿那曲唑分别联合10.0mol.L-1阿司匹林、60和120μmol.L-1塞来昔布各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1.0μmol.L-1阿那曲唑单药组(P<0.05),1.0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120μmol.L-1塞来昔布对MCF-7的抑制率明显高于1.0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60μmol.L-1塞来昔布(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均有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作用,并且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阿司匹林、塞来昔布与阿霉素具有相同的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阿司匹林、塞来昔布分别与阿那曲唑联合应用有协同抗乳腺癌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 塞来昔布 阿那曲唑 乳腺肿瘤 人乳腺癌细胞 mcf-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蟾藤成分复方诱导ER(+)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敏 章永红 +1 位作者 颜晓静 张露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阐明杉蟾藤成分复方对ER(+)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杉蟾藤成分复方组与阿霉素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杉蟾藤成分复方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观察其对MCF-7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 目的阐明杉蟾藤成分复方对ER(+)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杉蟾藤成分复方组与阿霉素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杉蟾藤成分复方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观察其对MCF-7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MCF-7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JNK、p38、Bad和凋亡基因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和时间的延长,杉蟾藤成分复方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也增大;高内涵细胞分析测定其对MCF-7细胞以早期凋亡和细胞核凋亡为主;Western blot提示其能下调p-ERK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p-JNK、p-P38、Bad和Bax蛋白,促进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活化,以Caspase-8最显著。结论杉蟾藤成分复方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通过阻断Ras-Raf-MAPK-ERK激酶系统及调控Bcl-2家族,促细胞早期凋亡和细胞核凋亡。其对细胞凋亡的两条信号通路都有作用,即外源性死亡受体通路和内源性线粒体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蟾藤成分复方 人乳腺癌mcf-7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P19探讨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敏 张露蓉 +2 位作者 梁国强 简暾玉 张晓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基于CYP19基因阐明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雷公藤甲素组与来曲唑组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芳香化酶的影响;采用RT-PCR观察其对CYP19基因的影响;采... 目的基于CYP19基因阐明雷公藤甲素抗ER(+)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雷公藤甲素组与来曲唑组相对照,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观察其对芳香化酶的影响;采用RT-PCR观察其对CYP19基因的影响;采用瞬时转染形成高表达及低表达CYP19基因的MCF-7细胞,并用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转染细胞CYP19以及其下游通路相关基因JNK、P38和ERK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甲素能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1),其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能抑制芳香化酶及CYP19基因的表达,并能明显下调低表达CYP19-MCF-7细胞的CYP19表达,及抑制JNK、p-38和ERK的磷酸化。结论雷公藤甲素抗MCF-7细胞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芳香化酶起作用,并引起下游Ras-Raf-MAPK-ERK激酶系统通路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9 雷公藤甲素 人乳腺癌mcf-7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慧 周伟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21-1425,共5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DNA-Ch IP方法测定SAHA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DNA-Ch IP方法测定SAHA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的影响;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技术探究SAHA调控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的情况。结果 SAHA明显影响乳腺癌细胞周期相关调控因子的表达;在针对p21^(WAF1/CIP1)基因功能的筛查中发现,SAHA可明显诱导p21^(WAF1/CIP1)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且可调节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水平。结论 SAHA通过影响p21^(WAF1/CIP1)启动子乙酰化程度调节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 mcf-7 SAHA p21(WAF1/CIP1)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涟 阳丽云 +1 位作者 莫浪平 韦雄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CF-7乳腺癌细胞分为六组,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D3组、D4组、D5组)和对照组(C组)。D1、D2、D3、D4、D5组加入右美托咪定,终浓度分别为1 000、100、10、1、0.1 n...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CF-7乳腺癌细胞分为六组,右美托咪定组(D1组、D2组、D3组、D4组、D5组)和对照组(C组)。D1、D2、D3、D4、D5组加入右美托咪定,终浓度分别为1 000、100、10、1、0.1 ng/ml,C组加入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通过噻唑蓝(MTT)法观察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观察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应用凋亡试剂盒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C组比较,D1、D2、D3、D4、D5五组乳腺癌细胞增殖率、迁移距离和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mcf-7乳腺癌细胞株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茸的乙酸乙脂提取物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庆林 骆宏丰 方念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观察椎茸的乙酸乙脂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提取物对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VFITC和PI染色,采用FCM测定MCF7细胞的凋亡指数;采用FCM分析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法分析CyclinD1... 目的观察椎茸的乙酸乙脂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提取物对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AnnexinVFITC和PI染色,采用FCM测定MCF7细胞的凋亡指数;采用FCM分析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法分析CyclinD1、Cdk4、Bax和p21WAE1/CIP1表达。结果椎茸的乙酸乙脂提取物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生长,使MCF7细胞生长停滞在G0/G1期而诱导MCF7细胞凋亡;通过Bax和p21WAE1/CIP1的表达和降低CyclinD1、Cdk4的表达而诱导MCF7细胞的凋亡。结论椎茸的乙酸乙脂提取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产生抗乳腺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茸乙酸乙脂提取物 mcf-7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MCF-7中COX-2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杨 张岩 +1 位作者 孙竹平 刘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6-461,579,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NSAID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CF-7细胞根据所加药物不同分为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 目的:通过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NSAID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CF-7细胞根据所加药物不同分为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10.0mmol.L-1)组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μmol.L-1)组,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时间(24、48和72h)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时间(24和48h)各组MCF-7细胞中COX-2及VEGF的表达。结果:①2.5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48h、3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和72 h及6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24、48和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同一时间2.5 mmol.L-1阿司匹林组(P<0.05)。12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48和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同一时间30和60μmol.L-1塞来昔布组(P<0.05)。2.5、5.0和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72 h较作用24 h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②MCF-7细胞中均有COX-2和VEGF蛋白表达,均定位于细胞浆,染色呈黄或棕黄色。③3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48 h和60μmol.L-1塞来昔布作48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CF-7中COX-2和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剂量组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24和48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低于同一时间2.5和5.0 mmol.L-1阿司匹林组(P<0.05)。12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和48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低于同一时间30μmol.L-1塞来昔布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和12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 h较作用24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降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均有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同时亦能抑制细胞中COX-2和VEGF的表达,上述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乳腺肿瘤 人乳腺癌细胞mcf-7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体外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耐药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明洁 黄韬 +1 位作者 李治 田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06,210,共4页
目的体外评价蒽环类及紫杉类化疗药物与乳腺癌耐药相关基因MDR1(多药耐药基因)和BCRP(乳腺癌相关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体外化疗药物干预后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蒽环... 目的体外评价蒽环类及紫杉类化疗药物与乳腺癌耐药相关基因MDR1(多药耐药基因)和BCRP(乳腺癌相关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体外化疗药物干预后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蒽环类药物与MDR1基因表达量间有密切关系,随蒽环类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MDR1基因表达量也随之增加。而蒽环类药物与BCRP基因间及紫杉类药物与MDR1、BCRP间都无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蒽环类药物是MDR1基因编码的p-gp蛋白的特异性底物之一。临床可能通过检测MDR1的表达量较准确的预测蒽环类药物的疗效,并为个体化的选择敏感性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mcf-7细胞株 化疗药物 多药耐药基因 乳腺癌相关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蛋白酶B在SAHA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静 周伟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阐明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at B)在SAHA诱导的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系MCF-7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AHA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应用ELISA方法测定SAHA作用于MCF-7细胞后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的情况... 目的阐明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at B)在SAHA诱导的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系MCF-7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AHA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应用ELISA方法测定SAHA作用于MCF-7细胞后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的情况;通过Bio Station^(IM)活细胞工作站实时收集各种处理因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干预的形态学影响;并通过自动细胞分析仪Muse Cell Analyzer分析SAHA对MCF-7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SAHA能明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其最佳作用浓度为10μmol·L^(- 1),最佳作用时间为24 h。ELISA结果表明,SAHA能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中Cat B的表达。实时活细胞工作站成像实验从形态学上证明,Cat B抑制剂Cystatin C和SAHA联合应用可有效阻止SAHA对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细胞学实验结果表明,SAHA能使MCF-7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增高;然而经过Cystatin C处理后的MCF-7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发生率下降。结论 Cat B在SAHA诱导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MCF-7凋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 mcf-7 组织蛋白酶B SAHA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A20基因的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明杰 徐元宏 王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A20基因,对MCF-7细胞株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A20基因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人工合成靶向A20基因的siRNA序列和阴性对照(NC)siRNA序列,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siRNA导入MCF-7细胞...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A20基因,对MCF-7细胞株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A20基因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人工合成靶向A20基因的siRNA序列和阴性对照(NC)siRNA序列,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siRNA导入MCF-7细胞株,采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Annexin V、7-AAD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研究沉默A20基因对MCF-7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结果靶向沉默A20基因表达能够有效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 A20基因在MCF-7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20基因可能是针对乳腺癌抗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基因 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 RNA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