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井下参数的SCNGO-SVM卡钻预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涛 夏鹏 +2 位作者 李军 王彪 詹家豪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7,36,共9页
针对卡钻风险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正余弦和折射反向学习的北方苍鹰优化算法(SCNGO)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卡钻预警模型。针对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初始解的分布具有随机性和非均匀性的特性,引入折射反向学习... 针对卡钻风险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正余弦和折射反向学习的北方苍鹰优化算法(SCNGO)和支持向量机(SVM)的卡钻预警模型。针对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初始解的分布具有随机性和非均匀性的特性,引入折射反向学习策略初始化北方苍鹰算法个体、正余弦策略替换原始苍鹰算法的勘察阶段的位置更新公式和正余弦策略的步长搜索因子进行改进,将SCNGO用于SVM寻参,并将模型SCNGO-SVM应用于卡钻预警。研究结果表明:SCNGO在收敛速度、寻优精度等方面明显优于NGO、WOA(鲸鱼优化算法)及SSA(麻雀优化算法);该卡钻预警模型对于卡钻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7.33%,相较于WOA-SVM、NGO-SVM、SSA-SVM卡钻预警模型,在预测准确率和运算速度上均有较大的提升。该模型为卡钻的预测及其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钻预警模型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性能测试 折射反向学习策略 正余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T垃圾的三轴试验结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振营 郭文强 +4 位作者 张宇翔 吴大志 徐辉 刘开富 陈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45-1353,共9页
采集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MBT垃圾,在环境土工实验室进行了成分分析、试样制备、三轴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试验,对MBT垃圾的剪切强度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①MBT垃圾的组分主要以塑料、纺织物、玻璃、灰土和无法识别的材料... 采集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MBT垃圾,在环境土工实验室进行了成分分析、试样制备、三轴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试验,对MBT垃圾的剪切强度特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①MBT垃圾的组分主要以塑料、纺织物、玻璃、灰土和无法识别的材料为主。②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偏应力逐渐增大,轴向应变超过30%后仍没达到峰值,是一条应变硬化曲线。③得到了三轴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试验条件下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取值范围。④MBT垃圾的抗剪强度参数与轴向应变的关系可拟合为直线关系,建立了抗剪强度参数与轴向应变的线性关系表达式。⑤MBT垃圾的应力–应变关系符合邓肯–张模型,得到了模型参数a,b的取值范围,建立了模型参数a,b与围压的幂函数关系表达式。研究结果可为MBT垃圾填埋场的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垃圾 三轴试验 应变硬化 抗剪强度参数 DUNCAN-CHANG模型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空软件需求模型的MC/DC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3
作者 丁鼎 胡军 +2 位作者 王康星 董泽华 王立松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3-1792,共10页
充分的测试是确保现代航空软件正常运行的必要环节,而传统软件测试方法往往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航空软件领域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为自然语言描述下的航空软件需求构建变量关系模型,解析其模型语义创建需求语义树,... 充分的测试是确保现代航空软件正常运行的必要环节,而传统软件测试方法往往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航空软件领域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为自然语言描述下的航空软件需求构建变量关系模型,解析其模型语义创建需求语义树,根据安全关键等级选取测试路径、生成不同的覆盖集.为缓解条件互相关联而可能导致修改的条件/判定覆盖失效的问题,本文定义了适用于该需求模型的耦合条件判断及约束准则,提出3种修改的条件/判定覆盖形式并给出相应的覆盖集生成方法;基于覆盖集所确定的等价类和边界,设计了合理有效的测试用例选取策略,自动生成测试用例集.最后,对一个航空软件需求实例进行形式化建模和测试用例生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用例生成 修改的条件/判定覆盖 基于需求的测试 形式化需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ZⅢ型扣件系统组装横向刚度测试与仿真
4
作者 谢朝川 韦凯 +2 位作者 王显 刘延滨 谭滔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4,共8页
为探明扣件系统的横向刚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更好地控制实际的钢轨横向变形。以DZⅢ型扣件系统为例,通过室内试验测得DZⅢ型扣件系统铁垫板以上结构以及板上与板下均考虑的组合结构的横向力-位移曲线,对比分析板上结构与组合结构横向... 为探明扣件系统的横向刚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更好地控制实际的钢轨横向变形。以DZⅢ型扣件系统为例,通过室内试验测得DZⅢ型扣件系统铁垫板以上结构以及板上与板下均考虑的组合结构的横向力-位移曲线,对比分析板上结构与组合结构横向刚度的差异性以及弹性垫板对扣件系统横向刚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扣件系统的横向刚度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板下垫板及其设计特征对扣件系统的横向刚度有显著影响。以轨底产生滑移的装配B型弹性垫板的扣件系统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仿真与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研究板下垫板的摩擦系数与板下垫板的表面结构形式对扣件系统横向刚度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增大板下垫板的摩擦系数可以显著提高常见横向荷载范围内扣件系统抵抗横向荷载的能力,以钢轨横向位移达到1.5 mm时扣件系统抵抗的横向荷载为例,板下垫板的摩擦系数从0.2增大至0.8,扣件系统所能抵抗的横向荷载从3.26 kN增大至6.40 kN,扣件系统能够抵抗的横向荷载达到了原先的两倍;(2)采用沟槽型的板下垫板可以有效控制常见的横向荷载范围内钢轨横向位移,提高扣件系统抵抗横向荷载的能力,以钢轨横向位移达到1.5 mm时扣件系统所能抵抗的横向荷载为例,采用沟槽型的板下垫板相比于凸台阵列结构的板下垫板其扣件系统抵抗的横向荷载分别提高了47.3%与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件系统 横向刚度 弹性垫板 板下垫板 室内试验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对软土地震动场地效应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5
作者 刘翔宇 兰景岩 +1 位作者 咸甘玲 任鸿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7-905,共9页
为探讨既有结构体系对地震动场地效应的影响,设计一组以软土地基桩基础为工程背景的动态离心模型试验,分别于近桩处和远桩处布置了加速度传感器列阵并获取试验记录,用以研究分析桩土结构体系和自由场的地震动场地放大响应,结合传统谱比... 为探讨既有结构体系对地震动场地效应的影响,设计一组以软土地基桩基础为工程背景的动态离心模型试验,分别于近桩处和远桩处布置了加速度传感器列阵并获取试验记录,用以研究分析桩土结构体系和自由场的地震动场地放大响应,结合传统谱比法对比分析了近桩处与远桩处所在局部场地的基础频率、卓越频率及场地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由于软弱介质对地震波的滤波作用,地震波由基底向地表传播的过程中,波形越来越稀疏,且各层位峰值加速度时刻均出了先减后增的趋势,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②由于桩土结构的存在,近桩处各层位峰值加速度略大于远桩处,而放大倍数小于远桩处;③桩土结构对局部场地的放大作用影响显著,同一土层位置,远桩局部场地的放大作用明显高于于近桩局部场地,但二者均在第二振型表现出了明显的放大作用;④随着场地土体层位变浅,各阵型下的场地放大反应并非是一直增加的,在某些振型下,近基底层位的场地放大反应要高于中间层位,小于近地表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场地效应 场地基础频率 动态离心模型试验 传统谱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前山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岩体破坏规律研究
6
作者 王钟钰 蒋永超 +2 位作者 贾若彤 姜骜鹏 陈忠辉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26,共8页
针对鞍钢眼前山铁矿东帮区域露天转地下开采引起边坡岩体破坏及塌陷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基底摩擦模型试验分析其边坡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探究不同开采阶段塌陷角变化情况,并从裂隙角度总结塌陷区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矿体开采深度... 针对鞍钢眼前山铁矿东帮区域露天转地下开采引起边坡岩体破坏及塌陷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基底摩擦模型试验分析其边坡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探究不同开采阶段塌陷角变化情况,并从裂隙角度总结塌陷区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随着矿体开采深度不断延深,受开采扰动塌陷角不断减小;塌陷区域的形成分为四个时期:裂隙富集时期、时效变形时期、滑移面贯穿时期和塌陷形成时期;眼前山铁矿东帮边坡的破坏机制为滑移-拉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山铁矿 露天转地下 岩体破坏 塌陷 裂隙发展 边坡失稳 基底摩擦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入渗下改性糯米基重构土层水分迁移规律
7
作者 黄诗博 张晓超 +2 位作者 姚忠劭 李明俐 李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752-7761,共10页
为探究降雨作用下改性糯米基重构土层持水机理及入渗规律,首先开展了土柱入渗试验,通过改变改性糯米基材料的掺入量,分析其对重构土体垂直方向宏观渗透规律的影响,并采用核磁共振与电镜扫描技术,探究不同材料掺量下重构土微观孔隙结构... 为探究降雨作用下改性糯米基重构土层持水机理及入渗规律,首先开展了土柱入渗试验,通过改变改性糯米基材料的掺入量,分析其对重构土体垂直方向宏观渗透规律的影响,并采用核磁共振与电镜扫描技术,探究不同材料掺量下重构土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持水特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持水性能最优重构土(12.5%掺量)开展降雨边坡模型试验,探明重构土层水分运移规律及降雨后水分再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糯米基材料掺量增加,有效孔(中孔)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小孔数量逐渐增加,大孔数量逐渐减少,且在掺量为12.5%时,土体持水能力最佳。改性糯米基材料通过包裹、吸附与土颗粒、砾石结合形成团聚体,从而改变土体孔隙结构,增强土体持水性,提高土体水分有效性。在25 mm/h雨强条件下,边坡坡度增大导致各截面入渗深度减小,入渗部位由坡顶向坡脚迁移,整个降雨期间边坡入渗深度随坡度增大而降低,降雨结束后坡内水分重新分布,35°、55°与75°边坡平均入渗深度分别为10、8、5 cm。该研究对完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指导生态修复边坡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糯米基 地质创面 微观结构 持水机理 水分迁移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岩石力学试验及精确矿物晶体建模的砂岩力学性质及波速分析
8
作者 倪祖甲 乔江美 +1 位作者 张俊楷 唐旭海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65-1880,共16页
砂岩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沉积岩,工程应用广泛,从微观尺度出发研究砂岩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从矿物晶体尺度出发,提出了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来预测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及纵波波速的方法。首先,搭建由光学显微镜、全自动矿物分析仪... 砂岩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沉积岩,工程应用广泛,从微观尺度出发研究砂岩的宏观物理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从矿物晶体尺度出发,提出了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来预测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及纵波波速的方法。首先,搭建由光学显微镜、全自动矿物分析仪及纳米压痕仪组成的微观岩石力学试验系统,来获取砂岩的矿物组成、微观结构及主要成岩矿物和胶结矿物的力学参数。然后,基于微观试验结果,建立砂岩的精确矿物晶体模型,通过单轴压缩模拟可以直观地显示矿物中的应力演变过程以及从微裂纹在胶结矿物高岭石和白云母中产生到扩展再到模型整体剪切破坏的全过程;通过波速模拟可以直观地显示纵波在砂岩中的传播特征主要受到微孔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获得的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及纵波波速与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及超声波试验的结果相近似,验证了从矿物晶体尺度出发,利用微观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建立精确矿物晶体模型来预测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及纵波波速的可行性。该方法为砂岩研究提供了从矿物晶体尺度到宏观力学特性的跨尺度分析新视角,为砂岩工程应用及解释地质演化历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微观岩石力学试验 精确矿物晶体模型 单轴抗压强度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系统测试性设计与故障诊断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宁云 李洋 +2 位作者 姜斌 黄守金 马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59-2373,共15页
测试性设计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的重要前沿技术,决定了系统故障检测率和隔离率,直接影响系统的维护(测试)成本。系统测试性设计包含结构化设计、模型化设计、数据驱动设计等多种设计策略。其中,数据驱动设计于近... 测试性设计是提高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保障性的重要前沿技术,决定了系统故障检测率和隔离率,直接影响系统的维护(测试)成本。系统测试性设计包含结构化设计、模型化设计、数据驱动设计等多种设计策略。其中,数据驱动设计于近年逐渐兴起并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该类方法通过对系统测试与故障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依据测试结果进行故障推理,形成故障诊断方案。首先,简要回顾了系统测试性设计的发展历程;其次,重点介绍了测试性设计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结构化、模型化、数据驱动3类测试方案;然后,介绍了测试性诊断策略构建,根据测试方案中的建模方法确定诊断策略的构建技术,并总结归纳了每类技术的研究特点和适用性;最后,探讨了当前复杂系统测试性设计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和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设计 模型化设计 数据驱动 测试性诊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底桩竖向承载特性及群桩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友生 吴阿龙 +3 位作者 陈茁 庄子颖 肇慧玲 董晨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为探明扩底群桩竖向承载特性,采用扩底桩筏结构,开展单桩(扩径比分别为1.5、2.0、2.5、3.0)和桩筏(扩径比为2)基础静载模型试验,分析其荷载传递规律,并建立桩间距为3.75、4.00、4.50、5.00倍桩直径时扩底桩筏基础有限元模型,研究桩间距... 为探明扩底群桩竖向承载特性,采用扩底桩筏结构,开展单桩(扩径比分别为1.5、2.0、2.5、3.0)和桩筏(扩径比为2)基础静载模型试验,分析其荷载传递规律,并建立桩间距为3.75、4.00、4.50、5.00倍桩直径时扩底桩筏基础有限元模型,研究桩间距对群桩效应影响。结果表明:扩底单桩和扩底桩筏结构荷载沉降曲线均为缓变型;扩底桩极限承载力随扩径比增大而逐渐增大,扩径比2.5~3.0时极限承载力增幅变缓,建议扩底桩扩径比取2.5~3.0;由于桩土共同沉降,桩间土压缩,桩土作用更充分,扩底桩筏基础中心桩侧摩阻力荷载分担比比扩底单桩增大了17.71%;群桩效应系数随桩间距增大而逐渐增大,桩间距为4.5~5.0倍桩直径时群桩效应系数增幅较小,群桩效应较弱,建议扩底桩筏基础桩间距取值不小于4.5倍桩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桩筏结构 模型试验 承载特性 群桩效应 扩径比 桩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形气膜结构风致气弹响应及风振系数研究
11
作者 陈昭庆 宋鹏飞 +3 位作者 闫科晔 武岳 苏宁 曾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越来越明显。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45°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9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结构合位移均值的极值出现在迎风面与顶面中心点;0°和45°风向角下,顶点竖向振幅>顺风向振幅>横风向振幅,结构以1阶模态振动为主;90°风向角下,顶点横风向振幅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结构以1阶和2阶模态叠加振动为主。各工况下结构的内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最后给出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响应风振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气弹响应 胶囊形气膜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响应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构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冬 柳云钊 +2 位作者 陈鑫 杨云华 刘宏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9,共11页
针对现有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忽略产物气体渗流可压缩效应的问题,建立了考虑热解气体可压缩流动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通过可压缩压力耦合方程组半隐式方法,求解完整的Navier-Stocks方程,以实现对热解气体可... 针对现有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忽略产物气体渗流可压缩效应的问题,建立了考虑热解气体可压缩流动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传热-热解模型。通过可压缩压力耦合方程组半隐式方法,求解完整的Navier-Stocks方程,以实现对热解气体可压缩流动的模拟,而非现有模型普遍采用的不可压缩Darcy方程;改进了热解度的计算方式,提高了孔隙动态演化时热解区域材料物性插值的准确性。以一种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酚醛气凝胶复合材料为例,通过热质量试验数据,推导了热解动力学模型。测量了完全热解前后材料的关键计算输入参数。通过10 kPa低气压热试验测得了1000℃加热下材料的背温。结果表明:酚醛气凝胶复合材料存在200~550℃、550~800℃、800~1200℃共3个主要热解区间;完全热解前、后,材料孔隙率分别为0.568、0.484,渗透率分别为10^(-13)、10^(-12) m^(-2)。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9.2%;热解气体向舱内渗流形成富集区域的现象对材料隔热有负面影响,但低导热系数和产物气体热阻塞作用仍使材料具备优异的防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解动力学模型 传热-热解模型 低气压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横波测试的Na基膨润土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强 管华栋 +1 位作者 王观石 程锦山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4,共9页
充填体作为充填采矿法的核心单元,其强度是保障安全开采的重要指标。Na基膨润土的亚甲基蓝吸附量和生坯抗压强度较高,是制备充填体的优质添加剂,然而鲜有其掺量与充填体强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超声波测试技术和单轴压缩试验,... 充填体作为充填采矿法的核心单元,其强度是保障安全开采的重要指标。Na基膨润土的亚甲基蓝吸附量和生坯抗压强度较高,是制备充填体的优质添加剂,然而鲜有其掺量与充填体强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超声波测试技术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不同Na基膨润土掺量充填体的横波波速、主频幅值、幅值衰减系数、波形分形维数在各龄期的变化规律,结合敏感性分析遴选出对抗压强度变化最敏感的声学参数。建立了不同Na基膨润土掺量下充填体强度的预测模型,并结合显著性检验及对比分析,对强度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可为开展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预测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 Na基膨润土 超声波测试 单轴抗压强度 幅值衰减系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S结构的黄土填方边坡降雨物理模型试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帆 李明俐 +3 位作者 王徐 吴鄂 王峰 吕剑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4,共11页
黄土高原地区,在“平山造城”“固沟保塬”“治沟造地”等计划开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填方工程边坡,存在着巨大的地质灾害隐患。为了对黄土高原地区填方边坡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本文将黄土-古土壤层状自稳结构引入黄土填方边坡的灾变... 黄土高原地区,在“平山造城”“固沟保塬”“治沟造地”等计划开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填方工程边坡,存在着巨大的地质灾害隐患。为了对黄土高原地区填方边坡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本文将黄土-古土壤层状自稳结构引入黄土填方边坡的灾变防控中,利用生石灰以及改性纤维素对黄土进行改良,提出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al-based solutions,NbS)理念的黄土填方边坡控水结构,并开展人工降雨物理模拟实验,探究了有无控水结构下填方边坡渗流场、应力场和形变场变化规律、低渗场性质对边坡的影响,最终得出边坡失稳破坏模式。结果表明:1)改良黄土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质,与重塑黄土相比,其液限、塑限均提高,抗剪强度增强,饱和渗透系数大幅下降,其中,改性纤维素改良黄土渗透系数降低88.59%,石灰改良黄土渗透系数降低95.18%,有控水结构边坡水分运移速度较慢,低渗层起到了良好的隔水效果;2)抗侵蚀面层的存在提高了边坡的抗侵蚀能力,有控水结构坡面的侵蚀量仅为无控水结构的28.43%;3)有控水结构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渐进式剪切滑移失稳,无控水结构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突发式溃散流滑破坏。本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填方边坡的生态治理及灾变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填方边坡 黄土-古土壤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 物理模型试验 控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弹撞击下CL-20基PBX装药响应研究
15
作者 焦纲领 陈鹏万 +2 位作者 刘睿 王志浩 张雪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为了提高战斗部安全性,指导CL-20基PBX炸药在战斗部装药中的应用和设计,开展了基于子弹撞击试验的典型战斗部撞击响应特性研究。进行了子弹撞击试验,通过分析战斗部响应后的超压数据、验证板穿孔、试验影像和试验样品回收等,评估了子弹... 为了提高战斗部安全性,指导CL-20基PBX炸药在战斗部装药中的应用和设计,开展了基于子弹撞击试验的典型战斗部撞击响应特性研究。进行了子弹撞击试验,通过分析战斗部响应后的超压数据、验证板穿孔、试验影像和试验样品回收等,评估了子弹撞击战斗部的反应等级。结果表明,子弹撞击试验中,子弹速度为836 m/s,战斗部在子弹撞击下发生了爆轰等级的反应。此外,开展了不同撞击条件下战斗部安全性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撞击速度下战斗部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子弹以850 m/s和750 m/s撞击时,战斗部分别发生爆轰和燃烧等级的反应。该研究为典型战斗部的撞击响应预测及反应等级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 子弹撞击 试验评估 数值模拟 反应等级 CL-20基PBX装药 点火增长模型 冲击波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结构物坐底吸附力试验及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祝闻崧 郭力 袁昱超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47-155,共9页
[目的]针对海底结构物回收过程中的土体吸附力造成结构物回收困难的问题,提出海底结构物坐底吸附力模型试验方法。[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海洋结构物底座模型,搭建简易的模拟结构物坐底抬升过程的模型试验装置,并采用特制加载装置定量测... [目的]针对海底结构物回收过程中的土体吸附力造成结构物回收困难的问题,提出海底结构物坐底吸附力模型试验方法。[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海洋结构物底座模型,搭建简易的模拟结构物坐底抬升过程的模型试验装置,并采用特制加载装置定量测量坐底抬升受到的吸附力,以探究土壤类型、坐底时间、坐底质量、坐底面积、底座材料等参数对结构物坐底吸附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吸附力与坐底时间、坐底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坐底面积呈负相关关系;砂土和模拟土的吸附力约为海试土的50%和80%;底座材料越光滑,吸附力越小。[结论]研究成果可为海底结构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结构物 模型试验 坐底吸附力 负孔隙水压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民用飞机需求验证的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
17
作者 汪澔 武仲芝 唐剑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6,共9页
在商用飞机全生命周期的研制过程中,需求与概念论证环节作为商用飞机研制的早期环节,将极大地影响整个商用飞机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其中功能定义作为需求与概念论证阶段的核心产物之一,以一种统一化、标准化的描述了目标产品一系列的预... 在商用飞机全生命周期的研制过程中,需求与概念论证环节作为商用飞机研制的早期环节,将极大地影响整个商用飞机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其中功能定义作为需求与概念论证阶段的核心产物之一,以一种统一化、标准化的描述了目标产品一系列的预期行为表达。功能性需求作为功能定义的重点输出产物,决定了商用飞机的核心产品竞争力。基于功能仿真的需求验证作为一种常用的需求质量评价手段,通过建立飞机的测试模型,仿真模拟特定场景下飞机的运行行为,以结果为评判依据确认早期方案设计是否满足需求。然而,在实际面向需求的仿真测试过程中,碍于场景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往往会出现“组合爆炸式”的测试用例,极大地增加了测试的规模和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模型的测试(MBT)方法,通过基于系统建模语言(SysML)模型自动化生成测试用例,缩短验证过程的周期并保证需求验证的可追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验证 测试用例 基于模型的测试 SYS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综述 被引量:74
18
作者 颜炯 王戟 陈火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随着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软件测试自动化的要求,特别是基于UML的软件开发技术的逐渐普及,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逐渐得到了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的认可和接受。针对被测试软件的不同特征和不同测试目的,已经提出了多种... 随着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软件测试自动化的要求,特别是基于UML的软件开发技术的逐渐普及,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逐渐得到了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的认可和接受。针对被测试软件的不同特征和不同测试目的,已经提出了多种测试模型。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并对测试中使用的不同模型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了状态机模型、UML模型和马尔可夫链模型。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软件测试 面向对象 软件开发 软件可靠性 程序代码 软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模型的DDS架构一体化舰船任务系统测试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巨 王寅 +1 位作者 程浩 韦正现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11-1735,共25页
以数据分发服务(data-distribution service,DDS)为基础架构的新型一体化舰船任务系统在研发模式、结构和应用方面具有特殊特点,使得其测试相当具有挑战.基于模型的测试(model-based testing,MBT)是工业系统测试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对... 以数据分发服务(data-distribution service,DDS)为基础架构的新型一体化舰船任务系统在研发模式、结构和应用方面具有特殊特点,使得其测试相当具有挑战.基于模型的测试(model-based testing,MBT)是工业系统测试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对于类舰船任务系统,由于其自身的高度复杂性和协同开发方式,传统需要建立完整模型以表达系统内部行为的MBT技术极难应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模型的类舰船任务系统MBT方法.方法从外部角度构建模型来表达DDS架构系统中的交互场景.模型使用扩展正则表达式来建模交互序列,使用基本数据元素限制、约束公式和计算函数来建模交互数据,能够在保留抽象性的同时便捷并相对完整地表达交互过程.基于场景模型,进一步提出算法生成直接可执行的测试用例.在某真实舰船任务系统上的实验表明,方法能够测试从一族舰船任务系统历史失效中总结出的21种常见风险场景,对类舰船任务系统的DDS架构工业系统测试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测试 分布式系统 场景 正则表达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的类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雪萍 庄雷 范艳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21-1124,共4页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重要一环 ,是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关键 .类测试是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关键 ,类的状态的测试是面向对象软件测试中的重要内容 .
关键词 面向对象 软件测试 类测试 测试模型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