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部署与任务期间导弹武器系统可用性建模方法与仿真实验设计。阐述了可用性概念,明确了量化指标,构建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M&S)一体化框架,利用分层组合的思想,提出了基于体系-实体-行为-状态(system-of-system,e...研究部署与任务期间导弹武器系统可用性建模方法与仿真实验设计。阐述了可用性概念,明确了量化指标,构建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M&S)一体化框架,利用分层组合的思想,提出了基于体系-实体-行为-状态(system-of-system,entity,behavior,state,SEBS)的可用性建模方法,即以体系组织集成建模为框架,以变结构实体建模为主体,以可用性为中心的行为建模为支撑,以基于故障与战损的可用状态建模为核心,并对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展开研究。探讨了仿真实验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测试-使用-维修-保障(test,operation,maintain,support,TOMS)的实验空间串联分割方法,并对随机变量建模、仿真优化设计、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进行阐述。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层组合评估方法快捷有效,仿真实验设计合理可行,极大地提高了可用性评估和分析的效率,为精确保障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为减少电力线信道时变性对自动抄表系统(automaticmeter-reading system,AMRS)计量数据传输效率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中继路由与分组队列相结合的方法。中继路由将整条通信链路分割成若干子链路,可以有效提高传输效率,但传输效率仍受制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最低的子链路。为充分利用每条子链路的最大传输效率,在中继路由的基础上,引入了分组队列机制。该方法根据接收和发送子链路的信道状况,动态调整分组队列长度,实现了发送子链路和接收子链路独立传输。由基于SNR的3状态Markov信道模型得到分组的平均发送次数,以该次数表示中继路由的分组接收速率和分组发送速率,建立了基于OPNET的M/M/1/K的AMRS分组排队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排队强度时的分组队列长度与队列延时等参数,验证了该方法能够提高传输效率。
文摘研究部署与任务期间导弹武器系统可用性建模方法与仿真实验设计。阐述了可用性概念,明确了量化指标,构建建模与仿真(modeling and simulation,M&S)一体化框架,利用分层组合的思想,提出了基于体系-实体-行为-状态(system-of-system,entity,behavior,state,SEBS)的可用性建模方法,即以体系组织集成建模为框架,以变结构实体建模为主体,以可用性为中心的行为建模为支撑,以基于故障与战损的可用状态建模为核心,并对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展开研究。探讨了仿真实验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基于测试-使用-维修-保障(test,operation,maintain,support,TOMS)的实验空间串联分割方法,并对随机变量建模、仿真优化设计、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进行阐述。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层组合评估方法快捷有效,仿真实验设计合理可行,极大地提高了可用性评估和分析的效率,为精确保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