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面波直接反演方法研究滇西北地壳三维S波速度结构
1
作者 茶文剑 王伟君 +1 位作者 张圆缘 黑贺堂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8-467,共10页
我国滇西北地区(25°~27°N,99°~101°E)是川滇菱形地块西边界所在区域,由于构造运动活跃,是我国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孕震结构。文章利用该地区69个短周期流动台站2020年记录的连续波形,通过... 我国滇西北地区(25°~27°N,99°~101°E)是川滇菱形地块西边界所在区域,由于构造运动活跃,是我国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孕震结构。文章利用该地区69个短周期流动台站2020年记录的连续波形,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计算和时频分析方法,提取所有台站对Rayleigh面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采用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频散直接反演方法,得到研究区地下三维S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上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大型断裂带的分段特征明显。如维西—乔后断裂带浅层5 km内整体表现为西北部高速,东南部低速;程海断裂带北段高南段低,在宾川盆地存在厚度约5 km的低速异常,说明宾川盆地存在较厚的沉积层。地壳浅层波速和地形起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盆地区域整体表现为低速,高山区域为高速。2021年漾濞M S6.4地震发生在S波高低速过渡区域,研究区中下地壳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速区,可能为地震的发生提供了孕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地区 背景噪声 面波直接反演方法 地壳s波速度结构 孕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云南大姚6.2级、6.1级地震序列S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华卫 刘杰 +1 位作者 陈章立 郑斯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7-371,共15页
在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云南大姚先后发生的6.2级、6.1级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的基础上,采用互相关系数法测量了两个地震序列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延迟时间.结果表明:①两个地震序列的S波分裂现象较明显,除三台乡... 在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云南大姚先后发生的6.2级、6.1级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的基础上,采用互相关系数法测量了两个地震序列的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延迟时间.结果表明:①两个地震序列的S波分裂现象较明显,除三台乡台以外,大部分台站记录到的地震快波平均偏振方向与区域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三台乡台的偏振方向出现两个峰值,平均偏振方向是N80°E,表现出与区域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不一致的现象;②序列延迟时间与震源深度之间没有明显规律性关系,但不同延迟时间范围内偏振方向表现出不同的规律;③两次地震序列S波分裂结果对比发现,6.2级地震序列快波的偏振方向明显较分散,快波平均偏振方向比6.1级地震序列大20°,而延迟时间方面二者相差不大;④S波分裂快波偏振方向所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性,可能是由于在区域背景应力场的基础上叠加了两次6级主震产生的应力扰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分裂 互相关系数法 偏振方向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常晓恒 井元伟 +1 位作者 高曦莹 刘晓平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624-5627,共4页
研究了在新型的模糊Lyapunov方法下连续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和模糊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得出了自由系统新的稳定性充分条件,这个条件具有更大的宽松性;然后基于一系列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模糊控制器,这些矩阵不等式可以利用凸优化技... 研究了在新型的模糊Lyapunov方法下连续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和模糊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得出了自由系统新的稳定性充分条件,这个条件具有更大的宽松性;然后基于一系列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模糊控制器,这些矩阵不等式可以利用凸优化技术来进行解决。通过对两个具体的实例的仿真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gi-sugeno(T-s)模糊控制系统 模糊lyapunov方法 稳定性分析 模糊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AS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俊华 郑俭华 +2 位作者 杨梦丽 冯焕霞 吴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22-1229,共8页
针对速度传感器安装不方便、成本高,磁链观测对电阻依赖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策略的速度、电阻自适应转子磁链观测器,该观测器以转子电流和转子磁链为状态变量,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获得转速自适应律,实现转子转速... 针对速度传感器安装不方便、成本高,磁链观测对电阻依赖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策略的速度、电阻自适应转子磁链观测器,该观测器以转子电流和转子磁链为状态变量,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获得转速自适应律,实现转子转速和定子电阻辨识。建立了Matlab/Simulik环境下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转子磁链的精确辨识,有效减少双馈发电机的定子电阻对系统特性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模型参考自适应 李雅普诺夫方法 无速度传感器 直接转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场地放大系数特征分析及在强地震动模拟中的应用——以2022年芦山M_(S)6.1地震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傅磊 谢俊举 +3 位作者 陈苏 张斌 张旭 李小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33-2950,共18页
基于四川地区62个强震动台站的场地资料,依据中国抗震规范及美国下一代衰减的Geomatrix(GMX)场地分类方法将台站场地进行了划分,并以台站的场地放大系数和高频衰减参数(κ0)为基础数据,研究了不同场地类型的场地放大系数平均特征.结果显... 基于四川地区62个强震动台站的场地资料,依据中国抗震规范及美国下一代衰减的Geomatrix(GMX)场地分类方法将台站场地进行了划分,并以台站的场地放大系数和高频衰减参数(κ0)为基础数据,研究了不同场地类型的场地放大系数平均特征.结果显示,在中国Ⅱ类场地中,受狭窄山间谷底地形效应影响,满足GMX的C类场地在大于10 Hz的高频段有明显放大;受深厚软弱沉积层影响,满足GMX的D类场地在小于5 Hz的低频段放大效应显著.考虑震源滑动模型、山区和盆地品质因子差异、局部场地效应,采用区域内余震平均应力降,通过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了2022年芦山M_(S)6.1地震中9个断层距(Rrup)<100 km的强震动台站的加速度时程、傅里叶振幅谱(FAS)和反应谱(PSA).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观测加速度时程的S波部分符合良好.在8 s以下周期范围内模拟与观测FAS和PSA形状和幅值基本一致.较好地模拟结果支持此次地震为2013年芦山M_(S)7.0芦山地震的一次余震.另外,模拟结果体现了此次地震在Rrup<35 km范围内有明显的方向性效应,与观测数据相符.最后,考虑各类场地的场地放大系数和κ0的平均特性,比较了此次地震中Rrup<150 km的167个盆地和130个山区烈度台观测和模拟峰值加速度(PGA)和峰值速度(PGV),以及周期为0.5 s、1.0 s、5.0 s和8.0 s的PSA幅值随断层距的衰减特性.结果显示,山区和盆地的地震动参数随距离的衰减特性较为相似,山区和盆地的PGA、PGV强度相当.但是,在周期大于1.0 s的长周期段,盆地的反应谱幅值整体上大于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_(s)6.1地震 场地效应 强地震动 随机有限断层法 方向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Lyapunov函数方法的柔性卫星姿态模糊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朝阳 吴杰 +1 位作者 陈宇 王青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97-2199,220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Lyapunov函数方法的带太阳帆板柔性卫星的姿态模糊控制方法。对于柔性卫星姿态动力学系统而言,强耦合、非线性以及较强的不确定性是其姿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本文针对这类被控对象,采用T-S模型作为万能逼近器,设计一种...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Lyapunov函数方法的带太阳帆板柔性卫星的姿态模糊控制方法。对于柔性卫星姿态动力学系统而言,强耦合、非线性以及较强的不确定性是其姿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本文针对这类被控对象,采用T-S模型作为万能逼近器,设计一种分段状态反馈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保证卫星的姿态控制精度、结构振动抑制和控制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卫星姿态控制 T-s模型 模糊控制 分段lyapunov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直接法双驱永磁运动载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静 孙子杨 +1 位作者 王增权 张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6,共6页
中小型管道特别是热力管道内部质量在线检测不便,实现难度较大。为解决此问题,针对所需环境要求,设计一种将永磁吸附双半球式应用于钢板质量及厚度检测的运动载体。通过分析其在不同平面和曲面上的受力,建立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设计控... 中小型管道特别是热力管道内部质量在线检测不便,实现难度较大。为解决此问题,针对所需环境要求,设计一种将永磁吸附双半球式应用于钢板质量及厚度检测的运动载体。通过分析其在不同平面和曲面上的受力,建立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设计控制率。利用Lyapunov直接法验证该机构的行走稳定性。设计物理样机,并在不同曲面和平面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和仿真效果几乎相同,验证了双驱永磁运动载体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apunov直接法 永磁运动载体 动力学 运动学 永磁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ic变换器直接电流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帅定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36,共6页
基于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和输入输出线性化控制法,提出了一种新型Sepic变换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建立了Sepic变换器单输入单输出仿射非线性系统模型。采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建立了Sepic变换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控制系统。在李亚普诺夫直接... 基于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和输入输出线性化控制法,提出了一种新型Sepic变换器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建立了Sepic变换器单输入单输出仿射非线性系统模型。采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建立了Sepic变换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控制系统。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电流控制方法,通过直接控制电感电流,间接获得期望的输出电压。比较分析发现该直接电流控制法比李亚普诺夫直接法控制结构更简单,控制代价更低,易于数字实现。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基于所提控制方法的系统输出无稳态误差,并对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IC变换器 输入输出线性化 lyapunov直接法 直接电流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auder不动点与中立型随机动力系统的稳定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春生 李永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56-1961,共6页
文章利用Schauder不动点方法研究了一类中立型随机动力系统,并给出了该系统零解指数均方稳定的条件。在研究中立型多变时滞随机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时,大多数专家采用的都是Lyapunov直接法和Banach不动点方法,Schauder不动点方法还很少见... 文章利用Schauder不动点方法研究了一类中立型随机动力系统,并给出了该系统零解指数均方稳定的条件。在研究中立型多变时滞随机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时,大多数专家采用的都是Lyapunov直接法和Banach不动点方法,Schauder不动点方法还很少见。文章在证明过程中,根据系统多变时滞的特点,配对引入对应的函数来构造算子,相比以往的研究更加灵活。文章第一次尝试通过实例对Lyapunov直接法、Banach不动点方法和Schauder不动点方法在研究随机动力系统稳定性上的优劣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的结果改进和推广了相关文献的结论,详见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型多变时滞随机动力系统 schauder不动点方法 lyapunov直接法 Banach不动点方法 指数均方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T-S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
10
作者 乔和 常晓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1-733,共3页
针对离散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问题,在Lyapunov直接方法把稳定性的判据归结为在所有的子系统中寻找一个公共的正定的矩阵P基础上,基于模糊Lyapunov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定性判别条件,把常规Lyapunov方法中的一个公共... 针对离散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问题,在Lyapunov直接方法把稳定性的判据归结为在所有的子系统中寻找一个公共的正定的矩阵P基础上,基于模糊Lyapunov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定性判别条件,把常规Lyapunov方法中的一个公共矩阵的寻找分解为r个矩阵的寻找,使该条件具有更大的宽松性;利用离散T-S模糊系统模型和模糊Lyapunov函数,通过矩阵变换,解决了控制器设计时的双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使得稳定性的判定和控制器的增益计算都可以直接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通过利用MATLAB中的LMI工具箱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实例给出了由具体规则描述的模糊系统,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T-s模糊系统 模糊lyapunov方法 稳定性 双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Lyapunov方程的直接解
11
作者 周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0-44,共5页
利用parserval定理,本文给出了一种仅需通过矩阵运算就可直接确定矩阵Lyapunov方程解的公式。方法适用于稳定系统且无其它限制条件,算法简洁,附算例。
关键词 李雅谱诺夫 函数 方程解 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阿尔奇公式的三维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正演
12
作者 李源远 张志勇 易柯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9,共8页
为深入分析相关参数对正演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阿尔奇公式(Archie′s formula)开展了适用于渗流条件的三维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正演。首先,采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进行区域离散,实现了地质模型的精确刻画;通过阿尔奇公式构建了孔隙度、含水... 为深入分析相关参数对正演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阿尔奇公式(Archie′s formula)开展了适用于渗流条件的三维直流电阻率有限元正演。首先,采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进行区域离散,实现了地质模型的精确刻画;通过阿尔奇公式构建了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参数与岩石电阻率的内在联系,建立了渗流场的多参数模型。其次,以典型砂岩型模型与砂岩型油水模型为例,开展了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不同阿尔奇参数条件下正演视电阻率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度、含水饱和度、胶结指数和溶液电阻率等因素对三维直流电正演响应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阿尔奇公式参数与视电阻率的定量关系分析,可为渗流场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阻率 阿尔奇公式 有限单元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kagi-Sugeno模糊系统双正则联合稀疏建模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得富 王骏 +2 位作者 张嘉旭 应文豪 王士同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6-1026,共11页
传统Takagi-Sugeno(T-S)模糊系统模型因模糊规则使用样本全部特征,导致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冗余特征的存在还会导致模型的过拟合,降低模型的泛化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系统联合稀疏建模新方法L2-CFS-FIS(L2-common feature se... 传统Takagi-Sugeno(T-S)模糊系统模型因模糊规则使用样本全部特征,导致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冗余特征的存在还会导致模型的过拟合,降低模型的泛化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系统联合稀疏建模新方法L2-CFS-FIS(L2-common feature selection fuzzy inference systems),从而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和可解释性。该方法充分考虑存在于模糊规则间的公共特征信息,同时引入模型过拟合处理机制,将模糊系统建模问题转化为一个基于双正则的联合优化问题,并使用交替方向乘子(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算法来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构造的模糊系统不仅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泛化性能,而且通过有效地挖掘规则间重要的公共特征,可以确保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系统建模 公共特征选择 联合优化 ADM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李雅普诺夫直接法的MMC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征 魏梦雨 +1 位作者 李绍令 史梦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5-46,共12页
为改善PI控制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控制效果,提出了基于李雅普诺夫直接法的MMC控制策略。首先,建立MMC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其次,构造出MMC系统的李雅普诺夫能量函数。然后,在MMC数学模型和能量函数... 为改善PI控制下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控制效果,提出了基于李雅普诺夫直接法的MMC控制策略。首先,建立MMC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其次,构造出MMC系统的李雅普诺夫能量函数。然后,在MMC数学模型和能量函数的基础上设计了控制系统。由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了直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在经典频域下通过伯德图对比分析了李雅普诺夫控制策略和PI控制策略的控制性能。最后,在负载阶跃、交流侧电压幅值阶跃和交流侧三相电压不平衡工况下对两种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和半实物在环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李雅普诺夫控制策略较PI控制策略有着更好的控制效果,李雅普诺夫控制策略更适用于MMC此类非线性强耦合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PI控制 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构网型新能源发电单元的孤立电网暂态稳定性提升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瑞平 袁亮 +2 位作者 胡铭欣 韩华 刘绪斌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构网型新能源发电单元能为孤立电网提供惯量支撑,但在故障时存在暂态稳定性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研究了构网型新能源发电单元无功外环对孤立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致稳策略。首先,采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探究构网型新能源... 构网型新能源发电单元能为孤立电网提供惯量支撑,但在故障时存在暂态稳定性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研究了构网型新能源发电单元无功外环对孤立电网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致稳策略。首先,采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探究构网型新能源发电单元输出端电压的稳定边界;其次,提出一种基于输出端电压稳定边界的自适应下垂系数的综合控制策略,该策略不仅能够维持系统功角稳定,还能限制故障电流,而且在保证逆变器安全的同时,可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电磁暂态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暂态稳定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电网 构网型 暂态稳定性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下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比特随机量子系统实时状态估计及其反馈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骄阳 丛爽 匡森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3,共12页
研究了n比特随机量子系统实时状态估计及其反馈控制的问题.对于连续弱测量(Continuous weak measurement, CWM)过程存在高斯噪声的情况,基于在线交替方向乘子法(Onlin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OADM)推导出一种适用于... 研究了n比特随机量子系统实时状态估计及其反馈控制的问题.对于连续弱测量(Continuous weak measurement, CWM)过程存在高斯噪声的情况,基于在线交替方向乘子法(Onlin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OADM)推导出一种适用于n比特随机量子系统的实时量子状态估计算法,即QSE-OADM (Quantum state estimation based on OADM).运用李雅普诺夫方法设计控制律,实现基于实时量子状态估计的反馈控制,并证明所提控制律的收敛性.以2比特随机量子系统为例进行数值仿真实验,通过与基于QST-OADM (Quantum state tomography based on OADM)算法和OPG-ADMM (Online proximal gradient-based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算法的量子反馈控制方案的性能对比,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量子系统 量子反馈控制 在线交替方向乘子法 李雅普诺夫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平稳幂次趋近律AGV滑模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龙琴 袁森 李魏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76-3283,共8页
针对应用于地下车库的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轮式泊车机器人轨迹跟踪过程中的位置偏差和姿态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平稳幂次趋近律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在泊车机器人坐标系下建立运动学模型,通过全局坐... 针对应用于地下车库的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轮式泊车机器人轨迹跟踪过程中的位置偏差和姿态偏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平稳幂次趋近律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在泊车机器人坐标系下建立运动学模型,通过全局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得到泊车机器人在全局坐标系下的运动学模型;然后采用Lyapunov直接法设计滑模切换函数,采取快速平稳幂次趋近律的方法使泊车AGV从偏差状态快速到达滑模切换面,使AGV泊车机器人快速平稳地跟踪给定参考轨迹。最后,通过MATLAB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引车(AGV) lyapunov直接法 滑模切换面 轨迹跟踪 幂次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梯度动态偏差的新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性
18
作者 于淼 胡敬轩 +3 位作者 张寿志 魏静静 孙建群 吴屹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在能源转型和科技进步双重推动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正成为电力系统发展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行为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满足使用需要,在应对运行工况快速变化场合时尚存在亟需... 在能源转型和科技进步双重推动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正成为电力系统发展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行为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满足使用需要,在应对运行工况快速变化场合时尚存在亟需解决问题.提出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数据梯度动态偏差李雅普诺夫直接分析法对新型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PMU数据矩阵降维得到低维矩阵,代入含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力系统矩阵模型,求解李雅普诺夫方程式得到对角矩阵,通过判定矩阵正定性对系统稳定性作出判断.利用求解后得到的对角矩阵计算相应状态变量动态偏差值,对相应状态变量曲线使用梯度下降法迭代计算该曲线极值点数值,时间加权计算整个振荡过程时间加权动态偏差量,为阻尼稳定控制器配置位置提供指导.利用含风力发电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方法可以达到改善系统小干扰稳定性以及对新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数据 新型电力系统 稳定性分析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梯度动态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快速非线性-线性跟踪微分器设计 被引量:20
19
作者 赵鹏 姚敏立 +1 位作者 陆长捷 胡友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48,共6页
针对典型跟踪微分器函数形式复杂、稳定性差和输出振颤明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高稳定性快速收敛非线性-线性跟踪微分器(MTD).首先通过引入非线性奇指数函数环节和线性函数环节构造MTD的跟踪函数,然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和系统等... 针对典型跟踪微分器函数形式复杂、稳定性差和输出振颤明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高稳定性快速收敛非线性-线性跟踪微分器(MTD).首先通过引入非线性奇指数函数环节和线性函数环节构造MTD的跟踪函数,然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直接法和系统等价性证明MTD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最后通过对参数物理意义和参数变化对跟踪输出精度影响的分析得到MTD参数整定规则.跟踪过程中,当状态与平衡点距离较远时,MTD以非线性环节为跟踪函数主体驱动状态向平衡点快速收敛,以提高系统输出的跟踪速度;当状态与平衡点接近时,MTD以线性环节为跟踪函数主体驱动状态平稳逼近平衡点,以抑制系统输出振颤.仿真表明,MTD参数容易整定,与典型跟踪微分器相比,MTD在系统稳定性、收敛速度和输出平稳性方面具有优势,且具有滤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微分器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非线性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船舶路径跟踪的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30
20
作者 刘杨 郭晨 +2 位作者 沈智鹏 刘雨 郭迪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针对三自由度欠驱动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的路径跟踪问题,设计了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控制器.首先应用微分同胚等效变换和Lyapunov直接法设计参考航向和参考速度,然后对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的操纵环路和推进环路分别设计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 针对三自由度欠驱动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的路径跟踪问题,设计了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控制器.首先应用微分同胚等效变换和Lyapunov直接法设计参考航向和参考速度,然后对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的操纵环路和推进环路分别设计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控制器跟踪参考航向和参考速度,并对外界风浪流干扰进行自适应补偿.Lyapunov稳定性分析证明了船舶路径跟踪闭环系统的所有误差信号一致最终有界.仿真研究验证了神经网络稳定自适应路径跟踪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驱动船舶 路径跟踪 lyapunov直接法 神经网络 稳定自适应自动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