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助孕方对LPD模型大鼠垂体GnRH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伯如 周惠芳 +4 位作者 刘贝 朱宏坤 戴佳轩 徐建亚 谢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4-55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信号系统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寻找中医心-肾-子宫轴理论的现代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米非司酮对SD雌鼠进行造模,并进行药物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样...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信号系统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寻找中医心-肾-子宫轴理论的现代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米非司酮对SD雌鼠进行造模,并进行药物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样本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水平,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垂体FSHβ、LHβ基因转录水平。对大鼠垂体GnRH受体信号转导系统关键分子以及下游重要转录因子分别采用qPCR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补肾助孕方显著提高了由米非司酮诱导的血清低FSH水平与垂体GnRH受体低表达(P<0.05),补肾助孕方组高、低剂量组中PKC、p38MAPK、JNK、ERK、PKA等关键信号转导分子以及c-Jun、Elk-1、Egr-1、CREB等转录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CAM及其下游的Nur77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肾助孕方能够通过调节垂体GnRH受体信号转导系统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证明该方具有调节生殖轴整体功能的作用,阐释了中医心-肾-子宫轴理论与现代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在内容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黄体功能不全 信号通路 GNRH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米非司酮构建的LPD模型大鼠性腺轴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丽娟 周伯如 +1 位作者 戴佳轩 周惠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用米非司酮构建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大鼠模型,通过比较性腺轴各部位的形态学变化,讨论补肾助孕方对LPD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性腺轴形态结构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中药低、高剂量组共... 目的用米非司酮构建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大鼠模型,通过比较性腺轴各部位的形态学变化,讨论补肾助孕方对LPD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性腺轴形态结构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中药低、高剂量组共4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等渗盐水1 m L/100 g,模型组给予米非司酮1 m L/100 g,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予中药0.4及1.2 m L/100 g。观察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各部位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1电镜下模型组下丘脑可见线粒体嵴断裂,空泡化,粗面内质网脱颗粒,核膜溶解,分泌颗粒量少;2光镜下模型组垂体细胞分布密度稍稀,部分细胞核固缩,细胞质出现空泡化;电镜下模型组大鼠垂体前叶细胞中细胞核明显皱缩变形,核染色质凝聚,细胞器排列紊乱,线粒体内腔肿胀,扩张形成空泡状;3光镜下模型组卵巢中闭锁卵泡增多,颗粒细胞层减少,黄体数量少,中药干预后黄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卵泡颗粒细胞层增厚;4光镜下模型组子宫内膜层变薄,管壁子宫腺体数量减少,腺腔小,间质胶原纤维增多。中药干预后子宫内膜层增厚,子宫腺体数量增加,腺腔扩大。结论用米非司酮构建LPD大鼠模型,其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上的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的形态结构均发生了改变,补肾助孕方可对上述改变起到改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黄体功能不全 大鼠性腺轴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大鼠Treg、Th17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阮芳 周惠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方对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性不孕症大鼠模型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灌服米非司酮混合液(10 mL·kg^(-1))构建LPD性不孕症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地...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方对黄体功能不全(Luteal phase defect,LPD)性不孕症大鼠模型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灌服米非司酮混合液(10 mL·kg^(-1))构建LPD性不孕症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地屈孕酮混合液(0.02 g·kg^(-1))和补肾助孕低(4.5 g·kg^(-1))、中(9 g·kg^(-1))、高(18 g·kg^(-1))剂量组干预。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形态,流式细胞法和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Treg、Th17细胞百分比和相关因子含量,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大鼠Treg、Th17细胞转录因子蛋白水平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P<0.01),Treg细胞百分比及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1),Th17细胞百分比及炎症因子白介素-17A(IL-17A)明显升高(P<0.01),FOXP3蛋白及mRNA表达被抑制(P<0.05,P<0.001),RORγT蛋白及mRNA水平呈现高表达(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地屈孕酮及补肾助孕中、高剂量组能增加子宫内膜增厚(P<0.05,P<0.01),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生和发育;Treg细胞百分比及IL-10含量显著增加(P<0.01,P<0.001),Th17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1,P<0.001),FOXP3蛋白表达上调(P<0.01,P<0.001);补肾助孕中、高剂量组IL-17A含量及RORγT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地屈孕酮组和补肾助孕高剂量组FOXP3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RORγT mRNA表达下调(P<0.001)。结论补肾助孕方可调节LPD性不孕症大鼠的免疫平衡,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这可能是治疗不孕症的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孕方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育胎丸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征 雷洁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94-1696,共3页
目的: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观点,探讨滋肾育胎丸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通过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月经情况、内分泌指标、基础体温和子宫内膜的变化,对比滋肾育胎丸与醋酸... 目的: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观点,探讨滋肾育胎丸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通过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月经情况、内分泌指标、基础体温和子宫内膜的变化,对比滋肾育胎丸与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结果:滋肾育胎丸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治愈率达70%,有效率96.7%;而西药组治愈率为43.3%,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滋肾育胎丸可使孕激素水平上升,调整雌、孕激素之动态平衡,从而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使黄体期延长,月经正常。结论:滋肾育胎丸能滋补肾阴肾阳,健脾养血,益气培元,治疗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疗效满意,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育胎丸 黄体不健 肾虚 月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运动员黄体功能不全和无排卵发生率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杰龙 王人卫 +2 位作者 方子龙 尚焦 王启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通过监控月经周期和分析尿液中各种相关激素的水平,探讨黄体功能不全(LPD)和无排卵在女运动员中的发生率。方法:留取30名女运动员(运动组)和8名普通成年女性(对照组)连续2个月经周期的尿液,分析其黄体生成素(LH)、雌醇结合物(E1C)... 目的:通过监控月经周期和分析尿液中各种相关激素的水平,探讨黄体功能不全(LPD)和无排卵在女运动员中的发生率。方法:留取30名女运动员(运动组)和8名普通成年女性(对照组)连续2个月经周期的尿液,分析其黄体生成素(LH)、雌醇结合物(E1C)和孕二醇-3-葡糖苷醇(PdG)水平,根据LH峰值及E1C和PdG水平确定受试者的月经周期(排卵周期、LPD周期、无排卵周期)状况。结果:运动组卵巢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100%,异常月经周期(LPD周期和无排卵周期)的发生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组前、后2个周期中月经失调不一致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正常周期相比,女运动员LPD周期的卵泡期延长(P<0.05),黄体期缩短(P<0.05),LH、PdG水平下降(P<0.05)。结论:本研究中的女运动员卵巢功能异常和异常月经周期发生率较高,且存在运动性月经失调前、后周期表现不一致的现象;女运动员发生较轻程度月经失调(LPD和无排卵)时,月经中期LH峰值降低或消失;无排卵时雌激素与孕激素分泌抑制,LPD时孕激素分泌抑制,卵巢功能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运动员 黄体功能不全 无排卵周期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媛 占海英 +1 位作者 李红发 汪宏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LPD)不孕患者和正常育龄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应用单克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例组织学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妇女和13例健康育龄妇女尿黄体生成激素(LH)峰出现后6-10 d子...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LPD)不孕患者和正常育龄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应用单克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例组织学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妇女和13例健康育龄妇女尿黄体生成激素(LH)峰出现后6-10 d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两组着床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特点。结果LPD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β3表达缺失,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下观察LPD组子宫内膜细胞胞膜转换延迟,胞饮小泡发育滞后于正常对照组2 d以上。结论LPD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上的成熟延迟和整合素β3表达缺陷,延迟开放的着床窗和受损的内膜容受性影响了胚胞的着床,是导致LPD不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黄体功能不全 整合素Β3 胞饮小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助孕方对黄体功能不全大鼠促性腺激素及其关键调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伯如 戴佳轩 +1 位作者 杨丽娟 周惠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黄体功能不全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文中通过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下丘脑-垂体的影响,探究其中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育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孕酮组、补肾助孕方低剂量组、补肾助孕方高剂量共5组,除空白组等渗... 目的黄体功能不全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文中通过观察补肾助孕方对大鼠下丘脑-垂体的影响,探究其中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育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孕酮组、补肾助孕方低剂量组、补肾助孕方高剂量共5组,除空白组等渗盐水灌胃外,各组采用米非司酮灌胃构建黄体功能不全模型,孕酮组、补肾助孕方低剂量组、补肾助孕方高剂量组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地屈孕酮(1 m L/100 g)与补肾助孕方药(0.4、1.2 m L/100 g)进行干预。完成给药流程后,检测大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含量;观察大鼠垂体前叶FSHβ、LHβ的mRNA水平以及上游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与垂体GTH细胞中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c AMP 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CREB)蛋白的转录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SH降低、LH升高(P<0.05);与模型组FSH水平[(9.01±0.94)ng/m L]相比,孕酮组与补肾助孕方高剂量组[(10.44±0.87)、(10.55±1.31)ng/m L]升高(P<0.05),与模型组血清LH水平[(10.94±0.79)ng/m L]相比,孕酮组、补肾助孕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9.15±0.36)、(9.72±0.25)、(9.48±0.42)ng/m L]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补肾助孕方低剂量组FSHβmRNA降低(P<0.05),模型组LHβmRNA和CREBmRNA升高、GnRHRmRNA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助孕方高剂量组FSHβmRNA升高(P<0.05),孕酮组和补肾助孕方低、高剂量组LHβmRNA降低(P<0.05),孕酮组和补肾助孕方低剂量组GnRHRmRNA升高(P<0.05),补肾助孕方低、高剂量组CREBmRNA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孕酮组与补肾助孕方低剂量组GnRHR蛋白、CREB蛋白表达升高,补肾助孕方高剂量组仅CREB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补肾助孕方可有效调节LPD大鼠黄体中期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其机制可能与干预垂体GnRH的受体以及GnRH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功能不全 受体信号转导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法滋教授用周期疗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不孕症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28-530,共3页
丛法滋教授从医50余年,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独具匠心,屡获捷效。本文整理了丛教授用周期疗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不孕症的辨证思路、处方用药。强调在用中药调理月经周期过程中把握几个关键时期辨证用药的重要性,说明了观察基础体温曲线(BBT... 丛法滋教授从医50余年,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独具匠心,屡获捷效。本文整理了丛教授用周期疗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不孕症的辨证思路、处方用药。强调在用中药调理月经周期过程中把握几个关键时期辨证用药的重要性,说明了观察基础体温曲线(BBT)对指导辨证用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并指出了在中医辨证与辨病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调理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功能不全型不孕 中医辨证与辨病 周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不健诊断指标的探讨
9
作者 王军 涂冰 卢卓锦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黄体不健患者及对照蛆血中促性腺激素、垂体催乳素和性腺激素,并对两组的黄体期面积指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见LPD患者卵泡期FSH明显减少,FSH与LH的比值明显降低;黄体中期3次P测定值均明显减少,其平均值与卵泡期P之比值...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黄体不健患者及对照蛆血中促性腺激素、垂体催乳素和性腺激素,并对两组的黄体期面积指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见LPD患者卵泡期FSH明显减少,FSH与LH的比值明显降低;黄体中期3次P测定值均明显减少,其平均值与卵泡期P之比值明显降低。PLI与黄体期3次P测定值呈正相关,LPD患者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不健 诊断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黄体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红 韩美玲 +4 位作者 张以文 唐敏一 王友芳 孙爱达 张德永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44-348,共5页
本文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_2)及孕酮(P)的浓度之高低,同时以子宫内膜组织学表现及基础体温(BBT)作对照来研究黄体功能的变化.结果证明了不孕症患者不论轻、中,重度均有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血清孕酮(P)平均浓... 本文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黄体期血清雌二醇(E_2)及孕酮(P)的浓度之高低,同时以子宫内膜组织学表现及基础体温(BBT)作对照来研究黄体功能的变化.结果证明了不孕症患者不论轻、中,重度均有黄体功能不足的表现,(血清孕酮(P)平均浓度偏低,孕酮分泌延迟)基础体温升高迟缓,子宫内膜成熟延迟。作者还进一步探讨了其发生机制及与不孕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今后治疗处理的措施以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黄体功能不足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孕激素治疗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慧 李克敏 毕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孕激素治疗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有黄体功能不全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 45例随机分为三组 ,均于月经来潮的第 16天开始每日分别服用消各通 0 5mg、 0 2 5mg和安宫黄体酮 8mg,连续 10天 ,观察月经... 目的 评价不同孕激素治疗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有黄体功能不全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人 45例随机分为三组 ,均于月经来潮的第 16天开始每日分别服用消各通 0 5mg、 0 2 5mg和安宫黄体酮 8mg,连续 10天 ,观察月经周期、月经量、血红蛋白、伴随症状、子宫内膜病理以及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所有病人月经周期转为规律 ,月经量过多者经量减少、贫血纠正 ,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三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子宫内膜均转为分泌期 ;少数病人出现体重增加和闭经 ,但与剂量相关 ,多发生于消各通 0 5mg/d组中。 结论 黄体期补充孕激素可改善黄体功能 ,短期使用无明显副作用 ;消各通 0 2 5mg/d和安宫黄体酮 8mg/d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 功能性子宫出血 黄体功能不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