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经皮肺微波消融术中疼痛的风险评估
1
作者 王丽娜 刘建 +3 位作者 史宏璐 韩旭健 窦卫涛 王学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55-59,共5页
目的评估经皮肺微波消融术的疼痛效应并探讨导致消融相关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性选取接受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的肺肿瘤或肺结节患者,分为中重度疼痛组(93例)和轻度或无疼痛组(8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病灶特征和消融... 目的评估经皮肺微波消融术的疼痛效应并探讨导致消融相关中重度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性选取接受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的肺肿瘤或肺结节患者,分为中重度疼痛组(93例)和轻度或无疼痛组(8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病灶特征和消融参数的差别,评估上述因素与消融所致中重度疼痛相关性。结果与轻度或无疼痛组相比,中重度疼痛组的病灶深度[(10.1±5.2)mm vs(19.4±6.2)mm;P=0.009]和穿刺深度[(29.5±6.7)mm vs(40.3±7.3)mm;P=0.012]更浅,总消融时间[(7.3±2.7)min vs(5.1±2.6)min;P=0.031]更长,胸膜受累发生率(35.5%vs 20.0%;P=0.015)和多针消融使用率(20.4%vs 8.2%;P=0.00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显示病灶深度[OR 0.69(95%CI:0.53~1.57);P=0.011]、穿刺深度[OR 0.63(95%CI:0.34~2.21);P=0.016]和使用多针消融[OR 4.14(95%CI:1.12~10.33);P=0.023]与消融所致中重度疼痛显著相关。结论病灶靠近胸膜、穿刺深度过浅和使用多针消融会增加消融相关疼痛的风险,影响肺微波消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微波消融 疼痛 穿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2
作者 李诗子 程少麟 张光辉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至12月收治的曾误诊的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咳嗽、潮热、盗汗4个月余”就诊,行胸部CT检查初步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症状加重,根据头胸腹... 目的分析肺癌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4年1至12月收治的曾误诊的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咳嗽、潮热、盗汗4个月余”就诊,行胸部CT检查初步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症状加重,根据头胸腹部CT、肿瘤标志物检查、胸腔积液检查考虑肺癌伴全身多处转移可能性大。行CT引导下右肺穿刺,病理检查示右肺腺癌,临床诊断:肺癌伴两肺转移、骨转移。误诊时间4.5个月。确诊后予化疗、靶向治疗、胸腔穿刺引流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后出院,化疗6个周期,病情缓解。1例因咳嗽、咳痰,无痰中带血或发热,行胸部CT检查并检测血清癌胚抗原升高。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给予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3个月后,患者出现左胸背部隐痛,复查CT见左肺中央型占位,癌胚抗原升高。经CT引导下左肺穿刺病理确诊为左肺小细胞肺癌。误诊时间3.5个月。确诊后予化疗,病情得到控制,未见新病灶。结论肺癌临床症状常不典型,误诊率较高,对于经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无效的肺炎或肺结核患者,应考虑肺癌可能,建议加强医生培训、优化诊断流程及引入先进检测手段,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误诊 社区获得性肺炎 结核 胸膜 结核菌素试验 癌胚抗原 病理诊断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证型患者舌象特征及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刘嘉懿 屠立平 +6 位作者 石玉琳 王瑜 许玲 杨蕴 焦文 周昌乐 许家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36-143,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证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舌象特征及不同证型舌象与肿瘤标志物、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497例NSCLC患者进行辨证分组,对比不同证型的舌象特征差异,运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证型NSCLC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血清肿... 目的探究不同证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舌象特征及不同证型舌象与肿瘤标志物、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497例NSCLC患者进行辨证分组,对比不同证型的舌象特征差异,运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证型NSCLC患者的舌象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证型与健康人比较,TB-a方面,阴虚痰热证>健康组>气阴两虚证>脾虚痰湿证>肺郁痰瘀证(P<0.001)。TB-L方面,健康组>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肺郁痰瘀证>阴虚痰热证(P<0.001)。TB-b方面,阴虚痰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虚痰湿证>健康组>肺郁痰瘀证(P<0.001)。阴虚痰热证TB-a最高,Per-all最低。脾虚痰湿证TB-L、Per-all最高。肺郁痰瘀证TB-b、TC-b低于其他各组,TB-a低于健康组,Per-all指数偏高(P<0.05)。肿瘤标志物方面,脾虚痰湿证Per-all与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50、糖类抗原242呈正相关(P<0.05),凝血指标方面,肺郁痰瘀证舌象纹理指标与纤维蛋白原相关性较高(P<0.01)。结论NSCLC不同中医证型具有各自的典型舌象特征。不同证型舌象分别与肿瘤标志物、凝血指标具有相关性,可反映临床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舌象 中医证候 肿瘤标志物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李秀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菏泽市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化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菏泽市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化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联合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40)。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胚抗原、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水平低于治疗前,但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疾病缓解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外泌体通过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5
作者 范亮亮 任李梅 +5 位作者 杨松 李文婧 赵悦名 赵荣华 赵大庆 王佳雯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8-366,共9页
目的:旨在探讨人参外泌体(Ginseng-derived nanoparticles,GDNPs)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人参鲜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外泌体对巨噬细胞(RAW264.7... 目的:旨在探讨人参外泌体(Ginseng-derived nanoparticles,GDNPs)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生长的分子机制,为人参鲜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人参外泌体对巨噬细胞(RAW264.7)活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参外泌体刺激巨噬细胞M1极化相关指标IL-6、iNOS、TNF-α、MCP-1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CD80的表达。收集LPS和人参外泌体处理的RAW264.7细胞衍生的上清液,制成条件培养基(CM),并与A549共培养。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DNPs-CM对A549细胞中TLR4/MyD8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人参外泌体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P<0.01),并提高巨噬细胞M1极化相关指标IL-6、iNOS、TNF-α、MCP-1转录水平的表达(P<0.05,P<0.01,P<0.0001);人参外泌体增强了M1型巨噬细胞分子标志CD80的表达(P<0.01)。在条件培养基作用下,A549细胞的细胞活力受到抑制,并发生G1期阻滞,A549细胞的凋亡率提高(P<0.05,P<0.01);同时,GDNPs-CM促进了A549细胞中TLR4、MyD88、NF-κB、iNOS、COX-2等炎症相关蛋白表达量(P<0.05,P<0.01)。结论:人参外泌体通过刺激巨噬细胞M1极化,抑制A549细胞增殖,调节A549细胞周期,激活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提高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外泌体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价值
6
作者 王彪 董亚锋 +1 位作者 马雯 边淼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清癌胚抗原(CEA)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省肿...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LD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血清癌胚抗原(CEA)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LDCT检查的146例疑似肺癌病例,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肺癌组(114例)、良性病变组(32例),分析两组对象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T表现征象以及二者联合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LDCT诊断肺癌的准确率为70.55%,灵敏度为69.35%,特异度为81.82%。肺癌和良性病变的影像学征象如结节分类、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LD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早期肺癌的AUC为0.850,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5.9%、81.25%和84.25%,均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低剂量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低剂量螺旋CT 肿瘤标志物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化痰泻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痰热闭肺证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王飞 赵富强 +1 位作者 佟丹 洪岩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化痰泻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痰热闭肺证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效果及对症状体征积分、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中医辨证为痰热闭肺证MPP患儿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化痰泻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痰热闭肺证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效果及对症状体征积分、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中医辨证为痰热闭肺证MPP患儿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解毒化痰泻肺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胸CT病变改善情况,观察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79.17%(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及总积分、炎症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肺实变、肺不张、支气管狭窄、胸腔积液患者总占比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化痰泻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痰热闭肺证MPP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胸部病变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化痰泻肺汤 痰热闭肺证 肺炎 支原体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症状体征积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对肺癌A549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易飞 刘蕾 张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对肺癌A549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顺铂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计算鸦胆子油乳、顺铂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观察不同浓度(2.44、9.77、78.12μ...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对肺癌A549细胞顺铂化疗的增敏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细胞A549,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顺铂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计算鸦胆子油乳、顺铂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观察不同浓度(2.44、9.77、78.12μg/mL)鸦胆子油乳对顺铂IC_(50)的影响。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鸦胆子油乳组、顺铂组及鸦胆子油乳+顺铂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培养细胞,鸦胆子油乳组、顺铂组及鸦胆子油乳+顺铂组分别给予鸦胆子油乳单药、顺铂单药、鸦胆子油乳及顺铂联合处理。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染色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顺铂IC_(50)随着鸦胆子油乳处理浓度的增高而下降(P均<0.05)。对照组细胞生长较好,细胞数量较多且形状为正常生长状态;顺铂组及鸦胆子油乳组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均减少,可见少量碎片;鸦胆子油乳+顺铂组细胞生长受抑制较明显,细胞数量最少,细胞形状不规则且细胞碎片增多。G_(0)/G_(1)期细胞比例鸦胆子油乳+顺铂组>顺铂组、鸦胆子油乳组>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鸦胆子油乳+顺铂组>鸦胆子油乳组、顺铂组>对照组,细胞内ROS水平鸦胆子油乳+顺铂组>鸦胆子油乳组、顺铂组>对照组(P均<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能够增加肺癌A549细胞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阻滞肿瘤细胞于G_(0)/G_(1)期、增加活性氧产生从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乳 肺癌 肿瘤耐药 化疗敏感性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陈艳林 袁莉 +4 位作者 贾彤 王少微 王丽 邢珍 姚杰 《安徽医学》 2024年第5期559-564,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的135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45)仅接受全...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的135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45)仅接受全身麻醉,罗哌卡因组(n=45)在接受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SAPB组(n=45)接受SAPB。比较3组患者临床数据、手术资料,使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在静息和咳嗽时的疼痛情况,并收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和相应试剂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血清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罗哌卡因组和SAPB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首次按压患者自控镇痛(PCA)泵时间均晚于对照组,术后48小时内PCA泵按压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静息、咳嗽VAS评分、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小时罗哌卡因组和SAPB组的CEA、CA125、CYFRA21-1和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6%、4.44%和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84)。结论SAPB在提高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同时,对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腔镜 肺癌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DP化疗方案对NSCLC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杨静 陈璐 +2 位作者 刘燕子 祝金冉 王胜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结合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艾迪联合DP组和DP组各48例,并比较两组的疗效...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结合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艾迪联合DP组和DP组各48例,并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艾迪联合DP组有效率41.67%,明显高于DP组(22.92%)(P<0.05)。治疗后,艾迪联合DP组和DP组的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艾迪联合DP组的降低幅度显著低于DP组(P<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剂和DP化疗的联合治疗对NSCLC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多西他赛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胸膜下肺结核、肺癌、胸膜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炼 冯艳芬 高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674-3678,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结合鉴别胸膜下肺结核、肺癌、胸膜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可疑胸膜下肺结核、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定量检查,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结合鉴别胸膜下肺结核、肺癌、胸膜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可疑胸膜下肺结核、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定量检查,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不同疾病患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始增时间(AT)、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时间比例(TR)]、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方法对肺癌的鉴别价值。结果 胸膜下肺结核63例,胸膜下肺癌66例,胸膜下肺结核合并肺癌13例。肺癌AT和TTP均短于肺结核合并肺癌、肺结核(P<0.05),且肺结核合并肺癌AT和TTP均短于肺结核(P<0.05)。肺癌PI、血清CEA、CA125和VEGF水平均高于肺结核合并肺癌、肺结核(P<0.05),且肺结核合并肺癌PI和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肺结核(P<0.05)。肺癌TR低于肺结核合并肺癌、肺结核(P<0.05),且肺结核合并肺癌TR低于肺结核(P<0.05)。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00.00%、90.48%、0.934(95%CI:0.880~0.969),且灵敏度和AUC均高于单独鉴别诊断(P<0.05)。结论 与胸膜下肺结核相比较,胸膜下肺结核合并肺癌AT和TTP缩短,TR下降,PI和血清CEA、CA125和VEGF水平升高,且肺癌AT和TTP更短,TR更低,PI和VEGF水平更高,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可提高对是否合并肺癌诊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肿瘤标志物 胸膜下肺结核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19、鳞状细胞癌抗原、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
12
作者 张玲 董玲玲 +3 位作者 阿尔达克·司拉木汉 月尔也提·赛来 李德伟 魏雪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3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效能,为NSCLC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316例,记为NSCLC组;同期住... 目的观察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血清铁蛋白(SF)、C反应蛋白(CRP)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效能,为NSCLC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经病理证实的NSCLC患者316例,记为NSCLC组;同期住院的其他肺病患者316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集肘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YFRA21-1、SCC、SF,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NSCLC发病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单项检测或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N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NSCLC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CRP、CEA、CYFRA21-1、SCC、SF水平是NSCLC发病的影响因素(P均<0.05)。血清CRP、CEA、CYFRA21-1、SCC、SF单项检测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73.4%、72.1%、70.1%、64.9%、70.0%。CRP+CEA、CRP+SCC、CRP+SF、CEA+CYFRA21-1、CYFRA21-1+SCC、CYFRA21-1+SF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79.1%、73.7%、77.3%、76.4%、71.2%、76.6%。CRP+CEA+CYFRA21-1、CRP+CEA+SCC、CRP+CEA+SF、CRP+CYFRA21-1+SCC、CRP+CYFRA21-1+SF、CRP+SCC+SF、CEA+CYFRA21-1+SCC、CEA+CYFRA21-1+SF、CYFRA21-1+SCC+SF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80.7%、80.4%、81.3%、77.2%、79.9%、79.8%、77.3%、81.3%、78.4%。CEA+CYFRA21-1+SCC+CRP、CEA+CYFRA21-1+SCC+SF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81.2%、82.3%。五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AUC为84%。结论NSCLC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水平升高,是NSCLC发病的影响因素。检测血清CEA、CYFRA21-1、SCC、SF、CRP有助于NSCLC的诊断,且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片段19 鳞状细胞癌抗原 血清铁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因子的影响
13
作者 樊丹丹 罗娟 郭炎炎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究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 目的探究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给予奥希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肿瘤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治疗后,观察组Kamofsky体能状态评分(80.67±7.45)分高于对照组(74.67±7.67)分,T淋巴细胞亚群CD3^(+)(68.92±7.82)%、CD4^(+)(36.52±8.75)%及CD4^(+)/CD8^(+)(1.85±0.53)高于对照组的(59.72±6.44)%、(30.26±6.65)%、(1.24±0.32),CD8^(+)(19.82±2.37)%低于对照组(24.81±1.95)%,癌胚抗原(13.04±2.86)ng/mL、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1.75±0.52)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5.26±2.41)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3.05±1.12)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73.56±45.25)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110.23±12.57)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2.11±9.18)ng/mL、(2.25±0.97)ng/mL、(20.05±3.15)ng/mL、(3.54±1.03)ng/mL、(428.13±56.72)ng/L及(126.46±13.88)mg/L,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低于对照组(28.5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肿瘤细胞因子水平,提升生存质量,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奥希替尼靶向治疗 生存质量 免疫功能 肿瘤细胞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一线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红巧 索丹风 王亚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研究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其中45例接受单纯一线化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5例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纳入观... 目的研究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NSCLC患者资料,其中45例接受单纯一线化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5例联合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化疗周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YFRA21-1、NSE、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YFRA21-1、NSE、CE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可以进一步提高效果,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安罗替尼 一线化疗 肿瘤标志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菁酸性多糖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古丽米拉·卡德尔 阿曼妮萨·麦提如则 +2 位作者 李明珠 康金森 海力茜·陶尔大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目的:探究芜菁酸性多糖一组分(BRAP-1)对非小细胞肺癌H226细胞荷瘤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模型组(0.1 mL/10 g)、阳性药物顺铂组[3 mg/(kg·2 d)]、BRAP-1低剂量组[50 mg/(kg·d)]、BRAP-1中剂量组[100 mg/(kg·d)... 目的:探究芜菁酸性多糖一组分(BRAP-1)对非小细胞肺癌H226细胞荷瘤小鼠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模型组(0.1 mL/10 g)、阳性药物顺铂组[3 mg/(kg·2 d)]、BRAP-1低剂量组[50 mg/(kg·d)]、BRAP-1中剂量组[100 mg/(kg·d)]和BRAP-1高剂量组[200 mg/(kg·d)]。试验期间观察小鼠肿瘤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脏器指数;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18(IL-1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法(q-PCR)、免疫印迹试验检测IL-18、IL-1β、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RIP3、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BRAP-1低、中剂量组抑瘤效果明显(P<0.05),阳性组和BRAP-1高剂量组抑瘤率效果显著(P<0.01);模型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较,阳性组和BRAP-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增加(P<0.01),IL-18、TNF-ɑ在阳性组中明显降低(P<0.05),BRAP-1各剂量组中显著增加(P<0.01);q-PCR、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IL-1β随给药剂量增加mRNA相对表达量减少(P<0.01),而IL-18、MLKL、RIP1、RIP3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1)。结论:BRAP-1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因子水平,上调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MLKL、RIP1、RIP3抑制肺鳞癌H226细胞体内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多糖 非小细胞肺癌 H226细胞 荷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浸润性肺腺癌最新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三级系统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吴子玉 张武 +7 位作者 朱光宇 马雪梅 吕仁杰 田佳明 吴成贵 胡志 陆政宇 卢迪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07-512,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浸润性肺腺癌新版三级分层系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2023年9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病区收治的120例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MSCT及病理资料,根据最新版国际肺癌研...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浸润性肺腺癌新版三级分层系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7月~2023年9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病区收治的120例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MSCT及病理资料,根据最新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设定的浸润性肺腺癌三级分层系统将病例分为高分化组(贴壁型为主,且高级别成分<20%,n=17)、中分化组(腺泡型、乳头型为主,且高级别成分<20%,n=61)和低分化组(任何亚型且高级别成分≥20%,n=42)。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MSCT征象与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与中、高分化组的病灶大小、病灶类型、分叶征、棘突征、含气腔隙、空气支气管征、阻塞性肺气肿、血管改变和胸腔肿大淋巴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数量、病灶形态、毛刺征、钙化和胸膜凹陷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大小(OR=1.093,P=0.001)和病灶类型(OR=0.308,P=0.033)为肺腺癌最新IASLC三级分层系统中低分化的危险因素。结论MSCT对浸润性肺腺癌最新IASLC三级分层系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指导临床为患者制定符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技术 浸润性肺腺癌 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在肺癌中的作用
17
作者 王玉 张露 +3 位作者 黄思敏 于东东 汤磊磊 陆婷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4-19,共6页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首位的癌症类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过程及治疗耐受问题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梳理肺癌中医病因病机及TAMs在肺癌中的关键作用,发现TAMs的局部阴阳失衡和肿瘤微环境...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首位的癌症类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过程及治疗耐受问题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梳理肺癌中医病因病机及TAMs在肺癌中的关键作用,发现TAMs的局部阴阳失衡和肿瘤微环境、机体的整体阴阳失衡是肺癌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原因。在肺癌病程及转归系列过程中,M1、M2型TAMs各自发挥不同作用,且具有不同阴阳属性,二者保持不断发展变化的互根互用、对立制约、消长平衡状态。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根据肺癌进展程度和阴阳失衡状态,合理选方用药调整TAMs表型,促进整体阴阳稳衡,可为肺癌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表型 阴阳平衡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肺氧合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呼吸顺应性的影响
18
作者 包萌萌 吴安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氧合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呼吸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肺癌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肺氧合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呼吸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肺癌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单肺通气前实施氟比洛芬酯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照组在单肺通气前实施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术中丙泊酚用量,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60 min(T3)及术毕(T4)]肺氧合功能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呼吸顺应性指标[动态肺顺应性(Cdyn)]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110.32±3.89)mg明显少于对照组(168.21±4.86)mg(P<0.01)。T1和T4时,2组PaO_(2)、PaCO_(2)、OI、MAP、HR、Cdy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2组在T2和T3时PaO_(2)、PaCO_(2)、OI、HR及Cdyn均明显降低,MAP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T2和T3时PaO_(2)、OI及Cdyn高于对照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8.00%(9/50)低于对照组54.00%(27/50)(P<0.01)。结论对行单肺通气下肺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应用氟比洛芬酯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术中丙泊酚用量,改善患者围术期肺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呼吸顺应性,有效保护肺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老年人 肺叶切除术 麻醉 氟比洛芬酯 丙泊酚 氧合指数 血流动力学 呼吸顺应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徐龙 李鑫 +5 位作者 党珊 马光明 韩冬 于勇 于楠 段海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的152例患者,根据术前有无胸部DWI检查分为A组(无DWI检查,n=85),B组(有DW...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的152例患者,根据术前有无胸部DWI检查分为A组(无DWI检查,n=85),B组(有DWI检查,n=67)。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阳性率、调针次数、靶皮距、套管针在肺内长度和并发症。结果 A组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65例,良性病变9例,未明确诊断11例;B组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57例,良性病变8例,未明确诊断2例;A组和B组病理阳性率分别为87.06%和9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2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气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59%、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前行胸部DWI检查,有助于指导穿刺靶点的选择,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减少穿刺相关出血事件发生,具有较好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穿刺活检 弥散加权成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椎体转移瘤影像学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魏巍 崔伟 +4 位作者 赵龙 王思曼 王静 李聪智 史福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45-52,共8页
目的 探讨肺癌椎体转移瘤患者CT、MRI影像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3例肺癌椎体转移瘤临床资料,其中腺癌37例、鳞癌31例、小细胞癌19例、大细胞癌16例,分析CT、MRI特征与原发灶组织... 目的 探讨肺癌椎体转移瘤患者CT、MRI影像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3例肺癌椎体转移瘤临床资料,其中腺癌37例、鳞癌31例、小细胞癌19例、大细胞癌16例,分析CT、MRI特征与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结果 103例肺癌椎体转移瘤受累椎体以胸椎多见(65例,63.11%),37例(35.92%)单节段转移,23例(22.33%)双节段转移,43例(41.75%)多节段转移。原发灶不同组织学类型患者椎体转移瘤部位、受累节段、椎体骨折、椎管受累、椎旁肿物、常规MRI信号表现、增强MRI强化特点、椎间盘膨出、腰椎退行性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骨质改变类型以混合型为主,腺癌骨质改变类型以溶骨型、成骨型为主,鳞癌与腺癌骨质改变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出现脊髓受压、其他脏器转移患者多于腺癌、鳞癌、大细胞癌(P<0.05);腺癌、鳞癌有胸腔积液患者多于小细胞癌、大细胞癌(P<0.05)。结论 骨质改变类型、脊髓受压、其他脏器转移、胸腔积液情况与肺癌椎体转移患者原发灶组织学类型有关,腺癌和鳞癌患者更易发生椎体转移,采用CT、MRI检查可相互弥补,准确识别以上特征,可为临床判断原发灶组织学类型、筛选肺癌椎体转移高风险人群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椎体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腺癌 鳞癌 小细胞癌 大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