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B-T手术与中央分流术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丁金立 刘有军 +2 位作者 王枫 任晓辰 乔爱科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1,共9页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B-T手术(modified B-T shunt,MBTS)和中央分流术(central shunt,CS)两种手术方式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采集法洛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病人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真实的解剖模型;对模型进行虚拟血管搭桥等操...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B-T手术(modified B-T shunt,MBTS)和中央分流术(central shunt,CS)两种手术方式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采集法洛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病人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真实的解剖模型;对模型进行虚拟血管搭桥等操作,模拟手术过程;采集病人的生理数据,建立集中参数模型(lumped parameter mod-el,LPM);通过LPM计算提供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模型的边界条件;利用ANSYS软件对模型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无论是快速射血期还是舒张期,MBTS和CS模型中搭桥管内的血液始终流向肺循环,但是两个模型中的血液最高流速明显不同。CS模型中分流管两端的压差相比MBTS模型较大。MBTS模型中分流管的壁面切应力分布不均匀,在0.025~340 Pa。而CS模型中分流管上的壁面切应力分布相对较均匀,约在32.2~72.6 Pa。结论两种手术方式都提供了足够的肺动脉血流量;MBTS方式对右上肢的血液供应有较大影响;CS方式分流率偏高;两个模型前端吻合口部位压力梯度很大,应引起临床重视。本研究为临床治疗TOF的手术术式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氏四联症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 集中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B-T手术不同搭桥方式的血流动力学比较
2
作者 任晓辰 刘有军 +5 位作者 白帆 赵夕 张明子 丁金立 马连彩 谢进生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的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端对边(end-to-side,ETS)与边对边(side-to-side,STS)两种不同搭桥方式的改良B-T手术(modified blalock-taussig shunt,MBTS)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单心室心脏缺陷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单心... 目的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分析端对边(end-to-side,ETS)与边对边(side-to-side,STS)两种不同搭桥方式的改良B-T手术(modified blalock-taussig shunt,MBTS)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单心室心脏缺陷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单心室心脏缺陷综合征病人的医学图像,重建病人心脏真实的几何模型;基于虚拟手术操作系统模拟手术过程;采集病人的生理数据,建立病人的集中参数模型(lumped parameter model,LPM);通过LPM计算提供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模型的近生理边界条件;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分别获取了ETS模型和STS模型的血液流速以及壁面切应力分布。ETS模型和STS模型的吻合口部位振荡剪切系数(oscillatory shear index,OSI)分别为3.058×10-3和13.624×10-3,能量损失分别为116.5和94.8 mW,右、左肺动脉流量比RRPA/LPA分别为0.8和1.72。结论两个模型的能量损失相差不大,对手术的影响相对较小。STS搭桥方式左右肺动脉流量分布均匀,吻合口位置OSI值较小,优于ETS搭桥方式,应着重考虑。本研究为临床治疗单心室心脏缺陷综合征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 集中参数模型 切应力 能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