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例下切牙先天缺失正畸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素华 杨四维 +1 位作者 马晨博 王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的矫治设计。方法以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36例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下切牙缺失的部位、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缺失1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1颗非缺牙侧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及缺失... 目的探讨下切牙先天缺失的矫治设计。方法以伴有下切牙先天缺失的36例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下切牙缺失的部位、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缺失1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1颗非缺牙侧第一前磨牙的病例及缺失2颗下中切牙、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的病例的Bolton指数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36例患者正畸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两组拔牙病例之间的Bolton指数全牙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前牙比和前牙不调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先天缺1颗下中切牙上下颌均需拔牙者,在下颌非缺牙侧选择拔1颗前磨牙比拔1颗中切牙对Bolton指数影响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牙先天缺失 矫治设计 BOLTO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除下切牙正畸矫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段银钟 张菊菊 李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拔除正畸患者下切牙的各种适应证及矫治方法。方法:临床选择42例患者(男16例,女26例),具体分为4种情况:Bolton指数不调,前牙比过大;III类错前牙反;先天缺1颗下切牙;某些牙周病等。治疗之前均采用拔除单个下切牙或拔除下切... 目的:探讨拔除正畸患者下切牙的各种适应证及矫治方法。方法:临床选择42例患者(男16例,女26例),具体分为4种情况:Bolton指数不调,前牙比过大;III类错前牙反;先天缺1颗下切牙;某些牙周病等。治疗之前均采用拔除单个下切牙或拔除下切牙外还配合其它牙齿的拔除,使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和其它辅助治疗方法。结果:前2种情况拔除单个下切牙,第3种情况拔除1个下切牙外还拔除上颌2个第一前磨牙,下颌个别牙需要磨改外形,第4种情况拔除1个下切牙外上颌多个牙要配合邻面去釉,42个病例均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前牙覆、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好。结论:认真掌握好临床拔除下切牙的适应证并配合其它方法,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牙 错[牙合]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的Bolton全牙比分析
3
作者 葛红珊 吴建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57-559,共3页
目的:通过模拟临床治疗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的方法,分析Bolton全牙比,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50副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模型,测量牙量,模拟7种治疗方法分别计算全牙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得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 目的:通过模拟临床治疗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的方法,分析Bolton全牙比,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50副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模型,测量牙量,模拟7种治疗方法分别计算全牙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得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的全牙比明显小于国人正常值,在七种模拟设计方案中,拔除上颌两个双尖牙、拔除上颌两个双尖牙一个下切牙及不拔牙后全牙比之间均有统计差异。结论:在治疗单个下切牙先天缺失病例的设计方案中,拔除上颌两个双尖牙一个下切牙后,全牙比相对更接近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缺失 下切牙 全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侧貌美观女性下切牙倾斜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何浩贤 甄洁 +2 位作者 方炫炜 刘丛华 徐怡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25-1627,共3页
目的:分析下切牙倾斜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侧貌美观患者中的差异,为临床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侧貌美观女性患者137例,按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SN-MP)将患者分为3组:低角组(31例)、均角组(89例)及高角组(17... 目的:分析下切牙倾斜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侧貌美观患者中的差异,为临床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正畸固定矫治结束的侧貌美观女性患者137例,按前颅底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SN-MP)将患者分为3组:低角组(31例)、均角组(89例)及高角组(17例),测量下中切牙与下颌平面交角(∠L1/MP)、下中切牙与上齿槽座点-颏前点连线交角(∠L1/A-Pog),协方差分析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L1/MP(°)在高角组中最小,低角组中最大,均角组居中,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8,P<0.001),∠L1/A-Pog(°)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3,P>0.05)。结论:高角型侧貌美观患者下切牙舌向倾斜代偿,低角型唇向倾斜代偿,在制订矫治计划时应结合患者垂直骨面型,综合考虑患者下切牙的倾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骨面型 头影测量 下切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覆合矫正有关切牙美观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蔡巧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用方丝弓技术矫治深覆合患者中,利用压低下颌切牙的方法达到理想的矫治外观的临床体会。方法:对40例患者使用方丝弓矫正技术结合下颌连续摇椅弓、片段压低唇弓、上颌平面导板、测量矫正前后X线头侧位片及正面像。结果:治疗后... 目的:探讨用方丝弓技术矫治深覆合患者中,利用压低下颌切牙的方法达到理想的矫治外观的临床体会。方法:对40例患者使用方丝弓矫正技术结合下颌连续摇椅弓、片段压低唇弓、上颌平面导板、测量矫正前后X线头侧位片及正面像。结果:治疗后上颌切牙伸长、下颌切牙压低,患者正侧面外观美观。结论:该技术为矫治深覆合达到牙、面美观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治深覆合 方丝弓 压低下前牙 切牙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咬合测量尺的设计及在颞下颌关节MRI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罗馨 杨秋月 +2 位作者 刘琴 万常华 刘思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提高颞下颌关节紊乱征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像质量。方法将颞下颌关节紊乱征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3)及对照组(n=85)。两组均采用超导磁共振仪行颞颌关节T2WI扫描,张口位检查时,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牙咬合测量尺固定上... 目的提高颞下颌关节紊乱征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图像质量。方法将颞下颌关节紊乱征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73)及对照组(n=85)。两组均采用超导磁共振仪行颞颌关节T2WI扫描,张口位检查时,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牙咬合测量尺固定上下门齿,对照组按常规采用无菌纱布固定上下门齿。比较两组扫描前与扫描时张口位固定上下门齿间距最大开口度测量值、一次扫描成功率、扫描时间、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扫描前与扫描时张口位最大开口度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扫描成功率(97.26%)显著高于对照组(77.65%),扫描时间[(364.48±49.43)s]显著短于对照组[(403.93±138.6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行设计制作的牙咬合测量尺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征患者MRI检查,能保证最大开口度精准测量,有效固定门齿,提高一次扫描成功率,缩短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征 牙咬合测量尺 磁共振成像 张口困难 上下门齿固定 最大开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