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钙晶须/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雪连 唐梓涵 +1 位作者 许杰 李雄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9,共8页
为分析硫酸钙晶须(Calcium Sulfate Whisker,CSW)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物理性能和高低温流变性,采用沥青三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lo... 为分析硫酸钙晶须(Calcium Sulfate Whisker,CSW)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物理性能和高低温流变性,采用沥青三大指标、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logy,DSR)和弯曲梁流变(Bending Beam Rheology,BBR)试验,研究了不同CSW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和高低温流变性能的影响,并设置CSW改性沥青为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SW掺量增加,CSW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高温性能提高而低温性能下降;掺量10%CSW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为-0.83,车辙因子G^(*)/sinδ为27.70 kPa,蠕变劲度模量S为368 MPa,蠕变速率m为0.271;CSW/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高低温流变性能较CSW改性沥青均明显提高,其中,PI、G^(*)/sinδ和m分别提升了147.0%、82.3%和7.4%,S降低了19.5%。同时,掺量8%CSW/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低温PG等级分别为82℃和-18℃,比CSW改性沥青的高低温等级分别升了两级和一级。因此,CSW可明显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温度敏感性,但对沥青低温性能稍微不利,若将其与SBS进行复合改性,可保证沥青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晶须 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温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C_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丛玉凤 徐磊 +2 位作者 黄玮 张春雪 刘芷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2-605,共4页
选择SBS改性剂与C9石油树脂对辽河90#基质沥青进行改性,通过常规试验、梁弯曲流变(BBR)试验考察了该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当SBS-C9石油树脂的质... 选择SBS改性剂与C9石油树脂对辽河90#基质沥青进行改性,通过常规试验、梁弯曲流变(BBR)试验考察了该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当SBS-C9石油树脂的质量分数为5%时,SBS-C9石油树脂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温性能均优于SBS改性沥青,而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与之相差不大;C9石油树脂可提高SBS改性剂与基质沥青之间的结合力及SBS改性剂对基质沥青的约束力,使之形成新的交联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石油树脂 SBS改性剂 改性沥青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与金属接触型石墨密封垫片高温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范淑玲 章兰珠 +3 位作者 林剑红 徐丹丹 蔡仁良 刘雁 《压力容器》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研究了金属与金属接触型石墨密封垫片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包括压缩性能、回弹性能和蠕变松弛性能。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表征石墨垫片力学性能的拟合曲线和曲线方程,同时得到了石墨垫片在各温度下发生金属与金属接触时对应的接触应力。试... 研究了金属与金属接触型石墨密封垫片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包括压缩性能、回弹性能和蠕变松弛性能。根据试验结果获得了表征石墨垫片力学性能的拟合曲线和曲线方程,同时得到了石墨垫片在各温度下发生金属与金属接触时对应的接触应力。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影响石墨密封垫片的力学性能和接触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密封垫片 金属与金属接触 力学性能 接触应力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胶砂改进分数阶导数幂函数经验蠕变本构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锐铎 乐金朝 +2 位作者 冯师蓉 罗会如 王团结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2,共6页
针对沥青胶砂的蠕变特性,提出了改进分数阶导数幂函数经验蠕变本构模型,然后分别对不同应力水平下沥青砂的蠕变恢复试验结果和不同温度下沥青玛蹄脂的蠕变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确定了相关的模型参数,分析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变化... 针对沥青胶砂的蠕变特性,提出了改进分数阶导数幂函数经验蠕变本构模型,然后分别对不同应力水平下沥青砂的蠕变恢复试验结果和不同温度下沥青玛蹄脂的蠕变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确定了相关的模型参数,分析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沥青胶砂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改进分数阶导数幂函数经验蠕变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沥青胶砂的蠕变特性,并能够反映温度对其蠕变变形的影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胶砂 蠕变 分数阶导数 幂函数经验本构模型 高温性能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结构参数对C/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解惠贞 崔红 +3 位作者 李瑞珍 秦淑颖 孙建涛 李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0,129,共5页
采用不同间距、不同根数的纤维束穿刺成型炭纤维预制体,经进一步化学气相沉积、沥青浸渍-高压炭化致密制备穿刺C/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穿刺间距2.1mm、穿刺束纤维根数为12K的C/C复合材料获得高的拉伸强度,Z向拉伸强度131.4M... 采用不同间距、不同根数的纤维束穿刺成型炭纤维预制体,经进一步化学气相沉积、沥青浸渍-高压炭化致密制备穿刺C/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穿刺间距2.1mm、穿刺束纤维根数为12K的C/C复合材料获得高的拉伸强度,Z向拉伸强度131.4MPa,XY向拉伸强度111.3MPa;随着穿刺间距减小、穿刺丝束纤维根数增加,Z向纤维含量增加,Z向拉伸强度明显提高。穿刺C/C复合材料1800℃真空条件下的拉伸强度与室温相当,拉伸模量低于室温,延伸率高于室温;常温拉伸断口较平整,且纤维/基体间的裂纹明显,而高温拉伸断口参差不齐,纤维及基体断面粗糙,呈现出假塑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穿刺间距 穿刺束纤维根数 拉伸强度 拉伸模量 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热工况下岩溶区地源热泵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召田 徐云山 +2 位作者 吕海波 孙德安 覃汉莲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4-649,共6页
借助自行研制的地源热泵系统热湿迁移实验平台,开展了冬季制热工况下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实验,探讨并分析了地埋管热交换性能及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竖直地埋管的换热性能明显优于水平埋管,更有利于地热能的开发利用... 借助自行研制的地源热泵系统热湿迁移实验平台,开展了冬季制热工况下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实验,探讨并分析了地埋管热交换性能及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竖直地埋管的换热性能明显优于水平埋管,更有利于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地表3.0m以内仍处在大气影响范围之内,该处土壤温度变化受地埋管换热器与土壤间的热交换、周围气候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影响;水平地埋管附近土壤温度降低的幅度与距离地埋管的远近及方向有关,其温度降低幅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且热量在土壤中的热传导作用因方向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岩溶区 地埋管 热交换性能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缓冲橡胶垫板低温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远庆 乔立军 +2 位作者 曹建伟 张合霞 冯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扣件系统中的橡胶垫板性能受低温影响较大。通过不同配方和不同工艺的绝缘缓冲橡胶垫板的低温脆性试验研究了绝缘缓冲橡胶垫板低温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胶料中顺丁橡胶(BR)的含量越高,绝缘缓冲橡胶垫板的低温... 高寒地区高速铁路扣件系统中的橡胶垫板性能受低温影响较大。通过不同配方和不同工艺的绝缘缓冲橡胶垫板的低温脆性试验研究了绝缘缓冲橡胶垫板低温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胶料中顺丁橡胶(BR)的含量越高,绝缘缓冲橡胶垫板的低温性能越好;增塑剂DOP,DOS和45#变压器油对绝缘缓冲橡胶垫板在-60℃的低温性能不利;选用不同生产厂家的炭黑对绝缘缓冲橡胶垫板低温性能的影响没有本质区别;低温慢速硫化工艺相对于高温快速硫化工艺更有利于绝缘缓冲橡胶垫板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垫板 配方 工艺 低温性能 增塑剂 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结构RBCC燃烧室超燃模态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汤祥 何国强 秦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
针对以支板火箭作为点火和火焰稳定源,燃料支板喷射燃料的轴对称结构RBCC燃烧室,采用数值模拟和直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燃烧室构型下燃料喷射方案的变化对超燃模态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燃料支板结合壁面喷射方式下,随着燃料支... 针对以支板火箭作为点火和火焰稳定源,燃料支板喷射燃料的轴对称结构RBCC燃烧室,采用数值模拟和直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燃烧室构型下燃料喷射方案的变化对超燃模态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燃料支板结合壁面喷射方式下,随着燃料支板喷射量的增加,燃烧室的性能逐渐提升;燃料支板结合中心支板喷射方式下的燃烧性能要优于燃料支板结合壁面喷射的性能;凹腔的加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燃料的燃烧,提升燃烧性能,其内推力是燃料支板结合后向台阶作用下的1.1倍;燃料支板高度的增加可增强燃料与空气的燃烧组织效果,燃烧室产生的推力能完全抵消支板高度增加带来的阻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对称 RBCC 超燃模态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电解法制备二氧化锰正极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程林 童庆松 +2 位作者 施继成 徐伟 吕艺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618,共3页
首次通过电解方法直接制得二氧化锰-碳电极。通过恒电流放电、XRD衍射、差热-热重实验以及环境扫描电镜等现代实验方法研究了合成条件与放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二氧化锰-碳电极上经过420℃处理的二氧化锰具有四方结构(空间群P42/ m... 首次通过电解方法直接制得二氧化锰-碳电极。通过恒电流放电、XRD衍射、差热-热重实验以及环境扫描电镜等现代实验方法研究了合成条件与放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二氧化锰-碳电极上经过420℃处理的二氧化锰具有四方结构(空间群P42/ mnm)。以0.1C的电流倍率放电时放电容量达到219mAh/g。不必涂敷粘结剂,二氧化锰就可以与石墨集电极牢固的结合在一起,直接作为正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碳电极 放电性能 晶相结构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